记者节精编记者感言【实用5篇】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记者们铭记使命,追求真相,传递声音。无论艰难险阻,心中始终燃烧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未来将如何继续前行?以下是阿拉题库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记者节精编记者感言【实用5篇】文章,欢迎您借鉴参考。
2021记者节感言【第一篇】
静悄悄的,记者节又到了。
由于自己和然然一起感冒,今天看到“小二读帖:中国记者也有节”才知道11月8日是连半天假也不放的“记者节”。为此,国内云南26家媒体“宣誓承诺放弃‘灰暗新闻’”:“做负责任媒体,让新闻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这当然是个好的方向,媒体、记者,一向有“社会良心、无冕”等等的称号,他们若能更清楚的认清自身责任、勇于负起责任,而不是随波逐流和唯利是图,当然是社会与民众之福。
另一方面,记者节不仅需要强调责任,更需要强调权利而不仅仅是福利。我们至今还时常听到记者挨打、被防、被限制、被传唤、被诬告等等的新闻。在这样的新闻舆论环境下,如果记者的采访权、知情权、人身权利还得不到足够保障的话,又如何保证公众可能得到__和阳光呢?
记者是观察者,报道者,也是记录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记者在场。此时,记者就成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角色。
伍皓:“做负责任媒体”
做负责任媒体,首先是要对新闻负责;一定要对公众负责;归根结底是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目的是为了重塑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负责任媒体”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在追求公开、透明、阳光、开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记得《南方周末》上刊载过1篇文章,讲述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文章认为,历史是古代的新闻,而新闻是当代的历史。这一番话,是值得反复引用的。我一直认为,记者应该学习 历史,以加强对事件的整体把握,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历史学家也应该关注时事,以便给材料注入生命 。历史与现实,是可以相互对照的。
我们生活在历史之中。今天的时事,就是明天的历史。在中国,我们既不能够准确地报道时事,也不善于经常地回顾昨天发生的事情。我们既没有新闻,也没有历史。于是,我们沉溺在不断进步的幻觉之中,却走在老路上面。我们自以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们天天在觉悟,结果却是被新的石头再绊倒很多次。
刘松萝曾说:中国的问题,特别是__问题,就是在缺乏报道,缺乏记录并且缺乏对旧闻的回顾的社会条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积重难返。
因此,中国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够冷静地观察时事,把事件客观地报道出来,准确地记录下来。在重要的时刻,他们又能够把历史记录拿出来以供社会对照之用。当社会沉沦的时候,他们的是非标准不随着社会沉沦。当社会扭曲的时候,他们的记录不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当社会选择遗忘的时候,当社会在娱乐中醉生梦死的时候,他们应该记住那些有可能让自己,让权贵,让大众不快乐的事情。记者和学者,当然应该是肩负这种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众。大众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有权利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同时,应该有人去考虑长远一些的问题。这是一种社会分工,与精英和民粹没有太大的关联。有些人的虚名,或者因为虚名而产生的实利,就应该来自他们考虑了大众没有考虑的问题,承担了大众没有承担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愿再承担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可以选择退却,让新来者承担这一社会角色。但是,假如有人不愿意承担痛苦和风险,却仍然以记者和学者自居,这就是在欺世盗名了。至于那些歪曲事实,模糊逻辑,倡导遗忘,麻痹社会,降低社会肌体的疼痛感的人,应该被称为记者和学者中的败类。
把事件记录下来,这是一种无奈,是我们在有些时候能够做的事情。同时我相信,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呐喊》的自序里,鲁迅 先生记录了现在已经被熟知的他与钱玄同先生的对话。
鲁迅:“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看似无望的时候,愿意沉睡的人继续沉睡吧。不愿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们,不妨加入记录者的行列。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社会的记录者正在增加。以前,我们听说过有神话般的西方记者,他们周游世界,又能够随时把文字和图片传到报社,在报刊上发表出来。今天,这已经我 的不同,就是大多数人只能在网上发表。可以说,每一位网上作者,都是广义上的记者。很多新闻,就是由他们提供的。
更值得庆幸的是,网上的报道和记录已经起到了作用。周正__照事件,“躲猫猫”事件,周久耕事件,邓玉娇案件,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有些还得到了应有的处理。
刘松萝曾在《天价和地王:我们无能为力,不过可以记录下来》中说:“我们无能为力,不过可以把这一切记录下来。我们要记住:是谁在操纵房价,谁在放松监管,又有哪些专家在为财阀张目。一句话 ,是谁在__。我坚信,报应会来到的。”此外,假如我们把看到的暴力拆迁记录下来,把市政工程中的__现象记录下来,把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记录下来,就可以形成威慑的力量,就可以推动中国的进步。
写作本文的时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报》的社论,《记者:观察者、记录者、参与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报》致敬。
我们是社会的记录者。我们拒绝强权,拒绝遗忘,拒绝商业霸权,拒绝泛娱乐化,力求为社会,为后人留下真实的记录。我知道,还有很多网络关注的事件没有得到解决,有些事件甚至在网络上无法讨论。但我坚信,只要有人还在记录,中国就有希望。
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第二篇】
我是一位90年代的毕业生,放弃了分配招工的正式工作,应聘到《霍邱报》社。不知不觉中在这个职业上一干就是17年。17年来,我从一个不知怎么写导语的新人成长为一名报社记者,这其中有领导的关怀与指导,同事的帮助,家人的支持,而重要是我对新闻工作的执着……
酸甜苦辣不言欲。九八年农历二月初二是我新婚时间,翻翻日历正好是双休时间,我想那天如果单位不加班,可以不要请假。家人都说有婚假时间的啊?我却说报社是刚成立的新单位,事情多,人手少,不要假日可以。报社工作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腰酸背疼时就跪在地上继续操作电脑,制作报样。身怀六甲时,常常累到宝宝踢我时,方知喝上一口水,在做月子没满月就主动上了班。
新闻工作好比军事化,必须保持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精神状态。2009年采访的一天,接到的任务是大别山民歌剧《朱元璋在临水》采风团一行半小时后到达目的地,从霍邱出发的记者须立即赶到,采访的车速似腾飞的野马,一路上将迎窗的麻雀击中,还搭上了一只过路的狗,在采写此稿时我非常激动,心中感叹着此条新闻稿乃是两条生命的产物。2012年4月中旬,“感受大别山水·聚焦五色六安”百家媒体老区行赴霍邱采风,我在做好自己采访任务的同时,还为100余名同行老师们服务和解说工作,100余名记者老师平日是地面采访报道,哪里去过地下负300—400余米的矿下采访,个个兴致勃发,井下打炮的振声也吓不倒这些铁嘴铜牙们,此时,我不断地提醒同行们井下的机关要道,安全第一。2013年县内“两会”专题报道,我在出报前工作到深夜临晨,第二天又不误时地分发报纸和现场采访,采访安排的工作餐没顾上吃一口,为的是新闻要“新”!几年来,在省市县报纸、网络等媒体发稿近1000余篇。
“勤能补拙”是我人生信条。自工作以来我努力做到腿勤、口勤、手勤、脑勤,多年工作经验,我觉得新闻工作能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去发现与发掘,去换位思考,去用心感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然后再经分析思考,提炼主题,选择角度,谋篇布局,趁热打铁,一气呵成。这一整套工程程序,靠的就是“勤”!为工作,我自认为不是位称职的母亲和妻子。因新闻工作的特殊,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2013年10月18日,先生高血压突发,生活不能自理。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也不误时地处理好手中工作。
宁做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为新闻奔走,我无怨无悔!
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第三篇】
又到了一年11月8日,又到了一年的记者节,入新闻这行已有三年了,三年对我来说,有很多种成长,我迈过了25岁,朝着30岁靠近,我不再是刚出入社会的青涩大学生,我已俨然成为这个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开始为了生活与生存奔波。三年让很多原先幼稚的理想在不断改写,从小梦想过长大后
记得第一次独立出去采访,当时拿相机的手在不停哆嗦,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拍些什么。加上之前听传闻说那天我采访的领导平时就很严厉,尤其是对记者的要求很苛刻。可是那天那个被采访的领导也许是看到了我的慌张和羞涩,他对我一个和蔼的微笑,然后鼓励地说:“小姑娘,没事,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我惊愕了一下,顿时觉得有种温暖,也打破了我之前对他的恐惧。再后来,面对各种大小采访,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一想到第一次采访时那个温心鼓励的微笑,我不再紧张,我知道任何事都没有那么可怕。
再后来我由室外跑新闻转到室内从事文字编辑工作,每天要看很多很多别人寄来的新闻稿件,得筛选,得整理,标题要改,内容要改,很多新闻稿件的质量让我改得心烦气躁,我开始讨厌每天看到那些文字,我开始讨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觉得我的生活很机械很无趣,我似乎丢了自己,迷失了方向,我找不到了存在感。于是我开始抑郁,终于有一天我学会了逃离,去了最西部的省份,去了我梦寐以求的青藏高原,在那里,看着每天都会虔诚膜拜的藏族人民,我被震撼了,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和勇气让他们如此坚定和执着。想想自己面对工作生活的小小不如意就开始自暴自弃,逃避现实,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懦弱。仰望雪域湛蓝的天空,才发现世界还有如此洁净的地方,生活原来还可以如此美好!环顾雪域茫茫高原,我又是何其渺小微不足道,我自己不勇敢真的没人替我坚强,所以生命由不得我如此任性无知,既然选择了这行,也走了这么久,就该坚持走下去,直到真的走不动走不了为止。当用一颗平和的心来看这些稿件时,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不同的故事里会折射出不同的人生。
理想是什么,现实是什么,理想是现实不断给我树立的新目标。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铁肩担道义,可是作为在基层最普通的新闻工作者,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赋予我这么大的权利,我能做的是站在公平公正的位置,用心编辑好每1篇读者的来稿。最后,祝福我的同行们节日快乐!
记者节感言【第四篇】
林书喜(南国都市报记者):
心中常有“四心”
当了10多年的记者,总结了一些感悟,要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要用好“四心”,即:耐心、虚心、细心、平常心。工作上要有耐心,生活还要耐得住寂寞,在新的工作环境里,没有人脉关系,工作难以展开,这时要懂得调整心态,要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新闻就在身边,做个有心人,从各方面中寻找新闻线索;不要因为上稿量少而耿耿于怀,要严格要求自己,深挖好新闻,写出精品。时刻提醒自己,好的新闻永远不缺版面。
郑邦京(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工作即生活
作为长年在基层的新闻工作者,累了病了说不出,只能默默地干,心里所想的,就是在职一天,就要做好本职工作。至于说最难忘的,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事,采访了许多人与事物和现象,已经分不清了,眼光总是看前面,因事物总是在变化,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多年新闻生涯,只牢牢记住一句话:遵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少说多做,与时俱进,弘扬社会真善美、正能量。
范志平(本报编辑部副主任):
从事新闻事业要有热情
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已经有20个年头了,足迹踏遍了儋州的山山水水,现回想20年的工作经历,感触颇深,曾有过面对采访对象时的手足无措,经历熬夜加班写(编)稿后的身心俱疲,也曾有过新闻稿件首次发表后的欣喜和自己取得成绩受到肯定以及作品获奖后的兴奋,但更多的则是自己对所从事新闻行业的热情、期待和憧憬,以及深感从事新闻这一职业责任重大的强烈忧患意识,还有自己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郑云炯(本报记者部副主任):
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
回想起当年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仿佛还在眼前,记得当时自己正在和家人吃饭,突然接到工作电话,急忙放下筷子,赶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且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常常想,这是为什么?但还是加班加点做好,在完成一个个报道任务,看到自己采写的台风新闻、人物故事变成铅字奉献给读者之后,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那是自己坚持的责任和担当。
黎有科(本报记者):
工作永远在路上
记者的工作就是永远在路上。我经常用镜头记录每一瞬间,在文字的配合下,每一张图片都充满了故事,记得那一年“达维”台风席卷我市,我到影响最大的白马井镇去采访,那是我第一次在台风天工作,想要好的图片,表达深刻的新闻内容,冒着狂风暴雨,拿着相机在雨中前行,因为做记者,是光荣的,是有社会责任的,我们要永远保持奔跑的姿势。
符丹丹(儋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记者的责任和担当
成为一名记者后,我认为自己应该有担当和责任。在采访中遇到阻碍的时候,依然能够坚强面对;在双腿发抖的时候,依然能够向前迈进。记者之路还在延伸,内涵还在丰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履行新闻工作者神圣的职责,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多报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接受新媒体的挑战,发挥广电人传统媒体的优势,努力创造出无愧于“记者”这个神圣职业的新业绩,为儋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冼贺(本报记者):
忙碌却也充实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真实写照。记者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记者的我都在忙碌着。来不及好好回味,来不及好好庆祝。3年多了,从事记者这一行整整三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2021记者节感言【第五篇】
记者不是路,而是桥;生活不是桥,而是路。
一条条路纵横交错,一座座桥搭接彼此。记者提笔,扫尽千秋,是英雄悟,也是凡人心。每一座桥都是路,但路不一定是桥。路就是路,是笔直的、平凡的、静默的。
或许长远看,路也会有曲折,也会翻山越岭,也会爬坡过坎,也会在悬崖峭壁间螺旋式前进……但从局部看,路永远是笔直的。路是为了到达,是两点之间的距离,起码路走的每一步,都是笔直的。感恩河曲视窗网,我和“记者”这个职业结识,已经走过了七年之痒;但与“生活”相伴,足足三十年。三十年一路走来,一步步走来,人生感悟已是几次刷新。有幸遇到过桥,更有幸,通过桥收获了太多。
文学这个行当不容易!这是我的第一重感悟。不仅仅是我这样想,余秋雨称之为“文化苦旅”,周树人谓之曰“狂人日记”,都有很深的感触在里面。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都是“苦大仇深”类型的?包括我国的莫言、外国的海明威等等,表情坚硬,都仿佛这个世界欠他很多钱一样。这些年,我也有类似的感触。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所写的题材大多是战争、疾病、贫困等,对美好的憧憬、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期待等等,这些题材是获不了奖的。文学奖如同一个将军,下面站的必须是累累白骨、必须是血流成河、必须是负面情绪的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讲,饶雪漫获不了奖,韩寒、郭敬明,包括日本的春上春树,都和诺贝尔奖绝缘了。抛开奖项这种物质认可,另一个意义上,文学要想被时间与历史证明,仿佛也不能和快乐沾边。《古文观止》有12卷222篇文章,每1篇都是失意、失落之人写的。尤其是《捕蛇者说》、《游褒禅山记》、《愚溪诗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以及前后《赤壁赋》都是在作者人生或被贬、被流放、被诬告人生失意的巅峰当口写就的。金榜举子鲜没微闻、落地秀才名传千古仿佛是一个魔咒。历朝历代,官运亨达,文采却不能流芳;满腹委屈,几句牢骚,却站在了文坛历史的一个个潮头。
记者这个行业有惊喜!这是我的第二重感悟。如果没有做过记者,必定是终身的遗憾。回顾工作的这几年,特约记者的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最感恩的岁月。几年来,从接触记者,到成为记者;从写单位,到写社会;从被要求、被安排写作,到主动去寻找新闻、寻找线索;我越来越有这样的体会:记者是一座桥!是一座连接我与社会的通道。常言道,不开车不认路。对我来说,如果不当特约记者,恐怕不会主动去思考社会、思考历史、思考人生。我接触的第一个记者是王敏;她喜欢写生活、习惯写生活,从细微处落笔,情长于物,心系于夫,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幸福感。我接触的第二个记者是窦占伟,他是河曲新媒体的开创者、革新者、推动者,也是把我领进记者大门的人。后来遇到了贾金理,他是我认知里的第三位记者,是一位真正把“记者”当做终身事业追求的“老笔头”,是书能下酒、新闻可以当饭的行业英雄,值得每一位后辈学习。第四个对我有影响的记者是黄雄,也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黄雄是主流媒体《中国煤炭报》在湖南的驻站记者,但同时却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心,敢于揭盖、敢于“捅破天”。他冒着生命危险采写的《曾矿长的官矿勾结图》等稿件一度引起中央和湖南省委领导的重视,造成湖南官场“地震”,间接促成湖南1000多家非法矿被关停。黄雄让我明白,记者不仅仅是观察社会、服务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社会。
上一篇:简短退休感言优质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