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编(优推4篇)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故土的深情眷恋。情感真挚,令人动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第一篇】
读完小说的第一感觉就是:无知真的很可怕。
鄂温克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兴安岭广袤的森林中,树木、河流、驯鹿、青苔、月亮和清风。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森林中宁静快活地生活着,而这份宁静与和谐被打乱,正是由于现代文明的野蛮侵扰。
我们不禁反思:现代文明真的就好吗?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就快乐吗?我们对大自然是不是索取太多了?现代人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吗?鄂温克族半游猎半游牧的生活方式是落后的吗?土著的生活方式就注定要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吗?现代文明为什么要野蛮的去侵扰土著人的生活,而不是文明的去包容和接纳它?等等。
野蛮中有文明,文明中有野蛮。野蛮人的`文明基于人性的善良,文明人的野蛮出于无知。
我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看到了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那份自由自在的快活,也在自己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压抑!
现代人也好,土著人也罢!你开你的汽车,我骑我的驯鹿。开汽车的未必比骑驯鹿的高级,各自有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各自安好,不必自以为是的以救世主的身份去侵扰对方的生活,这才是文明与否的边界,而现实中往往越界的却是披着文明外衣的现代人,野蛮的侵扰土著人的生活,野蛮的破坏自然生态,野蛮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由鄂温克人让我想到了澳洲土著莫西干人,让我们聆听澳洲土著的音乐《最后的莫西干人》,去感受那份悲怆与无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第二篇】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
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
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
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
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
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
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并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玻。
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
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
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
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她用她孩子的性命来填补自己内心的慈悲,尽管得到别人的感激,但也已成了另类的脍子手。
我认为,一个正真无私奉献的人,是将自己生命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去对待。除非是你身边的人愿意,否则你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而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否则,在大多数人眼里你是个英雄,但实际你已深深影响了某些人美满的一生,那你的无私奉又算什么呢?
我们可以为别人牺牲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但是绝对不能未经别人同意就牺牲别人的任何东西,尽管那是你的至亲。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第三篇】
驯鹿、灰鼠、白桦树;萨满、希楞柱、靠老宝,它些极具民族特色的词汇,带着原始森林的静谧,带着北方冻土的气息,向我们扑面而来。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我们踏入了一片陌生而神秘的领域,结识了一群热血激情的人民,领略了那个正在与现代融合却又崇尚传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民族的独特风情。
这本书讲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人的故事,讲述者是一位90岁的老奶奶,她坐在火塘边,用苍桑的语调,为我们讲述她的`民族和她的生活,讲她们怎样从300年前的河左迁到河右,怎样在河右的土地上逐草而生、繁衍不息,既亲近自然又勇敌灾难、既相亲相爱又不乏冲突、既敬畏神灵又不失刻板、既热烈奔放又难免忧伤。
故事很精彩,因为故事发生地是广袤静谧、遥远而神秘的,人物的生活回归自然和原始的,他们的信仰是神奇而令人叹服的,而人物的性格,更是豪迈、质朴、自然而纯粹的。
故事人物众多,但均个性鲜活、有血有肉,让人又爱又恨又痛又惋惜:有尖酸刻薄又极有预言性的伊芙琳,有为了信仰而痛失爱子的尼浩萨满,有爱喝桦树汁爱穿裙子的达玛拉,有坚强却又固执得愚昧的拉吉米......
故事开头很吸引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我有了强烈的一听为快的期待感,要想追着她的讲述,一窥那片神秘土地的真颜。
故事的文字很有感染力,它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仿佛人物的所有动作、话语、目光,都能与身边的山谷、河流、树木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文字告诉你,她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她们的爱,已经倾注到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中。
梦醒所见,满眼星光;侧耳所听,鹿铃泠泠;张嘴呼吸,是清新的空气;闲时所想,是熟悉的过往。所有的爱,所有的记忆,都深植在这片土地,无法分开。这是老人最爱的生活,也是我们梦寐以求所向往的生活。
愿现代文明的步伐,依旧为这群人留一片净土,愿她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能在发展中不弃传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第四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前后买过三本赠友,自己也收藏2个不同的版本。与心灵相通的朋友共读一本书,是一种奇妙又很燃的感觉。
因为董永辉的缘故《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2023年创造了一年卖出350万册的奇迹,不得不感叹流量的力量之大,也反映出大众内心对文学的渴望。
《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一部鄂温克人的百年孤独,一首凄美的死亡赞歌。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一个偶然,此前我从未听说过这部作品,但当我在茫茫书海浏览的时候,目光却被她的名字深深吸引。额尔古纳河,她还有一个汉族名字叫做黑龙江,那里,是我一直想去却未曾涉足的地方。
我是带着好奇翻开这本书的,幸运的是她没有让我失望。
作者以沉静稳健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民族神秘色彩的故事,刻画了一群鲜活的鄂温克人,就像大兴安岭无边的山林和额尔古纳河无数的溪流一样,无不让我感到震撼和迷恋。书中一代代萨满祭司拥有的神奇魔力,以及应验在不同人们身上的生生死死,仿佛让我看到了《百年孤独》;而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战争、运动、解放之后逐渐熄灭的游牧文明之火,又像极了《尘埃落定》。
然而这种比较是不必要的.,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灵魂就在那洁白如雪的白桦林里,在蜿蜒清澈的金水河中,就是那挂着铃铛低头啃食苔藓的驯鹿的角,是夜晚能看到星星的会制造风声的希楞柱,是弹奏出的悠扬婉转的曲调的木库莲,是四棵高大挺拔的松树上搭起的风葬台,更是一个个身穿兽皮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的鄂温克人脸上纯真的笑容。这,是一部鄂温克人的百年史诗,是一首游牧民族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衰落的凄美挽歌。
本书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讲述死亡的方式,里面几乎每一个角色都经历了死亡,而作者用一种悲伤但却平淡的方式把死亡叙述的非常自然,鄂温克人的死亡,就像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灵,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悲伤但不遗憾,凄凉却依旧美丽。
但我认为这是也本书的不足之处,作者给予每个角色以不同的死去方式,有很大成分的象征性和因果性,有明显的文学再创作痕迹。中间篇章冗长、拖沓的故事叙述。有些苍白,有些刻意的想象,它不够自然。人物不够立体,刻画不够细腻。还有就是纵观全书,鄂温克人有仇恨,但是没有恶人,我觉得没有哪个民族是没有恶人的,只有善没有恶的民族是不完整的,我想这是本书的一个遗憾吧。
瑕不掩瑜,依然五星推荐。伟大与否,笔者说了不算,读者说了也不算,它属于时间,时间说了算。2024年,我仍然期待与人共读。
下一篇:我要当老师观后感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