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个性早安感言大全125句【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简短个性早安感言大全125句【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英互译【第一篇】

关键词:翻译 文化 脱节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是沟通文化之间的移植活动。“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尤金・奈达)。任何语言都不仅体现该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而且也反映其文化思维、民族心理、人文历史、社会价值,同时也蕴藏其民族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如政治和等。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两种典型的语言,汉字和英文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系。从文字的构成到思维方式,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到周围的环境,从所经历的发展到目前的经济条件,从历史的变迁到文化的沉淀,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的文化中可能是盲点。英汉互译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

一、词汇脱节

语言离不开词汇,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最活跃、最有弹性的但又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份。由于它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物质环境、社会结构、精神信仰等等的最先表现形式,有些词所指的各民族中各自特有的事物,因此,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有时没有对应语。

如:在6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一群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一代年青人,他们披长发、着异装、酗酒吸毒,但这些并不表示他们玩世不恭,有很多人对社会问题有严肃的态度、独特的见解,英语中把这群人称为“hippie”,把它翻译成汉语时,如果采用音译,则可翻译成“希比士”。但中国人对之会茫茫然不知其真正内涵,现把它翻译成“嬉皮士”,大概能让人明白其涵义,但还不能真正表达出美国文化在特殊时期产生的这种独特现象。

同样,中国悠悠的文化中独特的天干、地支、属相、农历、节气、阴阳、算命等在英语中也没有现成的对应词来表达,绝大多数在翻译时只能音译,这使英美读者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的尽管采用了意译,但还是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如:中国的“端午节”是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只是其中的一项活动,因此“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并不能真正表达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再如:“抓周”是中国古代风俗,相当于算命,人们习惯在小孩周岁时让其随意抓取一些东西来预测他的志向或兴趣。把这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翻译成英语时只能采取释义的方法来做解释:When a child is just one year old,he will be told to choose one thing among many others,the adults will predict what his interest is or what he will be in the future by what the child chooses.

二、词义脱节

英国哲学家威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曾说过:“一个词的含义只能从该词在语言的应用中去获得”(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 ,而且词汇的语义必然印着民族文化的烙印、隐含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一部分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如:英语中的“baby kissers”是“吻婴儿的人”,但常指那些为拉选票、讨好选民的政客,他们在公共场所拥抱小孩,亲昵无比,其目的是为了哗众取宠。再如:liberalism在汉语中所对应的翻译是“自由主义”,但汉语中的“自由主义”是指缺乏原则性,无组织、无纪律,强调个人利益的一种错误的思想作风(汉语大词典),是一个贬义词;而英语中的“liberalism”具有明显的褒义,根据《新编韦氏大学词典》中的解释,它是“一种建立在相信事物发展、人的善良本性、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张保护政治和民众自由权的政治思想”;再如,在汉语中,“醋”常可以用来形容男女交往中的妒忌心理,如“吃醋”、“醋坛子”,而在英语中“醋”只是一种调味品。因此,在翻译句子“他吃醋了”,不能翻译成He is eating vinegar 或 he is drinking vinegar而要意译成He is quite jealous 或He is full of jealousy /He is in his jealousy.

有些词或词组不能望文生义,谨防词义陷阱。

如下列英语中的表达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busboy在英美国家指“餐馆或旅馆的勤杂工”,而不是中文的“公共汽车售票员”,confidence man、personal remark、child’s play在英语中分别表示“骗子”、“人身攻击”和“容易干的事”,不能按字面意思对译成中文的“有信心的人”、“个人评论”和“儿戏”。再如:take your fingers out表示“动手干”不是“别插手”,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不能译成中文的“令人发指”而应译成“令人非常愤怒”,free living奢侈的生活(不译为:自由生活),small talk家常话(不译为:小小的谈话)a white night不眠之夜(不译为:白白的夜晚),China rose月季花(不译为:中国玫瑰)。

而下列中文中的表达也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摇钱树:不能直译成money tree,而按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应该是cash cow。

三角债:不能直译成triangle debts,因为三角债不真的表示涉及三方的债务,而是泛指多方债务,因此用chain debts才能表达出其意。

三、历史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在世界上任何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词或词组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或来源典故。尤其是习语、成语、歇后语等等。

英语to pass the buck不能译为“把银元递下去”。根据“The words and their stories”(by Herbert Sutcliffeand Harold Berman,Voice of America,Washington, 1978) ,这个词源于中:The phrase seems to have come to life in the gambling houses of West. There,a silver dollar was put in front of a player to show that he would be the next dealer to pass out the cards. A dollar,silver or paper,was called a “buck”。 后来被美国总统引用成“推卸责任”。President Gerald ford dramatized the phrase after taking Richard Nixon’s place in the White House. Ford announced in a special television broadcast that he had decided to pardon Nixon for any crimes he may have committed as President. Ford said such a decision had to be made by him alone,that he could not let others do it for him. “the buck stops here,” said Ford.再如:几百年前一位英国作家曾经说过:“Ah,each finger today is a thumb,I think”(啊,看来今天每个手指都成了拇指/手脚不听使唤)。因此“all the thumbs”就被用来指“手脚不听使唤”。还有“to talk turkey”、“to logroll”、“over a barrel”等所表示的“谈正经事”、“相互捧场”、“落入困境”都有其历史典故。翻译时要准确表达其意必须对这些词的源头了解清楚。

汉语中的绝大多数成语都有其出典。“此地无银三百两”,传说有个人把300两银子埋在土里,上面写了张字条:“此地无银三百两”,他的邻居王二看到后把银子偷走了,也留下字条“隔壁王二不曾偷”。这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喻要表白自己,却反而暴露自己。因此如直译成“There isn’t 300 liang of silver buried here”西方国家的人就不能明白其隐藏的意义,所以意译成A guilty person gives himself away by conspicuously protesting his innocence.

同样“赔了夫人又折兵”也有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不能直译成“lose one’s lady as well as his men”,因根据它的比喻意思 “想占便宜没占到反而遭受损失” 来译成“try to make gains only to suffer dual losses instead”。

四、因生存环境风俗习惯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历史上航海业很发达,因此英语中产生了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惯说法,英语中有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的说法,表示“奋力图存,勉强渡过难关”的意思。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in the same boat表示“处于同样不幸的境地”,如:The twins both failed in the exam,so they were in the same boat(这对双胞胎考试都没及格,所以一样倒霉);spend money like water类似于中文的“挥金如土” ,因为英国的水太常见,太平凡了,类似的还有: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蝼蚁之穴,可以溃堤 life is compared to voyage/人生好比航海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 /乘风扬帆或趁热打铁。而对应地:汉民族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和土地,因此常用“挥金如土”来比喻用钱的无度和随意;还有如:as we sow,so shall we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no gains without pains /不劳动者不得食,always taking out the meal-tub,and never putting in,soon comes to the bottom/坐吃山空。另中文中的“面如土色”,不能翻译成the color of earth,因为西方人以白种人居多,他们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惊吓都不会面如土色,因此可按他们的习惯翻译成as white as a sheet。

同时英国的天气变化多端,它始终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因此用有关天气的表达来喻指其它也就不足奇怪了。如:英语中after rain comes the sunshine 翻译成中文为“苦尽甘来”,等于sweet comes after bitterness;在英国是难得有好天气的,fair-weather可以用来比喻“风和日丽”般的人生坦途,fair-weather friend喻指不能共患难的朋友,fair-weather aircraft指无论什么天气都能飞行的“全天候飞机”。

同样,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素来崇尚“吃”。“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把“食”视为头等重要之事,因而产生了与吃有关的词语(许多饮食文化)。

如:在中国“鱼”是富裕的象征,“米”是主食,汉语中用“鱼米之乡”来喻指富庶的地方,但如翻译成the town of fish and rice会令英美人不知所措,因他们习惯吃面包、喝牛奶,因此可把“鱼米之乡”翻译成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汉语中用“添油加醋”来形容对某事的夸大其词的描述,“油”和“醋”都是中餐中的重要调料,加了它们,菜的味道就不一样了,但西餐和中餐不同,翻译时不能直译,如:经她的一番添油加醋,这件事情的性质竟完全改变了。应译成:After her adding highly colored details to this affair,the nature of the whole matter has been completely altered.

五、因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脱节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性,他们对已充满自信,不谦逊,自我表现欲强烈;而中国人常年受传统儒家道德的熏陶,“谦受益,满招损”,对自己的价值判断通常以自贬的形式出现。如:待客时,尽管有许多精心准备的丰盛的菜肴,还会客气地说:“没什么菜”,“不成敬意,请多多包涵”等。但译成英语时,千万不能译成“There is not many dishes”,那样西方人会认为你主人待慢他、不热情,因此要按他们的习惯译成:I well prepared these dishes,hope you will like them. 再如:当西方人当面赞扬你You are so beautiful/great时,不能回答成“哪里哪里”或“一点也不”,而要谢谢人家的夸奖:You are so kind to say so/ Thank you.

结束语

除了以上所论的这些方面以外,由于信仰、价值观、社会环境等等的不同也产生了许多中西文化的脱节和差异。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环境里的独特创造,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播和交流文化。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译者所忠实的,不是原文的零字,而是文字所组成的语意。”钱钟书先生也说过:“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了。”因此对于在英汉文化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文化脱节,在互译时要尽量了解并避免。

参考文献:

[1]陈达。英汉互译理论与与践。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3.

中英互译【第二篇】

1 引言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http://化交际。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吸取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进行跨文化交际,参与国际活动。“因为有翻译,哪怕是不免出错的翻译,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王佐良,1989)”。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地说,是文化的转换。王佐良先生(1989)曾经指出“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在英汉互译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导入。

1 翻译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和文化障碍

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是人类获取语言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学生接触外来语的机会很少,他们在日常交往中习惯了使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而由于民族语言与汉语存在语义上的差异,汉语与英语又有很大的不同,民族地区的学生以汉语为中介学习英语,往往存在着相当大的语义困惑和障碍。他们按照自己的母语来理解和表达汉语,致使汉语的很多地方对他们来说都难以理解,再用这样的汉语来理解英语,其难度可想而知。再者,学生的英语学习始终处于汉语的大环境中,缺乏语言练习所需的真实环境,学生易受汉语语法、篇章结构以及汉语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英语表达不够准确、不地道。

文化障碍

由于英语的文化导入不够,受到自身民族语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在翻译时经常出现字对字的中文式英语。如,学生在翻译个人简历时,把“政治面貌”译成 “political appearance”,把“eat one’s words”译成“食言”,把“clock-watcher”(老是看钟等下班或下课的人)译成“看钟人”。这些译文都是由于对汉语原文或对英语词汇的含义理解不正确以及对英文文化不了解造成的。鉴于此,在英汉互译教学中增强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导入英语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相关文化,了解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差异的成因以及如何跨越文化障碍,使翻译教学取得成效。

2 翻译教学中要注重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注重文化差异

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翻译离不开文化,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渗透着文化的影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只有了解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邓炎昌、刘润清,1990)。比如“apple”这个常见词,如果有人说:“oh, that is an apple.”若是翻译者只知道“apple”为“苹果”,他很可能会出错。(曹青,2000)因为apple在英语中具有象征意义,意为诱惑。又如“red”一词,在汉语中意味着喜庆和吉利,但英语中“red”却有残暴、不吉利的意思,意味着流血。如“the murderer ran away so as not to be caught red-handed”(凶手跑开了,以免被当场抓住。);而在另一个句子中,“talented as he is, if the new manager is not given full power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he will fail to get the company out of the red just like his predecessor(新经理虽然有才干,也将和他的前任一样无力扭转公司亏损的局面,除非他可以全权管理人事)”。又如“peasant(a person who works on the land, esp. one who owns and lives on a small piece of land; a person without education or manners)”一词,其英语的含义和汉语的“农民(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意义并不对等,但是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只要父母是农民的,都把自己的父母统称为“peasant”,在翻译时,也把“农民”一律译为“peasant”。而事实是,“中国现代农村(尤其在农业发达地区,多种产业并举的地方)的农民,应译为farmer;而那些至今在山区耕种小片土地并以之为生的农民仍然译为peasant(杨复兴,2007)。”因而,不难看出,注重英语文化的背景

转贴于 http://

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相当重要。

增强文化意识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蕴含于文化之中。翻译中的大多数障碍是来自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联想意义的差别,成语与典故的翻译就属于这种情况。典故传说是历史的精髓,是文化的浓缩,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英语典故的翻译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英语里有很多由《圣经》里的人物、事件构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词语。如,“david and goliath”,意为“大卫和歌利亚”,大卫是个牧童,在与巨人歌利亚交战时用弹弓将巨人射死。后人以此来比喻弱小者与强大者之间的斗争,结果是弱小者取胜。又如汉语中的“他壮得像头牛”,在英语中却要说“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因为在中国农村,牛是农民的好帮手,而英语国家早期则是用马来耕地的(许文胜,1997)。

而像“‘高原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水光潋滟晴方好’,转眼已见‘山色空蒙雨亦奇’,早上出来穿毛衣,中午只能穿衬衫,到了晚上又得披大衣了” 这样的句子,在汉语中文化负载十分丰富,有些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尚费劲,更不用说在英语里找到十分满意的译文。因而,在英汉互译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导入英语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差异意识, 使学生善于识别句子、段落、文章中的文化术语和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从而使他们学会如何处理文化差异。

3 加强教师在英汉互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老师,最大限度汲取文化知识,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能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巩固http://所学知识。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可以通过原文向学生传授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收集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导入教学,使学生逐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习俗、民族习俗以及民族心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传统观念,从而优化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跨文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中英互译【第三篇】

关键词:翻译;正说;反说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23-02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间交往的频繁,英语这个媒介就成了最大众化的交际工具了。其独特的实用性、普遍性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英语翻译又在其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一般来说,翻译可分为直译和意译,无论笔译还是口译都牵涉这一既简单又复杂的原理。很多情况下,直译的效果是生搬硬套的,听起来不顺,因为某些句子的翻译是需要根据语境,及对有关国家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的同时综合应用本身的知识进行翻译,即意译。

1 正说与反说的内涵

本文所述的“正说”与“反说”属于意译的范畴,是引申的翻译。正说,是以常规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就能够得出的翻译,以肯定的方式表达;而反说就是改变一下思维的角度从反面推理得出译意的一种否定表达方式。反说不仅仅包括形容词,也包括副词、名词、动宾词组,介词词组和不定式词组等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在社会、文化、历史、风土人情方面存在差异,往往初学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和牵强附会以致词不达意,因此,常需要把英语中的正说译成汉语中的反说。英语虽然是正说,但译成汉语的反说往往更能表达作者的原意,同时,更能符合汉语的习惯;反过来,有时也需要把英语中的反说译成汉语中的正说,才能曲尽原意。要想将正反说互译得更好,要选取相关的词语,进行反复的推敲,从汉语中相关场景和氛围中找相应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

另一方面,译者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渊博的知识,能熟练运用中国成语、俗语、俚语等使得译文流利顺畅,读来毫无晦涩之感,让读者可以越过语言的障碍,在对原文理解正确上与作者达成默契与共鸣。下面来举一些例子说明这一转换的原理。

2 正说变反说

常见是的正说变反说,也比较容易理解。例如:

Paint! 译成:油漆未干!

2. We have an although open mind.译成:我们完全没有成见。

explanation is quite thin.译成:这种解释的理由很不充分。

4. Appearances are deceptive.译成:外表是靠不住的。

is sometimes a blessing in disguise.译成:有时,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oard was closely divided on the question.译成:董事会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分歧,双方势均力敌,相差无几。

dived into the water fully clothed and rescued the children. 译成:他没有脱衣服就跳入水中,把孩子们救起来。

had been in Shanghai for a week, but had remained in seclusion.译成:他们来到上海已经一个礼拜了,却一直没有露面。

felt so much at ease that I found myself speaking. 译成:无觉得无拘无束,就不知不觉说起来话来。

seemed to be at a loss for the precise word to complete his thought.译成:他似乎想不出恰当的字眼来把他的思想充分表达出来。

could accept the plan with dignity.译成:他们可以接受这个方案而又不失体面。

has an incisive manner of speaking, happily free from umms and ers. 译成:她说话干脆果断,完全没有哼哼哈哈的腔调。

protested in vain.译成:我们提出了抗议,但毫无用处。

main shortcoming of his article is lack of economy.译成:他的文章的主要缺点,是不惜笔墨。

was a fool for danger. 译成:约翰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

of time has required the omission of some states. 译成:由于时间短促,没有能访问某些国家。

accused them of bad faith. 译成:他指责他们不守信用。

a chance was denied me.译成:我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was passed over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译成:工业革命没有光顾亚洲。

decided that as it was only for a few days our pocket book would stand the strain.译成:我们断定,由于我们只呆几天的时间,我们的钱袋子还不至于告罄。

news media were barred from the party. 译成:没有让新闻记者采访这次宴会。

accus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standing still on vital issues.译成:他指责行政部门在重点问题上裹足不前。

am tempted here to a quotation which I own to Einstain. 译成:在这里,我不禁想起爱因斯坦的一段话。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英语中的正说译成汉语中的正反说均无不可。翻译的时候也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The government had something of a case. 译成:政府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或可译成:政府也是有一定的理由的。

在把实际动作动词改译为言语和思维动作动词时,也可以把正说转换成反说。例如:

The officials minimized the senator's criticisms.译成:官员们指出,这位参议院的批评根本不值得重视。

3 反说变正说

在英汉翻译中,反说变正说比较困难一些,既要求译者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还要求译者用心思索。现在略举数例如下:

lived in an insecure building. 译成:他住在一座危楼中。

state of uncertainty must disgust and alarm. 译成:扑朔迷离的政局一定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惊恐。

never occurred to me not to endeavor to do so. 译成: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打退堂鼓。

spite of our mentioning many times, they would not follow our plan and go their own ways. 译成:虽然我们提醒多次,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己见。

he had the first quality of an angler, which is not to measure the pleasure by the catch.译成:显然,他具备了垂钓者最重要的品质,即,以垂钓为乐,不管钓多钓少。

thought of returning to his native land never deserted him amid his tribulation.译成:在苦难中,重返故土的念头始终在他心头萦绕着。

speech leaves nothing to be desired.译成:他的演讲好极了。

are not always unmixed blessings. 译成:这些事情并不是总是纯益无害。

总之,在进行英汉互译的时候, 无论是从原文的肯定形式转换为译文的否定形式, 还是原文的否定形式转换成译文的肯定形式, 或是保持原文的形式, 都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最主要的还是要由译文的内容来决定翻译的本质。正说和反说的相互转换是翻译技巧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属于引申的范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方能够熟练掌握。

参考文献

[1]高雷。英汉翻译中的正反译与反正译[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11).

中英互译【第四篇】

关键词:英汉互译;艺术性;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34-02

一、理论背景

翻译艺术性和科学性之争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英国的约翰・德莱顿就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作为译者必须具备很强的艺术鉴赏力和表现力。当然这与他诗人的身份是密不可分的。之后的泰特勒在翻译艺术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谭载喜(2004)在评论他的《论翻译的原则》时说:确立了应用于翻译艺术中比较细微的和难以应付的从属规则和理论。在翻译的科学论方面,黄振定(2008)认为进入19世纪西方译论的研究中心转移到了德国,而德国历来善思辨重分析,尤以施莱尔马赫和洪堡特为代表,二人从语言学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翻译的见解,开20世纪现代语言学翻译理论之先河。这种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探讨一般翻译活动突破了经验性的束缚,带有浓厚的科学论色彩。

进入现代,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翻译应该是艺术和科学的统一。黄振定在他的《翻译学:艺术论和科学论的统一》一书中说“概言之,主张‘翻译是一门艺术’的,是一种文艺美学观,主张‘翻译是一门科学’的,是一种语言科学观,他们既相互对立又彼此渗透,乃至在现代趋于自觉的矛盾综合”。黄振定还指出了翻译思维操作的两种基本方式:解构―重组和直观―摹拟。他认为这两种操作方式分别体现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且二者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本文就试图从这两种翻译的基本操作方式出发,基于具体的翻译实证研究,揭示学者们在翻译思维过程中一些普遍的规律性,以期对翻译研究者尤其是入门者有所启发。

二、翻译中科学论的体现

罗杰・贝尔(2001)指出翻译的过程可以被描述成一个级联和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三个主要阶段―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每个阶段都包含着分析和综合。虽然在实际中并不是每个译者都是这么去做,但是我们多多少少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做类似的分析与综合。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例一:It i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 (译文:世事皆利弊并存)

本例从原文到译文的跨越度还是很大的,原句使用了“It is ...that…”的强调句型,字面意思是说坏风对谁都没有好处,也就是大多数风对人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当理解到这层涵义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这里不仅仅是在讨论风的好坏。所以译文将风的概念引申为世事不可不谓之精妙。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英文原文是以极端的特例来肯定普遍的规律性,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皆”来肯定这种规律性。相对于普遍性而言,特殊性具有数量的有限性,这样更易于论证。所以要正确译好这句话,就要深入理解句子结构、字词的意思。

类似这种用极端特例来肯定普遍的规律性的例子还有很多,林佩汀在《中英对译技巧》一书中还罗列了几个类似的例子: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It is a bad action that success cannot justify(胜者为王) /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马有失蹄)。

例二:It was morning but the winter sky is dark. (译文: 一个冬天的清晨,天色十分阴暗)

此句初译可能会被译为:虽然是早上,但是冬天的天空很阴暗。这种翻译不仅保留了原句的句式结构,而且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发生改变。改进后的译文使用了移就的手法,把原文中修饰“天空”的“冬天”用来修饰“清晨”,这样的改进很明显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读起来也更为顺畅。这种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句式结构进行变换已达到符合目标语语用习惯的例子还很多。比如:

例三:原文: Dexter walked the streets at night when the darkness was damp as rain, wondering that so soon, with so little done, so much of ecstasy had gone from him. (F. Scott Fitzgerald: “Winter Dreams”)

译文:晚上,空气里潮湿的可以滴下水来,德克斯特走在黑沉沉的街上,心里感到惘然:曾几何时,一事未成,多少欢乐已经化为泡影。(蔡慧译)

原文中“黑暗”是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的,在译文中却用来修饰“街道”,隐喻在原文中的“空气潮湿”这样一个概念也被译者翻译出来。译文创造性的用汉语流畅的方式表达了原文的情感,灵活多变,真切贴人。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综合,译者才能得出如此精确的理解。

三、翻译中艺术论的体现

林语堂(1933)在他的《论翻译》中说:“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凡艺术的成功,必赖个人相当之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术相当之训练。”黄振定(2000)认为艺术的再造并不限于感性形式的外壳, 也包括语言的思想内容、包括情感风格。就这个层面来说,例三中译文的情感再现也可以理解为直观―摹拟即艺术性的翻译操作方式,这体现了翻译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艺术性的体现。

例四:原文:Get a livelihood, and then practise virtue. (先谋生而后修身―钱钟书译)

原文是一个祈使句,译文也是一句说教色彩很浓的话,非常有趣的是原文是七个词,译文也是七个词,钱先生凭借其深厚的双语功底,译文浑然天成,不假装饰,出语成章,以地道的汉语充分展现了原文的“神”。

再比如,例五:原文: We are but passing guests from who knows where? Say not thy home is here,

thy home is there.

It suits me―what I’ve got and what I’ve not.

The plum flowers bloom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林语堂)

译文:人本过客来无处

休说故里在何方

随遇而安无不可

人间到处有花香 (张振玉)

译文虽然和原文在形式上有所差异,但是在读到这样高水平的译文的时候,译文给读者一种一份强烈的原创的感觉,其实这种原创性正是深深植根于译者的语感修养。张振玉的译文工整而又韵味十足,可以说是兼具形象和情感,是对语言的情感风格的有效直观和摹拟。

例六: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敞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

译文:To remain whole, be twested!

To become straight, let yourself be bent.

To become full, be hollow.

Be tattered, that you may be renewed.

Those that have little, may get more,

Those that have much, are but perplexed.(Arthur Waley译)

本例中的老子原文用语凝练,浅显易懂,结构工整,节奏感强。译文中对这些品质一以贯之,结构大体一致,同时细微处富于变化,展现了译者超强的语言功底,对原文的形和情的直观与摹拟十分的到位。

如前文所说,解构―重组和直观―摹拟两种翻译操作方法是紧密相连的。这在接下来的例子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例七:原文:Set along the blue Danube beneath the wooded hills of the Wienerwald, which were studded with yellow-green vineyards, it was a place of natural beauty that captivated the visitor and made the Viennese believe that Providence had been especially kind to them. (William L. Shire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译文:维也纳位于维纳瓦尔得树木葱郁的山脚下,蓝色的多瑙河畔,山坡上到处点缀着黄绿色的葡萄园,这是一个富有天然美景的地方,外来的游客固然为之心醉神迷,维也纳本地人也自以为得天独厚。(董乐山等译)

原文中使用了过去分词词组、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句式成分比较复杂,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依据汉语的语言习惯,将原句中的过去分词词组(Set along the blue Danube beneath the wooded hills of the Wienerwald)、两个定语从句(which were studded with yellow-green vineyards和that captivated the visitor and made the Viennese believe that Providence had been especially kind to them)分别译成四个小分句,在表达方式上更符合汉语规范,读起来也更自然贴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贴切和自然的行文也是源于作者对原文的艺术性再造之功,译文秉承了原文舒缓轻快、富于文采的特点,给人以清新流畅之感。

四、结语

郭沫若先生曾说:“一个翻译工作者至少必须精通一种外文,懂得第二第三中外文,除这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本国语文的修养。”可见做一个好的译者并不比做一个好的作者容易。在翻译的过程中,直观―摹拟和结构―重组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通过对二者的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操作方式对我们翻译活动的主导性,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对于翻译初学者来说,意识到这两种操作方式的存在,意识到翻译既是科学性又是艺术性的活动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识别和运用它们对于改进我们的翻译实践水平、指导我们的理论建设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振定。析翻译操作的两种基本方式[J].中国翻译, 2000(3).

[2]黄振定。翻译学: 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4]老子。道德经(Arthur Waley英译)[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7]朱明炬,谢少华, 吴万伟。 英汉名篇名译[M].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0.

61 510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