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谷导游词(优推12篇)
神农谷以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著称,游客可尽情领略原始森林、清澈溪流和多样野生动植物的魅力。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神农谷导游词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神农谷导游词 篇1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巴东,漂流神农溪!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主峰,流经湖北巴东县境内,由北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六十余处。水道虽狭急却清浅,漂流极富刺激而又安全。
神农溪流经三个风景各异的峡谷——棉竹峡、鹦鹉峡、龙昌洞峡。两岸风光奇美,峡谷中少有开阔地,最狭处两岸相距仅7米。船行峡中,如穿幽巷重门。一座座高达数百米的山峰劈面压来,几乎望不见前面的水道。
我们现在乘坐的这种小木船古时叫“兰舟”,杜甫曾有“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地描述。现代诗人郭沫若又称它为“扁舟”,有诗写道“扁舟劳济渡,同志爱何浓”。当地船工叫它“扁豆角”,因为它形似“豆角”。它是我国当今最古老的三种水上运载工具之一(其余两样是雅鲁藏布江的牛皮筏和福建九曲溪的小小竹排)。
这“扁豆角”船体长13米,宽米,高米,两头尖平底,前梢后橹,像两把大关刀,用以拨开水路,端正航向。它载重吨,吃水1尺左右,而神农溪水大都也只有1尺来深,有时船底与溪石相擦发出“嘭嘭嘭”的响声,就像陆地行舟。不信大家可以仔细听听看!
“扁豆角”下水时要纤夫拉纤来限制它的速度,这叫“倒牵牛”。每条木船由6名船工驾时,他们都是神农溪两岸的村民,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且精通水性,而且我们都穿上了救生衣,所以请大家放心,乘船漂流是“竹竿一点,有惊无险”。
绵竹峡。
这里是神农溪的第一个峡谷——绵竹峡。绵竹峡长4公里,它以“险”著称。大家看,这段峡谷两岸峰峦夹峙,摊谭相接,宽窄不一。不知道大家听到什么声音没有?对,是船过险滩,船底与水中卵石相擦发出的吱吱的声音。棉竹峡,因棉竹生长繁茂故名。源于神农架余脉,海拔2400米的仙女山,全长17公里,沿途接纳了四条溪涧,在余家寨汇入神农溪主流,可航行河段5公里。
这里是叶子坝,又名落叶潭,因神农溪水穿过神农峡谷,至此河面陡然变宽,水流变缓,上游漂流的树叶,多在这里停留,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西天王母娘娘设幡桃盛会,仙女们采摘幡桃时,将一片幡桃树叶掉入此地,使这里北岸的滩深变成形似一片树叶而名。叶子坝是神农峡与鹦鹉峡之间不足一公里的一个土家村落,原这里居住着近百人的土家山民,他们憨厚淳朴,尚义好客,以背薪垂钓为乐,农舍土砌瓦盖,傍山为屋,竹林芭蕉簇拥,山水蓝天一色,一派水乡情趣。他们为了支援三峡大坝建设,放弃了美好的故土,多已迁往荆沙。
今天的叶子坝已是一片水光山色,非夕日的村乡袅烟。1949年后,交通部门在此设立渡口至1990年,神农溪正式批量接待海内外游客来此漂流旅游时,这里便成为游客漂流的一个重要起点,客人从巴东县城乘车46公里,约一小时到达叶子坝停车场,游客们下车后,向下步行400米台阶,经龙王庙,便到达了叶子坝渡口。
它和龙船河是漂流途中的两个土家村落之一,相距公里,这里人口不足百人,大多为土家山民,憨厚、纯朴、尚义好客,以背薪垂钓为乐,农舍土砌瓦盖,傍山为屋,竹林芭蕉簇拥,山水蓝天一色,一派水乡情趣。劳动仍沿袭着古老的手摇纺车、水车扎花、石碾春米、凤凰榨油等原始生产工具,古老的婚丧婚娶、传统的节日喜庆,如堂戏、皮影戏、跳丧舞至今犹存,给神农溪增添了浓郁的土家风情,今天在龙船餐厅里我们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台土家族的歌舞表演供大家欣赏呢。
鹦鹉峡。
这里就是神农溪的第二个峡谷——鹦鹉峡,它是三个峡中景色最秀丽的一个,全长公里,峡中山峦耸立,层峦叠嶂,两岸植被如缨络垂挂,四季长青,岩水滴渗,飞瀑涌泉,奇观迭现。有一段峡谷,无论隆冬炎夏,都可看到盛开的鲜花,故名“年花滩”;还有一处叫“九股水”的`地方,溪边泉眼涌出多股泉水,分清、浊、混三色,因名“三色泉”。除此之外,鹦鹉峡内还有燕子阡溶洞、古栈道等众多景点等着我们去一饱眼福呢!
燕子阡溶洞。
大家看到这满天的燕子在你的头上盘旋,就代表我们已经进入了神农溪最大的溶洞——“燕子阡”了。它洞高100余米,宽30米,岩壁顶上常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泛舟穿过时,神农溪最大的溶洞“燕子阡”就在这里,洞高80米,宽30米,岩壁顶上常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泛舟穿过时,满天的燕子在你的头上盘旋。
神农溪的短嘴金丝燕体型略小(14厘米)近黑色金丝燕。两翼长而钝,尾略呈叉形。腰部颜色有异,从浅褐至偏灰色,下体浅褐并具色稍深的纵纹。腿略覆羽。
短嘴金丝燕,地方名岩燕,体型较小,羽毛呈麻色或黑褐色,有金属光泽,它们常年群体栖息于岩穴中,哪怕在一片漆黑深远的燕洞里,飞时也不会碰壁,不互相碰撞,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巢。小神农架景区多处发现短嘴金丝燕群,神农溪的燕子阡大溶洞,栖息着成千上万的金丝燕。每当天气变化或或夕阳西照,天空燕群飞翔,增添了景点的魅力;每当冬末春初,燕群飞向溪口淤沙壁上,凿沙洞为巢,密密麻麻一大片,进洞出洞另有一番景象;春水上涨冲刷沙壁,燕群又飞回岩洞筑巢。
天心眼。
大家请看那块巨大“飞来石”兀立溪中,它就是“天心眼”。
朝我来。
船在神农溪中走,礁石林立,令人望而生畏。可是,就在船与礁石将要接触的一刹那,船工只需用梢轻轻一搬,立即化险为夷。这是船工几百年来总结出来的闯滩二十字决:“朝着礁石去,大吉又大利,躲着礁石走,大祸要临头”。这些迎面扑来的礁石,船工形象地称它们为“朝我来”。
古栈道。
大家请看在那龙昌峡、鹦鹉峡和神农峡的岩壁上,有断断续续一排六寸见方深约一尺的方孔,这便是古栈道遗迹,龙昌、鹦鹉两个峡段的栈道现已全部沉入水下。开凿此栈道,始于何时,用于何事,众说纷云。古人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说。有说是通往罗坪故州所建,也有说是夔东十三家的刘体纯恳战神农溪上,为引用盐场河盐水而凿,无一定论。郭沫若有诗赞曰:“滔滔溪水万古流,巍巍栈道何人修,古栈虽毁石孔在,留得伟迹壮神州”。神农溪的栈道是单排孔,断断续续百十来个,它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
疑无路在我们船的前面,高山挡住了去路,陶渊明曾有“撤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优美诗句。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舟至山前疑无路,一篙撑出又一村”。转过前面这道山梁就到了我们的龙船餐厅,也就是我们中午休息就餐的地方。
三色泉。
在我们船的右侧就是堪称一绝的三色泉,从乱石丛中流出的泉水,分清、混、浊三种颜色,三色泉水齐头并进,形成了长达百米的彩带奇观。据专家考证,水中含有17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谓天然矿泉水,尤其是夏天,水质甘冽、清凉,倍受中外游客欢迎。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啊!
龙船餐厅。
在吃饱购足之后,我们来到了神农溪最后一个峡谷——龙昌洞峡,此峡对峙均宽不足二十米,两岸壁立水中,连绵不断,曲折迂回长达五千余米,大有矍塘峡夔门之雄。沿途可见人文景观——岩棺群和古栈道。峡东岸离水面150米高的绝壁上,有许多小洞穴,深浅不同地放置着岩棺,肉眼清晰可见。
猴子滩。
请大家向左上方看,约150米的高处有岩棺一座,它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义,于春秋战国末期形成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那么为什么要将棺木放在高高的山上呢?这是因为土家族奉行高葬的习俗,认为高葬者至孝。曾有诗写道:“棺木为何悬此岩,秋风凄雨痛人怀。雪飞巫峡山戴孝,树动风声松举哀。春至百花呈奠礼,夜间明月照灵台,可怜你是谁家子,尸到如今尚未埋”。据专家考证,这里有岩棺七座,两具外露,赫然可见,至今为神农溪上一谜。现在土家族悬棺葬俗已经不复存在,但跳丧舞习俗仍存。
在神农溪三个峡谷中,发现悬棺多处,仅龙船峡东岸就有7座悬棺,两具外露清晰可见。峡西石壁上,还有多处古栈道遗迹。岩棺是怎样放在悬崖峭壁之上,古栈道通向何方,这些依旧是神农溪的千古之谜。
西壤口。
好,我们现在到了西壤口,它是巫峡的出口,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古墓七百余座。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有殷、商、战国、汉、等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派张飞镇守于此,栅联寨七百余里,后关公张飞死,备起倾国之兵发吴,遭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刘备丢盔卸甲,逃至这里。据巴东县志载:“追兵急,备烧栈断道,然得免”。
所以在巫峡里边有一个避兵岩,那就是刘备躲避追兵的地方。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壤口李家湾地区发掘了四座古墓。出土文物有巴氏矛、巴氏剑、巴氏征、巴氏盾等巴人用过的兵器。在西壤口还存有“杜甫草堂”遗址,始建于明代。查《杜甫年谱》“大历三年,杜甫东下夔州,三月报江陵”。其中有三个月在此小憩,曾写有“西壤溪”诗一首,“壤溪渔火”后历为巴东古八景之一。同时西壤口的巫峡背景画面还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伍元人民币的版面图案。
游完了西壤口,我们今天的神农溪漂流也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在旅游过程中对我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请大家对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并多多包涵。希望大家这次能够游得开心,玩得尽兴!并欢迎各位的再次光临!
神农谷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神农架观光游览,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是x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他的车技相当娴熟,大家尽可放心地坐他的车。咱们今天一起游览的是黄鹤楼。一路上您若是有什么问题,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最后希望大家在此能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闻名中外的神农架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鄂渝两省市交界处,长江、汉水之间,神农架林区境内。神农架群山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境内最高峰神农顶海拔米,号称“华中第一峰”,最低处石柱河谷海拔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高峰有六座,所以人们又称神农架为“华中屋脊”。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所以这里被称做神农架。
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讲解时伴有手势,因面对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体右方),这就是被称作“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米。
我们现在来到了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后的第一站――大龙潭。这里是国家组织的两次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宿营地,也是现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农架金丝猴活动习性的重要观察点。这里曾经住着一对野外考察的夫妇,他们在大龙潭一呆就是10多年。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他们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览。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与刚刚到过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龙潭。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人”展馆和龙潭茶社。让我们下车去游览一番吧!
看过了野人的资料,大家也许非常好奇,不要着急,我们先欣赏这里的美景。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风景垭原名巴东垭,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于是就更名为“风景垭”。另一种说法是:当年王光美同志来神农架,在这上面呆了两小时。她说:“这里的风景这么美,为什么不叫风景垭呢?”后更名为“风景垭”。风景垭海拔2785米,这里形成了石林丛生,如笋似柱的奇观。大家也许会想。这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由于所处地层属神农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连北东向的韭菜垭子断层。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区的不断上升,南部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发生深切作用,致使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分布于垭南坡的神农架群下亚群的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千万年来的风刀霜剑,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景观。石林周围,竹海苍翠,杜鹃摇红,流云飞雾缠绕,所以有“石林云雨”之称。风景垭奇特风光被誉为“神农第一景”。因此人们常说:不到风景垭,枉到神农架。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尽可以在这里凭栏而观,摄影留念。
离开风景垭,我们就到达了板壁岩,这里因为有野人出没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在停车场的周围,有大片的野生杜鹃林,每年5月至7月杜鹃花竞相开放,红的、紫的、黄的、白的杜鹃花簇浩浩荡荡,十分好看。杜鹃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名列第6。神农架野生杜鹃有6属19种之多,是一个奇特的高山杜鹃家族。由于板壁岩周围的杜鹃林相当集中,所以这里曾作为1995年神农架首届国际杜鹃花节的开幕式现场。
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神冬笋“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多次发现“野人”的脚印、毛发、粪便和竹窝。野人的毛发无论是从表面还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动物。野人的脚印长约25厘米,步幅约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最令人惊叹的还要算是野人的窝,窝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视野开阔,舒适如同靠椅,经验证,这绝非猎人所做,更非猿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当然是那种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类之间的奇特动物了。“野人”的传说在世界各地宣传甚广,名列飞碟ufo、百慕大魔鬼三角等世界之谜之首。在美洲它被称做“大脚怪”;在青藏高原称“雪人“;在神农架地区被称做“野人”、“毛人”、“山鬼”等。在世界各地,所有关于“野人”的传说都近乎重复着同一个形象:全身长毛、外观像人、无语言能力、直立行走……这些描绘显然不同于膜拜鬼神,而完全符合现生哺乳类动物的基本特征。自古至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重复着同样的“野人”故事。我国科学家将这种神秘动物称为“未知高大灵长目动物”。“野生”这种奇异的生命迹象正吸引着全世界探索自然之谜的人们,它是举世瞩目的世界之谜。而中国神农架是世界上最可能藏有谜底的地区。
跟云南的著名“石林”相比板壁岩的石林别具特色。它没有云南石林的集中与壮观,但确十分的灵秀、别致。可能是岩质的原因,也可能是亿万年风霜雨雪侵蚀的结果,板壁岩的岩石都不是光滑的,都是那样刻满沧桑,嶙峋凸凹。把这里的每块岩石搬到别的地方,都是一座漂亮别致的放大了的盆景。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神农架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这段时间得到了大家的协助和配合,旅游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对此,我由衷地向大家表示感谢!我有服务不周的地方海清各位多多谅解。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的神农架之行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希望着能成为我们愿用回味的美好记忆。离别之际,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生活,那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出来旅行一下。祝大家旅途顺利,身体健康!谢谢!
神农谷导游词 篇3
神农溪是全国柑桔基地,盛产脐橙、血橙、夏橙等十多个品种,尤以夏橙(又名"五月红")驰名。其特点是花果并枝,两代同堂,酸甜适度,质优高产,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龙昌峡。
龙昌峡全长公里,雄峡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深若幽巷重门,均宽不足20米,山岩多成80度至90度。斜坡直插溪底,以雄见长,唐代诗人杜甫乘扁舟漂流过此峡,有诗赞曰:"迢迢水出走长蛇,怀抱江村在野牙,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北宋至和三年,有蒋凯、彭德纯、周茂叔乘船漂流过此峡,历史上又称这峡为"三游洞"。《小方壶斋舆地记胜》记载:"此洞非石洞,乃山水之奇观也,一洞十里,可浮舟往来",据考古时峡谷两岸树木繁茂,藤蔓植物攀附其上,遮天蔽日形似洞穴,1990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漂流此峡后盛赞:"这才是真正的峡"。
神农溪大桥是我县公路复建工程中的一座特大公路桥。于1997年4月施工兴建,1999年12月13日合拢。20xx年6月正式通车,总造价1730万元,该桥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桥长318米,桥墩高109米,是我国公路桥梁中的第一高墩,是我国桥梁建筑上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之一。
鸿大港湾。
这地方叫"鸿大港湾",1937年冯玉祥将军乘坐"鸿大军舰"避空袭,抛锚在此停靠一年之久,故当地居民称这里为"鸿大港湾"。
巴东新县城。
巴东新县城位于巫峡口外,神农溪出口处的长江南岸。209国道线横贯其间,水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扩展空间大,水陆交通便捷。总体设计规划面积为公顷,约为老县城建筑面积的5倍。人口设计容量8~9万人。
新县城共分黄土坡、大坪、白土坡、云沱、西壤坡五个小区。中心区西壤坡距老县城9公里。由沿江路、中环路三条连接道组成的主干线和209国道,将五个小区串连在一起,大小桥梁百余座,且风格各异,因而巴东有"百桥县"之称。市容分别形成建筑博览、港口贸易、旅游文化、民族风格各具特色的自然小区。特别是巴东长江大桥的兴建,把位于长江北岸的官渡口、雷家坪两个乡级镇,与新县城融为一体,既扩大了新县城的建筑规模,也进一步展示了巴东对外招徕的品牌形象。
神农谷导游词 篇4
大家中午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张导,我们今天要去神农溪。
神农溪在长江巫峡口,这里有崇山峻岭的大山,有清澈见底的溪水,……希望大家能喜欢。
好了,记得出发前上厕所,东西不要落下,我们先上船吧。坐在船上,吹着凉爽的江风,赏着沿途的美景,无比惬意。船接下来就将驶入神农溪,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条小溪为什么叫“神农溪”,哈哈,不知道吧,那是因为溪水都是从神农架流过来的,所有叫神农溪。
大家请往我左手边看,那鲜红的几个大字“神农溪”好像是著名的雕刻家刻的,再往前看,那崇山峻岭的高山,是不是很像大象的鼻子,在往上看,有三副悬棺,数百年来,悬棺至今也没有腐烂,也不知这棺材如何到达那么高,且四周全是悬崖峭壁的山洞,据说有许多个考古专家来到这儿数次,都没解开这个谜,神农溪的悬棺成为了世界未解之谜,也正是因为这份神秘,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大家请往我的左边看,是不是有蹦蹦跳跳的金丝猴,一会儿从这棵树荡到那棵树。再往前看,那溪边黑乎乎的深洞,那就是燕子洞。里面每天早晚会有数千只燕子出入,甚为壮观。
前年那个安静的村庄就是罗坪村,我们的船马上要靠岸了,大家随我一起上岸,这里有旅游公司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特色节目,蕴含着土苗少数民族的文化。入乡随俗,来到这里,就好好享受这别具一格的`土家文化盛宴吧,千万不要错过哦!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欢,如果你喜欢这里,请告诉您身边的朋友。我们下次再见。
神农谷导游词 篇5
最好从宜昌坐开往兴山县的快巴,每30分钟有一班,途中3个半小时,然后从兴山坐车到神农架木鱼,1个半小时,这样方便些。如直接从宜昌坐车去神农架,每天只有一班车,不方便。
十堰市到神农架
十堰市距离神农架202公里左右,车程约需7小时,每天一班车,早7:00发车。
重庆到神农架
可坐船在巴东港下船,巴东每天5:30有开往神农架的班车。也可以在香溪码头(小型客轮才停留)下船,坐车到兴山后再坐车到神农架木鱼镇,这中间的交通很方便。
武汉到神农架
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公里),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10:00点的火车,早6:00多钟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早7:30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的松柏镇了。
神农谷导游词 篇6
神农架气候复杂,具有“一山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今天爸爸带我去神农架游览,我兴奋得不得了。我去到了那里,发现那里非常美。
我们首先来到神农架的金猴岭,金猴岭位于神农架南部,这一带经常有包括金丝猴在内的一批珍贵动物出没而吸引着许多游客,走进这里,仿佛进入了天堂。走上一座小小的独木桥,清清的溪水,可以看到水底五光十色的溪石,有圆的,有方的`,也有六角形的,十分美丽。
溪边开满了各色的野花,不远处还有几只吃野果的金丝猴......在云雾绕着的山间,生长着许多茂密的大树,远远望去,好像一片树的海洋。傍晚时分,只剩下半边脸的太阳,映红了大地,我踏着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带着对金丝猴的怀念之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此刻,山谷里响起了金丝猴又清脆又响亮的鸣啼声,它们仿佛在为我唱着送行的歌。
神农谷导游词 篇7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神农山风景名胜区。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沁阳市西北20多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96平方公里,包括紫金顶、白松岭、临川寺、太平摩崖等八大景区的136个景点。
这里属太行山脉的一处胜景,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山水风光,以“雄、险、奇、绝”著称,而且人文景观也多姿多彩,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云阳寨,有体现佛道合流的云阳寺和清静宫,有建在绝顶之上的三大天门等等。
现在我们就要进入景区,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座雄伟高大的青石寨门,便是云阳寨。云阳寨始建于隋唐时期,历代多有整修。云阳寨因地处沟通豫、晋两省交通的雄关险隘,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书法家王锋在《怀州吊古》中赞道:“北面峰峦拱孟门,野王形胜沁河混”。其中的“孟门”指的就是云阳寨门。
自古名山出名刹,神农坛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将要参观的就是云阳寺。云阳寺始建于唐代,依山傍水,左峰右谷,只可惜多处已毁于战火。不过从遗址上仍能看出当时规模的宏大,香火的鼎盛。清静宫与云阳寺仅一墙之隔,建于清乾隆年间,内有玉皇阁、三皇阁、王母殿等。清静宫在建筑风格上打破了中轴线对称的佛寺道观建筑格局,把窑洞和楼阁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用材全部为石料,堪称中原古建筑一绝。
眼前大家看到的这条布局美观的步道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步道”的神农步道。神农步道全长3000米,总台阶4321个,入口处为99级。走走神农步道入口,在云阳河东南山坡,去阳寨门右上方,八座错落有致的山峰蓦然回转,呈叩拜状面向东北,其山势独特,令人遐想不已。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叫锣鼓亭,是听锣鼓之声的最佳所在。现在,我们从这儿往东山崖下看去,所看到的两个山洞就是锣鼓洞,锣鼓声就是从那两个山洞里传出来的。两个山洞,左为锣洞,右为鼓洞。本来是两个平淡无奇的天然洞穴,为什么被称作锣鼓洞呢?原来,这两个洞一个呈锣形,一个呈鼓状。并且从锣形洞里的石壁击打出来的声音是锣音,从鼓状洞里的石壁击打出来的声音是鼓声;只是我们无法亲临其境,亲自敲鼓打锣。不过,相传每年除夕之夜,随着鞭炮声声,从这里过往的人们就可以听到从洞中传出锣鼓的声音,于是人们就把这两个洞称为锣鼓洞。
东山之下,那座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孤峰,就是“老君峰”,八仙蜂的南侧,云阳寨的右上方,一块巨石酷似一只半蹲姿势的考虎,威风凛凛,虎视眈眈,当地人们把它叫做“虎头山”。
在云阳河拐弯处的河道里,有一块“合婚石”,它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故事。相传在上古时期,世间洪荒遍野,万户灭绝,天地之间只剩下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后代,缔造人类,伏羲提出要和女娟成亲,女娲刚开始不同意,并说只有合天意、顺地理才可结婚。可怎样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娟提出在东西山头上各点燃两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烟能结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于是,伏羲上了西山顶,女娲上了东山顶,各自捡了一堆柴火点了起来,只见两股青烟,袅袅升起,突然刮来了一股旋风把两股烟搅到了一起,天意已明,该轮到下顺地理了。女娲又提出了从山顶往山下滚石头,若滚下的石能结合在一起,就算下顺地理了。两人又登上山顶,同时将两块大石往山下推。山石在河底相撞,并牢牢地合在一起,于是伏羲对女娲说:“这次顺了地理,咱们该结合了吧?”伏羲、女娲便就此结合为夫妻。为纪念这件事,人们就把他们滚下山谷的那块巨石称为“合婚石”,这块石头至今仍保存在云阳河谷底,中间有一道青纹,一边是龙纹,一边是蛇纹,分别代表伏羲和女娲。继续前行,大家可以看到一巨大的山峰,这便是传说中的伏羲峰。伏羲峰伟岸壮硕,阳刚威武,展现出一种雄性之美。无独有偶,伏羲峰旁边有阴柔秀美的女娲洞相偎相伴。女娲洞是女娲峰半山腰的一个天然洞穴,洞体为蛇形,从外到里,越来越小,蜿蜒深入山体,深不可测。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是三级平台,在平台下面,有一块长、宽、高约l米见方的石头,表面光滑平整,却又纵横分布着无数道条状裂纹,就像是用刀剁过的痕迹,当地人叫它“分身石”。相传伏羲和女娲好不容易成婚之后,满指望生儿育女,繁衍人类,可女蜗十月怀胎,却生下一个肉蛋。女娲伤心至极,把肉蛋扔到这块石头上,抡起石刀就把它剁成了碎沫沫,随后把刀一撂,跑回山洞里大哭起来。这时候,突然从天上飞来两只金凤凰,把那些肉沫沫叼走,到处播撒。过了九九八十一天,这些肉沫沫聚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一下子都变成了人。自此,天下人丁兴旺,处处充满了生机。那只雄凤凰撒下的肉沫沫都变成了男人,个个长得高大、健壮,顶天立地;那只雌凤凰散下的肉沫沫都变成了女人,个个长得美丽、温柔,心灵手巧。后来,人们就把女蜗剁肉蛋用的这块石头,取名叫分身石。
眼前的这座平台即是造人场,也就是女娲造人的地方。
伏羲峰下的这座殿宇叫做“伏羲殿”它建造于元朝,内设有两个石龛,分别供奉伏羲和女娲的石像。由于年代久远,原来的伏羲殿已经毁于山洪,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伏羲殿是近年当地山民仿建的。
在女娲洞的旁边有三间廊台,相传女娲曾在此放声高歌,故名叫清歌台。
在太行山脉的榛莽危峦之间,生长着9个猕猴群,就像是大山里的9个原始部落。它们在断崖石壁间腾挪跳跃,在树林里采摘野果,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
站在桃花溪旁的石阶上向南面望去,有一个窄窄的山崖把一块巨石和山峰从中分开,像是一只独角兽正在吻别它的峦人,所以,人们就把这块石头叫做“吻兽石”,在吻兽石的前面,有一形似苍鹰的巨石,人们把它叫做“神雕蜂”在神雕峰的身旁,屹立着一形似猿人的山峰,凝目远方,好像在回想什么,形象逼真,人们都叫它“猿人峰”。
“天狗望月”是一孤立的山峰,形似二郎神的啸天犬,由于它张着大嘴,双目直望西天,于是人们把它叫做天狗望月,又叫“吠天石”,神母峰是西贝涧南侧一座神奇的山峰,似人非人,似仙非仙,呈卧姿,头朝东北,面部轮廓隐约可见,最为醒目的是突兀的乳峰。于是这里的人们就把它叫做“神母峰”。
神农峰像一尊站立的古人雕塑,高大伟岸,笔直挺立,髻发长须,神态泰然,据说这便是传说中的神农形象。相传神农在此采药,不小心误服了断肠草,从此化为山峰,留在了人间。
尾箕峰是一座孤立的山峰。相传尾箕是一位龙头鸟身的山神。唐代诗人姚合在《紫金坛》诗中写道:“壁立三千仞,坛高接尾箕”,这里的“尾箕”指的就是尾箕峰。
“天门”指的是通往天宫之门。天门最多只能有一、中、南三重。这里的三重天门分别是明代万历皇帝和清代乾隆皇帝等敕建的。可见早在明清时期,神农坛就已名扬天下了。一天门位于99盘之巅,是登临紫金顶的咽喉要道。此门建造于明亮靖42年,比泰山的一天门还要早154年。中天门位于一天门之上,全部采用石材建造,共有250级石阶,势如通天云梯,中天门这一段道路最险,故又称为“鬼路口”,登山时候,须手脚并用,攀爬而行,这一段道路是对香客心地是否诚灵的一个测试和考验。南天门位于紫金顶的最高位置。南天门下,时常云雾缭绕,置身于此,如临灵霄宝殿。站在这里,极目远眺,前方是俗称“牛角川”的黄河冲积平原,太行山到此戛然而止,山前的怀川大地用它丰厚的乳汁,孕育出了韩愈、李商隐、朱载值壤史文化名人。背后是连绵起伏、逶迤不绝的八百里太行。清代诗人张用达曾用“置身云路觉天低“来形容南天门的雄伟壮观。
卧虎山是紫金顶东南方向半山腰中两条河谷之间的一道山岭,山岭西高东低,最前方为一断崖,状如从紫金顶上扑下的一只猛虎,头、耳、爪依稀可辨,所以名叫卧虎山。
百草坡也称百草洼。坡上生长着800多种中草药,其中有名贵中草药近百种,因此得名百草坡。当地特产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四大怀药”在此处均有生长,现在人工种植的“四大怀药”皆采种于此。
紫金顶是神农坛的主峰,海拔1028米,做立群山之巅,号称“中天玉柱”紫金顶上悬崖间生长着的一颗千年古松,为我国珍稀树种白皮松。还有一个长、宽、深约1米的石坑,相传是伏羲氏卧听风声、悟画八封之处,叫做“八卦坑”。
站在紫金顶上俯视东南方向,山下群峰参拱,谷壑纵横,“山中有谷、谷中有山”的奇特景观在此博览无余,太行山脉的蔚然大气尽收眼底。再向西方极目远眺,群山连绵起伏,云雾霭霭;特别是傍晚时分,红霞满天,夕阳当歌,让人疑是海外仙山。
幽:绵延几十平方公里的森林,遮天蔽日,古朴幽深,古树参天,竹林密集,植被优良,树种繁多,枝叶茂盛,四季常绿,林中常有蝉鸣、鸟唱,泉水叮咚,更添山林之幽静。
神农谷导游词 篇8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x,在这里我对大家参加我社的旅游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神农顶和神农坛两大景区。
神农架地处长江和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1970年建立行政区划,面积约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7%,区内居住有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约万。
另外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农架,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做神农架。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了一部民间唱本《黑暗传》,以解释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叙说中国古代历史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近似神话史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填补了华中地区没有发现过长篇神话史诗的空白。
原来神农架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等极为珍稀的动物。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神农架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天然药材库,有中草药两千多种,包括麝香、熊胆、金钗等名贵药物和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珍惜草药。其中有60多种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现在神农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在作为观光度假旅游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车、攀岩、漂流、淡水垂钓等颇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活动。
好,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呢已经进入了神农坛景区,请大家稍作准备,我们马上就要下车去游览。
现在我们所在的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虽然面积很小,只有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神农架是神农坛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祭坛内神农塑像高达21米,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它以大地为身躯,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双目微启,似在洞察世间万物。头上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的“牛首人身”设计的,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台阶下即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香炉、编钟、大鼓等器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农氏首创牛耕,采药救民,光照千秋,不仅因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使神农架得此名称,更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继续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离开神农坛,我们现在就要去神农架的至高点——神农顶风景区。神农顶风景区位于神农架的西部,我们今天主要是要去游览风景垭和板壁岩。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讲解时伴有手势,因面对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体右方),这就是被称作“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米。
走过了神农顶,现在我们就到达了风景垭,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号称“神农第一绝”,海拔2800米,风景垭下的板桥河谷深万丈,满底琅岈,风姿各异,四周岩壁如切似削。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气象瞬变,神韵竞奇,将这风景垭的风光齐聚一体。
从风景垭出发,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板壁岩,这里因为有野人出没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神农谷导游词 篇9
西壤口是巫峡的出口,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古墓七百余座。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有殷、商、战国、汉等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派张飞镇守于此,栅联寨七百余里,后关公张飞死,备起倾国之兵发吴,遭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刘备丢盔卸甲,逃至这里。据巴东县志载:"追兵急,备烧栈断道,然得免"。所以在巫峡里边有一个避兵岩,那就是刘备躲避追兵的地方。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壤口李家湾地区发掘了四座古墓。出土文物有巴氏矛、巴氏剑、巴氏征、巴氏盾等巴人用过的兵器。在西壤口还存有"杜甫草堂"遗址,始建于明代。查《杜甫年谱》"大历三年,杜甫东下夔州,三月报江陵"。其中有三个月在此小憩,曾写有"西壤溪"诗一首,"壤溪渔火"后历为巴东古八景之一。同时西壤口的巫峡北景画面还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伍元人民币的版面图案。
巴东夏橙。
巴东是全国柑桔基地,盛产脐橙、血橙、夏橙等十多个品种,尤以夏橙(又名"五月红")驰名。其特点是花果并枝,两代同堂,酸甜适度,质优高产,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龙昌峡。
龙昌峡全长公里,雄峡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深若幽巷重门,均宽不足20米,山岩多成80度至90度。斜坡直插溪底,以雄见长,唐代诗人杜甫乘扁舟漂流过此峡,有诗赞曰:"迢迢水出走长蛇,怀抱江村在野牙,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北宋至和三年,有蒋凯、彭德纯、周茂叔乘船漂流过此峡,历史上又称这峡为"三游洞"。《小方壶斋舆地记胜》记载:"此洞非石洞,乃山水之奇观也,一洞十里,可浮舟往来",据考古时峡谷两岸树木繁茂,藤蔓植物攀附其上,遮天蔽日形似洞穴,1990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漂流此峡后盛赞:"这才是真正的峡"。
神农溪大桥是我县公路复建工程中的一座特大公路桥。于1997年4月施工兴建,1999年12月13日合拢。20__年6月正式通车,总造价1730万元,该桥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桥长318米,桥墩高109米,是我国公路桥梁中的第一高墩,是我国桥梁建筑上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之一。
鸿大港湾。
这地方叫"鸿大港湾",1937年冯玉祥将军乘坐"鸿大军舰"避空袭,抛锚在此停靠一年之久,故当地居民称这里为"鸿大港湾"。
巴东新县城。
巴东新县城位于巫峡口外,神农溪出口处的长江南岸。209国道线横贯其间,水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扩展空间大,水陆交通便捷。总体设计规划面积为公顷,约为老县城建筑面积的5倍。人口设计容量8~9万人。
新县城共分黄土坡、大坪、白土坡、云沱、西壤坡五个小区。中心区西壤坡距老县城9公里。由沿江路、中环路三条连接道组成的主干线和209国道,将五个小区串连在一起,大小桥梁百余座,且风格各异,因而巴东有"百桥县"之称。市容分别形成建筑博览、港口贸易、旅游文化、民族风格各具特色的自然小区。特别是巴东长江大桥的兴建,把位于长江北岸的官渡口、雷家坪两个乡级镇,与新县城融为一体,既扩大了新县城的建筑规模,也进一步展示了巴东对外招徕的品牌形象。
神农谷导游词 篇10
神农架旅游滑雪场冬季月平均温度为—4℃,全年积雪时间约150天,总面积约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共有5条滑雪道。神农架旅游滑雪场在海拔20xx米高的酒壶坪,是我国南方旅游滑雪场,配有初级和中级旅游滑雪下坡雪道,坡度5~15度,设有拖迁式索道,由山顶呈“s”形穿林沐风飞驰而下,惊中无险,乐趣横生。就其地理位置而言,神农架滑雪场是最接近东南沿海的一座滑雪场,非常适合武汉和华南的旅游者,春节期间,三五亲友结伴,同游神农架,不用去北国,就能够享受滑雪的乐趣。现辟有越野滑雪道1条,长公里,旅游滑雪道1条、长200米,雪地活动场地约600平方米。
神农架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她西接秦巴,东望荆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土涵养地,空气净化源,生物基因库。这里不仅藏龙卧虎,隐秀纳娇,而且空气清新,气候适宜,还有数不清的'奇山异谷,奇花异卉。冬到神农架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到奇花异兽的神秘,还可以饱览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冬雪冰挂等景观。
神农谷导游词 篇11
神农溪是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神农架南坡,故名神农溪。
神农溪全长60公里,相对高差2900余米,两岸绝壁夹峙,窄处不及5米,山岩多成80至90度的壁堑,日均流量20立方米/秒,于巫峡口东2000米处的西壤口汇入长江。
神农溪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观独具特色,集长江三峡雄、秀、险于一体。现辟旅游景区32公里,有神农峡、绵竹峡(支流)、鹦鹉峡、龙昌峡四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面积平方公里,灌木植被葱茏,山花馨香四溢,猴群嬉戏,黄羊獐麂出没,山水蓝天一色,一派山野情趣。有溶洞60余处,险滩、长滩、湾滩、浅滩30余处,历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溪水深潭碧绿,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古老村落、土家风情构成了原始、古朴、自然、野趣,乘"豌豆舟"木扁舟漂流和乘环保船观光游览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成为三峡线上的一颗明珠。
神农溪延伸开发溯溪而上公里的罗坪复建了游客接待中心,较原来的接待中心功能更加齐全,设备更加完善,接待量成倍增加,是游客休息、就餐、观赏土家歌舞表演的理想场所。过去游人罕至的神农峡的奇异风景--神农温泉、神农洞、神农峰等,也呈现在游人面前。
135水位定型,神农溪又增添了峡谷平湖的美景。现在神农溪景区线路延长,进入条例改善,安全系数增大,区位优势明显,游览方式多样,转型升级后的神农溪旅游,在规模上更加大气,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上更加丰富。
巫峡口
巫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全长42公里,山高入云,有巫山十二峰擅奇天下。巴东段24公里,西起边域溪,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
边域溪,又名鳊鱼溪。为渝鄂两省市界河,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鸿沟",历史上巫巴两县百姓,为争夺田土薪柴,曾发生过无数次械斗,造成了不少伤亡,1949年后,两县青年在这一带营造了"青年友谊林",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密合了历史上留下的"楚蜀鸿沟"。
边域溪东为"铁棺峡",有悬棺,色如铁,故名。全长公里,一线多景,连线三峡,上称"布条峡",中为"铁棺峡",下流百米有石垒的"石棺峡"。江面迂回曲折,山岩高差300至500米之间,窄处不足70米,南宋诗人范大成有"束江岩欲合,中间一罅天"之说。
门扇峡,位于楠木园,巫峡口之间,长公里,大面山、尖子山南北对峙,象两扇大门扼住东去的江水,故而得名。峡内绝壁夹峙,有板壁岩,链子溪古栈道之险;蛮洞桥小石干垒、古工艺之奇,江南褐红色的岩石,在阳光照射下,象似火焰伸向江心,故名火焰石。两岩岩壁上有石刻(我示行舟等),是珍贵的三峡水文记实资料。出峡后,大江两岸山峰一片葱茏,万亩柑桔园花果飘香。
西壤口
西壤口是巫峡的出口,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古墓七百余座。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有殷、商、战国、汉等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派张飞镇守于此,栅联寨七百余里,后关公张飞死,备起倾国之兵发吴,遭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刘备丢盔卸甲,逃至这里。据巴东县志载:"追兵急,备烧栈断道,然得免"。所以在巫峡里边有一个避兵岩,那就是刘备躲避追兵的地方。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壤口李家湾地区发掘了四座古墓。出土文物有巴氏矛、巴氏剑、巴氏征、巴氏盾等巴人用过的兵器。在西壤口还存有"杜甫草堂"遗址,始建于明代。查《杜甫年谱》"大历三年,杜甫东下夔州,三月报江陵"。其中有三个月在此小憩,曾写有"西壤溪"诗一首,"壤溪渔火"后历为巴东古八景之一。同时西壤口的.巫峡北景画面还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伍元人民币的版面图案。
巴东夏橙
巴东是全国柑桔基地,盛产脐橙、血橙、夏橙等十多个品种,尤以夏橙(又名"五月红")驰名。其特点是花果并枝,两代同堂,酸甜适度,质优高产,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龙昌峡
龙昌峡全长公里,雄峡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深若幽巷重门,均宽不足20米,山岩多成80度至90度。斜坡直插溪底,以雄见长,唐代诗人杜甫乘扁舟漂流过此峡,有诗赞曰:"迢迢水出走长蛇,怀抱江村在野牙,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北宋至和三年,有蒋凯、彭德纯、周茂叔乘船漂流过此峡,历史上又称这峡为"三游洞"。《小方壶斋舆地记胜》记载:"此洞非石洞,乃山水之奇观也,一洞十里,可浮舟往来",据考古时峡谷两岸树木繁茂,藤蔓植物攀附其上,遮天蔽日形似洞穴,1990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漂流此峡后盛赞:"这才是真正的峡"。
神农溪大桥
神农溪大桥是我县公路复建工程中的一座特大公路桥。于1997年4月施工兴建,1999年12月13日合拢。2000年6月正式通车,总造价1730万元,该桥由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桥长318米,范文,桥墩高109米,是我国公路桥梁中的第一高墩,是我国桥梁建筑上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之一。
鸿大港湾
这地方叫"鸿大港湾",1937年冯玉祥将军乘坐"鸿大军舰"避空袭,抛锚在此停靠一年之久,故当地居民称这里为"鸿大港湾"。
神农谷导游词 篇12
神农溪扁舟是我国现有最古老的水上运载工具,又叫“豌豆舟”、“神驳子”、“柳叶舟”和“兰舟”,船体多采用坚硬耐磨而又富有韧性的花栎木制成,船长13米,宽米,高米,两头尖,底平,前有长梢形似“关刀”,用以拨水引路,后有长橹,用以端正航向,配以撑竿、爪钩和桡,载重25吨,吃水一尺左右,由六名船工驾驶。
神农溪纤夫是神农溪上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原始、野趣、纯朴、憨厚。过去由于神农溪的水不太深,都只有一尺左右,下水要纤夫倒拉纤来限制速度,叫“倒牵牛”;上水全靠纤夫合力拉纤而上,号子声声,空谷回荡,别有一番情趣。神农溪纤夫常年拉纤,所以他们除冬天穿上衣外,其他时间几乎全是裸体,因为穿裤子在水里易妨碍操作,就是穿短裤,被水浸湿后易会很快擦伤皮肤,故只能裸体。虽然裸体不雅,但他们的心灵却很美,不管是大姑娘、小媳妇,赶船过河都是他们裸体背着接上船,送上岸,而毫无邪念。
大家请看,峡中有一山峰,高约200米,叫神农峰。你看它炯炯有神地目视着远方,面部慈祥而又微露刚毅,那双眼似乎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不是酷似人们想像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农氏?在它的旁边约100多米处的山崖上有一“玉柱擎天”,高约10米,传说那是神农先帝的杵药杆。
现在我们到了九孔岩。据《巴东县地名志》载:“因山岩下有九个岩洞,呈红色,故又名九红岩”。据专家们考证,九孔岩,为远古岩壁凿穴墓葬群洞穴遗址,洞穴人可出入,孔成方型,长、宽、高二、三米不等。在神农溪上,无论是岩棺、石罅类岩棺、岩壁凿穴墓,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土家先民对老人死,有高葬者至孝的习俗。这种不同的葬俗告诉我们,历的土家先民——巴人,是一个勇于开拓、勇于创造的民族,他们凭着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些惊人的奇迹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给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在不远处的右边,我们就能看到鱼泉瀑布,因其发源于南山一有鱼的洞穴内,而得名。泉水从一岩坎上急剧垂直下跌入落差高达一百余米的神农溪中,它如银水飞泻直下,水雾蒙蒙,珠玑四溅,气势磅礴,其声震耳,极为壮观!令过往行人无不停步观赏叫绝。
在右岸,我们还可以看到神农温泉。在一岩穴处出水洞口约一平方米的地方,有温泉涌出,流经10米后,注入神农溪,故名神农温泉,水温34℃,终年稳定,四季常温,无色、无毒、透明,是湖北省矿化的温泉,含多种微量元素,不仅适宜洗浴,对治疗皮肤病、关节炎等慢性病都有一定疗效。
在左岸的链子岩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神农洞,相传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农氏顺溪而上,搭架采药居住过的洞穴遗址。洞内高大空旷,冬暖夏凉。漂流神农溪,观赏神农洞景,无不令人感发思古之幽情。
好,神农溪漂流也就结束了,大家一定游累了吧,漂流神农溪,给人一种“险、秀、奇、雄”的感觉,被誉为“神州第一漂”,我们也称它为“文漂”,在我州还有“神州第一漂——“武漂”清江闯滩”,那四十八道险滩,足够惊险刺激!大家若有兴趣,不妨前去领略感觉一番!
好,我们现在到了神农寨——罗坪游客接待中心,大家在这里可品尝土家风味餐和欣赏土家歌舞表演,购买土家族手工艺品西兰卡普、花背篓等旅游商品。在这里我们将停留2小时左右,尔后乘环保船返回。让我们带着对这个古老的原始之溪、野趣横生的神奇之溪、保留着浓郁正宗的土家风味之溪的美好记忆,继续游览壮丽的长江三峡。
上一篇:2024年长城导游词精彩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