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导游词景点讲解 云台山导游词实用(优推5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云台山导游词景点讲解 云台山导游词实用(优推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云台山导游词景点讲解【第一篇】
大家好,我叫李蓓茜,是云台山的一名小导游,欢迎你们来到云台上观光旅游,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游客们,经过20分钟的巴士,我们来到了云台山上,首先我们要进入红石峡景区。大家可以看一下两边的岩石,都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红石峡是由红色的石英和砂岩组成的。又因为岩石的时代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穿过子房湖,我们来到了小寨沟,小寨沟的景色十分美丽,是云台山的一颗明珠。大家看,我们正前面的一个瀑布,叫做龙蛇潭,传说云台山的深山老林里常常有蛇出没,有一条小青蛇就是在这里修炼成龙的。
再看水帘洞前方,有两股水在离地一米高处喷出,此乃“不老泉”,传说有个老寿星叫王烈,不食人间烟火,渴了就喝这泉水,到几百岁,还健步如飞,不减当年。你不妨也来品尝一下。
继续往前走,请大家看我们正前方的这个瀑布,是不是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涌上心头呢?这边是大家想要欣赏的天瀑,落差314千米,是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它也是云台山景观之最。来到这儿千万别忘了拍照留念哦。
好,下面请大家四处走走,半个小时后集合,再去别的地方游览。
云台山导游词景点讲解【第二篇】
各位好友:
我们的旅游车已经快要到达云台山景区了,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景区的概况。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部的修武县境内,因为山势险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所以取名为云台山。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包括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等十大景点。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红石峡、潭瀑川、泉瀑峡三个景点。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是景,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是登高望远的绝好去处。云台山以水叫绝,单级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雄冠华夏。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竹林七贤得隐居地,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的地方。云台山物产丰富,这里水源丰富,植被茂盛,名木古树、奇花异草遍布其间,种类有400多种。
好了,好友们。乘着景区的旅游大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红石峡的停车场,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行李物品随我下车。红石峡是14亿年前震旦纪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地址遗迹,因为整个峡谷的石壁是棕红色的石英砂岩,所以叫做红石峡。请大家跟着我顺台阶向下走,穿过黑龙洞我们来到了黄龙潭,大家请看这里的水,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大家抬头看这里的石壁是棕红色的,再向上看天蓝的天空,是不是形成了“碧水丹崖蓝天”的精妙组合。俗话说“五石景不奇”,在秀丽的黄龙潭中也分部着大量极具观赏性的天然奇石。
大家请看我们面前这块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的奇石,它的纹理自然,古朴悠悠,洒脱飘逸,如行云,似流水,如浅浮雕,如诗如画,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大家请随我手指的方向看潭东北角,这是两块铁红色的紧紧连在一起的奇石,传说是龙子和龙女的热恋的化身,他们以独特的造型语言来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好友们,我们看过了秀丽的黄龙潭。经过青龙潭、黑龙潭,现在我们面前有出现了一条姿态壮观的瀑布,这就是黄龙瀑,黄龙瀑潇洒飘逸,似水雾,似水帘,似纱帐。瀑布的后面有无数流水从泉眼喷射出来,美丽的青苔巧妙地生长在泉水的四周,与瀑布交相辉映,雄伟壮观中透着纤巧丽质,真如一块硕大精美的水体雕塑。游过了红石峡,经过子方湖,我们来到了潭瀑峡小寨沟。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观,风光宜人,如同秀丽的'江南。沿着山间步道我们来到了潭瀑峡的最北面,大家请抬起头看一下峡谷的四周。这是一个u型峡谷,三面环山,一面敞口,沟底的宽度大于谷的顶部,峡谷就像一个口小肚子大的坛子。
我们四周除了垂直陡峭的山崖外,只剩下头顶的一片蓝天,是不是有坐井观天的感觉。这是云台山最有特色的地貌类型-----瓮谷。(它是怎样形成的呢?瀑布从上倾泻而下时,流经两组不同寒武纪时代的灰岩,上面厚的层状的灰岩相对结合的紧密,下面是薄层状的易碎的灰岩,日久天长,流水不断的冲刷,下面易碎的灰岩被水淘出大洞,形成上部小,下部大的瓮谷地形。)看过奇特的瓮谷地型,大家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能看出这像什么图案吗?对了,这是一幅天然的龙凤呈祥图。真是美妙绝伦,不知是哪位艺术大师,把天当作笔,以山为画卷,以泉水、苔藓和蕨类植物作为笔墨,勾勒出如此活灵活现的一条巨龙和一只仙凤来。神龙顶天立地,昂扬巨头,张口吐雾,人们称作“神龙播雨”。
再看这只仙凤,凤尾的上方,正好有一条银白色的瀑布顺着苔藓流下,好似在仙凤翠绿色的羽毛上均匀散开,然后化为一颗颗断了线的珍珠散落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珍珠华丽无比,鲜艳夺目,令人叹为观止,人们称为“凤尾串珠”。游过了潭瀑峡,大家想去看看华夏第一高瀑吗,接下来我们就去泉瀑峡。泉瀑峡的主要特点是“一长双高”:一长指这条峡谷较长,双高指峡谷尽头的云台天瀑落差大,谷口海拔1158米的宝塔峰高入天际。
高瀑、深沟体现了云台山特殊的地质特点。好友们,这便是落差达314米,号称华夏第一高瀑的云台天瀑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令人神往的大瀑布的脚下。她凌空飘落,携雨抚风,宛如透明玉带。站在她的旁边,我们充分领略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气势。各位亲爱的好友们,由于时间关系,云台山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云台山一年四季皆美景,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真诚的欢迎各位再次光临云台山!谢谢大家!
云台山导游词景点讲解【第三篇】
请大家顺着我收支的方向往湖对岸看,看见了吗?那座雄伟挺拔,高耸入云的山峰,多像一名头戴战盔,身披铁甲的大将军啊!他就是张良的化身,当地人都习惯地称它为“将军峰”,也就是刚才我讲到的“张良峰”了。
再往前走,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沟谷,名曰“黄楝沟”。沟内景色宜人,泉瀑溪流,奇峰异石。最起初是沟边朝天伸展的那几座山峰,相连成佛掌,故名“佛掌峰”,佛掌峰上有“天堂”,是一独家独户的自然小村庄。故事,老百姓靠天而食,苛捐杂税沉重,有人躲到佛掌峰上,筑青石为屋,青石铺路,开垦良田,遍栽果树,在上边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也因此躲过了官府的勒索。他们在那里无忧无虑的快乐似神仙的日子,把自己的家园叫做“天堂”。在子房湖的尽头,还有两个小村庄沿子房湖东西而建,这就是当年张良隐居时住过的村庄:子房村。在隋末唐初,刘武周和李世民先后在此囤积粮食、兵器,故后人也将它称之为“东仓”、“西仓”。
(车至潭瀑峡停车场)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千米叠彩瀑,这里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善于水的奇妙组合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面前的这两条风格迥异的峡谷是闻名遐迩的泉瀑峡和潭瀑峡,左边的.是泉瀑峡,右边的是潭瀑峡。按照我们的游程,请大家先随我们进入潭瀑峡,来感受这里如梦如幻的景色。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峡长1270米,峡谷东面,峭壁为耸,苍岩横卧;峡谷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争奇斗艳。
(地质博物馆)这里这一造型独特的建筑物,便是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它是为纪念20xx年云台山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而专门修建的。地质博物馆内部分上下两部分,上层出售当地土特产品、珠宝玉器、艺术品、饰物等,下层由影视厅和展厅组成,影视厅全天候播放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录制的地质资料光碟,讲述云台山的地质演变史和生物进化史,展厅中展出的是各种珍惜奇特的岩石、化石、矿石等,并详细标注名称、成因和矿物含量。此外,还有反映云台山地质地貌景观的图片、名人字画等。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来云台山的游客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能了解到在数亿万年前的地球板块运动中,大自然是如何造就了云台山叹为观止的灵山秀水的,特别是在20xx年初,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以后,这里更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驻足观赏。
云台山导游词景点讲解【第四篇】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个愿望叫常出去转转,而我就是使你们的愿望变为现实并留下美好印象的导游员,你们可以叫我小张,下面呢隆重的给你们介绍我们这位后脑勺最帅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精湛的驾驶技术,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可以放下心来轻松游玩了。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我们上了同一辆车也算是一家人了吧?所以呢在我们的旅途过程中你们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尽管提出来,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我们都会尽量去满足你们的要求,最后预祝你们旅途愉快。
各位朋友,当您踏上前往云台山的旅途时,是否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呢,那就请允许我把云台山简单的介绍一下你们也就先听为快了。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唐朝孙思邈曾在此采药炼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
给你们讲了这么多你们可能会有疑问,焦作市一座煤城,大街上应该是满天煤尘,怎麽可能与旅游挂钩?如果您不相信可以透过车窗来验证一下我的说法,近年来,焦作人勇于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在一座煤城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经过几年的建设,焦作的天在变蓝,山体在变绿,河水在变清。
一路说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便来到了景区的停车场,在下车之前呢我要跟你们约法三章,当然的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法律法规,而是你们在景区游览时的一些注意事项:第一、呢就是时间要求:希望你们在景区游览时严格遵守时间要求,让我们努力做到一个人也不能少,少一个人也不行、第二呢就是安全要求,为了您的安全,请您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第三呢就是我请你们做景区的文明代言人,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做文明游客。
遥望茫茫云海之中,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悠远挥舞苍茫而又神秘眼前的景观让我们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中华第一奇峡”红石峡,红石峡又名“温盘峪”。因谷内冬夏温度无异而得名。游览红石峡您最好先站在高处远距离观看,当您贴近它时会有一种置身仙境的错觉,曾任古怀庆知府的徐一贞曾写诗盛赞“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
春天的红石峡犹如一条红色彩带,悬挂在云台山绿色的山野中,把云台山装扮的格外耀眼。
游览完红石峡我们来到了云台山的第二个景点——老潭沟,在雨量充沛的季节,这里会出现“山中一日雨,树鸟百重泉”的奇特景观,而老潭沟的天瀑就是云台山最为壮观的景色之一,它落差314米,不仅为中国之最,亦为亚洲之最。抬头远观,她飘着轻柔的身躯,飞舞着来到人间,向仰望她的人,讲述这天庭的故事。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联想到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为天瀑吟唱的。
“山中和所有,岭上白云多”正是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的真实写照,茱萸峰海拔1308米,因过去这里变生茱萸而得名。1000多年前的农历九月九日唐代诗人王维登上此峰。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此茱萸峰也伴随着王维的诗篇而远播华夏大地。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望不到尽头的湖面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子房湖”,它因西汉名臣张良在此隐居而得名。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政治家、军事家。子房湖是云台山仅有的湖泊水体景观,在这里,您可以看到高峡出平湖的景色,这里山青水碧,四季风景各异,春可临水赏花,夏可入水戏碧波,秋观长天共一色,冬览山水半素裹。置身于此,尽可得山水之乐。
欣赏完这么优美的景色,您难道不为之心动?那么就请您拿出手中的相机拍摄下来,留住这份心情,好了朋友们,景区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面给你们自由活动的时间。
我们十一点在这里准时集合。
云台山导游词景点讲解【第五篇】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经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以后多次更名和调整,于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期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称“千年学府”。
门前的对联“千百年楚才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虞愚先生撰写。它概括了岳麓书院在培育人才和发展学术方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岳麓书院目前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中国书院始于唐朝,当时只是藏书、读书和编书的地方。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偃武修文”政策,鼓励民间办学,书院的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与政府办的官学,民间办的私学并存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麓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等四所。但是只有岳麓书院延续办学千年,发展成现代的大学--湖南大学。所以岳麓书院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缩影。
请您继续前行,登上前面的古戏台。
我们登上的古戏台,名叫赫曦台。“赫曦”字出自屈原的《离骚》,“赫”指红色,“曦”指朝霞,赫曦台原是建于岳麓山顶的观日台。南宋乾道年间,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应岳麓书院的山长张拭的邀请来书院讲学,清晨他们一同上岳麓山顶登台看日出。后来山顶的赫曦台荒废了。清乾隆五十一年,岳麓书院的山长罗典在书院前面建了这座台。道光元年,山长欧阳厚均将此台改名为“赫曦台”,以记念朱熹和张拭。
赫曦台石砌台基,居高开阔。在台上的左右内壁上有高约两米的“福”、“寿”二字,说到“福寿”二字,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嘉庆十二年乡试以后,州县长官在书院宴请中举的举人。此时来了一位脚蹬草鞋的老道人,众人见来客是个无名老道,便戏谑地叫他写个字看看。道人见状,一手拈须,一手提起堂前的扫把,沾上黄泥,写下一个丈余高的“寿”字,扬长而去,众人目瞪口呆。在看那字,健笔如龙,力透骨肌,方知遇到仙人。其后山长罗典为弥过失,也为了对称,补书了一“福”字。但这福字的笔力就大不如“寿”字。除去故事的传奇色彩,福寿也是中国老百姓的一种期盼。你看赫曦台顶部雕饰的八挂图,还有寿字、蝙蝠图案,也是象征“福”、“寿”的意思。赫曦台上的屏风正面是岳麓书院总体平面图.现在我们看到的岳麓书院面积为两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千平方米.书院分为四个部分:讲堂及两边的斋舍是教学区/讲堂后面御书楼是藏区;讲堂后方,包括文庙和专祠,是祭祀区;左后方是园林区。这是古代书院比较典型的格局。在屏风的另一面我们可以看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拭,明代著名理学家、心学创始人王守仁以及毛泽东留下的与赫曦台有关的诗句。说明赫曦台历史久远,已融入历代名人的文化活动之中。我们站在赫曦台往岳麓书院大门方向看,岳麓书院是以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层层递进,有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尊卑有序、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请您走下赫曦台。回头看赫曦台外侧前后左右两壁檐上,分别塑有〈张良进厦〉、〈老子出关〉、〈麻姑献寿〉〈拾玉蜀〉等传统戏曲故事,造型别致,形态自如;还有代表传统说中的八仙的萧、花篮等器物,都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风格。赫曦台上还有一幅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上联中的“安”,指安然自得;“利”指利益;“勉”强。意思是说,治学要不论安、利、勉哪种情况,只要锲而不舍,均能达到成功的目的;下联的意思是说,要通晓天、地、人的道理,才能称得上“才”。也就是说要博学,以致成才。它表达出古代学者的人才观念,是由清代的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的左捕撰写,当代书法家王超尘书写。
岳麓书院历史经历过多次兵与火与重建,目前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基本格局。现在看到的大门是清朝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重建的。门额“岳麓书院”四字为宋代真宗皇帝的题字。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宋代真宗皇帝认为岳麓书院办学很不错,山长周式德行称著,特别召见周式,白拜国子监主薄,请他留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岳麓,不想留在京城做官,请求回岳麓书院。皇帝就赐他经书和“岳麓书院”御匾,悬挂于大门正十方。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大门两旁一幅著名的对联“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相传清代嘉庆年间,岳麓书院进行大修,完工以后,门人请山长袁名撰写对联。袁名出了上联“唯楚有才”请学生应对。大家苦思不得结果。恰好贡生张中阶路过,他吐口而出;“于斯为盛”,对的十分巧妙。山长的.上联初看似乎简单,实则有难度。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这就要求下联也出自典故。张中阶对的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言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都出自典故,意义关切,实为佳作。对联中“唯”和“于”都是语气助词,没有有具体意义,意思是说,楚国人才众多,而在这里尤为兴盛。这是前人对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赞誉。的确,岳麓书院当时集中了一批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如朱熹、张拭、王守仁等;也培养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优秀学生,如哲学大师王夫之、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外交家郭蒿涛、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说人才兴盛,实不为过。大门前有两个大理石的门当,据说是宋代的作品。正面雕刻有高浮雕的“三狮戏球”,表示国泰民安,吉祥喜庆的意思;背面有“锦鸡芙蓉”意为“锦上添花”;其它图案如梅、兰、竹,荷花、白鹭等都反映了封建文人的世俗欲求和政治抱负。岳麓书院是古代文人建筑,它广泛应用寓意深远的雕刻、对联、匾额等装修手法,把人生哲理、传统美德、儒家教训等与建筑结合起来,营造一种人文环境,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征之一。大门左右两墙上也有一副当代学者的对联:“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边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上联的意思是说,无论古往今来,治理国家,都是把培育人才作为急迫的任务,切不可忽视世界的历史潮流和千年学府的作用。下联的意思是说,做学问,既有继承,有要有革新,英雄豪杰就在于能顺应时势,融会变通,试想一想,宋代的朱熹、张拭,近代的毛泽东、蔡和森,他们的治学方法,不是值得后人深思和仿效的吗?大门前是留影的好地方。照完像后,请继续前行。
进入大门以后,我们看到的是二门。它采用五间单檐悬山结构,中间开有三张门,花岗石门框;左右为过道,通南北斋舍。原门建于明代嘉靖元年,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本侵略者飞机炸毁,这是1984年重建的。二门门额正上方悬有“名山坛席”匾,撰者无法考证。原匾为清同治七年所制,抗日战争期间曾被炸毁,先匾为1984年复制。二门两旁有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上联出自〈尚书尧舜典〉,下联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意为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撰联者是清末“湖南高等学堂”的监督程颂万先生。二门过厅两边有清代山长罗典所撰的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上亮点出岳麓书院的地里位置,山接衡岳,水临湘江,深山大泽,龙盘虎踞,气势非凡。下联描写岳麓书院继承孔孟学说,崇尚圣贤之道,是学习礼仪的好地方。着幅对联用22个字把岳麓书院的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儒学说传统描写得淋漓尽致,恰倒好处。大门左边有一块大型菊花石,这是湖南浏阳特产。花形是依天然石纹加工而成的,如此之大,是实不多见。进入二门后,请回头看二门背面的碑匾“潇湘槐市”。原匾为清代学监程颂万所撰书,抗日战争中被毁。先匾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楚图南补书。“潇湘”泛指湖南,“槐市”指汉代长安城北的一片森林。当时京城的书生们常聚于此,或议论于槐树下。“潇湘槐市”指岳麓书院是湖南的“槐市”,文人、学者经常聚集于此。意思是岳麓书院人才之盛,有如汉代长安之槐市。继续往前,看到的是岳麓书院的讲堂。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北宋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明代称为“成德堂”,后改称“静一堂”或称“忠孝廉节堂”。讲堂檐前挂有“实事求是”匾。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宾步走程撰写。“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校长将其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大厅中央悬挂两块镏金木匾:一块是“道南脉”匾,有乾隆皇帝御赐。这里的“道”是指理学。战国时期思想界是百家争鸣,汉武帝“废绌百家,独尊儒家”,儒家思想开始占统治地位。唐宋时期,一些儒学思想家吸取拂、道新的思想,发展形成儒家新的思想体系。其中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哲学思想称为“理学”。岳麓书院是朱熹传播理学思想的基地之一,所以此匾的意思是说岳麓书院所播传湖湘学派是理学南传的正宗。它表示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地位,是皇帝对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最高评价。此匾为原物。另一块是“学达性天”匾,由康熙皇帝御赐,意思是人通过对理的领悟,可以认知天命,达到天人和一的地步。原匾被毁,这是1983年依康熙字迹重刻。讲堂屏壁正面书有《岳麓书院记》,为南宋乾隆道二年书院主教、著名理学家张拭撰,他阐明了岳麓书院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目的的办学思想,对书院教育具有重大影响。该文由湖南大学校友、湖南省书法协会主席周昭怡1983年书写。屏壁背面刻有岳麓山全景图,临摹自《南岳志》。讲坛上放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访院,与山长张拭讨论《中庸》之义,开创了中国书院会讲制度之先河。讲堂壁上还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书、欧阳厚均刊立的“整齐严肃”碑;清代山张王文清撰问的《岳麓书院学规碑》、《读书法》等十数方,这些都是中国书院教育研究的重要史料。讲堂前还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委员冯友兰先生所书对联:“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此联妙在:上联两句原是本书院大门联,下联援引《离骚》中的一句话:“沅有芷兮澧有兰”,略作改动为:“沅生芷草,澧育兰花。”便成了两个对仗句。从全联看,上、下两联,各自成对。在内容上也有内在逻辑联系。为什么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讲堂右边是“今日书院馆”,陈列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视察书院的照片和题词,以及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的学术活动。讲堂左边有“文泉书店”游客可以购买到有关书院的书籍和其它著作。请游客自己观看。看完以后,请穿过讲堂,看到的是御书楼。
岳麓书院创建初期就在讲堂后面建有书楼,后来宋真宗皇帝赐书给了岳麓书院,更名为“御书阁”。清康熙二十六年,巡抚丁思孔从朝廷请得十三经、二十一史等书籍,始建御书楼于现址。清代所建的御书楼不幸毁于抗日战争中,今天御书楼是80年代仿宋代风格重建。现在是湖南大学的古籍图书馆。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同志曾将其万余册个人藏书捐赠给岳麓书院。御书楼内壁有“力群书屋”,专室保藏。我国古代藏书楼很注重防火,楼前多建有水池;房屋之间还建有高高的封火墙。同时,出于一种信仰,在大楼屋脊的两端常常塑有两条昂首的龙。据说这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名叫“蚩吻”,好吞火。以次避火灾。至于檐角的宝剑,则是因为蚩吻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啃木檐,为了防止它的劣行,就用宝剑镇住它。中国古代建筑处处浸透着传统文化色彩。御书楼两侧复廊嵌有《朱熹诗碑》、《重修岳麓书院记》等重要碑刻。看完以后,请从御书楼左侧边门进入的是园林。那里有麓山寺碑、百年轩和书院八景中的四景。进入园林,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碑廊。
岳麓书院办学千年,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碑刻。碑廊中即嵌立历代遗碑13方,其中有朱熹手书的“道中庸”、“极高明”等碑,是书院的重要遗存;有新制的岳麓书院文献史料碑刻27方,这些碑文反映了历代岳麓书院的建设过程,是研究岳麓书院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献,撰文者或者为著名文学家,或为书院山长,或为地方官员,或为著名政治家,他们本身在历史上都有较大的影响,因而这些碑刻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价值、为研究者和旅游者所关注。碑廊处于书院园林西面。园林有书院八景中的“竹林冬翠”、“曲涧鸣泉”、“碧沼观鱼”和“花墩坐月”四景。您可以慢慢品味和寻找。沿碑廊前行,前面能看到时务轩。
时务轩是为纪念时务学堂而建的纪念性建筑。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为推动湖南新政可,在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及谭嗣同等人的活动下,湖南巡抚陈保缄、学政江标、按察使黄遵宪于光绪二十三年上奏朝廷,设时务学堂于长沙小东街,熊希龄为学堂总理(校长),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学堂昌盛一时。著名学生有范源濂、蔡锷、方鼎英、杨树达、唐才中等人。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巡抚陈保缄等人被革职,时务堂被迫停办,后改为求实书院,光绪二十八年改为湖南大学堂。次年与岳麓书院所改之湖南高等学堂合并。轩内现嵌有梁启超《时务学堂古址碑,该碑为民国二十四年梁启超重游时务学堂旧址所书,另有李肖聘、李况松、陈云章、黄曾莆等人的碑刻。出了时务轩,右边有一座小亭,那是著名的麓山寺所在地。
眼前的这个小亭内藏着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麓山寺碑。碑文内容记录了麓山寺历史沿革,是在唐开元十八年,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书丹并雕刻。因其文、书、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绝碑”之称。碑侧碑阴有宋带大书法家米芾的题刻。麓山寺碑是我国现存碑刻中影响较大的一块唐碑,也是长沙现存时间最早、价值最高的碑刻。李邕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故麓山寺碑又有北海之称。《麓山寺碑》也是他行楷书的代表作品之一,笔致挺拔,气势纵横。麓山寺碑对后来的书法家影响较大,历代许多大书法家都至岳麓山临习瞻仰,碑后至今尚留有部分书法家的手迹。许多书法家都以见到此碑为荣。因《麓山寺碑》享有盛名,历代欲取此碑的人甚多,清代嘉庆年间,有达官遣官前来拓取,因不得其法,隧使名碑碎裂,留下了千古遗憾。当时长沙知府沈廷英得知后,亲赴现场,和沙灰集其残片94片,另嵌碑亭内壁之上。1950年麓山寺碑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麓山寺碑,前面那座伴水而建的建筑是百泉轩。
这座伴水而建的建筑叫百泉轩。这是历代山长居住的地方。百泉轩始建于北宋之初,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翠,是岳麓书院风景绝佳之地。历代山长爱溪泉之妙,筑轩而居,享尽自然的天籁之音。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作《北泉轩记》,说百泉轩前溪泉:“如雪如冰,如练如鹤”。南宋乾道三年,朱熹访院,与山长张拭“聚处同游岳麓”,“昼而燕坐,夜而栖宿”,都在、百泉轩中,相传二人曾在此论学三昼夜而不息。倚水边的石栏,观锦鲤在水中戏游。这是岳麓书院八景之一:“碧沼观鱼”。
您现在来到了教学斋。这是古代学生居住的地方。现存的建筑为1993年书院改学堂时改建。“教学斋”斋名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居民,教学为先”。里面设有读者服务部和编钟古乐演奏室。您可以进去休息以下,购买岳麓书院和湖南的旅游纪念品,欣赏2000那前楚国的古编钟演奏的民间音乐。
现在我们来到半学斋。这是古代教师居住的地方。“半学斋”斋名源出《尚书-说命下》,含有教学相长的意思。目前半学斋设有岳麓书院的历史及人才陈列室。毛泽东同志早年曾和蔡和森寓居半学斋。现也设有专门展室以示纪念。
岳麓书院文庙位于书院左侧,由照壁、门楼、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祠、明伦堂等部分组成,自成院落。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家”以来,教育界开始祭祀祠孔子。北宋时期岳麓书院曾建礼殿于讲堂前,内塑孔子及十为哲人像,画七十二圣贤图。南宋乾道元年改礼殿为宣圣殿。明弘治十八年,更名为大成殿。明朝正德二年迁于现在的地址。天启四年重修,正式称为文庙,其规格与各郡县文庙相当。其后屡毁屡兴,但建筑格局未变。大成殿是文庙中最主要的建筑。“大成”一词源于《孟子》,“孔子之谓集大;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之一。所以用“大成”二字来表示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大成殿采用重桅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藻井天花,雕龙画凤,属帝王规格。殿前有月台,供祭孔时表演礼乐用,月台前有明代的石雕蟠龙,十分庄严。大成门的石阶前,有一对明代石狮,一雄一雌,刻工精细传神。雄狮戏球,雌狮怀抱小狮,这对狮子毫无凶神恶煞之感,有的只是受教化后的妩媚恩爱之态。大成门外的牌楼为明清建筑,左右各一,南北相望,四柱三层,由花岗石砌成,上有龙雕等饰物。牌楼内侧题额分别为“贤关”、“圣域”,外侧题额分别为“德配天地”、“道冠古金”,均为对孔子的赞辞。文庙照壁,也称照墙,是文庙大成门外对着大门做屏蔽用的墙壁,现存照壁为明清建筑。照壁前的孔子铜像,是1996年香港孔子教学院汤恩佳先生捐塑。
下一篇:云台山导游词讲解【汇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