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导游词优推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悬空寺导游词优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悬空寺导游词【第一篇】
目前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悬空寺,整个悬空寺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险、巧”。
在悬空寺里,我们会发现悬空寺的塑像是很多的,但是其中有三尊最为珍贵,说它们尊贵是因为它们的塑造艺术是十分独特的,它们是采用脱纱的工艺。高50厘米,重量只有3公斤重,是寺里最轻、最名贵的塑像。
那么悬空寺的第二第三部分就是真正的悬空了。外面的木柱给人的感觉就是靠着十几根木柱支撑整个寺庙,单其实那些木柱大多数都是不承重的,而我们看到在每一部分起连接作用的是栈道,在栈道的下面有一些横梁,这些横梁是插入岩石中的,在修建的时候,将岩石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里面放上锥形木楔,将横梁做成剪刀形猛力砸进去,木楔就钻入横梁,外面的力气越大,里面咬合得就越紧,它们把力就压在岩石上。
我们知道,恒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每个朝代的统治都有自己崇拜的宗教,而三教殿集佛道儒于一身,无论在任何朝代都会受到保护,这也是悬空寺千年不毁的一个政治原因吧。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去游览这座悬空着的寺庙吧。
介绍山西悬空寺导游词【第二篇】
大家好!现在我们正在驶过忻口,我们看,这里“两山夹一口,滹沱中间流”,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20__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兵败至此,看到山河险固,川原肥美,于是“六军欣然”,遂将这里命名为“忻口”;而在70年前,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最惨烈的大会战——忻口战役也是在这里打响,我军著名的平型关大捷、火烧阳明堡机场、雁门关伏击战,都是为了配合忻口的国民军队而打响的,忻口战役因此被称为是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
车过忻口,我们就进入了忻府区境内。忻州因忻口而得名,那么“忻”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查查字典就会看到,忻州的“忻”和欣喜的“欣”是同音通用的,包含着欢欣鼓舞、欣喜欢乐的意思。因此,忻州这片土地从古至今都是一块祥和欢乐的土地,这里的民俗风情浓郁热烈,是全国著名的“八音之乡”、“民间绘画之乡”和“摔跤之乡”。忻州的摔跤和我们熟悉的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都不一样,当地老百姓叫作“挠羊赛”。“挠”就是扛的意思,就是说获胜的奖品是一只活羊,而领奖的方式就是把羊挠起来绕场三周。挠羊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说是岳家军解散后,有一位叫做陈效婴的忻州老兵回到了故乡,把在军中学到的角抵传授给了父老乡亲,久而久之,这种角抵之术就传遍了忻定盆地,形成了风行数百年的挠羊赛。
参加挠羊赛的选手一律不准穿跤衣,都得赤膊上阵,连续摔倒6个人才算胜利。获胜者除了可以挠走一头大肥羊,还会获得一个英雄般的称号——“挠羊汉”。挠羊赛在忻州有着非常广泛的民众基础,就像一首民谣中说的那样:“立了秋,挂出钩,走街看戏挠羊赛。”正因为如此,自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以来,忻州为全国各级运动队输送专业跤手达1千多名,获得世界和全国冠军超百次,为中国的摔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969年的全国文体群英会上,当时的忻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摔跤之乡”。为了弘扬跤乡文化,20__年以来,忻州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忻州摔跤节”。有趣的是,参加国际式摔跤和中国式摔跤的虽然都是国手名家,场面却冷冷清清,而参加挠羊赛的都是本地的泥腿子、挠羊汉,却观者如云、场场爆满,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介绍山西悬空寺导游词【第三篇】
天龙山风景区,海拔1700米,山恋起伏层叠,古柏苍松泛翠,为省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欢的避暑行宫。寺内有大雄屋殿、禅院、九莲洞、钟楼、药文殿等建筑。最有名的是天龙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龙山石窟。
在龙山风景区气候条件和晋祠(在晋祠景区西北10公里处)相近,日温差较大,有时干燥多风,但环境优雅,天气凉爽。该景区是太原市近年开发的,具有极佳的观赏和游览价值。市区通往景区的道路,宽阔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种服务(餐饮为主)方便、实惠, 能迎合游人的要求。
天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 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石雕体态生动,姿式优美,刀法洗炼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第九窟中的弥勒大佛比例和谐,容貌端庄凝重;下层观音璎珞富丽,纱罗透体。明人张冕《天龙寺》诗有“门对虬松欹偃石,殿围龙柏倒撑丘”句,即指此景。
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秋来红叶遍山,景色宜人。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八龛,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四十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 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石窟顶板上还雕有龙 凤及花图案,两侧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题记,为研究道教石窟艺术和道教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悬空寺导游词优秀【第四篇】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它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对寺庙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在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介绍山西悬空寺导游词【第五篇】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大同南约70公里。它建在应县城佛宫寺的山门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顾名思义,木塔确是所有效木建成的。木塔通高米,底层直径为30米,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外面是五层,可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塔内各层,行使了中国传统的斜撑、梁枋和短柱等构筑要领,使整个塔连成一个整体,既健壮,又壮观。据测,构筑该塔适用木柴3500立方米以上,重达3000吨阁下。
木塔自制作至今已有900多年汗青,恒久担当风雨腐蚀,并曾蒙受军阀炮击以及多次凶猛地动,虽有稍微倾斜,仍巍然挺立。实践证明,它是构筑布局与行使成果计划公道以及造型艺术的规范之作,是中国古代构筑史上的一大事迹,活着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辽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纪契丹族在北方成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其时为了固定封建统治,大力大举倡导释教,在山西、河北一带大兴土木,建筑佛庙、佛塔。应县木塔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营造的。塔的底层有一尊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着辽代的气魄威风凛凛。底层的墙壁上尚有6幅如来佛画像以及飞天,色彩艳丽,精神奕奕,是中国壁画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层和第五层别离有四方佛和释迦坐像。已往这里既是历代统治者拜佛的场合,又是战争时用于观战批示的瞭望台。
木塔是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之一。国度曾多次拨出巨款举办维修和加固。塔内各层之间有木梯相通,塔的附近有平座雕栏。游人逐级登楼,凭栏远眺,其乐融融。
上一篇:乌镇导游词优秀4篇
下一篇:杭州西湖的导游词【优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