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研究论文(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公务员职业道德研究论文(10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心得体会【第一篇】

2、清正廉洁行为规范是政府内部的行为规则,它是有关廉洁清白,不贪污受贿的各种制度、命令、政策、法律、纪律的总和,是各级公务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3,清正廉洁行为规范为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培养廉政品质的言论和行动提供了标准。

4,清正廉洁行为规范也是国家制约和监督公务员的权力和行为,使其办事不偏不私、公平正直,执政拒腐蚀、不贪污,是实现政府机关廉政建设的有力手段。

清正廉洁的对立面就是贪污腐败。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为洁”正是如此。因此,公务员不坚持清正廉洁就必然会导致贪污腐败。而政治上的贪污腐败可直接危及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不分职务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政府机关不分权力的大小都是人民的政府,绝不容许贪污腐败。当前,出现的个别行政机关和个别公务员,经受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走上了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搞权钱、权色交易的违法犯罪道路,既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干扰了改革开放,损害了政府机关的形象,又违背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坚持公务员清正廉洁的道德行为规范是清除政府机关腐败现象的根本保证。各级公务员必须严格按照提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公务员队伍永远清正廉洁。

四、“俭”就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奢侈和浪费,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因此,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节约原则理所当然应该是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公务员应该成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表率。众所周知,现阶段我们国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甚至有部分地方的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间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团结一致,勒紧裤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决不允许离开生产力水平谈生活,盲目追求什么高消费,高享受。即使是将来,我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仍然要继续艰苦奋斗、历行节约。因此,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一天一日的事,而是长期的政治任务。要使人民群众的认识取得一致并自觉做到这一点,公务员必须做出表率,带头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人们常说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也正是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我们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务员必须具备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公务员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从而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真正用到为人民谋福利的刀刃上,不浪费一分钱,不白耗一颗米。有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法宝”,就能使公务员保持“两袖清风”的淡泊之节,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就能使我们的政府永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反之,如果公务员一味追求享受,贪图安逸,唯利是图,其结果只能是败坏公务员的声誉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参加这次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活动,是一次给我自己提高自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好机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这次培训班,给我指明了如何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方向和具体方法。下面是我学习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1、公务员职业道德以其社会示范和社会导向作用直接影响政风和社会风气。它是社会的主体性道德,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居于首要地位。公务员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道德面貌如何,能否在各自岗位上以身作则,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孔子之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一个侧面说明:官德和官风好且正,就会大化流行,从而变化为好的民德、民风;而官德败坏,官风不正,就会导致民德滑坡,民风败落。邓小平在谈到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时,曾引用毛泽东的话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实践也证明,社会的腐败和堕落往往是从国家官员的腐败和堕落开始的。因此,我们应该以“官德”建设带动全民的、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

2、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防治腐败,促成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腐败现象在全国各地滋生蔓延,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威望,对此,我们不仅要以法控权,强化吏治,而且应该从治本做起,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公务员保持廉洁的自觉性。一切腐败行为都说明腐败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从腐败动机的形成,到腐败过程的实施,都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对良心的背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法则徒具其名。因此,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为防治腐败的第一道线。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当前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当作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来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1、结合时代特点加强公务员道德教育。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是加强优良传统教育。任何符合时代的道德规范总是要继承和发展先前社会中的有积极作用的道德规范。我国自古就强调官德吏风,讲求“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主张“为政以德”的伦理原则,认为为官要正要诚。某次是结合时代要求,加强执政为民思想的教育。在当今公务员应加强服务意识,因为是代表国家在行使行政权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之所以赋予公务员权力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自身的权利,这就要求公务员要把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具体的生产生活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实我们党所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从本质意义上说,首先是指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国家机构的广大公职人员自身的道德建设,即政府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再次是加强自律。道德教育为的是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去遵守,把“他律”转向“自律”。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就其本性而言,道德更是一种内在自律性力量。因此,加强公务员道德教育还需要用正确的道德信念进行自我磨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外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在当今社会如果只靠外在教育和内在“自律”还不足以防止违背道德的行为发生。在现实中,道德自律的效果总要依赖于个人的觉悟和素质,如果个人的觉悟和素质不高,道德自律的作用就会很小,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道德他律的建设。

一个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他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形成机关职业道德的良好风貌,必须以公务员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前提条件。否则,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仅是公务员个人的问题,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公务员的主要素质有:首先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和人民忠诚,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搞好各项工作。其次是要有主人翁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干一行,爱一行,就会保持高昂的热情和干劲,就会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这种敬业精神,是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第三,要有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果一个公务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是不能实现其理想和愿望的。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别人来机关办事、咨询,一问三不知,不能把工作干好。因此,要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学习,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学习业务,在学习中掌握、思考和运用。其次要加强培训,针对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要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同时,注重研讨,活学活用,力求每个公务员成为本岗位的行家。再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端正工作态度,强化为民服务,还要持久开展效能建设等活动。通过学习,全方位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机关的整体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树立和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业道德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制度约束是规范管理和服务的根本内容和最终保障。

一要严格公务员的招考、录用制度。公务员的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取决于公务员的引进渠道,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改善,但是有些地区的一些部门,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考、录用公务员,扭曲了“任人唯贤”的原则要求,反而出现“任人唯亲”、“任人唯权”、“任人唯钱”等所谓的原则,使中央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严重变形,即损害了国家、社会的利益,又损害了正常参考人员的利益,同时打消了正常参考人员参与公务员考试的积极性,最终使热衷于公务员工作的人被拒之门外,而一些根本不具备公务员素质的人确混进公务员队伍,降低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有关部门应严格把好公务员考试关、录用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二要严格公务员的守纪、问责制度。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是实施《公务员法》,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十六项纪律,要求对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行为要依法予以行政处分。“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公务员是“奉法者”,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公务员的能力、素质、作风等,直接影响依法行政的效果。实施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整治机关作风,努力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使广大公务员自觉做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而要达到以上效果,就要加强对公务员的问责制度。真正的问责制度,应贯彻于政府管理的全过程,贯彻于平日和非常时期。通过启动行政问责,实施“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增强了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而且也增强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要严格公务员的年度考核、淘汰制度。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进一步探索完善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把目标考评工作与干部选拔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把经常性的考核成果作为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扩大考核成果的运用。同时,要加大“治庸”力度,力倡勤政,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正常退出机制。要调整不称职、不适应的干部,重点在干部“能下”方面取得突破。近年来,许多企事业单位通过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制度的运行和实践,增强了公务员的忧患意识,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它的推行将给所有公务员一种压力感,令那些工作不求上进,混进机关过日子捧着“铁饭碗”的人随时有被清退出公务员队伍的可能。这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水平的一项得力措施。

看了该文章的读者还看了:

公务员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第二篇】

不论是公务员亦或是其他职业,他们的礼仪和职业道德都离不开言行举止这四个字。人们的谈吐和行为往往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对这份职业的态度和看法。同时也代表了该岗位的行业所留给群众的印象。就如办公礼仪来说办公室是公务人员的工作场所,他体现的除了人员自身的个人职业魅力和礼仪风度更体现了职业操守的遵守程度。所以不论是公务员对内层级交流所体现的个人修养还是对外交流所展现在公众面前所代表的官方形象这两个方面,还是更深远的国内和国外的公务员职业制度,现代公务员的礼仪和其职业道德的相应关系都值得我们去深究,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和展现公务员来适应现代大国的发展水平和多样面貌。

(一)精神面貌及仪容仪态。

首先不论是对内或是对外,公务员的精神面貌及仪容仪态可以说是首要关键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公职人员外放也好,张扬也罢,随和也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是我们退去办公服装以及身份的一个真实的自己。只是一旦以公务人员的身份出现在群众面前时,那就必须以一个合格的符合公务人员的要求形象来精致体面的展示来赢得公众的尊重了。

从个人出发来分析,一人如果有良好的礼仪并且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那么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可能是为了一些目的装出来的。拥有良好礼仪的人那么他的素养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一个有素养的人他的道德耻辱感也不会没有,相反的,有修养懂礼貌的个人更能够督促自己保持一定的社会道德,懂的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又会不断勉励自己注重个人的礼仪是否符合规范。延伸到公务员来讲,通常,一个好的仪容仪表由精神容貌和着装构成。我们都知道,现代公务员的精神面貌讲究八个字:正气、温和、镇定、从容。服装讲究庄重、朴素、端庄、大方。仪态要张弛有度、得体大方。可以看出都讲求一个大方。

公务人员的精气神、仪容仪表和自我形象都是靠自己的积累学习慢慢培养建立起来的。所谓的相由心生,哪怕公职人员做得到了服装得体,那却仅仅只是个包装,是个开始,只是为你建立良好精气神的辅助手段,得体的仪容仪态辅之以精致大方的服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的工作态度。进一步的良好的内部和外部仪容仪表建设能够时刻提醒自己遵守并保持职业道德,反作用于工作态度,对待同事和处理事务的态度,帮助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感,才有助于团队协作。

(二)人际沟通礼仪。

公务员在办公,进行人际交流或者对外交流时。通常办公室就是首要产所,公务人员在办公室与同事之间交流协作,处理日常公务,与外界群众进行交流都是通过办公室这个平台,通过对办公室环境保持卫生文明高效庄重;公文礼仪的规范准确保密。收发邮件和电话遵循礼仪。这些个人行为的行政水准在当今的法治国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个人的修养对社会对政府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要求公务员有着更高的社会道德和个人品质,包括不夸夸其谈,个人意识不过分强烈,守时等等都体现着公务人员对自身职业的重视程度,体现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品和职业价值观。

交流本就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从真诚的态度出发,到规范和美化自己的语言。才能逐渐做到对待外部群众乃至涉外礼仪中做到适当有分寸。我们的公务人员在处理日常工作时,很多时候需要对外交流,包括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需求,与媒体交流,提供政府透明化信息;与外国机构等沟通体现大国风范。这些工作最初都是建立在交流上并贯穿始终。人际交流在公务员礼仪中通常体现为从赞美的沟通意识开始,表情的专注,仔细的倾听,适度的谦恭一直到语言方面客气语,口头语以及最重要的话题的引出和深入,信息传达的到位和表达和珍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这就是在树立公务员所代表的政府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树立品牌。这方面的礼仪其实和我们的职业道德还是存在这潜在联系的。和办公其实也有一定相似性。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在这些礼仪,往往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或者改善我们内心对职业看法。逐渐的形成一套属于我们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来时刻提醒和促进我们的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而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我们知道官方的解释是:“指公务员在进行一系列公共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行政理论规章和道德行为规范。它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相比,具有极大的行政约束和一定的法律效力的色彩”。所以他和一般道德上还是存在强制约束的区别的。所以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也能够从意识上给以一定的压迫力,督促公务员注重自身礼仪。

从《政务礼仪》书上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不断朝着更加官方化、官员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礼仪在中国官方或是民间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而不像西方那样仅仅作为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润滑剂。如今中国所运行和适用的这一套政务礼仪便是在中国传统礼仪和国际礼仪相互交流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可以了解到当今欧美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体系通常都是依靠立法或者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保证其顺利运行的。一旦公职人员出现纰漏或者职业操守的错误或缺失立马就会有一套完备的法典对他们进行惩罚。尽管体现出他们细节处也法制化的特色。但就中国的国情来说,这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可以通过规范优雅的中国化礼仪辅之以适当的职业道德法规来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中国公务员的办公文化的底线同时也带有自身的特色和人性化的文化。

中国在不断完备公职人员礼仪的同时更要考虑到这些礼仪是否合乎人情,合乎社会道德。他帮助的是公职人员之间的办公水平和效率,带来的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工程。这些得体适当的礼仪应当能够师公职人员牢记职业道德标准,更能使这些职业道德标准在他们心中扎根,促使他们建设打造一个更完美的公职人员的礼仪形象和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杨金波:《政务礼仪》,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年。

公务员职业道德集合7【第三篇】

1、公务员职业道德以其社会示范和社会导向作用直接影响政风和社会风气。它是社会的主体性道德,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居于首要地位。公务员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道德面貌如何,能否在各自岗位上以身作则,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孔子之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一个侧面说明:官德和官风好且正,就会大化流行,从而变化为好的民德、民风;而官德败坏,官风不正,就会导致民德滑坡,民风败落。邓小平在谈到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时,曾引用毛泽东的话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实践也证明,社会的腐败和堕落往往是从国家官员的腐败和堕落开始的。因此,我们应该以“官德”建设带动全民的、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

2、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防治腐败,促成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腐败现象在全国各地滋生蔓延,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威望,对此,我们不仅要以法控权,强化吏治,而且应该从治本做起,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公务员保持廉洁的自觉性。一切腐败行为都说明腐败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从腐败动机的形成,到腐败过程的实施,都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对良心的背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法则徒具其名。因此,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为防治腐败的第一道线。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当前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当作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来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1、结合时代特点加强公务员道德教育。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是加强优良传统教育。任何符合时代的道德规范总是要继承和发展先前社会中的有积极作用的道德规范。我国自古就强调官德吏风,讲求“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主张“为政以德”的伦理原则,认为为官要正要诚。某次是结合时代要求,加强执政为民思想的教育。在当今公务员应加强服务意识,因为是代表国家在行使行政权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之所以赋予公务员权力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自身的权利,这就要求公务员要把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具体的生产生活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实我们党所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从本质意义上说,首先是指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国家机构的广大公职人员自身的道德建设,即政府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再次是加强自律。道德教育为的是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去遵守,把“他律”转向“自律”。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就其本性而言,道德更是一种内在自律性力量。因此,加强公务员道德教育还需要用正确的道德信念进行自我磨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外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在当今社会如果只靠外在教育和内在“自律”还不足以防止违背道德的行为发生。在现实中,道德自律的效果总要依赖于个人的觉悟和素质,如果个人的觉悟和素质不高,道德自律的作用就会很小,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道德他律的建设。

一个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他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形成机关职业道德的良好风貌,必须以公务员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前提条件。否则,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仅是公务员个人的问题,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公务员的主要素质有:首先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和人民忠诚,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搞好各项工作。其次是要有主人翁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干一行,爱一行,就会保持高昂的热情和干劲,就会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这种敬业精神,是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第三,要有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果一个公务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是不能实现其理想和愿望的。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别人来机关办事、咨询,一问三不知,不能把工作干好。因此,要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学习,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学习业务,在学习中掌握、思考和运用。其次要加强培训,针对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要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同时,注重研讨,活学活用,力求每个公务员成为本岗位的行家。再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端正工作态度,强化为民服务,还要持久开展效能建设等活动。通过学习,全方位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机关的整体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树立和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业道德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制度约束是规范管理和服务的根本内容和最终保障。

一要严格公务员的招考、录用制度。公务员的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取决于公务员的引进渠道,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制度,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改善,但是,有些地区的一些部门,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考、录用公务员,扭曲了“任人唯贤”的原则要求,反而出现“任人唯亲”、“任人唯权”、“任人唯钱”等所谓的原则,使中央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严重变形,即损害了国家、社会的利益,又损害了正常参考人员的利益,同时打消了正常参考人员参与公务员考试的积极性,最终使热衷于公务员工作的人被拒之门外,而一些根本不具备公务员素质的人确混进公务员队伍,降低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有关部门应严格把好公务员考试关、录用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二要严格公务员的守纪、问责制度。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是实施《公务员法》,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十六项纪律,要求对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行为要依法予以行政处分。“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公务员是“奉法者”,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公务员的能力、素质、作风等,直接影响依法行政的效果。实施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整治机关作风,努力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使广大公务员自觉做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而要达到以上效果,就要加强对公务员的问责制度。真正的问责制度,应贯彻于政府管理的全过程,贯彻于平日和非常时期。通过启动行政问责,实施“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增强了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而且也增强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要严格公务员的年度考核、淘汰制度。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进一步探索完善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把目标考评工作与干部选拔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把经常性的考核成果作为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扩大考核成果的运用。同时,要加大“治庸”力度,力倡勤政,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正常退出机制。要调整不称职、不适应的干部,重点在干部“能下”方面取得突破。近年来,许多企事业单位通过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制度的运行和实践,增强了公务员的忧患意识,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它的推行将给所有公务员一种压力感,令那些工作不求上进,混进机关过日子捧着“铁饭碗”的人随时有被清退出公务员队伍的可能。这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水平的一项得力措施。

实习医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研究论文【第四篇】

摘要: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签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本文通过论述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希望以此来净化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上的污染,还社会一个纯净的经济往来空间。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诚信缺失;会计舞弊。

会计人员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由于职业而面临特定的人际关系群。各种压力源形成的合力,使得不少会计个体左右为难,由此极易导致人格异化,而这一危害的后果往往使某些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缺乏诚信,甚至做假账,化公为私;同时,由于会计信息严重扭曲和失真,使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失去依托,势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朱镕基总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是对广大会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一些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丧失了道德观念,以至出现道德危机,导致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会计诚信的缺失,已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各种新闻媒体对此也屡有披露。从相关的事实来看,以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折射出了我国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确实令人堪犹。

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诚信体系,信用缺失已经危及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研究还停留于理论上,上海、山东率先建立了会计诚信评价体系,但在可操作性、严肃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有人用“会计业出现诚信危机”来形容会计职业道德的状况,虽有偏激,但也不无道理。这说明,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形势严峻,任务紧迫。人无信无以立,职业无信也不能立。会计诚信的缺失,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桎梏,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制定产生误导,损害我国财经法纪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严重干扰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经济改革的进程,损害交易者的利益。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二、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水准并不令人满意,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为了追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置道德良心于不顾,故意或在他人的授意下,伪造、编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广大的投资者。例如2006年的华源制药财务造假事件就轰动至今。造成会计职业道德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机构知假报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处于利益主体的中心,由于多元化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也难免受到利益的驱动。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不能坚持原则,谋取私利,贪赃枉法。部分会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法律意识淡薄,以致漠视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出丧失诚信的事情来。

(二)各种配套机制不健全,企业或上级部门无视有关规定。

1.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正,为取得利益而造假。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最高长官”,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管理者,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个别单位领导为了获取政治利益,捞取政治资本及维护自身领导形象,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账上添彩、表中生花,而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从于领导压力,被动做假账。

2.企业外部相关利益部门的要求决定企业必须造假。

有的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为了企业获得上市或增发配股,不惜作假使净资产收益率达标;有的.税务机关为了平衡税收收入任务,时而要求企业把不该交的税先交上,时而又要求企业把该交的税暂时缓交,企业为了满足税务机关的要求,而不得不做假账;有的银行放款只规定了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等指标,而不论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于是企业便通过粉饰财务数据来获取贷款;有的政府部门和媒体经常只凭企业的报表数字来考核和评价企业,而不问企业的真实情况,于是有的企业大做报表文章,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3.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三)会计职业团体建设不成熟,作用不突出。

一般来说,每个发展成熟的职业都会有自己的成员组织,这些组织的目的在于协调内部成员间的关系,维护成员的整体利益,促进职业目标的实现。会计职业也是如此,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力量还很薄弱,其作用还不能完全发挥。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

1.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宣传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坚持不懈地在广大会计人员中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以诚实守信、不做假账、客观公正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不断灌输到广大会计人员的灵魂深处,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丧失诚信给会计职业和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唤醒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会计人员追求诚信的热情和理念,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氛围,同时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树立长期博弈的观念,从根本上净化市场,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提高其独立性和风险意识,从而增加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的压力。

2.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创造良好执业环境。

在规范和管理会计职业过程中,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因此,必须认真领会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两个建设同时进行。要强化行业监管职能,提高其权威性,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和禁入机制,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建起阻挡各种经济犯罪的防蛀大堤,真正构筑起会计业的“诚信”长城。

3.加强会计人员的心理教育,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基础。

从目前的情况看,凡属依法办理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一般均处于各种利益矛盾的焦点。一方面,有关法规及职业道德要求他们要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他们也必须充分考虑自己所在单位的利益。职业道德在强调精神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物质形式的鼓励,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利益的导向和激励,企业要保护、奖励不做假账的会计人员,对于发现的作弊人员应给予严厉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4.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性。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的会计职业者的道德要求的程序等也有所不同,因而应该从会计专业学历教育开始直至离开会计岗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会计职业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各单位应当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单位岗前培训及岗中培训的重要内容,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贯穿在整个会计工作职业生涯中。

(二)加强单位内部各种制度的建立与维护。

1.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和会计委派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各地财会人员管理体制改革都在探索发展中不断得以加强和完善,为了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应在《会计法》中进一步补充相关的法律规定,使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2.加强与企业利益相关部门的管理。

由于一些部门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因此他们的一些规定或意识反而促使企业进行财务造假,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部门的管理力度,合理地改善其规定。如银行放款时不要只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等指标如何,也要综合评价企业的发展前景怎样,再予以考虑是否放款;政府部门和媒体考核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益时,不要仅凭企业的报表数字妄下断语,而应组织人员秘密调查。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监督体系。

(1)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制定严格的内部会计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贯彻落实与执行,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及相关记录的安全完整,从而杜绝舞弊事件的发生。

(2)加强会计监督。

建立一套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监管体制,一是需加强政府行政监管的力度,财政部门应将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主要工作来抓;二是建立政府、单位内部、社会中介机构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会计职业团体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职业团体除了对违规成员的惩戒要落到实处外,还应对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标准的成员进行表彰奖励,以形成一种抑恶扬善的社会氛围,并借以引导其成员的从业行为。

据此,也可以说会计职业团体的这种行为后果会直接影响其成员的行为选择,鉴于会计职业团体在职业道德建设中这种直接、有力的影响,我们应当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团体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行为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我们还应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比如对为了维护职业道德规范而辞职的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团体应当帮助他尽快找到更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赵世兴,孙丹,李玉玲,赵玉.从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看会计职业判断.税务与经济,2003(5).

[2]刘玉廷.论现阶段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基本规范.商业会计,2003(8).

[3]张云.论会计信息失真与三大环境因素之关系.现代财经,2003(10).

[4]刘双凤.浅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经济师,2005(1).

[5]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4).

[6]陶友竹.浅谈市场经济下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国科技信息,2006(2).

论公务员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第五篇】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政府工作形象的代表,是公务员自身素质及政府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公务员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状况的积淀及其表现。公务员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内在素质、修养、道德观、责任感和事业心。公务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是以公务员自身的思想观念、内在基质、修养来支撑和规范的。

一、把握礼仪规范,加强公务员的礼仪修养的重要意义。

公务员的礼仪规范是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公务员把握礼仪规范,加强礼仪修养,倡导文明行政,打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礼仪规范,是对新时期和谐社会对公务员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提出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党和人民对广大政府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国家公务员在努力提高行政业务的同时,加强个人的礼仪修养,把握礼仪规范,提倡文明行政正是贯彻“以德治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

(二)把握礼仪规范,有利于塑造国家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权力过分集中,以及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不科学等弊端,使的国家行政机构优秀人才匮乏,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个别公务员的不文明行政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形象。为此,广大公务员在加强行政能力提高的同时,更须加强公务员礼仪素质的修养,熟悉和掌握公务员礼仪规范,严格用公务员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公务员形象。

(三)把握礼仪规范,是公务员自身基本素质要求之一。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礼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把握礼仪规范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其表现首先就是对别人要有礼貌。我们知道人人都有自尊心,并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在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一个温文尔雅,受欢迎的人。然而,如果自己不注重礼仪,甚至庸俗粗鲁、举止野蛮,那么就不可能被人瞧得起,更谈不上得到别人的尊重。作为国家公务员首先应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和尊重的文明公民,必须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讲究礼仪的好习惯。

(一)培养良好职业道德,首先应摆好位置,调整角色,树立服务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往往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各自以不同的角色。

进行交往时,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不相同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领导干部必须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同时必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也难为人民谋利益。”“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背叛人民为耻”作为“八耻八荣”的第二条,是对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管理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国家公务员应摆好位置,调整角色,树立服务的观念,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把握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前提。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基本的行为礼仪规范。

人格,就能感人、服众、扶持社会正气,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由此可见,继承和发扬上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协调公务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行政管理的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对公务员勤政、廉政、高效形象树立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和承载力。

(三)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应遵循礼仪规范的原则。

1.尊重他人的原则。

尊重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尊重指在施行礼仪过程中,必须以体谅、理解对方。

为基础,在自己自尊、自重、自爱的同时,彼此敬重维护对方的尊严和人格,以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尊重”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被人肯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一个看不见的讯号———“让我感觉自己很重要”。尊人是指对待他人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要求承认和重视每个人的人格、感情、爱好、职业、习惯、社会价值以及所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一个懂得尊人真谛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着自尊品质的人。

礼仪作为一种重要交际手段,它以对别人的尊重为前提。在当今的人际交往。

中,人格上没有贵贱之分。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必须互相尊重。只有尊重对方,才能获得对方的尊重。只有会尊重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讲礼仪的人。只有彼此真诚尊重,关怀体谅,相互理解,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遵守社会公德的原则。

社会公德是指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所必须的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公共认可、共同遵守和维护的公共道德。它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在公共场所,是人们应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另一方面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准则。社会公德是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而逐步积累和形成起来的一种社会生活最一般关系的反映。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救死扶伤、在邪恶面前主持正义等等。公务员应成为遵守公德的楷模。

3.遵时守信的原则。

遵时,就是要遵守规定的时间和约定的时间,不得违时,不可失约。守信,就是要讲信用,不可言而无信。失约和言而无信都是失礼的行为,是人际交往中普遍为人们所反感的。“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是对自身人格的尊重和珍惜。

(四)自觉接受礼仪知识的教育,注重日常养成,提高礼仪认识。

培养礼仪修养,必须学习一定的礼仪理论知识。毛泽东曾说过:“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可能做好那件事。”学习礼仪知识,提高礼仪认识是进行礼仪修养的起点,作为一名公务员应尽可能扩大视野,丰富礼仪知识,注重日常养成,对提高礼仪认识,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五)多参与一些社交活动,能营造良好的施“礼”的氛围,养成礼仪习惯据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每个人初次参加社交活动,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多交往、多实践是一种从主观上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努力克服社交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如“害羞、胆怯、恐惧、自卑”,做到修养有素,无论如何地都在交往中保持沉着冷静,泰然自若的良好状态,以便争取主动,完美自如地运用礼仪形式。

只有依据公务员礼仪来对自己行政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才能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公务员。这是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基础,和行政处理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杨眉.商务礼仪〔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3]麻美英.现代服务礼仪〔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陈德忡.行政法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5]奚祥华现代管理学〔m〕.北京:改革出版社,2003.

会计职业道德及高职教育研究论文【第六篇】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能够有效配置社会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企业框架和企业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心理契约是建立在企业雇佣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关于企业与员工关系的理论方向,研究企业与员工在利益平台上的博弈问题。会计是联系企业正常运营和运营效果的桥梁,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企业内部决策和企业同外部的经济关联提供数据支持。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如果忽视会计人员的个人诉求,或者当会计人员缺乏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时,都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困扰,可能造成信息失真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心理契约和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共通性,二者都是企业与工作人员关于维护各自利益时产生的隐性反应。心理契约侧重于情感和期望层次,会计职业道德直接体现在会计人员的操守和行为。从心理契约角度看,心理契约的研究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心理契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反映企业结构调整、雇佣关系改变的核心因素。从会计角度看,企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会计的运用和监督,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支撑。只有遵循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维护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发挥会计具备的反映职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心理契约积极影响。

心理契约是维系企业和员工的心理纽带,这种心理纽带在现实行为中,对组织与个体均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员工对企业福利和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时,如果企业感知到这种需求并给予满足时,员工将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由此可见,心理契约会影响员工对于企业的态度和自身行为。会计人员属于企业职能部门的员工体系,肩负维护企业利益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双重任务。因此,心理契约的导向决定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选择。会计人员有着自身的发展需要,希望工作稳定并有提升空间,可以获取满意的薪金收入和绩效奖酬,并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当这一系列期望集合在工作当中逐步实现时,会计人员将更多地倾向维护企业利益,会计职业道德关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方面均有良好的体现。这也是会计人员在心理契约这一内隐的心理约定中,所兑现的对于企业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当企业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并致力于长远发展时,会计信息将偏向于客观、公允和高度透明,会计人员会在企业的要求下做到客观公正和坚持准则这两种会计职业道德。此时,心理契约带来的是积极的正效应。其不仅维护了企业利益,又很好地保证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

(二)心理契约消极影响。

如果企业感知不到或未能主动感知会计人员的期望,可能会引起会计人员心理的波动,尤其是在企业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会计员工的愿望与诉求,而仅仅把会计人员当成记账工具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容易滋生对企业和工作的不满情绪,不仅低效率应付工作,同时会出现跳槽,更有甚者为了满足一己私利,在职权范围内贪占企业利益,泄露企业机密。心理契约的破坏与违背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的破坏,对维护企业利益和保证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均产生消极的负效应。

三、心理契约下的道德困境。

(一)心理契约过密下的道德困境。

心理契约过密是用来描述雇佣双方的需求已被敏感捕捉,双方就各自的责任与义务达成高度一致,用实际的利益回报来促成双方共赢的过程。就企业而言,希望会计人员能够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愿意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就会计人员而言,会计人员希望自己的劳动能获取丰厚的薪金报酬,有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能够参与专业的会计培训。会计人员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会计人员不仅是为企业服务的员工,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掌舵人,会计的工作性质产生了从业人员在企业利益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平衡问题。当企业过度追求短期利益,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推卸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把握住会计人员关于心理契约下的物质需求并给以满足时,会计人员容易陷入心理契约过密的道德困境。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稳定的工作成了保障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会计人员处于相对被动的社会环境,不仅因为会计岗位和会计人员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也因为会计人员是在会计负责人的管控下参与会计工作。由于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附属于企业,会计人员在责任与义务上同独立、公正的注册会计师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失去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代表企业和国家的“双重身份”。为了维护自身的现实利益,会计人员的从属性特征使得其在单位负责人的授意之下,放弃应持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放弃国家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放弃应有的独立性。这种放弃是一种被动性的放弃,尤其对刚入职的员工来说,在会计职业道德面前出于利己考虑而产生动摇。企业为了规避这种立场的动摇,以福利和奖金形式实现会计人员在心理契约的期望,进而使会计人员由被动性业务操作转向主动性配合企业伪造会计报表和提供虚假信息,满足企业管理层的目的利益。这看似是心理契约过密的双赢模式,即企业和会计人员均满足预期期望。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双输的局面,企业会因粉饰报表、提供虚假信息受到法律和舆论的裁决,会计人员则缺失会计职业道德这一重要的职业原则和情操,而这种道德困境属于企业暗示下的会计职业道德破坏。

(二)心理契约违背下的道德困境。

心理契约违背是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心理契约的主要原因。因为,心理契约的违背会造成员工在态度和行为上的负面影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损失。过去的理论研究一致表明,个体对于心理契约违背的认知,同个体的不良行为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这种不良行为不仅包括离职愿望,也包括了渎职行为。心理契约受到严重破坏时,雇佣双方关系将具有交易性。个体有着摆脱契约的意愿,注意力也更多地集中在眼前的经济利益上。心理契约违背包括三个原因:有意违约、无力兑现和理解歧义。有意违约是企业的主观因素,无力兑现是企业的客观障碍,二者都会直接导致组织和个体在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理解歧义是指组织和个体,在心理契约的内容认知上产生理解性分歧。这种理解差异如果不加以疏导和改善,会被个体直接定义为心理契约的违背,从而破坏员工对于企业情感方面的.信任,并引发员工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后续行为。从会计角度看,企业同会计人员存在的心理契约有着不同的利益取向,这种取向被主观或者客观因素干扰时,个体利益的期望破产会带来个体的破坏行为。当企业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会计人员的责任,或者客观条件不允许企业满足会计人员的需求时,会计人员会以消极的工作态度来表达自己不满的诉求。同样,当企业无法准确摸清会计人员的个体期望时,会造成二者对于责任与义务认知方面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会恶化会计人员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一旦会计人员出现情感不信任时,会计人员容易偏离会计职业道德标准,被动性地完成工作,尤其是在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内部审计执行不严格时,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对企业利益产生行为上的侵犯,利用职务之便,以挪用公款、变更伪造会计资料等非法途径,满足自身初始的需求期望,而这种道德困境属于企业未知下的会计职业道德破坏。

四、心理契约道德困境的治理对策。

(一)企业应树立长期发展目标。

当企业管理层选择短期目标时,管理层和股东存在利益层次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诱发企业短期逐利行为,在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上存在投机可能性,这种投机行为将会恶化心理契约违背下的道德困境。因此,企业应该树立长远战略目标,发挥自身优势,追求长远经济利益。同时,企业应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不仅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创造经济价值,担负起经济责任,还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意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二)会计人员应提升自我修养。

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之前一般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会计职业道德是重要的理论部分。但是,会计人员对这一理论学习未加重视,并且受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干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职权范围获取最大化隐性利益,导致会计法律和会计道德的双重缺失。为了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并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我国不定期出台会计相关的法律文件,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会计人员应该树立风险意识,认识到不当利益的背后隐藏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一旦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沦丧,将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心理契约应遵循和谐发展。

通过对心理契约和会计职业道德关系的分析以及彼此影响的效应可以发现,心理契约和会计职业道德并不是难以协调的矛盾体。心理契约同样存在正效应的可能性,即当企业和员工都能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利益期望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时,会带来企业和员工双方共赢的局面。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定期谈话等具体形式,考察每位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和对个人未来的谋划。企业不仅应在待遇分配上相对公正,也应树立业务程序公正,做到不偏不倚。相对于分配公正对员工认知企业的影响来讲,程序公正则具有更强的预测力,且具有直接的影响效应,即当组织内员工对程序公正感知较高时,企业的义务会被认为得到更好地履行。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对会计人员而言,管理层的伦理道德水平、公司的文化氛围、内部控制和监管制度等,都是影响会计人员是否愿意并且能够自主地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会成为避开企业未知下的会计道德破坏的重要措施。企业不能将内部控制作为一纸空文,而应该作为一种提高运行效率、保障利益安全的有效手段。首先,企业应将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作为标杆,引导企业的合法化与合理化发展。其次,企业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和运营流程,应该具备科学性与完备性,企业在预算控制、风险防范控制和财产保全控制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应明确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最后,会计核算部门应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五、结论。

心理契约是连接企业和员工的无形力量,会计职业道德是连接企业、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的无形力量,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企业和会计人员在心理契约中达到默契标准,有可能带来的是企业同会计人员共同造假的结果;如果企业和会计人员在心理契约没有达到对方所满意的条件时,带来的不仅是双方利益的破坏,更多的是会计人员道德的缺失和法律责任。因此,心理契约的不良发展和带有不良动机的心理契约,都会消除会计人员从业的顾虑,无疑会增加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风险。企业和员工互相能否捕捉到对方在利益层次的需求底线,是平衡心理契约过密或者违背下的关键要素。如果企业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利益,那么心理契约偏向于过密状态,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偏护企业利益,存在会计信息造假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相反,如果企业忽视员工对于其合理或更多物质层次的需要,则会带来心理契约的违背情况,会计人员将采取偏激措施谋取利益,会计职业道德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档案馆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研究论文【第七篇】

高校档案工作者的档案素质及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高校档案工作者流动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者总体素质及业务能力提升。为此,做好后期的职业教育和再培训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途径。

多年来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培训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1)岗位培训。根据档案岗位需要及职责变化,组织高校在职档案工作者在上岗前开展的业务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通常时间较短,内容更具针对性;(2)继续教育培训。为优化高校档案工作者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知识水平,高校组织档案工作者定期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这种教育培训周期性长,知识丰富;(3)短期培训。不同于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短期培训见效快、时间短,方式灵活,如以会代训、以交流研讨代训等。

类型。

从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内容来看,主要的类型有:(1)针对性培训。主要是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业务或新知识专门开展的一类培训,如新标准、制度及办法的`颁布或实施后所开展的系统培训;(2)适用性培训。主要针对高校档案管理在职人员不脱岗,为丰富其知识结构,掌握新技能开展的一类培训;(3)技能性培训。在高校档案理论学习培训基础上,结合高校档案业务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的技能培训,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4)适应性培训。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紧紧围绕新时代档案特点和现实需要,加强培训和知识更新再学习,提升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及服务;(5)专业性培训。不同行业或领域,其档案管理专业各自有着明显的行业或专业特点,如机关、院校、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等,通过高校档案的专业性培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问题。

与在校进行档案专业全职学习或脱岗学习相比,高校档案工作者的培训和学习大多需要兼顾工与学,传统的培训途径或类型难以适应当前高校在职档案工作者的业务再培训和再提升:(1)工学矛盾。高校专职档案工作者少,业务工作量大,工作与学习之间难免存在冲突。(2)经费问题。传统的组织专题学习或教育培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耗时较长。档案专业培训的目的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但传统高校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及其知识点的培训消化吸收需要较长时间,集中培训信息量大,消耗时间长,且培训效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等等。

公务员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第八篇】

公务员礼仪是公务员在行使自己职责时所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它的宗旨是要求公务员自觉地恪尽职守,勤于政务,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提高工作效率,维护政府形象,以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的信念和善恶标准,理性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公务员职业道德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即公务员职业价值取向、公务员职业精神、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和公务员职业行为规范。

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群索居,必须形成团体生活,而公务员是这个群体生活中特殊的一群,起着桥梁的作用,其处事进退更应有适当的节度,做到得体。公务员的礼仪规则应该遵守以下几点:自律、引领、宽容、平等、从容、真诚、适度。公务员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要尊重自身,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之一种修养;尊重社会,首先要讲究公德,其次要维护秩序,再次要保护环境,最后要爱国守法。

公务员礼仪的特征有规范性,系统性,严肃性。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公务员礼仪能够塑造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协调与公众的关系,强化对公务员的教育作用。礼仪自古就有,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逐步完善,使之与当代的社会生活更加吻合,礼仪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公务礼仪是公务员必备的行为规范,随着世界的进一步融合,它将成为增强一个地区或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调和社会关系、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形象。因此,政府机关应重视规范公务礼仪,强化推行公务礼仪。

公务员礼仪是公务员个人素质的外在体现,它包含了公务员的着装礼仪,公务员会客礼仪,公务员会务礼仪,公务员宴请礼仪,公务员握手礼仪,公务员名片礼仪,民族宗教礼仪,公务员面试礼仪,公务员乘车座次礼仪等等很多方面。

公务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礼仪。礼仪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公务员去推动礼仪形象,势必使全民文明水平提高,形象更完美。往往外界投资者注重的就是这些“细节”和整体因素。公务员在形象礼仪自我修炼和完美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让人行注目礼的。在现代文明社会,好的形象礼仪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公务员文明的体现,更是国家、政府形象的标杆。

礼仪对于一个人形成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礼仪对人的要求包括表里两个方面,它既要求有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又要求有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因此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修养的人,无论是在内在素质上,还是在外在行为方式上都和缺乏此种训练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洛克指出:“礼仪的目的与作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得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得温和。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

公务员在着装方面的总体要求是端庄得体、干练精明、朴素大方、温文尔雅。所要遵循的原则为:符合身份,区分场合,遵守成规。公务员的着装要与自己所在单位形象、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相称,做到男女有别、职级有别、身份有别、职业有别、岗位有别,即“干什么,像什么”,切忌脏、乱、破、露、透、短、紧、艳、异。公务员要切记的是在正式场合是不能穿休闲服装的。公务员除了工作外的服装,在私人场合也是要注意自己的服装的,不要因为是私人空间就随意穿着。毕竟一旦从事某种职业后,这种职业的气质特性会无时无刻的附加于身上的。所以公务员即使在私人场合也是需要注重自己的着装的。公务员在公务场合的着装要庄重保守,一般可以穿西装,套裙和制服;在社交场合的着装可以时尚个性,如礼服,时装,民族服装;在休闲场合,要舒适自然,如运动装,牛仔装,沙滩装,便装。男士穿着西装要遵循三色原则、三一定律、和三大禁忌。

公务员的形象礼仪还包括仪容和仪态方面的礼仪。仪容方面要时刻做到面部不蓄胡须、鼻毛不外现、干净整洁、口无异味;头部健康、秀美、干净、清爽、卫生、整齐;手部清洁、不使用醒目的甲彩、不蓄长指甲、腋毛不外现;妆容端正庄重、修饰避人、整洁干净、简约朴实、得体自然。仪态方面要做到手势应当规范、尽量少用、不可滥用;坐姿应当“坐如钟”,做到稳重、静态、直挺、端正。忌争先、忌满座、忌乱动、忌叉腿、忌乱伸、忌先走;站姿,站要端正、不应持物、双腿稍分、双腿安稳、避免散漫;行姿要安静、稳定、合礼。

在与人握手时,要注意握手次序,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握手,领导或长辈先伸手,下级或晚辈才可握手;握手切记不能用左手,与异性握手不可用双手;握手时要拇指向上,与握手人虎口相对,并且要把握时间和力度,力度太大会无礼,力度太小又太虚无,时间太久太暧昧,时间太短很敷衍。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名片不能随便涂改,名片不提供私宅电话,名片上不印两个以上头衔。一般名片控制在三种颜色以内,底色为本白或浅灰。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街念出声来,并抬头看看对方的脸,使对方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接过别人的名片切不可随意摆弄或扔在桌子上,也不要随便地塞在口袋里或丢在包里。应放在西服左胸的内衣袋或名片夹里,以示尊重。公务员在接打电话时,要注意电话用语,建立声音形象。拨电话前,要确定简介合理的内容,要注意时间长度的把握;接电话时,要了解来话需求,合理应答。特别要注意,非公务性电话要尽量少打,时间要短,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

总之,公务员礼仪就是希望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用以维护行政主体形象和个人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惯例。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品质。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职业道德直接、集中的反映着一定社会公民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主导性的道德,在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其中最重要的、最具导向作用的职业道德。公务员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责,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正当地行使公共权力、高效地履行国家公务、建立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以及国家的兴衰成败。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员职业行为的重要检验准则之一,是公务员在其职业生活中所特有的、以一定善恶观念作为评价标准的,用来调节公务员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也是公务员用以肯定、发展和完善自身人格价值,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伴随行政管理实践而产生的。人类社会发展到有了国家,一部分人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中任职,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从而产生了公职人员的政务活动。这种职业及职业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重大的责任性和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强制性。政府行政人员的职业及其职业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有其显著的特征。

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公务员是为国家机器的运转而服务的,他们服务于一定的阶段,带有鲜明的阶级利益倾向性,忠诚效力于统治阶级是最大的德。公务员职业道德在本质上反映和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内容上包括许多维护国家政治要求的规范,如忠于国家等。这也是公务员文化不因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而不断而传递的原因。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人民对于国家政治的信心。

公务员职业道德高度的权威性表现在公务员职业道德是以权力运用的规范为核心的。要从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从道德角度回答公务员的权力来源、公务员的用权宗旨、公务员用权的规范及制约机制等等。

公务员职业道德还有相当的强制性。由于公务员职业是关系到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进而关乎国家前途和政权命运的职业,到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前途和命运的职业,公务员在社会中担负的责任极其重大,社会公众对公务员的职业素养页赋予了极高的期望值,同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也来源于国家和政府有关行政活动的法律、政策、规章、制度,而这些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和行政的效力。由于公务员道德和法一致性的存在,许多国家和政府既将公务员道德以法的形式规定了下来,又将道德的规范纳入到了法律的条文之中,形成了公务员道德法制化的倾向。

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公务员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榜样和模范行动,来影响广大的社会公众。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以文明和礼貌为基础的,而礼仪则是以尊重和形态为基础的。公务员礼仪与公务员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所以作为一名公务员,既要懂礼仪,又要遵守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梁玉萍,任文硕:《公务员职业道德学习读本》,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新华出版社,2011年。[2]易茗,肖剑求:《公务员礼仪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3]晏一丹:《公务员礼仪培训》。[4]《浅谈公务员礼仪的普及与规范》。[5]《公务员形象与公务礼仪》。

公务员职业道德演讲稿【第九篇】

最疼爱孩子的莫过于母亲。只有让孩子们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孩子们才会被感化,才能迸发出激情。从教三十多年,我怀抱一颗忠诚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在教坛这块热土上洒满了泪水和汗水,我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辛勤耕耘着。

我在管理班级中体现“严要求,宽待生”这一原则,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像母亲般关心爱护,当学生有过失、缺点错误时,严格要求,善意批评,耐心教育,如:我们班上的康佳宇同学,总是调皮捣乱,不能和同学们一起相处,今天不是这个告状就是那个告状,行为习惯极差,给班里不起好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找他交流、谈心,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使孩子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真诚帮助。我在批评学生时,处处以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换个角度去想一想,通过谈心教育,使孩子们明白自己过错的危害及后果。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及时地抓住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起孩子们奋发上进的热情。班级中有些学生很聪明、很有个性,面对这样的学生,我经常用鼓励的话语,使他们奋发向上,勇于进步。

带好班级,不但要加强自身素质,还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多,我每天以平和的心情走进课堂,给学生以榜样,忘掉自己的烦恼事,进入和学生的亲切交流,会用满腔的热情把知识洒向学生心田。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只要你喜欢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因为课堂上有“爱”,有帮助、有关心、有兴趣,把轻松的课堂还给学生,我会用工整的字体把板书展现给每个学生,我关注学困生的每时每刻,提问时想到他们,板演时先叫他们,我以充满爱意的眼神让学生感到亲切,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有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当孩子们说老师我全做对了,我知道我成功了。

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卫生,我和学生一起搞;教室里的门窗、桌凳我主动擦,在生活上,我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班上赵富勇同学是单亲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他如果做错了题,你让他改,他就会哭,我就去鼓励他,安慰他,让他打消自卑的心理,要有自信心。我经常在他的作业本上激励他“学习努力,消除自卑感,男孩子眼泪不亲弹,老师相信你是好孩子,加油!”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身体健康;学生生病、我主动打电话问候,或去家里补课;我们要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除了理论上的说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亲切地告诫教师“身教最为贵,行知不可分.”教师的一举一动是“无声的教育”.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身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用爱心来感染学生,以爱心来团结学生,以爱心来鼓舞学生,以爱心来教育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我无私的爱中健康成长,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出老师爱的伟大、爱的温暖,我和学生做到了心灵贴近,心灵相通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乐于向我敞开心灵的大门,学生有什么心思,愿意向我诉说,有什么困难,愿意找我帮忙,当教师节来临时,同学们会给你送贺卡和一朵节日花,“祝老师节日愉快!”我从心里感动,特别是肖扬同学送了一个自制贺卡,上面写着: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祝您身体健康,节日快乐!我几乎热泪盈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有这样的学生,工作再苦再累也心甘了。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用人格魅力带班,用知识魅力带班,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师工作。用赏识让孩子们充满自信。我赏识成功的教育,让成功、快乐、和谐、希望成为教育的主旋律,让学生充满希望和梦想。

会计职业道德困境研究论文【第十篇】

会计行业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规范的原因,及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中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制严格,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使会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必须抓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工作的“含金量”。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到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做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廉政之风。现实中,诸多的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消除,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对因有关人员造假而产生的损失,由其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是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虚假信息损害就会依照有关条款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民事赔偿责任并不排除刑事责任等当事人应当承担的其他责任,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遏制失信行为。

2、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首先要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会计行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一些单位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以是否“听话”作为标准,这种错误的用人导向是对会计职业的严重扭曲,提到会计人员的品质,人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坚持原则,诚实本分,而不是俯首贴耳,弄虚作假,各单位聘用会计人员,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有诚信的人,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强,但是缺少诚信,我们是不应该聘用的。

3、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一是对于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取得民事赔偿。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

4、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是根据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职业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广泛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有利于会计人员养成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有助于调整会计工作者的职业行为,改善行业作风。可在注册师会计师协会领导下成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组织,负责履行此项职责。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时,要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客观公正等方面制定一套切关可行的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要有利于国家财经法规的实施和会计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

5、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关于讲政治的重要讲话,学习时事政治,教育广大财会人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财会人员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把握时代的脉博,把自己的工作自觉副入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作为财会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会计人员要使职业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与会计改革措施的陆续实施,使会计人员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世界。会计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复杂繁重,责任更大,遇到的问题更复杂,需要投入的精力也更多,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

优质服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对所服务的对象都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服务。

7、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监督经济业务经办人,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它们由两个不同部门组成。

(1)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的执法行为,它主要是会计通过审查,报账,记账,核算,分析等会计程序,对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依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真实的反应。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客观,公正地处理一笔笔经济业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件财务事项。

(2)社会监督。一是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二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查验,评估,通过监督,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又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财经制度。三是屐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

(3)法律制裁。对于,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我们会计人员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必须依据国家法规政策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做到依法理财。

(4)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和提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

(5)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约束机制,都要通过会计进行收支与核算,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定以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决定因素。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有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从事会计工作。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有着巨大的意义,会计行业只要努力营造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教育机构,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使会计工作与我国的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2 2881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