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个人简介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杨万里个人简介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杨万里的诗全集1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生于1127年,卒于1206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54年)进士。他历仕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为官清正,视金玉如粪土,一生刻苦简朴。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余首,现存四千余首,因构思精巧、语言通俗、风格清新而被称为“杨诚斋体”。其中不乏感怀国事之作,也多写景咏物之篇,各体皆工。尤以七绝见长。多达两千一百余首,占其全部存世作品的一半有余。在唐人绝句的前浪之后,杨万里的七绝是绝句创作的又一个高潮,也是强劲的后浪。“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初入淮河》)仅从以上两首题材与主题大小不同的绝句。就可窥见后浪的声势与光彩。

绍熙元年(1190年)十一月,杨万里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时年63岁。他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但因公常到下层诸郡出差,看到过去为北宋交通运输要道的淮河,今日竟成了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不禁悲愤交集,写有《江天暮景有叹》(二首):“只争一水是江淮,日暮风高云不开。白鹭倦飞波正阔,都从淮上过江来。”“一鹭南飞道偶然,忽然百百复千千。江淮总属天家管,不肯营巢向北边。”道经皖南山区,在山行道上作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这首写景咏山之诗,不仅显示了老诗人不衰的脚力,更表现了他不老的诗心。

中国的古典诗歌,历来就讲求“趣”与“味”。“味”暂且置之不论,“趣”细分之则有“天趣”、“妙趣”、“谐趣”、“机趣”、“理趣”等。所谓“理趣”,就是作者在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描绘中,寄寓自己对生活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使作品具有一种妙不可言的诗化的哲学意味,从而避免只求形似毫无蕴藉的直白与浅露。杨万里此诗具有发人深思的理趣,就是因为他绝不满足于表面化地摹山范水,而是移情于物,天人合一,与山对话,与山交融,感悟人生的甘苦,揭示生命的真谛,在诗的意象中自然而巧妙地表现他独到的人生体验。一诗在手,展卷而吟,读者当会有柳暗花明别开天地的领悟和喜悦。

古典诗歌中写“登山”的诗很多。如杜甫青年时的名作《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写心理的登山;谭嗣同《晨登祝融峰》的“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则是咏实地的登山。杨万里也有一些登山之作,如《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首,我脚高时它更高!”在古典诗歌中,咏“下山”之作较少,佳篇更为罕见,然而,杨万里却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将咏登山的佳构与写下山的名篇,都收入自己的诗囊之中。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3篇杨万里个人简介,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杨万里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杨万里的诗全集2

早在秦汉时期,纳西族先民就与汉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汉代的《白狼歌》据许多学者考证,认为是纳西族先民的作品。但是,在丽江纳西族地区,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是从元代开始的,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号称六十万的大军,兵分三路进入云南。忽必烈亲率中路兵马,经今盐源、永宁一带,乘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丽江纳西部落首领麦良到江边迎降,立茶罕章管民官,后又改置丽江宣慰司、丽江路军民总管府。特别是1275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结束了长期以来云南与内地隔离的状况,同时也开始了丽江纳西族地区一页新的历史。

元朝在云南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在云南首建孔庙、创庙学、购经史、授学田,在中庆、大理设儒学提举,并先后在包括丽江在内的一些路、府设立学校,积极提倡和传播汉文化。

这时期,王沂、李京等中原内地的汉族文人,先后以官员的身份到丽江考察,写下了《麽些诏》、《雪山》、《雪山歌》等描写丽江山水景物和纳西族风土民情的诗作。如王沂的《雪山》:“山高摩苍穹,积雪何年始?沟壑下萦回,水奔石齿齿。方夏偶经过,肌肤犹栗起;绝顶人莫升,仙灵应会此。”又如李京的《雪山歌》:“丽江雪山天下绝,积玉堆琼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摩天,衡华真成两邱垤。平生爱作子长游,览胜探奇不少休;安得乘风凌绝顶,倒骑箕尾看神州。”这些诗篇,是元代中原内地汉族文人留给丽江、留给纳西族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明代,进一步在云南及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推行汉文化。明洪武十五年(1382),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顺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赐“木”姓,封木得(阿甲阿得)为丽江军民府世袭土知府。永乐十三年(1418),在丽江府所属通安、宝山、巨津、兰州等地设立学校,给境内封建领主贵族子弟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为使他们的子弟读儒书、习汉字,接受中原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不惜重金从内地聘请汉族文人做家庭教师;为了应取功名,还将其子弟送往鹤庆、大理等地入学、应试。《明史・丽江土司传》称:“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守礼义,以丽江木氏为首。”由此说明,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已成为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家族的盛事。

明朝丽江第六代土知府木泰(1455―1502),字本安,号圣介。木泰是第一个用汉文字写诗作文的纳西族文人,以而被他的后人们誉为是“不学而识本方文字,旁通百蛮各家诸书”的先祖麦宗再世。木泰写的七律《两关使节》,是现存最早的一首纳西族汉文诗。其诗曰:“郡治南山设两关,两关并扼两山间;霓旌风送难留阻,驿骑飞驰易往还。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折梅寄赠皇华使,愿上封章慰百蛮。”全诗表达了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对明王朝的忠心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从中可以看出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密切关系和纳西族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纳西族第一首汉文诗的产生,标志着汉文化在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深入传播,是元、明以来纳西族、特别是贵族阶层热心学习汉文化的结果。木泰之后,相继出现了用汉文字写诗作文的木氏作家群。他们文学造诣较高,作品数量也相当多,仅木公、木青和木增三人,就一共创作了十四部诗文集,并全部付梓刊行。

木公(1494―1554),字恕卿,号雪山,又号万松。自幼深受其祖父木泰的影响,勤奋嗜学,好为诗。木公袭职以后,每当政务之暇,以诗书自娱,广交名士,常与永昌张禺山、蒙化左黄山相唱和,时称“三山”(因自号雪山)。与谪居来云南的新都状元杨慎交谊亦深,常有诗书往来,互相酬唱。

《雪山始音》是木公的第一部诗集,也是纳西族的第一部汉文诗集。木公二十九岁时,将他自己历年来所写二百余首诗求正于滇西名士、永昌进士张志淳。由于丽江地处边徼,交通闭塞,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麽些”还是个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起初,张志淳也以“地殊俗异”而不相信木公能用汉文字写诗作文。后来,他认真阅读了木公寄来的全部诗稿,并经过详细了解木公的生平和为人,深为木公的勤奋嗜学和艺术才华感叹不已。张志淳将木公寄来的全部诗稿编订为一集,写了序文,并题诗集名曰《雪山始音》。张志淳在序文中写道:“雪山者,丽之望也;始音者,丽初无诗而今创有也。”深切地表达了这位老一辈汉族诗人、学者对兄弟民族青年诗人的深挚情谊和殷切期望。

之后,木公又相继创作了《隐园春兴》、《雪山庚子稿》、《万松吟卷》、《玉湖游录》、《仙楼琼华》等五部诗集,由杨慎、张含、李元阳、贾体仁等名人分别作序。另有《雪山诗选》,为木公的诗选集,由杨慎编选并作序。收入集中的作品,是从木公的六部诗集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作,体现了作者各个时期的艺术特色和风貌。

木青(1568―1597),号华岳,又号松鹤,为明朝丽江第十二代土知府。《六公传》称:木青“游意述作,怡情声律,其所著撰,如仙跨鹤,渺不可即;又如胡马嘶群,声振万里。其书法,秀骨森然,飘洒若仙。”他自幼聪颖好学,能诗工书,且精于音律,惜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九岁而卒。遗作有诗集《玉水清音》。部分诗作收入《滇南诗略》、《列朝诗选》、《清诗略》中。《列朝诗集・小传》曰:“木青诗‘轻云不障千秋雪,曲栏偏宜半亩荷’、‘含烟翠筱和春瘦,啄麦黄鸡佐酒肥’、‘堤岸绿销应有限,渚莲红褪岂无愁’,皆中土诗句也。”

木增(1587―1646),号华岳,又号生白。他十岁时,其父木青逝世,十一岁袭职,为明朝丽江第十三代土知府。木增力倡学习汉文化,他于万历年间兴建的万卷楼,以藏书丰富而闻名于世。《新篡云南通志・古迹》:万卷楼“为木氏藏书之所。楼中凡宋、明各善本数以万计,群书锓版亦能备其大要。”木增还在芝山解脱林创设印刷所,从内地请来印刷工匠,刻印木氏历代诗文。锓版印刷的大藏经《甘珠尔》,被称为丽江版大藏经。

木增三十八岁退隐,让位给儿子木懿,自己则在芝山解脱林南林别墅静居著述。徐霞客、周月泉、担当等先后来到丽江,木增以上宾相待,视若良师益友,结为文字交。木增请徐 霞客为其四子授课,并说:“此中无名师,未窥中原文脉。”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仰慕。又特意为担当在玉龙山西麓修建了一寓庐,以待交游。与董其昌、周延儒、张邦纪等中原名士交谊亦深,常有诗书往来,互相酬唱。木增有诗、文、词、赋共1000多篇(首),分别收入《芝山云P集》、《山中逸趣》、《啸月堂诗》、《空翠居集》、《光碧楼诗抄》、《云P淡墨》等六部集子中。其中《云蔼淡墨》六卷,是木增的读书札记,曾经徐霞客校订,分门标类。清《四库全书・子部杂家》对此书有提要介绍。木增还工于书法,大学士周延儒称其“字逼钟王”。有行草中堂“谈空客喜花含笑,说法僧闻鸟乱啼”,现收藏于博物馆。

木高(1515―l568),字守贵,号端峰,又号长江主人。他主要以武功著称,但也擅长于写诗。最为著名的是他题在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水台石岩上的一首七律:“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云波雪浪三千垄,玉埂银丘数万塍。曲曲同流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长江永作心田玉,羡此当人了上乘。”这首诗以其浓郁的画意诗情为人们所喜爱,也为后人研究东巴教史提供了重要信息。此外,木高还留下一首摩崖诗,与其父木公的诗一同刻在白沙崖脚村西石壁上。

木靖是明代木氏作家群中的最后一位诗人。七律《雪山》是木靖唯一流传下来的一首诗:“边关一窦隔m瘢固守提封去路难;玉垒千年存古雪,金沙万里走波澜。舆图虽尽天犹广,月令无凭夏亦寒;磅礴远呈精白意,忽从日下见长安。”此诗在纳西族文人中广为传诵,认为是木氏作家群中题咏雪山诗的压卷之作。

元、明以来,丽江虽称建有学校,但由→←于文化教育被木氏土司及其它贵族垄断,一般平民子弟没有入学读书的机会。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孔子六十代孙山东曲阜人孔兴询到丽江任府通判,“见丽山水清奇,人才秀美,请置学校,为土舍所挠”。他力排阻挠,捐出俸银,几经周折,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建成了丽江第一个初具规模的学宫。康熙四十五年(1706),设府学于学宫,正式招收平民子弟入学,从而开创了丽江平民子弟入学读书的先河。

雍正元年(1723),丽江改土归流。改流后首任丽江流官知府杨E,以及以后继任的流官知府管学宣、儒学教授万咸燕等人,是几位有真才实学、为官清正廉洁的知识分子。他们热心丽江的文化教育事业,先后创建了雪山书院,重修了兴建于康熙年间的玉河书院,又在各乡镇创办了十二个义学馆,动员鼓励平民子弟入学。一时间,读书识字蔚然成风。管学宣、万咸燕还修篡了丽江的第一部地方志――《乾隆丽江府志略》。杨E在玉龙山石崖上题写了“玉柱擎天”四个骨力雄健、气势磅礴的大字,成为丽江又一重要摩崖景观。

丽江改土归流以后,入学就读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受门第的限制,纳西族和各民族的子弟有了入学读书、接受汉文化的机会。《光绪丽江府志稿・选举志》载:“自雍正初改流,而后士之争,自濯磨,出类拔萃者胪有其人。未百年间,掇科捷南宫者相继接踵,而后先辉映焉。”从雍正初年到清末的180年间,丽江学子经过应试考取功名的,计有进士7人,举人60余人,副榜10余人,优贡3人,拔贡20余人。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些故事:

丽江古城西,正对碗豆桥有一叫科贡坊的小巷,纳西语叫“牌坊过”,意为有牌坊的巷子。科贡坊虽然不大,却很有名气,十几户人家就出两个进士、好几个举人和拔贡。清嘉庆六年,巷里的杨兆兰、杨兆荣俩兄弟,一个中了举人,一个考上了拔贡;道光十七年,杨兆荣的儿子杨硕臣又中了举人,人们称之为“一门三举”;道光九年,巷里的学子王春藻中了进士,成为继龚渤之后的丽江第二位进士。为此,官府在巷口修建了一座两层的牌坊,取巷名为“科贡坊”。光绪十八年,科贡坊巷的和庚吉也考中了进士,为丽江历史上的第七个进士。之后,有一当地富商捐资,将科贡坊改建为三层门楼。从四方街朝碗豆桥放眼望去,科贡坊巍然耸立,成为丽江文化辉煌的见证。

古城里有一杨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据说在清代,族中先后有九人考取举人,六人考取拔贡。因此,在杨家老宅的大门上题有这样一副对联:“六酉拔贡第;九世大夫府”。

光绪十五年(1889),丽江纳西族和庚吉(松樵)、王成章(竹淇)、李怀忠(梅卿)、周(兰屏)同时中举,一时传为佳话,时称“松、竹、梅、兰四举”。

与此同时,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来自新兴的各个阶层的诗人、作家,他们大多是汉文化素养很高的纳西族文人,作品风格各异,运用传统的表现形式,抒写情怀,描绘家乡的山水景物,反映社会生活、风土民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写的《纳西族文学史》中,称这一时期纳西族文人、以及明代木氏诸人创作的诗、文、词、赋等为“纳西族作家文学”,以区别于民间口头文学和用纳西族象形文字记载在东巴古籍中的“东巴文学”。清代丽江众多的诗人、作家中,较著名的有:

周之松,字鹤亭,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举人。曾长期主讲丽江雪山书院,当时纳西族科贡之士,多出其门下。周之松是丽江江改士归流以后,最先有作品传世的平民出身的纳西族诗人。《丽郡诗征》收录有他的一组咏物诗。

李洋(1770―1840),嘉庆五年(1800)庚申科举人。曾任云南通海县教谕多年,但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其弟李溢存拉萨经商,捐资修建丽江文笔峰灵洞,李洋在洞上题书“南瞻第一灵洞”及跋语。他的《文笔峰》、《茶花》等诗作,至令为人们传诵。李洋的诗现存二百余首。(手抄本,丽江县图书馆收藏)

桑映斗(1782―l850),字聚伍,号沁亭。他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造诣,成就比较突出,在丽江流传广,影响大。《铁砚堂诗稿》收录了他一生创作的诗歌二千多首,后失散,仅余四卷,存诗441首。

杨万里的诗全集3

关键词 :杨诚斋 诗法 诗韵

诗是为艺术生活而存在,诗歌失去本真的源质而沦为某种利用工具,便失去了最大的审美栖居。杨诚斋打破了这样的藩篱,为诗歌注入新的活力,力求诗歌妙趣横生,从诗歌的艺术审美角度来看,突破了晚唐诗风,真正有了自己的艺术生命力。

一、虚实结合,工俗为雅

从年轻时追随江西末流的章法技艺,到三十六岁愤而焚诗,“诚斋体”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焚诗之后的杨万里,一度沉醉于陈师道、王安石的绝句,但在他年过半百之后,才开始真正抛弃江西诸君子,追效晚唐诸贤。

(一)善用实虚,取调自然杨万里生活的时代,江西诗派的末流将诗歌创作推向了崎岖困窘的局面,诗歌的创作走向艰涩的死胡同。他在《诚斋荆溪集序》中说:“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这表明他对江西诗派的彻底绝弃,开始独立追求自己的诗歌创作。杨万里作诗,善以虚实的手法,在跳动间把握景物的情志。《诚斋诗话》写道:“诗有实字而善用者,以实为虚。”作诗之法,存乎实景虚景,实情虚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造景,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领于理想故也。”说明作诗之造境,分想象与虚构;作诗之写境,重模仿与写实;推而广之,可以说明诗人在将情景融化为自我之境界时,可利用虚实相结合的手法,自成格调。杨万里注意利用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并注意流畅自然,《喜雨》可见其一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清风抚过万亩绿田,远处阴云下的青山,在雨中恰似一叶叶碧翠的瑶屏,仿佛告知农人这场雨会持续很久。通过“解旱之雨”的生动塑造,转笔对往事回忆,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着重表达出两种愁:新愁是粮食丰收无器皿可盛,旧愁是无粮食可食用可酿酒。一种是农人未见之愁,一种是过去之愁,这两种愁都是虚写,诗人利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这两种愁表现得自然实在,未有做作之嫌。除了利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杨诚斋还活于变俗为雅,并不失诗歌之严整清丽。

(二)变俗为雅,工整清丽《诚斋诗话》说:“有用法家吏文语为诗句者,所谓以俗为雅。”笏诚斋之诗,自然而成,善写实际生活,格调以写俗、自然清丽为主。写俗实质写贴近自然生活的一面,诗人通过对所描之景的审美观照,将平淡的意境升华成特殊的格调,而用清丽的笔调写出自然生活中朴真的意境,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惯用的手段。杨诚斋在悲悯农夫的诗中,将俗雅之变渐臻妙境。以《悯农》为例:

稻云不雨不多黄,芥麦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全诗通俗易懂,稻田、荞麦都是常见的景物,然而诗人却用悲悯的情怀关注百姓,为百姓挨饿切实地担忧,因正处闰月而显出无奈,这些高尚的情操灌注在朴实的景物之中,形象地写出了百姓生活的贫苦,揭露出朝政的昏庸,使诗歌上升到另外一个境界,即以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挖掘出实际生活中朴实无奈的一面,并用艺术的形式委婉地表达出来,将这种通俗的景事上升到雅的高度。诗中的抒情形象潇洒飘逸;诗人想象之奇特浪漫,亦可与李白相媲美。

二、七言三意,活变其中

杨诚斋作诗讲究言外之意,追求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在委婉的表达中追求诗歌的言外之意。

(一)“言不尽意,直意曲说”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偶像,处处强调以杜诗的句法为圭臬。诚斋转益多师,以“活”法为诗,张扬个性,是诗人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诚斋体。《诚斋诗话》云:“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强调作诗时,需向古人求经,习古人妙语,力求新变,做到“言不尽意”。《庄子·天道》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语言掌握的信息只是皮毛,从言意关系层面来说,语言把握的只是局部,得意才可以深入理会世界的真谛所在。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便是“言不尽意”。《初人淮河四绝句》之一写道:“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宋高宗赵构统治时期,宋朝疆土已经龟缩到淮河一线,杨万里创作此诗的背景正是受宋主之命过淮河接金人的议和使者。诗人看到金人一步步蚕食宋王朝的疆土,朝纲不振,使得诗人此时极度的郁闷和悲痛,因而始入淮河便感觉很悲伤。整首诗语意沉痛,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层意思:首先,对国土陷于金人铁蹄之下的愤怒和悲哀之情。其次,对统治集团懦弱腐朽的愤怒和不满之情。再次,于沉痛意境之中流露出来的更多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谊。这首诗只是《初入淮河四绝句》之一,然而其中却蕴含着多重意思,一句“意不佳”,结合淮水的无边涟漪,激荡开来。诗人采用了精致的艺术形式道出了复杂的情谊。“言不尽意,言不逮意”的理论在此可见一斑。

(二)三种“活”法,妙趣横生诗的内容,原是取自于生活中最实在最敏感的事物,“春花”“秋月”之所以常占有诗中相当之字数,正因为其原是最易感到的,然而这些敏感的事物,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滥调,一种无病的呻吟,于是新的敏感的事物,便又成为生活中的必要了。诗一方面强调言外言意外意,另一方面则强调要有“活”法,要有新意,创作才能获得新的源泉。

研究“诚斋诗体”,大多要讨论其“妙趣活力”,从诚斋诗来看可以将“活”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创作手法上的“活”;第二,诗的源质上的“活”;第三,诗歌层意上的“活”。《诚斋诗话》除了上述几点诗论,其表达的核心思想便是“推陈出新,活趣其中”,这一点从杨诚斋朋友对其诗的评论中就可以看出来。张镃就说过:

今谁得此微妙法?……笔端有口古来稀,妙语奚烦用力追。……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

从这段话中可以直接知道诚斋诗的创作特点,即妙语连珠,活法诗中。张镃的评价恰到好处:“评家说他笔端有口,其实,口又有几个是这样的妙口,看他横说竖说,反说正说,所向皆如人意,又无不出乎人意,一笔一转,一转一境,如重峦叠起,如纹浪横生。”因而,可以从手法的使用、源质的选取、层意的丰富性方面来探讨“诚斋诗体”的“活趣”,其五古《夏夜玩月》是典型: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

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

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

为复水是天?为复天是水?

杨诚斋这首诗,没有用诗人惯用的手法写传统的感思。在经历“我”与“影”、“天中月”与“水中月”的疑惑之后,诗人发出最终的感叹,究竟“水为天”或是“天为水”呢?透过“本我”与“影子”的动静转换,上升到“超我”的状态,即物我合一的状态。意境的跳跃使得景物更加活泼有趣;在活泼的基础之上再加之联想,到达所要表达真挚情感的深层,便是活力之下的“真”,这正是诗歌一直努力追求的真谛。从诗歌源质上看,这首诗整体塑造出巧妙而富有哲理的意境,“我”“影子”“天中月”“水中月”这些本是最常见的意象,诗人用巧妙的手法将其对比关联,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变成诗歌富有活力的源质,在跳跃式的情景转换中,达到物我合一。从层次递进来看,这首诗的层次感很明显,由“我”与“影”这个最初的疑问层面,上升到“天中月”与“水中月”的困惑层面,最后达到最终的“无我”状态,情感在一层层地推向高潮,月亮与影子的选择只是诗人设下的伏笔,真正“真”的情感才是作者所要追求的趣味。在灵活的笔法、生活源质的巧用、精进的层次推进三方面结合之下,这首诗不单单是作者对生活“真挚”的本性袒露,而且变成充满了哲学意味的禅机。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无我之境,人唯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以此观之,杨诚斋当时的情感状态当是跳跃的,在这种状态之下,本我完全倾注在事物之中,景动我亦动,而在动中又有静的存在,使得诗歌呈现出灵动开朗的诗意。

综上所述,《诚斋诗话》中的诗歌理论,是杨诚斋不懈追求艺术手法的结晶,更是诗人诗格人格的集中体现。杨诚斋通过改变诗歌的表达手法,利用全新的审美态度来观照当时的情境,使得诗歌突破了江西诗派余末的陈规旧法,达到了新的高度。

27 1007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