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简介(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施耐庵简介(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施耐庵简介1

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其所著《水浒传》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以北宋末年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以松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汉被逼上梁山,聚众起义,朝廷招安,最后难逃绞杀命运,注定了合久必分的下场。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祖籍苏州,其祖上曾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他的父亲以制造舟木为业。施耐庵虽为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仍秉承了祖上文人贤士的才气,自幼好博览群书,文化造诣极为深厚,十三岁时恳请父亲将其送往私塾学习,十九岁时便考上秀才,二十九岁考上举人,年近三十六岁,才考中进士,因其为人淡泊,不好功名利禄,从不将中榜题名作为人生志向,故而在其追求仕途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为官三年,难与官场黑暗同流合污,故辞官归于故里。后响应张士诚抗元起义参与其中,担任参谋,最终落败。之后便隐逸山野,埋头著书之余当一名乡邻教书先生,传道布业,答疑解惑。施耐庵还经常教授学生画画,要求极为严格,只准学生认准一幅人物画像,直到将其画的精准画的惟妙惟肖了才能继续绘画其他人物,他前后共教会了学生描绘一百零八个人物画像,神态各异,各具特性,颇有妙趣。而这一百零八个人物画像就是出自施耐庵的小说文本。

在这期间,施耐庵的文学成就才得以完成,艺术来源于生活,施耐庵将其乡野生活的乐趣尽数在其创作中显现出来,可见其超众的创作才能与生活观察力。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3篇施耐庵简介,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施耐庵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施耐庵的简介2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施耐庵与水浒传3

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作者为施耐庵,另有一说是认为《水浒传》的作者实为施耐庵与罗贯中合力撰写,在众多史料中记载,罗贯中为施耐庵的学生,在施耐庵避世著书的过程中,罗贯中一直伴随其左右,故而《水浒传》中有罗贯中的功劳也不是妄言之谈。

施耐庵祖上是儒家创始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的施之常,虽传至施耐庵父辈这一带已无从事文学之人,但施耐庵从小便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文学涵养,施耐庵自幼便不与同龄孩童为伍,经常手持一本书籍,便不能自拔,直至太阳西落,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籍。年仅十几岁,便饱读诗书,考取秀才。

施耐庵是天生的读书人,但却不适合出仕为官,古代文人常常以考取功名作为衡量其才华的唯一标杆,但施耐庵在这条路上走的并不顺风顺水,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投奔起义军,施耐庵皆不能施展其抱负,多次受挫后,施耐庵便断了为官之路,面对朱元璋的数次征用,他竟然避之不及,最后隐居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潜心著书,将其在元末群雄混战的局面中所见所闻整理成长篇小说,运用其擅长的人物描写的文学创作形式,完成了一部流传至今的文学巨作。

《水浒传》取材来源于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兴衰始末,以人物故事为主要线索,详细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到兴盛,直至灭亡的全过程,引发了悲情英雄主义的感想,揭示了封建时期社会阶级矛盾的根源,同时表述对起义失败原因的深刻反思。

27 749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