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班子相关工作部署要求,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一)起点定位高。**园区以“两区同建、全域五A、国际慢城”为理念,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生态化、田园化“六化”为要求,从“山水田林路、一产二产三产、生产生活生态、创意科技人文”等多个维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紧紧围绕“现代特色农业、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这个主题,以就地城镇化的模式,推进村改居、农民改市民,实行社区式管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引进农业相关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确保农业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占地1.5万亩的**药种源保护和繁育基地——中国**药园。

(二)规划水平高。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省**集团等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并将《“**园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确定为**市“十四五”实施大田园战略的重点工程。还专门聘请**等专家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既解决了专业难题,又为**园区建设规划引进了人才、输送了先进理念。

(三)推进质量高。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全方位、高强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一是继续采取“政府收储——二次流转”的模式,破解土地流转难题,实现土地经营权从农户手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当集中、从分散耕作到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二是继续按照不拆迁农村、保留乡村风貌的原则,继续完善园区建设,推行乡村风貌改造,完善园区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三是按照“一主多辅、一体多元”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对中药材产业、优质粮食产业、优势果蔬、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策略和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建设,在原有种植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产品物流园、农业观光园、辐射带动园基础上继续配套内容。四是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开展农业生产合作,让农民变“股东”,获得股金收入。五是引导入园企业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保底+分红”、“土地流转租金+返聘务工”、土地入股、经营权拍卖等模式,使农民实现土地流转金、薪金、股金、房屋租金、养老保险金“五金”收入。

(四)效益发展高。依托水稻、荔枝、龙眼、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重点建设中国**药园、**高科“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农场、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林下种植示范园项目,从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面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在政策扶持推进上,对入园企业项目从用地、税收、融资、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在资金筹措推进上,探索多元投入机制,采取上级扶持、企业投资、农民参与、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解决园区建设资金。加大新型产业引进力度,不断培育发展新业态。瞄准发展前沿,因地制宜引进中国树绵种植、辣木产业等,培育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业态,已建成集“吃住游”于一体的农家乐68家、民宿15家。

(五)宣传频度高。为了提高“**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密集开展“**园区”宣传推介工作。抓住农时季节、节假日、传统节日的特点,结合农耕文化举办丰收节、开耕节,不断积淀和丰满“**园区”农旅文化底蕴,吸引更加多游客入园游玩。加强与对外联系对接,有效宣传推介了**园区。举办了**等活动,扩大宣传面。通过桂台合作交流平台举办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举办**省“**园区”品牌形象发布会暨“过个欢乐年”旅游推介活动、开展“**园区”走进台港澳活动、开展了“**园区”走进周边城市宣传推介活动,全方位、多视觉推介、宣传“**园区”的农业模式、农业科技、农业特产、农耕文化、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打响了**城市品牌。

(六)管理效能高。成立了正处级的**园区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或牵头协调属地政府落实园区相关的各项公共事务、社会事务;明确了由**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开发、建设、经营及管理,构建了“一个中心抓管理,一个公司抓运营”的工作格局。建立并推进**园区“以园建园、以园养园”机制,即以**园区范围内形成的各类收益用于园区范围内的项目建设与管理及其他公共事务开支。整个园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投入、统一管理”的运营管理机制。

二、制约**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纵观**园区的发展,我们有很好的基础,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目标新部署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有差距,要素配置亟待完善。园区规划范围大、面积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交通严重不足,景区景点分散,道路里程长,好多时间都花在了坐车上。园区规划范围大、面积广,**社区作为最早建成的核心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风貌改造程度较高。与之相比的其他社区,如**等社区,基础设施水平、风貌改造程度还不够高,与休闲旅游乡村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外,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交通导引、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等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发展需求差距大,旅游供给侧短板突出,重点、节点景区景点要素配套不齐全,产品单一、组合度低,新产品、新业态缺乏数量和质量。

(二)投入机制有差距,产业规模量小质弱。地方财政对旅游投入的支持能力弱,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少、数量少、不稳定。近年来,园区的项目建设以自治区田园综合体为主,其他的项目,特别是市级、县级的公益性项目投入基本没有。当前,园区内主要的经营性项目由交旅集团负责,但由于多方面因素,除健康小镇外,其他的项目建设基本无新进展。

(三)产品开发有差距,精品打造缺乏动力。园区虽然集合了一批中草药、优质粮食、特色果蔬、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企业,但是企业规模还比较小,主推的**药产业,种植规模还不够大,产值还不够高。缺少融合“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开发的龙头企业,文化产品在融入和服务旅游产业中还有很大的差距。旅游资源要素分属多头管理,权属没有进行有效整合,用地政策保障不到位,存在“散小”状况,对商家吸引力不强,大项目落地难。

(四)营销手段有差距,宣传推介效果欠佳。旅游宣传营销缺经费、手段、载体,多元化、全方位、多平台旅游宣传营销格局未形成,借力展会平台、媒体、节庆等宣传营销方式手段不够创新,旅游文化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田园风光看**”的金字招牌没有真正擦亮。

(五)队伍建设有差距,行业管理任重道远。**园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窗口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执法、智能化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人少事多、一人多岗、超负荷运转,旅游新业态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短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三、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站在新的起点,进一步认清差距、正视问题,以健康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新产品业态培育、智慧旅游开发为重点来提升旅游供给能力,从全域旅游来思考、定位和谋划**园区可持续发展。

(一)补齐短板抓功能,使景区档次“高”起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网厕”旅游业的八大要素配置,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完善配套景区服务功能,按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园区。开设稳定运行的旅游公交专线,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交通服务。加强旅游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着力营造环境舒适、配套齐全、服务优质的便利化旅游基础和条件。

(二)完善机制抓投入,使投资环境“优”起来。以市场主导的原则,让企业自由的发展,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向发达地区学习,创新具有自身特点的融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外资、民间资金的吸引力。创新政府投入方式,加大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合作,通过风险补偿等措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园区。

(三)立足三产抓融合,使旅游产品“活”起来。**园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成果来之不易,作为4A级景区,已经在休闲光观、旅游发展等取得一定的成效,下一步要联合园区涉农企业积极谋划推广符合**园区实际情况的**药项目,进一步彰显“**园区”**药主题。同步发展旅游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物流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与上下游产业紧密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四)宣传推介抓营销,使乡村旅游“旺”起来。加大**园区的宣传营销力度,在园区增设文明旅游宣传公益广告,定期对园区的景点,企业的产品拍摄宣传,在网站、微信,抖音等各大主流媒体播放,增加知名度。组织园区企业到各地开展旅游推介,策划推出精品旅游路线,形成品牌合力,不断提高**园区知名度。

35 3139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