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实用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高中实用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一篇】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来恢复经济、对抗苏联;
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③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④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经过: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西欧经济
③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①美国的扶植;
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拉动了日本经济发展;
③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战后民主化改革。
(2)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①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2)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篇】
甲午中日战争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经过:,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军。日舰直逼中国旗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了敌人鱼雷,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2、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军民,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
4、中日《马关条约》时间
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三篇】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2 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演变
①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②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③商周:少量青铜农具,主要是“耜耕”或“石器锄耕”,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西周: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影响——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农业社会的基础。
④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国内史学界一般把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我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犁评,标志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耕作方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 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了时期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人力)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历史常考知识点【第四篇】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视苏联为障碍。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
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
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1948年,柏林危机是“冷战”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历史知识点梳理总结_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相关文章:
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初中归纳大全【第五篇】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4、唐代陶瓷最为著名的是:唐三彩。
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
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是在:唐玄宗时期。
8、科举制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
9、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10、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由隋朝李春设计主持修建造的赵州桥。
11、宋代最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12、北宋之后最著名的瓷都: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13、宋代的娱乐商业场所:“瓦子”。(或瓦舍)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15、两宋、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16、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后期。
1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南宋时期。
18、我国省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标志: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建立的“行省制度”。
19、台� 澎湖列岛。
20、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西藏事务。
21、元朝的最大港口:泉州。
22、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标志: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24、明朝科举制变化的标志:采用“八股取士”(为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25、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6、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的队伍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泉州籍抗倭将领:俞大猷)。
27、清朝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标志:雍正帝设──军机处。
28、台湾历史上第一次被外国侵占:1624年,被荷兰侵占。
年,郑成功(泉州南安石井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0、施琅(泉州人)率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1、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2、我国现在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成祖修建的故宫。
33、明朝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理学著作:明朝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上一篇:单位后勤工作个人总结【精编5篇】
下一篇: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