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人员管理报告【优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编外人员管理报告【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编外人员管理报告【第一篇】

各位领导,同事们:。

我首先感谢领导、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这次演讲的机会。借此机会,通过这次演讲增进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进一步理解,以便今后能够顺利快速开展各项工作。

我叫xxx,现年32岁,党员,大专学历20xx年参军,在部队,我严格要求自己,二次获奖,20xx年从部队退役,一直在古柏乡水管站工作。我把部队形成的严格的自律风格带到我的工作岗位上,平时工作很努力,工作很踏实。刚上班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在工作业务方面还不太清楚。在水管站的其他同志的关心下,特别是每次来水利局报告工作,我都会充分抓住机会,虚心地向专业的水利技术人员学习,在各位领导人的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适时帮助我。近年来,我一步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照顾下成长,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乡镇水利管理也很快成为业务中坚,现在是古柏乡水管站站长。为了让大家全面认识我,我打算向领导和同志们报告过去的业绩和今后的业绩。

近些年,我们坚持科学规划、依法管水、规范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据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营效益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发展机制,使水利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一)坚持建设管理并重,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在古柏乡的水利工程中,大部分建于六七十年代。建设标准低,长期运行,原工程大部分成问题水库。此外,渠道系统不匹配,标准低,灌溉收益少。经过实地调查,在政府和水利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科学规划,精心建设。近年来水库建设投入逐年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为改善水库现状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对两座水库进行了修整,可以基本保障夏季防洪、冬季预旱的任务。28口三平塘的整备也完成,经初步估算,可有效灌溉近千亩农田。06、xx年修建了近13公里的水渠,大大提高了古柏乡水渠的复盖率。

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开始考虑水库工程管理,为了充分调动各水利地区村民管理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法,抓住村干部,让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好村民管理的思想工作,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宣传,依法管水,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一方面加强水法、法规宣传,教育大众重视安全,保护水利工程,另一方面加强执法力度,立即制止和认真处理违规事件,同时赢得各级领导和当地村干部的支持,协调处理地方矛盾,经过长期细致的工作,大大改善了管理环境。特别是通过确认权划分界限,明确了水库管理范围,水管机构拥有合法的管理权,完全改善了水库管理的外部条件。建立以库养库、自给自足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利渔业,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和收益能力。

(2)充分利用自来水资源,努力提高经营效益。

在自来水工程中,经过政府和水利局的全面考虑,积极探索乡镇自来水管理的新模式,以个人承包与自来水站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活化自来水资源,真正有效、管理有效。我们古柏乡的自来水用户在我任水管站站长以来,不到200户,逐渐扩大到400多户。我们充分挖掘潜力,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这种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新机制,积极支持个人承包与水管站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为乡镇水利事业发展拓宽渠道。

我站立的那一年,健康,精力旺盛,敬业精神强,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工作。因此,对今后的工作也充满希望。

1、加强学习,积极主动做好日常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只有不断加强水管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胜任岗位要求。自来水站的人必须承担执行政策、上下内外交流的责任。同时,自来水工作实际上是服务工作。因此,水管工作人员光荣辛苦,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此外,我还要加强党性锻炼,服从安排,言行一致,顾全局,坚决维护领导班子团结,维护领导形象。同时,充分发挥水管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做好水利服务工作。

2.成为参谋助手,服从上司的领导决定。我及时准确把握各方面的工作动向,及时向领导反馈各方面的信息,注意调查分析,积极提出建议,科学分析和判断各种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宜宾县每年局部暴雨洪灾是不可避免的,水利工程蓄水不足,干旱可能发展。要树立防汛抗旱思想准备,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抓好水库年检制度建设,继续完成防旱预案,完善防洪预案,继续抓好各地三防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4.抓住以农村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工作。水利工作要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力争提高农业综合产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总结经验教训,巩固农村饮用水解决困难成果,进一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编外人员管理报告【第二篇】

××公司是我市一家在以广告设计、活动策划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方针和政策,该公司也不例外,虽然公司内部人员不多,但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内部岗位分工是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的,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该公司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1名,会计2名,出纳1名,保管1名,其主要是核算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公司结构。

公司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设有会计、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三、调查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实习,发现该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还发现该公司有几点好的做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虽然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合理的设置了会计工作岗位,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了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基本做到了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相分离;数据录入与审核记账相分离;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分工,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票据管理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空白票据是由专人去保管,保管票据的人员没有参与银行的全部印鉴章的保管,这也遵循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票据保管人员对票据的领用和使用上严格遵守了票据管理条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使用,对因填写错误而作废的票据,做到了全部联次保存。记账人员在会计账簿的摘要中对已使用的票据号码作了记录,以便随时检查已使票据号码的连续性。另外,未经批准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发现擅自将票据背书转让、擅自签发空白支票,对已经开出的银行本票、汇票等,做到了随时关注使用情况,期满后立即进行了使用余额的核对和记录。每月还由专人将银行对账单与账簿记录进行核对,还将票据的使用情况与银行对账单有关记录一一核对,做到了账证相符。加强票据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票据保管制度,做到了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账保管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三)资金管理一是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

四、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为了促进公司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规范财务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严格制定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公司会计核算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四)财务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

(六)做好会计审核工作,经办财会人员应认真审核每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和资料的准确性。编制会计凭证、报表时,应经专人复核,重大事项应由财务负责人复核。

(七)建立会计档案,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都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管和销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应当在保留原有好的做法的基础上,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涉及到的新领域进行不断修改、补充与完善,以保证公司所需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更加畅通、合理、高效。

五、调查、实习认识。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因为它不仅是为了报表而已,更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公司各个会计的资料以便了解公司经济的正确信息。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其从业人员,必须牢记会计准则,坚持原则处理今后面对的工作。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

通过这近一个月的实习给我感触很深,了解到理论应用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而我们在面对时间必须在学习理论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完成。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好专业课,还要抓住任何实习机会加强实践经验,真正的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者就是社会中,人际关系有时真的比工作能力还要重要,良好的人际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顺利,带来成功,带来机遇。在工作中把每个人都当作良师益友,那么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收获的更多。

编外人员管理报告【第三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课程改革重要载体的教科书领域出现了诸如教科书版本多样化、编写须立项核准、出版发行公开招标、选用权重心下移、评价力度加大等新情况,教科书管理也必将为适应新形势而改革自身,进一步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北京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规范的教科书管理势在必行。

教科书管理主要是指教科书立项核准、编写、出版、初审、实验、审定、选用、发行、供给等环节的相关规范活动。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辅以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见表1),采取典型抽样和分层抽样,分别选用了通州区和海淀区的八所学校(每区中小学各两所,办学条件较好和一般的各一所)。问卷回收整理后采用spss11.统计。另外,调查的同时还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教科书发行部门、新闻出版署、四家主要教科书出版社以及区县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代表等分别进行了访谈。

(一)关于教科书的立项、编写。

编写立项。

xx年6月7日,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教科书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课程教科书和地方课程教科书的编写分别需要向国家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申请立项,但究竟什么教科书(是否包括部分教辅材料)需要立项并未作明确指示。对此所做调查显示:%的教师认为国家课程的教科书需要立项,%的教师认为国家课程的教辅材料需要立项,%的教师认为地方课程教科书需要立项,%的教师认为地方课程的教辅材料需要立项。在此问题上,教师的看法不因地区、年级、性别、年龄、职务、学科等存在显著差异。

表1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2.编写人员。

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教科书的编写人员主要是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专家、任课教师、教研人员;教师在强调专家作用的同时也突出了任课教师和教研人员的作用,但家长则相对重视专家意见;对专家意见,教师更倾向于学科专家,而家长更看重教育专家。教师参与编写教科书的情况是:%的人没有参与过教学用书的编写及相关活动,%的人参与过,%的人参与过教科书使用意见的反馈。此外,在“其他”项上,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可提供教科书编写的资料。此结果,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处于教学活动之外,对专家的期望相对较高,而教师作为当事人,是从自己的课程活动出发,认为除了学科专家知识的保障外,教师的实际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随着年级升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学科专家在教材编写中的分量也就更重。而部分教师提到的学生为教科书编写提供资源也是值得重视的,毕竟救科书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能让收益和服务主体参与进来应该说是提高教科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于教科书编写人员的素质要求,教师的意见是: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有教学实践经验(%)、熟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积累(%)、良好的和责任心(%)、熟悉教科书编写的一般规律(%)。相关系数结果显示,这与教师选择的编写人员排序有很高的一致性。

3.编写组织。

在国定制教科书管理体制下,教科书的编写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教科书编写的组织也逐渐走向市场,特别是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计委印发了《中小学教科书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和《中小学教科书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后,教科书的编写更倾向于由参加招投标中标的出版社来组织。教师和家长对此的态度是:更愿意政府指定和蛆织,赞成由出版社组织的比例较小,教师只有%,家长仅为%。教师认为出版社组织教科书编写存在的问题有:缺乏教科书编写的多种专业人员(%),出版社会因尽量减少成本而不能保证教科书的质量(%),聘请的人员良莠不齐(%),编辑人员能力不够、责任心不强(%),编辑人员的时间不能充分保证(%)。由此,国家如实施教科书出版发行招投标办法,一方面必须加大出版社资质的审查力度,同时出版社也必须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二)关于教科书的实验、审查。

教科书编写后的实验是其科学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教科书管理的重要环节。%的教师和%的家长认同教科书实验的重要性。

审查是保证教科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和家长都非常赞成,只有.9%的教师和%的家长认为教科书审查不必要。但关于具体的审查对象,《中小学教科书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指的是国家课程教科书和地方课程教科书,而教师的意见是:%的人认为所有教科书不分层次和类别都必须审查;%的人认为应综合考虑教科书的层次、课程类型等多种因素;16%的人认为应按教科书的层次如国家、地方区别对待;%的人认为按不同教育阶段如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区别对待;%的人认为按课程类型区别对待,如必修课程的教科书审查,选修课程的教科书不审查;%的人认为按课程内容(如人文、社会、科学类)区别对待。

关于审查人员,教师的意见依次是:专家、教师、社会人士等组成的专门审查组织(%),教育部工作人员(%),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大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9.%),民间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可见,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应有一个多方人员组成的专业组织审查教科书,这与《中小学教科书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一致。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教育行政人员也是主要的,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地看到行政部门对审查结果的干预和影响,而对教科书审查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业务活动认识不够,这也是目前行政部门专业活动和行政管理不分造成的惯习性影响。

关于审查的收费,《中小学教科书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没有明确规定,但随着教科书的编写及出版、发行逐渐市场化,审查将是一项政府监控的专业活动。总体来说,%的教师赞同不收费,%的教师赞同主要应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划拨专款,%的教师赞同由出版社交纳一定费用,9.%的教师赞同由编写者交纳一定的费用。可见,教师地认为教科书审查是政府管理教科书的重要手段,而政府履行调控义务理所当然由政府承担经费,这里存在政府与市场二者关系定位的问题,如定位不同,审查费用的承担方式也不一样。

(三)关于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出版。

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我国教科书的出版发行是政府指定出版社出版和新华书店全国统一发行,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行为。21年后,教科书出版发行中市场化的因素增多,对于逐渐引入市场因素的教科书出版,教师和家长的认识存在差异,教师更赞成由参加招投标的中标单位出版(占62%),而家长则更赞同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出版社出版(占6%)。教师在教科书的组织编写和出版的认识上,4%的人赞成由国家指定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编写教科书。

2.发行。

教科书发行方式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发行部门发行、招标的中标者发行、新华书店统一发行、出版社自己发行、个体书商发行和区县教研部门发行等形式,家长相对比较赞成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发行部门发行,教师更倾向于由参加招标的中标者发行和新华书店统一发行。

3.出版与发行的关系。

教科书的出版和发行在招投标上,教师都比家长更赞同一些,而家长则倾向于政府指定。这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家长对中小学教利书政策不太了解,对新的出版发行方式关注不多,而教师相对来说更为熟悉一些。虽然如此,但在谈到市场化因素介入时教师也是喜忧参半,其认为出版社竞标出版发行教科书的积极因素有:提高教科书的出版质量(%)、降低教科书的成本(%)、增强出版社出版教科书的实力(%)、活跃教科书市场(%);消极因素有:造成教科书市场的混乱(%)、引发恶性竞争(41%)、增加教科书的成本(%)、其他(%)。

(四)关于教科书的评价。

总体质量。

对教科书的总体质量的评价,相对教师和家长来说,学生的满意度要高一些;而8%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一般。学生方面,年级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三年级和五年级认为非常好的分别是%、%,而初二学生则只有%认为非常好,%认为一般。教师方面,%的小学教师认为非常好,而只有%的中学教师认为非常好。

以上结果的出现,一方面因为家长和教师更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而学生从自己的感觉出发。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是教科书的使用者,相对家长更有发言权,而家长对教科书的评价是当事人的一种感觉。学生与教师的评价都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普遍反映比较好,这说明低年级的教科书相对比较成功,而知识要求相对较低,更要求直观性、趣味性等,这可能是低年级教科书更受的理由。

2.评价标准。

教师和家长在评价教科书时都倾向于知识及其体现形式,其次才是外观如图文、印刷、大小等,并且教师比家长还更重知识的呈现形式。对教师来说,其群体不因为地区、年级、性别等存在显著差异。而对家长而言,不同地区的家长在选择编排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和教科书的外观是否有吸引力上有极其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在选择教科书是否图文并茂有显著差异,三年级、五年级、初二年级有逐渐递减的趋势,分别为%、%、%,孩子的年级与家长选择图文并茂的教科书有显著的负相关;家长的学历、职业、家庭月收入除了在教科书的价格一项上不存在差异外,其他各项评价内容上都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学生对教科书的喜欢程度依次是:配备很多学习材料(%)、彩色(%)、图片多(%)、印刷精美(%)、纸张好(%)、内容比较简单(5%)、价格便宜(%),可见,学生看重的是学习材料的多少,其次是直观感觉上的,而内容上的要求则列在后面。

结果显示,教师在评价教科书时主要看知识内容以及编排是否有利于教学;家长虽也重视知识及其呈现,但在关心知识选择和外在表现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评价则更倾向于是否方便学习。

3.评价人员。

教师和家长都倾向于教科书评价应由多方人员组成的组织、任课教师来操作,而且学生、家长参与教科书评价的呼声很高。

(五)关于教科书的选用。

选用情况。

中小学教科书的选用主要是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教研部门人员(%)、校长(%)决定的,而任课教师(%)、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参与很少,家长(%)和学生(%)等需求主体更是被忽略。关于学校选用教科书是否征求过教师意见的问题,92%的教师选择没有听取过,且两区不存在差异。%的家长认为教科书征订是规范的,%的家长认为教辅材料是被要求订阅的。可见,虽然教科书选用权有所下移,但主要由区县行政部门决定,而在教科书征订比较规范的同时,教辅材料管理的力度还有待加大。

2.选用权的层级。

新课程改革正在健全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但在具体教科书由谁来选,哪一层级具有教科书选用的权利方面,在国家部门、市级部门、学校任课教师、区县部门等几个选项中,教师和家长都倾向于市级部门和国家部门来选择教教科书,这里教师和家长有差异,5%的教师倾向于市级部门,而47%的家长则更赞成国家部门;2%的教师赞成由区县部门;而相对学校和任课教师而言;教师和家长都较倾向于任课教师。家长的学历、职业等因素与选择由国家部门和市级部门决定显著相关,大学本科以下学历的家长,学历越低越赞同国家部门和市级部门选择,高中和中专以下的赞同国家部门选择的比例高于市级部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长,赞同国家部门和市级部门的呈递减趋势,并且赞同国家部门选择的比赞同市级部门的少;工人和农民比较赞同国家部门和市级部门选择,其次是公司、企业人员。教师则不因为地区、年级、性别等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有:(1)考试对教科书选用的导向非常明显,教师和家长认为,谁有权组织考试,则教科书选用权就在哪级。(2)学校对教科书的选用,一是因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确立,学校有权利自己选择教科书,而在学校对教科书最有发言权的是任课教师,部分教师非常赞成自己选择所教科目的教科书;二是由于部分示范学校由学校选用,而学校选用部分是由任课教师操作的。

3.选用人员。

北京市部分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区县成立了由教研人员、骨干教师和家长等组成的教科书选用委员会,负责教科书的选用及推广。关于选用委员会人员构成问题的调查结果:教师和家长赞成选用教科书的人员首先是教研人员和任课教师,其次是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行政人员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学生和家长也开始参与教科书选用;教师更倾向于教研员和任课教师,家长则更看重教研人员和教育专家的意见。不同年级的教师在选择任课教师和学生方面也有极其显著差异,年级越高越重视任课教师特别是学生的意见(前者小学为%,中学为%;后者小学为%,中学为%)。对家长而言,两区家长在选择教育行政部门和任课教师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通州区的家长多选择了教育行政部门,而海淀区的家长则更倾向于任课教师(前者通州区为%、海淀区为%,后者海淀区为%、通州区为%);不同学历、职业和收入的家长在选择教研部门人员、任课教师、家长、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有:(1)随着课改的深入,教科书选用的专业性增强,熟悉情况又有大量专业背景的教师和学科专家等专业人员才更有发言权,但由于有统一考试及教师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存在,%的教师认为把教科书的选用权完全交给任课教师不可行;(2)家长和学生作为教科书的需求主体不容忽视,%的家长认为教科书选用时家长的意见很重要,因为目前%的家长对孩子使用的课本都很关心,但不同学历、职业和收入的家长关心的程度有很大不同。

(六)教科书的供给。

价格。

教科书和教辅材料的总价格不同地区、年级、学校有差异,两地调查结果是:小学三、五年级教科书的价格大致是5-1元,初二年级大致为1-15元;教辅材料小学三年级大致为5元以下,而五年级选择5元以下和5-1元的都比较多,初二年级大致在5-1元左右。以此推算,小学三年级一学年的课本费大致为2-3元左右,五年级大致为2-4元左右,初二年级大致为3-5元左右。

关于教科书的价格,%的教师和%的家长认为非常高,%的教师和72%的家长认为比较适宜。不同年级家长在选择非常高和比较适宜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小学学生家长选择适宜的较中学家长多,而%的初二学生家长认为非常高。调查中,%的家长认为要负担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费完全没有困难,%的家长认为有一定困难,还有%的家长认为有很大困难,这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数据(家庭月收入1以上的占%,3-1元的占%,3元以下的占6%)比较一致。教师对此不存在地区、年级、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在课本费的构成中,教辅材料已接近教科书的价格,因此,严格课本价格管理,特别是降低教辅材料的价格仍是教科书管理的重要内容。

2.费用的承担。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本并不是免费的,绝大部分是学生(家长)自己承担,从2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开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对此,55%的教师和家长赞成课本费由政府和家长分担,25%的教师和49%的家长支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试行免费教科书制度,认同由政府或家长单一主体承担的教师和家长分别是1%、2%和2%、2%。

3.获取。

对于教科书的获取方式,教师、家长和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认为,学生由哪种方式获取教科书影响都不是特别大,相对倾向于学校免费发放(实质是政府免费发放),赞同学生买教科书的',通州区为%、海淀区为%。家长和学生将近7%的人都赞同由学校兔费发放,在不能免费发放的情况下,更愿意购买。而对借用和租用,家长不太赞成,特别是学生,只有%的学生赞同,通州区家长比海淀区家长更赞同借用和租用。此结果与上述教师和家长赞同由家长和政府分担课本费居多不太一致,这说明教师和家长虽然赞同由政府和家长分担,但如果能有免赞提供的,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接受;而对学生来讲,借用和租用课本好像都不太现实。

对于教科书的重复使用,5%的教师和%的家长赞成、%的学生愿意;不同年级教师在赞同上有极其显著差异,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更为赞同(%、%),而家长和学生则不存在差异。%的教师认为使用旧教科书对教学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特别是中学教师;虽然63%的学生认为,课本的新旧对学习没有影响(这在地区和年级上都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海淀的学生认为影响比较大,高年级的学生认为影响比较大),但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愿意使用旧教科书,这里可能有观念、年级、地区的影响,还可能与提供“旧”到什么程度的教科书有关,如要实行教科书重复使用的话还需进一步引导。

关于黑白版教科书,%的教师认为黑白版教科书对教学有影响,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更认同有影响。%的家长赞同孩子使用黑白版教科书,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越低越不赞同;另外,家长的职业也影响对此问题的看法,工人、农民、公司企业人员和个体经商者比较赞同使用黑白版教科书,%的学生愿意接受黑白版教科书。可见,使用黑白版教科书对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来讲影响不是非常大,但低年级的教师和家长相对来说都不太赞同使用黑白版教科书。

4.免费供应。

如果我国教科书可以无偿供应的话,其范围可能有多大?划分的标准是什么?调查显示,在教利书不能完全无条件免费供应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比较赞同按教育阶段来区分教科书免费与否,在其他标准上有所差异(见表2)。关于教科书免费供应中会遇到的问题,教师关注较多的是费用承担(%)、纸张质量(%)、使用管理(33%)等具体操作问题,家长则较关心内容处理(%)、消毒问题(%)、纸张质量(34%)、费用承担(32%)。教师和家长都关心免费供应如何运作,相对来说家长还较关心教科书的内容。

表2教科书免费供应范围的划分标准。

在学生使用教科书方面,%的学生经常在课本上划线或做笔记、做练习,%的学生偶尔做,而从不做的仅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此问题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高年级学生使用。在利用的时间方面,除了上课和写作业的时间外,68%的学生每天都会不定时看课本,%的学生几天看一下,只有4%的学生从不看;在地区和性别上有极其显著差异,通州区的学生比海淀区学生利用率高,而女生比男生利用率高;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相对来说年级低利用率低。一学期结束后,学生使用的教科书%的有点新,17%的非常旧,只有%的比较新;在年级和性别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年级的书比低年级的书旧,男生的书比女生的书旧。对使用过的教科书,26%的学生经常看,%的学生偶尔看,%的学生从不看;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看得多,女生比男生看得多。对使用过的教科书,%的学生是自己保存,%的学生借或送人,%的学生卖废纸了。%的学生认为,课后学习时课本比练习册用得多。可见,学生对教科书的利用率比较高,使用后的教科书保存也较好,且更愿意自己保存、偶尔翻阅。

(一)结论。

第一,国家课程教科书和地方课程教科书编写需立项自不必说,但两种教科书的教辅材料是否需要立项与前两者的立项并没有必然联系,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教科书应由具备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有教学实践经验,熟悉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积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熟悉教科书编写的一般规律的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专家、任课教师、教研人员等在专门的时间编写;如果出版社要组织教科书的编写,还必须由相关部门对其资质进行审查。

第二,教科书编写后的实验和审查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审查对象划分的标准应多元化,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参考课程层次、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教育阶段等标准。目前,审查中行政干预还比较多,在经费管理等方面还需规范。

第三,教师和家长对逐渐引入市场因素的教科书出版发行这种新的趋向喜忧参半,特别是家长,更倾向于由政府部门指定单位进行教科书的出版和发行。

第四,教科书的总体质量较高。在评价时,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偏重知识选择及其呈现形式,其次才是教科书的外观。教科书的评价应由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组成的专门组织进行。

第五,教科书的选用主要由区县行政部门决定,教科书的征订比较规范,但教辅材料的管理力度还较弱;教科书的选用受考试影响较大,多数人主张考试权与教科书的选用权相一致,教科书的选用应由教研人员、任课教师、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等专业人员操作。

第六,学生课本的费用相对较高,部分家庭承担有困难。教师和家长都赞同由国家免费供应或家长与政府分担;教科书的借用和租用或重复使用,在我国现阶段都不太现实;教科书免费供应范围划分的标准可考虑教育阶段、经济水平、课程类型等因素;教科书免费供应中会遇到内容处理、纸张质量、消毒、修订、价格、发放、费用承担、使用周期、使用管理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

教辅材料:中央和地方都应采取措施加大管理力度。

教辅材料管理是教科书管理的重要延伸,目前,中央在教辅材料的管理上力度比较大,但地方的适切性措施较少。对教辅材料的管理,首先应对其准确定位。随着教科书出版发行等环节中市场因素的引入,教辅材料运作中市场因素必将增多,而且教辅材料目前应该说更加市场化。对教辅材料,可以把其当作是有限制的产业来看待,有限制即是指政府的干预和引导,并且这种干预和引导应贯穿到教辅材料运作的全过程。第一,各类教科书的教辅材料在编写时都应按教科书层次在相应部门备案,以让主管部门了解教辅材料数量的大致状况;第二,编写完成的教辅材料都应送相应管理部门,由其组织比较权威、专业的人员对教辅材料进行评价,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评价结果,以科学、公正的评价导向,营造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辅材料运作环境;第三,应对教辅材料进行明确的限价,井对印刷质量、发行等环节进行核查,以确保教辅材料的质量。

2.教科书编写:吸收并保证大量高水平教师参与教科书的编写。

目前,教科书编写人员多是兼职,吸收教师参与不但可以补充人员力量,也能使教科书尽量贴近使用者需求。吸收高水平教师参与教科书编写,第一,可以把教科书编写作为一种资格,有关部门可以规定具体条件并进行认定,经过资格认定的教师可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明,该资格认定可进行定期审查;第二,收集获得该种资格认定的教师材料组建教科书编写人员数据库,入库人员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备选力量;第三,由出版社或其他组织在数据库挑选相应学科和要求的人员编写教科书,并在编写前签订正式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编写组织者应加强协调,保证教师编写教利书的充足时间。目前,出版社等教科书编写组织单位和教师管理是两条线,要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困难,组织者一方可以沟通教师的管理部门,同时也要与教师在编写要求上达成一致。

3.教科书出版发行:项目招标方应加大对中标方资质的审查和全程监督教科书的招投标不同于一般市场上的项目招投标,政府既是教科书项目的招标方,同时也是教利书管理的执行者。政府对市场化运作的干预,资质认定和监督是重要手段。在教科书的立项、出版和发行上,最好能一体化,这样一方面能让实力强的出版社承担,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出版社的积极性。第一,按立项、出版、发行三个环节的要求进行资质认定,并施行年审制度;第二,对中标出版社实行全程监督,确保教科书的质量和出版社运作规范。

4.教科书评价:以专业性、公正性营造良性竞争的环境。

随着教科书的多样化,评价的导向作用就越来越明显。教科书评价可以看成是一项多主体并存的活动,既可有政府组织的评价,也可有民间机构进行的评价,原则上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评价要保证其专业性,这使评价结果具有影响力的基础,教科书的评价应由专业人士进行;第二,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应依照教科书本身的科学性标准进行;第三,保证社会对评价结果的知情权,评价结果应根据评价主体的职责,层级等在允许的范围内公开,以供对比和参考。

事实上,教科书审查的划分标准是多样的,德国、挪威等国教科书的著述、编辑、发行由民间出版社承担,根据各州的法令,出版社有义务将其编辑的教科书的样书提交给教育部申请审定,即教科书没有任何区分的要申请审查;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区分的标准为是否为国家编写,民间出版社编写的教科书都要经教育部审查。可见,教科书审查对象划分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按层次划分,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教育阶段也是可以参考的标准,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

5.教科书选用:切实保障使用者和需求者的选择权利。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权利逐渐分化,课程主体获得教科书选用权是必然的趋势。第一,改革考试制度,减少其对教科书选择的影响;第二,减少行政权利的干顶,要让教科书选用权从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中脱离出来,让利益主体自我把握;第三,形成教科书利益主体的制衡机制,以保障使用者和需求者选择的权利;第四,各利益主体应广泛阅览多种教科书,进行比较,以保证选择教科书的科学性。

6.教科书供应:采取措施加快免费供应的进程。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科书免费供应不管是从经济条件还是具体执行措施上都还不成熟,教科书的免费供应只能是逐步推进。第一,政府应检查对教科书价格干预的执行效果,以切实降低教科书价格;第二,免费发放黑白版教科书、部分教科书重复使用、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费等过渡措施并举,先在小范围内以扶助的性质免费展开;第三,逐步实行大范围的政府与家长分担的形式,如使用教育券或政府直接补贴给出版社的方式进行;第四,政府划拨专项资金以政府购买的方式免费发放或出借教科书,并同时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编外人员管理报告【第四篇】

今年暑假,我在xx进行了物业管理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依次对设施管理、事务管理、保安管理进行了实习。在实习中,我在管理处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物业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物业管理理论,探求物业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物业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与理性的认识。

我所实习的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香港沿海绿色家园集团。目前,该公司拥有员工近1500人,在深圳、厦门、福州、上海、武汉、鞍山、北京、大连、长沙等大中城市均有物业管理的项目。管理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管理项目类别有大型住宅区、高层商住大厦、商场、公寓、别墅、酒店、高等院校等物业。伟柏花园是其所管辖的物业管理项目之一。伟柏花园由2栋19层高的塔楼组合而成,小区面积约29000平方米,居住270户,居住人口近一千人,管理处员工26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

回顾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伟柏花园管理处的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管理处开展物业管理有关工作的特点、方式、运作规律。同时,对管理处的设施管理、事务管理、保安管理有了初步了解。

严把员工招聘关。美佳物业在招聘管理人员须毕业于物业管理专业;招聘维修人员须具备相关技术条件的多面手,并持有《上岗证》;招聘安保人员须属退伍军人,对其身高、体能、知识、品格、心理素质等都进行严格考核挑选。

做好员工的入职、在职培训工作。美佳物业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相关培训工作,使员工对小区的基本情况、应开展的工作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对在职员工提供各类专业性的培训机会。美佳物业提倡“工作就是学习,工作就是创新”,每位员工都争做“学习型、创新型”员工,员工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比帮赶超的竞争氛围。从而,使员工个人素质得以提高,管理处的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益得以提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实际出发,管理处严格参照ls09000质量体系运作,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规程、工作标准、考核标准。管理处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制定全方位的上级、平级、下级的360度考核办法;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实行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增强了考核的可操作性,减少考核时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避免了考核走过场的现象,通过考核机制的建立,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实习中,我看到一套由沿海集团、易建科技、美佳物业合作自行设计开发的“一站式物业管理资迅系统”物业管理服务软件。该软件包括:“一站式客户服务、一站式资迅管理、一站式数码社区”三大体系,是一个利用网络、电子商务、科技手段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地开发、整合、利用客户资源的资迅系统。管理处全面提倡“一站式服务”、“最佳保安”的特色管理服务。从而,实现了高效的管理运作,解决了业主的奔波之苦,创造了一种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提升了服务效率,提高了业主满意度,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最终提升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设备管理,我在实习中看到,管理处着重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对各类设备都建立设备卡片;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巡视,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清洁,并认真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对水池、水箱半年清洗消毒一次,进行水质化验,以保证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发电机每月试运行一次;消防泵每月点动一次,以确保发生火灾险情时,消防泵能正常使用。等等。

美佳物业在与业主关系管理方面,在实习中我了解到,在20xx年美佳重点开展了“顾客互动年”活动。成立了美佳俱乐部,设立新生活服务中心,开通客户服务热线,及根据小区居住的业主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爱好与兴趣、不同的层次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的社区活动与主题活动。

编外人员管理报告【第五篇】

为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一步规范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 “ 从严控制、规范管理 ” 的原则,坚持总量管理、按需使用、规范程序、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控制行政成本,依法维护机关、事业单位和编外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二、范围和对象

市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群团机关及市直属事业单位、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所聘用的编外人员。

三、基本要求

1 .不再使用行政附属编制

按照 “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 的原则,市级机关后勤服务岗位原已在编的后勤服务人员,其人事管理、薪酬福利仍维持不变。新进人员按照编外人员员额制度实行规范管理。特岗人员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2 .严格控制使用编外人员

机关公务员岗位以及行政执法、涉密岗位,一律不得使用编外人员。现有编制内人员能够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一律不得使用编外人员。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一律不得未经审批擅自聘用编外人员。

3 .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总量

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确因履职需要使用编外人员的,应限于后勤服务、辅助执法、技术服务以及其他辅助性事务。编外人员员额由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组织、人社和财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从严核定;国家和省尚未明确核定标准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市机构编制、组织、人社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员额核定标准。行政机关编外人员员额总数原则上不得超出该机关行政编制的 10% (机关有物业管理人员的,比例要相应下降)。公安、城-管、人社、卫生、教育等少数因工作性质确需超出限额规定使用较多编外人员的部门和单位,应按上级有关规定从严控制总额,在对现有聘用人员进行清理规范后,由主管部门商市机构编制、组织、人社和财政等部门,提出编外人员员额总量、实名制管理、薪酬待遇标准、分级管理等具体办法,报市编委审定后执行。

四、主要任务

1 .规范编外人员员额管理

市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员额总量管理。严格编外人员员额使用程序,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需使用编外人员的,应于每年三季度向市机构编制部门申报编外人员员额使用数;审核同意后,由市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确认的年度聘用员额和具体人员名单编制经费预算、核拨人员经费。

2 .规范编外人员人事管理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编外人员招聘、使用等日常管理工作,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 3 )切实保障编外人员工资待遇,依法为编外人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市组织、人社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负责编外人员人事管理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

3 .规范编外人员经费管理

市级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市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按有关规定审批后使用编外人员员额的,其人员经费和社会保险经费或劳务派遣费用列入用人单位年度财政预算编制项目,由市财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核拨。未经审批的,财政部门不予支付经费。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市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审批备案后使用编外人员的,其人员经费由用人单位安排,接受财政部门监督。

五、组织实施

1 .全面清理现有编外人员

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对现有编外人员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对已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且劳动合同期满后不适应岗位要求或超出员额范围使用的人员要依法终止合同;对未订立劳动合同或不符合聘用标准的人员,一律予以清退;对确需继续使用的人员,应在核定的员额标准内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获批准后完善法定手续。

2 .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制度

市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以及主管部门、用人单位,要切实按照责任分工,尽快制定相关配套办法和管理规定,建立完善编外人员员额管理、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相互协调、互为制约的管理体制。市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编外人员员额管理,建立健全编外人员实名制管理信息库;市组织、人社部门要强化编外人员人事管理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相对统一的薪酬标准;市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核拨和使用的监管;主管部门要加强本系统编外人员员额使用、公开招聘、合同管理等编外用工情况的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要依法制定编外人员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编外用工情况的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

3 .严肃违规责任追究制度

市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以及主管部门要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程序,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编外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对违反本意见擅自招用编外人员的,要严肃追究纪律责任,由任免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予以追究。

各区要相应做好本区机关、事业单位和街镇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切实加强编外人员管理。各区原核定的行政附属编制(后勤服务人员编制)不再继续使用,原有后勤服务在编人员及编外人员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参照本意见制定。

一、图书馆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对编外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

2.用工不规范,人力资源流动性较大

3.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编外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图书馆编外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1.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

2.规范编外用工审批程序和招聘方式

3.将编外人员一同纳入图书馆员考核队伍

4.在编外人员中渗透图书馆文化

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理念。文化的价值在于融合硬的组织结构与软的人力资源,整合组织资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服务于图书馆战略目标。应把树立共同的价值观纳入人力资源管理,把图书馆文化渗透到编外人员中去,让编外人员感觉到组织的温暖,增强成为图书馆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图书馆的利益和形象。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更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个编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进一步促进图书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编外人员管理报告【第六篇】

首先很感谢公司和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将我由一名普通职员提升为中层管理者。作为码头的一份子,我也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和建设中去,进而更好的发挥我的特长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20xx年年末来到码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码头度过了6个春秋。从码头开始运营我就一直在这里,我可以很志豪的说,我是和码头一起成长起来的。我在码头长期从事基层管理工作,所以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下面的工人师傅都很熟悉。此次公司人事调整,我将做为一名管理者继续参与公司的经营。面对这熟悉的一切,我将会有一个全新认识。

我认为作为公司一个中层管理者、部门的负责人之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要负责好公司给我的各项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刚上任的部门领导,我希望以身作责,用我的行动来来感染我的团队和底下的一线员工。其次,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将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最新政策正确的传达给员工,并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重要的是做到对团队共事的同事予以充分支持,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最大限度的提升部门的运转效率和工作激情。

现将就几个方面谈下上任后的工作计划:

一、建立调度中控室,提高作业效率、优化场地利用率。

长期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调度在码头现场作业的重要性。码头建设之初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调度系统,只是把调度的权限下放给理货班长由理货班长全权处理。虽然在码头开始阶段,确实带来了管理上的便捷和管理上的成本优势。但随着码头箱量和业务的不断增加,这种平行管理带来的弊端也随之而出现。效率明显下降,问题也不断的出现,像“拖工、扯皮、效率不高”等情况时而发生,这种情况下就给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压力。码头现有的设备和场地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利用来提高效率,这是无论哪个码头公司都要面临的问题。码头的初期业务量不大,这类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这类问题如果结解不好将会成为制约码头发展的瓶颈。

上任后,我将把调度中控室的建立做为重点之一来抓。通过调度系统来提高码头运转效率。通过合理调度设备的使用和场地的合理利用,来解决码头设备和场地不足的问题。借助调度系统的力量,来减轻管理上的压力。

二、减少货伤、货损、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货伤、货损、作业事故的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地,不仅公司要付出成本上的损失,而且码头声誉也将受到影响。

像货伤、货损主要发生在cfs作业和因集装箱事故造成的损伤,以及在集装箱进场检查疏忽检查,还有钢材装卸时对钢材产生的伤害等。这些多是在作业过程中因作业不当或岗位失职而造成的。而事故的发生就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作业失误、有的是对安全规定的忽视、还有的是预防措施不到位等。

上任后如何对这类问题的防范和解决也将是我的中心工作,特别是避免安全事故将是重中之重的事情。首先要规范操作类规定,规定要严格执行下去并且要严格遵守。加大检查的力度,重点检查岗位工作人员是否按作业规定执行、是否认真履行了本岗位职责。总之要将危险和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对一些作业方式如果存在隐患的,就改进工艺、改进作业流程。加大管理上的力度,规范操作流程,朝着无事故生产100天、1年的方向去努力。

三、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加强培训工作。

一线员工服务意识不强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像工人们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服务观念、没有公司的认同观、对客户不热情等!

对于这类问题,一方面要做一线员工的思想工作,加强教育培训,让他们有一种公司认同感。同时做一些礼貌培训的工作,并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思想。

另一方面机关的部门员工包括我在内,要做一个表率的作用。通过以身做责,让工人看到我们是如何面对客户,如何与客户打交道!让他们有一种危机感,告诉工人们“客户是我们的上帝,如果上帝都不来光顾!我们大家都要下岗”

四、提高机关员工的效率、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由于工作环境原因,需要协调、联系的工作也比较多。在工作中,我注意到与公司其他部门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能够更便于开展工作。作为公司的一线部门,我希望我团队内的成员能够与其它部门有较融洽的关系。做到随时有事能够及时处理。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阻力和压力,工作效率也相应的会提高。

最后。

做为部门的负责人,作为管理者之一。在日常工作中,我会非常注重自身的形象,会对自己做严格要求。要求部属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坚决做到,要求部属不做的,我带头不去违犯。以部门公司利益为重,维护部门团结,加强团队协作,充分相信团队成员,并努力去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争取做到最好。

对于公司和公司领导给予我的期待,我将尽心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当然,我自己也存在着不足,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且还很年轻,在经验和业务理论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综合素质上距公司要求还相差甚远。这些不足,我将在下以后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克服。

我会要虚心向其它同志学习工作和管理经验,借鉴好的工作方法,努力学习业务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使自己的全面素质再有一个新的提高。进一步强化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完成工作的标准。为公司将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编外人员管理报告【第七篇】

11月27日下午,我局由党支部书记-带队对局机关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检查,听取了机关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同志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汇报,认真查阅了机关服务中心活动开展以来的文件资料、学习笔记,分别约谈了机关服务中心党支部负责人、普通党员代表。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组织到位。按照省局活动办总体部署,机关服务中心成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建功任组长,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通过职责分工、明确责任、确定目标,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推进。

二是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机关服务中心作为后勤服务保障单位,有经营职能,工作人员组成较为复杂,岗位相对分散。针对这种情况,该中心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利用难得的机会,既按照局活动办要求学习规定文件和材料,又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实际,为每位员工配备了业务学习资料,并通过组织考试奖优惩劣,激励员工自觉主动提高,同时还建立了机关服务中心学习qq群和微信学习群。针对“四风”查摆,机关服务中心开展了“四查”活动(即查找出中心员工自身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查找出为服务对象服务时应当改进的问题建议;查找出对支部书记个人的建议;查找出对中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每位员工匿名每条写出不少于3条意见和建议,调动了大家谏言献策的积极性,收到了200多条回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了35条加以研究解决。

三是整改有力、措施到位。机关服务中心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和意见,积极面对,认真整改,在较短时间内修订完善了《内部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年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工资晋升制度》7项制度和《机关服务中心车辆管理办法》,明确了三金、带薪休假、重大节日慰问、困难应急救助等员工关心的10项基本福利,得到广大员工的热情拥护。

一是有部分党员的学习笔记记录较乱;二是部分整改措施尚未落实到位;三是学习方式需要进一步丰富。

一是希望建章立制注重实效,杜绝为建章而建章,所立制度能切实解决我省旅游业发展及机关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希望局党组加大对二级机构的关心支持力度,明确职能,增强其造血功能,减轻生存压力。

三是希望局党组进一步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注重创新,加快推进我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议每位局党组成员不仅选择优势旅游企业作为联系点,指导其发挥优势,尽快做大做强,同时,针对分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择1-2家面临困难的旅游企业或项目,深入指导,助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助其早日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编外人员管理报告【第八篇】

2.规范编外用工审批程序和招聘方式

3.将编外人员一同纳入图书馆员考核队伍

4.在编外人员中渗透图书馆文化

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理念。文化的价值在于融合硬的组织结构与软的人力资源,整合组织资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服务于图书馆战略目标。应把树立共同的价值观纳入人力资源管理,把图书馆文化渗透到编外人员中去,让编外人员感觉到组织的温暖,增强成为图书馆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图书馆的利益和形象。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更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个编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进一步促进图书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e#

摘 要: 编外用工问题是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科研型事业单位的人员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编外人员的管理也有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本文基于编外人员在科研型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深入探讨了在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事业单位中,编制外用工现象普遍存在。科研型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外用工问题有着区别与其他事业单位的突出特点,因此在管理形态上也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进行一刀切,应该充分考虑到编外人员在科研型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深入探讨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存在的特殊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特点

科研型事业单位因其特殊的组织形态和工作性质决定,其编外用工已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用工岗位已不仅限于工勤岗位,而是越来越多的存在于重要的管理和研发岗位,其编外人员区别与一般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具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知识资本,工作富于创造性。很多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拥有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尤其是那些掌握单位核心技术、重要隐形知识的员工,此类员工以知识创新为其核心工作内容,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的发展,已成为科研单位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劳动的过程往往是无形的,没有预先制定的工作流程,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工作标准,因而工作工程无法监控。而其劳动成果往往是新知识,这些成果本身难以量化,其产生的收益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估价。

(三)自主性强,有更高的追求。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员工,工作的创新性,使得不愿意受制于规章制度的制约和领导的监督,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自我管理灵活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他们作为社会中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他们已不限于简单的生活物质需求,而是更加注重追求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二、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上缺乏相应的依据。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科研型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的用工也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所以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很难明确责任和权利问题。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和员工维权意识的增强,与编外用工有关的劳动争议呈增多趋势,处理不好,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三)同工不同酬、差别对待,没有归属感。事业单位聘用编外人员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因此,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科研型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外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人员中不少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待遇与编内人员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事业发展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使得编外聘用人员对单位没有归属感、认同感。

(四)需求层次较高,管理成本高。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不同于一般事

业单位的工勤岗位或者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编外人员,他们具有高学历,掌握着先进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要求自身价值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个人职业未来的合理规划。因此事业单位在有效控制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要把这些需求考虑在内,管理工作也要包括对个人的定期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

三、针对科研型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管理对策

(二)探索新路子,创新用工方式,节约编外用工成本。相比传统的人员管理制度,人才派遣制度是一种新的但也是非常有用的人事管理制度。但它的原则也必须是“以人为本”。各派遣单位要制定和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和运作程序,建立完整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并设立相应的调节制度和监督机制,使人才派遣制度顺利施行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打开通道,能进能出。派遣的员工如果工作出色,则应该使其有机会获得的长期合同或者转正的机会;同时对一些效率低、工作态度差的正式员工,通过考核,使其成为人事代理或者劳务派遣的员工。

(三)改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充满活力的员工激励机制。对于科研知识型员工而言,深得人心的福利比高薪更能有效地激励员工。改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企事业单位基本社会保险。二是落实聘用待遇。用工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确定合理的工资标准,为编外人员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薪酬动态调配机制,在薪酬结构当中,适当提高激励性薪酬的份额和比例,把员工的福利待遇与其工作实绩挂钩。三是完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强沟通,尽量缩网友外员工与编制内员工的收入差距。制定同工同酬、优胜劣汰、长效动态考评机制。

(四)构建科学民-主的员工管理体系,营造良好和-谐的员工工作环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实现,身处科研型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加强烈,都期望自己具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实现自我的价值。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一是职务晋升。在建立晋升制度问题上,要敢于打破旧的用人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比如引入竞争机制,拓宽用人视野,扩大民-主,让人尽其才。二是充分尊重员工。在单位发展和改革等问题上,让员工积极参与,在享有知情权的同时也参与对单位的发展改革。三是营造完善的育人环境。转变培训观念,完善培训制度。培训对知识型员工来说,更是一种福利,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具有竞争,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35 1890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