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改工作总结【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小学课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教师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未来将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课改工作总结【最新5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第一篇】

我校为期两周的教师课改公开课活动圆满结束。这次公开课活动是为巩固课堂深化研究成果,在当前教育改革“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的大气候下进行的,目的是让每位教师以课堂教学达标为契机,学习改进我们的教法,注重指导学生学法,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巩固、对子帮扶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老师都拿出了自己最高的授课水平,相互研讨,集体备课,在达标听评课中亮点频出,各有所得。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1、这次活动大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打造出一堂成功的课,他们积极准备,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2、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老师们普遍采用了导学案这种好的方式,这正是体现了我们老师更加关注学生学法的指导,每位老师都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同时对学生学情了解较深刻,做到预设问题能够靠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3、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加强情感道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彰显人文情怀。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温故知新,知识的迁移,适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4、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巩固多了,学生扎扎实实学习的多了。敢于把课堂时间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高,课堂呈现浓厚的学习气氛,一课一练,一课一得,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亮点方面

1、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传授准确到位,课堂结构较为严谨,能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同时注重了小组实验探究、合作、巩固、评价。

2、课堂教学能尊重学生主体,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小组合作探究、评价、对抗、巩固用得非常好,真正体现了本次课堂达标活动小组的强大作用。

3、通过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的开展,教师都能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相互的切磋,讲课教师主动和组内教师共同商量,从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到重难点的突破,易错易混点的把握 ,包括当堂训练和检测。充分体现“先学后教”“兵教兵”的授课新理念,相信有更多的老师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誉。只要你参与,就会有收获。这也正是我们这次课堂达标活动的目的。

二、值得探讨的内容

1、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问题设计缺乏梯度。问题的预设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部分知识距离学生最近知识储备有多远,每一层次学生能够解决不同问题。

2、留给学生质疑、解惑的时间不够充分,激励手段较为单一。课堂中教师为了显示课堂热闹不冷场,不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时间,直接进行学生讨论,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的产生。

三、存在的问题

1、集体回答问题次数过多,无效提问“是不是”、“对不对”、“听懂了吗”等太多,造成部分学生不肯动脑,不能体现个体差异。

2、对教材挖掘不到位,重点难点不突出,课堂结构不合理。

3、老师的导入再吸引人一些、课堂节奏再快些、操练方法再多样些、再把课堂多还给学生一些、多注意小组的合作和对子帮扶巩固,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

总之,本次课改公开课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课堂教学交流,展示的平台,对于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们要继续在教学中完善我校“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小组合作评价的新方法新措施,强化当堂检测和达标,实施帮扶对子减少待优生。课堂好比一个舞台,它让学生在这里学会学习的方法,寻求学习之乐趣,也让老师尽可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业绩,在优质课评选中获得成绩,我们还需要改进的东西很多,我们一起努力吧。

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第二篇】

本学期,小学课改核心校第一小组在县教体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各成员学校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各项工作初见成效。

一、培训助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本学期,重点开展了“教材解读”和“新教育晨诵”的培训,第一小组邀请滑县数学名师刘文晖老师和滑县语文学科带头人邵传红老师对成员校的全体语文、数学老师进行培训,参训人数达到460人。通过培训,全体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普遍提升,促进了课堂教学,提高了业务水平。

我组各成员校积极参加教研室牵头组织的新教育晨诵课的培训,观摩了党玲芬和李艳老师的晨诵课,聆听了党老师的报告。通过培训,语文老师对晨诵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各校晨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比赛推动学校教研活动开展

为加强交流,共同提高教材研读和晨诵课授课水平,以赛代培,以赛促研,在广泛征求各校意见的基础上,报请教研室同意,我小组于11月9日举行教材研读和晨诵课比赛。

各成员校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经过激烈竞争,推选出李瑞君、杨自勤、邵传红、魏玲等老师参加县级比赛。比赛同时又是一次区域教研,广大老师通过参与和观摩比赛,提升了自己的水平。

三、送课(培)加强了区内交流

在教研室的正确引领和各乡镇的积极组织下,我小组组织优秀教师李瑞君、杨自勤、邵传红、魏玲分别到小铺、枣村、四间房、八里营学校送课送培,不断扩大核心校的引领带动和影响力。通过区域内的交流,由一个学校引领一个乡镇,一个小组带动一个区域,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第三篇】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工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通过课改沙龙“师德论坛”、撰写师德论文等活动,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本学期涌现出局级优秀辅导员唐艳老师;校级优秀辅导员侯月兰、杨秀珍、王淑梅、任学琴、吴荣、余桂琴六位老师;校级优秀党员邵秀芳、李淑芳、党春霞老师。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面对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综合化,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课改沙龙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优质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张巧玲、任燕霞老师在全市教师基本功教导主任教研活动设计方案比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陈茹、刘勤老师在全市教师基本功教导主任教研活动设计方案比赛中获小学组二等奖;刘勤在全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主管教学校长评课比赛活动获小学组三等奖;王学武老师的论文《音乐律动----为音乐课堂打开智慧之门》获全区论文二等奖;陈茹老师的教案《MODULE7UNITLLETSSENDANEMAIL》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二等奖;王学武老师的教案《音乐律动----智慧之门》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张欢老师指导李雨婷同学作文《霸道的鸭子》在《小龙人学习报》发表;张欢老师《正确对待学生说谎》在《小龙人学习报》发表;王学武老师在20xx年石嘴山市中小学音乐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中为中心发言人;吴荣王淑霞吴月芳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县小学语文知识竞赛获一等奖;党春霞、吴荣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县小学语文知识竞赛获二等奖;吴荣、吴秀兰、马润玲、吴月芳、党春霞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县小学语文知识竞赛获三等奖;贺凤萍、刘紫玲、苏顺琴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县小学数学知识竞赛获一等奖;吴秀琴、贺凤萍、苏顺琴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县小学数学知识竞赛获二等奖;吴秀琴、苏顺琴、刘紫玲、贺凤萍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县小学数学知识竞赛获三等奖;吴秀兰老师指导五(3)班李雨同学作文《爱国抒情》在《小龙人学习报》发表;赵城、贺凤君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一等奖;白玉玮、安经战、蔡英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二等奖;党春霞、陈荟矜、王学武、王淑梅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三等奖;吴荣、张凤梅、党春霞、蔡英、吴秀琴、杨秀珍、李金花、李淑芳老师在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校级教师公开课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优质课。

三、规范课改常规管理,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必须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择、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系。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学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特别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角色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修改完善《陶乐第一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适当的物质奖励,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学校管理人员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本期学校行政领导听随堂课校长在30节以上,教务主任在40节以上,其它中层领导在25节以上),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管理人员听、评,每位管理人员每学期保证致少听、评完全校教师的课;对于通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助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又促进常规到位。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必须认认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学期中,学校对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四、开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校情、师情和生情以及学情,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七个教研组,各组除了具体负责组织的组长之外,还有一名管理人员作为分管领导,负责检查督促。各组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月2一3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效果,使校本教研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通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标、纲要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需要。除了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25节以上、评课均达15节次以上,管理人员评课均达25节以上。

3、坚持校本培训

为提高老师的业务技能,我们按校本培训计划开展了校本培训,内容涉及班主任、教育技术培训和课件制作、硬笔书法比赛等,老师们均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参与,使校本培训切实起到了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4、组织老师参加了陶乐地区小学大教研课堂教学研讨,校际交流及说课评课活动。

本期语文、数学学科,部分老师参加了大片教研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我校的王淑霞老师的语文课《春蚕》和余桂琴老师的数学课《计算平年闰年》获片区教师的好评。我校还继续开展了与陶乐二小、红崖子小学、五堆子小学的校际交流,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高度重视校际交流,每次对外交流都有领导带队,交流老师做到了充分准备,认真试讲,认真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各组进行踏踏实实的研究,实事求是搜集和分析数据。学校严格监督课题实施全过程,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近年来我校任艳霞老师课题获教育体育局的二等奖;吴荣老师的课题获平罗县教体局的三等奖;张凤梅老师的课题获教育体育局的二等奖。文菊老师的课堂获教育体育局的优秀奖。

五、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继续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在教学中发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大胆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一味的、忠实地去执行课标。

2、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努力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3、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接受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本期内我校加大了教学开放的力度,开展了“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全校的所有教师怀着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家长展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并与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共商新课程下的学生教育、教学协调管理对策。

通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

七、狠抓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基础教育已走向多元化的轨道: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为我们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多元化人才开辟出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情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我们根据现有资源,充分开发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校本课程资源,本着“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科技意识,安全环保意识,法制意识等,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引导教师选用课程计划空间,行使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研究权、开发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形成。我们尝试把手工制作和劳技教学引入课堂,把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情景与各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科知识更加亲近。

八、存在的困惑

1、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2、课改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课堂上大量的时间都是由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照顾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新课程强调凸现个性,但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又该如何进行实践?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相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改实验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将新课程继续向前推进的无穷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第四篇】

国家课程改革实施已有三年,我校紧紧围绕“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课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校紧紧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了我校的子课题,即合作学习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教师们对合作学习有了深刻地认识,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总结出许多经验。

一、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我校自从参加课程改革以后,在校长的带领下,不断的学习与合作学习相关的理论。表现在:

第一,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自从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们接受新鲜事物的热情高涨,一些教师不断的出去听课,听报告,听讲座,一些教师自己购买相关的书籍进行自学,一些教师积极参加区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教师们不断的学习与新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从而用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第二,我校聘请教育专家或教研员定期对我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自从课程改革后,我校为了尽快让教师们适应课程改革,先后聘请了张梅玲、张晓霞、夏宝霞等等教学专家和区教研员到我校进行教学指导。教师们通过专家的指点,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三,我校每学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我校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不断为他们搭设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舞台。我校每学期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做研究课,结合教师们做的研究课,进行研讨,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二、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战场,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改革,最主要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具体实施它。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变化,所有的教育教学的改革都很难进行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具体的做法是:

(一)认真备课,在备课中体现合作学习。

我校教师的备课分为两种: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在个人备课时,教师重点考虑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要写清楚备课的每一个环节及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这样的备课不仅突出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也便于教师上完课后有针对性的写下教学反思,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比如:我校数学教师陈春的备课片段: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小兔请客”的教学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请了好多小朋友来做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出示图1。

教学加法。

(1)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用小棍代替果子摆一摆、想一想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先自己活动,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思考、小组交流、集体汇总获得新的知识。

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的前提下,学生共同探索未知,在整个环节中都体现了自主学习。

通过教师的备课,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对合作学习的研究。

我校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时 有时教师会提出在使用合作学习中的经验与困惑,教师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找出解决困惑和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类似的课中继续改进。如:有的教师提出在进行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到时间不够用,没有做习题就下课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集体讨论的结果是:首先教师还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不要追求课堂的完美,而是要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的掌握,情感的投入等等。其次教师的教学的节奏要掌握好。不需要花时间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在这个知识点上浪费时间,而应该把这些时间用在合作交流重点知识的环节上。

教师在备课中,表现出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重点突出课堂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为教学的实效性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体现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二)教师在教学时,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方式。

我校教师在每节课中,都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教师要善于创设自主、合作、探求的学习情境。

学习是较为枯燥的一件事,如何让学生带着良好的心情开始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惟妙惟肖、入情入景、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以便让学生带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到学习中去。一节课中教师可设置多个情境,一是用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二是让学生在愉快、和谐、宽松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我校教师总结出六种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创设生活情境。③创设故事情境④创设动手实践的情境⑤创设游戏情境⑥创设数学竞赛的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会根据不同的课型创设不同的情境。如:美术《三原色于三间色》一课,我校刘颖老师首先创设一个虚拟的魔术现场,请同学们观看颜色调和的魔术,并请学生上来协助。通过观察后教师提问:颜色通过调和,有什么变化呀?学生马上热烈的讨论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了新的颜色的产生,并提出新的颜色是由哪两种颜色调和而成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拉开上课的序幕。这个环节的设置,激活了学生的思想,他们在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随后由学生自己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

我校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校教师做了如下工作。首先,我校教师把所教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尽量做到合理。一般每4人为一组,每组成员按学习等级水平的高低各取2名,同时还考虑到学生的性别、个性特征、活动能力及在班级中的组织能力、威信等方面的因素。小组成员的座位可以按t形、马蹄形、田字形等形状摆放。同时我们要定期调整和改换小组成员。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学生互相学习,大面积的进行相互交流。其次,我们要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一定让学生做到:

(a)学生在1人发言时,其余的人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倾听。听这个人说的对不对,你还有没有补充,一定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评价与判断,评价与判断后发表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看法;

(b)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质疑。

(c)组内每个人都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活动。教师要教给组长组织小组活动的方法。第三,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我校教师做的事情。

(a)教师鼓励和帮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b)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让他们战胜困难,继续进行探究学习。

(c)不管学生学习达到了什么程度,教师都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陈春教师在教学“8加几”时,先出示一幅情景画,让学生列出“8+6”这个算式,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探究“8+6”是怎样算出了,有的小组很快就想出了计算方法,这时老师走到小组中,询问他们用几种方法算出了的,学生说是两种方法,这时老师大力表扬他们真了不起,在鼓励他们想一想其他的方法,同时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后来这组学生又想出了两种方法。

(3)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完后,这节课并没有结束,教师一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集体交流,大家一起在一起进行交流与探讨,以达到共识。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教学“8加几”时,小组探究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的交流与探讨。最后学生和老师达到了共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11种方法。这11种方法是:(a)一个一个地数:8、9、10、11、12、13、14。(b)把6分成2和4,8+2=10,10+4=14。(c)把8分成4和4,6+4=10,10+4=14。(d)9+6=15,8比9少1,得数就比15少1,15-1=14。(e)把6分成1和5,8+1=9,9+5=14。(f)10+6=16,8比10少2,得数比16少2,16-2=14。(g)8+8=16,8比6少2,得数比16少2,16-2=14。(h)8+10=18,6比少4,得数比18少4,18-4=14。(i)14-6=8,8+6=14。(j)6+6=12,8比6多2,得数比12多2,12+2=14。(k)8+5=13,8+6=14。学生通过集体交流,大家集思广益,从而体现了算法多样性化的思想。教师自从采用了新的学习方式以后,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校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又通过教学实践,普遍认为在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之上,与小组成员、集体成员进行探讨与交流,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交往。

(4)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化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表达机会,孩子们不仅能真切的感受到优美诗篇的熏陶,而且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迸发出了创新性的思维火花,有了再创造的激情和灵感。如学完《水乡歌》一课,孩子们不仅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增强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了解与热爱,同时觉得水乡还有许多东西课文里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写到呢!于是,教师就鼓励孩子们密切联系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大胆地续写或仿写出自己的诗。孩子们跃跃欲试。

夏丹婷同学写到:水乡什么多?鱼多。大大小小连成片,追逐嬉戏做游戏。

刘伊雯同学写到:北京什么多?楼多。东一座,西一座,东西南北千万座。陈浩然同学写到;北京什么多?桥多。从二环到六环,出门就要把桥过。

白墨宜同学写到:北京什么多?名胜古迹多,长城、北海、颐和园……汇聚中外宾客来。

……

同学们展开了想象和幻想,大千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得灿烂多彩,同时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

又如学完〈〈插秧〉〉一课,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大胆的想、大胆的说。同学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富有创意的语句就随口而出了,续写或仿写出自己的诗。

张俊凡同学写到:水田是地毯,农民在上面绘画绣图。绣出了绿色的稻秧,绣出了飘溢的稻花香,绣出了黄灿灿的稻穗,绣出了丰收的景象。

周月同学写到:大地是母亲,养育了大海,养育了长江,养育了湖泊,养育了人民。

夏丹婷同学写到:学校是乐园,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梦想,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力量。

刘心竹同学写到:耳朵是录音机,录进了歌声,录进了故事,录进了知识,录进了心声。

人们打开录音机,欣赏到了音乐,听到了故事,学到了知识,听到了心声。

……

(三)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一名教学反思型的教师。

我校的每位教师在上完课之后,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反思。我校教师认为,课后写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总结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可以帮助教师尽快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帮助教师提供撰写论文的材料,还可以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促进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如:陈春在教学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认识时钟”一课后,写下的教学反思是:我力求在这节课中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设计了每组拨一个自己小组喜欢的时间并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的活动,最后在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理由。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但是,在课上具体进行分类时,由于学生拿来的钟表各式各样,学生只按钟表的形状分类,没有按时针、分针的位置分类,这是教师没有料到的。当时,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没能及时应变,只是把时间按时针、分针的位置分了类,然后就让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各有什么特点。当时,如果教师要是这样引导:“同学们,如果我们按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把这些时间分类,应该怎样分呢?这样学生探讨的空间会更大,效果会更好。她总结了自己在上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的地�

(四)教师不断的摸索,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我校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一套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即:从生活中寻找音乐素材——老师用唱的形式提问——反复让学生听记作品——师生同唱、记作品——展示作品——学生提出新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老师用新的音乐作品扩展本课时所学的内容,以达到音乐作品的再生。

这种教学方式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我校教师在音乐课上,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师生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学生真正感悟到音乐的美妙,同时学生充分体验到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学生与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艺术成为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殿堂。既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为其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学习《你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时,翟晓江老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范唱一遍,其目的是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她在学习节奏时,首先用若干个学生表示节奏,即见一个人拍x,见两个人拍xx,很快学生就解决了x x | xx x|这两个节奏,接着按这样的节奏叫学生的名字,如:张 雷|毕琳琳|,然后游戏似的问学生:你的 |名 字 |叫。 什 |么?||让学生回答:我叫 xx x或 我叫 x x,老师再表扬说:你。 的 |名 字 |真好|听0||。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充满着童趣,又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曲的节奏,最后给学生提议把前面说的话变成歌曲。再一次把歌曲唱了一遍,当学生听到他们熟悉的音乐和熟悉的歌词再次出现时,他们不由自主地跟我唱起了这首歌,待歌曲唱熟以后,又以做接龙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达到让学生凭听和记的能力,学会歌谱的唱法的目的,效果极好。整节课学生时刻准备着参与教师的每一项活动以及他们自己设想的每一项活动,注意力非常集中,情绪高涨。在师生情感交融之中,此时的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他们亲切地问教师叫什么名字,老师和蔼的问学生叫什么名字,课堂上欢声笑语,欢呼雀跃,这真可谓是音乐点燃了幼小心灵,而老师却乐在其中。

总之,我校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时,深深地体会到,现在的课堂与以往的课堂大不相同,学生学习更加活跃和主动。

三、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后的效果。

我校学生自从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后,效果显著。我校教师也一直认为我 主要表现在:

1.合作学习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标准对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做了重新的解释,《课程标准》中写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真正落实这一点,就要更新观念,采用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我校教师认为合作学习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给予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时间。其次,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问题,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最终对问题达成一致的看法。第三,小组成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来研究。第四,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五,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角色示范者。教师也不再被看作是一名学科专家,作为一名知识劳动者,他和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是探究、创造的“搭档”。教师主要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引导与激励他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权与参与权。

2.合作学

我 而未来的社会越来越看重一个人在岗位上是否合群,是否能与人协同共事,是否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是否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建议,是否能概括提炼自己或别人的意见等等。新的学习方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与人交往的场所。我们在采用了新的学习方式后,学生的学习就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及礼貌用语。

3.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树立学生的团队精神。

我校教师认为团结协作的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现在大多数的儿童是独生子女,往往缺乏这样的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共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分工合作进行学习。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小团队的思想,与其他的小组展开竞争,但又在大集体中相互交融,形成一体。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就会使学生具有协同和协调的精神,具有相互团结和帮助的精神。

4.合作学习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我校教师认为参与度是教学活动能否收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的集体教学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小,而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后,学生在课堂上不在是无所用心,不在是心不在焉,而是在教师课堂讲解辅导和小组学习中,全神贯注地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参与课堂的面与度。

5.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我校教师认为成功与自信对一个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到喜悦。自信是做好每件事的前提。学生在学习时,学生个个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当自己的意见被其他的同学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采用小组集体奖励的方法,使小组成员在情感上产生一种融为一体的认同感,使每个人感受到个人的努力和小组内的帮助换来了友爱尊重、接纳归属、自信自豪。大家共享着成功的欢乐,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不互相埋怨攻击,而是注重寻找原因,考虑改进对策。在这样的学习中,逐渐的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师运用合作学习后出现的问题。

我校教师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

1.教师们对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把握不好。

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时间总是把握不好。有时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过短,没有起到合作探究的效果,有时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又过长,虽然起到了合作探究的作用,但是学生到最后根本就不在学习,而是和同伴一起玩了起来。教师怎样把握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问题。

2.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教师采用合作学习以后,学生不在跟着老师的思维考虑问题,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与解决问题,有时会出现一些我们教师在备课中根本没有设计的问题,这时就要靠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随机应变的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时老师显得无法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有的教师就随之带过,有的教师就扼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做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校教师认为在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我们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的。

我校已经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走过三年,我想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校进行课程改革研究,收获甚多。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验与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理论,不断的进行教学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与成效。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教研力度,准确把握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这样教学改革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我校相信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会促使我们祖国的希望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第五篇】

今年是我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三个年头。在这一年里,我校在已积累一定新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进一步积极落实市、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为研究核心,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促使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质量不断提高。现将一年来的课改情况作一简要小结。

一、培训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促使教育理念得以不断更新。

1、通织培训,扎实有效

一年来,认真组织1——3年级老师全员分学科参加滨湖区级新课程学科培训(8/25—8/26);六个年级老师全员分学科参加滨湖区级新课程教材培训(2/16、8/30);1—3年级语、数老师轮流每月参加滨湖区级阶段教材培训(语文共计6次,数学共计7次)。全体老师通过全员参与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培训,切实成为了课改实验工作的志愿者。

2、骨干培训,以点带面

骨干教师是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排头兵,为此学校千方百计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学习途径。今年,已有3位老师参加了江苏省级骨干教师培训,6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3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教学新秀研修班学习,6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小学教学研究班学习,1位老师参加了滨湖区名师工程培养,3位老师参加了滨湖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4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班主任培训等。以上培训学习使我校骨干教师真正深入新课程,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生力军。在此基础上,骨干教师学以致用,以点带面,已有10多位骨干教师在我校范围内作专题讲座,引领其他老师深入理解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成效显著。

3、校本培训,丰富多彩

学习是不竭的动力,构建学习化群体是课改推进之必须。为此我校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

⑴读书活动,竞赛提高

我校积极开展大学习活动。人人读新课程理论书籍,人人撰写读书笔记,人人交流心得体会,人人参与读书竞赛。不少老师的学习文章在网上得到了发表。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我校还组织全校老师参加了新课标理论考试,老师们都取得了优良成绩。

⑵外出观摩,切磋交流

老师们不仅向书本学,也积极向同行学,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向市内外先进学校的老师学。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30批,约200多人次的老师外出赴锡山区、惠山区、常州、上海、南京等实验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切磋课改体验,提升教学理念。

⑶专家名师,传经送宝

为引领老师更好内化理念,学以致用,我校聘请了一批专家教授分学科定期来校进行校本培训活动。一年来,原无锡市教科所所长江坤才老师来校对课题研究指导30次,原锡山市教师进修学校主任何智存老师来校对数学老师指导36次,无锡市英语名师丁晓伦老师来校对英语老师指导4次,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张爱琴老师来校对英语老师指导13次。此外外籍教师下半年来校公开执教展示8次。专家名师的传经送宝,零距离的接触,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

二、实践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

1、发挥学科组优势,加强集体备课

为优化备课,根据我校规模较大,同一年级最少有7个平行班,最多有12个平行班的现状,同年级同教材教学的老师组成的学科组切实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由“服务于老师教”向“服务于学生学”转变。备课突出“三维度整合,为学生制定全面的发展目标;了解学生,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挖掘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集体备课时,由组内中心发言人说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其他老师认真倾听,并在事先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探讨其中的问题,并在上课尝试的基础上再集体讨论,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如此,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老师们的备课较前更体现课标的理念,更具有可行性,更利于老师优化课堂教学了。

2、转变教与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⑴上好平时每一节课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老师们注重上好平时每节课。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孤立、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合作互相帮助学。如此课堂较前更加富有生命活力。

⑵搞好四级教研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展示、交流、研究、讨论、改进,是优化更多老师课堂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为此我校分层次、多方位积极开展四级教研活动。一年来,各学科组内老师人人上一节组内好课,共计288节,其中包括1—3年级老师每周上课改实验课52节;校内挂牌课、课题研究课50多节;辅导区级(由中心小学和村小老师共同参加)公开课30多节;区市省级公开课10多节。以上公开课展示学科覆盖面广,教学的有趣与有效同现,且均做到上课、听课、评课相结合,研究深入扎实,取得良好成效。其中惠如芳老师执教数学课《确定位置》获江苏省部分城区第20届青年教师会课一等奖,韩如碧老师执教《插入图片》获滨湖区南片信息教育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陆琳林老师执教《人有两个宝》获滨湖区南片语文国标教材教学展示二等奖。

3、即时性指导,落实听课调研

一年来,教研中心来校集体调研3次,教研员单独来校听课调研6次,学校行政人员、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共听推门课200余节。不仅如此,本学期还组织分别对中心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巡塘小学、将洞小学分别进行为期一天的视导。视导时,重点突出学校(年级)实施新课程的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情况,视导组成员共听课100多节。以上听课者听完课后都能对执教者进行即时培训,彼此进行交流对话、释疑解惑、点拨指导、共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启迪中得到进一步转变。

4、凸现新教材研究,举行说课竞赛

在实践研究中,老师们越加觉得要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老师正确深刻地把握新教材是前提、基础和保证。为促进老师们对新教材的研究,上学期举行了辅导区1—2年级国标教材说课比赛。在学科组内(村校校内)比赛的基础上,共9位老师参加了辅导区说课决赛。9位老师都能做到程序规范、内容充实、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重视教育现代技术的运用。为其他年级老师研究教材及教法提供了鲜活的示范。在此基础上,我校又承办了滨湖区南片国标教材说课比赛,我校张玲莉老师获南片一等奖,并在本学期参加了滨湖区级决赛。

三、积累总结,取得成果经验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总结相结合方能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为此我校引导老师即时总结,有感必发。首先1—3年级学科组以学科组为单位,每月上交本组本月课改工作月汇报表。其次每位老师平时加强每节课后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个案。要求1—3年级老师每月上交1篇案例。一年来我校老师共写新课程教学案例400多篇。其中60篇优秀案例在辅导区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编成册,40多篇优秀案例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会议上书面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我们还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结合自己的实践,每学期撰写1篇有质量的课改实验论文,并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各类新课程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一年来我校老师共写新课程教学论文300多篇。其中60篇优秀论文在辅导区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编成册,57篇优秀论文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会议上书面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

同时,我校作为滨湖区数学课改实验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老师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作好记录。一方面能让实验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对教材提出修改或改进意见,资料的详实记载,总结的反思提炼,受到了教研员的多次好评。

四、反思现状,发现问题不足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尤其是在四、五十人的大班若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要兼顾弱势群体,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所以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教师补差工作量大。

(2)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新课程面前,怎样解决学具匮乏的问题。我们在使用实验教材时,总觉得相应的配套材料太少。比如教材中有些内容缺少挂图、缺少教具学具,尤其是第5、6册的教辅用书有些滞后,教师课前准备工作量较大。挂图最好是与书本对应,即书上有的都要配套好。有些虽然是练习题,其实也要像例题一样需要集体讲解,没有图就很难讲清楚,最好练习题也有相应的挂图。而学生的学具有的质量太差,如二年级的学具钟,还没拨几下就散架了。

五、开拓创新,确定新的思路

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课改实践中老师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也遇到了矛盾和问题。展望新的一年,如何将课改工作深入下去?我校将从以下六个方面继续努力,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

1、抓好理论培训学习,进一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2、抓好教材的研究,进一步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3、抓好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研究。

4、抓好教师培养,进一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5、抓好关键问题的突破与解决,加强分析与反思。

6、抓好课改资料的积累、整理、汇报、交流。

上一篇:火种计划工作汇报

下一篇:返回列表

35 3592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