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通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一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不仅有了数量上的增加,规模也发生了较大的提升。在现代化的工程发展中,人们对于工程的质量重视越来越明显,所以强化工程质量的建设意义重大。水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建设中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为了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发现,部分强度等级较低的水工混凝土,其耐久性存在着一定的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则会影响工程价值的持续性发挥,所以积极的探讨与之相关的解决措施意义重大。文章就低强度等级的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对策进行分析,旨在强化水工混凝土的质量提升,从而实现安全使用的标准。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二篇】

声音的强弱跟振幅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声音接收处的波幅,就同一声源来说,波幅传播的'愈远,响度愈小;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声源振幅愈大,响度愈大。

响度振幅。

(1)取一个连接音响或收录音机的喇叭(功率愈高愈好),开口朝上平放在桌上。

(2)撒一些保丽龙屑在喇叭上(最好能直接撒在喇叭的鼓膜上)。

(3)打开音响使喇叭发出声音,注意保丽龙屑有没有跳动。

(4)调整音量大小,并比较保丽龙屑跳动的情形。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三篇】

组织绩效问题是衡量一个组织运营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面由本站网友为你分享关于战略hr管理与组织绩效问题探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般而言,组织的绩效指标包含如下4个方面:组织财务状况、客户对组织的满意度、组织核心业务流程、组织学习成长和创新能力。相应地,影响这些组织绩效指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着重从如下3个方面展开探讨:

1.人力成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成本是影响组织绩效中财务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经济学意义上讲,降低组织的人力成本,也就提高了组织的绩效。人力成本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人力资本获取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是用于招募和培训和各种直接货币或可货币化的有形费用,以及用于招募和培训过程中所付出的、不可完全用货币衡量的无形成本;后者则是指由于用于招募和培训而放弃的机会成本。第二是人工使用成本,包括员工的工资、支出的各种福利费用及其他费用等。第三是雇员流动成本;是由于雇员终止与企业雇用关系以及企业为替换该雇员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费用。由于人力成本发生于组织的整个业务流程中,因此,它不仅是财务指标的直接影响因素,也还间接地影响着组织的创新能力、核心业务流程的开展以及满足顾客要求的实现。

2.组织知识创造力。

组织知识创造力是组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雇员们交换、组合知识和从他人那里学习的能力的共同结果。组织知识创造力之所以被认为对组织绩效重要,是因为它可使组织创造新的优势,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帮助组织保持和发展战略优势,获得持续的绩效。同时,组织的知识创造力也必然直接影响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载体,组织创造力将通过核心业务过程服务于顾客,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此外,组织知识创造力通过不断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会对组织的财务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3.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被认为是现代营销理论的支柱。市场导向是顾客导向、竞争导向与企业部门协作的有机组合。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为顾客提供优越价值,而只有不断提供优越价值才能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组织能够很好理解市场需求。而组织的市场导向程度决定了组织对市场把握的准确程度,准确的市场把握直接影响到组织创新的方向、途径和对顾客需求的满足,决定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的服务取向,影响组织财务状况。因此,可以认为市场导向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和组织创新,同时也对组织的核心流程与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即为组织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其最大特征为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目标相结合,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出发点,系统地设计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活动,使之能够配合企业整体竞争策略和形势,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完成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换言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产生影响时,最终还是要通过组织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实现,只不过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时考虑了组织的战略目标而已。总体而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可落实在选人政策、育人政策、用人政策和留人政策4个方面。笔者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可能存在如图1所示的作用机理。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通过影响组织的员工队伍特征而与影响组织绩效指标的3个主要因素发生关系。这里的员工队伍特征主要是指由员工的素质、心态等方面所综合体现出来的3种组织员工队伍特征:人力资本(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员工动机(员工的态度和积极性)和员工流动。而影响组织绩效的3个主要因素,即人力成本、组织知识创造力、市场导向又直接受到员工队伍特征的影响。

(一)战略人力资源政策对员工队伍特征的影响。

1.选人政策与员工队伍特征。

首先,人力资本是组织进行正常运作的基本前提,只有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和绩效,组织的目标才能够实现。获取人力资本的途径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从外面具有特殊知识和经验的组织中获得员工。因此,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广泛的招募和严格的筛选政策,是获得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关键。其次,选人政策也将对员工的动机和流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在选择员工时尽可能考察他们的价值观、性格特征等心理因素,选择与组织文化吻合的员工或有可能接受组织文化的员工,可有效避免因为选人不当而造成员工士气低下、流动速度过快等负面现象。

2.育人政策与员工队伍特征。

首先,培训是组织提高人力资本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组织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提高个体的知识和能力,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本水平。其次,育人政策如果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员工的真正需求,不但可以使培训更有效果,而且会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动机。最后,育人政策也对员工流动有一定影响,如满足员工需求的职业培训可有效吸引员工。

3.用人政策与员工队伍特征。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是建立组织知识创造力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当员工也愿意为企业贡献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时,组织的知识创造力才能实现。一般说来,当组织愿意投资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采用高承诺性的用人政策时,更有可能提高员工的贡献动机。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用人政策,如将组织绩效和团队绩效相挂钩、知识创造目标、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提供可回馈的绩效评估系统等和员工动机是正相关的。另外,当组织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光明前景时,会弱化员工的跳槽动机,留住人力资本。

4.留人政策与员工队伍特征。

组织采用的人力资源政策可对组织雇员流动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承诺的人力资源政策系统与组织低流动率相关。研究发现,有一些人力资源政策组合有可能鼓励员工留在组织,比其他政策更能保留人力资本。比如,具有竞争力的薪水和收入是员工作出留下或离开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如果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技能在其他组织不能发挥作用时,组织丧失人力资本的可能性就小;如果员工通过外部培训建立起的技能是可以应用到其他组织的,组织可根据员工接受到的特殊外部培训和他们预先签定时间承诺协议,避免人力资本流失。

留人政策与员工流动直接相关,而员工流动会对员工动机产生影响。员工的流失会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和工作态度产生消极影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另外,低的员工流动率尤其是核心员工流动率与组织人力资本直接相关,即留人政策会对人力资本产生一定影响。

1.员工队伍特征与人力成本。

首先,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与人力成本直接相关,就人力资本获取成本来说,企业要获得高水平的员工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就人工使用成本而言,高水平员工当然要求高工资和高福利;而高水平员工的流失,会产生很高的雇员流动成本。其次,员工动机与人力成本也有关系,如果员工对工作满意,必将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也会大幅提高,组织可相应地减少人员配备,降低人力成本。再次,员工流动率和组织雇员流动成本直接正相关。

2.员工队伍特征与组织的知识创造力。

首先,人力资本与知识创造力密切相关。员工的人力资本可以影响一个组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目前个体所保持知识的水平和特异性,可以促进或限制新知识被吸收、理解和整合的程度。因此,人力资本与组织知识创造力正相关,组织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知识创造力越高。其次,员工动机与知识创造力密切相关,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热情和内部动因在组织创新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最后,雇员流动与知识创造力密切相关。雇员流动会影响雇员获得信息的能力,因为高流动率会破坏组织内知识的连续性。降低流动率会形成更稳定的环境,提高了员工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的可能性。当知识不是在众多的人中普及或组织成员可以某种方式重新获得时,如果拥有这种知识的个体离开组织,组织将会失去这种专门知识。

3.员工队伍特征与市场导向。

首先,人力资本与市场导向密切相关。组织人力资本水平与组织的市场导向的关系体现在高层管理人员的特征上。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和信念从根本上说是最高管理层的责任,高层管理人员在加强市场导向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他们的作用成为影响市场导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导向要用革新的营销计划和战略对变化着的顾客需求做出反应。因此,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越高,组织的市场导向程度就越高。其次,员工动机与市场导向相关。员工动机与市场导向的关系是通过企业文化和制度执行力传递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参与热情和内部动因可能对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和制度执行力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员工工作动机不纯,组织文化和组织制度则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和实施,市场导向这一理念也就得不到有效实施。最后,雇员流动与市场导向相关。市场导向的本质是一种最有效地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的组织文化,而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顾客提供稳定的服务。如果雇员流动频繁,可能会影响到对客户服务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企业应结合自身战略和目标,做好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工作,通过这些政策影响组织的员工队伍特征,进而改善影响组织绩效的几种影响因素(人力成本、组织知识创造力、市场导向),最终实现提升组织的绩效。

企业战略。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四篇】

注意一个化学反应采用同一种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使正、逆反应速率等倍增加,但比例不变),从而使化学平衡保持原有的状态。因此,催化剂对化学平衡常数亦无影响。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考虑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篇】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扰。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些调查和统计的数据还不够客观和标准,但是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已说明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不同类型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不同类型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六篇】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扰。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些调查和统计的数据还不够客观和标准,但是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已说明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会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夏威夷大学,联合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1],原国家教委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障碍[2]。以此推算我国约二亿的大中小在校学生有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就高达三、四千万之多,这简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据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上升的趋势。浙江省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全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296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发现占总数%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初中生为%,高中生为%,而大学生高达%[3]。令人担忧的是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导致了学生自身的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活动,同时还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品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性适应,如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离家出走、死亡,甚至犯罪等,这在客观上给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了消极后果。如北京16所大学联合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和%。清华大学的统计表明,该校因心理疾病休学、死亡人数分别占总休学、死亡学生数的51%和50%[4]。从最近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发现,%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的学生“对一些小事过分担忧”,%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的学生“在心情不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的学生“对考试分数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5]。上述材料充分显示了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足以说明,在大中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不同类型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不同类型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诱发因素通过本体因素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现实性。例如,紧张的学习生活,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良好的学生来说,会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而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引起过度焦虑,导致产生心理障碍。下面简要阐述本体因素和诱发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第一,遗传因素。一般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表明,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抽疯发作、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表现的人占相当比例。例如,对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发病的原因确实具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而这正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第三,脑外伤或化学中毒。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第四,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这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中,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时,往往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症,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等。

2.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等。

第一,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自身的发展和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

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动机也就越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不能实现,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

第二,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地讲,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正性情绪,排除不良的负性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再如,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不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1]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刍议》,《教育评论》1992年第4期。

[2]陈振华《大学生心理障碍病理因素的思考》,《青年心理与咨询》1992年第5期。

[3]引自《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

[4]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分析》,《青年心理与咨询》1993年第1期。

[5]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七篇】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意图等心理状态的了解,并以此推测他人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能力。研究表明,心理理论是人类认知发展的核心,是儿童早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知识经验的直接反映。甚至可以说,心理理论发展的水平是儿童早期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相对于心理理论水平较低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完善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发展优势;相反,不完善的心理理论能力会阻碍儿童认知与交往能力的发展,甚至给个体终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探究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促进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儿童的成长是生理逐渐成熟与心理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理论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生理的成熟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理论的发展受家庭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包括家庭规模、社会经济地位与亲子言语交流频率,而幼儿园教育环境则包括假装游戏、故事训练及同伴交往。个体早期认知能力的发展大多来自家庭教育,家庭是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已有的大量研究证明:家庭的规模、社会经济地位、亲子言语交流频率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均有显著相关性。家庭中儿童的兄弟姐妹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家庭的规模。兄弟姐妹是儿童早期交往的主要对象,其数量的增多可增加儿童与之合作或冲突的机会,使儿童在体验到与自身一致或冲突的观点后学会换位思考。多项研究显示,家庭规模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佩尔奈(perner)等心理学家对数名3—4岁儿童进行错误信念任务测验后发现,多兄弟姐妹儿童的错误信念任务测验得分显著高于无兄弟姐妹儿童的测验得分。即,儿童兄弟姐妹数量的多少与错误信念任务测验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身处于“大家庭”中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要优于身处于“小家庭”中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成人应意识到假装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予以帮助和支持。首先,教师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儿童创设适合的游戏场所,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促使儿童在多主题多形式的假装游戏中体验到乐趣。其次,引导儿童准确感受假装游戏中角色的行为及心理状态。再次,当儿童与伙伴持有不同观点产生冲突时,教师应给予儿童自主处理问题的权利,在认真观察儿童后适时引导儿童自省与反思,适当教给儿童处理冲突的办法,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他人。最后,在假装游戏中教师可通过指导或提问的方式参与游戏,为儿童的行为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儿童认识到行为的正确与否,进而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八篇】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令人担忧的现状与农村教师群体内部结构:队伍缺编、年龄老化、性别失调、学科矛盾突出和学历低下密切相联。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里,“教学匠”现象是司空见惯,现阶段揭示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内部结构因素,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1)教师数量多,我国农村教师的总量占全国教师总量的55%左右。[2]农村中小学教师起始学历低,专业能力不强,专业知识更新缓慢,教学技能技巧不能适应已变化的教育实践;仍然主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角色,角色扮演陈旧;教育薄弱,教育课程流于形式,脱离实践;教育时间短,指导学生不足。

(2)更严重的是,教师专业意识低下。有人曾就教师专业化问题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职业的占%,当作一项专业的占%,当作一项事业的`占%。[3]上海、湖南、宁夏三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越是发达地区的教师其事业感越强,越是贫困地区的教师其职业感越强,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教师都缺少专业感,缺乏教育的专业知识。

综观事实,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令人担忧,但无可回避。所以探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成为当务之急。

二、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内部结构因素。

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凸出,主要表现在:

(1)教师队伍严重缺编。调研表明:20,贵州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达216万人,全省农村小学师生比例为1∶,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全省初中师生比例为1∶,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如:安徽省淮北大部分地区和江淮一部分县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严重,小学、初中师生比例超过了1∶35,其省内许多农村学校甚至于出现了近百人的超大班。湖北监利、天门、孝昌三县教师缺编8500人,致使一些乡村初中班学生数额最多达130余人。特别是在一些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贫困县,教师缺编情况更严重[4]。国家设定的师生比例存有一种明显的城市本位的倾向,忽视或漠视了农村交通不便、人们居住不集中、农村学校规模小等具体客观现实,有意无意地加大农村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人生观都需要通过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规划,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来迎合专业动态发展的特性。因此教师在疲于完成教学任务之余,用心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2)年龄结构不合理。我国农村教师与“国家户口”、教师终身制联系在一起,教师成为“吃皇粮”的国家干部,没有特殊原因一般是不能辞退的。近年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诸多原因,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出现了低峰,导致师资需求下降,很多地区农村小学几年没有进新教师。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引进新的教师更多考虑与高考升学更密切的高中。另外,农村教师待遇低下致使教师队伍分化和外流,农村中小学老师主要是骨干青年教师,流往东部沿海城市或者层层拔高到城镇初中、高中学校。这样教师“进不来,却流出去”的单向流动模式使得农村教师群体中出现了年龄老化和断层的现象。年对山东省4个市的1246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统计结果表明:46岁以上的小学教师占总体的比例近40%。[5](3)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在中小学教师队伍里,从事教师职业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据调查:辽宁省2004年全省女教师整体比例接近70%。[6]女性在社会中被期望温柔贤惠,以家庭为主;男性在社会里被期望勇敢执着,以事业为重。在现实社会中,女性工作的同时需要比男性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家庭,不可避免的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另外,“任何职业一旦被视为妇女职业后,便被视为不适于男性。”[7]女性职业的地位往往较低,因而教师专业地位也受到影响。

(4)学科结构矛盾突出。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短性学科教师相当缺乏,在湖南、河南、陕西、贵州和云南等地进行的一个实证研究表明:%的农村学校缺乏信息技术教师,57%的学校缺乏英语教师,%的学校缺乏音、体、美教师。[8]学科结构失衡,必然会在局部范围内抽调教师顶替,而顶替的结果使一些学历合格的教师在兼教的科目上变成了不合格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以及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赖于教师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来赢得社会认可。

(5)学历达标率高与实际教学水平低下矛盾明显。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和实施,农村中小学的学历合格率迅速提高,截止到,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率分别达到了%和%。[9]从数字看来,教师学历水平基本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但数字背后,教师的学历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第一学历为中专或以下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自考、电大、函授、党校和远程教育等若干次非全日制教育方式获得,与城镇全日制第一学历相比较,差距明显。同时,针对教师学历达标进行的各类培训在质量保障上尚有缺陷,这种“有学历无水平“的情况,造成了实际农村教育合格教师的欠缺。

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群体自身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以赢得社会对教师的专业地位的认可。“有效的学校学习需要良好的教学,良好的教学需要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能作出判断的专业化人员”。[10]分析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部结构因素,寻觅有效的解决策略,借此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部环境,克服不利因素,推动教师专业化向更高层次前进,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81.

[2]王勇鹏.论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困境.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11).

[3]钟佑洁.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对策.湖南教育,,(13).

[4][5]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教育研究,,(6).

[6]李志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成因探析.外国中小学教育,,(3).

[8]王一涛.农村师资的困境与出路――基于y县的个案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9).

[9]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7).

[10]张人杰.教师专业化:亟需更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5,(12).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九篇】

摘要:设置创新型、研究型、开拓型的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和造就21世纪合格教师的重要前提,研究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很有必要,本文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此做了探讨。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复杂性和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性的社会职业和专业人才。新世纪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琼·托马斯曾经说过:“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支持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支持必须体现在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掌握上。因此,培养和培训大量高素质、具有专业化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和巩固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前提,而这些离不开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因素有很多,随着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观念的发展,它们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愈来愈大。本文从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作出如下探讨。

一、哲学观念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哲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主要在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以哲学为依托,而且心理学和社会学也是受哲学引导、支配的。

每一种学校课程都隐含着课程设计者的某些哲学思想与观念,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一定凸现罢了。一般地说,哲学命题理念上的差异,往往会造成课程观上的巨大差异。我国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各种师范教育的课程创新研究及设置,极大的受制于哲学的理念。例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尤其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创造力,获得各得其所的发展。近几年来,知识及知识本身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很多学者从哲学的层面上探讨知识的发生、扩展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同样,知识观的更新也引起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认为,知识可以分为两类:知性和理性。知性知识是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理性知识是辩证法研究的对象,且理性是最高级的。亚里士多德根据形式与质料的研究,把知识分成四类:逻辑学、理论科学、时间科学、纯技术的指示。随后,许多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洛克等,都受培根的影响,并把培根的指示论和方法论应用到学校教育中,逐渐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推动了近代学校课程理论的发展。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进行“通识课程”的设置也是受了培根知识观的影响。很多国家主张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文理渗透、拓宽基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和保健体育,这些课程占总课程的37.7%。

从上表可以看到,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非常重视教师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避免教师教育课程的“专门职业化”倾向、“科学主义”倾向和“传授知识”倾向,构建完美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扩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知识核能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心理学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当代,对课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有: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

1.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说是影响20世纪西方学校课程设置最大的心理学流派。20世纪60~70年代对课程与教学影响较大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两大类,前者的代表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成刺激和反应,这种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后者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教师的教不是给学生传授教师自己的行为,而是帮助学生建构适合某种环境的行为。

在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以及师范院校的课堂上,常采用程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课程上要求目标管理,学生以相同的步伐前进;考试注重记忆,强调记忆性知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很注重“三字一话”以及教学技能和教师行为的训练,所采用的方式也是训练—奖励一再训练一再奖励。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理论流派的影响。

2o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认知心理学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它特别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意义,把课程看作是满足学生生长和生活需要的自由解放的过程。

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课程理论者提倡一种合成课程(con—lfuentcurriculum)。但是,这种课程应如何把学生个人成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至今也没有很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目前我国大陆以及台湾基础教育都在进行课程综合或称“课程统整”,事实上就是受了人本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只是一个理念,用于课程设计实际操作还很难,所以也没有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为指导的一套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但从当今教育领域提倡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来说,人本主义的很多观点是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尤其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更应充分重视人性、人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培养的课程,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不单单是“传道、解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培养,“教师人格”已不仅仅属于教师个人,而是一种“教材”,是一个“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品质量,如现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哲学、师德、人文学科、美术教育等。

3.建构主义心理学对课程理论流派的影响。

所谓“建构”就是个人用来解释或说明自己经验时所使用的种思想、一种观点或看法。换言之,也就是我们用以解释和组织个人生活经验的意义类型观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交往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根据这样的观点,教育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知识的形成,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由个体自己去建构。学习者不是被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心理学影响了当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为基础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势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三、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尽管教育学及其理论对现实教育现象的解释经常受到批判,但随着人们对微观教育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人们对教育现象做出判断以及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越来越产生积极的效应。教育目标尤其表现在教育目标的研究和课程理论的发展上,新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以及课程理论的更新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育目标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般地说,大到整个课程设置,小到任何一门课程、一项教学计划、一本教材都有其既定的目标。教育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内容来完成培养什么样人的过程。随着我国实施新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在未来师资的培养上,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进行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是以培养教育技能为主还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根本任务呢?这些关系到师资培养目标的基本问题仍有争论,政策上也经常出现摇摆,所以直接影响到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标准。另外,即使课程目标明确了,在课程设置时尤其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经常脱离或偏离目标,这可能是我国当前课程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

2.课程理论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在选择一些知识传给下一代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各样思想理论流派的影响,同时产生了许多精彩纷呈的课程理论流派。其中,对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有以下几种:

1)学科课程理论。

学科课程,它是以课程类型来划分的一种理论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总成”。哄渊源为古希腊的“七艺”课程和我国古代的“六艺”课程。我国当今的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的课程,普遍采用的就是这种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强调各个科目是由单一、独特的内容所组成,各学科都相对独立、封闭,自成体系,这样的设计倾向于割裂知识,割裂了整体的事物,使学生的理解力有了断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指示区域综合化,大量的新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这种课程设计有点穷于应付。同时,学科课程只着眼于知识本身,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追使学生脱离自己的愿望进行学习,而且不注重以实际生活的联系,只是在学习一些抽象的符号,学生缺少完整的理解,了解不了其真谛,削减了学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学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如同工厂生产的商品一样都是同一规格,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但是,学科课程的优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以传统知识为基础,容易组织教学,学生容易吸收。

这种在师范院校的学科课程设置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基础深、知识面窄、规范而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创造力差;而国外的学生有些基础不是很扎实,但知识面广、灵活而富于想象,适应性和创造力强。

2)经验课程理论。

19世纪末,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设计出一套以儿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成为经验课程(experiencecurriculum)。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直到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是主张以儿童为出发点,其根本方法是: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把教材引入儿童的生活,就是把东西教给学生去做,不是把东西教给学生去学,即“从做中学”。

实施这样的课程计划,也会极大地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因为教师在课程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怎么样教学,都受此课程计划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定是偏向于综合性和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杜威自己并没有尝试去构建一套以他的课程观设置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甚至后人也没有。但是,不能说我们现在就可以不受杜威课程观的影响。如今我国按学科课程和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如何教中小学的“综合活动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做中学”?因为综合活动课程,需要教师有着融会贯通的综合性知识和综合性能力,甚至需要杜威当时开设的课程如“园艺、木工、金工、烹饪、缝纫、编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我们现在的教师能上吗?如果不能,那谁来上综合课?在考虑这样一些问题的时候,必定参考杜威的课程观,毋庸置疑。

3)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教育(essentialismeducation)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弥补进步主义教育缺陷而出现的一种保守的教育理论,也称“新传统教育”,以巴格莱为主要代表人物。巴格莱认为人类的文化在发展变化的同时,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文化的共同要素”,它主要包括共同思想、共同理解、共同准则以及共同精神,简言之,就是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他强调应把“文化的共同因素”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并大力提倡全国统一课程。

要素主义在教师地位问题上正好与杜威的经验课程理论相对立,认为教师应该处于教师过程的中心地位,教师应该拥有较大的权威,要用教师的权威去对“火热的一代”进行严格的控制。要素主义对教师培养的目标是:“教师必须受过通才教育,具有有关学习领域的广博知识,对儿童心理学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理解,有传授事实、知识和理想给年轻一代的能力,能正确评价教育学的历史——哲学基础,并且忠诚于自己的工作。”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对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来说,起码有两点启示:一是基础教育必须给学生一定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强项,也是该理论过于向我们学习的地方,笔者认为该强项不能丢。所以,在教师教育课程里对于学术理陛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还是应加强。而且文理都要学习一点并有所侧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通识教育”。二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但又要避免一味地追求新的教育潮流。当然,要素主义强调人才的统一规格,而不顾人的个性发展的课程观,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和社会服务课程的做法是应该摒弃。

2024年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第十篇】

论文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发展,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占受众人口总数大多数的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如何?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对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有什么相应的对策?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媒介信息处理,指受众在处理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策略。[1]从近年来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两个重要的维度是:媒介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意识。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受众,所以媒介参与意识暂且不谈。基于媒介素养关注受众主动解读和反思批判媒介信息的理论指向,作为媒介素养的一个子维度,我们可以将媒介信息处理具体化为受众对所接触的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和核实。“思考”指的是受众对大传媒所呈现的文本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的解读;“质疑”指受众能够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文本提出质疑,怀疑其中的有些细节的真实准确性;“拒绝”指受众对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所提倡的思想的排斥和抗拒;“核实”则意味着受众能够通过个人经验、认真查询、不同传媒之间的比较来确认自己所怀疑的细节。

以上讲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思考、质疑、拒绝、核实,在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信息无孔不入的进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任何受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对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核实的能力。农村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却常被忽视的地域,中国人口的70﹪-80﹪在农村,农民,作为媒介受众中人数最庞大,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社会阶层,在有关媒介素养的一系列问题中,似乎也被忽略了。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他们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涉及到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媒介素养发端于英国,中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有的学者认为以1994年陈力丹《我国需要“媒介扫盲”》为开端,而有的学者认为以1997年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为开端,无论按照哪一种说法,媒介素养引进国内的时间并不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媒介素养已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成具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从近两年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来看,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比较多,如,青少年、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少数民族受众等。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村受众,则更多的倾向于媒介使用情况,信息资源的分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研究。

对于媒介素养,目前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根据学者们的概括,媒介素养在西方经历了四次范式的转移。[3]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三代范式,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3]这样,媒介素养的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以及文本中暗含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麻痹受众的。

一、影响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

(一)与经济状况有关。

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与他们所处经济状况有关,与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接触大众传媒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完善自我而产生的一种社会需求,对于农村受众来说,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触传媒以及接触传媒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他们就将目光转向了更高的需要层次,如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他们对大众媒介所呈现的文本有了一定的思考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有了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经济基础。比如江浙一代的农村受众,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为例分析。对于广告的态度,有72﹪的人不认为广告是真实的;对于电视剧,有62﹪的人认为其内容贴近现实,40﹪的人认为电视剧里出现的色情和暴力镜头没什么不好;对媒介运作的认识,70﹪的人不清楚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对“把关人”更是闻所未闻。虽然以上数据显示的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理想,但也说明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开始萌芽。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尚且这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受众的情况我们可想而知。大众传媒对他们而言只是闲暇时间消遣娱乐的工具,媒介所传达的基本事实、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他们没有实际意义,他们宁愿相信这一切全是真的,而没有时间、精力以及能力进行思考、分析,因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

(二)与文化程度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2/3的人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是现代文明,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展,如何能够以最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传播的内容,农村受众和大众传媒之间的隔阂还是永远存在的。传授双方的共同的意义空间越小,传播实现的效果就越不理想,更不要说激起他们心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村受众的思想认识受到了局限,只关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事,对于国家、国际大事没有想知道的愿望,更不要说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而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世界提出自己的思考、想法。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提供天气预报、娱乐消遣的工具。他们一般认为媒体所呈现的世界与他们所处的世界相差太远,电视剧里的生活是城里人的生活,而他们并不懂“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媒介知识,也并不知道媒介是如何运作的。文化水平这道连接大众传媒和农村受众的桥梁一旦不畅通,那么他们之间正常的沟通就会出问题,更不要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和批判了。

(三)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媒介知识水平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近年来,提出媒介素养认知范式的美国学者波特将媒介知识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生产过程和效果,其中又以前两项最为重要。[4]就内容方面来说,受众应该明白,媒介内容是建构的产物,而建构现实不等于反应或者代表现实;就媒介生产过程来说,受众需要明白信息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背景对意义产生的影响。根据学者们对上海、北京、广州、西安4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受众的媒介知识整体上不容乐观,处于及格水平。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在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经验范围以及对媒介的接触都远远落后,所以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更是不容乐观。根据对浙江金华农村的媒介素养调查(70﹪的人不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40﹪的人认为媒介报道反映了全部的生活)也可以发现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水平很低。然而,这种对媒介的基本知识的普遍缺失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处理。

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大众传媒与农村受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好的实现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普及媒介知识。

由于大部分农村受众文化水平偏低,对媒介的认知尚处于很低的层次。我国的大众传播技术和设施发展很快,但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素质提高却比较缓慢。很多受众对媒介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正是由于不了解媒介的运作模式而产生的。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打破农民对媒介的神秘感,正确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资源。只有对媒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媒介内容进行思考、质疑、拒绝、核实。

(二)辨别过滤负面信息。

对农村受众而言,负面信息还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限于普遍文化素质的低下,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介内容,能够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至于迷失在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之中,是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教会他们辨别负面信息的方法,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对农村受众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也就意味着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辨别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善传播设施、提高文化水平。

农村地区的欠发达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乏。知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信息贫乏的主要原因是传播基础设施的薄弱。只有在传媒的到达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受众能够充分享受传播资源的情况下,才可以谈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思考等。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文化水平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大众传播内容才能充分的理解。

基于上述几点,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从心里上消除媒介神秘感以及媒介崇拜思想,其次要尽可能多的传授媒介知识,让受众了解媒介。具体的可行途径有媒体培训、成人教育、培养意见领袖等。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偏低,这是我国农村媒介素养的现状。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促进农村受众个体发展,抑制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负面影响,实现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4).

[2]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j].今传媒,2008(2).

[4]周葆华,陆晔.中国公众媒介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新闻记者,2009(5).

35 1729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