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总结(实用3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德育总结(实用3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德育总结1
在这学期的德育工作中,我校按照起初制定的德育工作计划,在学校工作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切实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做到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现将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有主体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首席执行官。落实班主任培训工作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重点。组织班主任不断学习,更新德育理念,把所学到的应用于现实中来;多组织老师小组讨论,在讨论不断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付诸于实践,一些好的做法得以推广。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家长同样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一个是在学校班级起主导作用,一个是在家庭中起到主导作用。所以家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校通过固定的家长会,定期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家表现,与家长共商联,同谋划,一起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而努力。也鼓励家长多到学校来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是电话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有时候甚至不用打电话,一条温馨的提示短信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善抓住教育契机,德育有效果
1.班会、少先队活动是我们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我校充分利用这一主阵地,形成了每月每周固定的一个主题,班主任老师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完成一堂成功的有实际效果的班会课,让孩子在情感的触动中学会做人。如学校举行“法制教育”主题活动,各中队通过自己独到的形式,把法制意识深入推广。
2.卫生和纪律评比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大平台。劝导员经过老师的培训,上岗给每个班级的卫生和纪律进行评分,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班级在活动中体验了班集体的荣辱与共。要加强守则和规范的教育,强化卫生、做操、纪律等常规管理和考核,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学校组织的活动或者教委办、教育局举行的活动,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机。比如书画比赛、体育竞赛等等,我们都抓住适时的机会,加以引导和鼓励,促使孩子更为健康快乐的成长。此外,学校还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力争让孩子在快乐成长的过程中将一些美好的品德加以潜移默化的吸收,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4.利用少先队建队日这一契机,邀请校外辅导员_老师到校进行讲座,在讲座上,_老师与孩子们交流了自己的经验以及关于书法的若干技巧。
5.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出十名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
三、传播德育关怀,德育启智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于此同时,班级的后进生等一些问题也都困扰着我们。我们强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视同仁,对待后进生、留守儿童等更应花更多的时间来关心,有条件的话还要深入家访,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我们还制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教育目标。低年级的学生我们着眼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则是侧重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不仅仅是看到他们的行为,更是看到了之所以有这种行为的深层次的原因,加以疏导,力求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烦恼。
四、安全不放松,德育需保障
安全教育始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片刻都不能放松。平时各班充分利用机会,宣讲安全出行,安全用电等一些十分基本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结合教委办和教育局开展的活动,再次突出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清查火患、疫苗接种等等我们认真组织,细心工作,将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确保万无一失。
总之,一学期以来,我校德育工作绝大多数得到了落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学期,我们将吸取本学期工作中的经验,抓实抓好各项工作,争取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
五、工作思路
1.认真履行教育局、教委办下发的各项德育文件要求,以学校的实情出发,做好德育工作。
2.继续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德育队伍。
4.继续开展“日行一善”活动。利用有利资源进行感恩行善教育,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学生,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他们,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断培养崇善向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上面内容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德育总结》,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德育工作总结2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为了扎实有效地搞好德育工作,我局把创德育工作特色作为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几年来,我们认真进行调研、探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提高德育工作管理水平
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特有的位置和意义。我局把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也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主抓德育工作,团组织、学生会、少先队等部门具体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建立了完善的德育工作网络
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局建立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制度。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过程性的检查指导,每年对学校完成德育目标和履职情况进行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抓常规、创特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年来,我县学校全面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文件精神,突出德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首要地位,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如细绵春雨,润物无声入人心。
(一)“德育为先”彰显文化灵魂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校园文化建设按照“寻找亮点,打造精品”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突出文化特点、师德校风、学校特色,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实效性和针对性,全力搞好主题突出、简洁明快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道德素质和智力素质的提高,真正让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精心提炼“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体现学校灵魂的校园文化。
在教育载体上,根据青少年的喜爱和特点,创新和设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如开展了学习抗震英雄少年活动,我们的端午节征文活动,重阳节尊老爱老活动,组织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利用青少年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集中开展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在发展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教育方法上,实施新型的。德育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施情感型模式,在德育工作中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实施氛围模式,以构建校园和谐文化为重点,加大正确的校园道德舆论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能说话、一砖一石能传情,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去思考、感悟、理解和完善自己。
(二)校园环境陶冶心灵情操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为给教师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给学生一个宜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局和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想方设法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办公、运动等配套设施。在领导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教育局积极行动,学校落实了危改工程,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平整了体育跑道,增添了教学设施,建起了文化长廊。如今,大多数学校环境优美,清洁舒适;教学楼高大美观、新颖别致,教室宽敞明亮;生动有趣的宣传栏、标语牌,内容翔实的队报、队刊和队室、健康活泼红领巾网站、广播站,各式各样的文体设施让师生身心活跃,积极向上。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字、琳琅满目的图片,悦耳动人的声音……所有这些,无形中让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学校真正成了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家长放心的家园,教师生命成长的伊甸园。
(三)科学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制度文化是师生认同并遵循的主流物质与精神成果,反映了校园活动规划。在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上,我局转发了《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各校结合实际,建立了《师德评价考核制度》、《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教师礼仪规范》、《教职工综合评价细则》、《家校联系制度》等。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对辅导员的管理上,各校都制定了完备的《辅导员工作职责》、《辅导员工作评价考核制度》,广大辅导员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育行为,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形象。各项制度的落实,端正了教师的言行,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严格的“升降国旗制度”,“文明班(队)评比制度”。特别是由学生共同制定的一份份颇具个性化的班级公约,让班级文化张扬着各自的个性,“诚信班级”、“礼仪班级”、“和谐班级”、“书香班级”等等,诠释着我县中小学班级文化多彩的内涵。正是这种制度文化建设,使学校凝聚了人心,凝聚了人气,凝聚了人力,给予校园文化建设最有力的保障。
(四)生动课堂培养优秀品质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晨会课上教师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语文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读作品,学人品;数学课上以科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坚忍不拔,勇攀高峰;体育课上以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勉励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社会课上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史,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思品课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我们还开展了诗歌进校园、文化进校园、法律进校园活动,教育局局长就青少年成长问题作了注重个人修养,培养健全人格的讲话,学生收益颇深。
我们还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结合寿县的十大文化,让多彩的乡土文化走进课堂,走近学生我们还结合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开展了我可爱的家乡征文和少先队建队六十周年系列活动,评选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
(五)多彩课外点亮心中明灯
课外教育应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兴趣浓厚的特点,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发挥其个性品质,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才干。我局团队工作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以推行“快乐教育、快乐成长”为主线,大力推进德育铸魂工程、科学普及工程,全面开展富有成效的系列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乐中益智、乐中健身、乐中养德”。 “做诚实小公民”学生演讲比赛、“12355轻暖江淮行、经典诗文吟诵、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少年模拟法庭、安全知识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廉洁文化进校园……在一个个德育文化活动中,同学们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启迪和升华,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收获知识的那份满足与快乐。
(六)人文关怀拨动心灵和弦
全区各校基本都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卡,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学校利用班队会的机会,每周都开展一次针对留守儿童的阳光关爱活动,如“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天下父母心”、“感谢您,母亲”、“关爱生命,快乐成长”……学校为留守学生建立了“快乐第二家”,通过寄宿学校、亲子家庭、开心健康课、集体生日等方式,为留守儿童创建了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兴华中学被授予市级留守儿童示范学校。
各校积极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成立“少先队健康成长服务中心”,努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充溢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七)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构建德育网络。
家长学校,是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场所;是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联系学校、家体、社会,促进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工作桥梁;是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为此,我们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家长学校有牌子、有教室、有活动安排、有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有家长学校活动档案。进一步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组织家长读一本书,给家长上一堂高质量的课,举行一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开展一次亲子活动。
(八)积极开展帮扶学生活动。
实施“爱心工程”资助贫困生入学。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确有困难的贫困学生,各校都采取专款、动员捐助等办法资助贫困生入学,不让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广大教师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精神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四,课题引路,加强研究,提高德育水平
我局德育工作通过建立队伍,组建网络,确立课题,加强研究,促进了德育工作的不断提高。各校结合本校特点,成立了课题小组,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如针对单亲子女,开展 “如何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研究;针对小学生,开展 “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 课题研究;针对留守学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题研究。通过积极调研,深入实践,及时总结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德育工作,贵在积累,贵在坚持。朝着“育人以德,以德育人,德立才成人,德高方成才”的目标去努力,培基铸魂,整体育人。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发展变化,德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在不断扩大。我们将充分利用地方和社会的资源,不断创新教育活动载体,精心构建德育网络,积极营造教育氛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创新德育管理水平。
德育学习心得总结3
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进行梳理和反思,就会发现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忽视以学生为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的需要,忽视学生的利益需求,缺乏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人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无论从实践出发、还是理论思考都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才能推进道德教育创新,进一步推动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一、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主体论,强化学生的自律精神
主体,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认识的对象性。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指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有作为主体去独立地完成某一个工作任务的意愿,能够自己寻求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和找到解决这一任务的方法、技能,这种意愿与方法、技能的统一叫做主体性。主体性问题反映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规律,即知识技能、道德观点、信念都不可能是外部交给学生的,而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投人力量,积极活动才能获得。
马克思指出:“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原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第1卷人类精神的自律是自我主体的发生机制,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尊重个体的自律和自由。道德是社会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教育是以实现人自身的完美和幸福为目的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的道德教育强调个人从属于集体,从属于社会,从属于国家,主要以道德秩序和道德准则来规范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有时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在形式上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推行一体化秩序的道德约束;在评价上,奖惩成为支配个人行为的外在统治力量,遏制了个人道德主体性。限制人的全面发展,忽视个人的权利,容易使学生产生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知行脱节的现象,这种道德的外在强迫、忽视主体对道德的自主选择和判断,难以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展开和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道德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特殊动力,它既有发展人自由的一面,又有约束人的一面,它反映了主观和客观,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主体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包括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对象化活动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道德教育应该在弘扬主体性基础上,实现双方的统一。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从主体性意义讲是受教育者对自身发展的改造,这种改造是通过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能动作用而实现统一的过程。即教育者要使道德教育成为主体的要求,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映现自我、确证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完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投射。这种投射在受教育主体通过实践的渗透和自身的融合成为主体的存在,成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客体主体化表现为主体对道德规范的选择和实践。道德规范一旦完成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则成为人发展的动力源。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关系(互为主客体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两个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实现的,因此,无论是从内容或目的出发,都应该强调平等主体双方的理解、移情和互动;道德教育关注人生的意义、价值、人与人之间关系等精神存在,把握的是一种意义世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主体精神和健康心理的塑造,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对方、在相互的理解接纳中承认并保持各自独立性和完整性,进而实现道德主体的自律。
二、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需要论,提升学生的摇要层次需要,指个人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即对事和物的欲望和要求,它是客观需要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在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积极的活动中产生的。
在道德教育中,一直有“崇高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等终极价值目标的设定,忽视了从实际、从主体需要出发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与现实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脱节,成为道德教育的误区。追求道德理想就意味着要做一位“完人”,做“完人”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方向,道德变成人们企盼但难以实现的目标。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曾这样讲过:人的全部行为可以用存在着的三种“内驱力”理解,即利己主义、恶意和同情。美国学者马斯洛在《人的激励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他的分析中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在生理需要中产生的、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人的生理需要满足越充分,道德需要越多,反之,道德需要越少。伦理道德是所有追求自身的最大幸福与利益的行为规则,是人们追求幸福快乐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很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满足自身的各种生理心理的需要,就要了解社会运行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个体只有在掌握了社会规则并遵守时,才能被社会认同实现个人的需要。道德一开始在个体生活中出现具有工具性的意义,是个体实现利益,满足需要的手段,当个体把道德作为一种手段来思考和应用时,道德主体处于他律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必经阶段。此时,个体道德行为并不是为了道德而做出的,而是为满足个体利益的需要。伴随着个体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的发展,个体道德需要日益强化和理性化逐步从他律阶段走向自律。因此,个体道德需要对于道德的发生和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个体首先从自身出发,从自己利益出发决定对客观事物的取舍,个体是否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则,遵守的程度,取决于个体从需要出发做出的道德抉择。
个体道德需要不是先天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个体道德需要本质上是社会对其药束对其要求,是社会需要。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有机体,这些矛盾表现为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群体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有序化、规范化。道德应社会有序化运行的客观要求而生,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具有普遍有效性。社会道德通过外部压力和动力成为个体道
德需要,社会道德需要对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形成了一种外在压力,也是一种动力,需要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也是社会道德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精神需要。任何道德都只有转化为个体道德才有意义,因此,只有唤醒主体道德需要才能在道德实践中实现这种需要。
三、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功利论,倡导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
西方功利主义道德观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资产阶级伦理学家边沁(jeremybentham)和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穆勒(johstuartmill),他们认为,快乐幸福是评价道德行为善恶和优劣的终极标准。在穆勒看来,功利就是快乐与免除痛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快乐的最主要的情境条件是一个人追求并达到目的。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一定的欲望,如行为成功,欲望、需要得到满足则快乐,反之则痛苦。就道德而言,人们最初完善自我品德是因为美德给了自身利益,之所以爱人而生同情心和报恩心,是因为别人给其以快乐,追求美德的直接动因和原动力是自爱心、求生欲和自尊心,而终极的动因则是自己得到了快乐和利益。
西方伦理学家主张从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基本心理反应(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快乐的追求)引申出道德来,将道德从人本身的利益出发并将其放在实际利益的范围中来考察反映出人们对道德认知的一种深化,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就道德目的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将个人的感受和个人的利害关系作为道德原则和根本目的,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价值的偏倚。虽然功利主义道德观也提出了将个人幸福和社会、他人幸福,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但它只是把社会公益,社会幸福的道德行为看成是获得个人利益、个人幸福的方法和手段;其次,功利主义道德观将人生的一切目的只解释成快乐和幸福,将道德原动力与道德目的混同起来也是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笼统地反对功利主义,如果就“利益”而言,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各有不同的功利主义,我们提倡的是以劳动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革命功利主义。主张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倡导的是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机制,既有其功利性的一面,又有其超功利性的一面,以满足方式和效果而言是利他的,以期望实现个人幸福的动机而言,是利己的、是功利的,两方面不可分割又互相缠绕,有机统一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我国的道德教育自身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很多成功经验,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道德观受到冲击,新道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之中。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就要进行创新,就要强调对人个体的尊重,强调个人的道德需要,重视个人道德建构的幸福观、功利观、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唯此,才能突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在道德教育理念上进行创新,惟有观念的转变,才可以带来新的道德教育目标、内容、体系、途径的构建。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与现实结合,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察觉到奇特的不寻常的事件,对习惯的态度和评价勇于质疑,追求答案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善于变通,做到思路开阔。同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综合利用现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期取得道德教育上的进展和突破。
上一篇:培训学校工作总结范文实用4篇
下一篇:进修总结汇报搞(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