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办学的调研报告实用3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学校办学调研报告总结了办学现状、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竞争力,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学校办学的调研报告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关于学校办学的调研报告1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都在发生变化,但仍然存在着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相脱节的现象,还没从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等传统教育观念和行为定势的桎梏下摆脱出来。

新型的教育呼唤新型的教师,是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的新型教师。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总体相对落后,主要解决有人教的问题,对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没有也不可能有足够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历时七年,现在我们的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有相当多的教师对校本教研认识模糊,有的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对立起来,认为搞校本教研会浪费时间,应该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上课和批改作业上;还有的教师不知道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应该进行什么等等,不一而足。

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其价值取向有了全新的变化:一是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二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三是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在新课程的视野下,理想的教学具有主体性、生成性、全面性、发展性和生命性等特征。以新的价值观审视、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就会发现诸多的我们习以为常而不易觉察的问题行为。

针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同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提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工作方向,这是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举措。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并做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呢?

一、制定校本教研的规章制度

制定合理的校本教研规章制度,能够使教学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它使得教学研究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而不至于陷入一种自发的分散的状态。制度在某种理念的支撑下,明确规定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等较为具体的行为,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说课制度、评课制度等制度体系的形成,能够使教师对教学研究产生更加深刻、具体、直观地认识,不再将教学研究看成只学学教育文章,搞一节精心准备的、虚假的表演课,而是能够主动根据制度安排自己的行为,制度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行动参照体系,它使教师能够以制度为标准来随时调整自己的行动。

校本教研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它应该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催化剂,而不能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阻碍因素。要在广泛听取学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采用民主的方式,制定有利于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为校本教研提供条件

校本教研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做为依托,如研究信息、研究经费、相关的理论指导、时间上的保障等。

1、时间保障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每周一次集体业务理论学习,一次学科组教学研究,一次集体视导,一次集体备课。目前,许多教师以拖堂、补课、加大作业量等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高耗低效费时的现象,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因此要大力提高教师的效率意识,促使教师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加强校本研究的计划性,学校要制定教学研究计划,并使其成为制度,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完成教研任务。

2、信息支持

首先,学校还为教师购买了教育理论书籍,学校与教师本人共同定阅教学刊物,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和刊物,教师可以学习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形成对教学的深刻认识,能站在科学的全面的高度上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改革动态以及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政策等;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它的信息容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任何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下一步工作我们将以建设校园网络为重点工作,建立教师个人教育博客,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使教师更多的获取各类需要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交流;再次,创办《校本教研行动成果文集》、《教学研究选编》。

三、建立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要,如青年教师的优势需要是发展需要,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中年教师的优势需要是成就需要,老年教师的优势需要是尊重需要,因此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根据教师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

四、以课堂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骨干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研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离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取得显著的效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计划方案,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监督。

形式:我校本期的校本教研采取教师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集中探讨,教学反思,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1、加强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习中做到了“五个结合”,即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要求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定期组织交流,目前,教师已养成了记学习笔记的良好习惯。并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优势,设立专人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播放教学录像,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观看。

2、重视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校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

(1)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

(3)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记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5)记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求每节课后要有反思,学期中,有阶段性反思,期末有全面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3、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课件制作的水平,每学期举行两次优秀课件评比活动,对优秀的课件进行奖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制作出了适合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课件,并建立了课件资源库,资源共享。

随着多媒体课的广泛开展,教师从中体会到这种方式的优点,由最初的只是青年教师使用,现在已发展到中老年教师共同参与。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4、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多渠道进行教师培训。除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外,我们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业务理论学习、教学策略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课堂教学培训、新课改经验交流等,以集中培训和教师自学研究相结合,增大对新课改的研究力度,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同时学校加强检查和督促,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业务水平测试,考试结果记入教师新课改及业务能力档案,并纳入教师全期考评。

5、强化校本教研管理

我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校本教研考评办法,建立开展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一年来,我校加强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重质量,重过程,讲实效,不搞形式。领导组的成员分工明确,校长负责全校的管理工作,主抓教学的副校长任负责组织领导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等。

对于每周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记录,各教研组长认真做好每次教研记录,对每次教研活动实行月总结,对出勤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对评课内容及时整理,由于管理到位,校本教研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6、继承上学年校本教研中的成功做法,使校本教研经常化,制度化。

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采用同科集体办公,集体备课的方法,每一节都要集体研究,,通过研究,制订出解决问题办法和措施,使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由于校本教研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在今后的校本教研过程中还有待于再实践,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

关于学校办学的调研报告2

11月18日至20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兼督学7人,分两组对全市21所完小进行了随机督导调研。督学们通直接观察、口头访谈、查阅资源、试卷抽测等方法,对完小办学行为规范情况,重点是课程计划执行、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教师工作、师资配备、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学行为基本规范

1、课程计划、执行尚好

21所学校的课程表,全部按照课程计划编排。象坞镇大地山小学是三复式教学,课程安排也按计划较规范。在检查执行过程中,19所学校的教师能按课程表上课。但也发现少数教师有移用的现象,音乐课、美术课改上语文或数学课。

2、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控制适当

按规定,小学生在活动校活动总量6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从表面看,总量没超过。在实际操作中基本相符,有少数学困生,由于留下接受老师的个别辅导,时间稍有延长。家庭作业量不多,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学生课业负担不重。

3、师工作认真,教学行为基本符合要求

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他们在条件艰苦、生活清贫、路途遥远、福利低下的情况下对教学工作还是认真负责,默默无闻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象在大溪毛坦小学任教,家住松门的陈永其老师,旱上从家5点多出发,晚上踏着星光回家,大多数教师周末回家一次,平时吃住在校。教师的工作量大,一般5个班级,6位教师,几乎整天都有课,一人兼数门功课,有的是语、数包班还兼其他课,有的是一人上三复式或二复式的课。尽管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基本能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备课认真,有学科计划,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过程设计,作业补充,年轻教师还有课后记。按课程表上好每一节课,作业认真批改,写有评语和日期,但有少数教师没有批改日期和评语。关爱学生,及时辅导学困生,没有发现体罚学生现象。

4、学校管理制度趋向健全

所到学校,18所有工作计划,行事历、值日、值周安排,考勤签到,有备课、改作、业务学习等制度,有会议记录、工作检查记录、资料分类管理。但也有少数学校,只有头上工作要求,没有书面计划和制度。坚持每天升国旗仪式,每到一校,都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校容、校貌、校纪建设,7所学校比较好,其他学校需加强。

5、照章收费,手续基本完备

校长、教师按规章收费认识基本到位,收费行为较为规范,基本上能坚持收费公示,亮证收费制度。学校严格按市物价局、市教委联合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小学代管费200元、杂费45元,幼儿班收费多数学校低于核定标准,有的学校每生只收280元(标准化480元)。尽管学生人数减少,学校收入低,办学经费十分困难,也没向学生多收一分钱,对少数特困生,学校还予减免。严格执行收费卡制度和代管费结算制度,学校把代费使用情况向学生公布,并把结算清单给学生家长。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教学质量不均衡

从抽测的19所学校的语、数成绩看,教学效果尚好,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可以,但成绩不均衡。有的班级较好,最高的平均分90分,最低的平均分只有58分;有的班级的合格率是100,有的只有45;有的学生考100分或90多分,有的只有5分、10分、甚至0分。其他学科如常识、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等,由于没有专职教师、没有器材和场地,影响着这此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表面看,学校都按课程计划上课,但实际上存在着重语、数,轻其它,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2、教师配备不够合理

从教师的编制看,如果按班师比完小现状是1﹕太紧;从专职教师来看,几乎是没有。这样就使得技能课都是兼上的,有的教师根本不会上音乐课,但学校安排不过来,也只好上,这样就造成了师资配备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3、学籍管理欠规范

学区内的学生,21所学校中都约有1/3的学生外出就读,调查时,当问着准确的数字和在哪里读,校长都讲不出。学习管理不够规范,没有按学龄儿童逐一检查,并建立档案,不知学龄儿童是否都已上学。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不然,新的文盲将会产生。

4、教科研活动较少

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教科研活动量条有效的途径。21所完小中,只有松门镇河头小学、石塘镇上马小学有推磨式教研活动其他学校几乎没有教科研工作的安排,只是中心校开教研课,他们去参加,或是中心指名教师开课,平时学校就很少开展活动。

5、学额不足,资源浪费

21所学校最多的学生是石桥镇花桥小学374名学生,有8所是100名学生以下,大多数学校都有教学楼、台门、围墙。象南五小学,只有14个学生,教室有12个,空教室很多,白壁小学,41个学生,一幢崭新的教学楼空着,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6、办学经费紧决,教学设施简陋

所到学校普遍反映办学经费短缺维护正常教学和办公开支都很难。由于各校的学生数减少,杂费收入低,一般学校学生在职100名左右,收入在4000元~5000元,少的学校只有几百元的收入。象坞根大地山小学,学生12人,每生45元,共540元;坞根白壁小学,学生41人,收入1845元;松门南五小学,学生14人,收入630元。大溪毛坦小学无钱买煤,只得发动教师和学生一起上山砍柴,解决烧饭、烧水问题。泽国横塘小学有电视机,但付不出闭路电视费,被切断了线路。

学生的课桌破旧,图书、仪器很少,音乐室、实验几乎没有。教师上课,大多是粉笔加黑板,很少使用幻灯和录音机,因学校没几台,大多坏了不能使用,实验课没法开,没有设备和场地。没有一所学校教室有电视机,办公室的电视也只有少数学校有,除向阳、上马、百新有一台电脑外,其他18所学校没有一台电脑。

三、思考与建议

1、调整步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全市完(村)小130多所(不含片小),规模少,布点散,资源浪费,人力分散,如果加以合理、科学地校网调整,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对离校较远的学生,可以采取接送或住校。我市校网调整已尝到了甜头,是否继续加快调整步伐,使教育资源优化组合。

2、改善完小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经费紧缺,设施简陋,基本的教学仪器都没配齐,何谈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与城区学校差距甚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完小的办学条件,尽快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上存在的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增长的需求,使用权山村孩子也享受同等到的义务教育。

3、加强学籍管理,保证学龄儿童人人上学

《义务教育法》规定,学龄儿童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不能侵权,教师更应承担起责任,但如果由于我们招生管理的疏忽,造成孩子失学,影响一生的成长,这是于心不忍的,更是法律所不许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籍管理,查一下学区内的所有孩子(包括三残儿童)是否都已上学,如果是随父母外出的,也要查一下是否在读书,在哪所学校读书,把该做的工作做实、做细,保证儿童人人上学。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业务素质、人格魅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多教师靠吃老本度日。应创造条件,让教师们参加培训,参加教科研活动或与城区教师结对交流,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教育的信息和新的教学方法,转变重智轻能思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上好每一门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5、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完小办学行为更为规范

从现状分析,凡办学行为较为规范的完小与中心校的管理和指导分不开。行政区域调整后,管理体制也在调整,但有些乡镇还没有理顺,完小属片小直管还是中心校管,是村管还是乡镇管,如:完小的附设幼儿班,有的是中心校收管,有的是村里收管,但责任都在学校。没有一套明确的管理要求和管理办法,应尽快理顺关系,加强对完小的管理和指导,促进完小办学行为更为规范。

关于学校办学的调研报告3

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的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一批办学规模较大、办学质量较高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也起步较早,如滨海学院早在1992年建校之初就成立了团委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他入驻我区的较大规模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也都迅速成立了团并开展了富有实效的活动。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的工作从整体上看基础还很薄弱,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能充分发挥,个别的团组织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如何贯彻实施团省委“凝聚力工程”和团市委“细胞工程”,加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是一个紧迫的课题。为此,团委对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发展现状及其团建工作特点

(一)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发展现状

自1992年我区第一所也是全省第一所民办自立职业高中诞生至今,全区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已达58所。这些按性质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学校10所(其中民办高校2所、十五年一贯制普通教育学校1所,职业学校(中专)7所),非学历学校48所(其中非学历民办高校5所,联办中专学历教育学校14所,其余为电脑类、语言类、艺术类业余培训学校;按办学形式可以分:全日制学校22所,业余培训学校36所。滨海学院、黄海学院、南洋学校、博益学校、拓谱计算机学校、奥林特外事翻译学校、黄埔职业学校等7所学校共征地1300余亩,自建校舍36万余平方米。

截止到20xx年底,全区共有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全日制在校30560余人,教职员工2150人,共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生3万余人,极大地丰富了我区人才市场,基本满足了开发区内、外资的用工需求,对我区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数量、规模、档次和管理走在了全市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前列,其中,滨海学院是全市第一所也是全省第一所有独立发放大专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南洋学校是青岛市20xx年唯一一所A级学校。

(二)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特点

我区58个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有22个是全日制学校,这部分学校的学生数约占全部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学生数量的85%以上,无论是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校舍宿舍等各方面办学条件来看,这22个全日制学校都是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团区委今年召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现场会,重点是帮助这22所学校解决团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争取通过这部分学校带动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综合来看,全日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体现出以下特点:

1、团建热情较高,建团率达到100%。今年10月份团区委在滨海学院召开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现场会,22家全日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代表在参观了滨海学院的团建室、活动室等团的阵地建设和建设之后,反映以前从没想到团建工作可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如此大的作用。现场会结束之后,团区委继续靠上做工作,依次和所有10所未建团的学校进行联系和,短短半个月之内,为这些学校办理了建团手续,配齐了“四册”等相关档案,截止到目前,我区全日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建团率已达到100%,“六有”团支部比例已达到95%以上。

2、团建工作客观上弥补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管理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目前还是有一些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对学生的管理呈现出一种随意性和不规范性。而团建“细胞工程”的实施在管理、档案制度、阵地建设、文体活动等方面完善和弥补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漏洞和缺失。如黄浦职业专修学校通过召开团委成立大会,建立了、体育、考勤等学期管理制度和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有较大起色。

3、团的建设与学校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一是与学生的创业就业相结合:由于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有专业设置市场化的特点,这些学校在开展团建工作的同时注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就业创业,一方面取得的学生的信任,一方面也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认可,为团建工作的下一步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如滨海学院团委提出了“团委联系提议”、“实践基地选择”,积极联系海尔、海信、澳柯玛、海都、开发区海关等单位,与他们共建实践基地,两年来共组织4000余名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开发学生的素质,拓展潜能;金海岸职业学校是海尔在开发区的.人才培训基地,校团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培训,组织海尔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制度等等,使学生逐步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与学校校园建设相结合:各学校团委通过校办刊物、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等文化阵地积极开展艺术、体育、武术等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社会美誉

度都有提高,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海龙职校开展征集校园“文化语丝”活动、南洋学校充分利用《南洋学刊》、《南洋心桥》、南洋之声广播站、七彩南洋电视、阅报栏、栏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据,截止到目前,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共有校办刊物、广播站等文化阵地26个,充分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4、团的建设与全区社会精神创建紧密结合。近几年来,在团区委的组织下,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组织积极参加我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学校把开展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全区群众文化创建作为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团员队伍和开创特色活动的有效方式,两年来,共组织青年志愿者35000人次参加环境整治、重大节庆活动服务、植树造林、外语角活动、青年文明创建活动;在我区举办“五月的花海”和“同唱一首歌”社区文艺巡演、庆祝“__大”全区文艺汇演、区联欢晚会等群众文化创建中,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共组织青年学生参加演出达2880人次,有力提高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声誉,为我区精神文明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二、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在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区团建工作的一个亮点,但其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政策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在今年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现场会召开之后,虽然各学校对于团建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落实在行动上,力度仍然不够,只有个别学校能够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依托工作带动团建发展:如滨海学院从团干部配备、活动经费、制度保障等各方面都给予院团委以大力支持,为院团委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然,根据区教体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22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只有5家学校成立了党组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建政策支持的力度,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学校团的建设走在党建之前,政策支持也只能依靠学校的办学力量本身来提供,这无疑提高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政策支持的难度。

(2)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发展参差不齐

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发展参差不齐,差别很大。其中滨海学院、黄海学院、南洋学校、海龙职校4所学校从学校规模、管理、团建积极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来看处于第一档次;拓普计算机专修学校、博益职校等6所学校活动开展较为丰富,与上级团委联系比较密切,团建工作处于第二档次;其他十余所学校或者是建团虽早但活动不突出,或者是刚刚建团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处于第三档次。团建工作的这种差别首先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劣息息相关:资金雄厚、基础扎实的学校团建工作远远好于规模较小、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其次也与校方的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这在以个人和企业办学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非常关键;再次与学校团干部的素质也有关联,团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团建工作的水平高低。团区委如何平衡地在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开展团建工作,使得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工作在整体上上一个台阶,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3)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发展不加大了团建工作难度

在中我们发现,由于绝大多数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是由社会相关机构和热心教育事业的个人集资兴办的,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因此,其办学的稳定性难以。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经营管理不善、方向变化等各种原因退出教育市场,当然,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资本涌入我区纷纷开办新的学校。退出和加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都非常正常,但对于团建工作来说,无疑又增加了难度,这也是新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一个普遍的难点。

(4)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生源和师资的先天不足对团建工作有一定影响

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要增加对的吸引力,往往要通过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以及较高的工资待遇来实现,即使这些问题学校硬着头皮解决了,但却往往因关系调动、户口迁移、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职称评定等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搁浅,这为稳定队伍带来了困扰。同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在生源方面竞争力比较弱,相对国办学校而言生源质量较差。这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得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学生相对难以管理,这既是一个证明团组织凝聚力的机会,同时也给团建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团干部特别是学校团组织负责人如果业务素质不过硬,团建工作更是无本之木,无从做起。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紧紧围绕团建“细胞工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按照“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信息互动为依托”这四个方面的总体规划逐渐摸索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确保团建工作顺利开展

制度建设是团建工作的基础,在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中,我们要完善推广以下制度:

1、深入实施团建“细胞工程”。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每一个团支部都要建立“团员花名册、团费收缴记录册、团支部会议记录册、团支部工作问答手册”这“四册”档案,并认真贯彻“团课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组织例会制度”这四种制度,争取每个团支部都能够达到“六个有”的标准。

2、坚持“党建带团建”制度并扩大其外延。成立党组织的学校在实施党建工作中,要把团建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党建各种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列组织的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之内。这样做到党建、团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使共青团工作成为学校党组织考核各党支部年度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现在我区还有很多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但党建带团建中有很多好的方法仍然值得借鉴:如学校董事会和学校机构可以下发相关文件,落实团组织的干部待遇和活动经费,并对共青团的“优、先、模”干部进行奖励表彰等等。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团建工作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检验的标准也正是在于它是否有效的帮助学校进行教学和管理。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组织要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青年学生的原则,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开展团的活动。一是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可以组织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社团文体活动等社会公益和文化娱乐性质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如开展“做身边小事,树团员形象”、“创优良学风,建文明校园”等等活动,比如滨海学院曾开展“我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号召大家通过书信向父母说明学院的真实情况,纠正社会对滨海学院的片面认识,活动相当成功,外界的怀疑、猜测少了许多,有效地帮助学院顶住压力,渡过难关。二是围绕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就业紧迫的问题,可以组织创业大赛、实践基地等服务青年学生迫切需求的活动,这样才能活跃基层的团组织,为青年学生服务,赢得学校领导的支持。

(三)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

目前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干部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要采取各种形式,在这些学校中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团干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更充分地发挥团的先锋队的作用。

1、争取团组织负责人列席同级党委或行政会议。要把党建带团建的工作精神向各个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传达,争取校中层管理人员担任团组织负责人,列席同级党委或行政会议,以此带动团组织的干部建设。

2、建立推广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使团的干部能上能下,保障在位的团干部尽职尽责,团区委应当在全校各级团组织中建立推广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具体做法是:团员青年选举团委委员的同时选举两名候补委员,候补委员列席团委、总支、支部会议。正选的团委委员如果无故缺席会议累积达三次,将被取消委员资格,并由候补委员接任。这一制度可以对团干部进行有效约束和激励。

3、加强团干部培训。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干部业务素质总体不高已经制约了团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要坚持把团干部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大力加强团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四)以信息互动为依托,建立团建工作交流绿色通道

根据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团区委在召开现场会推广各团建工作典型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一是可以通过创办《全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简报》的方式,定期刊发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和工作亮点,引导团建基础薄弱的学校加强学习、互通有无;二是可以在区青少年信息网上开辟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共青团工作专栏等的形式,建立他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之间工作交流的绿色通道;三是通过组织各学校联办活动或联谊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加强互相的沟通。通过这三点逐步缩小先进单位与落后学校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我区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团建工作的整体飞跃。

35 3447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