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事科工作总结范文和工作思路(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社事科工作总结范文和工作思路(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社事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一篇】

(1)做好老年各类福利优待工作。街道60周岁以上老年人10656人,今年共有600位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享受服务时长5773小时;为符合条件的三类老人发放智能手机2119台;为688位老人制作老年人优待证;为1507位80-89岁、217位90-99岁、2位百岁老人发放健康补贴。

(2)健全托底型养老服务保障机制。街道做好失能、失智、伤残16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3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19户,独居、空巢、孤寡1001人等共六类特殊困难老人托底工作。提高重阳节慰问标准,90-99岁老人从200元提高到500元、百岁老人500元标准提高到1000元。

(3)丰富老年人文化精神生活。以笕桥街道夕阳乐老年大学为主阵地,委托专业第三方运营,共设置5个点,以街道为中心,辐射辖内4个社区。积极开展各类老年人文娱活动,“敬老月”慰问百岁老人、高龄老人、困难老人248人次。

社事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二篇】

xxxx年,我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护理工作,认真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现述职报告如下: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经过实践,我越来越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着装整洁大方,用语文明规范,态度和蔼,礼貌待患。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千方百计减少病人的痛苦,安安全全做好自己的工作。无论是职工家属,还是地方患者,我都坚持视病人如亲人,做到态度好、话语亲、动作柔,耐心回答病人及其家属关于病情的咨询,以及家庭治疗、保健方面的注意事项等,没有发生一起与病人的言语冲突,没有发生一起因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对于病人来说,护理工作不是一个护士能够主管负责的,而是一个需要团队轮值配合的工作。近年来,医院为护理队伍补充了新生力量,工作中,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优势,主动搞好帮带工作,为年轻护士讲解业务技术、与病人沟通等方面的知识,解决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落实护理措施,帮助年轻护士尽快成长,为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能够认真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学习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和规章制度,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端正了服务态度,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自觉维护医院良好形象的积极性。同时,自己积极主动地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并坚持自学了相关的业务书籍,通过不停地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积累,较好地提高了自己的专业修养和业务能力,适应了不断提高的医疗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牢固树立“为病人服务、树医院形象”的思想,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履尽职责,为提升社区医务人员整体形象增光添彩。

社事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三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将总铺镇2009年工作思路及打算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x、十七届三中全会及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小康社会,构建更加和谐总铺的重要一年。

今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围绕加快建设经济强镇,持续推进“农业立镇、商贸强镇、引资活镇、科教兴镇”四大战略,着力培育葡萄、粳糯加工、畜牧养殖和商贸运输四大产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抓好计划生育、城镇创建、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保持全镇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工作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全年实现招商引资8000万元,争创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做好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具体工作中集中实施“一二三四”年度计划,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夯实两个基础,实施三大工程,建立四项制度。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利用总铺所处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镇域经济。

夯实两个基础:就是打好社会稳定和计划生育两项基础性工作。

实施三大工程就是做好民生工程、镇村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四项制度:一是勤政廉政制度;二是为民便民优质服务制度;三是奖惩激励制度;四是工作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我镇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各项工作。

1、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以富民惠民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全镇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全面推进村庄整治,有效促进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与全镇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实现农户与组织合作,将土地集中利用,从事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一体华服务。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个一”要求,坚持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路子,认真做好各村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在全镇发展优质粳糯稻、优质葡萄规模生产,打响“上王葡萄”、“皖东第一粳糯加工产业群”称号。

2、加强小城镇建设,增强聚集力和带动力。

按照县政府提出的“产业聚集、人口集中、功能配套、突出特色”的城镇建设目标,做好总铺村新居民区规划,加快总铺禹王新村、黄泥铺街道建设,把城镇创建机制引向村级,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把村庄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力争2009年全镇三分之一以上村达到卫生标准。另一方面加快中心村镇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以全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分步开展中心村规划编制,以规划定位中心村建设,改变无序发展的状况,建成一个高标准的中心示范村。

3、围绕全县大旅游业格局和大招商环境,做好全镇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立足总铺的交通优势,加大鹿塘湖旅游开发推介力度,争取招大商,引大资,争取建设一个集餐饮、食宿、娱乐等为一体的星级宾馆,打造鹿塘湖特色饮食一条街。

二是立足黄泥铺园艺厂开发招商,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家乐和现代生态特色旅游。

三是立足全镇粳糯和葡萄生产,积极引进粳糯和葡萄深加工企业,争取引进2000万元以上企业1个,1000万元企业2个。

4、注重民生,着力构建和谐总铺。

贯彻以人为本的民生工作理念,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真正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切实落实各项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敬老院、总铺文化大院基础设施,推进乡村卫生室、农家书屋建设。扩大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健全各项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加大黄泥铺社区和总铺社区建设服务管理力度,使全镇人民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5、全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做为常规工作抓紧抓好,深入推进“村为主”工作机制,加大对计生工作后进村的整治力度,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依法做好计划外生育社会抚育费征收。

6、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平安总铺。

在08年综治信访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以信访、纪检、综治、司法四位一体的信访工作机制和信访代理制,把信访重心下移,坚持“群众张嘴,我们跑腿”的工作态度,从被动的信访接待转变为主动的代理服务,全程代理,热情服务,做到信访服务“四化”,即服务期限承诺化,服务内容明确化,服务过程公开化,服务监督社会化,把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真情倾听群众声音、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心关注群众疾苦,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善凝强民之智,多做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全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保持全镇大局和谐稳定。

7、以党委、政府自身建设推动制度建设。

加快总铺发展,党委、政府重任在肩。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全体干部,将进一步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加强改进党委、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镇村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主要有廉政勤政制度、为民便民优质服务制度、奖惩激励制度、工作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人,树立更加关注民生、高效、廉洁、人民信任的政府形象。

新的目标已经确定,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正确的领导下,在我镇全体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总铺镇的各项工作一定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总铺经济社会一定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

社事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四篇】

1.社区配套用房还不够完善。社区配套用房存在散、小、偏等情况,配套用房可利用率不高,个别社区前期建设配套不足,需要通过租赁等方式予以补足,如金色黎明、天新,预计每年需要资金150万元以上。

2.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还不足。现有社区能提供的养老服务与老年居民期盼的服务需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大型医养综合体还欠缺。

3.社工队伍素质还需加强。社区社工持证意识不强,特别是社区两委班子持证率很低,考证意识不高,导致街道整体持证率偏低。截止目前,社区正职仅1人持证,社区两委班子仅19人持证,仅占两委班子持证比例的18%。

4.民生服务场地还不足。服务民生事业的街道级场地欠缺,如街道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电大等不能固定场所,影响日常工作开展及相关创建工作。

社事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五篇】

今年是“十三五”发展开局之年。年初来,我县工业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面实施“双驱动、双突破”战略,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认真落实“三降一去一补”,加快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统筹做好稳增长、促转型、强创新,深化精准服务行动,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努力实现全县经济平稳发展。

1-5月份,全县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年计划的%;实现规上销售产值亿元,同比增长%;累计产销率%;1-4月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5月份,全县101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工业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同比下降%。1-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工业生产整体平稳,重点行业企业稳中有增。1-5月份,全县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全市增速排名第四;若剔除大唐电厂(大唐电厂1-5月份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同比下降%),全县规上产值增速为%。重点行业“九升一降”,除新装备因正业集团(-%)拉低负增长%外,其余针织、水产、汽配、模具、输变电、船舶、机电、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普遍实现正增长。从重点企业看,26家强势型(培育)企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41家实力型企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52家潜力型企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二)工业产销率偏低,外贸出口有所回升。1-5月份,全县累计实现规上销售产值亿元,同比增长%;累计产销率%,低于全市平均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产品库存压力依旧较大。但是在全市工业出口连续下滑的背景下,我县工业出口态势有所回升;累计实现规上外贸出口交货值亿元,同比增长%,高出全市平均增速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其中船舶、汽配、输变电、新能源等四大行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同比增长%。

(三)工业效益有所好转,主要体现“两增一减”。1-4月份,全县累计实现规上利税总额亿元、利润亿元,分别同比增长%、%,其中利润分别比1-2月、1-3月回升和个百分点;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反超同期规上产值增速个百分点,进一步体现我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从重点企业看,全县26家强势(培育)型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华翔、戴维、日星、威霖、启鑫等企业利润增幅明显。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收窄,1-4月份规上企业亏损144家,同比减少14家,亏损面为%;亏损额8509万元,同比减少2920万元,下降%。

(一)全力稳增长,积极应对新常态

1、加强顶层设计。部署编制《象山县“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研究起草涵盖2016-2020年的工业强县实施方案(送审稿),明确5年发展目标、重点扶持产业、主要发展任务。构建深化工业强县建设“1+9”政策体系,在工业“17条”扶持政策出台基础上,根据分工职责,我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已形成送审稿提交县府办发文。强化政策宣传和兑现,利用象山报、企服中心等平台开展“政策短信进千企”、“政策解读进基层”系列活动,1-5月份兑现工业政策补助资金6200万元。

2、强化目标考核。结合两区整合契机,科学制定并下达2016年考核指标,修订完善2016年度工业经济在工业投资、绩效评价、附加工作、企业隶属、奖惩标准等方面的评价办法。按照“双底线”管理要求,对各被考核单位开展规上工业产值、工业投资方面月度“红绿灯”制度考核。强化对工业强县建设工作的考核创新,对39个工业强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设立8分的考核分,开展共性和个性化工作量化考核,目前形成考核文件送审稿。

3、推进降本减负。贯彻落实市降本减负“35条”,研究制定并由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若干意见》(象政发[2016]1号)。开展精准服务政策诊断会,与大徐镇签订企业服务合作协议,试点外包涉企服务模式,对该镇电子、针织等七大行业分批次解读和推广市、县降本减负政策,利用企服云、微信等载体推送信息4000余条,服务企业700多家。落实税费优惠措施,免征4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已落实各项税收优惠近15064万元。

4、营造工业强县氛围。年初召开以“创新的力量”为主题的表彰大会,建立 “工业风云榜”,组织评选119家“三型企业”、“纳税三十强”、“经济发展功臣”、“工业企业成长之星”等奖项。华翔集团、日星铸业等13家企业荣登2015年度市创业创新风云榜。强化舆论宣传,在《今日象山》开设“打赢工业强县攻坚战”和“打赢工业强县攻坚战,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等专栏,共刊出报道数20余篇,引导全社会关心工业、支持工业发展。开展“双带双走”(带着感情走企业,带着问题走企业)活动,积极践行“亲”、“清”政商关系。

(二)奋力促转型,增强改革活力

1、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提升,发挥针织创意设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针织面料中心等“三大中心”作用,印花中心经详细调研交流和比对遴选,已确定基本实施方案,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成立中国服装设计师原创基地·象山时尚基地,强化服装自主品牌原创设计元素。发展新兴产业,滨海工业园入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并被命名为市新能源专业园;宁波勤邦的中厚高端聚酯薄膜生产线新建项目(一期)和宁波天翼装备的中国石化宁波工程公司大型非标设备制造基地项目被认定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项目。

2、引导发展产业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类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运作,主要投向“十二五”、“十三五”产业规划中重点支持的海洋生物、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四换三名”、“两化融合”等领域,以及县优势产业强链、建链、补链的重点环节。推行产业基金+龙头企业+专业配套企业的发展模式,带动配套企业转型。拟成立“经济和信息化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1亿元人民币,象山产业发展母基金出资2000万,基金管理人(蓝源资本)出资200万,对外募集7800万。

3、试点亩均效益改革。起草形成《象山县工业企业综合效益“五星”评价办法》(试行),对全县范围内实际占用土地面积3亩(含)以上的规上企业操作评价,评价内容为亩均税收40,亩均销售收入10,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20,单位cod排放工业增加值15,单位用水量工业增加值5,全员劳动生产率10。现已在石浦镇展开试点,将该镇行业分为机电、水产和其他行业三类,完成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税销售等四项指标的数据收集。待完成收集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数据,对石浦规上企业绩效进行排名,对绩效不好企业在用电、用水等进行限制或提价,健全企业发展评价机制。

(三)合力抓谋划,增强发展后劲

1、完善平台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发挥县企服中心作用,通过微信、短信、电话、上门等各种服务形式,加强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宣传、融资担保、难题流转解决等服务,该中心被评为市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和县级窗口平台。完善船舶设计研究、模具热处理、海洋生物研究等3个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东红船舶海洋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宁波船舶产业窗口平台,模具热处理中心已由合力模具牵头建设,预计投资7000万元,服务企业15家以上。

2、狠抓工业投资。全面排摸全县5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124项,计划投资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项,当年计划投资亿元。加快项目推进,落实专人统计分析,按月编制统计表、按季制动汇总表,随时跟进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截止5月份,金汇铸造、日星三期、新篁生物等11个项目通过准入评审。加快旧厂区改造,与“退城进园”和“腾笼换鸟”相结合,分类建立项目储备库。1-5月,完成昌宏机电等15个项目,总计改造面积万平方米,完成市、县年度目标任务的%。

3、深化梯队培育。建立完善培育计划库,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高成长企业培育和小微企业上规模培育等专项行动,强化重点企业跟踪管理服务。推进中国制造“2025”发展,组织日星铸造、乐惠装备、申菱电梯、戴维医疗、合力模具等企业申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继续开展“三名”、“小升规”等企业培育,加强政策扶持、运行监测和跟踪服务,286家小微企业纳入省小微企业培育检测平台,1-4月份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三)大力强创新,提升新生动能

1、推动科技创新。加大技改投入,修改完善《象山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计划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器换人”、重点先进设备升级项目的补助,在原补助比例基础上都提高2个百分点,最高补助额度由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将规下企业和针织服装企业由原来的要求项目设备技术投资在200万元以上,降低到100万元以上;由项目库代替项目计划,简化项目申报程序。推进“机器换人”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改造,提升劳动生产率,组织合力模具等7家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凯捷生物、医疗精密、博禄德电子被列入市级重点工业新产品;日星铸业、云控电气等6家企业8个产品申报“浙江制造精品”项目。

2、推动两化融合。修改《象山县工业企业信息化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计划对两化融合项目由原来的一年建设期延长为二年建设期,项目验收注重项目对企业发展的实际作用,加大重点示范项目补助力度,其中对10个两化融合项目给予县级补助万元。实施信息化推广普及工程,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广oa+企业邮箱活动,第一批免费推广20余家试点企业;积极开展市经信委组织的软件推广活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低价(或免费)、正版、高效、便捷的信息化软件和服务,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加强调研谋划,形成智慧城市和信息经济“十三五”规划讨论稿。顺应“互联网+”形势,推进在医疗卫生、财政两个领域的大数据项目技术性研发和分布式数据架构搭建。加强特色智慧城市发展,试点丹东街道投资建设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培育智慧养老、智慧环卫等公共服务和管理智慧应用试点。加强县软件园企业管理,年底计划安排近10家企业入驻,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助力企业往高精专方向发展。1-5月份,全县软件企业的总产值超过14550万元,同比增长20%,兑现2015年2个市级软件扶持项目,组织6家软件信息企业申报县级专项扶持资金。

(五)着力抓节能,倡导绿色发展

1、科学分解各项指标。对照去年度节能指标完成情况,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形成2016年度节能考核指标,将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规上工业能耗总量指标作为工业经济考评主要项目分解至各镇乡,并且将清洁生产审核、节能项目、燃煤锅炉淘汰改造、节水型企业创建等列入工作经济考核附加范围。

2、推进重点节能工作。抓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出台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不定期通报各单位淘汰情况。1-5月份,共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16台,下达2015年度燃煤锅炉淘汰改造补助资金637万元。继续推进“低小散”行业整治,县内近百家小印花企业将通过集中建立印花企业产业园、关停一批、整合做强入园等方式进行提升。

3、加强节能改造管理。在《县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新增节水型企业创建费用补助,安排华宇食品3家企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安排9家企业开展能源监察,16家企业列入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开展对宁波凤泰塑料电器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塑料制品新建项目等9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对2014年底前获得县级节能审查批复且竣工投产、未通过节能竣工验收的43个能评项目进行专项验收和后评估工作。

(五)聚力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1、深化精准服务。深化三级联动服务全覆盖机制、企业服务责任人机制、企业困难(需求)处理流转机制、督查考核和评价奖励机制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难题“金字塔”式分层解决模式。年初以来,围绕工业强县实施举措、重点项目推进和加强困难企业帮扶推进工业平稳发展等议题由县委书记、县长牵头召开的工作例会3次。

1-5月,全县“企服云”登陆人数291人,进企服务164次,共收集难题75个,直接答复解决11个,流转55个,其中提交工作例会35个,已经解决22个,回访满意率达100%。深化“政府、银行、担保、企业”四方联动机制,扩大转贷融资规模,加大企业融资帮扶力度,1-5月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为207家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在保余额亿元。

2、推动管理培训。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广先进管理模式,排摸上报计划实施管理咨询企业22家,其中市级有望达到8家。组织企业赴台州开展见学绩效评价工作,强化企业管理促降本增效。邀请上海交大祝立宏教授作《企业上市与并购重组》讲座,开设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管理实践与投融资创新研修班30人;组织赴厦门大学开展工办干部等工业线业务骨干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推荐赛德森等5家企业负责人企业参加市高成长企业和高学历企业主培训。

3、推动市场扩张。积极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组织宏海水产、宏达根雕、云朵网络、素子园等7家企业参加第23届津洽会暨第13届pecc投资贸易博览会。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日升集团等44家工业企业产品被列入2016年度宁波市自主创新产品与优质产品目录。制定山海协作工程工作计划, 基本落实8000万元产业合作项目。加快“电商换市”步伐,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训。

从下步发展趋势看,我县工业经济仍面临较复杂的发展环境。从宏观经济大环境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严峻,近两年我国经济运行尚处在l型的底部探明期,总体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暂时难以出现根本改变。但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军民结合等重大战略,且发展制造业成为全球共识和国家战略,随着宁波市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打造宁波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目标共识的达成,我县制造业发展将迎来机遇。同时,我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转型初显成效。

但另一方面,我县工业经济存在五个短板:

(一)制造业产业层次相对较低。我县传统产业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资源的初加工,战略新兴产业整体处于产业孵化与初创发展阶段,增速与北仑等区市相比发展缓慢,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升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企业比重不高,企业年研发能力投入比低,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总体较少。

(三)企业梯队结构尚欠合理。亿元企业、规模企业占比在全市处于下游水平,梯队结构呈现“哑铃”型,发挥主要力量的中型企业少,导致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工业投资项目少且分散。我县招商工作是短板中的短板,近几年招商落户项目少,本土看得见的工业投资只是产业的简单平移,投资强度不足,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链难以做大做强。

(五)企业高精专人才匮乏。全县人才资源不到市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面临高精人才引进难、留驻难等问题,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一)以统筹发展为支撑点,保增促调

1、完善政策体系建设。积极配合完成工业强县建设“1+9”政策体系建设,形成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坚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和产业基金协同支持产业发展,积极用好用活2个5000万元新增资金。开展原有工业政策与新工业政策的梳理对标工作,之前县相关扶持政策符合国家的规定继续执行,奖励方式或标准有调整的`以新政策为准,对需要细化的内容抓紧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以明确,进一步发挥政策杠杆作用。

2、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加强与人民银行、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数据对接,突出抓好重点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监测和生产预报工作。继续做好临港产业及主要行业的科学分类工作,发挥各行业协会的监测分析作用。根据半年度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切实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强化分析,强化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求突破、比赶超,全力以赴完成规上产值6%、规上增加值7%增速目标。

3、加强企业帮困解难。开展“双带双走”活动,做好7月集中服务月。按照“树立精准理念,持续精准发力,强化精准服务”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县领导、涉企部门和镇乡(街道)三级领导干部“一对一”企业帮扶机制,优化企服责任人制度,巩固企业难题分层次解决模式。强化风险帮扶,坚持“化旧控新”原则,一手抓处置化解,一手抓监测防控,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破保结合积极化解企业“两链”风险,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秩序。

(二)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提质增效

1、坚持示范发展引领。配合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项目库,深入谋划一批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产业示范试点项目,重点打造制造业“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企业,巩固提升戴维医疗、申菱、日星铸业等一批现有“单打冠军”企业,引导和培育乐惠、合力、锦浪等一批有潜力的企业成为示范企业,坚持示范引领,形成“专精特新”企业及产品。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通过举办“机器人”现场会等形式,重点支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2、推进融合深度发展。加速推进产城融合,进一步增强象保合作区、经济开发区等工业主平台的吸引力、向心力、集聚力,以产城融合为战略方向,推进生产、商贸、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两化融合,以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智能生产”示范工程为契机,强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智能应用对接,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决策等各个层面上的应用、渗透和融合。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市县两化融合项目,挖掘两化示范企业和项目,力争全年引导5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建设,建成市级以上示范企业2家以上,市级以上试点贯标企业1家,市级以上示范项目5个。

3、推进“突破性”改革事项。完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在石浦开展试点的基础上,由县政府正式出台县五星绩效评价办法,通过亩均产值、税收、用能等进行权重分析,在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对企业开展深化限制,促使企业提高效能。加快企业“降成本”行动,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企业减负政策和减免收费项目的宣传,做好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免(停)征、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水电价气价调整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各类要素成本。

(三)以创新驱动为关键点,做精做专

1、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出台管理咨询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争取申报市级管理咨询项目不少于6家。继续推开epr等先进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管理效益。择优甄选信息化服务商及软件企业,组织与有两化需求的企业进行技术对接,普及、深化企业应用信息化软件,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做好小升规企业、精益生产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新生代企业家、企业高技术人才等专题培训。

2、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围绕“中国制造2025”各项重点任务,鼓励企业加强以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与企业的技术对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鼓励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提升新产品的产值率。加强技术改造项目申报,组织企业申报“机器换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设备补助等技术改造项目。

3、推进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免费无线热点建设,在原有的县三年免费热点建设方案基础上,针对医疗医院等重点行业和重要地点适当增加布局。加快推进智慧养老等重点智慧项目建设进程,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宁波中科大数据智慧应用研究院项目落地为契机,加快各部门数据共享情况调查摸底,促进数据深度融合。做好软件产业引进培育工作,加大软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完成软件产值增长20%目标。

(四)以培育壮大为突破点,扶优育强

1、实施强企强链强区。针对县内规上产销率偏低、两链风险发酵的短板,加快对船舶、水产、针织等行业兼并、重组与整合步伐,腾出用能、用地及海岸线资源。加快传统产业平台建设,建成完善针织服装面料中心和模具热处理中心,特别是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推行产业基金+龙头企业+专业配套企业的发展模式。发挥新兴产业作用,重点加快临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生命健康)等发展。整合提升镇乡工业功能区,促成西周镇等市级小微企业集聚区和晓塘乡县级集聚区年底顺利建成。

2、强力推进工业投资。落实项目责任制,召开工业投资工作会议,督促镇乡(街道)及园区围绕年度目标和时间节点对辖区内工业投资项目进行排查,制定路径图加快推进;发挥工业强县工作例会和项目办及涉企办的作用,采用现场办公和协调会等形式,加快各项审批手续的办理、各类问题的协调和解决,促使未建项目早开工;对已开工项目,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做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力争项目早竣工早出效益,争取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的目标。

3、加大企业梯队培育。针对我县企业规模偏小短板,继续实施抓大壮小扶微计划。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支持和推动龙头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引导关联企业和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增强带动力和竞争力。加强高成长企业培育,力争通过市里验收达到6家,完成百家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天安、正业成功列入2016年省“三名”企业。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加强小微企业删选分类监测,力争新增规模企业30家总量达到500家以上,亿元企业达到90家左右。

(五)以强化保障为着力点,夯实基础

1、坚持节能降耗。抓民生实事工程,继续做好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工作,倒排时间节点,每月对比镇乡淘汰进度,争取完成淘汰任务。继续推进“低小散”行业整治,加快县印花企业产业园建设。以技术节能为基础,加强重点领域节能,运用差别电价惩罚措施倒逼铸造企业淘汰剩余注塑机,通过政策补助、推介会典型宣传等形式推进注塑机节能改造与更新淘汰。

2、推进市场扩张。实施 “电商换市”专项行动,加大县信息化服务中心扶持力度,集中精力打造本土资源电商平台,降低企业电商投入成本,鼓励针织、水产品、农副产品等相关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企业及人才培训,争取规上企业电商培训普及率达到100%。

以政府性活动为契机,继续组织企业参加参加宁波服博会、宁波智博会、郑交会、兰洽会等各类专业展会,全力完成“宁波周”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知名度。做好市自主创新产品与优质产品目录申报协调工作,让更多企业享受政府采购优惠政策。继续做好以“接轨上海”为重点国内合作和“山海协作”工程工作。

3、提升系统履职效能。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凝聚主动服务、认真履职、勇于担责的共识;强化局干部队伍和基层工办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精准服务、精准施策的能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经济工作责任目标,抓好责任督查落实,抓好涉企服务责任对标,确保圆满完成经信领域指标任务。同时,做好船舶修造业和民爆行业安全生产、g20管控企业停限产等工作,全面护航g20峰会。

今年来,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市人口计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爷爷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国家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据上级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狠抓贯彻落实,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着稳步有序的发展态势。现将我区20xx年度工作总结及20xx年度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计划之内。20xx年度(按计生统计年,下同),全区总人口为532455人,其中常口441096人,流口91359人);出生7639人(含流口,下同),政策符合率为 %,政策外多孩率为%。

2.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水平。全区出生性别比为。

3.出生统计准确率:%。

4.按序时进度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截止10月底,已参检并录入信息系统4786人,完成上级指导数(5774人)的%,提前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5.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20xx年,全区共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281人,金额257400元,兑现率100%。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计生责任制

今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生工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市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解决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困难问题。区领导多次到我局调研了解全区计生工作的开展情况,针对计生奖扶、行政执法、社会抚养费征收、打击两非等重点工作召集有关部门和各街镇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综合治理难题。同时,区里还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区领导亲自主持计生工作汇报分析会,听取工作汇报,分析部署阶段工作。

区计生领导小组组织督导组加大对各部门和十街镇履行人口计生工作职责情况的督查力度,同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把好各种聘任、评先、选拔的计生审核关。20xx年度,全区共审核个人各类评先评优、选拔和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入职政审合计579人,否决3人;审查单位集体各类评先评优551家,否决1家。

(三)开展新闻报道,做好国策的正面宣传工作

我区以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为重点,通过计生宣传栏、政务网、新闻媒体等阵地与上街宣传、入户随访、手机短信等方式,大力开展生育文明倡导和婚育新风宣传活动。确保干部、群众对计生政策及各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95%和90%以上。全区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发布新闻报道173篇,其中国家级媒体4篇,省级媒体110篇,市级媒体59篇。

(四)落实好单独两孩政策

生育政策调整后,为落实好单独两孩政策,我区不断加大现行生育政策的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报道、上街宣传、入户随访等途径,尽最大努力将单独两孩政策的有关知识、适用对象条件、申请办理的材料和程序等宣传普及到所有的单独家庭,确保政策得到落实。20xx年,共为1721对单独夫妇办理了再生育申请手续。

(五)抓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20xx年度,全区流入91359人,新增98296人,注销101056人。流入出生1457人,其中政策外40人,政策符合率%;流出出生50人,政策符合率100%。为做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的区域协作,我区先后与108个兄弟县(市)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协议,其中省外76个,省内32个;流出人口协查率100%,流出人口反馈率100%。

(六)努力攻坚综合治理难题

1.打击“两非”工作。自去年10月以来,我区共查处“两非”案件11例,其中1例为重大案件。

2.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截止目前,我区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17例(其中一例为分期缴纳),金额万元。

(七)践行群众路线,促利益导向增量扩面

关怀关爱计生困难群众。20xx年,开展幸福工程扶助了70户困难家庭,发放扶助金70万元;通过金秋助学扶助困难家庭学生24人,金额53000元。我局加大重大节假日对计生困难群众的关怀慰问,元旦春节慰问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及孤儿家庭共计509户,金额达万元,其中慰问愿意接受关爱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293户,金额146500元;中秋及国庆节期间慰问计生困难群众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共计469户,发放慰问金万元;开展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慰问70户,金额7万元;各街镇、社区关怀慰问计生困难群众累计2131人,金额达万元。

2.关爱特殊困难群众。20xx年,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出台实施了《关于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全区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工作正式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轨道。鼓楼区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别扶助金从往年的500元提高至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具体为非低保的特扶群众每人每月扶助1000元,属于低保的特扶群众每人每月扶助1300元。

20xx年全年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合计504人,金额万元,其中扶助第三代失独家庭49人,金额万元。此外,开展独生子女家庭紧急救助活动,救助失独群众22人,发放救助金66000元;为14名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失独老人代缴了保险费用;为2名失独老人代缴不低于50%的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对年老的失独人员入住区老人公寓的一次性补助500-1000元。计生部门主动将失独人员名单等信息对接给各街镇民政办和社区居家养老站,由政府为60岁以上生活困难的失独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3.全面铺开城镇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工作。我局根据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城镇独生子女家庭奖扶的人员培训、宣传、咨询、收件、审核、统计等工作。为使广大市民群众在短短的时间内了解本项民生政策,将奖扶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先后在海峡都市报发布新闻报道,在福建日报和福州日报刊登公告,同时督促各街镇、社区入户宣传,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本项利民政策普及到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对象。20xx年度,全区共有7407名群众因此受惠,发放奖励扶助金达万元。

(八)创新服务模式,率先试行网上便民办证

为方便群众办证,我局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探索便民办证服务模式,积极研发“鼓楼区计划生育网上办证系统”。10月份,鼓楼区计划生育网上办证系统正式开通启用,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居民可通过网络申请办理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等计生证件。使广大育龄群众办理计生证件需请假、托人代办或跑长途等麻烦,群众只需在联网的电脑上轻点鼠标键盘,按系统提示要求填写信息并提交有关电子材料即可完成办证事宜,大大地解决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落实完善计生责任管理机制

突出强化计划生育的组织领导工作。继续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不动摇。各级党委、政府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同部署、同推进,定期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了解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区计生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部门和十街镇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督查和指导工作,协调推进层级间、部门间的合作交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2.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着眼计生事业发展全局,以转变职能为核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工作融合、人员融入、情感融洽”,扎实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同时加强新老机构的过渡和衔接工作,确保机构改革期间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标准不降,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进一步稳定工作队伍,不断加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培训教育, 落实好人员待遇,健全考评和晋升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以优质服务和高效廉洁为特征,以育龄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素质高、业务强、干劲足的人口计生工作队伍。

我们将根据省、市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核定的“三定”方案,进一步梳理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整合、简化、规范计生业务办理流程,努力把计生系统建设成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业务规范、服务高效的职能部门。

(二)全力夯实基础工作

扎实抓好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倡导生育文明及婚育新风尚;不断创新载体和内容,努力将计生政策法规、办事程序、避孕节育等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确保育龄群众对计生知识的知晓率在90%以上;同时,进一步完善计生政策,明确奖惩措施,按照简单、易懂、管用的要求,把有关政策通俗化、生动化,反复宣传、滚动宣传、经常宣传正反两方面典型,形成规模效应、立体效应,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2.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扎实做好国家验收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区创建活动,迎接国家验收。按照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考核的要求,实现辖区内流动人口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水平,都能与常住人口一样平等地获得计划生育服务,开展免费的查环查孕、四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科病普查、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普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落实好流动人口各项奖励优待政策,积极开展困难帮扶等生育关怀行动,全面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入户随访和入户巡检等日常工作,实现人口流动信息动态监测,及时采集更新信息平台数据。开展部门信息交流互动,及时核查比对人口信息,适时更新系统数据,提高人口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积极开展区域协作,做到流动人口重点对象协查率、信息接收及反馈率、反馈及时率均达100%。

3.扎实开展利益导向工作。(1)促普惠政策向计生户倾斜。继续深入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做好计生利导政策与教育、卫生、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部门普惠性政策的衔接。(2)做好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和城镇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扶助工作;(3)落实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4)关爱健康,开展免费妇科病普查服务。(5)积极开展独生子女家庭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和突发事故帮扶,对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在经济、养老、医疗等方面提供帮扶救助。

4.深化办证改革,全面优化便民服务。明年继续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以方便群众、服务人民和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进一步依法精简计划生育办证程序及材料,健全完善计划生育网上办证系统功能,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网上办证便民服务,尽最大程度方便广大育龄群众办理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等计生证件,使居民办理计生证件办证免去请假、跑长途或托人代办等麻烦,只需在联网的电脑上轻点鼠标键盘,按系统提示要求填写信息并提交有关电子材料即可完成办证事宜。同时,继续推进阳光计生行动,依法规范做好计划生育政务、居务、办事事项等信息公开工作。同时,坚持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继续做好12345网上便民诉求和阳光计生热线服务,妥善做好基层信访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管理,组织开展全区性的社会抚养费征管用和计生专项经费的检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三)着力解决综合治理难题

1.协调推进部门信息交流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部门间信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卫计、公安、民政、教育及劳动保障等部门信息交流合作。20xx年,计生统计口径将改由男方户籍地管理为主,我区因区位的特殊性,新增管理对象将近15万人,相当于总人口增加了35%,这势必增加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基层工作及人员配备等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可能出现管理不到位指标无法完成的问题。为此,必须着力解决因统计口径改变所带来的系列问题,尤其是卫计信息与公安户籍信息的共享交流,扎实做好人口信息的核查核对等工作,严防管理漏洞。

2.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继续防范生育政策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多生育风险,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尤其是多孩生育。切实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力度,协调推动计生、卫生、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等部门依法履行计划生育职责,协调推进,合力完成工作任务。20xx年,要实现将经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拒绝缴纳或无故延迟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违法生育当事人的信息依法纳入征信管理,增强违法生育人员诚信守法意识,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促进人口长期有序、均衡地发展。

3.强化党员干部违法生育的查处力度。认真排查,将党员干部花名册与政策外人员名单比对,取证到位的按照高限作出征收决定,同时及时跟踪纪检监察部门,确保党纪政纪处分到位。

4.强化打击“两非”工作。落实孕前、孕中及产后全过程跟踪服务,对一些孕情突然消失的情况,抓住线索,及时追查,从源头上预防“两非”行为的发生。加强与卫生、药监、公安、妇联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对辖区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对违法分子的强力威慑和高压态势。

(四)创新培育典型,进一步提高计生服务效能

继续探索计生服务管理新模式,将工作创新、典型培育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实施人口文化“精品工程”,继续抓好优生优育、早期教育、一居一品等宣传工作,提升群众对生育文化知识知晓率。推进诚信计生、阳光计生工作,落实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倡导育龄妇女实行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充分发挥各级计生协会的作用,推进基层计生群众自治工作。

社事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六篇】

20xx年,我们办公室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指导下,在兄弟科室、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和办公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下,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按照年前确定的工作思路,各项具体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临时交办的任务按要求顺利完成,现将办公室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社事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七篇】

201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倾力打造“研发、认证、质检”三位一体的产业升级版,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估计,全年生产总值实现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亿元、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41%,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趋好的良好态势。

一、抓实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支撑力。

(一)提升增量抓选资。放大资源优势,提高招商门槛,变招商为选商、引资为引智,着力承接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今年以来,新引进中信国安、新明珠陶瓷、山友、瑞祥、胜发等项目10余个,总投资近百亿元。其中,中信国安区新材料科技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以上,占地面积3000亩,着力打造世界前沿的新材料科技园区,这是入驻我区第一个世界500强“国”字号企业,对提升产业水平、壮大产业规模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广东新明珠陶瓷项目,投资20亿元,建设8条生产线,年产值20亿元,可吸纳2000多人就业。

(二)优化存量抓技改。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推进保温板材项目,去年筛选的恒源、怡和等10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已全部竣工,并陆续投产,年生产能力达4千万平方米,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塘洼公司与苏州非金属设计院合作的年产2万吨活性膨润土项目已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也是我区第一条膨润土深加工生产线,改变了多年来贱卖膨润土原矿,仅有珍珠岩单个矿种产业的落后局面。

(三)强化服务抓落地。把今年作为项目落地年,对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年初,就成立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指挥部,由处级干部任指挥长、副指挥长,下设七个工作小组,所有科级以上干部都有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定期召开征地拆迁工作推进会,专题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现场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工作进度,征地拆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华城项目正在准备安装设备,预计年底前可建成投产;申创陶瓷项目近期可试产,年产值近亿元;中信国安、新明珠陶瓷项目前期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山友板材项目已完成厂区大门、围墙、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正在建设厂房和职工公寓。

二、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搭建研发平台,加强院校合作,以“智慧”推动企业占领“智高点”,以“智高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政府层面,在去年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非金属研究所、浙江大学材料学院、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合作的基础上,今年与信阳师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绿色建材协同创新中心”。目前,珍珠岩关键技术得到突破,保温板胶结剂通过成果鉴定,配方正在进一步优化,预计年前即可交接并投入使用;申报的河南省绿色建材特色产业基地,已初步通过专家组审核;河南省非金属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在申报;今年,全市科技活动周暨科技服务企业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区隆重举行。企业层面,申报市级科技重大专项1个、市级对外合作项目3个、市级科技攻关项目2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申请专利5项、获批3项。方浩公司填补世界空白,历经五年时间,研发出轻质、隔音、耐火、装饰、保温一体的建筑用陶瓷保温板;怡和公司以“86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制定珍珠岩加工重大技术装备行业标准;恒源公司与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签订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进一步丰富了高温板材的品种,增强了行业市场竞争力;怡和公司申报的综合利用项目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全省共10项,实现我市工业方面在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的零突破),已通过专家评审;创新型中小企业在省里备案数量位居全市首位。研发中心方面,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方浩公司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恒源公司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通过初审。

(二)搭建质量检测平台。始终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理念,严厉打击掺杂施假行为,切实保护好“区”原产地品牌。联合市质监局建立的省级非金属矿产品检验中心,申请国家级检验中心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国家质检总局最后一次专家评审会已于12月12日顺利通过,预计农历年前即可正式批复。今后,未经检验的产品不得以“区”名义出售。并成立了矿业协会和板材联盟,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协会一方面加强对会员单位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阻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协助企业建立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切实提高“区”品牌知名度。

(三)搭建标准认证平台。积极帮助企业搞好新产品的开发认证,帮助协调质检部门,大力推进企业参与国家、地方标准制定。依托我区企业编制的板材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已批准实施,委托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41/t134-2014)和《膨胀珍珠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构造》(dbjt1-19-2014)已由省住建厅颁布实施,并于12月20日在全省推广应用,12月19日和市住建局联合承办,隆重召开了珍珠岩保温板产品推介会,产品深受市场青睐。方浩公司编制的集装饰、保温、防火于一体的建筑用陶瓷保温板国家标准已基本完成,预计近期即可发布实施。随着板材国家、地方(河南省)标准的发布实施,制约我区产业升级的瓶颈得到破解,实现了从工厂到市场、从产品到产业的飞跃。

三、

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

(一)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委托河南五方设计院对区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专家评审工作已结束,新修订的《区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2013-2030)》与信阳市总体规划实现无缝对接、融合发展。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着力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城市建设规划体系。非金属产业规划已经完成并实施,将对加速产业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前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纳入省“十二五”交通规划、很快可以开工建设,改变了我区无干线公路的历史,天平路(黑马石大道)下穿京港澳高速工作与平桥区对接顺利,方案已呈报市政府,土城大道、天勤路、天安路、珍珠南路和行政路二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启动,物流中心、公交车定点停靠站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农村公路路网规划工作圆满结束,区内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南北滨河路直达主城区。向省国开行申请的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申贷项目,前期所有程序和手续均已结束,省国开行行长王卫军也亲临我区进行实地考察。待资金到位后,将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三)持续完善配套服务。公租房围绕项目建,安置房围绕民意建,商品房围绕商业功能区建,突出宜居宜业,确保安居乐业。2012年和2013年公租房项目(共计300套),已完成主体工程和室内外装饰工程建设,水、电、路、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预计年前可全部完工;山友公租房项目开工建设,8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规划方案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正强力推进。投资3亿元的物流园(lng)项目按计划有序有力推进,建成投产后完全能够解决我区产品外运问题。垃圾中转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新规划的自来水厂正在做前期规划,污水处理厂项目已进入设计选址阶段。银企座谈会定期召开,积极申请金融机构对我区加工企业打捆给予适当的信用额度。4月,与中国工商银行信阳分行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为园区企业提供25亿元综合授信,将在未来三年累计投放各类融资80亿元;广东珠江银行计划在我区设立二级分行,正在编制可研报告;组建区担保中心工作顺利推进。

四、持续改善民生,提升发展向心力。

(一)坚持就业优先。把优先解决本地居民就业作为项目入驻的前置条件,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建立完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岗位)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通知》、《关于对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进行补贴的通知》、《区劳动力就业培训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鼓励辖区失地农民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并给予适当补贴。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具备100人同时授课培训能力;依托农民工培训中心和信阳市六技校常年为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技能培训、个性化培训,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信阳市人力资源网上超市”注册工作,已有10家企业成功注册。

(二)强化社会保障。出台社会保障实施细则,全面落实就业、就医、就学、低保、养老、救助、救济等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全区新农保参保人员7002人,征缴保费万元,参保率98%;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万元、城市低保资金万元,救灾资金3万元,优抚资金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顺利,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新农合门诊报销万元,住院报销万元;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整顿规范民办幼儿园,投资近百万元新建土城小学幼儿园,扩建区小学幼儿班,初步满足辖区居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投资30余万元,改扩建中学食堂和宿舍,有效改善了寄宿生生活条件。

(三)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双基”、推进“双治”、实现“双安”。区人民法庭已正式运行;结合信阳市蓝天工程计划专项行动,及时出台《信阳市区非金属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园区企业新建废水循环水池2座、排气筒8个、增加污染防治设施22台,环境污染问题大幅减少,群众拍手称快;走实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包案制度,积极开展干部下访活动,开通民生手机短信平台,落实“一村一警”,实行依法逐级走访,全面建立“四有”群众工作机制,有苗头就立即解决、有情绪就及时疏导、有矛盾就积极化解、有缺失就认真弥补,较好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对省委巡视组交办的8起信访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调查核实、查明真相,已办结5起,未办结案件正在积极协调解决。同时,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常态化,顺利完成四家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圆满完成2014年度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培训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可控。

五、扎实开展活动,提升群众认可力。

认真履行“受教育、抓活动”的双重责任,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以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为基础,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为关键,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为根本,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聚焦“四风”不跑偏,立行立改见实效,坚持真抓实做,突出领导带头,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取得了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一)群众观念得到持续强化。通过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xxx省委、市委规定必读书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廉政文化大讲堂,集中观看专题片,现场接受廉政教育,积极开展学习讨论,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针对工作不实的问题,狠抓精文减会、蹲点调研,大力推行电子办公、网上办公,会议精简%,文件精简%;针对工作不作为的问题,集中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开展暗访督查12次;针对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等问题,深入开展“庸懒散软拖”专项整治,清理腾退办公用房867㎡,干部“走读”现象得到扭转,“吃空饷”人员全部清理完毕;针对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问题,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规定,“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期下降29%。

(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在就业、就医、住房等方面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围绕影响社会稳定的共性问题,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带案下访活动,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围绕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热点问题,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清理完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四)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格。区党委班子先行一步,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辣味十足”,营造了自我揭短不怕丑、相互批评不避嫌、触及思想不怕痛、吸纳意见不怕刺的良好氛围。在区党委的带动下,全区各级党组织比着学、跟着做,专题组织生活会都普遍开出了高质量、高水平。

(五)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区党委带头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的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党委会议事、决策规范和程序;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全面清理超职数配备干部,以实绩为导向选人用人;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项目落地难。中信国安、新明珠陶瓷项目预计需要土地5000亩左右,而现有园区建成区面积才平方公里,辖区面积小,小加工厂多,产业园区既有入驻企业、还有群众居住,征地拆迁工作十分困难;上级征地标准变化频繁,许多项目征地工作需跨年度才能完成,导致我们具体操作标准没法把握,许多已签协议的群众出现反弹现象。二是资金压力大。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需大量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我区仅有一家农信社分支机构,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不够,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三是创新能力弱。一方面,高新企业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少,能在行业内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企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缺乏较高层次的研发机构和科研队伍,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纵观国际、国内和省市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优势同在。有利的方面: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指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面深化改革必将进一步释放新的动力和活力;二是制约板材项目快速发展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施工图集”等陆续发布,明年即可大规模生产上市,从而实现从工厂到市场、从产品到产业的飞跃;三是利用中信国安平台,奥地利碧路生物能源生产贸易有限公司、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来我区实地考察、洽谈合作事宜,必将有力推进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四是省、市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一系列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的政策举措将逐步见效;五是s224项目纳入省交通规划,长期制约我区发展的交通瓶颈即可破解;六是今年征地拆迁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明年的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不利的方面:一是宏观形势不容乐观,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依然疲软,经济发展面临提质增效、提速增量“双重压力”;二是要素保障能力不强,在用地、资金、用人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土地储备和投融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市场化融资、市场化运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大项目、好项目匮乏,产业链条短,缺少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带动示范作用强的项目。2015年,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项目建设抓手,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抓好整改落实,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打造世界级绿色建材研发及深加工基地!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速项目建设。一方面,注重招大引强,充分利用中信国安平台,放眼全省、全国、全球,瞄准非金属领域的大企业、大集团,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真诚登门招商,吸引投资兴业。另一方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7个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继续发挥作用,集聚全区之力,全力打好征地拆迁攻坚战。对中信国安、新明珠陶瓷等大项目、好项目,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全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产生效益。第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园区企业从事保温板材生产,持续壮大产业集群效应。第四,优化发展环境,把优质高效的服务贯穿于项目洽谈和企业发展全过程,拓宽服务领域,扩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着力营造领导围着客商转、部门围着企业转、企业围着效益转、全区围绕发展转的浓厚氛围。

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坚持创新驱动,靠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端产品、终端产品,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大与中非研究所、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信阳师范学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实现研发速度更快、技术标准更高、产品转化更迅速,迅速占领珍珠岩产业科技发展制高点。三是抓好整改落实。对照整改台账一项一项倒查整改事项,需长期整改的决不“戛然而止”,整改不到位的决不“蒙混过关”,承诺没兑现的决不“抛诸脑后”。对于进展顺利、已经完成的,防止反弹;对于整改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进行“补课背书”;对遇到困难、进展不顺的,及时研究解决;对暂时没有条件解决的,做好诚恳解释;对于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明确具体时限、责任人、路线图,防止开“空头支票”,以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是持续改善民生。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并在社会保障上加大力度,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基础配套方面,利用省国开行5亿元基础设施贷款,加快道路、给排水、排污、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绿化、商业服务、公共服务、住房安置等配套设施同步实施。在社会保障方面,统筹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全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安置区建设,逐步把矿区和产业集聚区内拆迁群众全部安置到位。

社事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第八篇】

自2009年正式启动杭州市区老旧小区物改工程以来,在市区政府及古荡街道等相关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同诚物业秉承“创新思路,构建和谐社区”的宗旨,于2010年5月进驻古荡新村。半年来,古荡新村管理处以“沟通你我共创和谐社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贡献求支持”的战略思想,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发展,很好地完成了社区化准物业的进驻前期工作。截止今年11月底,已通过准物业热线电话,完成社区大小维修千余件,解决社区居民急难问题300余件,已有古东、古南、古北三处老旧小区初享社区化准物业之便利、快捷,其中房屋137幢,受惠住户达万余户。通过这半年的工作实践,古荡新村的各项管理已初显成效,社会反响较好,众多居民对准物业管理模式进驻社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以“社区化准物业管理”为载体,物业及社区相配合的具有杭州特色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体系正在得以顺利推行。下一步,我管理处将因地制宜,整合社区优势资源,配合社区特色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激活社区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打造个性化社区的服务品牌,进一步深化特色社区的魅力,努力实现一社区一特色的目标,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一、扎实推进准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房屋安全管理。

1、通过“平改坡”及旧小区整治的后续工作,在保障社区居民住用安全的前提下,创新房屋安全管理模式,推出“房屋健康体检”活动,建立房屋健康档案,形成房屋安全管理网络。

2、采取措施,切实解决社区居民住房特别是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维修难问题,把当前矛盾比较突出的共用部位、公用设施设备维修纳入应急维修途径,实施先应急维修,后向受益市民分摊收取费用的做法,对确有困难的家庭经社区证明予以减免服务费,来确保准物业维修工作的人性化。

二、创新准物业服务方式,突出以民为本,服务高效。

1、以|“贴近社区、贴近居民”为理念,开展“零距离服务”活动,定时定点设立“物业接待日”,把办公室移至生活区,把办公桌搬至居民楼房头,面对面听取居民意见,当场安排人员现场服务。优化办事流程,为居民提供最快速、最便捷的服务。

2、提高社区与准物业为一体的信息化水平,构建“物业sos”电子管理平台,创建信息化报修、投诉、咨询等受理中心,实现对社区准物业包括工程、绿化、保洁、次序维护等各方面的有效联动,实现物业同社区及居民的有机结合,增强准物业的长期高效管理机制。

三、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创建和谐优美人居环境。

1、在小区环卫方面实现社区环境优美化,严格落实“六净”、“八无”标准,坚持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确保居住环境卫生整洁。在绿化美化方面,立足“新、美、靓、优”,按照“精细化、层次化、全覆盖”的绿化标准,制定绿化方案。预计与社区一起开展“认养一片绿地”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我和小草同成长”活动,以签订绿地认养协议书等形式,联合小区内热爱花草等居民,协助准物业自育、移栽及养护绿地,使小区绿化有图形、美化有造型、亮化有特点,从而提高社区绿化品位。

2、老龄服务亲情化。准物业管理处对“空巢”老人、生病卧床的离退休职工等高龄人群,实行分片包干。进楼院,到床头,推行“一门式”服务窗口,让他们办事少走路,有针对性的做好服务。做到“电话一声响,办好几件事”,切实做到优质亲情服务老同志。

四、努力建设平安社区,创造平安生活环境。

针对社区地域广、人口多、大门多的现行特点,启动防盗窃、防诈骗、防刑事案件等预防机制。在综合治理上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以技防与人防相结合,在保安队伍中开展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目标化建设,层层签订治安防范目标责任书。开展保安队员专业知识与技防系统操作比赛,提高保安队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不断完善保安队员与公安民警、民兵应急小分队及老年义务巡逻队的“四位一体”防范体系,与社区共同开展“我守我家、我护我家”活动,有效维护小区治安秩序,为居民创造平安的生活环境。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古荡新村准物业管理处全体员工在默默无闻奉献的同时也在逐步积累着社区和居民的满意。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将继续以人为本,展开各项工作,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凝聚力,使全体工作人员在管理服务工作中走向积极主动的方向,使社区化准物业的模式得以良性的发展。请市区政府及街道各级组织相信我管理处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将在2011年的工作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古荡街道准物业。

杭州同诚古荡新村管理处。

2010年11月28日。

35 1652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