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调查报告(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环境调查报告总结了区域内生态状况、污染源及其影响,提出了改善建议,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数据分析显示环境质量亟待提升。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新环境调查报告(优推5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调查报告【第一篇】

生态一般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放眼今日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近年来,沙尘暴、雾霾、臭氧空洞、两极冰川融化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农村面貌也日新月异。当然有好的一方面,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中必须引入的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且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所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具有代表性。

正好借此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本人对农村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了解了一下我们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下面就从垃圾处理、污水及废气排放三个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一,垃圾污染。很多农村现在越来越脏,以前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完全自然循环,而现在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高,农村垃圾越来越多,并且很多农村都没有很好的垃圾处理系统,导致垃圾随处乱倒。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道路虽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硬化,但道路上没有设置垃圾桶,这就造成了农村的道路上以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甚至路边也成了垃圾堆。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存在问题仍然很大。

第二,污水污染。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所以大多数生活污水都会排进附近的河道和渠里,这就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同时还有一些非法的小型工厂由于不能在城市建而把目标转向城市,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放出的未经处理的污水,既造成了水污染又造成了土壤污染。据我们当地村民表示,我们附近有一处制药厂,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村民玉米地,导致大片玉米苗死亡,给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

第三,废气污染。农村由于没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处理的地方,大多数人会选择将垃圾进行露天焚烧,这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次,虽然政府已经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但还有少数人违反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工厂从城市迁向农村,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各种废气的不合理排放也对当地的空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比如,我们本地槐芽镇附近有一处淀粉厂,据村民反映,以前淀粉厂都是白天排污,导致方圆几里内的空气里伴有一种恶臭,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来当地群众向政府反映后,政府规定此厂只能在晚上排污,虽然白天有了改善,但治标不治本,隐患仍然没有消除,在晚上和阴雨天,空气中便会弥漫着一股恶臭,影响着附近周围人们的健康生活。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提高环保意识,每个人动起手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同时,政府也要颁布相应的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环境,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更加绿,更加美好。

打下坚实基础,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环境调查报告【第二篇】

58。

56。

53。

55。

58。

58。

336。

59。

58。

56。

57。

58。

58。

346。

60。

58。

62。

60。

60。

60。

36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大多数学生在课余,尤其是双休日,阅读随意性较大。

我校每周有一节阅览课,每月有一节阅览课到图书室看书。有一次阅览课上,在老师不提任何要求的情况下,对学生所看的书籍作了统计:看消遣类的,如连环画、脑筋急转弯等的占了班级人数的75%左右,看知识性书籍的占25%。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专注地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反映了他的需要,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关事物优先予以注意,并且对之有向往的心情。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阅读的良好境,还应该辅以必要的阅读指导和督促检查,如果舍此两个外部条件,而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在阅读课上走出教室,走向图书馆,任由他们东看西看,怎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呢?有的学生对老师、家长推荐的知识性书籍只光顾不阅读,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

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主观条件,既对知识的需求欲望、知识储备的质量和数量、阅读的态度和技能等。为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时,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因素,创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客观条件及至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步使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有效而具体的把学生的视野吸引到正确的阅读轨道上来。

三、对策研究。

1、培养兴趣。

从此次调查中发现,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史地、体育、科学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有所了解,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仅要熟知图书的内容,更要加深自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图书时才能游刃有余。推荐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课时,就给他们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课后同学们自己再去看这些书;教师随时可以与学生谈心,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要求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读书小报交流会、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以及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一些高年级的读书活动竞赛,也可以邀请低年级学生参加旁听,这样高年级学生起到了"标兵"作用,一定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狠抓落实。

时间落实。统一指导课外阅读的时间要落实,保证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对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

活动落实。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要开展一些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故事会、辩论赛、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等。

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提供阅读的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阅读方法的指导也要多样化,从摘抄、批注、质疑、欣赏、写读后感等多种角度进行指导。

检查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环境调查报告【第三篇】

时间:20xx年2月5日—2月7日。

(1)调查地点及情况介绍:本次生态调查地点,我选取了我的家乡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镇关李村委会李子厂村的几条河流作为我的调查对象,由于我的家乡所在地是一个小山村,没有城市化,也污染有工厂,所以我选取得调查对象所能受到的染主要是来自居民的生活垃圾。

(2)状况简介:在本次调查之前,根据经验,我猜想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生活所生产的垃圾得不合理排放,导致一部分生活垃圾排入河流中游,导致河流中有污染。于是我分别到几条河流的上、中、下游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了说明的方便,我将调查的对象分作甲,乙、丙河,在几条河上游调查时,甲、乙、丙三条河的河水都很清澈,其中生长的各种水草也正常,经对村民进行询问调查得知,三条河上游的河水都可以作为饮用水。由此得知,三条河上游河水仍处于不污染状态;到中游时,三条河的河水虽然没有出现浑浊现象,但都有很多生活垃圾存在河流底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事甲、乙两条河在接近中游居民区时汇成了一条河,这几条河的中游有了一定的污染,针对这一情况,我对村民进行了采访得知,村民们为了方便,大多数时候都将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流中,这表明村民的环保意识不是很高,到中游进行调查时,我还发现了另一个情况,在河流中游有大片的田地,村民们在施肥后便进行灌溉,由于河流的分流及地理情况的原因,导致田中的水有一部分会回的河中,所以河流中断出现了一定的水体富营养化,出现了水草疯长等情况。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许多牲畜仍以河流中游的水作为饮用水,经对村民们调查得知,本地的牲畜一直以河水作为饮用水,但却没出现大批牲畜死亡或获病现象,牲畜的生长状态处于正常情况,这一情况表明中游河水虽然有污染,但情况并不严重;三条河在下游汇为一条河,在下游调查时,发现河中河水清澈,河中并无生活垃圾,在下游的村民仍以河水作为饮用水,对下游村民调查得知,村民们以下游河水作为饮用水已经有很多年,村民们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我尝试着喝了一下下游的河水,发现下游的河水并无异味,饮用后也没有出现腹泻等异常情况,这表明河流中游的污染属于轻度污染,并没有超出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针对以上的调查情况,我们征求了村民和村委会的意见,结合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个整改方案。

(3)整改方案:首先,针对主要的污染源,对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使村民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动员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综合处理,不盲目倒入河中;其次,对河流中游的生活垃圾进行打捞;再次,改变村民们先施肥后灌溉的习惯,转变为先灌溉后施肥的,这样既降低了污染,有提高了肥效,减少化肥的使用;最后,对河流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评估。

(4)实践反思:当代大学生应该为建设美丽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提高自身环保能力,帮助他人提高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在生活中时刻关注环保,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利于环保的习惯;?、积极参加社会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新中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环境调查报告【第四篇】

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它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及时反映私营企业发展情况,了解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制定发展私营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威海市企业调查队近期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调研相结合方式,对全市40家私营企业发展环境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市三市一区及两个开发区的私营企业,抽中样本基本能够反映我市私营企业发展情况,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私营企业呈现以下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被调查的40家私营企业经营者男性35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为岁,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有朝气、有活力的队伍。

从文化程度方面看,%的企业经营者已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大专学历占%,中专高中学历占%,其余的占%。

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中级技术职称占%,无技术职称占一半多。

任职年限最长18年,任职在xx年以上者占%,4-6年者占%。

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所从事的工作,来自企事业单位最多,占%;党政机关占10%,农民占%。

以上数据尽管反映企业经营者素质在逐步提高,但与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私营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私营企业的起步和发展大体可划分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它是以个体、工商户发展成私营企业,以家庭工业为起点的模式。

企业的起初投资大部分来源于自有资金,%私营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是农民出身,这种模式特点是,起点低,自发性强,有活力。

第二种模式,部分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政府出台加快私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感召下,依然决定放弃企事业、机关部门工作,迈进了私营企业创业之门。

他们把部分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或者租赁、承包个人经营,或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合伙投资。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大多数企业起死回生,企业效益转亏为盈。

有%的私营企业经营者来自企事业、党政机关。

这种模式特点是,起点较高,发展较快,效益较好。

从本次调查反馈的情况看,我市的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由最初私营独资、私营合伙,发展到如今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与外商合资等多种形式,其比例分别为25%、5%、50%、%、%。

有限责任公司占据半壁江山,其比重有逐年增加趋势,组织形式日趋规范化。

我市私营企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对40家私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至xx年三年间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计连续三年同时保持递增的企业占%,纳税总额连续三年递增企业占30%。

xx年纳税总额超百万元的企业就有3家。

其中华夏集团xx年上缴税金达2300万元,私营企业税收成为我市税收的一个新亮点。

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大批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吸纳城乡劳动力,安置下岗和困难职工方面都做出贡献。

显而易见,私营企业已成为一个新的企业群体,它回报社会贡献越来越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

“拾遗补缺”,“小打小闹”是私营企业发展初期的真实写照。

在调查中,百姓间流传着私营企业最初创业的模式“一个老板,一辆车,三个伙计两间房,外加保安一条狗”。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企业生产服务领域逐步延伸拓展,不少企业把目光投向区域外,去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的企业产品外销出口,15%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其他省市销售,%的企业产品本省销售。

涌现出一大批出口创汇大户,比如新泰格玩具、华隆食品、鲁东艺品、锡祺抽纱、荣韩国际贸易等。

其中新泰格玩具xx年出口额达800多万美元。

来料加工,全部出口等各具特色的创汇私营企业在我市为数不少。

私营企业在发展之初由于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少、装备差,因而主要是以模仿型产品生产为主,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形成,部分企业已注重产品质量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有的私营企业通过招揽人才,形成技术开发中心,自主开发新产品。

有的企业则借助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发新产品。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的企业获取新技术主要依靠自主研究开发或仿制。

借助外部力量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只有%,其中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发的%,引进国内现成技术企业%,与企业有业务关系的大企业25%,引进国外技术5%。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私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加入wto后,私营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调查结果显示,%的企业认为由于私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在入世后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15%的企业认为私营企业规模小,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企业经营更加困难,%的企业认为入世后对企业不会产生影响,25%的企业对入世后是否对企业产生影响说不清楚。

随着市委、市政府号召大搞民营经济以及各项有利于私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使私营企业深受鼓舞,对今后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表示出比较乐观的态度。

%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发展前景相当乐观,45%认为乐观。

认为乐观的企业比例占个百分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国有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私营经济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投资意愿普遍较高,%企业表示继续扩大投资,25%的企业表示不变,只有10%的企业表示不追加投资,%的企业表示要减少投资。

在扩大投资的企业中有%的企业投资用于扩大原有生产规模,%投资新项目,15%进行技术改造。

环境调查报告【第五篇】

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金融、经济的发展程度。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从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看,金融司法环境建设是核心、是关键,直接影响社会诚信状况,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秩序,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科学发展的水平。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是人民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和职责所系。为深入了解当前在金融司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发展,笔者以法院为例,通过登门走访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联合召开座谈会、对审判和执行的涉金融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等形式,就人民法院如何为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推进措施和建议。

以法院为例,20xx年至20xx年,法院共受理涉及金融纠纷案件1364件,审结1642件,标的额亿元。金融诉讼案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近年受理金融诉讼案件数量有下降趋势,但标的额呈上升趋势。法院受理和审结金融诉讼案件的情况是,20xx年受理562件、审结456起、20xx年受理332件,审结682件、20xx年受理255件、审结198件、20xx年受理215件、审结266起。从标的额来看,20xx年,标的额近1亿元,20xx年,标的额为3063万元,20xx年,标的额为4810万元,20xx年,标的额为5572万元。

(二)金融诉讼案件的主体涉及金融机构较为集中,被告以自然人为主。在受理的1364件案件中,信用社案件1210件、工商银行案件119件、农业银行案件21件、中国银行案件6件、恒丰银行案件4件,邮政储蓄案件3件。其中,农信社借贷款纠纷案件达到了20xx%以上。从案件主体来分,被告为自然人的案件1224件、法人的案件140件。

(三)金融案件胜诉率较高,但执行困难。因金融纠纷案件多为借(贷)款合同纠纷,一般是被告承认借(贷)款事实和数额,无证据证明的事由抗辩。但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有的企业出现效益下滑、经营不佳的局面,有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各行业中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可能出现破产,有的资金周转困难,背负巨额债务等。在此情形下,企业主弃企逃债,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破产清算等案件将会增多,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当事人执行能力降低,影响了法院的审执工作。

(四)大部分案件缺席审理。近三年来,金融纠纷案件缺席判决占结案总数的80%以上。主要原因:一是被告下落不明。公告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二是大部分当事人对庭审存在消极心态。虽经法院传票传唤,但作为借款人的被告抱着借款是事实,反正没钱偿还,担保人则抱着反正钱不是我贷的,法院怎么判都无所谓的心态,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三是隐名贷款大量存在。借款人及担保人法律知识淡薄,往往在信贷员和真实借款人的哄骗下,认为我既没拿钱,就不担责,不参加庭审。

(五)生效判决的执结率低。执行案件从数量上看虽然不多,但是标的额较大,达亿余元,执行起来较难。20xx年至今申请执行的存案共计639件,实际执结率仅为55%。

20xx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对中国50个大中城市的研究结果,法治环境在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中的权重为%,居于首位,但金融司法环境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存在债权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部分债务人企业已停产,营业执照已被吊销,无力偿还债务。部分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者找不到可执行财产。有些债务人恶意规避法律,通过脱壳经营、转移优良资产重新注册公司等形式恶意逃债。

(二)债权人法律意识淡薄。一是贷款没有担保或者保证人没有履行能力;二是担保物存在瑕疵难以变现,或者债权人对担保财产处置不力而丧失部分优先受偿权;三是对企业经营缺少监控,案件起诉后债务人已经无履行能力或者金融债权与企业职工生存利益严重冲突;四是财产保全线索提供不及时,造成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者财产被另案查封而不能执行。

(三)金融纠纷潜在风险自始存在。首先是金融部门贷前审查不严,个别信贷人员对申请贷款人审查不到位,盲目放款,致使大量贷款逾期无法收回,从而引发纠纷。其次是金融机构贷后监督不力,一些金融机构给借款人发放贷款后,对其贷款用途和使用情况监督不力。“私贷公用”的现象也大量存在,致使许多贷款难以收回。再次,担保制度流于形式。有些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对保证人是否具有实际代偿能力和担保能力不加以严格审查,债务人互相担保,借款人和担保人重复担保的情况严重存在。另外,有的金融机构采用人员流动机制,信贷人员一般三年岗位轮换,工作热情不高,缺乏责任心,贷款催收不及时,导致到期债权和担保超过诉讼时效,这都是引起金融纠纷案件大量出现的潜在因素。

(四)执行的法律困境,金融机构对贷款人和担保人的还款能力考察不严格,抵押物的估值虚高,有的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经营不善造成了无还款能力,致使许多案件到了执行阶段面临着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尴尬局面,如许多金融贷款案件的被执行人为企业,常常是以厂房、设备作抵押,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企业职工下岗,致使案件迟迟无法执结;还有的情况是被执行人为自然人,仅有一套住房,被执行人在贷款时就用这套住房作为抵押,按照法律规定,在执行中必须保障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住房就是这种保障之一,在执行中也叫作做豁免执行的财产,这样一来,许多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滞留在法院,给法院的执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五)个别金融机构不配合、查询难、效率低。20xx年,法院在执行某银行申请执行小门家镇某村委会贷款纠纷一案中,法院执行干警在该行某所冻结了该村的存款,而该部门负责人私自将该存款转移,法院限期让其追回被冻款项,但其至之不理,最后造成了该笔冻结款无法追回的严重后果。法院的执行工作离不开各金融部门的大力配合,法院在与各金融机构配合环节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各网点间相互扯皮。20xx年9月,法院在执行一起行政征收案中,法院干警在某银行将被执行人的存款20余万元进行划拨时,该行工作人员以电脑系统出故障为由拒不配合。经过4、5个小时的协调,仍未给予办理相关手续。在工作中还存在,查询时,只给查询本营业所的存款记录,而不提供被查询人在本机构内其他营业网点的存款情况,有的即使提供了被查询人在其他网点的存款信息,也只能让执行干警到相应网点办理手续,浪费了许多时间。二是有的金融机构给被执行人通风报信。主要因为金融机构中还有一部分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为私人感情牺牲法律权威。

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理和执行不仅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做好金融案件的审执工作,对维护金融信用,保护金融债权,稳定金融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法院为例,看其积极参与金融司法环境建设的有益尝试。

(一)开通绿色通道。在立案阶段,法院根据各银行的申请,及时采取必要的诉讼保全措施,为案件的执行打好基础。对部分金融机构,采取缓交诉讼费,帮助金融机构解困排难。三年来,共缓交诉讼费460余万元。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边立边执。对一些急、难案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优先受理,优先审理,快速审结。

(二)设立专门审理、执行机构。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理由法院民二庭集中办理,由专人审理,难案业务骨干把关,民二庭在审理破产案件的过程中,也积极为银行核销呆坏账。今年的执行机制改革把金融纠纷案件全部调到执行指挥中心集中执行,法官队伍精干,设施配套完备,办案公正高效。

(三)在审理中加大财产保全和调解力度。注重对金融机构案件审理中财产保全,及时提示金融单位搜集被告人资产线索,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在立案和审理阶段查询核实被告人地址。加大调解力度,只要被告到庭的,法院都尽力调解,这也有助于银行利益的最快化实现。

(四)加大金融案件的审、执力度。依法穷尽一切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金融债权。如20xx年自3月份开始开展为期四个月专项集中清理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活动中,审、执结不良贷款案件500余件,标的额亿元,审、执不良贷款案件数量同比分别上升了121%和183%。

(五)健全执行威慑机制。对恶意逃避债务的单位和个人采取拘留、罚款等到强制措施,通过媒体曝光恶意逃债被执行人等措施,使得部分案件得到解决了顺利执结。六是结合司法实践,及时向金融单位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司法建议。法院与全市19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共建机制,通过定期走访、座谈等方式,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法律服务和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讲座,三年来,共开展法律讲座20余次,为金融机构提出司法建议100余条。

“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金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血脉,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当前,经济运行存在不可忽视的通胀压力,金融机构非常严峻,法院作为金融秩序的维护者将高度重视金融案件的审理和执行,通过审判和执行充分发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法院成立专门机构,继续加大集中清理金融执行案件力度。法院成立维护金融秩序小组,院长任组长,分管执行和商事审判的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执行局,执行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执行局办公室主任、商事法庭庭长及立案庭庭长任副组长,主要是协调好与各银行之间审、执工作,确保在最短时间内维护好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抽调精干力量,开展清理金融执行案件活动。在活动中要求达到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必须执结,无财产可执行的案件在完成“四查两报”的工作后,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依法将这部分案件退出执行系统,最终达到将全部金融系统申请执行案件清理完毕的目标。

(二)加强外部联动,加大法院与金融部门的配合力度,共同营造更加和谐的金融环境。之前,法院与各银行、信用社也建立了一些联动机制,在法院依法查询被告或被执行人开户银行、帐号、存款余额,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存款时,多数部门也都能积极协助配合。但也存在着有些部门拒不配合,工作人员给被执行人通风报信等阻挠情况。法院每半年与各金融机构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制定对恶意失信行为的联合制裁办法。对恶意逃债的被执行人加大惩处力度,对有执行能力拒不执行的,金融机构将其列入“黑名单”,拒绝其贷款或限制其贷款。充分利用省高院与省人民银行的联动机制,将相关需查询信息层报至省高院,在全省范围内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信息。建立贷款人和担保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贷款人和担保人贷款、诚信情况以及一些诉讼信息包括恶意逃债、不依法履行合同情况通报给金融系统,金融系统也将有关信息通报给法院,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执行风险。

(三)要提高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在立案阶段,要根据银行的申请,及时采取必要的诉讼保全措施,为案件的审理执行打好基础。根据金融案件的性质和繁简程度,实行简案快审、难案精审。金融纠纷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新类型金融纠纷案件的研究,确保准确适用法律,使案件判得公、判得准。继续把金融纠纷案件作为执行工作的重点,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和灵活多样的执行方式方法,努力提高金融案件的执结率和执行效果。

(四)其他建议。一是建议各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司法协助窗口,加强与法院的配合联动。人民银行在研究制定金融生态环境绩效指数考核指标时,考虑将金融司法环境建设作为重要一项,有所体现。各金融机构要在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积极协助配合法院做好查询、扣划、冻结等工作。二是建议市委、市政府将法院对金融机构的支持纳入加分奖励范围,为法院审理和执行金融机构案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35 3525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