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调研报告范文通用5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会计调研报告分析了行业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建议,旨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与决策支持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会计调研报告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会计调研报告范文【第一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公司财务部的,主要从事总帐会计工作,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次机会做述职报告,一年来的工作是紧张和忙碌的,但更是充实和快乐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5个方面:

1、负责项目控制表的信息更新、统计各区域应收账款、异常项目、销售人员信用额度统计,每月末及时将各种汇总表发送给主管领导。

2、负责集团各子分公司的销售合同审核及录入归档,并根据项目进度下发货通知及安装调试通知单,协助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及控制,定期与客户对帐,做到账实相符;

3、负责设备、备件收入核算,根据相关的原则合理确认当期收入、并确保应收账款核算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按期做好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并合理计提坏账准备;

4、负责月底结账、按财务制度规定正确核算利润分配,编制母公司会计报表、及根据子公司提供相关报表做出抵消分录后合并母子公司会计报表;配合财务经理制定、完善公司财务相关制度及细则、进行预算管理;

5、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各部门的稽查工作。加强和销售人员的配合,发挥自己的优势,多与他们沟通,对存在的问题与他们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努力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保护。

以上是我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基本达到了总帐会计的职位要求!但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爱岗敬业、更要有职业道德和系统的财务知识。如果有幸能够成为一名会计主管,我将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真正做领导的好帮手、好参谋:

1、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这需要根据公司具体的'业态、规模以及核算形式来定。

2、建立一套会计人员岗职描述,将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干到什么程度都给予量化、做好规范。

3、为团体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环境,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力争团队整体升级,因为我深深知道:学无止境!

我希望以这次述职为契机,虚心接受评议意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端正的工作姿态,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及业务素质,争取实现工作中的理想目标!

会计调研报告范文【第二篇】

20__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规范了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会计事项,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具体,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已基本接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银行业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人行镇江中支对全市上市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深刻剖析了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

与原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准则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以及收入、费用的确认条件和计量行为,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属性;新增了“金融工具确认及计量”、“套期保值”、“金融资产转移”等会计准则,更加规范了减值计提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行为,填补了我国会计标准在这些业务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银行业会计的国际化步伐。

1. 对金融工具的影响

金融资产与负债分类的变化

随着金融创新程度的加快和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工具长短期的界限变得模糊,所以从流动性分类划分,无法真正反映出资产和负债的本质属性。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投资和负债采取长、短期分类核算的方法,而是按金融工具属性对金融资产和负债重新进行分类。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4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则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

金融资产与负债确认和计量方法的变化

原会计制度规定银行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而新会计准则中则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使银行的资产和投资价格更接近市场价值,更能真实反应一定时期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衍生金融工具及套期业务的处理

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银行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同时要求在会计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价值,以便及时反映交易的盈亏状况。对于套期业务,新会计准则要求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消结果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的规定作了较大的调整,改变了贷款按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要求按现金流折现法计提减值准备,即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该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负差额进行计提。这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对减值准备计提额的影响,从而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更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使得银行更准确地把握金融资产减值可能造成的损失。银行非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银行无法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其利润将更为真实。

金融工具披露的深度和广度发生变化

新准则既要求披露金融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又要披露金融资产负债的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确认条件,特别是在金融管理的信息披露方面,不仅要求披露金融工具管理的目标和政策、风险控制流程、工具分析过程及其估值模型,而且金融工具对资产负债的影响和结果均作出了相应要求。

2. 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的影响

按照新会计准则,要对关联方企业进行披露,关联方主要是股东,关联方交易类型主要是向股东发放贷款,如江苏银行镇江分行,20__年4月末向股东发放贷款亿元,银监局对关联方交易有严格要求,但在会计报告中披露未作出强制性要求,新准则实施后强制要求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3. 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新金融会计准则中对金融工具分类及分类标准的改变,衍生工具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一方面大大丰富了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对于风险的表现更加全面;同时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属性,风险的变动及时反映到当期损益表中,对银行的资本机构净利润、净资产、资本充足率等关键指标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易受利率和汇率等价格指标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加之我国银行机构对规避这类风险相对经验不足,必然会加剧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波动。

二、新金融会计准则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几个难点

1、经营效益的不稳定性增大

实施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引起财务报表状况的较大起伏,将给银行的损益确认标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直接计入损益,金融资产价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变化幅度以及变化方向都难以确定,而且变动频率将导致财务状况以及盈利能力的频繁波动。

2、公允价值的测算难度

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获取方式做出了规定。首先,不同类别资产的公允价值获取方式不尽相同,对那些没有活跃公开市场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或委托评估公司评估,这种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留下了操纵当期利润的一道关口,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公允价值的获取方式,并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性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次,由于获取公允价值要涉及银行的信贷管理、金融市场、国际业务、个人金融、财务会计等多个部门,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和整体协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在贷款、债券资产等业务核算中要频繁使用实际利率法。对于固定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的实际利率的计算,即固定利息收入与金融资产以及相关手续费之和的比值,需要具体核算在每笔贷款中所支付的相关手续费,这是难以精确计量的。对于浮动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其实际利率的计算要基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如何确保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也是一个难点。同时,实际利率的不断变化也会增加银行损益的波动性,可能会削弱银行披露的会计盈余的稳定性。

4、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增加了风险资产,导致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加权风险资产发生变动,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加剧了附属资本的变动,按可收回金额现值与账面值的差额提取减值准备后,导致损益的波动,从而影响附属资本。这些变化将增加银行资本的波动性,使上市银行资本管理面临新的课题。

5、核算及管理系统的更新开发

应用新会计准则并不是简单的会计政策的转换,特别是银行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如新准则要求商业银行推进统账制(外币业务发生时直接以本币记账,月末再对每个账户进行估值)、大量“现值”的引入,以及新口径信息报告等,要求商业银行对现行的会计核算系统、各种业务交易系统及内部管理等电子化进行改造或开发;在管理方面最为关键的是把新准则的精神和实质“植根”于银行自身的核算及管理体系中,让整个核算流程及管理体系符合新准则要求,而且能够把这些信息用来管理资本、风险和业务,做到“管理流程层面”和“会计账目层面”的切换真正与新会计准则对接。

6、与税务政策存在诸多差异

目前,税务监管当局尚没有明确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纳税处理,特别是企业所得税中诸多情况,商业银行出于纳税考虑,不敢轻易将原来的核算方法完全摒弃。但同一套会计核算系统又不可能同时支持两个差异很大的法规制度,即使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做纳税调整处理,也将非常复杂。以固定资产折旧调整为例,税法规定残值率为5%,而新会计准则未规定残值率,两者折旧年限规定也不同,带来长期大量的纳税调整计算,工作量巨大;又如,新准则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要求企业考虑预计环境恢复等资产弃置费用等,将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引入会计系统,以更为科学、全面地反映成本信息,但税法中未明确此类成本费用能否在税前扣除;再如,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后,因某时点上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或下降,导致企业在损益项目上列示收益或损失,此类收益或损失如何在税收上进行调整等。

7、统计口径的差异

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商业银行按期限对金融资产及负债分类,如存款分为活、定期存款,有价单证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中长期投资”两大类,贷款则先划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核算,再将自营贷款划分为短期及中长期贷款进行核算,这基本与金融统计指标相一致。在新准则实施之后,将改变金融资产负债传统按期限的分类方式,而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到期类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贷款及应收账款;将金融负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且资产与负债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资产负债分类方式的改变能使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更为全面、风险判断更为有效,但商业银行统计部门难以将现行金融统计指标与调整后资产负债进行简单的划分和对照,需要重新建立一套与新会计准则相适应的金融统计指标。此外,新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引入及资产负债范围的扩大(将衍生工具隐含的各种权利和合同义务确认为金融资产或负债,已经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以及其他不能满足终止条件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纳入表内核算),也给金融统计部门带来数据难以估量的困难。

8、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变化将增大

当前上市银行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诸如信息披露标准不尽统一,形式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频度不够及时等突出问题。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列示和披露作了详细的规定,信息披露将更加统一、严格、规范和透明。突出表现:一是强调信息披露的全面性。要求银行应当披露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二是强调对风险的披露。要求银行应当披露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应当披露所面临的各类市场风险的风险价值或敏感性分析及其选用的主要参数与假设。

9、人员素质的提升压力

由于金融资产、负债分类标准和核算要求的改变,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和应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收益,银行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理念和核算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人员既需要对知识进行全面更新,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有效解决新准则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镇江市上市银行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

镇江市各上市银行为落实《企业会计准则(20__年版)》,均做了大量的业务培训和系统转换工作,并制订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分步逐层推进。新会计准则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从形式上看:在分步推进实施的机构,目前在总行层面实现了报表披露与新会计准则的对接,但在分支行则仍然沿用旧有的标准。我市除江苏银行外,各上市银行报表转换均集中在分行及总行层面。基本路径是由各分支行负责信息采集填报,省级行负责对信息采集表的汇总、审核和加工,编制调整分录,生成转换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附注,然后提供给总行转换合并报表所需信息资料,由总行统一实现转换。虽然由其总行统一披露的会计报表达到了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但各分支行对本单位的数据调整结果并不知晓。在一次性实施转换的机构,其各类会计报告从总行到各分支行均实现了对接,但存在以下几类问题。如我市江苏银行按照总行的工作布置,于20__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在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做好系统转换及科目拆分和调整工作后,于20__年3月22日起使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其各类业务报表体系立即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新会计准则科目设置不能完全满足全科目金融统计要求,主要涉及到存款类明细指标有:活期存款明细:如0698工业存款、0701商业存款、0706建筑企业存款、0712农业存款、0713城镇集体企业存款、0714乡镇企业存款、0715三资企业存款、0716私营企业及个体户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明细中0737个人银行卡活期存款、1307储蓄账户存款、1308银行卡外个人结算账户存款等,这些存款类指标数据无法从系统中采集,目前这些指标的数据只能匡估上报。二是江苏银行各分行新系统不是同时上线,而是分批上线,这样一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二来影响与历史数据的可比性。而且在同一个统计区域,不同格式、不同计量方法的会计指标数据无法归并,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经济金融情况。

2、从内容上看:由于新准则引进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等理念,会计计量基础有重大变更,但目前各金融机构执行尚不到位。如:贷款业务,根据新准则,贷款应按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并以此为基础按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当贷款发生减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贷款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当前各银行对贷款本金与利息收入的计量,考虑到一是按新准则计算的贷款利息收入与按现行制度确认的利息收入差异较小,二是目前境内行营业税仍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__]182号),该通知与新准则的规定差异较大,若按照新准则在账面上确认利息收入,需要对账面利息收入做大量调整后才能作为营业税纳税基数,并可能面临向税务局的大量解释工作,因此,为便于操作,账面仍按照现行核算制度,区分应计、非应计贷款分别核算,其结果与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利息收入的差异,在总行报表层面统一调整。存款业务,根据新准则,存款应按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并以此为基础按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支出。各行鉴于按新准则计算的存款利息支出与按现行制度确认的利息支出差异较小,对存款业务的核算制度暂不作调整。

3、从执行力看:由于新准则要求

企业管理层从叙做某项交易的主观动机出发,根据持有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意图、能力等因素对其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分别采用公允价值或按照摊余成本计量。这就意味着,在对经济事项所涉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进行确认、计量时,将进一步加大管理层认定的比重。因此大部分的确认、计量集中在各商业银行的总行,基层行对此既不需要了解也无法了解。据调查,我市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实施仅在报表转换操作的层面有所了解,对于深层次的背景和依据则一知半解。

四、有效推进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建议

1、注重经营理念的转变

一是要充分理解新准则中所阐述的关于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概念的含义,进而理解这些概念中蕴涵的科学管理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日常运营、流程改革和系统改造中。二是不断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实现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通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新业务的方式提高盈利水平,做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从根本上提高银行业务发展质量、增收创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2、明确部门分工,加强部门协调

实施新准则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多,信息涉及的业务面也非常广,大部分信息需要业务部门提供,因此,新准则的执行需要所有员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历史信息进行采集整理,重新梳理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操作流程,将新准则的要求融入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中。

3、构建公允价值的计价模型系统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商业银行需做到:使用公允价值法时,能够实现与其风险管理框架以及董事会批准的整体风险承受力相一致的风险管理目标;采用适当的估价方法,金融工具能以可靠的公允价值计价;定期披露涉及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非财务性信息等。而要做到这些,商业银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升级。首先,要按照持有的目的区分金融资产,对金融资产的价值按市场波动情况实行动态评估、管理和考核。其次,要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改造现有的财务会计系统,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管理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满足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此外,还应引入衍生金融工具新的处理方法;对公允价值的来源进行甄别,对现有核算系统进行改造;增加投资,改进内部系统和程序,使其能实现对复杂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处理。

4、建立健全保证新准则体系贯彻实施的配套制度

一是建立新的会计核算制度。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难以适应新准则中所要求的金融资产、负债分类方法,银行业应坚持审慎的会计原则,规范会计核算,从制度上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迎接新准则带来的挑战。二是建立与新准则相适应的综合统计制度。目前我国处于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交替阶段,资产的分类与计量均有所不同,首先应针对不同机构实行分类推进,其次立足新准则,扩充原指标体系内容,建立一整套的金融业综合统计指标体系。

5、注意与其他监管要求的协调和配合

财务数据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监管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考虑财政部相关财务政策及银监会、人民银行相关监管政策的要求。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变革性的调整,在实施准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和其他监管要求的协调。

6、做好全方位培训工作,提升银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新会计准则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的技术和方式,并从规则导向转向原则导向,提供了多种估值方法的选择,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对于习惯于传统记账模式下的财会人员提出了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应尽快完成在职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从全局性、总体思路上和具体业务问题上进行培训,在不同层面上展开,对内部不同的部门、不同分工的人员进行有侧重的培训;积极开展同业沟通和交流学习活动,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研讨实施新会计准则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取长补短,贯彻执行好新《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调研报告范文【第三篇】

一、政府会计改革及其发展趋势和特点

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的需要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积极推动下,政府会计改革不同程度上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日益成为国际上公共财政管理的热点问题。

(一)关于政府会计的内涵

政府会计是国际上通行的称谓。所谓政府会计,是指反映、核算和监督政府单位及其构成实体(以下统称为政府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过程中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管理体系。政府会计是把所有政府单位及政府构成实体作为一个履行受托责任(受纳税人委托)整体,即财务报告主体来看待,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活动、财务管理业绩,是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信息基础。

政府会计内容包括三部分:概括起来可称为“一项制度,两个体系”即: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政府会计有三个特征:一是政府单位执行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就是说,无论是政府的行政部门、非行政部门或是其构成实体等,执行的准则和制度是统一的,不是分类的(比如,我国预算会计就是分类的,包括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基本建设会计等)。另外,所有政府单位使用的政府性资金和管理的政府性资产,所有的政府活动形成的财政资源和财政责任,都要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二是实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全面、系统地反映财政预算执行和政府单位的财务活动及财务状况,综合披露政府及政府单位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真实信息。三是提供科学有效的政府会计信息。政府会计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状况、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及政府的种类经济活动状况,这些科学有效的信息有利于立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强化政府的会计责任,有利于政府自身的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推进宏观经济管理。

爱尔兰、西班牙的政府会计管理情况,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上述特点。这两个国家均制定了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的收支活动以及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爱尔兰财政部代表政府发布《年度财政决算报告》,政府单位则发布《年度财务报告》。西班牙政府发布综合性的《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另外,国际上率先进行政府会计改革并取得成效的有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会计改革及其基本内容也体现了上述政府会计的特征。

(二)关于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及目标取向

政府会计改革,起因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成为国际上改进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增加财政透明度,提高财政信息质量的推动力量。

——政府会计改革的国际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以来,政府会计改革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的动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间投资活动日益活跃,促进了政府会计服务的国际化演变。

二是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的深入发展,立法机构、社会团体、普通民众以及政府机构自身都对政府会计提出了新要求。比如,爱尔兰政府会计基础为收付实现制,但近年又在政府会计规定蓝皮书中明确指出,随着政府部门责任的扩大,现有会计体系已不足以满足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不能及时提供相关财务会计信息,不能更好地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不能在使用资源时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根据爱尔兰财政部、总审计长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的建议,已对现有政府会计体系做出必要的改变。又比如,西班牙在20世纪70-80年代因政治革命的发生和政治民主的发展,随着《总预算法案》的实施,政府会计进行了一个比较剧烈的变革过程,形成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

三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为了控制因应对经济危机而出现的高额财政赤字和公债规模,为了提高政府资产负债的透明度、避免出现重大的财政风险而对政府会计提出改革的要求。比如,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新西兰政府经历持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巨额财政赤字后(1998年底,新西兰政府净负债占gdp比重达50%),通过财政法案,改革政府会计,放弃收付实现制,采用权责发生制。随后,又分别通过政府财务报告法案、财政责任法案,实行了全面的政府会计改革。四是有关国际组织的积极倡议和大力推动,特别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及其公共准则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

——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取向。从总体上来讲,国际上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取向是建立以不同程度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政府财务报告为主要内容,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活动和资产负债信息的现代政府会计体系。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取向基本相同,但各国政府采取的改革方式、内容、程度以及改革的步骤各不相同。因为各国情况不同,有的采用比较剧烈的方式,有的采用温和的方式,有的则只是对原来的模式进行改进。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政府会计改革目的非常清楚,就是能够全面或者是比较全面地反映政府财务会计信息,增加财政透明度,明确政府责任。比如,爱尔兰虽然没有改变收付现实制会计基础,但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及有关会计报表增加了权责制信息,同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政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全方位地管理政府会计信息、资源信息以及政府业绩信息。另外,爱尔兰地方政府及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则以权责制作为会计基础,该国政府环境与地方部为此发布了地方政府会计准则等相关管理制度。而西班牙则采取了比较彻底的方式,1994年政府会计科目表发布后,1995年1月1日开始采用权责发生制,其《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就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

——政府会计改革的共同特点。各国政府会计改革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特点。

一是采取适宜本国国情的改革方式。虽然目标取向相同,但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形,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方式。比如,在会计基础方面,有的仍然没有改变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有的则放弃了收付实现制,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在引入权责发生制方面,各国也不尽相同,有的实行全面的权责发生制,有的则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有的中央政府没有实行而地方政府实行权责发生制,等等。原因就是各国政府依据本国的国情而改革。爱尔兰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就是很好的例证。爱尔兰中央政府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会计报表则增加相关权责制信息,地方政府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西班牙则改革了收付实现制,实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比较全面地引入了权责发生制。

会计调研报告范文【第四篇】

市住房公积金截止年9月归集余额已达56亿元,个贷余额18亿元,项目贷款余额6亿元,实际缴交人数17万人。住房公积金规模逐步扩大,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为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实现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和增值,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尤为最要,优化公积金核算软件越来越迫切。

市住房公积金制度从年开始建立,从最先的委托银行归集,公积金中心无单位和个人明细账,到目前已建立健全了住房公积金系统核算体系,从最原始的手工记账过渡到电算化核算,取得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是多年来中心领导的重视和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年7月中心核算软件已升级,对原软件进行了优化,新软件分为归集系统、贷款系统、票据系统、财务系统、报表系统等主要平台,现就加强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与新软件如何紧密联系见解如下:

一、财务核算最基本要求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反映在核算软件上就要求归集系统、贷款系统、票据系统对数据的录入和倒入准确和及时,由于倒入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录入数据工作量以及减少录入数据中人为出错可能,倒入数据在各系统中显得更为最要。

1、对归集系统来说主要涉及住房公积金的开户、缴交、支取、转移、变更等相关业务,倒入模板的设计应以姓名和身份证两个标准相关联保证为同一人后再与数据关联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之后按资金业务类型通过数据接口转入财务系统,财务系统数据以银行数据进行核对后再与归集系统进行核对,最终达到银行、财务、归集三者数据相一致。

2、对贷款系统来说主要涉及申请贷款、发入贷款、回收贷款、贷后管理等相关业务,其中贷款发放、回收数据是否及时准确将直接影响财务系统的及时准确,目前,由于贷款数据还不能通过数据接口及时准确的转入财务系统,财务系统上对贷款发放、回收数据通过手工录入方式进行,两个平台之间不能达到自动核对,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是原因是银行所给数据未按银行对账单上的时点数据进行采集,此问题正逐步解决,最终应达到银行数据与贷款系统、财务系统相三者相一致。

3、票据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定期存款各国债的开户、回收登记,由于数据比归集、贷款数据业务量少,可采取直接录入的方式,只须票据系统实现与财务系统数据的自动核对功能,找出差错方及时更正及可。

二、会计核算结果最终要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以满足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及中心管理者对相关数据的需要,由于报表使用者对各种数据需要和关心程度不一样,这就要求住房公积金核算软件必须能达到从数据库中提取各种真实准确的数据。

三、财务分析能够为中心管理者提供决策的参考

这就要求住房公积金会计软件能够达到对各种财务指标分析,通过对资金归集、支取、贷款的回收、发放、资金结余等情况的分析,这将对资金运营、保值、增值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四、由于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相对其他行业特殊

全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核算系统,就同一省来说所用核算系统也未统一,能够借鉴的较少,很据自己多年实践经验认为公积金会计核算与之使用会计软件质量密切相关,中心的软件与银行的软件可相互核对的银行有建行和工行,中心与银行用同一软件的有商行、农行、中行这两种模式,特别是对每年6月30日职工结息差错核对可看出,不论是银行还是中心软件均有软件设计的问题及人为出错的问题,会计核算质量的高低与软件质量高低以及操作人员责任心、业务素质习习相关不是单方面的,由于软件开发人员不一定对住房公积金业务流程全面了解,在软件的设计程序中难免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软件操作人员不断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发问题后解决问题,任何软件的成熟都会经过不断升级的过程,才能使会计软件不断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

会计调研报告范文【第五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

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同意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面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

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

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

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

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

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这些规范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必须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日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会计秩序比较混乱。

条线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

1、执法检查之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透漏税X 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发较少的款数等。

2、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务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3、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三、加强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经济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的作用,加强工作,建议如下:

1、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罚”,保证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改革还尚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向,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进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35 3598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