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双减工作经验总结(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学数学双减工作经验总结(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数学双减工作经验总结【第一篇】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改革为重点,认真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战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加强教研力度,采取课题牵动策略。以课堂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学期来有喜有忧,现将本学期的数学教研工作作以总结:

一、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入课堂改革

本学期为打造我校高效课堂自主导学模式,数学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最新的教育理念即我校的自主导学模式,正确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合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了解课改动态,多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提高理论水平。另外,冯丽娟老师在主管数学教学的刘校长的指导下,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运用我校自主导学教学模式,为全体数学教师提供了一节引路课,受到教研室领导及全体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改革备课制度、做到资源共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案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我们数学组对备课制度进行了改革。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各年级教师利用暑期明确分工,在我校学案导学备课模版上认真备课。开学后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每个年级组制定各单元中心发言人,采取说课的形式,对整个单元进行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编排、重难点、教学的设想及碰到的问题等。其他教师随时可提出意见一起讨论,交流切磋,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各年级组成员在他人备好的教案中,在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再设计,并在教学后再进行修改和反思最终形成最佳教案。为了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老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本学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

1、教学目标应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确定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引导与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点安排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

三、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校级数学教学研究课。本学期由冯丽娟、腾海燕、王菊花、王运、王泽萍五位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研讨课和公开课。各位执教者能紧扣研讨主题认真备课、上课、说课。与会教师认真听课、记录、集体评议,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每位数学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了基础性课程的研究,并能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研和科研结合,提升了教研活动质量。在评议中,我们对教学进行探讨式评课,反思: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怎样去评价肯定学生,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真正让课堂充满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他有什么新创举,都会在评课中各抒己见。这种听课、评课活动,对老、中、青教师都有促进;这种学术上的交流,教法上的切磋,对提高我们整个数学教师队伍的水平和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2、课堂模式百花齐放。

教学案例是改进教学的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本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做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案例分析,每个组都是按“三实践、两反思”的原则进行的。通过这个活动,大家都各抒己见都能真正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而且每个人都能从活动中一方面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反思的素材,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决策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刘校长又结合本次活动为我们进行了一次案例分析的重要培训,大家都受益匪浅。

三、重视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在鼓励数学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其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监督。要严把“五个”关口,落实“五字”要求: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理顺集体备课的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突出一个“细”字;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建立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突出一个“新”字;三是严把作业的批改、讲评关,作业选择要精、批改要细、讲评要到位,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科任教师要建立错题档案,突出一个“精”字;四是严把辅导关,要采劝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和帮困两不误,突出一个“实”字;五是严把测试关,在坚持采取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发展、问题解决等高质量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加强日常测试、模拟测试的针对性,从试卷编制、批改分析到反馈讲评等要以教与学的“诊断”、“矫正”为落脚点和归宿,突出一个“效”字。本学期,数学组配合教导处进行了两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对备课进行了二次修注,教案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写教学后悟,学生作业的设计是否有创新,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全组教师备课都非常认真,教案完整,重点突出,有反思,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批改细致准确,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四、以常规为核心,周密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老师们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数学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开学初教研组根据年级课程的安排,自主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商讨每周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中的困惑,每周安排一次集中的学校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每次活动要求教研组集体备课,试教研讨课再到学校层面展示。数学组王之丽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百节优质课大赛,教研组课堂教学研讨就帮助他为大赛做准备,其他老师参与听课和评课。从课堂教学到说课的磨练,老师们参与的热情较高,学习收获也多。在教研活动课堂教学研讨课中,老师们展示的课堂教学都比较精彩。本学期数学组开始探讨我校自主导学模式,从开始的尝试到现在教学基本形成模式,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成长着,学生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着。

五、本学年教研所取得的成绩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广大教师能端正教学态度,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的高校课堂,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学期,我们组的任金花,王之丽老师在全市的百个教研方案设计、百道创新试题、百篇优秀案例分析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王菊花、滕海燕老师在全区课件制作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打造我校高效课堂的模式中,我们组的冯丽娟老师执教的《比的认识》一课受到教研室领导的好评;各年级的教学成绩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上升。

六、存在的不足

一学期来,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差距与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知识多,重育人少。教师的育人的整体意识还有待于提高,要变知识育人为文化育人,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2、还需加强数学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从不同角度多给家长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学生进步的喜悦、学生成长的烦恼等问题,让家长觉得我们比孩子的父母还要负责,这样既促进了招生工作也提高了教师的声誉。

3、关于教师导学模版后的教学后悟问题,反思的目的是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一个促进和提高的作用,但大部分的老师所写的内容,比较肤浅,没有较深层次的思考,这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4、对于每个单元的测查,个别教师不能认真地总结和分析。

七、努力的方向

1.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撰写、发表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丰富文化底蕴。

2、深入开展小课题形究,并形成专题论文。

3、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可用资源,推进信息化教研的速度。

4、还要狠抓教学教研工作,不断改进教研活动的评价机制,设法调动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教研工作中来,教研是教师提升的有效途径,不扎实地进行教学研究,就不可能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方向努力,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小学数学双减工作经验总结【第二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基础工作。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将学科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仍然还是有很多问题阻碍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值得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就是将数学中的知识通过创设一些模拟情境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实用性教学的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第一,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更高要求促使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情境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实践,将课外活动式教学和自主拓展教学等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并且创设情境,实现学生的多方位发展。第二,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再加上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中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而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融入到既定的情境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创设也具有促进作用。比如,课外活动教学通过将学生带出校园来获得相关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第三,情境教学也是素质教学的内容之一,符合我国对当代小学生新课程标准的设定,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风格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在某一个阶段单独运用,而是需要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作为丰富教学方法的一个手段,其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课堂导入的情境运用

课堂教学中的导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因此,在课堂导入阶段运用情境理论可以快速地抓住学生的眼光,吸引学生往下学习。最常见的情境运用就是采取故事导入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因此,选择故事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故事中的`课外知识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利息的计算这一新课时,教师讲述自己的孩子通过将过年的压岁钱存入银行收入利息,从而用自己收获的利息给妈妈买礼物的故事。这样的一个故事会激发学生学习利息计算的兴趣,并且效仿故事中的小朋友的做法。

(二)设置生活化的情境问题

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往往是通过问题设置来实现的。小学生爱幻想,富有挑战性。因此,他们往往反感机械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课堂设置,产生消极应对情绪,如此一来有效学习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生活化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课堂学习创设一定的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比如,在学习乘法这一板块时,教师可设置超市购物的情境,将商品的价格使用多媒体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充当小顾客,去超市进行购物,然后提问学生,计算单个商品乘以数量的总价格。这样的问题设置既贴近生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三)在练习巩固中创设情境

知识的学习最终是要用到实践中去的。数学这门学科更是如此。在课堂学习完成之后,教师一般会布置一些练习。在这些作业的设置中教师就需要注重练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可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作业设置中,通过寻找一些生活素材资源,并将其编成作业来让学生进行数学训练,如计算学校的柳树比樟树的数量差异等。通过这一方式,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且使学生学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摆脱记公式、算数的机械式学法。

三、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的理论丰富自身,并且将这种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逻辑思维,实现综合发展。

作者:李景彪 单位:云南省南华县红土坡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蒋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xx.

[2]卢金珠。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xx(67):77-78.

[3]罗建梅。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高效运用[J].新课程(上).20xx(2):210.

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问题,著名数学家马明先生曾在《数学通讯》上发表文章阐述他的观点,他说:“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的过程”。如果说得更确切一点,应当是“教学的本质是展示和发展教学思维的过程”。近几年来,经过许多教育工作工作者的研究和探讨,对此问题已基本形成共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行动。我们把在这种认识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模式称之为“探索式教学”。探索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揭示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概括形成过程,暴露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案的制定选择过程以及探索数学结论的发现、论证过程。探索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

教学模式。

一、重视背景介绍,通过概括形成概念、法则

教学中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探索式教学就是要克服这种弊端,还概念和法则形成过程与学生。如方程的概念教学,传统的方法是给出方程的定义,然后给出若干式子让学生判别哪些是方程。探索式教学的做法是,先给出若干式子,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一些共同特点,如一部分式子是等式,一部分式子是代数式,在等式中又有一部分是含有未知数的,这样我们就把这一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这里不再多说。

二、提供开放问题,通过探索发现定理、结论

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结论都是前人经过艰苦的探索发现的。即使是一个一般的命题,一个猜想,其提出的过程也凝聚了数学家的智慧。传统的做法往往是给出现成的结论,然后照搬现成的证明。这样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总是心存疑虑: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这个证法是如何想到的?探索式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的被动局面,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疑虑,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参与探索,尝试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奉献该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辛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探索式教学则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造就民主气氛,通过比较优化解题方法

在数学中,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是十分普遍的,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将那些教者认为最佳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垂手可得的,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学生在赞叹教师“妙笔生辉”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无奈。

探索式教学则要求尽量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打破权威,造就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增加发散机会,通过交流,实行群体效应

数学中除了“一题多解”以外,还有“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画”等多种发散机会。探索式教学十分重视为学生增加发散机会,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场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因素,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交流,集中群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教学的“群英会”、“大合唱”。

六、注意回顾反思,通过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探索式教学要求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其中包括数学思想的提炼概括过程。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理论。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探索式教学通过对学生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所有方法的概括、提炼,挖掘出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探索式教学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双减自查总结【第三篇】

“双减”是推动按规律办教育、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回归教育初心的重大举措,全县推行国家“五项管理”“双减”政策以来,玉都中学在学习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分析研判学校学生的实际,一致认识到,落实“双减”政策,关键在课堂,主体是教师,作业是体现,课后服务是保障,提出“三一四”工作思路,学校以教师成长、课堂变革、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为抓手,致力打造“双减”学习新生态,让“双减”政策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引擎和推动学校内在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把握三个层面

1、学校层面,一是积极宣传上级有关的文件和政策,组织班子学习规范办学行为的“五项管理”和“双减”要求的有关精神,从学校管理人员层面统一了思想认识;二是商讨制定了学校的工作措施和实施办法,明确工作思路和各自的工作任务,提出共同努力的目标是“减负提质增效”和“作业要精、睡眠要足、体质要强、手机要控、读物要好。”三是严格落实上级关于作息时间、作业公示制度,开足开齐相应的课程,坚决按照政策要求开展工作。

2、教师层面,一是在认识求统一,通过组织学习相关政策要求,让各位老师明确“五项管理”的精神实质和“双减”要求的深刻内涵,认识到“五项管理”赋予教师的职责和措施,认识到“双减”的实质是提质增效而不是放任自流,认识到“双减”的重要措施是开展好课后服务;二是在备课上求突破,完善学科组集体备课制度,设立周首席备课老师制度,即每学科每周确立一名老师作为首席备课老师,提前备好本周教学方案,分享给相应的教师,在其他老师的建议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最后的定案,充分发挥集体才智,为提高课堂效益提供保证;三是在作业设计上求科学规范,教务处牵头,分级段、分学科组、分需求、分层次进行校本化作业改革,把作业设置当做一项课题进行研讨。

3、学生层面我们主要做了这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让学生知道国家提出规范办学的目的和意义,了解相应的规定制度,从政策方面做好宣传,二是对学生讲清“双减”的内涵,减的是什么,不是减内容、减要求,减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农村学校,根本没有什么校外培训,不能把减负当成不学习的借口,从学生认识上消除对减负的误解;三是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微信群等媒体方式,对家长宣传“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取得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把国家的政策规定广泛地宣传,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构建一套课后服务课程

构建科学课后服务体系,是落实“双减”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学习时间减下来,课后服务必须跟上来。我们经过反复讨论,把课后服务体系分为“1+N”两个时段:“1”是基础服务,时间为每天下午4点到5点,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内容是课业辅导,对学有余力者适当拓展,学困生进行辅导,组织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完成家庭作业,确保作业减负。“N”是特色社团活动,时间为每天5点到6点,对象是自愿为前提的所有学生,内容是社团活动。学校在挖掘教师的潜能、特长和爱好基础上,设立课后服务团队,依托乡村少年宫的阵地建设,广泛开展了剪纸、乒乓球、足球、篮球、电子琴、绘画、传统文化诵读、棋艺、书法、趣味数学、英语口语及情景剧等多个项目的社团活动。每个社团选定特定的老师,提出课程活动的要求,负责定期定时组织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的项目参加,目前我校社团活动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发生变化,社团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校生活的乐趣。

三、用四种机制确保减负增效

1、课堂变革机制。学校要减负提质,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此学校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减负增效的杠杆,全面深入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建设,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老师要制定个性化的任务学习单,解决学生吃不了和吃不好的问题。着力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以县局提出的“三思”课堂为着力点,注重教研支撑,落实集体备课,定期定任务开展主题研讨活动、说课活动,完善教学过程。全体教师以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分享讲座、引领示范课、汇报课、说课评课议课等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为“双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教师阶梯成长机制。落实“双减”的关键是教师,学校实行“三阶梯”教师成长机制。即抓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三阶梯”成长,根据学科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成立十个学科研修小组,以强带弱,以老带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重点做好“青年教师青蓝工程”“骨干教师课堂展示”“名优教师课堂领航”等工作,形成“阶梯状”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3、作业设计研修机制。抓好高质量作业管理工作是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落脚点,学校以提升作业品质为抓手,以优化作业设计为手段,以备课组为单位,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研修内容,进行全体备课组成员的作业设计研修,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性布置作业,针对学生实际,布置“基础型”“发展型”“提高型”三种作业。改变“重备课、轻备作业”“重课堂精讲轻作业精选”“重布置轻批改”等问题,把作业设计和教案设计放到同等位置,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养教育导向的分层作业,从“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批阅”三各方面提出要求,努力使学生作业提品质、减总量、高效能。

4、协同育人机制。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五项管理紧密结合,统筹兼顾,综合实施。一是宣传动员公示宣讲,发挥家校共育,达成“双减”思想共识。二是建立交流群,开通公众号,方便学校与家长、社会交流沟通,促进“双减”和“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真正落地见效。三是让家长深度了解“双减”政策,与学校同向同行。围绕“双减”主题,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三管齐下,真正实现学生的减负。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校永恒的话题,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提升的直接表现,今后,学校继续遵照国家、省、市、及县局有关文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减”工作、五项管理、校园治理等工作为重点,强化课后服务体系建设,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探索和总结,巩固工作成果,改进工作思路,提升办学能力,努力我校办成“家长放心、学生进步、社会满意”的学校。

双减自查总结【第四篇】

本学期,学校继续努力构建“双减”工作体系,结合学校实际,从家长、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1、落实新政,让全体家长理解和享受“双减”政策的福利。

本期刚开学时,学校部分家长观念陈旧,对“双减”持怀疑和观望态度,面对此种情况,在学区领导正确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双减”工作实施方案,严格遵照上级教育部门对“双减”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规范了课表和时间表的设置。在疫情期间通过微信和钉钉群召开了线上家长会,推送了与“双减”相关的政策宣传资料,班主任随时在线为家长提供了“双减”政策咨询服务。以此为契机,我们积极向家长宣传了国家“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让他们明确了学校“双减”工作的内容。同时也广泛听取了家长的意见,优化了“双减”工作方案。经过我们全体老师不懈的努力,所有家长都在理解和自愿的基础上,全部支持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使双减政策在我校真正落地生根。

2、聚焦教学,让全体教师树立“减量不减质”的教学理念。

本学期学校继续秉承“减量不减质”的理念,紧抓质量不放松。一是要求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以生为本,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二是细化作业管理要求,落实作业公示制度和作业质量评价制度,并多次开展了“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研讨活动,要求各科任教师分层设计家庭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不断精选优化作业内容,增加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并严控作业时间,加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让学有余力学生感兴趣吃饱,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减轻压力,轻松完成学习任务;三是高效利用好每天一节的课后服务作业辅导课,学校按学科分配,每周语文2节,数学2节,英语1节,服务教师将学生自主学习、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三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3、精准施策,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全面快乐的成长。

学校将每天课后服务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为课后作业辅导,第二时段为课后社团活动。我校紧扣社团活动时段,以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校本、班本以及少先队活动:有秉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趣味棋艺社团;有发展阳光体育,激发学生活力的多彩篮球社团;有声势浩大,闹热滚滚的非洲鼓社团,有底蕴深厚,书香浓郁的阅读社团;有简洁明快,学生喜闻乐见的快板;有缓解学习疲劳,协调学生身体机能的手语操;有发展艺术魅力,愉悦学生心身的歌舞;有传承经典,陶冶学生情操的诗歌吟诵。

总之,我校课后服务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全校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全校教师参与率达到100%,我们以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方式推进了“双减”政策的落实,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真正体验了身动、心动、脑动、情动、意动、手动等多元融合的成长需求。

35 932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