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优质19篇
通过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生活能力,促进了全面发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19人,女26人。绝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
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整》为依据,在与上册教材衔接的基础上,同样按照儿童生活的时间线索,即从新年新学期开始,经历春天、儿童节,一直到期末准备上二年级,迎接暑假生活的到来。五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图标、主题,有表现主题活动的画面,还有贯穿全书的“小精灵”,提示活动要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单元一《新学期,你好》
1、主题一《寒假生活交流会》
2、主题二《春节知多少》
3、主题三《新的学期新的我》
单元二《春天来了》
1、主题一《春天在哪里》
2、主题二《我们播种春天》
3、主题三《和春风一起玩》
4、主题四《春天的盛会》
单元三《欢乐总动员》
1、主题一《“六一”大策划》
2、主题二《“六一”大行动》
3、主题三《开心“六一”》
单元四《我要上二年级了》
1、主题一《我的这一年》
2、主题二《二年级生活怎么样》
单元五《暑假来了》
1、主题一《怎样过暑假》
2、主题二《健康、安全要牢记》
附页《废旧物品用处大》废瓶、空罐、废纸、塑料泡沫、废纸盒等的利用。
三、教学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措施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6课时
第二单元7课时
第三单元6课时
第四单元4课时
第五单元4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2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培养了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3
学期目标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本人承担了三(1)班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4
本学期,我从事一年级一班到五班的《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担任一年级十班的护送路队、课间操配班等工作。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重点,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教学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活动内容。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教学活动注重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体现“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教学活动体现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在活动中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总结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接下来举几个工作中的小例子:
(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一年级小朋友需要的帮助很多。
比如,在第一个活动主题中,与学生探索课程表的记录方法,有的学生已经会写汉字,有的学生会用拼音记录,还有的学生用图画记录。但是,有个别学生理解起来会特别困难,他不会写汉字,也不会写拼音,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听不懂用图画来代替汉字或拼音等,需要老师亲自示范。于是,我在制作了汉字的电子版课程表的基础上,又板书拼音、图画的课程表,这样学生们都不再感到困难了。由此,我感到一年级小朋友需要的帮助不只是言语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他人多从行动中去指导,与他们共同实践。
(二)在活动过程中,为了把活动课上得生动有趣,我把故事、儿歌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是“我上学了”。围绕“我上学了”,开设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上学去、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在“上学去”的主题活动过程中,我跟学生学习了儿歌“上学”,内容是:再见,幼儿园!从现在起,我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休息吧,小汽车!休息吧,小飞机!背着妈妈买的书包,带着爸爸送的铅笔,我向学校走去。爸爸、妈妈再见!等我放学回来,给您俩带来学校的好消息。”坐在安静的教室里,我不贪玩儿,不淘气。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做各科练习。老师说:“学习可不像吃蛋糕。一定得刻苦努力!”通过儿歌,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角色的变化,明白自己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了,需要专心听讲等等。还讲授了《增广贤文》一书中“宋太宗开卷有益”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多读书的好处,激励学生读书的信心。
(三)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是“我上学了”。
围绕“我上学了”,开设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上学去、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在学校的一天”的主题活动又分设了三课时,分别是上课了、下课了、放学了。在“下课了”的活动过程中,给同学们讲述了《开心果跳跳虎》的故事,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就好比跳跳虎,他们喜欢做运动,可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在故事中,让学生懂得玩耍不是比力气、比输赢,重要的是让伙伴们快乐,快乐的人有朋友。
(四)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是“上学路上”。
围绕“上学路上”,开设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看看时间、好好走路、平安回家。“看看时间”的主题活动中,巧用儿歌“他为何又迟到”把教材19页的情境呈现给孩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效地触动孩子内心的思考,起到预防纠正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作用。
附儿歌:他为何又迟到
公鸡喔喔叫,太阳挂树梢,
被窝里躺着张小宝,原来他还在睡大觉。
擦牙擦擦眼,伸呀伸伸腰,
磨磨蹭蹭起床了,哎呀呀,今天时间又不早。
被子里寻衣服,床底下找风帽,
鞋刚穿上又脱掉,袜子在桌上对他笑。
洗脸顾不上,早饭没吃饱,
抓了一个大馒头,推开房门往外跑。
跑呀跑,跑呀跑,吓得鸡飞狗又跳,
跑到半路又回来,哎!原来忘记拿书包。
二、在护送路队等工作方面。
本学期我负责护送的路队是一年级十班的小朋友,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六十几个学生,竟然有四十多个站在同一个方向的路队中。这种情形成了路队管理的一个难点。开始,我让同学们站成三列,实行奖励红星的办法组织管理路队。因为部分一年级的家长会站在路边等待孩子,所以排成三队走到人行道上的时候会显得比较拥挤。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和学生之间也越来越熟悉之后,把学生的路队由三列变成两列。结果学生有时候不好好地走,由于路队太长,出现管前面后面乱,管后面前面乱的现象。
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好路队呢?一时间路队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思来想去,我决定把四十几个孩子分成四个小组,每五行十个人一个小组,每组选一名路队长记录学生走路队的情况,并由表现好的学生轮流举队旗等。自从路队管理实行小组化,同学们遵守纪律的意识增强了,路队纪律明显好转。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5
这个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二年级二班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现将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1、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2、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3、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4、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把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5。活动渗透教育
其实每一次活动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品性教育。我很注重这一点。
二、存在的不足
1、由于缺乏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以及过多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的传输与教育。
2、在课堂上往往疏忽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很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3、平时与学生交流的太少,不了解学生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等。
三。改进的措施
1、只有确立起学生的自主权,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2、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品德不仅在课堂,在课堂的教育很多时候对学生来说似乎仅是知识,而生活中对他们的教育是切身的,直接的,效果明显。
3、学生品德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它存在于学生的琐事中,存在于学生的周身,而不仅是课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上好这门课。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6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改正不足。
2、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目的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我班学生做好人好事的多了,打架骂人的少了,大多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同学之间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让人感动。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7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每节课课前修改教案,课后反思小结。
并且,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例如在学习交通标志和紧急电话这两个知识点,就让学生首先自己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上展开,拓展开来,将知识点深化,让学生接受,并转化为新的经验。
(二)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例如在本学期我在执教教研组长听课日的《春节知多少》一课时,就创设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收到的效果甚好。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回顾我们刚刚经历的春节时光,了解传统习俗。
(三)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在本学期,我执教四年级的《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
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无意义的活动,进行得再多也不过是“演戏”,对儿童的发展并无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四)关注学生。
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以及自我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在写教案时做了预设并有课前修改,而不予注意,而应该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应表扬儿童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
以上,是我对自己本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
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本期我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本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我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使他们养成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树立了安全意识,形成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
行为;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都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并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勤劳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8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在教研组的支持、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一、业务学习
本学期我所教的是初二年级1-----6班的思想品德,思品教学对于我来说仍然是陌生学科,上起课来有一定的压力,面对这一情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不断的学习,像李老师学习,不断地向他请教,一学期下来,受益匪浅;另外,我还购置了一些有关死拼教学的书籍,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做得更好;除了这两个方面以外,还不断的上网查资料,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 落实“堂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学习杜郎口先进教学理念落实堂清要求,在初二思品课教学中,课前不安排学生预习,课后不安排学生练习作业,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课堂内完成。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质量,要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以学为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精心设计学习目标,鼓励自学,鼓励探究,培养能力。思品教学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发现、形成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而且也包括了概念形成、问题发现、思路探求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因而必须突出“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当然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的“导”应体现在 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及时训练巩固。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
三、利用学案指导自学,及时巩固
在学案上,首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初步了解所学内容。然后,由学生按要求进行自学,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链条,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完成自学检测,对自学难以完成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在指导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思考方法,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巩固练习时,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练习能够起到巩固新知,深化理解,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对此也很重视,因此,这个环节完成的较好,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效果。总之,利用学案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落实“堂清”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从学案的开发与使用,到学生独立预习习惯的培养,以及与学生的反馈交流等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9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人带了本班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本学期我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南,根据《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特点,紧紧抓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重在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上下功夫、构建生活课堂、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抓好养成教育。二是突出课改重点,深化教研内涵、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研品位。
一、认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教材实质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领悟着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这一环节我从没马虎和懈怠过。我认真《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材料,进一步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具体的课例带来了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更能把握住教材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并认真实施。
二、利用集体备课,体现课程理念。
自参加课程改革以来,接触了大量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如果不变成教学实践,再先进也是没用的。
为了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本学期我把握教材的性质,寻找更符合学生的切入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教材精心策划、反复推敲,将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交流。课后,结合教学反思,和其它教师的意见,在教研组内进行评点,分析。
三、规范学生的品德行为,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
一学期以来,我们大力加强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从小、从近、从实、从细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并结合校园文化重建,把新《守则》、《规范》上墙,并设置一些富有教育内涵、学生易于接受的固定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我感慨颇多,教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上曾遇到一些疑惑,但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将对这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在本学期中,我能尽职尽责地完成教学任务。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每节课课前修改教案,课后反思小结。并且,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例如在学习交通标志和紧急电话这两个知识点,就让学生首先自己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上展开,拓展开来,将知识点深化,让学生接受,并转化为新的经验。
(二)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学海无涯教学资源2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例如在本学期我在执教家长开放日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一课时,就创设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收到的效果甚好。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超级父母,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通过看动画片,了解怎么去表达爱,一步一步来实现让学生懂得爱,表达爱。
(三)讲求教学的实效性。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无意义的活动,进行得再多也不过是“演戏”,对儿童的发展并无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四)关注学生。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以及自我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在写教案时做了预设并有课前修改,而不予注意,而应该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应表扬儿童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0
思想品德课无论在课程设置的目的还是在课程呈现的形式和内容上,它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层面出发构建学习内容,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也为他们以后走出校门能适应社会生活并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打下基础。作为一名品德课程的教师,如何开展具有实效的教学活动,真正发挥学科的作用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这是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所面临的、需要认真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新课程的开设,只为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条件,但要真正取得实效,还要靠教师的不懈努力。就课堂教学而言,任课教师首先必须把握课程特点,并根据特点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四个“体现”,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体现生活
品德培养要回归生活,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作为。这不仅是因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需要在生活中养成,在生活中体现,是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而且还因为学生最终是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各生活,培养这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还是为他的生活服务。因此,新的品德课程不是从德育知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层面构建学习内容,来培养学生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与能力,成为课程的显著特点。鉴于这一课程特点,我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再现学生生活的情景,把教室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把教学内容作为学生生活内容的某一个部分,甚至直接把学生带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直接融入于学生的具体生活中来认识、来学习,就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
二、体现活动
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定位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实践来实现的,强调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体现开放
1、方法的开放。简而言之,方法的开放就是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谓用教材“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教材内容来教育学生,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课文教学的顺序,但不能随意删减课文的内容,每一单元的每1篇课文都必须按要求对学生施行教学;不是“教”教材,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不死扣课文的呈现内容和形式来教育学生,更不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每幅插图进行“看图说话”,对每一段文字进行“学文明理”,只有选用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方式来施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内容的开放。当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把课题当作师生对话的“话题”,教学要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几幅插图,几段文字,也不能循规蹈矩地按照教学参考资料中提供的材料进行教学。教师要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运用那些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的材料,充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四、体现综合
根据课程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综合”的思想,经常要想到自己执教的这门学科,不是原来的思想品德课,不能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教学内容,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科学、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法律等常识教学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和能力,达到教学的“综合”目的。
总之,如何提高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大家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提出的上述观点,有望能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探讨。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1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对品生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本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期初,我首先认真学习了本册教学参考书,浏览了教材的总内容,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
教学中,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首先备课时,做到了一丝不苟。能认真钻研教材及参考书,并查阅有关资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认真预设教学,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结合新课程理念实施教学的实践中,我提高了对“标准”和教材的领悟能力,真正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更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索性的尝试种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参观、表演、绘画、背儿歌等,课堂上尽力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教学活动氛围。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课后不断反思,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到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学期,在教学中,突出了以下特点:
1.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规律、认知发展的特点,寓品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采取儿童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道德冲突,进行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并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2.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
教学时,以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和故事为素材,以学生讨论、调查、游戏、表演、欣赏等作为手段,注意将活动、方法、技能和行为指导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活的现实,在生活的体验中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3.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内容,把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自信,促进了学生发展。平时,每节课前,我让学生通过背儿歌,训练他们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每隔十分钟,我就针对每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表扬,并指出问题。再次,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及表现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期末,通过学生自评、组评和教师评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了综合评价,使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优缺点,有利于不断改进。
本学期,自己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模范执行坐班制,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今后,自己会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提高。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2
我们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还特别注重儿童的主体性,本学期我根据学期初《品德与生活》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着重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通过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让学生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愉快、积极体验,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解学校,认识和熟悉新朋友,进而意识到并能按照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学生都能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过错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同学多合作,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第三单元里,我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秋天,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制作标本和风车等活动和游戏,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尊长。通过学习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小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而从情感上真正去热爱国家,做一个关心他人、能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课文生动有趣,而且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习,他们都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好的转变,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并有初步的自理能力。不仅能自己认识到该如何做,当别人出现错误时,也能及时纠正别人,班上的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3
本期我教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一期过去了,现将自己的教学情况做简单总结。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根据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把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五、活动渗透教育
其实每一次活动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品性教育.我很注重这一点。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品德不仅在课堂,在课堂的教育很多时候对学生来说似乎仅是知识,而生活中对他们的教育是切身的、直接的、效果明显。
学生品德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它存在于学生的琐事中,存在于学生的周身,而不仅是课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上好这门课。
20xx年元月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4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本学期紧紧围绕“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开展课堂教学。
第一单元开开心心每一天
第二单元让我的身体更棒
第三单元我会照顾自己
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第五单元我爱绿树,我爱蓝天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家乡,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4、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5、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5
我们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还特别注重儿童的主体性,本学期我根据学期初《品德与生活》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着重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通过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让学生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愉快、积极体验,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解学校,认识和熟悉新朋友,进而意识到并能按照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学生都能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过错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 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同学多合作,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第三单元里,我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秋天,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制作标本和风车等活动和游戏,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三、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尊长。通过学习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小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而从情感上真正去热爱国家,做一个关心他人、能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
四、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课文生动有趣,而且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习,他们都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好的转变,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并有初步的自理能力。不仅能自己认识到该如何做,当别人出现错误时,也能及时纠正别人,班上的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6
本人承担了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
微果网人人都是好老师学习从分享开始
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二、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微果网人人都是好老师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7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转眼间我到这所学校已经一学期了,在本学期中我认真阅读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例如:有些同学,在学期开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通过对他们进行分组教学,在小组之间产生竞争,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大多数同学能提前完成课堂作业,小组教学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例如:有些同学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总是做小动作,在我的一番劝导之下仍然没有成效,后来,无意中听说这位同学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督促他的学习,只有目不识丁的爷爷奶奶照顾他,基于此种环境,他不知道如何集中注意力学习,所以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所任学科,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和性格特征,了解这种情况后,我和他进行了一个谈话,自此以后,他做小动作的坏习惯逐渐减少,学习成绩也稍有成色,也慢慢地变得自信起来。教师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实地的去考察我们成长的地方,观察我们成长的地方都有哪些设施,从而真实的画出我们成长的地方。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而使我们的阳光学子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8
本人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合集 篇19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在这一学期里,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强专业教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二、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人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上一篇:体育部学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6篇
下一篇:定岗工人个人工作总结(优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