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 初中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汇总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 初中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汇总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地理知识总结【第一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程;八年级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其综合素质的发展。随着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在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认识到,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就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共同创新,切实促使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多维度、多元化、高效度创新。

1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而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从关注“我们怎么教”,到关注“学生怎么学”的转变,杜绝“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强化与学生的情感共同、共同体验与共同分享,促使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健康发展。

交流促进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强化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互动与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看法和体会,促使初中地理课堂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和谐的课堂交流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整合促进发展

地理是一门趣味性、启发性、创新性很强的科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材也逐渐变得更具开放性和启发性,这要求教师转变以往“教教材”的理念,转而采取“用教材教”的做法,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发掘教学资源,并创造性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不再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而是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发展。

2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程序

八年级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应对课堂教学程序进行改革,构建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程序。现结合八年级教学实践对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程序进行阐述: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引入

初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基于问题的课堂导入深受学生的欢迎,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显著的效果。例如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的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三节《民族》一课中,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你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等等,同学们积极思考和发言,对我国民族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了成功的课堂引入。

除了直接提问以外,教师还可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适当的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再由情境导出问题和导入课堂教学。例如,同样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其第二节《人口》教学中,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众多市民排队购物、上车、就医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想象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能够体现我国人口众多的场景,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国目前有多少人口”、“生活中哪些场合常常出现人群拥挤的情况”、“我们接触到的哪些情境能够反映出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等等,同学们通过回想生活中的情境深切地体会到我国人口众多的事实,从而对关于我国人口的相关问题产生兴趣。

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为主的课堂学习

以往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在备课过程中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每一个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甚至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学生的质疑、争论等进行预设,导致教学过程中对课堂过分控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被完全调动起来。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应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为学生学习的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学习、如何获取和掌握知识。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应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作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方面,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而由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程度不同,对地理知识的获取、分析和探究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自主探究学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是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同时为了向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广泛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将其作为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例如,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搜集关于我国森林资源、水和水能资源、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出来,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事实,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矛盾,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再由教师对其自主探究结果进行评价。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受知识面、思维深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往往是片面的、不完善的,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思维量,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将自主探究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如上一个例子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再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将小组成员的探索结果和学习心得进行简短的阐述。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而接触到了更多知识,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与总结

学生将探讨出来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肯定,是对其今后学习的有效激励另一方面也使其将知识的结构予以合理的构建,将具体的知识整合到相应的知识体系中,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价值进行体验,并将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要实现有效的评价与总结,不但要对每堂课的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更要分章节、分阶段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在激励学生不断学习、自主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清理论知识框架,为其复习知识、预习新课和开展课外学习、自主探究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

八年级地理课程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其内容均为中国地理,上册涉及疆域、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问题,下册涉及地理差异、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以及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前景与对策等相关问题,可见每册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对此,教师应强化对阶段学习成果的归纳、总结和评价,例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后,教师可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分布特点与我国地形与地势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一问题既考查到了学生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察到了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规律的掌握情况,将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使其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教师可借此机会,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同学们对这两章课程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学习地理课程的自信心,评价环节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避免过分批评学生。

3 总结:综上所述,要做好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工作,就要结合教学实际对采取多维度的教学创新模式,不但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程序,更要积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闫长存。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2,2(11):81-82

[2] 吴国林。提高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效益的实践与思考[J].文理导航。2012(34):95

[3] 张品清。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1):83

[4] 李雪荣。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3(1):81-82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第二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动”起来

初三历史复习课往往会采用“讲解考点—勾画重点—解题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往往老师占主导地位,使得部分学生厌倦上复习课,感到上课枯燥无味,导致复习效率低下。那么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变得既高效又活跃呢?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符合兴趣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习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二、“五分钟,让学生走上讲台”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介绍最新的国内外重要新闻,然后从中找出历史信息并设计题目向全班同学提问。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参与复习课,丰富教学内容,“缩小”历史史实与现实社会的时空距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地重要条件。”在学生介绍新闻、提问及回答的过程中,不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活动的组织安排:每节课前安排四位同学组成一小组,其中两位同学负责搜集新闻材料并整合为150字之内的文稿,另外两名同学一人负责在材料中找出历史信息并设置问题,一人负责拟定参考答案,最后,交由我审核并制成PPT。

活动案例呈现:

第一步:新闻链接:近期,埃及、也门和利比亚等国家不断出现反政府的行为,中东地区的局势再次紧张。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21日消息:从柏林到华盛顿,众多有影响力的人士近期促请西方领导人趁中东革命之机,实施一个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资助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以来最大规模的援助计划,以宣扬西方价值观。

第二步:问题聚焦:材料中的“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什么政策的体现?该政策出台的标志是什么?

第三步:(学生回答,略)。

第四步:一目了然: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第五步:教师点评:中东问题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近期该地区局势再次紧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该地区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内政的干预引起了全球的瞩目。这组同学选择了这一热点问题向大家介绍,体现了他们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同时他们设计的题目也密切结合我们所学内容,设问很好,参考答案拟定准确。恭喜这组同学出色完成任务。(师生共同鼓掌)。

此外,我还有意识地将漫画、歌谣、历史图片等资料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初中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大,在复习课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这一特点。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重复,再加上反复地机械训练,那是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三、夯实史实基础,为提升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奠定基础

目前,包括我市在内的大多数省市的历史中考都采用开卷形式,命题都强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历史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它实际上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没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的积淀是不可能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的。而且,我市的历史中考属于考查学科,难度系数为,试卷中绝大多数试题都是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掌握情况。下面我以2011年南京市历史中考试卷为例:选择题满分30分,其中有13分;非选择题满分30分,其中有18分,共计31分都是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考很重视对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考查,所以我们在中考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复习,努力夯实基础,力争在中考中拿满基本分。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呢?我在第一轮复习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1.设置与本单元复习内容一致的填空题,作为课前预习的内容。这一过程我认为非常重要,历史复习课任务重、时间紧。为了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学生们必须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有所了解。于是,我就根据《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将复习内容编制成填空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我要求学生填空的内容为重要历史的时间、主要人物、重要事件名称、事件的性质、特点及意义等,通过填写使他们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概况。如,对于洋务运动的考点,我设置的填空题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于 (时间)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这场运动中中央的代表人物为 等、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 等。运动中前期出现的口号是 ,在此口号下创办的企业有 等;运动后期出现的口号是 ,在此口号下创办的企业有 等。这些企业的创办对我国的 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所以这场运动失败了。尽管如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历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即 。

2.课堂复习中,必须将考点细化分解,让学生全面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复习中,我们还要对考点进行全面解读,让学生在教材中做好标注和记录,帮助学生吃透考点,以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如:对于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考试说明》指出的能力要求是识记和理解。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复习的: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找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并做好标注;其次要求学生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再次比较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最后要求学生谈谈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作用。

3.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为学科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多数学生认为中考历史开卷,可以带课本和复习资料,到时翻书找到答案就行。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中考政史合卷,时间2小时,在规定的时间内,翻来翻去会极大地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心情。况且在目前开卷考试的试题中有大量的新情境,若考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那么是很难将知识点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该背的一定要背,把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那么应该让学生背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对于《考试说明》中“识记”的部分,应要求会背,而且是有重点地背。对于教材中清楚标明的或隐含的“第一”、“之最”、“根本”、“关键”等零散而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一定牢记在心。比如,在2011年中考一轮复习结束的时候,我以填空题的形式整理了“第一”、“之最”、“转折”等内容,要求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记忆,这对于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解答选择题有很大帮助。

四、强化学科技能,适应中考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命题者对学生能力考查要求逐渐提高。一线教师应当怎样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提升学生的学科技能呢?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中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掌握识图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形成口头和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以及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不言而喻,课标中要求的知识与能力是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都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的。在初三复习阶段重点强化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强化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近几年的中考都涉及材料题,而且分数比重相当高。有的材料题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中归纳得出,而有的材料则起着提示作用。无论哪种类型的材料题,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因此,每年初三我都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养成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选取典型材料来强化训练。

例一: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电视片《大国崛起·美国》(2011年南京市中考题)

问:材料中认为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1分)

分析:本题需要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概括得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原因。若学生不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是不能做好此类题目的。

2.强化学生初步具备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近年来,开放性试题作为中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我市的试卷中每年都会涉及此类题目。但值得一提的是:开放性试题设问的开放性,绝不是漫无目的地乱问一通;考生思维的多向度,绝不是考生思维的信马由缰。答案的多元化,不是考生随心所欲想怎样答就怎样答,违背题目主旨、不符合题目要求、“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是“不受欢迎的”。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学生结合材料拓展思维。

例:近期,埃及、也门和利比亚等国家不断出现反政府的行为,中东地区的局势再次紧张。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21日消息:从柏林到华盛顿,众多有影响力的人士近期请西方领导人趁中东革命之机,实施一个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资助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以来最大规模的援助计划,以宣扬西方价值观。

问: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问题,你认为如果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实施同样的援助计划,会达到同样的效果吗?为什么?

分析:本题属于典型的限制性开放性试题。若学生不能结合中东地区的现状及“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及效果来分析,而是信口开河,则很难拿到满分。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第三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124―01

初中历史升学考试,是具有双重性质的考试,既是学业水平测试,又是对学生三年学习历史素养情况的总检测,也是一次能力水平的测试。它还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学生的任务。鉴于此,笔者对如何做好初中历史“中考”升学考试复习,浅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提高认识,研究中考,早做准备

1.中考对学生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2.对试卷结构要有清楚的认识。历史试卷依据课标和历届考试,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的难、中、易比例为7:2:1,基础性试题占的比例较大,所以中考学生成绩优良与否,首要因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烂熟于心,做到心中有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

二、了解学生,分阶段进行复习训练

现阶段尤其农村初中学生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应试能力差、不愿思考、只是等老师告诉现成的答案或结论等现象。因此,老师应由浅入深、有重点地分阶段复习,加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联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时效性。面对浩如烟海的复习资料,教师要按照学科的时政性、热点性挑选出一套复习资料。如,在讲话中,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上述材料涉及考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将时政与考点有机结合选出复习资料。

2.重视本学科的《会考指导》,自己编写学科知识体系。依据课本逐单元、章节全面系统复习,重点解决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专题归类,融会贯通。在知识全面复习后,对历史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式上最好以列表的方式呈现。这样,学生将所学知识能中外对比,辨识异同,形成横向和纵向联系。如,八年级第一单元主题“侵略与反抗”可归纳如下表:

概括为:四次侵华战争、三个主要条约、两条主要线索。也可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对外关系专题列表。学生可依此构建知识网络清单,又为进入高中学习专题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精选试题,强化模拟训练

训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练习要依据《课程标准》和《会考指导》联系考点对知识训练,从不同的角度、层次,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筛选题型,活学巧练。同时,还要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学习,及时检查落实,做到精讲精练,落到实处。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知识点进行归纳,列出清单,对所选习题进行区别、比较。如,学生学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容易出现混淆,张冠李戴,为了准确定位知识,可对上述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列表比较异同,精心研究,选出高质量的试卷。

四、答题训练

1.审题能力训练

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也是一种理解能力。首先是关键词语的理解,着重是解题思路、步骤、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要加强对引述的史学材料的理解,一定要注意时代背景、主要意旨,所选材料和课本知识点的联系。

2.表述能力及答题的规范化训练

教师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为此要对同类题型归类强化训练如读图分析、实践探究等,在反复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解答同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考和会考的时间安排,以及我校本年级地理科目的教学进度,本学期理科班要面临会考,文科班要结束选修5、选修6和初中地理知识复习的所有课程。所以教学任务比较重,特制订此教学计划作为本年级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指导。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三册和选修五(文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校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所带的理科班都是基础稍差的学生,班级人数也较多,除此之外,理科班的学生对会考科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理科班的地理基础会考复习困难重重。

2.我所带的两个文科班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没有发现大量对地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其中上学期新接带的高二(2)班,有的学生课堂纪律较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大量的麻烦。而另一个文科班,即高二(6)是艺术班,所以地理文化课课时较少,教学工作紧张,这又为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教材分析: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和会考的重要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文科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五。选修六的学习与复习,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理科学生主要复习高中地理的三本必修知识,学习任务重。

四、教学任务及总要求:

1、理科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强调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等主动意识为基本出发点,以会考标准为依据,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梳理。

2、文科注重基础,面向大众,注重一切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高考学习打好基础。学习选修5的知识,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探求环境、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进一步提高生存救助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尝试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学会灵活运用地理图表、数据和文字等资料比较差异、归纳规律、分析成因,正确认识和评价自然灾害与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学习选修6,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并了解人类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更深刻地认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理解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进一步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3、培优补差,个别辅导,解决个别学生吃不饱、个别学生吃不消的矛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教学主要措施: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4、理科地理教学要加强训练,提高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有效性。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第五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态度;复习策略;应考策略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怎样在这最后阶段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完成化学复习任务,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端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正_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学习每一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近年来,由于受中考化学分值设置原因的影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考化学分值设置各地区略有差异,但普遍都分值不高。以本地区中考为例,中考化学科分值设置为60分,其中实验操作考试10分,理论考试50分,与体育中考设置相当。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那么,怎样转化学生的思想呢?我认为可以从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的分值设置;部分重点高中招生只看裸分(即语、数、外、理、化)等来对学生说明化学科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以此来转变学生的观念。

二、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本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复习资料,对于提高中考化学复习的有效性,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市场上各种总复习资料种类繁多,编排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学生来说,复习资料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所以,选择总复习资料应该从本地区中考的命题习惯、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资料的内容含量、结构布局等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

三、具体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

1.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课本结构进行,次序可适当调整,着重抓章节过关,打好基础。要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认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加深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追求快速度。同时,在重点章节上要注意时间的倾斜。

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如果完整系统地对着书本逐一复习,是不大可能的,那么老师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掌握如何,老师要加强检查,对于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力争人人过关。由于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人人督促,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分组完成的方式,由小组长督促检查,老师抽查等。

2.第二轮专题复习,以综合提高为目的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化学中考考试内容可分为五个专题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共五个专题。复习时要着重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在本轮复习中要加强对典型考题的训练。化学中考题型一般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共四大类。老师要分析本地区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找到出题、考点的一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复习负担,有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和有效性。以本地区化学中考为例,选择题中对于化学变化、物质的区别、相关图像的处理;填空题中的常见物质、溶解度曲线、微粒结构;实验探究题对于实验室制O2、CO2等相关知识点的考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虽然每年所出的题形式不一定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

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实行分层教学。经过近一年的化学科教学,教师已基本掌握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情况,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这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先决条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尤其是在例题的讲解、巩固练习方面,要做到针对性。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复习课中都学有所获,都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同时加强个别辅导,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如果能帮助学生及时指出知识点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老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时间,当着学生的面批改,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第三轮为模拟训练,增强应试能力

第三轮复习是以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融汇贯通为目的,进行综合提高训练,介绍新颖题型,常用的方法为加强定时训练。初中理、化分科教学,但中考化学一般采用理化合卷为综合理科,考试时间为两小时。由于题量大,学生普遍感觉时间不够用,那么合理分配时间,掌握好做题的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三物理、化学老师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学生进行平时的模拟考试时,最好进行理化合卷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题量、测试时间都要与中考一致。经过多次模拟,学生对于中考理科综合合卷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在中考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场时才不会手足无措。同时老师要帮助学生在多次模考中总结理化合考的一些特点,比如先后顺序、时间分配、相互之间的影响等等,培养一定的考感。

每次测练,不是考完、阅完、讲完即了事,而是在每一次模拟考试后要认真分析答题情况、本次考试的得失,班级学生的整体状况。认真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失分的原因,找到病根,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复习方向。

在模拟考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现在中考几乎都实行网上阅卷,这对于学生的书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测验中,对于学生的书写要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化学专业术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从而避免在中考中出现不必要的丢分。

4.第四轮回归教材,返本归元

很多老师担心知识点、题型遗漏,所以一直到临近中考都在练习讲解。诸不知,就单一学科来说,题永远是做不完、讲不完的。所以,在中考总复习中,建议留上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巩固加强。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反思前三阶段的复习效果,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可以再看一下知识点、练习所讲的试卷、错题集等,做最后的冲刺,这时,一般不建议学生再做试题了。

35 2996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