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社会调查报告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汕头市社会调查报告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汕头市禁摩社会调查报告【第一篇】

关于汕头市禁摩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为了让汕头市取消禁摩令,特做相关调查。调查时间: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调查地点:汕头市 调查方式:走访、采访 调查的范围、对象:汕头市民

一、调查情况

(一)交通拥堵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特别是富裕人员的持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员拥有私家车,不断出现的私家车,与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货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使得原本就拥堵的城市交通变得愈发严重,甚至可以造成了“走到哪里,就堵在哪里”的局面。可以说,交通堵塞是一个必须重视的严峻的社会民生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为了切实了解城市交通的堵塞现象与分析其根本原因,本人利用课余时间在汕头市一主要交通路口蹲点观察了上、下班高峰时期的车辆通行情况。具体如下:

2月19日17:30-18:30,地点:金砂路与龙眼路交界路口(设有转向红绿灯、无摄像头,设有人行天桥);因数车流、人流高峰期,本人通过蹲点记录交通混乱情况主要有:

1、车辆闯红灯:出租车26辆,私家车6辆,公交车5辆,摩托车78辆,自行车14辆,行人17人;

2、摩托车驾驶员不带头盔:约占经过的摩托车数量的70%左右;

3、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天桥;

4、车辆不按转向灯行驶,如左转灯亮,仍有部分车辆直行等;

5、其他交通混乱情况,如摩托车搭载2人以上、大货车照常经过等。

因时间关系,本人只在上述路口蹲点观察记录,因本路口对于市区道路交通状态有较好的代表作用,因为作为本文的重要依据,上述交通混乱行为也大致代表了目前市区的主要交通混乱情况。

(二)公交不发达

本人通过乘坐不同的公交线路车辆,以及结合自身一直以来在市区乘坐公交车的经历,总结出公交车存在的主要状况如下:

1、公交线路规划不科学、不全面,例如一些地方根本没有公交车到达(如周厝塭);

2、公交车数量普遍较少,如17路、19路等;

3、公交车班次少,候车时间长,主要跟公交车数量少有直接联系,本人试过等19路公车的最长记录是小时;

4、公交车司机素质低,司机很少做到礼貌服务,部分公交车司机还经常闯红灯(如24路),有时到站不停车,有时出现司机骂乘客的事件;

5、公交车车况及设备差,有多条线路仍使用九十年代初期的公交车,夏天没空调、冬天不能关窗、座椅是坏的,遇到下雨天,车外下大雨、车内下小雨等情况时有发生;

6、其他情况如公车站无站牌或站牌损坏未补休、车辆不报站、投诉没有效果等。

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本市的公交车存在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此可见关系民生的公交事业,切实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出租车管理混乱

但凡在汕头乘坐过出租车的人都知道一个现象,那就是汕头的出租车基本都不打表,不管是什么样的出租车公司和司机,都严重存在着这个问题,给这个城市的出租车打上了很差的烙印。

另外,出租车管理混乱,市民或游客乘坐出租车收到不公对待或服务差,向有关部门投诉,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交通意识和服务态度差,经常闯红灯、抢客、占道,对待顾客蛮横、奸诈等,所以,这个城市的出租车给人的印象都是很差的。加之部分私家车违法拉客,造成恶劣竞争,也给交通造成严重的隐患。

(四)停车位不足

市民杨姐反映,她家住在菊园,自从规定车要停放在划定的停车位后,她每天下班回家都要转好几个圈,运气好时才能找到一个停车位,有时候,耽误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一个停车的位置,她只能把车开进园区随便停放。杨姐抱怨说,菊园附近园区“扎堆”,这些比较老的园区都不设停车场,周围的居民每天为了找停车位而烦躁不已的人不在少数。杨姐说,划定的停车位太少是造成停车难的主要问题。

在菊园附近,兰园、凤园、竹园等几个园区紧靠在一起,这些园区都不设停车场,楼间距也很小,只够一辆小车通过,但还是有一些车辆停在了园区内的小道上,有的车堵到了人家家门口,这使得园内的空间显得更狭小。在一些区间路上,划定的停车位数量很少,在龙眼小学附近近百米的路段上,只有5个停车位,而且还都划在临街铺面的门外,有一个停车位就被放上了“门口请勿停车”的告示牌。一些没有划做停车位的地方也都停放了车辆,显然划定的停车位是供不应求的。

汕头计划市区范围内禁摩,使得不少人为了上下班方便,不得不买私家车,这让原本就已稀缺的车位变得愈发紧俏。

二、问题分析

(一)造成我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城市道路的路面窄、路况差,交通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交通畅通;

2、机动车的车辆数量增加急速,远远超过了道路的车辆容积率,直接导致道路的“供不应求”;

3、汽车驾驶员未能完全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出租车司机和货车司机,经常出现闯红灯等现象;

4、摩托车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不戴头盔,闯红灯,不按道形式,超载、飙车等现象严重;

5、部分市民的交通意识差、素质不高,闯红灯和乱穿马路现象严重、非机动车抢占机动车道现象严重;

6、道路沿街商家的占道经营,使得道路变得狭小,商业中心、学校、医院

等地方经常出现大面积拥堵等。

(二)造成公交车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有:

(1)、有关部门投入有限,管理混乱,导致公交事业长期停滞不前;

(2)、公交车数量太少,而且不同的线路分配数量不合理,例如一些热门的线路和较清闲的线路公交车数量一样;

(3)、公交车管理部门管理不善,对于车辆行驶的班次、频率、司机的管理等缺乏有效的方法;

(4)、对公交车司机的管理不严格,客户服务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严重;

(5)、公交车硬件设施差,没有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设备,无法吸引更多的市民乘坐等。

下面一个实际的例子,就可看出公交车给人们的出现造成的影响:

去年刚从广州某大学毕业的小陈刚来汕头上班时就对汕头的交通现状大有看法,他决定从自身做起,乘公交车上下班,坚决不买摩托车。但一年下来,他觉得这个做法不实际,因为现在他从事的是业务工作,经常要往外跑,而乘坐公交车不但要花去不少费用,而且还很费时间,有几次因为公交车误点而差点误了事。近日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当初的想法弄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违心”地加入车流大军之中。他说,很希望汕头的公交事业早日发展起来,那时他一定放弃摩托车,改乘公交车。

从外地来汕的范小姐在家乡时都是乘公交车外出的,那时也没觉得不方便,但目前她住在东区,因为公交线路较少,出门很不方便,总是乘坐其它交通工具费用又太大,糟糕的是她连自行车也不会骑,有几次想学开摩托车却学不会。现在她正在学开汽车,打算有一天一跃成为有车一族。她说,其实相对于各种交通工具的费用来说,乘公交车还是较便宜的,但如果乘车不方便,则会得不偿失。

(三)造成出租车管理混乱的原因主要与公交车大同小异,根本原因还是政府管理部门是否尽责和进行科学管理。

(四)停车位不足的原因主要是:

由于很多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汽车停车位停车场,使得停车位难以满足业主停车的需求。一是96年以前建成的住宅小区,根本就没有设计汽车停车位和汽车库,使得车辆无处可停,比如荷花园;二是部分新建的住宅小区,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充分规划停车位和停车场,不能满足车辆的停放。比如中信世贸花园小区,交付时间不是很长,也规划建设了部分汽车位,但是明显的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

目前,在汕头中心城区,几乎所有的住宅小区的车位均价都比房价高。据说,汕头市区嘉泰雅园小区一个车位转让居然卖到了45万元,被称为汕头史上最贵车位。很多有车一族都表示,现在车位太贵了,好容易买了辆车可是却给车买不起“房",只能让爱车露宿街头或者是租车位了,在这又一现状面前不得不骑摩托车了。

三、建议与对策

1、汕头禁摩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但是基于目前的现状分析,大力发展公交车需要两个前提:一是道路让公交优先,其它车辆限行;二是开辟公交专用车道。

2、依据汕头如今的道路情况,也难以承载大量私家小汽车。禁摩了,必然会使私家小汽车的数量剧增,道路狭窄,停车场地匮乏,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拥堵现象。

3、鉴于上述分析,在目前既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受客观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也加速道路交通的压力的情况下,建议仍然保留摩托车这一交通生力军,但要对摩托车加强严格的管理,主要为:

(1)、加强车辆驾驶人的上路资格,强制须考取摩托车驾驶证后方能上路行驶,否则一旦被查,须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

(2)、加强报废摩托车的监管,对于报废期限到的摩托车,随时查到,均予以销毁,严格防止工作人员利用查车中饱私囊;

(3)、加紧出台对燃油助力车、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摩托车的管理制度,明确上路行驶资格或禁止上路;

(4)、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硬件完善,尽量设立摩托车道。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第二篇】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陈恩颖 033211010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汕头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东经116°14′40″至117°19′35″,北纬23°02′33″至23°38′50″,地球北回归线与中国海岸线的交汇处。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沿海岛屿40个,海岸线长公里,原辖汕头市区、潮阳市、澄海市及南澳县;现辖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龙湖区和南澳县,其中最大的岛屿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每年3月,是省内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干湿明显,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年平均气温21oC-22oC,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最冷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二、大气环境

总的来说,汕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为全国5个空气达优城市之一,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API)范围17~91,保持在Ⅰ级和Ⅱ级之间,全年达到Ⅰ级标准的天数为一年的1/3,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广东省参考评价值。中心城区酸雨出现频率低于7%。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和南澳县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和广东省参考评价值。潮阳区和澄海区酸雨频率分别为%和%,南澳县城区基本无酸雨。

废气排放方面,年均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00亿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工业烟尘排放总量4100吨,粉尘排放总量吨。工业废气污染的主要行业为电力行业。全市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烟尘排放量总排放量的85%。华能汕头电厂是汕头市最大的大气污染源,其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万吨,占全市总量的38%;烟尘排放量为1500吨,占全市总量的33%。

市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截止2002年6月份,市区共有汽车5.4万辆、摩托车22.4万辆,机动车排气超标率达29.1%,其中二冲程摩托车、公共营运车、微型货车等部分车型超标率较高,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给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空气质量的主要控制对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各类废气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继续实施《汕头市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全面限制使用高硫煤(油),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加强烟尘控制区日常监控,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建烟控区8个,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全市烟控区覆盖率达100%。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促进超标机动车污染整治,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增加公交线路和公车班次,积极倡导城市绿色公交。

三、水体环境

汕头市境内独立流入南海的河流有韩江、榕江、练江、濠江等。其中韩江和榕江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Ⅲ类水质。韩江部分河段水质类别为Ⅳ类,超标项目有石油类;练江有机污染严重,水质属劣Ⅴ类,超标项目主要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和石油类。

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全市近岸海域5个测点的水质均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相应功能区标准。

废水排放方面,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19200万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占75%;工业废水占25%。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万吨,其中生活排放量占90%,工业排放量占10%。纺织行业、造纸行业、食品行业、机械电子行业列全市工业污染负荷前四名,这四个行业COD排放量分别占全市工业COD排放总量的%、%、%、%;其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总的来说,汕头市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梅溪河和新津河二个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至2004年末,全市拥有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14万吨,全年共处理城市污水4937万吨,其中处理生活污水4747万吨,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全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数共有293套,处理能力万吨/日,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四、土壤环境

全市耕地面积约80万亩,土壤多为肥沃的冲积土,由于近海,土壤大多含盐量高,少数地区存在盐渍化现象。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良好,其中镉基本不存在超标现象。

五、固体废物

1、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5万吨,主要是燃煤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其中粉煤灰占60%,炉渣占24%。粉煤灰和炉渣主要来源于华能汕头电厂、松山电厂、热电一厂和万丰热电厂。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6%。工业固废处置量万吨,排放量吨。

2、汕头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6万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六、人口

全市2004年末总人口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左右。

七、资源

1、森林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万公顷,有林地面积万公顷,四旁植树占地面积5000公顷,森林覆盖率%。林木年总生长量75000立方米,林木总消耗量2300立方米,占生长量的3%左右。活立木总蓄积量11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保持年生长量超过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汕头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36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90公顷,绿化覆盖率%。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2.水产资源

汕头水产渔业资源包括鱼、虾、蟹、贝类等多种类型。资源量以鱼类和贝类为主。资源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明显。汕头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北回归线贯穿汕头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ºC,特别有利于海水鱼类、甲壳类、贝类及部分藻类的生长,且生长期长。加上汕头市海岸线289公里长,40多个岛屿,10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万公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汕头市的鱼类资源、贝类资源等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影响水产资源的因素有:环境污染、养殖病害、盲目围垦、捕捞强度过大、地理与气候等。为此,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如采取禁渔措施、加强执法力度。渔政部门每年查处破坏水产资源的违规作业几百宗。海洋与水产部门每年还在近海区投放大量虾苗和鱼苗,促进水产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八、噪声

汕头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贝,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生活噪声和工业噪声是影响我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声源。潮阳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分贝,潮南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分贝,澄海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分贝,南澳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分贝,均达到国家2类标准。

汕头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贝,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潮阳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贝,潮南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贝,澄海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贝,南澳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贝,均达到国家4类标准。

九、环保投资

有关部门着力抓好年度重点项目的落实,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污管网工程建设、城市绿化和河沟整治。每年投入环保资金十几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工程、河沟综合整治、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共投入10亿元,占环保投资的85%;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共投入2亿元,占环保投资的15%,环境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综合防污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

十、总结

汕头环境质量良好,环保工作到位,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总得分90分以上,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是人类居住,企业投资的好地方。

参考资料:

1广东省汕头市统计局•汕头市统计年鉴•1998-2002年 2汕头市环境状况公报•1997-2004年 3汕头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4汕头简介·2003

汕头市失业调查报告700字【第三篇】

汕头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汕头居民就业形势

主要表现在就业困难群体真正实现再就业难度加大。就业困难群体主要包括年龄35岁以上下岗失业人员、无技能人员及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下,无技能、年龄大的劳动者实现再就业的难度逐年加大,成为就业困难的一大群体。去年失业人员大部分是依据再就业优惠政策的作用,申请认定灵活就业,并享受社保补贴,并纳入就业人员统计范围。而就业困难群体真正依托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并不多。

二、汕头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及其成因

社会就业的现状也和我国目前社会就业所面临的现状一样。究其原因,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市场经济调节的结果。目前,影响汕头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是:

一是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而本市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相当多的企业一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二是社会保险缴费标准的不同造成外来劳力与本市劳动力发展不均衡。近几年来,由于汕头社平工资的不断上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度较低以及汕头企业招用本市员工与外来员工缴交的不同社会保险政策,造成就业的不平等竞争,促使企业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而不愿招用本市劳动力。

三、促进天汕头居民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挖掘增加就业岗位潜力较大的产业和行业,开拓就业岗位资源。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扶持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目前汕头民营企业在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汕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力军,要专门研究注重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的政策与措施,使民营经济能够继续成为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是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宏观调控。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招工难的现象,政府应该及时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提高基本工资,改

善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整个城市吸引力。

汕头市环保局关于开展环境法制【第四篇】

汕头市环保局关于开展环境法制 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我市环境管理法制化水平,根据中央“五五”普法规划精神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传播环境法治思想,培育环境法治理念,推进环境法治实践,为我市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法治社会、和谐汕头,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法治条件。

2、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安排和落实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服务于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服务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把环境法制宣传教育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根据群众法律需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环境涉法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中教育群众。要着眼引导群众,树立环境权利义务意识,把维护环境 权益与遵守法律法规统一起来。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新形势下加快实现环保工作“三个转变”的新要求,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势,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3、总体目标:通过深入扎实的环境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宪法意识、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增强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环境事务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公民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法律素养,逐渐增强其环境守法与环境维权意识,推进公众依法参与环境管理公共事务。

4、主要任务:

——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环保部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牢固树立宪法权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公务员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培育民主法制观念,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内涵。

——学习宣传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方针和理论。要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系列文件,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一五”时期在环保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和新任务,身体力行的推进环保工作的“三个转变”。

——学习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继续学习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气、声、固废、放射性等污染控制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资源利用和保护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环保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汕头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省、市地方性环保法规和政府规章;学习并宣传《刑法》、《民法》、《经济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特别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国内配套的履约规定,环境标准、环境规划等其他方面的环境政策和法规性文件,进一步提高环保部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强化企业环境保护和守法责任意识,培养社会公众依法维权观念,预防和减少环境违法和犯罪行为。

——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汕头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规定》等有关行政执法程序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继续推进《汕头市环保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五年规划》的实施,加强地方环境立法,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完善执法责任制,推进执法公开和执法评议考核制,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努力提高环保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水平。

三、普法对象和要求

5、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重点是各级党政领导;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特别是从事对环境有 重大影响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农民。

6、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各级环保部门要继续与市、县级党校和干部培训中心合作开设环保课程,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环境法制教育;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环保部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坚持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领导干部学法考试考核等制度,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规范化。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牢固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努力提高依法监管环境的能力,自觉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

7、加强对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环境法制宣传教育。要建立健全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的专门培训和学法考核。要深化行政执法人员的环境法制专业培训,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制,市环保局每年组织全市性环境法制专业培训1-2期,培训成绩与学法考核和上岗执法相挂钩,各分局、各县(市)环保局要组织面向乡镇基层环保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提高基层人员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水平。要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环保工作人员要自觉加强法律学习,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的观念,提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8、加强对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日常监督管理向企事业单位重点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开展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负责人和环保员环境政策法律知识系列培训,着力提高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 观念。市环保局负责市局、各分局及保税区、高新区环保局管辖范围内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各县(市)环保局负责管辖范围内企事业单位的培训。

9、加强对社会公众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在中小学校开展各类环保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宣传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环保维权意识,提高分辨事非能力,养成守法习惯。要加强大中专学生的环境法律基础理论教育,推进环保法进课堂,引导青少年树立崇尚法律的理念,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抵制环境违法行为。要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方式面向社会多形式地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法律法规颁布施行纪念日,集中组织大型、公众参与性强的法制宣传活动,使环保政策法规广为普及、深入民心。

四、工作方法与实施步骤

10、工作方法:

——围绕我市环境保护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坚持环境法制宣传教育为促进环境监督管理服务。

——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对不同普法对象在宣传教育上应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要兼顾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防止形式主义。

——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各地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要求,分级负责,切实做到宣传到位、培训到位。

——坚持学用结合,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努力适应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务实创新,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使广大公民受到形象生动、潜移默化的环境法制教育。

——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组织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主 题活动,推动相关部门以及学校、企业、社区与乡村等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法制意识。

——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各类环境案件的典型教育和法制宣传作用,给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了解、学习、参与环境事务的平台和机制。

11、实施步骤:

本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实施。

——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12月底以前)。各区、县环保局要根据本规划和地方政府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实施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2010年)。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工作计划,突出普法重点,确定环境法制宣传教育任务,分层次、有步骤、有重点地认真组织实施,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

——检查验收阶段(2008年,2010年)。2008年开展督促检查活动。2010年,由各级环保部门负责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具体组织对本规划实施情况总结验收。

五、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12、加强领导。各级环保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按照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的要求,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干部不仅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而且自身要成为学习法律的表率,带头学法、用法、守法、执法。

13、组织保障。各级环保部门都要重视法制宣传教育的机构建设和组织协调工作,要成立“五五”环境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办事或归口机构,要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办事机构或归口机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协调配 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层层抓落实。

14、经费安排。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所需经费,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有关要求列入财政预算。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上述精神,向财政申请专项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以保障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15、队伍建设。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的业务培训和制度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环境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充分利用环境宣教机构、新闻媒体、学校、社区、环境教育基地等公共平台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

16、监督检查。各级环保部门要与地方普法主管机关密切配合,与相关部门加强互动,创新监督与激励机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改进,及时表扬先进,做好各、各阶段的总结、交流和考核检查工作。

35 617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