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访谈报告精编4篇
【导言】此例“个人访谈报告精编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访谈技巧【第一篇】
摘要:新闻采访技巧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对于整个新闻采访来说都十分重要。本文从采访的前的准备工作、采访中的交流与记录以及采访后的验证求实这几方面对新闻采访的技巧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闻 采访 技巧
采访的技巧即是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运用的一种灵活多变、新奇巧妙的访问方法,它能够帮助记者了解真相、采集真实材料。记者如果掌握了采访的技巧,那么采访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并且采访的气氛也会十分融洽,最终获得真正有用的新闻素材。记者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当学习非常多的综合学科的知识。作为一名记者首先应当具备发现新闻的意识,培养对新闻的敏感度。留意生活中点滴的小事,积极搜集新闻素材。接下来就是要锻炼笔头上的功夫,记者的写作功底一定要扎实,要做到将所见所闻如实地告诉观众,而这一过程并不需要十分华丽的词藻。在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修养,并且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记者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是在长期的工作中慢慢形成的,这种素质的积累。现如今越来越注重特色和个性,记者要做到不仅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并且要培养记者的个性化魅力,充分拓展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是新闻记者走向成功的关键,更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
1 采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采访前,我们应当首先了解被采访者,积极搜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待我们获得大量资料之后,我们就要根据实际和工作经验来设计提问方案和制作采访提纲。把采访方法、采访过程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阻力或问题等做好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另外,做广播录间报道以及电视现场报道的记者还应当逐一检查采访的设备如灯具、话筒、录像机等,以免在现场出现纰漏,提高采访的效率。
2 采访提问要讲究技巧
采访中提问的技巧:首先,应当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因为这是与被采访者顺利交流的前提。记者应当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具备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才能快速地使被采访对象放松进而敞开心扉。在面对被采访对象的时候,应当做到不卑不亢,使谈话平等地展开。同时,在采访时尽量营造一种和谐的采访气氛。提问的问题应当具体,不要太笼统和抽象。我们记者应当钻研提问的艺术, 使被采访者与我们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文化思想的碰撞,使采访过程开展顺利。其次,应当合理地分配提问。在采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为了一个真相而引发产生很多的提问,这时要注意所提的问题应当简明扼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并且提问的方法要得当, 因为只有被采访者和记者的对话和谐,才能使采访活动顺利进行。再次,应当注重采访时提问的方式和类型。记者采访时的提问,是对记者的业务水平、思想水平、社会活动能力和政治立场的综合考查。采访中提问的方式包含侧面问、面对面交谈、书面采访、体验式访问、隐身采访以及电话采访等。采访中的提问可以分为引导性提问、正面提问、假设性提问、激将法式提问和追问等。
掌握采访中的语言技巧: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始终使自己处在采访的氛围之中。针对不同的人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变通。例如采访农民,说话就得通俗易懂,最好从生活状况、种的庄稼、家庭情况等家常事入手来了解农民的语言习惯,并慢慢引导,使采访顺利进行;采访工人、教师或者公务员等, 就要先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以便使交流和谐。其次, 应当把之前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设计出能够打动人心和触动被采访者兴奋点的问题,使采访过程按预想的思路进行。有的采访对象紧张,我们应当对其巧妙的引导。再次, 应当从语言上给予采访对象充分的尊重。无论是领导,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平等的对待。
3 采访要善于倾听
记者的采访活动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交性,应当启发和耐心引导采访对象进入采访的主题。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说话,最好等对方把话讲完后再转移话题。但在采访中也要学会插话,这种插话是一种艺术,它是为加深听众的印象而对重要问题的重复和强调,同时也是防止采访对象偏离主题,纠正对方的口误,或是及时改变话题的有效方法。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当学会倾听。在倾听对方的讲话中发现问题,很快地从采访对象的叙述中寻找到新闻的亮点。记者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使他们敞开心扉。
4 采访要做好采访记录和验证求实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大都采用笔记、心记或是用录音笔、录音机采录。一般在采用笔记时,不要机械性地、全部地记录,要对采访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挑选对话的关键和重点快速记录。其中,必须把事件的人物、地点、时间、前因后果、关键数字和采访对象重要的讲话认真地记录清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如果遇到一些记录不准确、不清楚的情节或事实,此时就需要记者在提问的过程中核实验证。不过验证要在采访对象不知不觉中进行,整个过程最好巧妙、自然,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呈现出来,让对方无所适从。
5 结语
总之,只有熟练掌握并成功地运用采访技巧,才能使采访更加深入、细致、全面地进行,进而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文字。只有不断地对采访技巧进行摸索和尝试,才能使采访进行地顺利,使报道锦上添花,最终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
参考文献
[1] 宋兴明。民生新闻采访线索的获取途径[J].今传媒,2008,(06).
[2] 任庆,吴朝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J].青海社会科学,2006,(06).
[3] 罗筑娟。解读采访对象的身体语言[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4] 杨林斌。“你问的刚好全世界都关心”――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J].中国地市报人, 2011,(08).
[5] 肖鲁仁,肖灿,欧阳世芬。如何培养学生的经济新闻敏感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访谈技巧【第二篇】
关键词:主持人 访谈类节目 语言技巧 主持人素质
电视访谈类节目从上世纪90年代初呈现在我国电视荧屏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变得尤为兴盛,品牌栏目层出不穷,成为很多电视台的亮点,所以许多电视台将如何办好访谈节目设置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商标”和形象代言人,更是访谈节目的灵魂。主持人个人的风格特色或多或少地决定了这档栏目的特色,其语言表达技巧的高低对访谈节目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众多的访谈类节目中,由凤凰卫视于2002年为主持人陈鲁豫量身打造的《鲁豫有约》,凭借着陈鲁豫独具一格的采访风格和语言魅力成为访谈类节目中的佼佼者,观众在想到《鲁豫有约》时,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主持人陈鲁豫,想到她的形象、采访语言及方式,可以说,她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本文借助《鲁豫有约》,从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技巧、风格、语言切入,对主持人在访谈类节目中的角色、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以及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具有的素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主持人在访谈类节目中的角色
嘉宾的朋友。在对嘉宾访谈过程中,主持人转换成一个“朋友”的角色,这样使交流双方建立了一个彼此信任的平台,被访者一旦产生信任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谈话便能清晰深入,被访对象也能放下戒备心理和面对镜头时的紧张感,从而很贴心地和主持人“谈心”,更多地展示自身真实、本质的一面,使谈话自然、深入。改版后的《鲁豫有约》,努力把演播室营造出一种家庭客厅的感觉,中间安置一张弧形的布沙发,以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来消除嘉宾的紧张感,使嘉宾走进演播厅后感觉像走入朋友家的客厅,而家中主人鲁豫抓住被访嘉宾以往生活、经历中的细节进行访问,让嘉宾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放松警惕,使谈话很自然地展开。在访问李敖时,由于李敖年岁已大,鲁豫关心地问了一句:“大师,您这样坐着还舒服吗?”李敖幽默地回答:“要我这样靠着我才舒服。”然后鲁豫笑说:“您爱怎么靠怎么靠,怎么舒服怎么坐。”两个人就好像忘年交,谈话氛围是如此轻松自然。
受众的代言人。主持人在节目现场对嘉宾和观众提出什么问题,这要看受众的需求。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就是有责任向受众提供他们需求的信息、观点和思想认知。主持人将自己作为广大受众的代言人,了解受众的想法和需求,每一次提问都站在受众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为受众着想,只要是受众感兴趣的话题,主持人即使毫无兴趣也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时刻都将受众的需求放在首位。这符合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所要表达的内容应该站在受众的立场,满足受众的需求和期待,《鲁豫有约》便做到了这一点。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
进入话题的语言技巧。进入话题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慢热的嘉宾来说,如果不认真思考如何打开话题,也许整期节目嘉宾都无法进入状态。主持人应该根据嘉宾及现场情形考虑使用何种方式进入主题。以前我们所见的节目通常是开门见山地直接进入正题,这种引入方式较适合于那些比较严肃的话题和时政讨论。但现在的访谈类节目通常都是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如果以与被访谈者闲聊的方式进入主题,会自然而有趣,也能使谈话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下去。所以,主持人应根据不同的被访者和主题来选择引入话题的方式。然而不论以何种方式开头,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偏离了介绍人物这一中心。如鲁豫在节目开始经常用这样的开场白:“今天来的嘉宾我很喜欢,特别喜欢他的……角色。”伴随而来的,就是嘉宾的出场,可见这是一种很好的进入话题方法。
提问的方法与技巧。第一,变换提问方式。主持人在设计问题时,有时会对嘉宾的回答难以预测。因此,在谈话中,主持人需要认真倾听嘉宾的回答,根据回答提出新的问题,这其中就有很多即兴的成分。对于多数提问主持人会采取直截了当的开门见山的方式,被访对象也是有一说一。然而有时被访对象不能谈出真实情况和想法,或者对于敏感问题避而不答,这就需要主持人通过变换提问方式来达到采访目的。主持人可以善意“制造分歧”,对嘉宾的观点表示质疑,从事实相反的方向提出问题,这会激发嘉宾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主持人也可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以启发和引导嘉宾;还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提问方式,从表面上看,主持人没有提出什么问题,而在交谈中潜移默化地已把问题委婉地抛给了对方,从而引起采访对象的注意。
对于尖锐而敏感的问题,鲁豫问得很有技巧,婉转地把受访者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在众多环节里,敏感的问题往往被安排在最后的环节里发问,让嘉宾在逐渐适应环境的情况下自然地说出来,不会觉得唐突。鲁豫有几句口头禅,如“真的假的啊”、“你可以啊”,她开玩笑似的语调,活泼又幽默的语气,让嘉宾转而开始讲述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二,对嘉宾进行提示。当受访嘉宾的回答或观点说得很模糊、晦涩,或者没有完全表述清自己的意思,或所举的例证不够支持观点的时候,主持人都需要对嘉宾做适当的提示。鲁豫常用的提示方式就是“对于……您觉得……”,这样有助于谈话的进一步展开,并帮助受众理解嘉宾的观点。
语言交流技巧与控制。第一,善于倾听。倾听是提问的前提。访谈类节目,其根本的组成元素无外乎是问与答。主持人提出一个问题,受访嘉宾就问题进行回答,主持人再根据嘉宾回答的内容提出下一个问题,通过问答的形式将节目向前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倾听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只有认真地去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点,才能就此提出新的更深入的问题,将话题不断引向纵深。
《鲁豫有约》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很高的“倾听”艺术。鲁豫在节目中多数时候是在倾听,说话时间最多占总谈话时间的20%,最少的只占5%。她总是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嘉宾,一只手托着下巴,身体总是保持着倾听的姿势,给人一种“侧耳倾听”的感觉。她常常在提问之后,就静静地、聚精会神地听受访嘉宾诉说,使嘉宾感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使嘉宾畅所欲言。
第二,适时追问。追问的手法在人物访谈中较为普遍,追问不怕繁琐,重点是能够挖掘到想获得的信息。主持人应当在理解被访者所表达话语的前提下追问出重要信息。追问作为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如果能很好地得到运用,将有助于扩展受访者的回答。鲁豫在保持倾听之后继而进行追问,这样循序渐进地使受访嘉宾吐露心声。她的话语平和温婉又充满关切,她的提问总是给人一种释然的感觉。在采访李连杰那期节目中,当李连杰在谈到经历过海啸之后决心做公益事业时,鲁豫一直聚精会神地倾听,目光总是在嘉宾身上并保持平视,当李连杰谈到对人生的感悟时,鲁豫及时追问:“你跟那海啸真的那么近吗?”李连杰回答:“自己真的死了两三次都没死。”鲁豫继续追问:“怎么叫两三次啊?”由此引出新的问题让嘉宾打开话匣子。与此同时她的表情也随着交谈内容的变化或轻松或理解或疑惑,与嘉宾形成积极的互动。
第三,挖掘细节。在节目进行之前,主持人对受访嘉宾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关于嘉宾的任何细枝末节,只要能表现其个性、态度和观点的,都应该予以重视。
鲁豫能够做到明察秋毫,从整个现场的谈话气氛到嘉宾的举手投足,她都不忽视。鲁豫通常会在节目中“爆料”嘉宾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小趣事,以展现嘉宾最真实本色的一面。在《师者于丹》中,鲁豫与于丹就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鲁豫:“据说你老公特别可爱。你去好多地方,你老公就写好多封信。”于丹:“那是我给他写信!”“你给他?那是你很可爱!”“这些细节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呢?”“可能是你老公告诉我们的?”“不可能!”“那就是你学生告诉我们的?”“我学生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很多嘉宾都对鲁豫这种深挖细节的功夫十分钦佩。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具有的素质
语言能力。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尤为重要。首先,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的语言要通顺流畅,对于较长篇幅的串场词要一气呵成。其次,主持人的语言表述应富有逻辑性,特别是在充满思想交锋的过程中,要显现出思维的敏捷。再次,在访谈节目的过程中语言要有感情和感染力,使嘉宾感受到主持人的亲切和平和。最后,主持人的语言要丰富,要富有幽默感,能够把访谈嘉宾和现场观众引导到和谐的充满谐趣的氛围。
亲和力。访谈节目是以言语交流为主体的节目,主持人要与嘉宾、观众进行长时间的交流,主持人的亲切和善能够有效地缓解嘉宾和现场观众的拘谨和紧张,极大地缩小主持人与嘉宾、观众的距离。近距离的交流,自然就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为节目奠定亲切温馨的基调。不管是领导名人,还是平民百姓,主持人都要做到与嘉宾平等对话。
鲁豫在采访刘震云的节目中,谈到了“角色”。“角色”的“角”应读作jué,鲁豫在第一次由她提到时,她使用了正确的读法。但随后嘉宾误读为jiǎo,鲁豫不但没有进行更正,反而在后面也改口读为jiǎo。鲁豫善意的包容,为的是在嘉宾并不察觉的情况下维护嘉宾面子,使谈话不至于因小事中断。这不仅体现了她作为一名主持人所具有的亲和力,更展现了她细腻的心思和善解人意。
个人魅力。不同的主持风格需要不同的个人魅力,越是鲜明张扬的个性,越是能展现独特的风格。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并不仅仅表现于外在,更是内心的深层次修养的体现。《鲁豫有约》曾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这是因为该栏目有着一名睿智、自然、亲切的主持人。齐耳短发、简洁的衣着、淡淡的妆容,她兼具知性与感性,姿态收放自如,常给人以邻家女孩的亲切和自然。鲁豫从不刻意修饰自己,漫不经心地撩一下头发,而当嘉宾讲到好笑内容时,她又会笑得前仰后合,露出了牙齿,从不做作。这给嘉宾和观众的感觉仿佛是好友间闲来无事的聊天,使得嘉宾不受约束,敞开心扉。
电视访谈类节目以轻松愉快的谈话方式深入被访者的内心世界,挖掘其特有的一面。如何做好访谈类节目是各个电视台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商标与形象代言人,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对访谈类节目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深刻理解栏目风格,将自身特色融入栏目中,并使用良好的语言技巧与受访嘉宾沟通,达到采访目的,吸引受众。
参考文献:
1.周波、刘军:《谈话节目与访谈节目辨析》,《北方传媒研究》,2007(4)。
2.黄匡宇:《电视节目编辑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刘杉:《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东京文学》,2010(8)。
4.胡明川:《记者访谈的提问类型与技巧――以三期央视〈面对面〉节目为例》,《新闻记者》,2007(12)。
5.金叶:《〈鲁豫有约〉主持人角色的非语言符号解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4)。
6.曹金焰:《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情境设置》,《新闻界》,2007(5)。
访谈技巧【第三篇】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特质;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07-02
在我们国家访谈类的相关节目中,特别是在那些直播性质的访谈一类的节目当中,节目主持人一系列的表现以及节目主持人身份等各个方面都是实打实不造假的。所以在直播的访谈节目当中是鉴别一位节目主持人是否拥有良好的主持水平以及能力的最佳平台。
1节目主持人要有听众的意识
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具备做一个细心的听众的意识,并且要做到把听众这一角色贯穿在一整个的访谈节目当中。其中包含了的节目前的相关准备、访谈节目的整个过程以及访谈节目的扫尾工作,尤其节目的准备工作中这一点的实施是特别重要的。
一味的要求我们的节目主持人成为所有行业中的专家和能手,那是很不切实际的。然而,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变成一个细心和有耐心的听众,必须有效的去体验感受广大听众们的内在需要,懂得如何去了解听众们的内心,掌握听众的接受取向。笔者了解到很多的关于文艺界的访谈性节目当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状况:节目主持人经常会邀请较多的文艺界内的资深艺术家们,可是这样的邀请方式却没有进行很好计划,好像仅仅是借着老艺术家以前的名气。在进行节目访谈的时候也就大多是回顾老艺术家自己有过经历,这样的访谈节目可以很好的激起广大听众兴趣?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意味着资深艺术家们就不值得被采访,它是告诉了我们的主持人在开始一个访谈节目时,应该要做到心里有底。广大听众们关心的是什么?倘若社会中在较大程度地关注某一位知名艺术家入圈XX周年等,显然,在这样的一个时机中去邀请该名艺术家是非常合适的。例如,在节目《音乐大世界》当中有邀请过郑小瑛录制其访谈节目。那个时候是郑小瑛刚好带队完 “爱乐乐团”的演出,恰恰是在带领世妇会进行开幕式的排练表演,只要是由她参加的有关活动基本上都会很多的关注者。显然,这一访谈节目收效甚多。从经验方面上来说:如果节目主持人在没有具备非常强的主导社会舆论话题的能力和水平是,访谈节目主持人可以结合我国新闻性为先的重要准则进行挑选节目要进行访谈的对象,这无疑也是比较稳当妥善的途径。
在我们已经选择好了了访谈节目的人物之后,接下来节目主持人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是排在首位的就是应该集思广益的考虑清楚节目中要谈什么?还应该想想广大的观众想要我们谈什么?这些要求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脑海里必须有完整的听众观念。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掌握节目所面向的听众是哪一类人等。 所有的访谈性质的节目主持人,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以“人”为中心这一特点。要知道访谈的对象受人关注的特点是什么?它可不可以对广大听众产生吸引力?
2 主持人的节目整体观念
访谈性质的节目在时间上有长有短,部分在相对较短的节目当中做得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在录制较长的节目中有时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问题的设计方面没有针对性,周而复始的谈话内容,前面谈过的内容到了后面又重谈,或者就是前面的内容与后面的内容间没有一点关联,让人觉得在东扯西扯,跳上跳下。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整体观念。
在相对大规模的节目访谈当中,节目主持人一定要先确立好核心谈话内容。依然用之前我们用过的例子《音乐大世界》节目中对郑小瑛进行的采访来进行分析,一般来讲对艺术家进行采访是不能脱离该艺术家的亲身经历以及对艺术的见解等方面的访谈,但是《音乐大世界》的节目主持人以舍去排练,牢牢的紧扣以“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样的一个核心问题,先让郑小瑛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世妇会”中有哪些相关的艺术节目,其次顺理成章的转到了女性在进行音乐艺术工作当中的有关特点以及会遇到什么难题的问题。在《音乐大世界》节目对郑小瑛的访谈当中,主持人巧妙的将郑小瑛艺术道路上的经历以及她对艺术的相关见解都有机的与 “世妇会”这个大背景结合在了一起,紧紧的扣住了女性艺术家们的性别这一特征,道出了女艺术家心中的真切感受。像这样的一个具有针对性访谈节目是相对非常成功的。
现如今电视台的文艺一类的访谈性质的节目,谈话的话题一般都是围绕节目访谈的对象近期新出的一盘音乐光碟或者是新出版的一部电影等来进行的。这样的一个形式对于话题的集中也不是说毫无用处,只是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成为流水帐,毫无新颖之处。精英型的主持人一定是别有创意和独具魅力的。
3 访谈节目当中普遍采用的策略
与一般的记者在实施采访以前的准备工作一样,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也一定要先对自己将要访谈的对象实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访谈对象的相关资料等等。而准备一份相对比较具体的采访的提纲,以及访谈对象的生平作息时间表,还有访谈对象主要的作品目录表,核心问题的相关阐释以及发挥,相关问题的大背景,有关的一些数据,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节目直播前的准备资料。
访谈性的节目谈话的内容不可以是平面铺开来的,而应该是要从浅到深、从表到里的进行,就像拧螺丝钉一样的层层深入。而对于那些缺乏经验以及比较紧张类的被访谈者,一般访谈的一开始谈话的内容要做到轻松以及愉快,访谈之中提的相关问题必须要尽可能的做到比较具体及详细,让访谈的对象方便迅速的进行作答。关键点是在于构建和营造一个非常轻松和愉悦氛围,一步一步的让访谈对象相对迅速的顺应节目入制的环境,快速的进入状态。对于那些相对有难度的谈话话题,最好要放到访谈节目的中部或者是后部来进行。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还要注意不管是对于何种类型的访谈对象,谈话的内容一定要有联系,切忌东拉拉西扯扯。
对于节目录制时间比较长的访谈节目,笔者认为应充分准备好在节目中播放的间奏乐。间奏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对调节节目的语言内容,让其不会单调与沉闷,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节目主持人很好地应对节目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访谈对象沟通意见。
参考文献
[1]吴云涛。浅谈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J].才智,2010(36).
[2]曹子仪。浅议电视节目定位与主持人的现场掌控能力[J].江南论坛,2009(2).
[3]李冬蕾。试论访谈类节目对于主持人语言素能的要求[J].活力,2011(5).
访谈技巧【第四篇】
关键词:访谈法;调研;深入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126-02
同志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要亲口尝一尝。”沿着这种模式,想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我们就要亲力亲为搞调研。而调研当中的访谈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听其言”的方法。不仅简单的是“拜访”和“谈话”,它还需要重视“问”的策略、谈话的技巧。调研访谈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1.是外观与举止。在外观上访谈员的穿着应该尽量与被访者的相似,例如我们去城市进行访谈,那么就穿得正式一点、讲究一点;那么去农村进行访谈,要穿得朴素、自然、大方一些,这样就容易拉近与被访者的心理距离,营造出一种融洽的访谈氛围。调研过程是一个艰苦过程,可能走的路比较多,对女士来说,应该提倡舒服得体的装扮,避免穿短裙、高跟鞋、拖鞋。
2.准备访谈提纲。调研之前,准备到哪个部门去,要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访谈提纲,带着问题去,不然,很可能登门拜访人家时一进门领导就问,您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如果我们事先没准备好想了解的问题,这样就很不礼貌,做事也有不周全的感觉。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很尴尬;所以要事先准备好要了解哪些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调研;如果有时间可以提前熟悉下调研的问题,不一定说一定是按事先准备好提纲的顺序进行,可以根据推测调研对象的心理,聊到哪个问题,很自然地提问,视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3.带好调研准备的材料。笔、本肯定是必备,访谈必须做好记录;手机,以便外出时互相联系;优盘,访谈中了解到调研对象还有很多电子资料,我们可以随时拷贝。
4.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包括访谈对象做事风格、谈话方式,尽可能多了解。用访谈法进行调研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对方如何称谓的问题。称谓对了,被访者觉得亲切自然,会跟你迅速拉近心理距离,访问也有个好开头;称谓错了,不仅会闹笑话,甚至会引起被访者的反感和排斥心理,影响访问的顺利开展。
二、访谈不深入的现象分析
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真实的一手资料,但是实际访谈过程中还存在不深入的问题,导致调研虚假浮夸,劳民伤财,粉饰太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浮光掠影式。有的同志调研就像一片浮萍漂浮在水面,停留在表面,不深入观察问题,只是在分管部门转悠转悠,在干部圈子里兜来兜去,要点资料,拼凑整合,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看问题停留在表面,发现个案问题以一当十。
2.闭门造车式。有的同志脱离群众,为了早出文章,多出文章,容易急于求成,不下基层搞调研,走不出“文山会海”,闭门造车,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材料写调查报告,不仅思想变得麻木,身子也变懒,闭门造车。“对照上面的,估计下面的,参考外面的,凑出一个自己的”,当“二道贩子”,这样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对策往往不切实际,不能对实践产生指导意义,单纯堆砌材料,给人感觉空,缺少真知灼见,没有什么创新,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3.兴师动众式。用警车开道,记者成堆,耀武扬威,惊扰百姓,忙坏基层。“下基层”变成“吓基层”、“乱基层”,上级到下级调研给下级造成了严重的行政负担,有些地区调研,调子很高,生怕别人不知道,前呼后拥,层层陪同,严重扰民。
4.排练表演式调研。调研线路、调研对象、调研流程,都事先预备,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形势大好,往往都是假的,这样的调研不但没有价值,反而会给领导决策提供虚假信息,贻害无穷。
5.游山玩水式。有的以调研为幌子,下基层到一些风景名胜地区搞免费游,钓鱼观赏,兴致高昂,无视基层工作困难,看的都是墙上功夫,听的都是嘴上政绩,容易被形式主义的假象蒙蔽。
三、访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调查研究,它贯穿我们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应该掌握的基本功。访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直接表明身份和意图。如果调研前先跟部门领导沟通好了,约定好去哪个部门,他们都很热情,都愿意与你交谈;如果事先没有沟通好,我们一定要先表明身份,说明来意。被访者对我们不信任或怀疑我们访问的目的,这个时候,为消除疑虑,使得访谈顺利,要先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比如身份证、工作证;同时要说明来意,直接告诉被访者“我”是谁,我代表哪个部门,“我”来干什么及为什么要来;“我”需要您的合作。如果被访者性格开朗,顾虑较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节省访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设计好提问方式。很多人一般与陌生人第一次交谈,对方很可能有距离感,第一次见面,被访者有可能紧张或不自然的情绪,会有戒备心理,这都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说话语气要委婉、缓和一些,或者不要马上急于切入正题,可以先以聊天形式进行,使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或者说访谈气氛比较沉闷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新的话题,这个新的话题,可以与访问无关,但是一定要引发初次交谈兴趣,等到被访者的紧张感有所消除,再正式开始访问。但要注意交谈过程中时间的把握,不能漫无目的离题太远、长聊,耽误太多时间,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友好的气氛,使被访者感到舒适和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提问方式的选择上,要选择开放式提问。提问的方式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是由简单是和不是来回答,而开放式问题没有具体的固定答案,可以自由发挥。到企业调研,涉及商业秘密、竞争情报的话题,我们应尽量少触及,尽量选择好问题角度来提问,避免受访者产生一定的压力,他们有戒备心理,往往不愿意谈及。开放式问题的答案不是用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具体数字来回答,不限定答案范围,这样被访者可以畅所欲言,提问者也捕捉到广泛的信息。
3.把握提问时机。被访者发言的时候,一般不要急于提问,不要因为时间限制或者认为对方“跑题”而强硬地扭转话题。因为打断别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容易引起反感,这个时候要认真倾听,做好记录。不要打断对方,要尊重对方,可先把问题记录下来,等被访者说完;如果被访问者实在言辞冗长,实在漫无边际离题太远、答非所问时,可以使用一个过渡型问题,使访谈在一个较流畅的氛围中进行。比较好的访谈记录,都可以看到一条主线贯穿访谈的全过程,而将这条线连起来的是一个一个的提问。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应该自然、流畅,与前面受访者的回答在内容上有内在的联系。访谈问题应该以受访者的思想作为起承转合的主线,如果我们顽固地坚守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访谈提纲,不管对方说什么都按部就班地将自己的问题一个一个地抛出去,那么这个访谈不仅在形式上会显得十分地生硬、僵化,而且在内容上也没有自己内在的生命。反之,如果我们将自己放到与对方情感和思想的共振之中,用对方的语言和概念将访谈的问题像一串珍珠似地串起来,那么这个访谈便不仅会如行云流水,而且会展现出自己生动活泼的生命。
上一篇:表彰报告范例(推选【优秀4篇】
下一篇:客房部领班年终总结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