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撂荒地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爱美丽 分享 时间:

县撂荒地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粮食安全保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累计恢复耕地*亩,进一步守牢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让“沉睡”的土地再焕生机,把撂荒地变成“致富田”“粮袋子”,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一、做法与成效

(一)成立“两大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一是成立种粮合作社。以**县**农机合作社为龙头,成立**县农丰粮油生产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县辰康润绣、**县兴宏丰农、**县万春千园、**县森阳利盈4个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社与分社秉承“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平等互利、利益共享”的原则,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发展思路,走集约化经营模式。目前县级总社和4个分社接受委托代种、流转耕种累计达*余亩,为全县*余亩耕地提供机械化耕种作业,实现种粮效率、效益双提升。二是成立种菜公司。持续扩大**蔬菜金字招牌影响力,依托*实业有限公司专业的蔬菜种植经验,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标准、统一保底收购“四统一”模式,在**镇已完成春季土豆种植*亩,待土豆收获后,二茬继续种植秋甘蓝、萝卜等蔬菜,预计全年可实现供港蔬菜种植*亩以上。县蔬菜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模式,在*镇发展供港蔬菜基地*亩,新建标准化示范种植大棚*个、育苗大棚*个、养殖棚*个,实现了供港蔬菜由种苗繁育、示范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预计年综合收入*余万元,利润*万元,带动周边群众*人实现就近就业。

(二)开展“两大行动”,夯实土地复种基底。一是开展政策宣讲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印发《关于严禁耕地撂荒和加强粮食生产的告知书》*多份,县、镇、村三级干部*多人次入户宣讲保护耕地、守护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向群众宣传种地享受的补贴政策等,群众种地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二是开展摸清承诺行动。印发《关于开展撂荒地调查与摸底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利用撂荒地情况摸底通知》等文件,按照“村有清单、镇(办)有台账、县有总账”要求,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大排查,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切实为撂荒地整治和耕地恢复工作“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由村组牵头,动员有意愿种地的群众累计签订耕种承诺书*余份、委托耕种承诺书*份,目前群众承诺耕种任务已全部耕种到位。

(三)实施“两大创新”,激发群众种地热情。一是在政策支持上创新。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以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关系为基础,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等政策规定,通过土地流转、置换田块、代耕代种等方式,因地制宜实行“小田并大田”,将分属不同农户的小田、碎田整合到一起便于机耕机种机收,构建“承包权不变、经营权连片”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促进粮食“量”“质”双提升,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二是在种粮补贴上创新。改变以往“谁的承包地谁得补贴”做法,按照“谁种植、补贴谁、谁受益”原则,对土地实际种植者实行精准补贴,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耕种亩数,发放对应的种粮补贴和地力提升补贴,通过“少种少补、多种多补、谁种给谁补”方式,确保补贴精准发放到每一位实际耕种人,充分激发群众种地积极性,增强种地意愿。

(四)强化“四大保障”,推动复种走深走实。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县深入开展耕地恢复保障粮食安全工作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县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预算*万元,对种粮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种粮大户、蔬菜公司等经营主体利用撂荒地开展粮油、蔬菜生产,按照一年两季,每季每亩补助不低于15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推动实现“以补促种”。二是强化托底保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和融资服务力度,对种粮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种植的粮油作物和蔬菜,不论面积大小,由政府足额为其购买农业保险,为群众种地做好托底工作,增强群众种地的抗风险能力,推动实现“以保促种”。三是强化设施保障。大力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完善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对集中连片规模耕地优先筹措资金建设机耕道路,确保拖拉机、播种机、收获机等机械能到田地里开展机械化作业。同时,加大对种粮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建粮食烘干、存储、物流等设施的支持力度,盘活闲置资产,把老学校、老粮站、旧村部改造成粮食收储设施,为种地提供“硬支撑”。四是强化人才保障。成立*支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精准式农田技术服务,逐村分析、逐地研判,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化水平。对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众,由县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常态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机手培训,切实为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提供人才保障。

二、实践与启示

一是开展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县始终把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抓手,形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强力推进,镇办和相关部门“一把手”全力落实工作格局,着力构建“党政统领、农业主抓、部门协同、企业主导、群众参与”长效机制,整合各方资源,落实扶持政策,严格督查考核,为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开展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必须坚持镇村主体。**县把图斑整治恢复后耕地种植及撂荒地整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以镇村为单位摸清图斑整治恢复以及撂荒地地块的位置、面积、土地性质、坡度、耕种条件、地块土壤肥力等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账,为进一步做好复耕复种工作奠定基础,切实解决基本农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抛荒撂荒等问题。

三是开展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必须坚持因地施策。有效破解种粮农民增收难困境,关键在于处理好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县持续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原则,根据各村土地摸底情况,由镇村和经营主体有针对性制定复耕复种措施,村组在耕作季节前逐地块落实耕种责任人,确保应种尽种不撂荒,逐步扩大粮食蔬菜播种面积、提升粮食蔬菜产量、增加农户收入。

四是开展撂荒地整治和复耕复种,必须坚持创新求变。**县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产业多样化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等方式,在耕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谁耕种、谁受益”原则,实现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使种粮农民走上职业化、知识化、组织化道路。同时在农业保险、富民贷、农机手培训、配备烘干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有力有效破解群众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种粮不挣钱、粮食无处存放等现实难题,全面筑牢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屏障。

 

35 3099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