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第三季度发改局工作总结

云海 分享 时间:

第三季度发改局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强化项目管理,推动重大工程,促进产业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第三季度发改局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24年度第三季度发改局工作总结

面对超乎预期的影响挑战,全市发改系统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安排,通过全力稳定增长,促进投资,激发消费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方面,全市经济运行保持了上半年稳健复苏的趋势,第三季度部分指标增幅超过全省水平。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0亿元,同比增长%,高于全国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95亿元,同比增长%,高出全省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于全省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尽管低于全省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0亿元,同比增长%,低于全省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达11亿美元,总量稳居全省前列。部分指标增速稳居前列。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80亿美元,同比增长%,增速位列全省第3。其中,出口总额达132亿美元,同比增长%,全省排名第二。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7%。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同比下降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全省较低水平。

(二)项目建设和资金争取加速提效。一是申报省重点工程项目。根据"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重大项目的要求,市发改部门与相关部门和县区密切合作,积极组织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类重大项目的研究论证。目前,全市共有50个项目纳入省重点工程项目库,总投资达到4000亿元。二是安排市级重点工程项目。今年以来,通过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年""大比拼"活动,全力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项目的实施。经市政府批准,全市安排市级重点工程项目110个,其中省级项目65个,市级项目45个,年度计划投资1900亿元。截至9月底,全市在建的110个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185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7%以上,超序时进度18个百分点。三是大力争取资金支持。围绕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省"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重点工程项目,以及生态环境治理、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供、公共服务、新基建等重点领域,我们通过全面摸排和精准对接,建立了重点项目和资金需求清单。今年以来,已向国家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60个、资金亿元,并取得初步成效;向省政府申请专项债券项目110个、资金80亿元;向央行争取支农支小再贷款贴现资金22亿元人民币、担保费补贴亿元人民币;向省发改委争取中长期贷款项目25个、资金182亿元。同时,还通过市本级财政、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发行企业债等方式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

(三)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一是聚焦重大项目规划。抓住国家和省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机遇,将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重视相关项目的谋划和储备。今年以来,我局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产业化等领域,先后筹划并实施了数字农业、智能交通等数字经济项目45个,总投资超102亿元。二是聚焦扶优扶强重点企业。充分发挥市数字产业联盟的作用,通过梳理本市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积极引导核心企业融入产业链,构建"头部引领、骨干带动、多点支撑、链式布局、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今年以来,我市新增省级以上数字经济龙头企业11家(国家级3家)、数字经济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0家。三是聚焦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技术和高端芯片设计技研及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与发展;大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着力培育"虚拟现实+教育"、"虚拟现实+医疗"等特色应用场景;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一是确保粮食安全坚定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决策,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43万吨以上。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及时下达早稻种植任务,加强晚稻田间管理,加速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至40万亩,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光盘行动"并启动实施《××市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生态农业十大提升行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我市新增4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35家),8个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基地),3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67家)。截至10月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8%;农产品加工贸易营业收入达210亿元,同比增长10%。全市新发展农民合作社7150家、家庭农场万家;创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示范村镇22个、"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基地66个;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0万亩,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全面推进乡村建设高质编制《××市村庄布局规划》,顺利完成村庄整治五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1140个,改造农村厕所7500座,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全年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累计筹集资金达6亿余元,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五)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一是贯彻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坚决贯彻《××市发改局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的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小组,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梳理出170项事项,精简要件多达80%,办理时限压缩85%。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照通办"、"一窗通办"、"掌上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日均受理咨询投诉案件约320件,全市"赣服通"注册用户突破370万。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市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和《××市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优化办理流程,压减审批环节和材料,提高审批效率。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数达到万户,同比增长%。12345便民(惠企)热线受理群众诉求事项万件,办结率达%以上,市县乡网办件量约195万件,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三是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常态化,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截止9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0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件;注册商标数量达到万件;新增作品著作权登记400件。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二、当前工作中仍旧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指标未达预期。尽管受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多项指标增速较高,但自第四季度起,进出口总额和消费等主要指标增速回落,导致整体增速不及预期,且呈现逐月下滑态势。例如,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但第四季度仅增长%。二是数字经济存在短板。尽管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在核心产业竞争力上仍需加强。具体表现为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应用场景较单一,投入不足,造成供需结构失衡。此外,数字化治理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明显影响了我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例如,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我市现有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不到30家。三是安全保障压力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紧张,安全生产隐患依然存在,防灾减灾的应急能力亦需增强。这些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进一步加强解决。例如,上半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5起,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紧跟目标任务,确保稳定运行。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定目标,本地区将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计划和阶段性目标。首先,需重点监控主要经济指标,如年度GDP增速,目标定为6%,并迅速应对偏离情况。前三季度,地方GDP同比增长%。其次,关注市场供需和价格波动,通过多种调控措施稳定市场运行。此外,确保"十四五"期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如新机场扩建工程,按计划推进,解决建设中的瓶颈问题,确保进度和质量。特别是对涉及20亿元以上投资的省市重点项目,每季度更新项目开复工和投资进度,对进展缓慢项目采取加急措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

(二)重点项目建设与资金争取。重点项目在稳定经济、改善民生方面至关重要,需早规划、早实施。计划优先储备60个重点项目,围绕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需求,力争全年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新增20亿元及专项债支持50亿元,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制定并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计划,年度资金利用率目标定为95%。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如城中村改造项目,预计到2024年底实现新增安置房6000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三)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现突破。抓住国家新基建战略机遇,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整体水平,加速产业转型,打造地方特色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目标引进智能终端制造企业15家,推动新型显示产业链完善。全面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以软件开发为核心的数字产业链,计划到2024年末实现数字经济规模突破300亿元。利用现有产业链优势,积极组织招商引资活动,每季度至少举办2次高端招商活动,宣传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吸引一流企业合作落地。全力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打造2个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争取未来三年形成成熟产业生态。此外,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数字经济发展平台,推动软件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力争在三年内实现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70%,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35 3741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