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抢抓国家重点支持“X”和省上倾力支持“X”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预计今年全县农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同比增长X,脱贫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同比增长X,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一、持续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夯实工作体系。夯实“县领导—帮村书记—乡镇(街道)包村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的“六位一体”抓乡村振兴的梯队体系。对X个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精准选派村驻村干部X人,保持脱贫户帮扶责任稳定,实现接续帮扶力量不减弱,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硬核支撑。

二是压实党政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继续保持主要领导亲自抓,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任务具体的责任体系。共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农村工作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专题会、调度会等X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乡镇(街道)督导X余次,其他区领导多次到所联系村开展督导,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坚持督促推进。采取纪委班子分片包点监督、内设部门重点监督、派驻行业监督、乡镇辖区监督、村级民生监督“4+1”监督模式对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重大政策、重要改革等推进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排查脱贫户住房安全问题、乡村硬化道路情况,持续加强防返贫监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巩固人畜饮水安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等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稳固。今年以来,督促发现问题共X个,整改完毕X个。

三、补齐短板弱项,巩固脱贫成色

一是持续抓好返贫动态监测。进一步优化防贫监测机制,制定《关于优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重点人群监测帮扶专项行动方案》等,形成快速发现、及时响应、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等进行全面排查梳理问题和风险隐患,找准风险点,“对症下药”落实防控措施,筑牢脱贫底线。常态化开展大数据筛选和“三类人群”基础数据比对分析,认真落实就业、医疗、社会帮扶等帮扶措施,实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累计识别监测对象X户X人,消除风险X户X人。

二是持续抓好“3+1”保障。全面开展“3+1”保障“回头看”专项行动,排查农户X户X人,其中脱贫户X户,监测对象X户。教育保障方面:严格执行“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确保控辍保学动态清零;持续抓好送教上门,保障三残儿童少年入学;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普通高校等国家资助政策。医疗保障方面:全县X万脱贫人口全部纳入“三重制度”保障范围。强化参保征缴,落实特殊人群的动态参保、应保尽保。落实脱贫户大病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X人,慢病签约X人。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X万栋,建立管理台账,对农户住房保障情况实施常态化监测,发现问题立行立改。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定期对全县x个农村饮用水源开展水质取样监测,确保群众用上安全水、放心水。

三是持续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围绕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出台《x易地扶贫搬迁新增人口住房保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投入X万元实施安置点基础设施项目X个,投入X万元开展就业培训,培训劳动力X人,实现就业X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X万元新建帮扶车间X个,解决就业X人,真正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四、培育壮大产业,夯实振兴基础

一是做好“加”法。按照“X”的目标定位,突出抓好绿色蔬菜、优质稻米、生态畜牧、茶叶、中药材、经果林六大优势产业,全面建设现代农业样板区。深入打造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全区农业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建设,将十里五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级蔬菜生产基地县,预计全年蔬菜总产值达X亿元。

二是做好“减”法。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努力淘汰减少传统低效产业。根据区位优势统一规划,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为主体,采取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建基础、管成网、路相连等建设行动,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板块,形成了X高标准蔬菜种植示范区、X茶叶种植基地、X特色循环种养基地、X优质水稻种植基地等,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产业景象,目前,全县茶业种植、中药材种植达X万亩,通过推动高效农业发展,农业产业从散到聚,从小到大,迈向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实现产业兴旺发达,X乡镇和X乡镇被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示范乡镇。

三是做好“乘”法。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运营模式,促进农民就近就业或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以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全面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共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多家,涌现出省级龙头企业X家,市级X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X家,带动X万多职业农民参与现代农业,推动“农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涌现出X村、X村等典范发展示范村。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还有短板。脱贫攻坚期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大面积交通、水利、农田、环保等基础设施,但后期道路养护、设施维护等资金需求量大,对部分乡镇、村庄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上形成较大负担。同时,农村污水收集和雨污分流项目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庄整体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产业发展基础仍需巩固。部分乡镇地处山区,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成本高、难度大、收益较低,难以形成上中下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些乡村旅游、民族文化等产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农民参与就近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不强。三是农民增收持续高增长突显难度。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理念和政策实施,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均呈现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态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较弱,市场投资、消费、出口增速放缓,农民增收渠道不畅,持续增收存在一定困难。

六、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做实做细村庄规划,凸显特色优势,增强适用性和可行性,确保按村庄规划及时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二是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抓整改补短板,强基础提质量,着力解决扶贫资产有效管理使用、基础设施维修管护到位、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致富,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强化联农带农富农强农机制,在加强乡村治理,深度融合自治德治法治上做示范,在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农村上作引领,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三是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创新完善乡村人才培育体制机制,继续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提拔使用一批优秀的“三农”干部。与对口帮扶城市、大专院校等深入合作,引进、培养一批“三农”技术骨干。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支持涉农企业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着力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35 3521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