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设汇报材料大全【优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校园建设汇报材料大全【优推8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5【第一篇】

春晓中学创建于20-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基本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齐全,现有教师办公电脑110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30套,另配备计算机房、微格教室、报告厅、外语小班教室、会议室等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设备10套。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还添置了无线设备3台、扫描仪2台、数字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100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网线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3台服务器,即网站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行政楼等各功能处室均实现了无线上网。

2、“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我校建有ftp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学校网站链接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

3、“建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培训、无纸化办公讲座、班级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电子白板使用、oa办公平台培训等,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多人在区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1、校园网络及设备维护。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1、快捷的数字化办公。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第二篇】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17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健康校园建设汇报材料范文优选47【第三篇】

小学创建于1906年,新校区位于东侧,2013年8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98亩,一期建筑面积6000多平米,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现有24个班级,教工68人,学生1116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依据学校发展规划,规范办学,依法治校,创新管理,跨越发展,全面工作得到加强,重点工作高效推进,中心工作实现突破,教育质量再创新高,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特色逐步形成,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在全面工作整体提升的同时,学校重视推进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创建工作。我校在区教育局和卫生局的领导下,在教育局发财科和区卫生防疫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围绕区健康促进学校的相关规定和银奖标准,认真制定和组织学习“健康促进学校”实施方案,使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健康促进工作提档升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和内容要求。通过创建,全体教工进一步强化健康理念,统一创建认识,知难而上,不懈努力,学校坚持将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融入学校素质教育实施当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健康人才为学校第一追求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准绳,以加强检查评比为动力,明确要求,强化举措,狠抓过程,认真落实。从而把“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思想认识与工作落实同步到位,相互推动,扎扎实实做好创建工作。

体负责。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已经全部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列进学校的工作计划,相应地还专门制订了创建工作计划、章程、实施方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学校健康促进工作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从细化目标任务,明确人员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常规检查办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扎实开展相应活动,保证了创建要求的落实到位和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并利用国旗下讲话等时机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动员,创造浓郁的创建氛围,促进创建工作有声有色开展。为提高创建活动的成效,我校还和余北小学结对交流,共享资源,共同进步。两年来,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一度的运动会以及多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在会上交流的健康教育实践工作总结和精彩纷呈优秀案例,见证着创建工作环环相扣的历程和丰硕喜人的收获。

二、全员参与培训,夯实理论基础。

三、制订健康政策,完善保障体系。

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通过建立领导教师导护制度,实施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创建绿色学校、特色学校,开展防疟工作等途径和方式,将常规管理中的健康政策落到实处。2.切实修订制度。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了创建工作例会制度、师生体检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控烟制度、卫生室工作制度、文明班评比制度、学生行为规范评比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常见病定期上报制度、食品卫生定期检查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将工作做细做实。3.健全应急机制。为确保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建立了一系列更为详尽、有备无患的工作预案,包括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工作预案、处理消防及校舍发生险情时工作预案等。健康教育同时列为学校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4.修订健康促进学校章程。通过章程的修订,进一步明确新指标,提高各方面的工作水平,章程在学校橱窗中展示,学校章程内容印发给师生学习,作为工作开展的目标和依据。

四、加强规范管理,培育和谐环境。

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把物化环境的熏陶、日常行为的规范、校园活动的引领有机地整合起来,努力创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人文环境。1.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环境。学校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运动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对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要求。学校校区设施设备符合要求,校区硬件建设、配套设施起点高,完全符合要求。启用的新校区教室宽敞明亮、校园运动区面积达14780平方米,拥有300m塑胶跑道,建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区和器材健身区,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习、运动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学校教室面积达到59平方米,班级人数平均45人,人均面积大于平方,室内布置合乎规定,每间教室内提供了2至3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教室双侧采光,教室照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学校有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每层配有两台烧水+保温的饮水机,八个洗手间安装了64个水龙头,厕所蹲位达96个。

点成绿化、净化、美化的学习活动天地,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标语牌、提示语,指导学生举止文明,爱护环境;画廊、黑板报等充分展示了师生、班级的良好精神风貌。3.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积极推行小学生参与管理制度,加强自主教育,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总体要求为目标,制订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细则》和《学生管理三字经》,组织少先队大队委轮流值勤,值勤的内容有:路队纪律、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活动安全、“两操”情况等。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制定了卫生习惯检查标准,并组织少先队大队部定期进行抽查,并计入班主任考核。教师平时能提醒并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用眼卫生。教师能督促学生经常能开窗通风。学校对在加强校风校纪的检查评比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及时提醒纠正。并把检查结果与文明班级的评比挂钩,切实倡导和规范教师、学生的健康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静校制度,每天晚上由值班领导进行检查,并记录反馈到校长室,及时进行整改。

五、开展健康服务,提高总体水平。

在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基础上,我校与开发区卫生所、金乐卫生院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有目的、有重点地为师生提供基本的健康服务,保障并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1.对师生实施健康检查。学校为每个教工、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全体教工的常规体检每年一次;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一年四次的视力检查、一年一次的体重检测,体检结束,卫生保健老师还对师生总体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及时的统计,并作相应的分析。对体检中发现异常问题及时通知教师或家长,并督促其及时治疗。2013年学生体检结果表明学校学生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学生肥胖率、视力不良率、龋齿率、营养不良率均有所下降。2.切实开展常见病的防治。学校遵循“预防为主,习惯培养为重”的原则,每年制订常见病的防治计划和措施,每年度确立重点监测的项目,家校联手,切实有效地开展常见病的防治工作。近3年,学生“六病”的发病率和因病缺课率等均符合标准。3.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学校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重点抓了晨检、特殊从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隔离消毒、患者隔离治疗等工作,还健全了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切实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至今为止,学校未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的事故。4.对学生实施计划免疫。学校积极推行常规计划免疫接种人人过关、落实学生入学一律凭计划免疫证入学的政策,目前我校学生常规计划免疫接种率、计划免疫凭证入学率均达100%。

六、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健康问题广泛存在,格外重要。因此,要求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知晓符合年龄特点的健康知识,掌握相应的健康技能,对其将来一生的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1.每学年我校都邀请卫生院、卫生所的医生到校为全体师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2.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我校规定,每双周五下午第一节课为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积极落实“五个有”即有课程、有教材、有教案、有教师、有评价,努力提高每次健康教育的效益。

健康校园建设汇报材料范文优选47【第四篇】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区计生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认真按照《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生育关怀——青春健康”工作五年规划》要求,以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为核心,认真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中学生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为遇到困惑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在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生理和思想道德素质,减少非理性行为,养成健康人格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积极利用计生协搭建的服务平台,将青春健康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融入校园教学计划,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成效凸显,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

2教科研在青春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四)创新教育方法,持续提高青春期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心理健康方面: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阶段。对此,我们将“男生女生青春课堂”活动纳入全年教学计划,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定期对各年级学生开展“男生女生青春课堂”教育活动。同时,多次举办“家长学校”活动,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其辅导》、《走进心理学》等青春期专题讲座以及“男生必读、女生必读”宣传折页深受家长和学生好评。在进行青春期集体教育的同时,我们更重视个别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开通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热线,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咨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缓解释放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有效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

2.生殖健康方面:我校把青春期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心理、生理和思想道德素质,减少非理性行为,养成健康的人格。教师以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为切入点,结合中学生生理特点,对妊娠生理知识、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危害等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有效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树立自尊、自爱、自信的人生观。同时,我们与市、区计生协会合作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项目,成立了青春健康课题组,结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编写了教学教案,设计制作了青少年喜爱的美观实用的课件、宣传资料。截至目前,青春健康课程为全校3000余人次中学生实施了青春健康教育。

3.疾病预防方面:我们安排教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详细介绍艾滋病在我国乃至全球的流行趋势,以及艾滋病的定义、hiv病毒的特点、传播方式、病程发展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亲手进行模拟艾滋病传播的换水实验,帮助学生更形象、生动、直观地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通过专题讲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使同学们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高危行为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生活方式。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第五篇】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6【第六篇】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校园建设汇报材料大全【优推8篇】”,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化的、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以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化学校。具体措施如下:

在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科学管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用,优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效得以开展,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学校把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应用列入教学考核,并对学科教师提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平时做好使用记录,供考核验收用。

从去年开始,我校就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改造,针对老网络的布局分散,管理难等不足,现在把网络进行了集中,统一布局建立了学校中心机房。改造后,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连接,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我校将根据上级的要求,逐步利用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等各项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办公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校产管理方面,我校也运用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我校也做到了正常使用相关软件对学校帐务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财务工作更加明细化、便捷化、科学化。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准备。专业培训,学校派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学校网管员培训班。外出学习,学校经常派出老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先进地区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讨教。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不断的更。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多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了使用的经常化。组织学习多媒体制作方法,积极参加县级评比。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项比赛,能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

1、对信息化管理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尽快熟悉业务。

2、可建立数字化校园qq群,进行网上交流。

3、去外地学习经验。

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位为支撑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工作平台,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化的、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以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化学校。具体措施如下:

在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科学管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用,优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效得以开展,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学校把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应用列入教学考核,并对学科教师提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平时做好使用记录,供考核验收用。

从去年开始,我校就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改造,针对老网络的布局分散,管理难等不足,现在把网络进行了集中,统一布局建立了学校中心机房。改造后,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连接,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我校将根据上级的要求,逐步利用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等各项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办公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校产管理方面,我校也运用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我校也做到了正常使用相关软件对学校帐务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财务工作更加明细化、便捷化、科学化。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准备。专业培训,学校派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学校网管员培训班。外出学习,学校经常派出老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先进地区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讨教。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不断的更。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多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了使用的经常化。组织学习多媒体制作方法,积极参加县级评比。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项比赛,能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

1、对信息化管理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尽快熟悉业务。

2、可建立数字化校园qq群,进行网上交流。

3、去外地学习经验。

春晓中学创建于20-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基本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齐全,现有教师办公电脑110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30套,另配备计算机房、微格教室、报告厅、外语小班教室、会议室等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设备10套。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还添置了无线设备3台、扫描仪2台、数字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100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网线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3台服务器,即网站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行政楼等各功能处室均实现了无线上网。

2、“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我校建有ftp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学校网站链接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

3、“建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培训、无纸化办公讲座、班级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电子白板使用、oa办公平台培训等,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多人在区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1、校园网络及设备维护。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1、快捷的数字化办公。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加大投入,软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近一年来作为**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投入,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

根据《**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在已有软硬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于月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更换为70英寸最新式的触摸式投影电视。触摸式液晶屏教学一体机才艺目前最先进的触摸技术,创造性的将液晶电视、电脑、音响、投影仪、电子白板五大硬件合而为一,屏幕表面使用防爆钢化玻璃,经特殊处理,抗划痕、抗撞击,防腐蚀、易清洁、书写时屏幕无阴影,将鼠标和键盘才能实现的纷繁复杂的操作步骤完全集中在触摸上。单击、双击、移动、旋转、以及弹奏钢琴、翻阅图片都可以轻松实现。目前我校42口多媒体教室配置齐全,配置标准高。

(二)新配备了一口高标准微机室。

依据《**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我校于去年又新建设一口高标准微机室,目前我校配有三口高标准微机室,机器数为200台,生机比达到12∶1。

(三)改造了网络中心机房,新购置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硬件保障。

近几年,我校投资十余万元对网络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防静电地板,购置了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

(四)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安校园工程监控系统。在学校各个重要场所安装摄像头,在相关处室设置管理终端和报警中心,实现数字化平安校园。

(一)新购置了苏亚星校园网系统平台,经过多方认真考查,购置了苏亚星校园网系统平台,校园网平台共6个模块,分别为资源库、vod点播系统、校务管理系统、网络备课、虚拟社区和校园网站。各模块基础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并对一线教师进行了分层培训,目前已经使用的有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使用效果良好。目前我校已初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二)网站维护工作规范,责任明确。学校领导对信息宣传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网站信息上传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由原来的专人负责变成各科室分工负责,各科室信息上传先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合格后由科室人员直接上传,并设立年终奖励机制,使信息上传更加及时,学校网站正常运行,版面内容及时调整。

(三)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分工明确。日常维护工作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负责全校42个班的多媒体设备管理与维修和维护工作,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对各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员进行全面培训,实行责任到人,并每月定期检查多媒体设备卫生情况及管理情况并汇总给政教处,并将结果纳入班级达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及时高效地搞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修及维护工作,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全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四)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管理规范。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由网络中心专门负责,及时维修各网络线路,保证使各处室组信息点的畅通。对校内教师ip地址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实名制上网,保证了校园网络安全。

(五)qq和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老师们对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qq及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即时性、高效、省钱等特点,进行内部通知的传达和文件资源信息的共享等。领导和老师们经常在qq群里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许多领导和班主任们利用飞信进行通知传达,利用飞信和家长进行短信沟通,既节省大量时间同时节省很多电话费。

(一)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高,在历次电脑作品大赛中,成绩优异。我校领导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每年在初一、初二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加省、市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作品获省市级奖项。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成绩显著。我校特别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并且成绩优异。在历次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都有很多教师获得省级市级奖项。

(三)充分利用教师工作博客在教学中的作用。校领导对教师利用工作博客作为家校沟通的有利手段,鼓励一线教师建立工作博客,在博客上谈教学心得,上传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介绍、班级日志等,许多家长看了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博客,都能收益颇丰。我校教师代士晓和王平静老师的博客被评为**市明星博客。

(四)加强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省市课题研究的越来越多,课题研究氛围浓厚,成果显著,真正实现了研究引领和推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闫纪华校长担任组长,张永熙书记、丁兆森副校长、马锋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我校数字化校园工作组织领导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做好技术指导、咨询等工作。切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二)切实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充分利用校园改造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经费,并多方筹措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优先安排信息技术经费,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督查。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基础。加大督查力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各处室年度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以评促建,加快发展。

中学始建于-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如《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年至20-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2.教学应用。

为使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包括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如今,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共有168人次在市县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20-年,我校老师获得滨州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李效强老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为信息化工程师。

“数字化课堂”以多媒体设备、资源库等软、硬件为保障,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20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现在我校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次执教省级优质课。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推动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4名学生在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省、市级奖励。

尽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资源库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期待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正。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中小学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对外开放型公立学校,坚持“创建人文环境,构建和谐学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开辟创新性理念、开拓创新性德育、开展创新性教学、开发创新性文化,建设成为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外语实验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荣获省市级德育、教学、教科研、体卫艺、督导评估、电化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先进称号,金明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和评比中屡创佳绩。

我校现有中学教学班36个、小学教学班62个,学生6000人。我校十分注重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有电教控制室1个、学生微机室4个、大型多媒体教室2个,现有校园服务器2台,20m光纤接入互联网,建有“金明网站”(及网络资源论坛,各办公室均配有电脑,教职工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有线及无线网络基本覆盖全校。

我校现有教职工302人,专任信息技术教师4人,电教人员2人,全体教职工都能应用电脑进行日常办公,95%以上能利用和制作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3-4次计算机培训,每学期一次开展有关电脑知识及网络应用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效果良好。

1、健全组织。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李智慧任组长,中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电教负责人为成员。校级领导负责全面规划和软硬件建设及考核督查工作,处室主任负责教学实践计划的制订和检查落实工作,电教人员负责专业指导和技术保障,各部门通力合作,使学校数字化建设有计划地深入开展。

2、制订计划。我校制订有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加强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检查和落实,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并制定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估和管理力度。

3、加大投入。近年来,我校克服经费短缺、资金紧张等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300多万元,为每间办公室配备了台式电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用笔记本电脑,更新了4间学生机房,增添了6部数码摄像机和15部数码照相机,并对全校的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购买服务器2台,更换了数部交换机,各教学楼间用光纤连接,达到主干千兆、桌面百兆。各教室、办公室通过有线和无线连接,网络基本覆盖全校。学校还通过多种渠道购买大量教育教学软件并自制课件和课堂实录近500g,供广大教师使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4、强化培训。建成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教师是否爱用并会用就成了关键。因此,我校加强师资培训,致力于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组织信息技术应用培训3-4次,从操作系统到课件制作,从发电子邮件到撰写博客,从网络资源浏览到课堂应用,从qq聊天到上传下载,从听音乐看电影到玩游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利于教师提高兴趣、易学乐学。而今,老师们会在网络环境下办公、学习、信息查询,会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和交流,促进了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收到了良好效果。此外,学校每学期还组织近100人次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暑假期间组织几十名师生到英国、韩国等国家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我校电教工作注重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科研、数字化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1、建立ftp服务。

局域网建成后,我校电教人员利用windowsserverxx的ftp服务功能,建立了ftp站点服务器,放宽权限,使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匿名登录。在服务目录中建以各部门名称的文件夹,用户可以上传文件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也可下载文件和删除文件,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

2、创建“金明教学资源”论坛。

随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ftp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我校电教人员不断创新发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逐步学习开发了“金明教学资源”论坛。

(1)实现无纸化办公。每当登录该论坛,首先就可以看到学校有关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等,这是由超级管理员将需要发布通知的部门负责人设置成管理员,赋予适当的权限,他们有权发布或删除通知。为了避免通知过多造成浏览麻烦,管理员可以对每条通知设置显示时间,到期会自动删除。

(2)逐步建立各种资源库。论坛分别以“金明中学教学资源”和“金明小学教学资源”建立目录,又在此基础上建立子目录,如课件资料、教案资料、试题资料等;打开子目录,又分别按照年级和学科建立子板块,点击子版块就可以发表课件、文章。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定期对上传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课件库、试题库和教案集。

(3)实现数字化教学。学校每间教室都通网络,教师在课堂上只需登录论坛,随时调用论坛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无需准备优盘、光盘等。

(4)实现数字化学习。论坛开设“专家推荐资料”栏目,将学校领导、教科室等部门收集整理好的资料上传到该栏目,便于教师浏览学习。

(5)实现数字化管理。论坛设有“党政工团少先队资料”和“德育活动视频”等栏目,由相关部门上传资料,供广大师生学习。人事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务管理等,我校都有专门的软件,由专人负责使用。有些需要公开的资料也上传到该论坛中,方便查阅。

该论坛是由我校电教人员创建的,可以比较灵活地对设定的栏目进行更改和删减,能满足学校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的需要。我们计划,再运行一两年,达到成熟后,将购买空间或架设、租赁专门服务器,脱离局域网的限制,使教师、学生、家长何时何地都能访问该论坛,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第七篇】

宁波市春晓中学创建于2003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17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第八篇】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2.教学应用。

为使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包括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如今,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共有168人次在市县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2017年,我校老师获得滨州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李效强老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为信息化工程师。

“数字化课堂”以多媒体设备、资源库等软、硬件为保障,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20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现在我校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次执教省级优质课。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推动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4名学生在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省、市级奖励。

尽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资源库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35 2886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