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工作总结范文 湿地工作总结范文 湿地公园优秀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湿地保护工作总结范文 湿地工作总结范文 湿地公园优秀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湿地保护项目【第一篇】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保护项目

——湿地资源保护

项 目 建 议 书

编制单位: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日期:2008年7月19日

23456789-

湿地管护科工作总结【第二篇】

广大林区朋友们: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物种繁衍和保存的基因库,是人类水源、食物和工农业原材料的储备库,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和最经济实惠的手段,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20-年6月10日,是第6个黑龙江省湿地日,主题为“保护湿地  你我同行”。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保护湿地功在当代、生态平衡惠及千秋。黑龙江湿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区域性差异显著,湿地资源丰富,现有自然湿地556万公顷,拥有10处国际重要湿地,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73处,湿地公园77处,湿地面积居全国第四。湿地在维护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全国湿地大省,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承载着维护民生、弘扬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此我们郑重向广大群众发起倡议:

(一)争当湿地保护践行者。一草一木总关情,一举一动见品行。让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主动加入到湿地保护行动中来,自觉做到不在湿地内倾倒垃圾、不采挖猎捕野生动植物,不随便摘花采叶,不破坏湿地生态资源,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努力维护良好的动植物生存环境。

(二)争当湿地保护捍卫者。一块绿洲,一片诗意,一种希望。让我们主动参与到保护湿地的监督中来,积极举报、制止一切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主动加入到湿地保护志愿服务中来,结合“河长制”工作,定期巡河等活动,共同保护我们有限的湿地资源。

(三)争当湿地保护宣传者。花红草木清,德高心灵美。让我们争做湿地保护的义务宣传员,主动学习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向身边亲人、朋友、同事宣传湿地知识,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积极在全局营造湿地保护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广大林区朋友们,湿地不仅是绿色资源更是生态屏障,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湿地保护不仅在于一个阶段,在于一个人的行动,更在于全社会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湿地,为把大沾河湿地建设成万物共存、生态和谐的自然保护区而努力!

湿地保护发布会【第三篇】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世界湿地日”。作为湿地资源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制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湿地保护基础工作和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我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当前我省湿地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保护任务还相当艰巨。为促进全省湿地保护的健康发展,我们举行省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林业局局长贾崇福先生、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张涛先生、省旅游局副局长窦群先生、省林业局副局长刘建武先生,向大家介绍全省湿地保护和“‘湿地年’主题系列活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2-02-02 10:03:11)[陈强]: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下面,请贾崇福局长介绍山东“湿地年”主题系列活动的有关情况。(2012-02-02 10:04:34)

[贾崇福]: 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林业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林业工作的各界人士和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新年伊始,我们在这里举办2012“湿地年”活动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主要任务是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和支持湿地保护工作。下面,我就山东湿地工作和“湿地年”活动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2012-02-02 10:05:36)[贾崇福]:

一、湿地的基本含义及我省湿地资源概况 对于很多人来说,湿地是一个比较生疏的概念。“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字面的意思,就是潮湿的土地。我们常见的池塘、湖泊、沼泽、滩涂、水草地、水稻田都属于湿地的范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湿地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既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又是地球上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生态之基。健康、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而且在维护生态安全、气候安全、淡水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12-02-02 10:06:22)

[贾崇福]: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是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包括了《湿地公约》列出的全部湿地类型。全国湿地总面积约3848万公顷,占世界湿地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1992年我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负责推动湿地保护和执行工作。就全省的情况来讲,我省湿地资源丰富而独特,湿地种类多样,湿地风光秀丽。全省共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5大类、23种湿地类型,几乎囊括了湿地分类中5大类28种的全部类型。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湿地全省为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约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20。全省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活着全国已发现的二分之一以上的生物物种,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鸟类占全国的25%,荣成保护区是国内最大的大天鹅越冬种群分布地。滕州滨湖等各湿地公园各具特色,有的湖面浩瀚水鸟翔集,有的水草丰美鱼虾游弋,有的水光潋滟花姿绰约,有的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既有沧海桑田的雄浑,又有黄龙入海的壮观和长河落日的静美,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在逐年增长。这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2012-02-02 10:07:47)[贾崇福]:

二、我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在2009年底召开的全省林业改革与发展会议上,省委书记姜异康指出要继续实施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重点林业工程,要重视湿地管护工作,积极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近海海域、岛屿滩涂、南四湖、东平湖、黄河三角洲、黄河故道、骨干河道和入海河口等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修复与保护。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林业牵头、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原则,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科普教育活动、南四湖开展的万人签名活动、东平湖开展的摄影书画比赛、青岛的挽留海鸥行动以及连续多年开展的齐鲁环保世纪行、沿海湿地行、绿野寻踪等大型活动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湿地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过去人们把湿地看成是荒滩、荒水、荒地,现在认识到湿地是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多种效益的自然生态系统,为湿地管理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湿地,爱护湿地,支持湿地保护事业。二是湿地保护基础工作逐年加强。全省先后进行了湿地、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摸清资源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05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林业局、省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的通知》;2006年编制下发了《山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6-2020年)》。先后开展了多项课题,取得50余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012-02-02 10:13:52)

[贾崇福]: 三是湿地保护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国家先后批准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马踏湖、单县黄河故道、黄河河口生态补水、微山湖湿地修复等一批湿地监测和保护恢复工程,总投资1亿余元。在国家骨干工程的带动下,各设区市、县(市、区)普遍加大了对湿地保护修复的投入,全省完成湿地保护工程投资13亿元,提高了保护管理能力,有效地保护了全省50%的湿地野生动物种群、70%的湿地高等植物群落和40%的湿地生态系统。四是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7处,总面积62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35%,其中国家级保护区3处,省级5处,市、县级9处。建立湿地公园61处,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14处、省级37处。建立湿地示范区2处。基本构建了适合区域特点的湿地保护总体框架,一批焏需保护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五是湿地立法和规范化建设有新进展。省里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山东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目前已经完成《山东省湿地修复和保护办法(草案)》的调研起草工作,争取年底前由省政府批准实施。湿地管理机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2012-02-02 10:16:32)[贾崇福]:

三、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我省湿地保护事业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湿地面临着围垦改造、污染加剧、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破坏和威胁。加之我省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湿地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能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存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重局部、轻整体的现象。二是天然湿地数量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围垦、改造、污染、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过度开发等问题在一些地区还较严重。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布局和类型还不够完善,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设施、管护设备建设力度不够。四是规范化管理较薄弱,能力建设有待提高。(2012-02-02 10:17:04)

[贾崇福]: 我省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迅速,资源环境压力大,湿地一直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生态资本,维护全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事关全省人民福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对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判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湿地生态保护的突出问题,加快湿地保护事业发展步伐。(2012-02-02 10:20:11)[贾崇福]:

四、2012“湿地年”主题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

“十二五”时期,我省湿地保护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和省对湿地保护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山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6-2020)年》、《山东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2011-2020)》所提出的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使天然湿地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自然湿地有效保护面积达到70%,初步缓解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湿地、保护湿地、发展湿地的浓厚氛围,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湿地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省林业局、共青团山东省委、省旅游局、齐鲁晚报、大众网等五家单位决定联合开展“2012山东省湿地年主题系列活动”。(2012-02-02 10:20:47)

[贾崇福]: 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二二三”。即以“湿地年”活动为一个总抓手,实现湿地保护工作“两促,两推,三抓”。

“两促”一是促进湿地规划工程的实施。要有重点、分步骤的实施一批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退化或遭破坏的湿地,因地制宜地采取自然修复和各种生态技术工程修复措施,恢复原有湿地的结构和功能。二是促进湿地保护立法建设。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制,研究建立并完善湿地确权管理、开发占用控制、补偿恢复,以及湿地保护检查、考核、奖惩等相关政策与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间湿地保护管理的合作机制,以及社会参与湿地保护的机制,共同协调配合强化湿地保护。“两推”一是推动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加强重点湿地保护,抢救性地划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将全省典型自然湿地、重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重要水源地等重要湿地纳入保护范围,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二是推动湿地管理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湿地公园的申报、晋升和评价制度。要加强现有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纠正个别地方存在的“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状况,抓紧完成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范围、界限勘定和确权发证工作。

“三抓”一是抓投入。通过切实有效、深入扎实的工作,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增加湿地保护的公共财政投入。积极探索和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试,为在全省建立这项制度创造和积累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在统一规划指导下,鼓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建立湿地公园、保护小区和保护点,多种形式发展湿地保护事业。二是抓宣传。通过大规模、多层次的活动和媒体的支持参与,以媒体的力量呼唤起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和共同关注,进而促进决策者的观念转变,推动形成有利于保护湿地的机制。三是抓湿地产业化发展。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口号是“湿地旅游,一种美妙的体验”。树立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理念,积极探索和推广在保护中科学合理利用,在科学合理利用中巩固保护成果的模式和机制,促进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12-02-02 10:21:14)[贾崇福]: 今天举办的启动仪式,标志着“湿地年”主题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分为全省性活动和各市自主活动两个层级。全省性活动主要策划设计了六项重点。一是8月份举办“黄河湿地网络”高层论坛。目的是总结交流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探讨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黄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保护,进而推动在更广泛区域构建和完善湿地保护科学机制,促进国家、区域、部门、地方和项目区各层次湿地保护规划体系的建立。二是3-10月举办“发现美的眼睛”我心中的最美湿地网上评选活动。发动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上投票,对全省所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进行评选,充分展示近年来湿地保护与发展的成果,增强全社会对湿地的关注度,进一步形成关注湿地、保护湿地、发展湿地的社会共识。三是从现在开始到11月底,举办“生态与美”湿地风景摄影大赛。通过国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参与,为湿地风景留下最亮丽的留念,传播弘扬生态文化,向民众推广低碳生态、惬意休闲的湿地生活;倡导生态旅游,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摄影获奖作品结集出版《山东湿地》大型画册。四是在7-9月份,举办“千里走湿地”湿地生态体验走访活动。通过记者与普通民众代表深入湿地进行体验访问活动,宣传湿地的功能与作用,提升全体民众湿地保护意识。五是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举办“对话湿地”全省湿地知识大赛,普及湿地知识,推动湿地建设、管理、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六是长期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从我做起”湿地志愿者行动。特别是提高青年群体的湿地保护意识,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

通过上述活动,有力地促进湿地规划工程的实施,促进湿地立法建设;推动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推动湿地管理规范化建设;通过活动带动抓投入、抓宣传、抓湿地产业化发展。(2012-02-02 10:21:40)

[贾崇福]: 同志们,湿地年主题系列活动将由发起部门单位联合组成组委会,建立工作联动机制,认真搞好组织发动,形成强大活动声势,确保系列活动切合实际、取得实效。除全省性活动外,各设区市也将围绕湿地年分别组织1-3项大型活动,体现本市特色,突出保护主题。欢迎各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多参与、多跟踪、多报道湿地保护工作。通过全省联动、上下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朋友们,湿地是地球之肾,没有湿地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安全;失去生物多样性,就失去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管理和恢复好湿地生态系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2012-02-02 10:22:03)[陈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提问时尽量简洁明了。(2012-02-02 10:22:42)

[记者]: 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今年世界湿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那么请问省旅游局将如何开发利用湿地,从而做到既能保护湿地,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2-02-02 10:41:33)[窦群]: 我省的湿地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的近海及海岸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和微山湖湿地。为了科学开发利用湿地旅游资源,省旅游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科学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是不可取的,开发利用的首要原则是保护生态,发展持续化。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是我们的基础,开发服从保护,一定是作为保护者的角度去参与开发活动,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根据湿地特点,科学开发规划旅游项目,并注意资源环境的可承载力,防止过度开发。我们省类型多、资源丰富,我们有很多的湿地资源可以开发及下一步我们按照要求在保护的基础上得以利用。第三是发展大文化,我们的湿地也是生态文明,我们省的湿地资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我们的品位高,我们的黄河和运河都是世界级,和当地的文化都紧密的结合。再比如说微山湖和红色文化结合的好,我们湿地的景区和当地的文化紧密结合,下一步我们通过开发旅游,使这些资源进一步的整合。我们省的景区,包括我们的微山湖、入海口,已经是我们的4A景区,使他们成为我们省的精品旅游景区,我们省里在多年来推广好客山东的基础上,一个是我们的大海品牌,我们的六句话很简单,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运河在这里重现、长城在这里始建、奥运在这里扬帆。我们最近提出六个品牌,三个是我们的湿地相关的。我们下一步要大力推广公益性的旅游,今天我们的黄河入海口的景区实行了免费进入,通过这些把我们的这些作为保护湿地和合理利用湿地的渠道,与生态山东建设相结合,提高广大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12-02-02 10:43:29)

[陈强]: 会后,大家如有感兴趣的问题,可对有关方面负责人等进行专题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2012-02-02 10:44:30)

保护湿地【第四篇】

保护湿地,守护水资源

2013年2月2日是第1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确定为“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宣传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

龙泉湿地资源非常稀缺,除农田外,主要为河流、水库,面积狭小,其中最大的湿地为紧水滩水库,面积公顷,其次是龙泉溪,面积公顷,梅溪居三,面积公顷,湖泊、沼泽数量极少,面积更小。据龙泉市湿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湿地虽然规模较小,却类型丰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都有零星分布,尤其高山湿地,如瑞垟水库、凤阳湖、天平湖,更显珍贵。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控制污染、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我市为三江之源,保护优质水资源尤为任重道远。同时,无论库区还是溪流两岸,抑或高山湿地,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风光秀丽,是最佳的山水文化旅游胜地。

近年来水资源常常受到各种污染,不同程度地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希望广大市民通过“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行动起来,保护湿地,守护水资源,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

王远长

我省湿地保护工作总结【第五篇】

我省湿地保护工作总结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对湿地保护十分重视。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吉林省湿地保护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机构——吉林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在机构设置上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呈现了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在法规制度建设、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及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初步建立了湿地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确立了湿地保护部门的职责权限,法律程序和处罚标准。在向海、三湖、雁鸣湖等三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颁布实施了专门的保护区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使我省湿地保护立法工作进入全国前列。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省连续16年全面禁猎,湿地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湿地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湿地及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使湿地保护步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

——编制完成了全省第一个湿地保护十年规划。2012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吉林省湿地保护规划》。这是我省湿地保护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极大地促进和推动我省湿地保护事业规范有序、又好又快的发展。

——加强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抢救性地建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目前,全省已建立湿地保护区18个,其中,国家级湿地保护区10个,省级湿地保护区5个,保护小区3个。建立湿地公园12个,其中有10个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立,使全省35%的天然湿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使大量湿地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了较大恢复和增长。据莫莫格保护区监测,2012年春季在莫莫格保护区停歇的白鹤达3800多只,占全球白鹤数量的95%以上,因此,莫莫格被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称为全球最大的白鹤停歇地。此外,还建立了省级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监测管理站,向海、莫莫格、龙湾等6个生态监测管理中心站,29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监测站(点),对加强湿地及野生动物科学保护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开展了湿地资源普查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了国家林业局在我省开展的湿地资源调查试点任务,查清了我省湿地资源状况,以及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利用、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对全面加强我省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遏制湿地萎缩退化的趋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步伐,启动实施了“引霍入向”、“引嫩入莫”、“引察济向”等重点工程,为保障向海、莫莫格等重要湿地的长效补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在向海、莫莫格、哈泥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了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在吉林市的松花湖和长春市的净月潭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对重要湿地保护恢复都发挥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广泛开展了湿地宣传培训与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吉林省湿地保护规划》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积极创造条件,与国际保护组织开展合作交流,先后与湿地国际(w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鹤类基金会(icf)、全球环境基金(gef)等组织,合作开展了白鹤栖息地、保护区水资源管理及东北农业(玉米)——湿地示范等项目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面对吉林省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现状,吉林省林业厅表示: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扩大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这将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全省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强化有效措施,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近阶段,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天然湿地保护与恢复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保护管理政策机制为动力,着力推进法治体系和保护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湿地宣传和培训,全面加强科学管理措施,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吉林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确保湿地保护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出湿地的特殊作用,吉林省林业厅将着力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一是加大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根据《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的要求,从2013年开始,建立和实行“重要湿地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在重要区域先行开展试点,待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省推开。

二是着力推进湿地保护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提高保护能力和水平。抓紧新建一批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让优美的湿地景观扮靓吉林大地,为让吉林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作出新的贡献。

三是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对功能退化萎缩严重的湿地,积极采取退耕还湿、引水保湿、生态移民、污染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科学修复,努力恢复或增加湿地功能。四是加大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财政对我省湿地保护资金和项目支持的基础上,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加快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稳定生态保护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五是增强湿地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以湿地生态景观建设为特点的生态城镇化发展。发挥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湿地生态旅游活动,创建“湿地人家”等生态旅游品牌。重点扶持湿地芦苇业、湿地养殖业发展,全方位开发利用湿地生态资源。

六是强化湿地宣教和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普及湿地知识,弘扬湿地文化。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资金,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35 3054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