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总结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高二历史总结精编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二历史1

一、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充满信心全力冲A

“小高考”毕竟也是高考,同行们调侃高二理科历史地位比高三还要重要,因为冲到A就可实现高考加分。而在江苏高考多一分总分全省排名就上几千名。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有冲A意识、目标和信心,激励学生要有“我就是为A而生”的勇气与豪迈感。学生的学习潜能无限,但要靠我们教师用爱心、耐心、智慧去唤醒、激发、点燃他们的无限潜能,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二、抓纲抱本夯实基础,做到记忆准确、理解到位

信心源自实力,只有知识基础扎实到位才有可能实现心中目标。“小高考”历史试卷说白了就是活材料、死知识。对基础知识要做到“死去活来”。在“小高考”冲刺阶段,3本书、25个单元,平均每天按考点要复习一个单元,还要对前一个单元进行滚动式复习,与遗忘作斗争。这么多知识如何读?每一单元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原则来进行。第一个“总”即从整体上驾驭知识单元,形成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分”即对任何一个知识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认知规律边读边思,从微观上落实具体知识点。读书时特别要注意阶段特征、时空概念、关键词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并把不熟的知识点标注在考点上,下次复习再拿出来读,千万不能熟的依然熟,不熟的永远都不熟。最后的“总”即再次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形成对本单元的规律性认识。冲刺阶段的20多天里,我们每节课都要检查基础知识落实的效果,并把它称为“地毯式”扫雷。这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三、科学训练,尤其注重材料解析题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历史“小高考”中还有10%左右的分数在书外,要求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它侧重检查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及方法等,例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以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等。除了课堂上教师要对以上史学观点、方法进行渗透外,还要通过典型题目训练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冲刺阶段,学生不能只做选择题、判断题,后面3道大题一定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因为这3道平均每道只能扣1分,分析、归纳、结合材料提炼、上升认识等能力均在此体现。如果不做,这些能力就得不到训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高二历史总结就到这里了,希望在高二历史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高二历史总结2

在当今文科综合高考模式下,历史试题更强调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观性试题强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坚持能力立意、突出思维的发散性。新课程高考已不再是仅仅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而是更多地通过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

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 申出的知识和观点。考查考生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能力就成为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

从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分享:

1.注重历史规律性知识的总结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内容包括三本必修,还有四本选修,可谓内容繁复。如何应对高考要求?除了紧扣《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抓好主干知识外,更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联系、多比较,善于总结规律性知识。

如中国近代史上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考虑。如: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英法列强向外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必然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既定的侵略方针的结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了维护其在华的侵略权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大规模侵华是为了转嫁国内危机。又如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基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及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分别成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又如生产关系的调整如果适应生产力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会阻碍经济发展。比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最终确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违背了客观现实,使我国经济建设事业遭到极大的损失。

其他的诸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学习中善于总结规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和主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发现没有多少题目是考生非得记住准确的历史年代才能作答的。这样命题的目的是希望考生从繁重的历史记忆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感受和想象上。从客观题的量性分析看,题干要求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分别是“反映了……”和“表明了……”,这说明命题者主张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

但历史学科本身决定了不能没有基本的历史时空观。从近年的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时空概念错乱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这个问题:一是进行专题复习之前先梳理时间线索;

二是转变复习观念,把重点放在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上。如考生不一定需要知道一战、二战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但一定要知道它们分别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三是灵活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建议考生抓大放小、重理解轻记忆。抓大放小,即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即可,不需要记忆具体的历史时间;重理解轻记忆意味着历史学习的领悟能力比死记硬背的能力重要。

3.掌握准确审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

材料题是最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一种题型,这意味着读懂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首先,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再者,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最后,答案组织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4.掌握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从高考命题趋势看会加大对考生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能力的考查力度。一般说来,解释是应该多样化的,对于任何历史现象考生都可以提出见解。例如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拥有众多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明,为什么没有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创近代世界?中国在许多领域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目前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有三种:一是美国历史学家马克·艾尔温的观点——人地比例失调,人多地少,劳动力便宜,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不迫切;

二是中国历史学家林毅夫的观点——科举制度浪费了人的智力;三是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儒学尊重老年人,轻视青年人;尊重过去,轻视现在;尊重权威,轻视变革。

由此可见,对于任何历史问题,都不可能只有唯一的、最终的解释。对于“李约瑟难题”,考生一样可以提出见解。同样的道理,对于其他历史问题,考生也可以大胆地提出见解。当然,要提高解释能力,考生首先要理解教材知识,然后增大阅读量,认真思考,提出合理见解。

最后要强调的是,文科考生的文字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答,回答历史问题更不可写成“散文”。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用正确的观点和恰当的语言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因此,加强对基本历史概念的掌握,加强对文字表述能力的训练仍是广大考生备考的重点。

高二历史总结3

关键词:探究;归纳;方法;新课程

学习是有章有法的,但却没有固定的章法,即“学习有法而无定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环境下,如何探究优化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中要不断地探索、归纳、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习方法的选择,笔者有以下不成熟的见解,写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章节导言法

教材每章的开头都有一个导言,其目的在于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有关章节及相关内容的历史知识,加深对整章内容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理解基本内容、基本线索及抓住典型特征的能力。通过导言,学生可以掌握某章历史的主要内容及各节次之间的关系。例如,《历史必修(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的导言主要讲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期国家统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到唐宋时期三教合一,儒学得到新发展,形成了理学、心学;明清四大思想家的出现,又给儒家思想增添了新的色彩。导言从整体上告诉我们儒家学说从创立、发展、确立统治地位、出现危机到重兴的发展过程。导言掌握以后,对本章知识就一目了然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儒家学说的发展过程。

二、历史比较法

比较是最主要的历史研究方法之一。“要寻求历史的规律性,不运用比较法,就难以独立地找出多少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性。”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编排是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历史比较法尤其适用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如,《历史必修(Ⅰ)》中第三课,汉朝在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时所采取的政策有“削藩策”和“推恩令”,可以对其进行对比得出两种政策的优劣得失。又如,《历史必修(Ⅲ)》中第四课理学和心学的对比等。如果能够运用表格对比分析和记忆,就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历史知识。在高考中,比较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体现在各种题型中。它要求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对比,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概括其规律,揭示其本质,形成比较思维能力。在历史学习中经常性地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自己较好地发掘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隐性关系,归纳其共性与个性,从而培养自己的概括、综合、分析、鉴别能力。

三、评价讨论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试题更具有开放性,学习历史在于使自己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分析历史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本质的观点有:个性与共性、形式与内容、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偶然性与必然性、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评价历史事物,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政党等理论、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理论等。应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跨度大,容量大,知识面广。但每一章节即可作为一个小专题,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好处的。在学完每一章节时就可以进行归纳总结。所谓归纳总结就是将分散的知识按一定的内在联系或问题中心重新组合。这样做,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收到抓纲举目、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学完后可以归纳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五、目录导引法

教材目录是教材内容的总纲,是教材知识体系的主干。教材目录的学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下转第17页)

(上接第16页)1.利用教材目录,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比如,旧版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共五章,除第五章专题介绍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与阶段划分无关外,其余四章明确标志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四个阶段,依次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从节题上看,第一章包括两方面内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及其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第一、三、四节)、早期殖民活动(第二节);第二章包括三方面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到来(第一、二、四、五、七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节)、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第六节);第三、四章均包括资本主义发展、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争夺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分析四章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世界近代史的四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关系史,其中第一条线索是起主导作用的、体现历史发展进程本质的主流,因此说,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2.利用教材目录,结合教材内容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比如,旧版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六章标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它高度精练地概括了1956~1966年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是“探索中曲折前进”,是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六、比较辨析法

类比迁移,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性,提高解决同类历史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学习过英国工业革命,熟悉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由此,我们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就可据此联想、归纳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高二历史4

如:《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中国近代史”第一步:本专题总结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共同的主题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探索救亡道路,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②主要过程A.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学器物(军事技术)抵御侵略(制夷)B.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辛亥革命激进派(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学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学思想(资产阶级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③认识:救国、爱国、进步;救亡图存与政治运动相结合;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第二步:“中国近代史通史脉络(1840—1949年)”(略)高二年的阶段小通史复习,不必苛求学生能百分百掌握,学生只要有小通史的主干知识体系,形成纵向、横向线索和整体的文明史观,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形成初步的“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通史”框架,有利于在高三复习中学科能力的提高,顺乎高考的命题方向。

二、选修课程的教学建议与对策

“必修课是通史学习,选修课是深入学习,选修命题将大多采用新材料、新情景进行选拔”(杨宁一教授的观点),福建省高考文综的历史学科考试命题中选答题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中选答一个模块的试题,占15%的分值。为此,对高二选修模块的教学提出以下的建议与对策:1.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遵循《课标》,依据《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大胆取舍,灵活处理,重点选择对必修教材具有互补性,以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主线。如:福建省高考试题2009年高考——A.与明治维新;C.华盛顿和孙中山;2010年:A.北魏孝文帝改革;C.甘地;2012年:A.宗教改革;C.康熙帝2.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与深化。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结合必修模块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人物,或以选修模块的知识加强对必修模块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和部分的通史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如:——必修三的《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

三、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归纳知识的异同点

如改革的类型促进社会转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习先进文化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统治阶级自身的改革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改革的影响(阶段性的,长远的本国的,世界的);改革内容的相似点(土地的处理、保守阶级的利益);历史人物历史作用(时代影响、社会的转型、国内影响、国际影响);历史人物的相似优秀品格、人生经验等。

四、加强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洛克

35 1046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