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市水利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汇报交流材料
治水兴水谋发展 砥砺前行谱新章
2023年,全市水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科学应对60年不遇的严重旱情,积极开展审计反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问题整改,顺利完成了水资源管理、河湖长制、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安全等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实施了西坡调蓄水池、金川峡水库除险加固、省市为民实事等28个水利项目,完成水利投资亿元;全市安全生产状况评价全省排名第三,水利建设质量年度考核全省排名第二;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获得全省优秀等次;2023年1-4季度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三。
全市水利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凝结着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和艰辛付出。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水利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一是水资源总量低。全市水资源量亿立方米,仅为全省亿立方米的%。同时,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预测到“十四五”末,全市用水总量将达到亿立方米,水资源缺口将达亿立方米。二是指标性缺水严重。省政府下达的“三条红线”明确我市用水总量亿立方米,省水利厅颁发的取水许可证用水总量亿立方米。受“三条红线”用水总量和许可用水总量限制,有限的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全市近三年实际用水量分别为亿立方米、亿立方米、亿立方米,用水总量分别超红线亿立方米、亿立方米、亿立方米,超用水量主要为超采地下水,其中2022年审计反馈我市超采地下水亿立方米。四是用水结构不合理。2023年全市实际用水量亿立方米(农业亿立方米,工业亿立方米,城镇生活亿立方米,生态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占83%,工业占8%,城镇生活占5%,生态占4%。农业用水占比较重,远超全国的63%,全省的73%。
2024年,全市水利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针对持续的旱情和地下水超采治理,全力抗旱保供水、统筹调度优配水、多措并举抓节水,有效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截至目前,东、西两大河流实际来水2813万立方米,较前10年同期平均减少100万立方米,减幅%。3座中型和1座小(Ⅰ)型水库蓄水合计10218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5530万立方米,减幅%。根据东、西大河历年来水资料测算分析,今年1-5月东、西两大河流预计来水较多年平均减少28%。5月底夏灌一轮结束,3座中型水库基本接近死库容,防旱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市县区要提前谋划,科学应对,全力保障全市供水安全。要严格执行用水计划,严控各轮次水量,尤其是严格执行灌溉一轮用水计划,及时核对轮次用水量,严禁超计划用水。要科学调度水资源,根据来水用水蓄水情况,合理调度水库水量和城镇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供水,全力保障上下游、各行业均衡受益。夏灌期间皇城水库出库流量控制在22秒立方米以内,西大河水库出库流量控制在18秒立方米以内。抓好引硫工程调水,根据气象条件,力争3月中下旬开展除冰调水准备工作,尽早下闸调水。要抓好水情宣传工作,积极采取集中宣讲、入户走访宣传、印发宣传品等多种方式,开展水情形势和“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政策宣传,帮助群众合理确定种植面积,确保种一亩成一亩。
县区和各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甘肃省关于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金昌市2023-2025年节水行动方案》,充分发挥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合力抓好节水控水工作。县区要按照新修订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制定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农业节水方面,要积极推广窄膜宽窄行、浅埋滴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推进适水种植和量水生产,坚决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工业节水方面,要有序开展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用水绩效评价和水效对标行动,对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偏低、单位产品用水量达不到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企业,限期改进。2024年创建省、市级工业节水型企业2家。城市节水方面,要加强城市供水管网节水改造,完善供水管网漏检制度,逐步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落实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严格落实一户一表、分户计量收费规定;加大对公共机构、宾馆、餐饮、洗浴、医院、机场、车站等场所节水执法检查力度,节水措施落实不力的用水单位,限期整改。
一是严格落实用水总量管控。县区和各用水单位要严格按照今年市上下达的用水计划,将水量分配落实到灌区、乡镇、村组、用水户。农业用水特别是取用地下水,要坚决落实计划审批、刷卡充值、取水计量、轮次控制等各环节管理,坚决杜绝超面积配水。要加强对重点用水企业、特殊行业用水的监督管理,强化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倒逼企业提升用水效率。二是严格取水许可。凡是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发展、城镇建设、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布局,严格进行水资源论证,未开展论证或论证未通过的一律不得审批。严格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节水评价未通过审查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依法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三是严格用水监测。县区政府要全面排查复核机井计量设施安装、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缺补漏,实现计量设施安装全覆盖并建立计量设施档案,将可兼容计量设施数据先行接入国家和省级监管平台。
《金昌市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问题整改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县区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特别是县区要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和压采方案,综合采取高效节水灌溉、休耕轮作、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严控农业灌溉面积,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要全面摸清地下水超采区取用水现状,将地下水压减水量落实到超采区,分解到超采区范围内的乡镇、村社和每一眼机井,按照“年初配置、轮次配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要求和单井控制取水量,逐井分解确定各灌溉轮次控制用水量,建立台账,紧盯落实,确保完成2024年压减地下水2627万立方米(永昌县377万立方米、金川区2250万立方米)的目标任务。
一是抓实重点工程建设。今年中央和省上已下达我市投资亿元(中央亿元、省级亿元),计划开工建设水利项目13个。省上调度的4个项目:东河灌区水源保障、东大河南坝路至入河口段河道治理、金川峡水库除险加固、金川区亮峰沙沟河道治理工程。这4个项目均为国债项目,省上要求3月底开工率要达到60%以上,6月底全部开工建设,年底前资金支付率100%。市上调度的2个项目:永昌县水系连通基础设施建设、金川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县区要抓紧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3月底前开工建设。二是抓实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中央已下达272万水利发展资金,县区要按照制定的计划,高标准完成40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和20处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提升任务。要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做好常态化水质检测,确保农村供水安全。三是抓实项目前期工作。启动金昌市水网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争取水指标,加快推进引大济西工程前期工作。同时,抢抓万亿国债等政策机遇,积极谋划推进灌区水源保障、灌区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做足做实项目储备。
一方面,推进河湖生态治理。进一步压实河湖长责任,常态化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整治,对全市已划界的47条河流突出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整治,确保清账销号。积极创建美丽幸福河湖,金川区要做好紫金花海市级创建和金水湖省级验收工作,永昌县要做好金川河焦家庄段创建工作,积极争取将金川河北海子段列入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要及早谋划,开展绿色小水电创建,力争完成金川峡和二坝输水渠3、4、6号等4座绿色小水电站的创建任务。积极开展河道采砂管理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对开采、加工、计量等方面实施全过程监管。县区要强化宣传报道,在《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不少于10篇。另一方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强化水保监管,持续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审批、报备、核查录入等工作。抓好示范项目建设,省上已下达资金1600万元,县区要提前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高标准完成永昌县焦家庄马营口集中安置点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确保年底前完成工程进度、资金支付100%的任务。
一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区要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督促运行管理单位和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水库大坝、水电站、水闸等重要设施安全运行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开展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工程质量安全、项目稽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等专项督查,推动水利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二是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压实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大坝安全责任人和调度指挥、监测预报、巡查防守、险情抢护等全链条工作责任。要强化汛前,汛中、汛后各项应对措施,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和山洪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隐患,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提升紧急避险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强化汛期值班值守。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制度,及时做好雨情、水情、险情、灾情报送,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