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多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尤其是在2024年两会期间作出系列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助推力。一方面,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来看,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第一,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特点。新质生产力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具有创新驱动、高效、绿色、可持续等特征。第二,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来看,近几年,国内外学界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任务、面临的挑战及成因、前景与途径等展开深入研究,取得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以“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鉴于此,在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属性的基础上,对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前景与途径展开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属性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形式;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必须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堵点卡点;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二)新质生产力的属性
第一,创新性。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生产力,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技术上,还涵盖了多个层面,如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经营方式等。
第二,科技性。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是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手段的新型生产力。
第三,高效性。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技术含量高、效率高、质量高。追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高效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
第四,环保性。新质生产力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第五,先进性。新质生产力凝聚了深刻的理论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所产生的基础性成果。概括起来就是: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的属性、科技的属性、高效的属性、环保的属性、先进的属性。这些属性使得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要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及挑战
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力。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技术创新和转化难题;要素配置和优化问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压力;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壁垒问题;国际竞争激烈。
(一)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满足适应新的经济状态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由偏向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向重视质量、效益的集约化增长转变。在这一环境中,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经济优质发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满足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需要。省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但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省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省地处边疆地区,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经济联系紧密,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省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省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保护民族文化的任务十分繁重。省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目前,省的研发支出在GDP中的占比相对较低,在缺乏资金支持的环境中,高新技术企业落户X省的意愿不强。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难以生成新质生产力,对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形成阻滞。
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区域发展平衡问题,但目前省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地理上来看整体上呈现“中北部经济发展水平高、四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对省的经济发展整体速度形成阻滞,而且阻碍了新质生产力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第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需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来推动,但是目前省一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的发展十分滞后。除此之外,很多传统产业面临技术瓶颈、市场萎缩、人才紧缺等问题。新质生产力在省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正受到这些问题的制约。
第四,绿色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必须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省拥有“植物王国”的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省在绿色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完成绿色发展任务,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和保障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相对平衡,一些地方尚未有效实现这种平衡,导致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阻滞。
第五,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具体到省来看,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必须创造开放的环境。近年来,省的开放程度稳步上升,但与沿海省份相比,省的进出口水平、利用外资水平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阻滞了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这也表明省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方面的提升空间依然较大。
(三)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第一,技术创新和转化有待加强。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突破与转化来发展新质生产力,但科技创新的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技术风险大,实现科技创新并非易事。除此之外,市场接受度、技术成熟度、政策扶持度等因素也在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挑战,阻滞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第二,要素配置和优化有待增强。创新要素配置和优化传统生产要素,是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但是省一些地方的要素市场不够成熟、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形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挑战,对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形成负面影响。
第三,产业结构转型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这是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这一挑战的重要原因。这一矛盾尤其表现为省面临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压力:第四次科技革命出现后,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已经难以在竞争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由此形成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从省的情况来看,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转型带来了明显压力——省的经济发展明显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需求,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烟草、矿产等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短时间内实现成功转型的难度较大,对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形成不可忽视的阻滞。
第四,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壁垒。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机制的支持,但目前省一些地方的科技创新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存在短板和不足,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有待进一步革新,整体上表现为这些地方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形成“绿色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等挑战,对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形成阻滞。
第五,国际竞争激烈。省是边疆省份,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的沟通与合作。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抬头态势、技术封锁和知识产权之争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情况对国际合作形成负面影响,形成“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挑战。
三、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与途径
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广阔,实现这一广阔前景的途径主要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稳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相关政策创造有利的实施环境;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
(一)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前景
第一,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任务,在这一基础上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来抓。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使省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把“优质”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第二,充分利用独特优势。省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基于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借助发展生物医药、旅游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来建设有X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使X在工业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力量。
第三,对外学习借鉴。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借鉴相关经验和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来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如借鉴其他地区在高端制造业、集成电路与光电集成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经验和模式,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自身发展定位,在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省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政府大力扶持引导。政府引导扶持力度的加大能够保障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省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且十分重视与周边地区共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合作方的经济交流,这些举措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乃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省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第一,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对重点核心技术研发创新的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大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第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有效完善要素市场体系,稳步推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效能,夯实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进一步开发和运用大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使其能够在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稳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传统产业的变革,使其转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以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助推新经济、新业态及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有效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不同产业能够实现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第四,为相关政策创造有利的实施环境。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放管服”改革,稳步优化营商环境,使企业成本得到降低,市场活力得到激发。
第五,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为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我国有必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贸易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培养,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以有效基于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