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范文【精编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范文【精编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一篇】
松鹤村民委员会地处旧城镇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千米,全村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有松鹤、乐业、三家三个村小组,耕地面积2046亩,其中:水田1120亩,旱地926亩,是典型半山区村。全村总人口4885人,人多耕地少,仅有的926多亩旱地大多是坡耕地,水利条件及田间道路建设极差。20xx年实现粮食总产1498吨,烤烟150300公斤,蔬菜643040公斤;出栏生猪13552头、牛382头,羊1196只,肉类总产量达1230吨,;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7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75元。
近年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松鹤村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入手,大力发展小城镇、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及教育、文化等事业,因地制宜,大力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效很大,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低。该村委会属板桥河水库灌区,境内没有像样的水资源可利用,历史以来大部分耕地依靠板桥河水库开闸放水来栽种。
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委会经济总量不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存在收入普通偏低,增收困难的问题。表现得尤突出的是贫富差距极大,相当部分群群众还比较贫困。
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滞后。该村委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及部分蔬菜,除烤烟外,大部分属传统生产方式经营,且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严重滞后,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产业调整困难,群众意识不高。镇、村都积极想方设法,努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困难极大,阻力不小。如今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万寿菊生产,在当地特别是三家、乐业村小组,相当部分群众意识不强,急功近利,未把耕地的科学种管当回事。
第三产业发展慢,品味档次不高。该村委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绶慢,且档次不高,大多属粗放式的经营管理,这与其地处交通要道,集贸中心区,人流物流集中的地位相不相称,第三产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5%。
对策措施及建议。
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州委提出的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四村具体目标,应扎实抓好以下工作,切实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加大帮扶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仍需从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千方百计争取支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特别是干旱年景,群众生活用水却极为困难,更谈不上生产用水。因此,除完善现有水利设施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家庭水窖,田间水窖的建设上来,争取80%以上农户建有水窖,省效缓解缺水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发展的问题。
抓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积极进行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抓好传统支柱产业烤烟外,应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药材、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走多业并举的路子,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已到了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鼓励农民承包土地适度流转于种田大户、种田能手上,特别象靠临矿山的村民小组更应如此,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是相应的合作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提升品味档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当地起步早,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车流、物流的增多,第三产业发展在该村委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应本着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支持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组织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群众增收致富的带领者。同时,要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把年轻的、积极性高的、责任心强的、追求进步的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来,为基层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后备人才。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文明村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多创建活动形式,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久,社会主义精神,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扫除陈规陋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文化,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把该村逐步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二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软环境建设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按照“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把手”抓“一把手”,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镇人大主席、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由全体班子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各单位(部门)、各村委软环境建设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明查暗访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同时,结合**镇实际,制定并下发了《**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作了周密部署,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程序规范。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二)深化学习,解放思想。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新思想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工作的大发展。整个学习讨论活动真正做到与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推动**全面发展相结合。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破除了因循守旧、养尊处优、四平八稳的思想意识;破除了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看摊守业的平庸观念;破除了阻碍发展的一切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增添了有大追求、干大事业、谋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敢想、敢闯、敢干,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全面提高了广大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了为镇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提高了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本领。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
(一)强化措施抓落实。2月25日,**镇召开软环境建设暨优质服务公开承诺大会,全镇24个单位就优质服务进行了公开承诺。同时,镇党委、政府采取9条措施,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一是领导加强分管联系工作,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二是纪委组织协调,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三是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四是年终进行民主测评,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五是量化分解工作目标,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六是严格工作考评,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七是年终进行述职,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八是镇直单位领导(办、站所长)进为民服务中心、公章进中心,面对面服务,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九是将各单位优质服务承诺事项打印成册,发至各村委、企业,接受社会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
(二)创新制度抓落实。为加强政企联系,促进招商引资,镇党委、政府于3月6日召开了驻塘企业家恳谈会,创新制度,共谋发展。一是建立了互通信息的反馈机制,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信息反馈的平台,使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互通,做到信息及时反馈,问题及时沟通,矛盾及时解决。二是建立了打击违法犯罪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警务室、村委支部及企业保卫部门三方联动作用,齐抓共管,形成打击侵扰企业违法犯罪的合力。三是建立了招商引资的互动机制,聘请驻塘企业家为**的招商引资顾问,充分发挥企业家对市场信息把握的优势,为**招商引资建言献策出力,以商招商。四是建立了和谐平安的共建机制,政府、企业充分合作,共同打造和谐平安的**。
活动总结。
二是抓好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做好镇为民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了办站所长进中心、公章进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使镇为民中心成为实施行政审批服务的唯一窗口,真正做到便民利民。相关事迹被云南经济日报报道(见《云南经济日报》xx年4月1日c1版)。三是抓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着重抓了“流程再造”工作,对各项服务项目进行清理优化,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消减前置条件,提高办事效率。四是抓好首问首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三项制度的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昆明市首问首办责任制规定》、《昆明市服务承诺制规定》、《昆明市限时办结制规定》的实施细则,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五是建立了软环境建设监测点。在党政办公室、经贸(安检)、农科、水务、林业、为民服务中心等部门和各村党支部建立了软环境建设监测点,设置了20名监测员,对机关作风、行政效能进行监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改善。
三、推动发展有成效。
围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等方面,分解责任,狠抓落实,通过党政领导班子和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取得成效。
(一)整改措施有成效。一是大力解放思想取得实效。全镇上下形成思想统一,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领导班子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打造出一支敢闯敢试、敢于担当、有风险意识的工作队伍。二是树立良好形象取得实效。三是打击违法犯罪取得成效。深入开展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2月至4月,公安民警夜间巡逻60次,出警300余人次,共查处治安案件21件,破获入室盗窃1件,营造出平安和谐的良好氛围。四是转变工作作风取得成效。全镇上下落实“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的要求,以春耕备耕和确保重大项目在**顺利推进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做到让群众满意,让企业满意。
(二)招商引资有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仇书记在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促进**工业片区发展。目前,全镇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到位资金达亿。一是建立政府、企业、村委的联动机制。将招商引资和帮助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列为领导干部的考核重点,建立健全企业与政府联席座谈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各个部门配合抓的良好氛围;二是不断加大“以商招商”引资力度。由常青树公司牵头引进年产25万吨的干粉灭火剂项目一个,投资亿元,目前到位资金7000万元(注册资金xx万元,机器设备3500万元,土地征用500万元),现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阶段;三是镇内现有企业积极注入资金进行技改和扩大再生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腾隆焦化厂废气回收技改投入资金3000万元,天浩锌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90万元进行锗深化加技改,易隆开发区改造建设投入资金1200万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我镇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加值达5397万元,实现营业收入亿元,总利润1200万元,上交税金650万元。
(三)春耕生产有成效。在春耕生产做到早研究、早部署、早安排。一是抢节令。针对雨季来临相对较晚、气温偏高的实际,我镇算好时间节令帐,做到早准备、早翻犁、早翻挖,以抢收促春耕。二是抓落实。严格把好四关口的落实:烤烟移栽规格质量关口、区域化连片种植关口、品种纯度关口以及栽插用水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关口的落实。同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制度,落实责任,执行问责。三是促进度。取消双休日,严格请销假制度,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到生产第一线,落实一线工作法,以工作作风促进度,以服务热情促进度,以奖惩激励促进度,全力推进春耕生产进度。截止4月29日共计完成烤烟移栽5500亩,占移栽面积的46%,小春收割已完成98%,大春农作物种植已全面展开。整地理墒全面结束,掀起了移栽高潮。
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培养一流的村民素质,打造一流的乡镇环境、构建一流的社会秩序、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的总体目标,努力把**建设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投资热土和创业乐园,对软环境建设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和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切入点、最佳结合点和最佳着力点。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三篇】
我市共有81个乡、99个镇、12个街道,下辖1795个村、34个居委会。xx年末,乡(村)总人口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5%。近年来,特别是我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各乡镇认真贯彻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总抓手,不断提高乡镇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县域经济和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优势逐渐显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市各乡镇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或原有产业的基础优势,上项目、兴产业、培税源,初步确立了本地的优势产业和工业主导项目。庐山区近两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乡镇财政收入约占全区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该区乡镇充分发挥了临江临湖临路临市的优势,在经济结构上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分别打好工业立镇、文化旅游兴镇、商贸活镇三张牌。修水县立足山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仅蚕桑业一项就形成了从制种到销售的一条龙专业化体系。都昌县努力克服工业底子薄、财政实力弱的困难,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鄱湖水产、华意珍珠贝类加工、春天食品等一批创品牌企业、农字号企业、个体民营企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农业结构渐趋合理,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全市乡镇经济结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粮棉油等传统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渐成雏形。xx年,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养殖业比重上升至%。全市初步形成了棉花、油菜生产区域,茶叶、油茶生产区域,蚕桑生产区域,水产养殖区域,蔬菜、花卉苗木生产区域,早熟梨生产区域以及速生工业原料林生产区域等块状经济。修水的古市镇、三都镇还分别被冠以江南花椒之乡江南蚕桑第一镇的美誉,都昌县周溪镇荣获全国最大珍珠核生产基地和中国淡水珍珠之乡两块金字招牌,庐山区赛阳镇成为我市最大的花卉苗木之乡。随着近年农业税费制度的改革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普遍实施,广大农民务农积极性明显提高。各地的农田抛荒现象少了,农民对土地自觉投入的多了。市财政还每年安排400万元实施农业产业化,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市委提出的农业产业化1121工程得到稳步推进。
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各地通过完善小城镇的规模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流动,使一些集镇规模迅速扩张,人口急剧增加,小城镇在各地交通枢纽、边贸集市得到快速发展。修水县渣津镇短短几年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集镇面积达到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万,成为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商贸重镇。特别是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村庄规划和三清三改三配套为切入点,大大提升了集镇、村庄建设品位,全市647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成效明显,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产业村、生态村等示范典型纷纷涌现,一大批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4、支农投入逐年增大,财政增收机制灵活。近年来,国家扩大了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比重、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都逐年大幅提高。xx年,上级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专项资金2个多亿,安排乡村两级转移支付4575万元。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体制逐步得到规范,体制外收费问题基本得到遏制。一些县开始积极探索组织征收新机制,引导乡镇干部从原来的抓税源转变为抓财源工作上来,既缓解了乡镇财政增收压力,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乡镇干部一年到头忙于找税的负担。修水县自xx年起未对乡镇下达财税任务,而是由税务机关依法据实征收,县财政对乡镇支出实行六个确保。庐山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各乡镇基本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建立了支柱财源,同时,按照属地征收、在地统计,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原则,支持乡镇做大财政总量。
打工经济渐成规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学习浙江创业经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xx年,全市乡镇外出务工人员约70万人,劳动者报酬40多亿元,也就是说,70万务工农民在经济收入上创造出了一个与当年全市财政收入大致相当的业绩。农民务工收入约占家庭纯收入的52%,成为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修水县农村劳动力33万人,有近20万外出打工,xx年全县劳务总收入达亿元,为我市劳动力务工总量和劳务收入最大县。庐山区xx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29元,务工收入占其总收入的%。
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肯定乡镇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市乡镇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不够高,加之我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长期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乡镇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发展思路还不够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文化背景、产业基础、领导观念、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全市乡镇发展还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方县乡两级没有很好地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错位发展,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一盘棋的格局,而是你上你的、我抓我的,甚至还存在一个锅争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有的部门不顾乡镇客观条件和客观经济规律,硬性规定增长项目、指标、比例,不仅影响了乡镇因地制宜、扬优成势,而且因片面追求产值、项目,迫使一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举债建设、重复建设;有的乡镇没有着眼宏观谋划,制定适合本乡镇的发展总体规划,而是急于求成、饥不择食,盲目跟风、朝令夕改;还有的乡镇领导作风不实、玩风较盛,有的不能很快适应经济转轨、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不仅工作找不到着力点,而且主动性较差,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缺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发展实力还不够强。据了解,萍乡市5年来坚持采取放水养鱼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乡镇经济,全市财政总收入由5年前亿增至xx年的亿元,年均递增%;xx年乡镇财政收入平均达到万元,较上年增长%;其中,安源区11个镇(街道)财政收入平均达到4059万元。新余市仅26个乡镇,xx年财政过千万元的就有23个,其中超3千万的5个,预计xx年超亿元的乡镇3个。而我市xx年乡镇财政收入仅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过500万元的乡镇仅16个、过千万元的4个,过5千万元的没有。xx年,全市仅4个镇跻身全省百强乡镇。乡镇经济总收入与全市gdp总量比较,规模极小,对提升全市经济总量根本产生不了决定性或重大的影响。在不多的财政收入大户乡镇,有的还是依靠临城镇周边的土地出让收入充实财政,有的是依靠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等拉动税收,这样的收入结构很难保证持续增长势头。在不同地区的乡镇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较多的经济实力弱、增长幅度慢的乡镇,相对抵消了发展快、收入高、总量大的乡镇的经济贡献率。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看,全市培育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亿元产值的龙头企业仅10家,超10亿元产值的还没有,很难在一个地方大范围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3、财源增收后劲堪忧。近年落户我市乡镇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少之又少,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在乡镇没有一家。免征农业税后,大多数依赖农业、收入结构单工商业基础薄弱的乡镇,开始陷入增长乏力、财源不足、收支平衡难度加大的窘境。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低税率从外地引税,有的用财政资金甚至干部工资垫交税款。许多乡镇迫于财税任务的压力,把大部分人员和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协税(买税)上,根本无暇服务三农、发展经济。同时,普遍存在的乡镇债务负担问题不容忽视。绝大多数乡镇负债运行,多的负债达上千万乃至几千万元,少则几百万元,严重制约了乡镇财政发展公共事业的能力,甚至影响到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支农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基层科技等涉农服务体系存在缺位、错位的问题,现有科技人员老化,支农服务人员严重缺乏,制约着乡镇七站八所在服务农业、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产业化经营中,各地普遍缺乏成熟的中介组织,即专业的流通行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制约了农产品闯市场的三级跳。此外,融资难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也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和专业户,无论产品市场前景如何,如果不提供担保或抵押,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
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创业环境有待优化。表现为对业文化培植不够,对创业成功典型宣传不够,对本小利薄的创业者尊重不够,致使创业成功人士没有社会影响,剩余劳动力没有创业冲动,不愿就业甚至打牌为业的现象没有舆论批评。有的职能部门对各类创业主体缺乏政策支持,满足于照抄照转上级有关红头文件,而没有把着力点放在细化配套政策上,放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一些地方的小城镇建设没有形成聚集效应,不能满足全民创业的需求。全市99个建制镇,人口2万以下的有43个,2-5万的47个,有的乡镇中心人口仅几千人,没有一个镇被列为全省规模乡镇。这些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都比较狭窄,对周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低,加之小城镇缺乏非农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又不完善,因而对农村劳动力和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都比较弱,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
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事关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我们建议:
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上谋划乡镇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市、县两级都应制订乡镇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目标,下大力气支持和帮助乡镇把经济搞上去。要坚持分类指导,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先发展起来,建设一批经济强镇,增强乡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各县(市、区)要注意充分发挥乡镇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努力走出一条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各乡镇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力戒重复建设,盲目跟风,一哄而起,更不能无序发展,搞低档次开发,低水平运作,而要立足本地实际,选择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要从打造一批专业乡镇、特色乡镇抓起,不断做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并在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培植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市农村经济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农工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从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全民创业上打开乡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发展小城镇应成为我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建议将全市乡镇大致分为城区乡镇、卫星乡镇、区域中心镇、特色乡镇、其它乡镇五类,抓好规划、建设和管理,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全力支持做大做强,以此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广辟投融资渠道,采取多方投资、谁投资谁收益等形式,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并把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资本与资源的有效对接,使小城镇成为各地农村生产要素的聚集地、特色项目的承载地、商品流通的集散地、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地。对具有发展工业条件的乡镇,要通过发展打造经济强镇;对没有工业发展基础的乡镇,要借鉴萍乡市和庐山区的做法,积极打造园区经济和飞地经济,培育项目孵化园,与项目落地地区共同搞好扶持、服务,争取双赢。
推动全民创业应成为乡镇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和长远之策。要在全市积极培育创业文化,加大各类创业人才和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业的的社会氛围。要制订引凤返巢政策,积极鼓励在外人士回乡创业,促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家、工商业主、专业大户二次创业,通过延伸产业链、项目带动战略,发展特色经济;要充分释放科技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创业潜能,借鉴萍乡市的有效做法,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或兼职参与创业;要努力推动村组干部和农民经纪人围绕农字号创业,支持各地成立各种形式的产业协会和行业商会。
从改进现行财政运作模式上增添乡镇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针对一些乡镇为完成财税任务采取的买税行为,要抓紧建立一套合理的财政增长机制。可推广庐山区属地征收、在地统计,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经验,支持乡镇做大财政总量。县级财政要妥善核定乡镇财政的支出项目和总额,确保刚性支出,免除乡镇为财政正常运转而产生的后顾之忧。要科学确定乡镇实际财税收入基数,对完成预算目标的超收部分,绝大多数返还乡镇。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向乡镇政府提供行使职权必需的资金保证。针对乡村普遍存在的债务问题,一方面要防止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禁止乡镇财政为非生产性支出、基建性项目贷款和任何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严格控制乡镇财政举债规模;另一方面要逐步化解原有债务负担。建议市财政部门对全市乡村两级债务问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清底数,核实情况,健全账目。
对由乡镇政府担保的历年贷款形成的债务以及世行贷款,要坚持谁受益、谁还款的原则,由借款单位或受益人认帐,分期偿还;对因平衡预算或部分支出列暂付款等原因形成的挂帐,可逐年消化,也可由上级财政部门帮助解决。党委和组织部门对选拔使用乡镇干部应树立发展、增收是政绩,消赤、减债也是政绩的正确观念,建立乡镇减债考核办法,将减债与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调动、升迁挂钩。4、从加快支农服务体系的构建上形成全社会支持乡镇经济发展的合力。要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全面发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各种民间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增强农民自我保护和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市、县两级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扶持特色农业和大宗农产品建基地、强龙头、育市场、创名牌,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乡镇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要大力推广都昌县周溪镇围绕珍珠产业组建经济共同体的好做法,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金融部门合理布局农村金融网点,开放小额贷款,通过贴息、融资、财政垫付等形式,增加对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要恢复、健全全市统一的农技服务机构,组建、充实农技队伍,建议借鉴湖南省的做法,对县、乡从事农技推广等公益事业的服务机构实行地方财政全额拨款扶持,同时引导、规范一批面向市场的农技服务性实体和经营性中介机构组织。
从建立激励机制上提供乡镇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建议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关于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制订乡镇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总体要求,加大对乡镇发展的协调调度。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建立一套科学完备、便于操作的乡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乡镇干部激励奖惩机制。把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纳入县(市、区)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工作考察、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推动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领着一级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建议对全市乡镇经济年度财政收入达到5千万元,或在此基础上连年保持一定比例增幅、重要考核指标荣获红旗(先进)单位的乡镇(街道),其党政主要领导在职级上实行高配、经济上给予重奖;对在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干部,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干部调整中优先提拔使用;对那些为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真正在全市形成合力推进、携手共创乡镇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四篇】
我市共有81个乡、99个镇、12个街道,下辖1795个村、34个居委会。xx年末,乡(村)总人口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5%。近年来,特别是我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各乡镇认真贯彻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总抓手,不断提高乡镇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县域经济和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优势逐渐显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市各乡镇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或原有产业的基础优势,上项目、兴产业、培税源,初步确立了本地的优势产业和工业主导项目。庐山区近两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乡镇财政收入约占全区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该区乡镇充分发挥了临江临湖临路临市的优势,在经济结构上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分别打好工业立镇、文化旅游兴镇、商贸活镇三张牌。修水县立足山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仅蚕桑业一项就形成了从制种到销售的一条龙专业化体系。都昌县努力克服工业底子薄、财政实力弱的困难,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鄱湖水产、华意珍珠贝类加工、春天食品等一批创品牌企业、农字号企业、个体民营企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农业结构渐趋合理,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全市乡镇经济结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粮棉油等传统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渐成雏形。xx年,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养殖业比重上升至%。全市初步形成了棉花、油菜生产区域,茶叶、油茶生产区域,蚕桑生产区域,水产养殖区域,蔬菜、花卉苗木生产区域,早熟梨生产区域以及速生工业原料林生产区域等块状经济。修水的古市镇、三都镇还分别被冠以江南花椒之乡江南蚕桑第一镇的美誉,都昌县周溪镇荣获全国最大珍珠核生产基地和中国淡水珍珠之乡两块金字招牌,庐山区赛阳镇成为我市最大的花卉苗木之乡。随着近年农业税费制度的改革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普遍实施,广大农民务农积极性明显提高。各地的农田抛荒现象少了,农民对土地自觉投入的多了。市财政还每年安排400万元实施农业产业化,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市委提出的农业产业化1121工程得到稳步推进。
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各地通过完善小城镇的规模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流动,使一些集镇规模迅速扩张,人口急剧增加,小城镇在各地交通枢纽、边贸集市得到快速发展。修水县渣津镇短短几年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集镇面积达到平方公里,集镇人口万,成为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商贸重镇。特别是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各地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村庄规划和三清三改三配套为切入点,大大提升了集镇、村庄建设品位,全市647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成效明显,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产业村、生态村等示范典型纷纷涌现,一大批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4、支农投入逐年增大,财政增收机制灵活。近年来,国家扩大了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比重、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都逐年大幅提高。xx年,上级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专项资金2个多亿,安排乡村两级转移支付4575万元。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体制逐步得到规范,体制外收费问题基本得到遏制。一些县开始积极探索组织征收新机制,引导乡镇干部从原来的抓税源转变为抓财源工作上来,既缓解了乡镇财政增收压力,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乡镇干部一年到头忙于找税的负担。修水县自xx年起未对乡镇下达财税任务,而是由税务机关依法据实征收,县财政对乡镇支出实行六个确保。庐山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各乡镇基本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建立了支柱财源,同时,按照属地征收、在地统计,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原则,支持乡镇做大财政总量。
打工经济渐成规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学习浙江创业经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外出打工、就地从业、回乡创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xx年,全市乡镇外出务工人员约70万人,劳动者报酬40多亿元,也就是说,70万务工农民在经济收入上创造出了一个与当年全市财政收入大致相当的业绩。农民务工收入约占家庭纯收入的52%,成为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谋生就业、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修水县农村劳动力33万人,有近20万外出打工,xx年全县劳务总收入达亿元,为我市劳动力务工总量和劳务收入最大县。庐山区xx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29元,务工收入占其总收入的%。
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肯定乡镇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市乡镇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不够高,加之我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长期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乡镇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发展思路还不够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文化背景、产业基础、领导观念、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全市乡镇发展还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方县乡两级没有很好地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错位发展,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一盘棋的格局,而是你上你的、我抓我的,甚至还存在一个锅争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有的部门不顾乡镇客观条件和客观经济规律,硬性规定增长项目、指标、比例,不仅影响了乡镇因地制宜、扬优成势,而且因片面追求产值、项目,迫使一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举债建设、重复建设;有的乡镇没有着眼宏观谋划,制定适合本乡镇的发展总体规划,而是急于求成、饥不择食,盲目跟风、朝令夕改;还有的乡镇领导作风不实、玩风较盛,有的不能很快适应经济转轨、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不仅工作找不到着力点,而且主动性较差,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缺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发展实力还不够强。据了解,萍乡市5年来坚持采取放水养鱼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乡镇经济,全市财政总收入由5年前亿增至xx年的亿元,年均递增%;xx年乡镇财政收入平均达到万元,较上年增长%;其中,安源区11个镇(街道)财政收入平均达到4059万元。新余市仅26个乡镇,xx年财政过千万元的就有23个,其中超3千万的5个,预计xx年超亿元的乡镇3个。而我市xx年乡镇财政收入仅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过500万元的乡镇仅16个、过千万元的4个,过5千万元的没有。xx年,全市仅4个镇跻身全省百强乡镇。乡镇经济总收入与全市gdp总量比较,规模极小,对提升全市经济总量根本产生不了决定性或重大的影响。在不多的财政收入大户乡镇,有的还是依靠临城镇周边的土地出让收入充实财政,有的是依靠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等拉动税收,这样的收入结构很难保证持续增长势头。在不同地区的乡镇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较多的经济实力弱、增长幅度慢的乡镇,相对抵消了发展快、收入高、总量大的乡镇的经济贡献率。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看,全市培育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亿元产值的龙头企业仅10家,超10亿元产值的还没有,很难在一个地方大范围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3、财源增收后劲堪忧。近年落户我市乡镇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少之又少,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在乡镇没有一家。免征农业税后,大多数依赖农业、收入结构单工商业基础薄弱的乡镇,开始陷入增长乏力、财源不足、收支平衡难度加大的窘境。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低税率从外地引税,有的用财政资金甚至干部工资垫交税款。许多乡镇迫于财税任务的压力,把大部分人员和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协税(买税)上,根本无暇服务三农、发展经济。同时,普遍存在的乡镇债务负担问题不容忽视。绝大多数乡镇负债运行,多的负债达上千万乃至几千万元,少则几百万元,严重制约了乡镇财政发展公共事业的能力,甚至影响到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支农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基层科技等涉农服务体系存在缺位、错位的问题,现有科技人员老化,支农服务人员严重缺乏,制约着乡镇七站八所在服务农业、引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产业化经营中,各地普遍缺乏成熟的中介组织,即专业的流通行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制约了农产品闯市场的三级跳。此外,融资难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也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和专业户,无论产品市场前景如何,如果不提供担保或抵押,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
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创业环境有待优化。表现为对业文化培植不够,对创业成功典型宣传不够,对本小利薄的创业者尊重不够,致使创业成功人士没有社会影响,剩余劳动力没有创业冲动,不愿就业甚至打牌为业的现象没有舆论批评。有的职能部门对各类创业主体缺乏政策支持,满足于照抄照转上级有关红头文件,而没有把着力点放在细化配套政策上,放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一些地方的小城镇建设没有形成聚集效应,不能满足全民创业的需求。全市99个建制镇,人口2万以下的有43个,2-5万的47个,有的乡镇中心人口仅几千人,没有一个镇被列为全省规模乡镇。这些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都比较狭窄,对周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低,加之小城镇缺乏非农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又不完善,因而对农村劳动力和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都比较弱,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
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事关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我们建议:
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上谋划乡镇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市、县两级都应制订乡镇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目标,下大力气支持和帮助乡镇把经济搞上去。要坚持分类指导,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先发展起来,建设一批经济强镇,增强乡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各县(市、区)要注意充分发挥乡镇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努力走出一条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各乡镇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力戒重复建设,盲目跟风,一哄而起,更不能无序发展,搞低档次开发,低水平运作,而要立足本地实际,选择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要从打造一批专业乡镇、特色乡镇抓起,不断做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并在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培植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市农村经济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农工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五篇】
今年暑假,村里又有好几户农民建立起了新瓦房,这对世代“土房子,石桌子,篱笆墙”的山村来说可是件新鲜事,于是,今年暑假对村里经济进行了一番实践调研。
安家庄村位于沂蒙山区北部,南靠群山,北临弥河,交通不便,长期闭塞,使当地有名的穷山村。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90年代山村有了变化,尤其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春,村里通过全民选举选出了自己的领导班子,他们也不负众望使山村在几年里便换新颜。
首先,利用村里山地多的特点搞了果树种植:山下葡萄,山腰苹果,山顶种山楂。又组织村里的女劳力搞起了桑蚕养殖,其成本低,见效快,很快就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桑树种植面积猛增,村党委的领导便专门到县里请来了桑蚕技术员指导大家科学养殖。同时与县茧站建立合同,做起了蚕种的`养殖,为全县提供部分蚕种,这一次收入又增加不少。前年蚕茧不景气,丝绸出口下降,村党委便与县外贸联系,在山村建大棚搞肉鸡养殖,肉鸡产量增加,而需求不稳,党支部一班人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了村的冷冻冷藏厂。自从冷藏厂建立后,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鸭、鱼、虾都有了养殖户。20xx年春党委与邻近村庄联合办起了“生猪养殖基地”计划年出生猪一万头;芦笋种植基地“芦笋是一种高营养蔬菜,充分利用其抗旱、喜光的特点在山坡上大面积种植。
新的村党委班子建立四年来,山村人均收入从原来不足500元到现在的1500元,建立各式大棚150多间,果树种植200多亩。20xx年中秋共养蚕233张,其中蚕种213张。经调研分析:在山村脱贫种,党委的领导班子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真意为人民办事。党委开会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家伙选上咱们,在就应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山上果树浇水难,就从外地请来钻井队大了一口150米深的机井。村里的弥河污染严重,村里水无法喝,便贷款为村里安上自来水。有些老果园的果树品种落后了,就从县科技站请来技术员,嫁接新品种。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这是最简单也是最使用的道理,这是村党支部几年工作的总结。
第二、有发展的眼光领导群众走先进的路子。针对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花卉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从起村党委便鼓励大家高大棚花卉。青州万红花卉市场建立后,村即便很快于之建立了产销关系这使得山村花卉生产走在了山区的前列.支书说时代在发展党员不能落后,这样才能领着大家向前走.
第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只要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党委一建立就实施了一整套文明户评定标准。每到年底就举办一次文民户颁奖大会,文明户发奖品、奖状可风光了。山村里迷信活动多,”拜神敬鬼"劳民伤财,村党委便组织起了村里的吕剧团,逢年过节就在村里唱上一台,这样一来,村里的风气也好了。闲着没事几个人聚一起拉个二胡唱两句,自娱自乐,改变了山村迷信的风气。
自从江泽民主席三个代表提出后,村支部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过去做的是也有了新的理论依据,一个山村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小山村便脱贫;每个党员都去实践三个代表,便可富民强国。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六篇】
根据要求,现将街道2021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上半年街道高标准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
主任。
“一肩挑”比例达到100%。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10万元以上的村占93%。全面启动。
党史。
学习。
教育,累计开展党史宣讲60余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征集相关意见建议170多条,及时解决300余项群众难题。成功举办街道第八届“舞动蒜乡”全民广场舞大赛,累计送戏43场。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今年以来,开展廉政谈话80人次,通报批评15次。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立案起9起,处理违纪人员9人。
2021年上半年,街道新增“四上”企业纳统7家,数量居全县第一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幅位居全县第一位;外资到位完成100万美元,位居全县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县前三位;截止6月21日,完成财税收入2653万元。
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规范完成53个村625户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开工建设5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348处危险房屋鉴定。始终把关注民生,建成全县首个市级乡村振兴工作站,居民待遇领取认证8404人,完成率99%。残疾人更换加载残疾人功能的三代社保卡已更换503人,完成率%。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成功创建金水社区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投资160余万元,打造智慧网格化指挥中心,张贴930个网格员公示牌,发放便民服务卡3000余张,加大网格员在社区居民中的知晓率。16家。
企业。
共立案5起罚款万元关闭企业3家。列支万元专项资金聘请第三方知本。
安全。
技术有限公司对辖区234家涉氨制冷企业以及1家危化品企业进行专业安全生产“体检”,目前第三方共检查企业251家,发现隐患6320处。同时对街道16家企业、8家加油站开展全方位环保检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在全县前六名。积极化解省交办信访积案9起,化解率位居全县第一。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七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范文【精编10篇】”,实地看了**的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文化旅游、基层党建等工作情况,刚才,**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全面汇报。总体上有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有一定的基础。*在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随着*和*两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产生了有力的带动作用。二是有较好的势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去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财政收入增速%,一些经济指标在全市位次前移。特别是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谋划实施,**未来发展的势头会更好。三是有担当的精神。**提出要在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中有担当、走在前,这本身就是大局意识、担当精神的体现。通过今天的调研也明显感到,**干部群众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很足,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市委对**的工作是肯定的,对**的干部队伍是肯定的。
最近一段时期,市委提出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发展体系为支撑,力争在“十四五”末实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镇化水平和生态文明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基于现阶段**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是基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使命和担当提出来的,更是基于**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提出来的,是“十四五”时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更加均衡、更加全面;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和谐;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更加优化、更加融入;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更加公平、更加正义。五大发展理念缺一不可,唯有统一贯彻,出实招、破难题,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五大发展理念在**市落地生根,要靠九大体系来支撑,真正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我们提出构建九大支撑体系,构成了我市“十四五”发展“9+2”工作布局,这是当前市委对全局工作的总体考虑,是我们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十四五”时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深入落实。
站在“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上,**要结合贯彻中央精神、省委决策和市委要求,进一步完善提升发展战略。一要聚焦目标。围绕“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结合**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十四五”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把全市的发展目标在**具体化、落实好,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全面聚焦、全力推进。二要主动对标。要审视县情、扬长补短、完善提升,主动向五大发展理念进行对标,向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进行对标,向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对标,通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找准短板,努力实现更大作为。三要选准坐标。**作为紧邻市区的北部组团县,要在构建九大体系和中心城市组团发展这两个“坐标系”中找准位置,明确哪些该做、哪些能做,在大局中借势借力、加快发展。通过聚焦目标、主动对标、选准坐标,该坚持的坚持、该提升的提升、该调整的调整,从而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在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在优化结构中做大做强产业。**的产业基础较好,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初步具备了集聚效应,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也有一些亮点。一要找准产业定位。总体感觉,**的产业比较散,承接**市的辐射较多,缺少自己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要准确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构建起支撑县域经济的“七梁八柱”。要围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等产业,进一步梳理和谋划,盯住目标、咬定青山、久久为功、抓出成效,构建符合**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决不能再走“散兵游勇、满山放羊”的发展路子。二要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第三产业占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一般来讲,文化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第三产业应该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要深入分析研究**第三产业发展问题,以加快县城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为重点,既要发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生活性服务业,又要大力发展金融、科研、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完善县城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围绕加快发展服务业来优化产业结构。三要强化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3%,这是未来一个新的增长点。要善于借势借力,利用市内外各种创新资源,主动承接主城区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引导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良好发展路子,政府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市委提出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支撑、项目为抓手、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通道、军民企地对接转化通道、市场化运作通道和人才成长通道,这是基于当前**市市情提出来的。**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通科技成果对接转化的通道,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和关键环节,在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中有所作为。四要实现集聚发展。希望**把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再整合一下,定位再准确一些,从而实现集群、集聚、集约发展。集群就是加快形成企业集群,集聚就是要实现上下游、左右链的配套和完善,集约就是要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各种要素的集约。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特色和亮点,如文化旅游、仓储物流、空港经济、“互联网+”等,要继续做好、抓出成效。要通过“互联网+”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催生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加快发展新经济。
二要在融合发展中积极推进城镇化。**距离市区只有10多公里、20分钟车程,要承接市区、联动周边,主动对接、融入大局,着力做好新型城镇化这篇大文章。要推进组团发展。**位于中心城区30公里交通圈、30分钟生活圈之内,要积极对接中心城区发展,承接中心城区的辐射和疏解,实现与中心城区组团发展。组团发展不是简单地城与城的连接、建筑与建筑的连接,不是“摊大饼”式的造城运动,要按照交通一体、生态一体、产业互补的思路,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文物遗址保护“两条红线”,真正通过道路、交通、生态和产业实现融合发展。规划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我市“一中心六组团”发展规划。要打造精致宜居县城。切实做好规划、建设、管理“3篇文章”,充分体现**特色,打造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精致宜居县城。县城层面不宜发展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不仅建筑成本、物业成本、消防成本高,而且会挡住山、拦住水、破坏城市风貌。城市建筑不能盲目贪大求洋,要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元素,对城市建筑风貌进行适当修补。城市建设要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办好一家一户、市场主体想做而做不了的事。城市管理不能“多龙治水”,要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探索建立“大城管”格局,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要做到以城带乡。**紧邻中心市区,但城镇化率只有%,低于全市个百分点。要着力发挥县城的带动作用,中心镇、特色镇和美丽乡村的基础作用,打造一批中心镇、特色镇、专业镇,完善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做到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城美民富。
三要在绿色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紧临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保护好黄河湿地,建设好沿黄生态带,打造独具特色、内涵深厚的靓丽滨水风景线,是**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好“水”文章,守住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设水生态、打造水景观、发展水经济。要做好“林”文章,加快推进沿黄生态绿化带、通道长廊绿化带建设,搞好黄鹿山绿化,为子孙后代植绿护绿留绿。要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真正把“林水一体”这篇文章做好、做精、做出效益,让**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四要在传承创新中擦亮文化品牌。**是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要充分发掘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擦亮文化品牌,让文化成为**最有价值、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要保护历史文脉。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居、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把载体建好、把故事讲好,留住特有的历史记忆、文化基因。要按照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思路,把各种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商贸等紧密融合,培育一些龙头企业、开发一些拳头产品、打造一些精品景区,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融入到群众生活,大力宣传文化渊源、文化特色、文化产品,特别是让群众能够听得到、看得见、可感知、可触摸,持续提升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
五要在共建共享中致力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目前,**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要坚持共建共享,着力缩小差距,让广大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第一,要抓住就业这个根本。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在拓宽居民增收渠道的同时,让更多群众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第二,要兜住社会保障这个底线。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在乡镇低保、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方面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在民生改善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高承诺、高标准的民生改善是不可持续的。第三,要破解资金这个瓶径。要善于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力量进入民生领域,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
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体系,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各级党委、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4+4+2”党建制度体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建强班子。各级党委班子要认真学习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等,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改革创新水平、推动发展水平、保障民生水平。要打牢基础。**有**个基层党组织,这是我们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要以今年的县、乡党委换届为契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要改进作风。越是发展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创业精神、进取精神、担当精神和奋斗精神。要坚持不懈纠“四风”、持续整治“为官不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遵规守纪。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党章以及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引导广大干部在守纪律、讲规矩、重廉洁上当标杆、作表率,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的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扎实、资源禀赋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突出理念引领、强化体系支撑,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于担当、再作贡献。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八篇】
为全面了解掌握牛孔乡鑫盛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摸清该社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促进该社区发展途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根据局里面工作安排,今年4月,我对牛孔乡鑫盛社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置身于他们的生存环境,查找社区居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就如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了一些思考。
发展现状。
鑫盛社区位于牛孔乡政府驻地正北方,两地相距600米,距绿春县城36公里,东接者俄村委会,南邻平掌街村委会,西连龙洞村委会,北邻与模东村委会隔河相望,隶属绿春县牛孔乡,成立于20xx年4月,驻地海报980米,平均气温℃,年降雨量1667毫米,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亩,辖5个居民小组,624户2522人,其中城镇568户2186人,农业44户290人;流动人口12户46人,设5个支部(含个私支部1个),有党员65人(女党员9人)。辖区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稻谷、玉米等农作物为主,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商业活动,经营日用百货、五金、建材、农资、服装、副食品、蔬菜、水果、药品、农副产品等。社区内建有一块占地面积25亩,经营面积20亩的牛孔乡集镇新区(牛孔河坝)鑫盛集贸市场,内设交易柜台1580平方米,商铺4700平方米。
发展优势。
社区目前的发展优势是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实现人流、物流、资金的合理布置,提高辐射和带动作用,拓展地区发展空间,扩张经济总量。通过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一是全方面把社区经济活跃起来,促进运输业、饮食业、娱乐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广泛吸纳周边乡镇的农副产品,促进品种质量、品种数量、品种种类,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三是开发一个辐射全乡及周边乡镇的生产、生活用品交易批发市场,加快资金周转。通过中心集贸市场建设,能够引导农民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从而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眼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培养出一批农村能人,并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劣势。
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鑫盛社区经济发展仍然较为落后。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电力、水力等建设缓慢,教育、卫生事业落后较大。二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农业生产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实施,优良农作物品种无法大范围耕种,农业资源的优化受到制约。三是农民收入结构单一,贫困人口比重偏大。受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劳动技能不强及耕地不足等局限,导致收入来源单一,农业发展受限,贫困人口比重大。四是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等、靠、要思想严重。由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群众思想保守,传统意识根深蒂固,整体素质偏低,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五是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党员干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能力不强,不能积极引导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村级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发展建议。
统筹规划,明确思路。根据鑫盛社区发展现状、资源条件等,认真分析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量体裁衣,重点解决居民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收电视难、学科技难、听广播难、村容村貌差、致富产业培植难等民生问题和增强发展后劲,适度把握好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项目布局,深入分析项目效益,制定鑫盛社区脱贫发展实施方案。
夯实基础,提高素质。一是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社区班子建设。采取从牛孔乡选派得力干部挂钩指导、选聘大学生村官和从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中选任社区干部等办法,充实加强社区班子,为鑫盛社区的脱贫致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挖掘潜力,广辟社区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要切实加强社区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并努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大力开展针对贫困居民的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各有关部门要关注、倾斜贫困居民小组,加大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促进居民转移增收和提高种养水平增收。
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在项目实施中,在试点项目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饮水安全等其它资金项目,通过项目整合,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拉动作用。同时,坚持党政机关挂钩帮扶制度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对特困户进行重点帮扶。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居民作为经济发展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监督主体,认真落实居民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参与权,掀起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业自己创的热潮,鼓励社区致富能人、外出务工人员及业主到鑫盛社区投资兴业,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植和公共公益事业建设。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九篇】
今年以来,在__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立足镇情,狠抓落实,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增幅比上月回落48个百分点)。(因个体企业统计数据无法完全准确,今年全省统计系统改变,对个体企业不进行重点统计,不包含个体企业的统计数据全部来源企业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准确反映企业情况,以下数据不包含个体企业数据)。规模上企业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50%;二产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74%;三产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
企业营业收入主要增长点是工业企业增收,主要得益于玉昆、__钢铁公司钢铁行业收入增加。但从9月份来,受钢铁行业下滑影响,全镇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明显放缓,企业营业收入由上月的增23%下降到18%,下降了5个百分点;不包含个体企业营业收入由上月的增65%下降到17%,下降了48个百分点;规模上企业的营业收入由上月的增68%下降到50%,下降了18个百分点。其中本月钢铁行业营业收入与本年平均水平减少1400万元,从目前四户钢铁行业停厂3户的情况预测,下月降幅将进一步加剧,预计钢铁行业对全镇营业收入总量影响会增至1亿元。
2、企业上交税金:1-10月份,企业上交税金8287万元,同比增加1413万元,增长21%;其中不含个体企业实现税金6153万元,同比增加565万元,增长10%;规模上工业上交税金4956万元,同比增加1016万元,增长26%。
上交税金增长受工业企业税收增长拉动,主要是钢铁企业税收同比增加1346万元,增长70%。受9月份以来钢铁价格下滑影响,企业上交税金增幅明显放缓,钢铁行业税收增幅由108%下降到70%,下降了38个百分点(本月钢铁行业税收与年内平均值下降221万元),影响全镇企业上交税金由34%的增幅下降到21%,回落了13个百分点,规模企业上交税金由50%的增幅下降到26%,回落了24个百分点。
3、工业总产值:1-10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59%;其中不含个体工业总产值实现亿元,同比增加2亿元,增长10%;22户规模上工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80%。
工业总产值增长点是钢铁行业总产值对工业总产值增长拉动,1-9月份,4户钢铁企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倍,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4%,占规模上工业总产值的88%。但本月钢铁行业总产值增幅回落10个百分点,从目前3户钢铁企业处于停厂的情况看,预测下月钢铁行业总产值会下降1亿元,将对全镇工业总产值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
4、增加值:1-10月份,实现企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不含个体实现企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加1003万元,增长6%。
9月份以前增加值指标受物价上涨影响较小,原材料与产品价格均呈上升,增幅与营业收入、总产值相比较不明显,增长主要受益于产品产量增长拉动及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原材料、产品提值增效拉动,最明显的表现在钢铁行业增加值。10月份,钢铁价格继续大幅下跌,而原材料价格跌幅远不及钢铁产品价格,钢铁企业增加值增长回落,钢铁业增加值完成7063万元,同比增加2696万元,增长62%,较市场较好的8月份的增90%回落了28个百分点,影响全镇工业增加值增幅由8月份的增46%下降到6%,下降了40个百分点。
5、利润总额:实现企业利润总额4160万元,同比增加622万元,增长18%;其中不包含个体企业利润总额2549万元,同比增加1876万元,增长倍;工业利润总额2269万元,增加1990万元,增长8倍。
利润总额增长点主要是钢铁企业及维和制药公司利润增加,但本月份钢铁价格继续下滑,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燃料价格下降远不及钢铁产品,从经济指标来看,除莲池冶炼、__钢铁公司外钢铁行业效益受到重创,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实现-293万元,同比减少168万元,下降134%,较8月利润总额增长900%相比,本月回落了1193个百分点,较9月份相比回落了264个百分点。其中玉昆公司亏损1152万元,同比下降1746%。维和制药公司利润保持增长,实现总额2708万元,增加1173万元,增长倍。
资相对较大的项目只启动了维和普药提取车间、益粒康项目及溪泽仓储项目,其它工业项目建设仍未能启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区年度经济社会工作总结【第十篇】
“十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立足镇情,抢抓机遇,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实施了“农业基础、民营主体、商贸带动、城建突破”和“工贸兴镇”的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了使省发改委能够更好地了解基层小城镇发展的情况,进而制定符合实际的《吉林省小城镇“xxx”总体发展规划》,我们按照《调查提纲》的要求,将山城镇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五”期间*(*镇改革与建设的主要做法。
回顾“十五”期间山城镇改革与建设的实践,我们主要采取了实施综合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城镇建设,扩大招商引资等项措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综合改革促动了经济大发展。
一是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早在xx年以前,我们就进行了政府机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助理员管理体制为办公室科员体制。镇政府下设8个办公室,各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实行目标管理;xx年,我们又根据国家级试点镇要求,实施了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与花园朝鲜族乡合并的实际,又恢复了助理员管理体制,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定岗、定编、定责。公务员竞争上岗。目前,我镇干部队伍编制合理,人员素质合格。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积极推进户藉制度改革。首先,按照有关规定,我们大力吸引符合条件的农民和外埠经商务工人员在山城镇落户。具体规定:凡在山城镇有合法固定居住场所,有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者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公安等有关部门不得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它费用;其次,对进镇落户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第三,加大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由镇公安分局牵头,计生等有关部门参加,对流对人口实施分类登记,综合管理,有效地防范了治安隐患的发生。户藉制度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人口城镇化。
三是进行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这方面,我们动作比较大,收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我们利用上级赋予的优惠政策,成立了镇本级金库,建立完整统一的预决算制度。在此基础上,xx年又进一步理顺了镇与市财政的关系,实行了“划分收支,内外统算,核定基数,限期脱补,超收分成,短收增支不补,一定四年”的财政体制。镇辖区内的建设用地土地出让金除上缴省财政(20%)部分,其余全部留归镇级财政。我们还积极稳妥地开展了财税分离工作,加大了税收征缴工作力度。镇政府有了资金收缴权、管理权、使用权,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收入逐年增长。
改造。梅河口市第二造纸厂,通过领导集团集体租赁,变成了股份制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拓宽了产品市场。梅河口市稻镰厂出售给山东一客商,投资200万元,启动生产,年可实现产值200万元,完成利税50万元。梅河口市轻工机械厂租赁给一位客商,投资150万元,成立了众鑫铸业有限公司,为长春一汽、辽源汽泵配套,生产红红火火。我们还将原市气缸盖厂、钢锹厂等企业分别出售给个人,建成了山城镇锅炉厂,钢锹雪糕厂,生产形势十分喜人。企业改制不仅救活了企业,同时安排职工再就业2,000余人,促进了社会稳定。
五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建立和完善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合理流转制度。对于农村住户进城的,由村里负责对其所承包土地对外发包,秋后扣出统筹、提留及农业税外,收入归农户作为其进城启动资金;鼓励农户之间承包土地使用权以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有偿转让或者兴办农业企业,使土地集中形成规模效益,盘活土地资产。二是对于镇区在国有土地上开发建设者,镇里给予提供方便,适当减免土地出让金(一般在30%-40%之间),促进了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
此外,我们还不失时机地开展了社会保障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了小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落实保障措施,缩小了贫富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产业结构调整牵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近两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市场,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具体说,主要抓了两个环节。
一是加强产业之间调整。“两府合一”之后,我镇农业工作比重明显加大。鉴于这一实际,我们不失时机地组织全镇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重点引导他们参与产业结构调整。镇、村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宣传,鼓励广大群众转变观念,走出土地,面向市场发展生产。使我镇一、二、三产业比重日趋合理,为发展小城镇经济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是加强农村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2)调整了养殖业结构。近两年来,随着我镇养殖业发展,大多数养殖户实现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即由单纯饲养牛或生猪,向牛、猪、禽同时饲养方面发展,形成了养殖中的多种经营模式。截止xx年底,发展肉牛2500头,发展生猪万头,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养殖大户达35户,发展肉鸡150万只。
(4)调整了三产服务业的结构。过去由于人们对市场经济不适应,缺乏创新意识,在服务上,只是简单地重复照搬,经济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经验的`不断丰富,开始认识了品牌效益,特色经济。镇内相继出现食品一条街,“风味小吃一条街”等风景线,促进了镇内特色经济飞速发展。
(三)城镇。
建设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二年多来,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力求做到了“三大”,使镇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是力求大手笔搞规划。早在1994年我们请省建筑设计院为我镇制定了《山城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xx年3月,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我们又制定了《山城镇xx年--xx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了一个时期全镇规划建设目标及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这两个规划与现阶段的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因此,xx年7月份,我们又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拟对山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进行重新制定。计划投资30万元,确定了高起点、高标准,按着县城规模10万人口,设计一个30年不落后,50年也适用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地提出了城镇建设发展方略:即,改造旧区,开发新区,突破重点,全面推进,把山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工贸成体,商贸成网,城乡一体,交相辉映的新兴城镇。基于这一想法,镇委、镇政府此前已多次召开有关会议,协调有关部门筹备此项工作。现前期勘测及相关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二是大规模搞建设。山城镇作为百年老镇,城镇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两府合一”以后,镇委、镇政府加大了城镇建设工作力度,积极筹措资金8800万元,主要实施了七项工程:(1)道路改造建设工程。一是投资260万元,将原来只有9米宽的国道202线镇区段公里主街取直加宽至16米,铺设沥青砼路面;二是投资230万元,打通了640米站前南路,规划道路红线30米,机动车道16米,沥清路面,将主街与202线国道绕行线联结起来;三是投资300万元,对东放、利民两路实施了全面改造,路面宽至9米,水泥路面;四是投资550万元,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工程。(2)主街(路)暗排水工程。投资400万元,在改造后的主街、站前路及东放、利民路全部铺装了暗排水管线,结束了山城镇主街(路)无下排水的历史。(3)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220万元,对镇区的自来水供应系统设施进行了更新和改造,新打三眼机井,新建两个滤水池,新铺设8000米自来水主管网,彻底解决了居民长期以来饮水含锰、铁严重超标和供水严重不跳问题,日供水量由xxt增至3000t。(4)地下通讯电缆工程。共投资580万元,将主街(路)地上的通讯设施全部移至地下,取消镇区电话亭,安装了60部ic电话。(5)人行道硬化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对主街(路)人行道全部实行彩砖硬覆盖,既美化了环境,又方便了行人。(6)美化、亮化工程。投资150余万元建设文化广场一处,绿地面积5余万平方米,植树1500株。在主街(路)上安装路灯110盏。(7)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工程。近几年,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镇内外开发商从事房地产开发,我们每年都以2万平方米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商品楼面积6万余平方米。我们还开通了4台镇内公汽,提高了城镇品位。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极大的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加大力度搞管理。我们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大城镇管理力度。重新组建了城管大队和环卫队伍。完善了环卫设施,新上环卫车辆2台,卫生箱30个,对主街(路)实行全天保洁,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对镇容镇貌管理实行严管重罚,彻底取缔了占道经营行为。依法清理各种违章建筑,对主街(路)上的70余户近3,000平方米的临时建筑全部拆除,对全镇主街两侧门市牌匾进行了集中整治,还在各行政村全面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招商引资推动了经济发展。
上一篇:经理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样例8篇
下一篇:新公司年会活动总结优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