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汇聚(汇总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汇聚(汇总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第一篇】

中心党委成立于2007年11月,隶属于省人社厅机关党委,现有流动党员7570名,下设流动党员党支部42个,包括企业支部6个、联合支部36个,负责所属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其中,中心流动党员党支部现有党员6152名,含预备党员301名,女党员3157名,少数民族党员69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5960名。

近年来,中心管理的流动党员增幅较大,除部分党员编入企业支部或联合支部外,其他流动党员大多无固定职业或居住地,流动频繁、与党组织联系不经常。同时,受中心党委班子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中心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多数流动党员没有纳入组织管理。去年6月,为便于采集、录入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中心将6152名未纳入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一次性编入流动党员党支部。

一是开展全面摸排(5月16日前)。中心党委已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8名同志组成6个工作组,每组负责1000名流动党员的排查工作。采取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5327名纳入管理的流动党员逐一进行联系,核实其工作单位、常住地、户籍地等信息。对825名仍在查找、尚未处置的失联党员,通过联系公安、人社、卫生计生等部门,组织开展一轮再摸排。二是理顺组织关系(7月底前)。通过摸排,认真梳理党员情况,分类进行处理。对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党员及时与其单位党组织建立联系、及时转出;对无固定工作单位但有常住地的党员,动员其将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党组织;对愿意转到户籍地的党员,与其户籍地党组织建立联系并及时转出;对经再次摸排无法取得联系的失联党员,由中心党委研究作出停止党籍处置决定后,报省人社厅机关党委备案。三是优化组织设置(9月底前)。对确实无法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或毕业院校、兴趣爱好相同等原则,以每个党支部20—30人的标准,新设立若干党支部。通过选派中心工作人员党员、摸排具备一定党务知识、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流动党员等方式,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四是健全教育管理(12月底前)。指导所属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利用中心现有党员活动室开展线下活动,原则上每季度组织党员过一次组织生活、交纳一次党费。对无法参加活动的党员,采取开展线上交流、每季度上交思想汇报等途径加强联系管理。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第二篇】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31.工作方法较简单。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在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有待提升。对群众基本需求等问题重视不够,解决办法不多,还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帮助基层和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有不同意见不敢反应,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33.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怎样能干好,但是,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35.科学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够,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36.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过于追求发展,考虑名次,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决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偏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够。

3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解决少,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

40.对全县困难群体,还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层面,多数是安排有关部门按政策搞好救助,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深入跟踪帮扶少,“群众提出要求、党政解决问题、群众进行评价”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1.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虽然也经常深入村居,但是由于调研时间限制,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深入细致,有时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一些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分析不透,没有真正做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42.随着阅历增长、环境变化,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模糊,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以至在工作中考虑上级满意不满意的时候多一些,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相对少一些。群众观念淡化、为民情怀弱化,没有实实在在地站在贫困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没有树牢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较少,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听取群众意见不多,工作争先创优意识不强,还不够积极主动。

44.自己认为来自于基层,对问题比较了解,对情况比较熟悉,因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5.没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第三篇】

我们知道,学生党员在校园里发挥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她们是经过党组织长时间考验才发展出来的,各方面一定程度上比普通学生优秀,起着模范先锋作用。是学生骨干队伍中的核心力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更是学生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他们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在学生中发挥着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以党员为核心的学生骨干队伍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面临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普通同学可以以同等地位与他们互相敞开自己的心扉、交流情感。通过他们,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因此,切实、有效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探索加强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但是,由于一些内外因素,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并不那么明显,个别学生党员甚至在各方面表现得不如普通同学,使得普通同学对大学生党员这个概念产生了疑惑和误解。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现象,如:不够主动、工作积极性不够,对党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够,脱离群众等。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持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作风。大学生党员要把学习放在首要地位,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虚心向他人学习,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注意养成良好的作风。如,已经毕业的并且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的莫津津同志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她认真刻苦学习,给同学以及后来的学弟学妹起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她的在学习上取得的骄人成绩至今仍鼓励我们努力向上。

2、加强学生党员自觉自律能力。从个别党员迟到旷课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一些人的自律能力还有待提升的,基层组织可以针对这些情况做出灵活的处理方法,对这小部分人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督促其严格自律。守时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在先进讲诚信时代的重要衡量标准。自律能力好的党员绝对不会经常迟到旷课的,她们可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同学中表现出良好的作风。

3、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高服务能力。说到先锋作用,服务人民是不可少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党员有义务去做好这项工作。服务同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发扬,在同学中起到模范作用。如新生入学的党员服务队就受到同学和家长的赞扬,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以后各学生支部也可以在志愿服务这方面多给党员提供机会。

4、关心时事政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必须要不断自身的党性,平时除了个人自主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要及时关注时事政治,了解最新的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另外,各基层组织在一定的时间段开展一次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开展学习xx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等。

通过这次研讨会,希望能够提高全体党员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们的支部建设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第四篇】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第五篇】

党员的服务群众。

工作总结。

是为了更好的行动,以便日后更好的开展服务群众工作。下面是网友为大家收集分享的“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汇聚(汇总8篇)”,欢迎大家阅读。

按照省委“走基层”活动协调小组《关于在20xx年3月集中开展“走基层、送服务”主题活动的通知》(川委走组发[20xx]2号)文件要求,我委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端正指导思想,进一步落实活动责任。

按照文件要求,我委进一步加强了领导,落实责任,把“走基层、送服务”主题活动作为端正机关作风的重要抓手,与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相结合,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程抓、责任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格局。我委成立了工业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联络督导组,由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层层分解责任。同时,按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活动内容:一是注重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二是注重聚焦反“四风”问题,切实解决企业问题;三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

二、全面强化职能,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我委全面结合“挂包帮”、“双报到”、“1+3”等帮扶内容,进一步加大了多种形式送服务的工作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全面强化了职能,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一)及时掌握“走基层、送服务”需求。我委开展“走基层”活动以来,领导班子形成了每周例会制度,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分轻重缓急对问题提交到主任办公会上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及时解决困难。同时,党员干部建立完善了联系群众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困难群众的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逐步完善了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的“三本台账”,充分做到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目标“四个知晓”。

(二)深入开展“走基层、送服务”活动。我委根据农村、社区、企业不同社会群体,开展了形式多种多样的“走基层、送服务”活动。

一是认真开展对口帮扶,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我委充分利用现有企业资源,积极引荐有实力业主参与红枫林种植及三产业的开发。同时,对土城村今后发展方向、特色规划、客家文化旅游事业、土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帮助提出一些可参考的思路和方案。充分利用春节后园区内企业大量招工的机会,先后利用网络、led大屏幕滚动向村民提供了就业空岗信息100余条,积极组织村社18岁-50岁有工作能力的村民参加现场招聘会,并与企业对接,推荐适合的工作岗位。分期、分批地协调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根据当地村民实际情况,结合镇村的总体安排,组织村民参加了劳务培训、技能培训2场,健康知识讲座1场,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针对党员干部所在社区自愿认领了服务工作,包括:政策咨询、志愿者服务等内容。机关党员分为三个党小组,定期不定期对服务工作进行沟通交流,交流服务心得,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以工业区管委会深入推进“四服务,四突破”(服务于企业需要,服务于群众愿望,服务于项目建设,服务于园区发展,载体建设求突破,创新驱动求突破,企业服务求突破,机制保障求突破)为载体,着力解决好了园区内企业和园区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了做好新形势下推动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充分发挥了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增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工业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保障。

四是领导干部分行业,分片区到重点企业,大型企业进行了走访和征求意见,把企业的需求和困难装在了心中,并及时安排了相关会议讨论落实时限;管委会还利用园区企业业务会的机会向企业发放了增求意见表100余份,在窗口办事大厅设置了征求表和征求意见箱。

(三)积极搭建“走基层、送服务”平台。我委针对本部门的具体职能,到基层组织开展了包括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项目促建工作、劳动保障工作等系列“上门服务”活动。修改完善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了工业区的职能优势,在进一步加强与区内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的基础上,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切实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融资、水、电、气、通信配套、消防安全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我委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了人社局在xx区三河街道和新繁镇召开的两场招聘会,为企业和失业群众搭建了就业的桥梁,进一步解决了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同时,解决了企业职工办证、协调、孩子读书等问题数百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活动开展。

我委不断加大对开展“走基层”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的宣传力度。

一是建立了“走基层”活动联络员信息登记。由管委会副主任和党办主任分别任“走基层”活动联络员,加大了对上对下的紧密联系。同时,指定专人负责活动开展情况的信息和报表的报送工作。

二是加强学习,广泛宣传。我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党小组的带动作用,由党支部和机关三个党小组分别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内容,广泛进行宣传,积极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参与走村访贫活动,做到了人人都参与,个个受教育。

三是充分运用信息平台,扩大宣传。我委充分发挥工业区企业qq群,手机短信平台,led大屏幕等信息平台优势,发送相关信息30余条;在工业区范围内显著位置单立柱上按区要求制作了“实践群众路线,深入走基层活动”宣传标语3幅,扩大了宣传范围和知晓度。同时,充分利用新都资讯、微博等宣传手段宣传“走基层”活动进展成效。对“走基层”活动的动态及时写出信息向相关部门报送。

四是我委领导班子主动带头接访,对拆迁安置农民的诉求积极应对,对土地遗留的问题积极解决,对企业存在的困难积极帮助,搞好来访接访、办好初信初访,做到了尽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四、认真查摆问题,进一步强化信息统筹。

我委在开展“走基层”活动中,经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达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一是我委为企业、村社困难党员和群众的帮扶经费不足,主要靠单位全体职工个人捐款,帮扶力量比较薄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职工和群众的问题。二是由于我委工作职能的局限和抓项目建设的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导致深入企业多,深入村社基层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和形式显得比较单一。

针对上述问题,我委将在区委“走基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不断强化“走基层”活动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反馈、互享。不断加强统筹资源、统筹人力、统筹资金工作。一是加强对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困难职工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广泛收集,分类整理分析出形成原因,提出处理合理化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包括规划、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信息互享的目的,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群众满意度。二是我委将统筹好现有资源、人力安排、资金计划,充分利用好单位和个人的捐资,切实配合企业做好投融资工作,让企业在有序的环境中建设发展。三是深入挂帮包,1+3和计生三结合等村社联系点,进一步调查了解情况,争取把情况摸准,把问题搞实,把事情做细,让群众真正体会到“走基层”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作秀。

我区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以来,本人作为农牧局一把手提高了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自觉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风,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提高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的质量和水平,要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山海关做贡献。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了自查,找出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宏观指导多,应及时掌握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了解农民的疾苦。二是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应多为农民办实事、好事,增强服务和求真务实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在工作作风中,存在与群众沟通少,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谈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一、为民、务实、清廉,首要是为民。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靠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取得胜利。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代表群众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那种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安危麻木不仁的态度和作风,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加以纠正。要深怀爱民之情。

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就在于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为人民鞠躬尽瘁。党员领导干部要像他们那样,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凡事总是想着群众,多与群众交朋友,努力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做到爱民、为民、富民,不断加强同群众的联系。要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看上去琐碎,却是事关一家一户生计的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关心解决这些“琐碎”的事情。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困难大、生活艰苦、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群众不断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增多。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领导干部特别要善于协调和处理群众的利益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办理有着落,事事落实有回音。对一些符合政策规定,能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对一些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确实难以解决的,要讲清楚道理,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稳定群众情绪,认真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为民、务实、清廉,根本在务实。务实,就是坚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是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党组织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衡量其政绩;要进一步改进干部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要把干部实际为群众做了什么,在群众中的口碑如何作为评价他们工作的主要方面。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贪图虚名,搞假政绩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要力戒浮躁之气。浮躁之气,败坏了党风,也影响了干部的健康成长。它反映了一些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是思想不正、党性不纯的表现,实质是个人主义在作怪。克服浮躁之气,最根本的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做工作要立足于当地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不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

口号。

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感情贴在民心上把成绩归功于集体养成兢兢业业踏实苦干的作风。

三、为民、务实、清廉,清廉是关键。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生活作风绝不是小事。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生活情趣、生活格调和生活品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事实证明,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开始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从生活上防微杜渐。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的关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利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在制度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领导干部的利益是正当的,但决不能把获取个人利益看成是自己人生的唯一追求,更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个人价值,关键在于追求和实现什么样的个人价值。在当代中国,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做出成绩和贡献,只有为党的事业不懈努力,只有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不息,个人价值才是崇高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3

页,当前第。

1

1

2

3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第六篇】

我区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以来,本人作为农牧局一把手提高了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自觉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风,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提高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的质量和水平,要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山海关做贡献。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了自查,找出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宏观指导多,应及时掌握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了解农民的疾苦。二是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应多为农民办实事、好事,增强服务和求真务实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在工作作风中,存在与群众沟通少,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谈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一、为民、务实、清廉,首要是为民。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靠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取得胜利。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代表群众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那种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安危麻木不仁的态度和作风,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加以纠正。要深怀爱民之情。

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就在于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为人民鞠躬尽瘁。党员领导干部要像他们那样,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凡事总是想着群众,多与群众交朋友,努力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做到爱民、为民、富民,不断加强同群众的联系。要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看上去琐碎,却是事关一家一户生计的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关心解决这些“琐碎”的事情。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困难大、生活艰苦、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群众不断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增多。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领导干部特别要善于协调和处理群众的利益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办理有着落,事事落实有回音。对一些符合政策规定,能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对一些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确实难以解决的,要讲清楚道理,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稳定群众情绪,认真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为民、务实、清廉,根本在务实。务实,就是坚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是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党组织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衡量其政绩;要进一步改进干部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要把干部实际为群众做了什么,在群众中的口碑如何作为评价他们工作的主要方面。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贪图虚名,搞假政绩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要力戒浮躁之气。浮躁之气,败坏了党风,也影响了干部的健康成长。它反映了一些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是思想不正、党性不纯的表现,实质是个人主义在作怪。克服浮躁之气,最根本的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做工作要立足于当地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不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感情贴在民心上,把成绩归功于集体,养成兢兢业业,踏实苦干的作风。

三、为民、务实、清廉,清廉是关键。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生活作风绝不是小事。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生活情趣、生活格调和生活品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事实证明,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开始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从生活上防微杜渐。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的关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利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在制度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领导干部的利益是正当的,但决不能把获取个人利益看成是自己人生的唯一追求,更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个人价值,关键在于追求和实现什么样的个人价值。在当代中国,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做出成绩和贡献,只有为党的事业不懈努力,只有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不息,个人价值才是崇高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落实为民、务实、清廉,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群众的绿色期待:官大官小,公仆就好;钱多钱少,干净就好;说多说少,务实就好。如果都这样,你为官,无事不成;你为人,无时不乐!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塑造起国家公务员的高大形象吧!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党的干部个个都是好公仆!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第七篇】

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把帮扶困难群众作为重点,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实现党提出的各项任务。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五)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条件,组织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一)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要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强自立。

(二)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有条件的党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承诺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三)参加设岗定责活动。每一位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申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所在党组织设立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岗位,履行岗位责任,努力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所在部门建立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义务参加党员服务站(点)的工作。积极参加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的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和关心下一代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帮助生活困难群众的捐赠活动。

(五)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接待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包括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由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负责,督促检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抓好落实。

(二)每年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听取意见。对制度不落实、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检查、测评、整改情况要向群众进行通报。

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第八篇】

7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志昂在参加江口街道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政治定力;增强宗旨意识,始终保持一切为民的公仆情怀;增进班子合力,始终保持一如既往的团结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服务群众,主动接轨宁波、融入宁波。

“红红脸红出真心,出出汗排除毒素。”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江口街道党工委书记傅岳炳代表党工委、办事处进行对照检查后,党工委、办事处班子成员逐一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陈志昂对江口街道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表示肯定。他说,这次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议程紧凑,气氛热烈,畅所欲言,是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出了良好示范。其主要特点是,查摆问题深刻,交心谈心透彻,对照检查认真,相互批评有“辣味”,大家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时,不兜圈绕弯、不拐弯抹角,对班子的问题直言不讳,对个人的问题也不遮掩修饰,敢于揭短亮丑。讲的同志真刀真枪、真诚提醒,听的同志态度端正、虚心接受,班子每位成员思想上受到了触动和警醒。

陈志昂指出,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要坚决摒弃“过关”思想,善始善终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标杆”意识,自我加压,增添动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要扎实抓好突出问题整改,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提出对策措施,一个一个整改销号;要从严正风肃纪,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要持之以恒建章立制,努力在抓常抓细抓实上取得实效,筑起“防火墙”,架起“高压线”,铲除“风险点”,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搭建服务平台、打造服务队伍、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机制,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按照接轨融入宁波发展的战略定位,科学规划,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扎实推进承接宁波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奉化北部新城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区域空间优势和产业平台优势,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深入推进重大项目、产城联动建设。

陈志昂最后强调,要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三个自信”,站稳政治立场;要持续深化“三问三观”学习讨论和“双带双走”走亲连心活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围绕群众期盼推进工作,真正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事业的最大追求,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到心坎上;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使命担当,保持守土有责的底气、一往无前的勇气、“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以“钉钉子”精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干出一番群众认可的业绩。

35 1675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