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区财政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关于X区财政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2023年度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区人大财经委、预算工委组成调研课题组,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走访区发改委、区经委、区财政局、区统计局、区科委、区审计局等单位,对本区2020年至2022年期间的财政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对统计及相关经济数据汇总整理;结合X区“十四五”部分专项规划的中期评估报告,经预算工委、财经委的研究讨论后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主要数据

1.财政主要数据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0年220.62、4.8%;2021年250.1亿元、13.4%;2022年221.31亿元、-11.5%。税占比2020年、2021、2022年分别为84.38%、80.27%、75.73%。

全区政府基金收入执行数:2020年71.36亿元、2021年153.39亿元、2022年197.16亿元。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执行数:2020年2.73亿元、2021年2.03亿元、2022年1.6亿元。

2.经济主要数据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可比):2020年预计6.50%、实际完成4.0%;2021年预计7.0%、实际完成7.0%;2022年预计6.5%、实际-4.0%。

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2020年600亿元、增幅6.8%/201亿元、增幅22.2%;2021年605亿元、增幅总量与上年持平/205亿元、增幅2.38%;2022年515亿元、增幅-16.10%/170亿元、增幅-18.4%。

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2020年2640亿元、增幅0.4%/605亿元、增幅-5.30%;2021年2936亿元、增幅10.20%/655.5亿元、增幅8.4%;2022年2660亿元、增幅-10%/611亿元、增幅-8%。

全区出口总额:2020年超1950亿元、1.60%;2021年2030亿元、4.1%;2022年2250亿元、10.8%。

(二)财政经济发展取得的绩效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X市委书记相关要求,大力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加快建设“三先走廊”,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力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九城市R&D投入强度从3%提升到3.5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增长1.6倍,占全国1/9,占全球2.85%;GDP占全国1/1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进出口额均占全国1/8,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1/5以上,“三先走廊”策源地X财政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1.财政发展主要成就

(1)强化部门预决算管理,提升财政预决算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各预算单位对本部门预决算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建立预决算报告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健全预算与决算相互约束、相互衔接的协同机制。二是进一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大力推行“零基预算”理念,制定部门预算调整调剂管理办法。三是不断完善协同理财机制,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协同理财部门工作效率。四是积极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相关支出的预算约束.探索推进项目支出标准化,开展各类项目成本绩效分析工作。

(2)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一是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实现预算绩效“五环节”深度融合,制发《关于开展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的导则》,实现绩效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建立“决策有评估、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信息有公开”五位一体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三是构建“2+X”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动态调整”原则,制定可量化可实施的绩效指标。四是建立绩效结果与预算管理相挂钩的结果应用机制,将绩效结果与政策调整、绩效考核以及部门项目预算总额“三挂钩”,形成“评价、沟通、整改、反馈”良性循环。

(3)强化统筹财政资源,保障重点工作开展。一是完善“三本”预算统筹调控机制,做好预算统筹调控工作,全力保持财政收支动态平衡,在财政紧平衡的情况下,确保“三保”和重大民生方面的支出。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谋划财力,保障本区重大项目支出。认真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推进协调,全力保障X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效能。全面推进暂存款项清理工作,完善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切实盘活存量资金,有效提高财政资金效能。四是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制,制定X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制度,建立线上和线下公物仓,实现对长期低效运转、闲置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调配和处置,有效解决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难的问题。

(4)强化财政管理体制,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探索实施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实施对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跨年度管理模式,将执行监督、绩效评价等纳入管理流程;完善对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建立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二是积极探索完善区、街镇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科学合理界定区与街镇的支出责任,进一步加大镇级(园区)财力倾斜,增强基层财力保障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是成立街镇科归口管理街镇财政,制定《X区街镇(园区)绩效考核办法》,全面考核基层财政预算管理等方面情况,切实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四是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禁各类违法违规变相举债。建立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优化专项债券资金投向,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重大规划的支撑作用。

(5)强化财政透明度,形成监督合力。一是完善预算公开考核机制,推进预算公开平台建设,大力推动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绩效自评以及重点绩效评价,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二是压实预算主体责任,保持同节点、同框架、同口径公开财政信息。三是方便获取路径,优化预决算、地方债等关联信息排序检索,完善政府采购、财会管理、企业融资信息公开,提高公众查询体验感,通过公开监督激励预算部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四是推进财政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应用,构建完善防控预算管理运行风险、廉政风险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2.经济发展主要成就

(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稳健。2021年以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99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4072.6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496.90亿元,前景向好。“6+X”战新产业领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补链强链集群建设成效突出,三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六大新兴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加速推进。推进规上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截至当前,完成评估企业628家,其中规上企业581家,成绩领跑全市。支持企业加强技改,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壮大。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经历波折后已经呈现向好趋势。持续提升工业节能降碳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节能降碳下降幅度从2021年的上涨2.6%到2022年下降4.5%。

(3)创新动能稳步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2022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5.38%,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95家,总量位居全市第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1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75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二。院士(专家)工作站蓬勃发展期,现有院士工作站6家、专家工作站75家,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名单中,X有7家建站企业的10个项目获奖,2021-2022年度X有33个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4个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两个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数量排名全市第二。

(4)科创驱动的效应持续显现,核心技术突破攻坚“卡脖子”难题。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实现工业产值2041.08亿元,率先完成千亿级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含相关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21亿元,实现汽车销售109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2.4亿元;新材料产业集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99.2亿元。在集成电路领域,450毫米集成电路用晶体生长系统、全球最先进的ALD光伏工作母机、ARF/KRF高端光刻胶核心技术等,在“缺芯”寒潮下扛起国产替代重任;在生物医药领域,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技术领跑全球,同联制药1类抗生素新药可利霉素正进行降低新冠病毒复制率等临床试验,瑞钼特高端影像CT设备球管用钨铼合金靶材填补国内空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打造低轨道、高通量多媒体卫星网络产业集群,成功发射“X号”和“G60号”等实验卫星并组网,加快实施“G60星链”计划,成为全球三大卫星互联网之一。

(5)城市界面最新讲话系列、品质持续提升。围绕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加快推进X枢纽、轨交12号线西延伸工程、功能性场馆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加快生态网络构架体系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超19.12%,位列全市第二;水环境质量快速改善,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目前已达到89.3%;大气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指标稳中向好,PM2.5、PM10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SO2、NO2、O3、CO已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财政发展方面

1.财政进一步增收面临不确定性,收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系列稳经济接续政策出台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发展动力,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投资项目接续不足,消费恢复动力依然偏弱,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财政可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不尽如意,工业税收增长长期徘徊波动,地方财政收入中房产业税收和非税收入所占比例仍然较高,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需要进一步拓展外延、夯实内涵。

2.财政收支“紧平衡”矛盾持续加剧,民生和重点领域投入等刚性支出需求加大。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阶段,各领域对财政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区镇间财力紧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浦南浦北区域发展不平衡,个别镇保障能力有所下降。“十四五”期间,将陆续建设X枢纽、12号线西延伸、沪松快速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持续引进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项目建设支出和人员经费支出大幅上升,亟需大量财力的支持,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将不断接受严峻考验。

3.管财理财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是:部分单位在预算执行管理中,存在过紧日子思想不牢、项目储备机制不完善、项目未按轻重缓急排序、资金使用效益仍需提高、财务资产管理基础尚需加强等问题。部分债券项目前期申报手续审核把关不严格、项目执行中统筹力度不够、部分债券资金支出进度较慢等问题依然存在。相关制度制定存在滞后性,重大财政支出、集体土地入市等重要领域亟需出台符合X实际的制度文件。制度执行,预算刚性约束,扶持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监管等有待进一步加强、强化、优化和深化。

4.政策措施集成的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户数快速增长,企业工业税收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部分企业享受政策后外迁降低政策措施的绩效。房地产税收在第三产业税收中占有重要比重,受疫情和政策影响,新房销售波动,存量房销售下滑,直接影响房地产税收。国有企业运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地方财力贡献度有待进一步增大。

(二)经济发展方面

1.国内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需付出更多努力。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以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为代表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凸显,内需潜力有待释放;部分以代工为主的外向型制造业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能开始转移,项目投资、产值增长、外贸出口等指标面临严峻的压力;投资项目接续不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小,助企纾困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需付出更多努力。

2.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精尖产业发展结合需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成本依然偏高,应用场景开放与企业发展需求错位等问题有待破解。科技优势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6+X”产业等高精尖产业规模效应、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在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实现规模化经济效益上持续发力。区域产业协同存在不足,龙头企业比例较低,绝大部分项目尚处于建设阶段,部分项目阶段一期投入使用,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引领带动效应和贡献效应尚未得到全面释放。人才评价标准和方式还需健全,试错容错纠错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雷同,招商内卷现象严重,现有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与周边区域相比较弱,对增量项目招引较为不利等。

3.产业用地资源瓶颈逐步显现,产业政策需进一步优化。相对于制造业项目引进的速度以及存量项目发展速度,产业用地资源供给瓶颈问题已经显现。当前减量化任务艰巨,存量盘活再利用周期长,收储与出让价格倒挂严重导致盘活资金压力大,难以在短期内出形象、出效益。大量存量厂房资源掌握在私人业主手中,产业配套和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先进制造业需求。

4.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财税增收预期需进一步匹配。强化“四个论英雄”发展导向,全面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举措有待完善。规上企业增速明显达到新高度,但亏损企业户数仍高居不下,企业发展质量尚需进一步提升。少数“十三五”期间政府投入土地、财力等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但新设公司项目的建设、竣工、试产、量产、达产进度不尽如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财税增长的贡献度有待提升,部分行业、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同比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和筹资能力出现下降,特别是房地产房交易出现波动,直接影响地方财税进一步增收。个别企业仍处在风险暴露期,债务违约等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5.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弱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区域性紧缺问题,高品质医疗服务、高质量学校资源总量缺口和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重点功能区公共服务资源对吸引人才落户、动迁安置、促进职住平衡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乡村产业发展还不充分,需要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友好型业态以及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结合还需进一步紧密,就业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等。

三、建议和意见

如何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如何提升财政政策执行效率、资金支付效率和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效率,更多减税降费政策将落地生效,是财政经济工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财经委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财政发展方面

1.聚焦涵养财源税源,致力增长地方财力增长动力

(1)夯实经济稳定增长基础。完善财源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引导区镇、园区结合区域特点,加强对企业的精准服务,统筹用好各项政策资金,着力促进市场主体释放活力;跟踪分析重大财税改革、产业政策、政策契约执行力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项目、收入结构等财源税源结构研究;树立职能部门的全局意识,齐心合力,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财政收入结构日趋匹配新模式和新途径,为完善财税政策措施提供专业支撑。

(2)精准高效促进高质量发展。统筹利用现有财政资源,加大经济领域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政府招商绩效评价,牢固树立高质量、高效益的转型发展导向,支持街道、园区有效引育财源税源,依规评价政策成效。区级财政激励更加突出经济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财税贡献度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更加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重点支持用地适度、财税度贡献匹配,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加突出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挥财政资金产业导向作用,激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植要素市场,厚植产业发展和税源根基。

(3)加快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推进财政定向联系重点企业挂钩服务机制,分析梳理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状况,加强与产业部门协同,不断优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落地实施,利用区域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等政策措施,以激励为核心,共赢为方向,统筹存量和增量,兼顾引导、约束和保障,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政企双赢。完善开源组收工作,树立精细管理意识,强化税收征管服务,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快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税源治理体系,着力发掘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提供支撑。探索企业分级服务激励政策措施,参照银行企业等级划分标准,产业行业分类标准,将企业归类为维持类、支持类、激励类、退出类,采用等级服务、激励政策措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财政高品质增收同频共振。

(4)强化财政激励引导作用。聚焦新经济、新赛道,进一步发挥产业扶持政策的拉动效应,积极培育未来税源,聚焦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帮助新兴企业渡过拔节育穗期。把提高绩效作为财政工作的目标导向,加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协同联动,积极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应享尽享、应退尽退,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稳定发展预期,坚定市场信心;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加强政府招商绩效评价,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进一步提升招商实效;支持平台经济做大做强,推动细分领域平台企业和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对区域纳税大户企业要“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

2.聚焦管理精细化目标,致力提升重点项目支出的效能

(1)紧扣预算管理关键环节,科学、合理、有效的编制预算,逐步实现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目标,切实提高预算资金效能。推进成本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基本支出标准编制人员和公用经费预算,兼顾完善公务活动支出管理,推进宣传类等项目实施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明确项目工作量,核定历史支出成本,建立项目支出成本定额体系。探索实施跨年度预算管理,在坚持财政收支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以财政中期规划为框架,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提高预算管理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优化项目管理层次,加强项目整合,清晰反映项目与部门职能之间的结构关系。明确项目标准分类,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和评审标准体系,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严格落实项目储备制度,实行动态储备,严肃部门项目储备内部评审和审批机制,切实提高入库项目质量。建立项目排序机制,按照轻重缓急和项目成熟度等对储备项目进行排序,突出保障重点。推进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完善对重大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管理,强化财政承受力评估,优化重大支出决策和管理流程。

(2)重视财政政策效应,大力提质增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注重支出结构调整,严格基本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民生,落实落细民生领域支出,使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公交等领域的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可持续,积极有效服务和推动稳增长、稳预期、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借鉴城市发展规律和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经验,以“绣花”功夫治理城市和更新城市,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河道疏浚、城市绿化、市政道路、景观照明、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风貌区保护利用等城维领域的项目支出,严格建设、管养、维护标准和定额,避免运动式施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和效果。

(3)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区镇财政体制关系,充分调动区镇两级积极性,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形成稳定的区镇两级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通过明晰、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划分鼓励、考核、保障等不同类型事项,明确合理的分担机制。加大对基层财政支付力度,规范转移支出,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加大对浦南地区政策倾斜,确保区域财力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聚焦绩效管理,致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性

(1)强化绩效管理意识,推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制定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构建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整体框架,形成重大项目、民生领域支出和成本标准体系,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

(2)优化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兼顾绩效目标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和生态性,提高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重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通过调研出台本区重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办法,提高项目管理运行水平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完善绩效监督体系,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完善监控预警和响应规则,实现动态监控。加强项目的事前绩效论证,事中事后绩效评价,推进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实施产业政策绩效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做好政策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完。深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强化绩效约束力,推动财政收支更加科学合理。

4.聚焦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致力促进财政一体化系统应用

(1)切实落实工作任务,审核预算制度改革。依照财政部和市财政局等上级工作要求,用系统化思维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各环节业务规范,持续完善“制度+技术”预算管理机制,深化和统筹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推进财政工作数字化专型,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力,提升预算管理规范化水平。结合预算编制工作实际,规范和统一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要素和控制规则,实现区镇两级财政预算之间的业务环节无缝衔接和有效控制,加强财政运行监控预警,对部门预算的执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和分析,硬化预算刚性约束性,全面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水平。

(2)依托数字化改革,一体化系统,推进数字财政建设。探索数字财政建设,努力形成用“数据服务、数据管理、数据决策”的财政管理服务新格局;增强数字政府效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升现代财政治理能力。推进预算编制一体化管理,推动预算管理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加强财政业务集成优化,着力推动财政管理提升和服务提质;优化财政管理,依托财政数据可视化管理建设,提升数据应用、分析和管理能力和水平。探索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进到所有预算单位,实现区、街镇两级全覆盖;探索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协同理财等各项业务全部纳入一体化系统范围,实现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探索部门决算、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自动生成和逐级汇总,提高决算和财务报告编制效率。

5.聚焦国资改革,致力健全国资监管体系建设

(1)深化国有企业规范化管理,优化出资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履行“决定”“审批”等权责事项的边界。优化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科学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衔接;制定区属国有企业非生产经营货物服务采购管理工作指引,规范采购行为;搭建国资系统资金管理平台,加强国有公司资金监管。建立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决策和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经营业务、投资项目监管,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对新经济领域的引导性投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资对财政的贡献度。

(2)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提升质量。着力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按照规划,逐步完善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办法,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闲置资产共享化。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改革,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全面展示可共享、调剂的资产信息,完善在线审核流程,推动实现资产跨部门、跨地区共享调剂,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和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推进实施经营性房屋资产集中运营管理,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经营性房屋资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收益统一上缴国库。

(3)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自然资源),强化国有资产、国有资本管理与监督,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督管理,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内容,适时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等工作。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实现生态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6.聚焦政府债务管理,致力防范债务风险

(1)科学确定政府债务规模,统筹债务资金使用和偿还,确保财政稳健运行可持续。夯实政府债务管理基础,探索实施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全生命周期管理,着力加大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力度,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债券项目事前评估和执行监管,充分运用专项债券支持X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2)压实政府债务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向人大报告政府债务机制,细化报告内容。加强债务风险防范,优化新增债券期限结构和还本付息方式,加强发改与财政等部门协同配合,科学制定政府投资计划,兼顾好公共事业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承受能力。

(3)关注基层财政状况,重点关注基层财政债务风险,加强对基层指导,强调收支动态平衡,科学测算分析基层债务风险,强化债务风险动态监控,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二)经济发展方面

1.聚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致力推进策源地建设

(1)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X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锚定“三先走廊”战略定位,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创新策源地。聚焦共建共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高质量发展策源地、产融高地建设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前沿布局,加大在“6+X”战略性新兴产业“卡脖子”领域的投资力度;着眼“三朵云”,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要素布局,创新发债机制,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实体经济发展;着眼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国内外并购重组步伐,强化人才交流,推进协同发展。

(2)推进“一廊九区”建设,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生效。聚焦推进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做好高端制造业发展大文章。聚力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各项战略任务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持续深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九城市合作机制,凝聚“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发展共识,坚持在创新发展中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在协调发展中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绿色发展中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在开放发展中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在共享发展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生动的发展实践中展现经济社会勃勃生机。

2.聚焦顶层设计,致力优化政策供给和执行

(1)深入推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新赛道以及未来产业专项研究,绘制各重点领域产业图谱,盘清产业资源基础并明确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着力锻造制造业发展强引擎。推进全区综合性产业政策修订,结合近年来智能工厂建设、特色园区打造、关键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创新等产业发展重点要点,优化提升政策精准供给水平。加快推进卫星互联网、数字经济等专项政策出台步伐,支持细分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2)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精准有效助企纾困聚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各方面政策要应出尽出、能出尽出,努力以工作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政策措施的落实,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加速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全面顶格落实国家和市级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并细化区级政策措施,推动稳住经济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对助企惠企政策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因地制宜挖掘政策潜力,把各项政策变成可操作、能落地的硬招实招,发挥好政策集成效应。立足长远发展,谋划储备政策工具,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聚焦创新发展,致力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动能

(1)利用新科技突破、新产业兴起、新业态诞生、新模式应用,培育新市场主体,为经济增长带来新活力、新动力,实现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等优势领域制度创新和政策集成,落实“三先走廊”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在研发创新、场景应用、融资上市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科技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领域高精尖产业发展能级,培育更多“硬科技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城区建设,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和生活,加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大力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政府有效投资,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加大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尖产业、社会民生补短板等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政府投资项目要做好项目储备,加强前期论证,加快支出进度,发挥撬动作用,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坚持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发力,提振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2)深入落实本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全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能级提升,培育适度的“工赋链主”企业,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发展。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速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创建绿色转型典型示范。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技改,提升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和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

4.聚焦科学精准,致力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1)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提升产业项目产出效益。严把项目准入审核关,统筹全区土地空间资源,向用地适度,具有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等资质的优质企业倾斜,保障存量高成长性制造业项目用地需求。积极推进产业区块外优质项目“零增地”改扩建,引导存量企业增容扩产、提质增效。做好战略留白区项目区级审核认定工作,争取解锁更多留白区域导入优质产业项目。加强对拿地项目总体跟踪服务和评估检测,依托三级联动协调机制,有效解决重点产业项目在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难题,保障项目及时竣工、投达产,如期形成产出效益,积极壮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规模。

(2)狠抓重点指标和重点产业稳增长。围绕经济正增长目标,加强重点指标分析和调度,分类促进重点行业多增少降,为全区稳增长目标多做贡献。聚焦稳就业、补短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企业稳岗拓岗支持力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发更多公益性就业岗位,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和困难补助要及时到位,兜住民生保障的底线。多渠道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5.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打造全域美丽乡村

(1)推进乡村数字农业、设施农业、污水治理、生态保护、高标准农田、花卉基地等项目建设,筑牢生态屏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家庭农场运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业增产增收。建立促进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大对42个经济薄弱村多渠道帮扶,加速“造血”项目的投资落地。完善涉农财政资金和农村集体监管体系和机制,提升资金资产监管服务水平;持续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展农民增收来源。

(2)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大美丽乡村、生态环保等领域投入,助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建设一批具有乡土气息、X特质、江南韵味的特色田园乡村。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工程,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行政村全覆盖。搭建服务平台,探索农村社区治理新模式,优化为民服务能级、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夯实农村治理根基,实现平台汇服务、聚合力、集智慧功能。强化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着力营造良好的基层干事创业环境,更好地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35 3174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