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汇聚(最新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汇聚(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第一篇】
在得知要做社会实践活动后,我们小组第一时间聚集到一起,讨论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考虑到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决定以自身实践感受加之宣传调研的方式来完成此次实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上,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国情和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时也考虑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小组选择以一次爱国教育之行来切身了解中国的过去,切身地体会中国现在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做好爱国主义精神的现状调研和宣传。考虑到地理和可行性,我们最终选择旅顺作为红色之行的目的地。
总的来说我们的实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参观旅顺的主要红色景点。首先,我们参观了万忠墓。旅顺万忠墓纪念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路,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新建的。该馆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整个陈列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痛苦的'呻吟与哀嚎。落后的清王朝用血的教训和耻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他国肆意践踏和凌辱。
之后,我们游览了旅顺军港。旅顺军港始建清代,其实早在明代旅顺就设有水师营,由此出海巡哨,随着帝国主义不断侵入黄渤沿海。为加强旅顺口海上防务,从1880年至1890年10年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经营旅顺港。在旅顺征民大扩航道,疏浚港湾、填海、筑炮台、建港池,使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并为五大军港之一。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旅顺只经营了16年,随后的几十年由日俄分别侵占,1955年4月15日,中苏举行旅顺军港交接仪式,从4月16日起旅顺军港的防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掌管,现做为北海舰队的一处训练基地,西港正在进行扩建之中。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从这里出发驶向大海。我们无缘窥其真容,但岸上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和静静浮在海面上崭新的军舰告诉我们:唯有强大才能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才能保卫民族的尊严和荣誉,才能保卫人民的生命和安全。
然后,我们向旅游者和行人发放了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近代史正慢慢的被广大国民所遗忘,中国的国耻正慢慢的淡出人们的印象,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遗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发生了无数的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丰碑,社会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国民日渐富裕。但物质上的成就不能掩盖精神上的缺乏,广大民众需要正确的信仰和伟大的精神的支持。爱国主义精神是伟大的、坚强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需要全体中华人民的努力,需要爱国主义精神将所有国民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国家和社会要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国民要自觉地爱人民、爱国家、爱社会主义。
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第二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解放,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之路。在建党95周年、建国66周年之际,为宏扬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操,我们特举行红色我心”寻访红军足迹,亲历革命路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受伟人豪情壮志,感受当年红军生活的艰苦,感知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实践目的:一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人人都说90后的孩子是毁了的一代人,我认为这很片面,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接受了方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但我们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斗志的,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或辱骂中国,一点都不行。就像父母跟孩子一样,我们可以埋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但别人却不行,别人说我们的父母不好我们会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由3部分组成,前部为停车区;中部为广场绿化区;后部为瞻仰活动区、陵寝;新建了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陈列、收藏了400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陵园园名由郭沫若题写。陵区中心矗立6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正面镌刻董必武题词“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纪念碑下面刻有郭沫若的题诗:“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唤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纪念碑左、右、后面为墓区,共安葬着123位抗美援朝烈士。其中有3位军级干部、10位师级干部,以及团级干部和战斗英雄、模范、功臣。园内栽植松柏等树木4000余株。纪念馆中陈列的烈士遗物有:邱少云烈士生前用过的冲锋枪;孙占元烈士生前用过的轻机枪;杨根思烈士生前作为毛主席的客人,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的请柬;蔡正国等烈士生前荣获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蔡正国副军长牺牲时的弹洞血衣,红军长征10周年纪念章;吴国璋、饶惠谭等烈士生前的用品等遗物;郭沫若讴歌黄继光、邱少云烈士的诗词手迹等等。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英雄,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这几句话详尽描述了我们复杂而无比沉重的心情。革命先烈是我们思想的力量源泉,是催人奋进,使人昂扬向上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我们虽然结束了参观烈士陵园的旅程,但是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无穷的。
瞻仰着高大的烈士纪念碑,不禁想到为共和国的明天,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革命先辈们孜孜追求,苦苦探索,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开拓出属于人民的道路,使多少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当代人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想想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怎么做。
报告人:
机制b151,蒋南。
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第三篇】
本文目录。
今天上午六点钟,伴着刚升起的太阳,我们迎来了在河北的第一个早晨。一个个睡眼惺忪,火车上的疲惫感在一晚上的休息后渐渐褪去。北冶小学的早晨感觉很美,这种美是没被现代工业影响的清新,是在大山早上醒来的朦胧。
早饭过后,我们准备出发去西柏坡英雄纪念馆。这是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参观西柏坡革命根据地。十几个人聚集在操场上,望着天桂山秀丽的景色,一个个拿起了手机,准备将这美景收进自己的相册。一张集体合影之后,我们出发了。
一路上,司机师傅给我们讲着一件又一件关于西柏坡,关于革命老前辈的事情,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然而沿途的风景也让我震撼。不远处山峦层出不穷,好似在讲述无数个革命故事,溪涧绵延不断,仿佛在歌颂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路上,我们忙着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有一瞬竟忘记了目的地。南方的小桥流水固然幽美,但比这北方山水,总感觉不够豪迈。是的,南方的美有点小气,放眼北方,远处蓝天与苍山交融,给人以宽广的胸襟。毛主席是睿智的,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是兵家重地。新中国就这样在这里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不知不觉中西柏坡纪念馆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纪念馆前五位伟人的雕塑,他们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和任弼时。进入纪念馆,就像踏进那革命长廊。我们听着导游为我们讲述着一件又一件革命往事,令我最深刻的是在八号展厅,三幅战役图与地上的装饰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战争场景。那是一幅长约二十米,宽约十米的画卷,是几个学生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的,加上地上的武器装饰,真的是很壮观。现在的我们,无法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无法真实的去感受战争的残酷。但是,在物质日益丰厚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随后,我们去了伟人的故居参观,那样简陋,中共中央作战厅,一句话讲出它的布局,一台电话,两幅地图,三张工作桌。而我们的伟人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决胜千里之外,还有当时新华社的同志工作的地方,也是相当的艰苦。随后我们去参观了毛主席,还有周总理住的地方。周总理的房间非常简朴,看到他的办公桌,就仿佛看到他当时夜以继日的身影,桌上还有他写给毛主席的稿子。毛主的卧室有一个大浴缸,还有一面镜子。那面镜子,无论你站在远处,还是近处,都能照出你的全身。在毛主席卧室前面,有一个碾盘。仿佛看到毛主席和其他的革命前辈坐在碾盘上商讨着军事,有一句话这样说,碾盘上布下雄兵百万。屋子里奏响胜利凯歌。
从纪念馆出来,十四个甬翼儿对着纪念馆前的五星红旗敬礼。飘扬在空中的国旗,颜色格外鲜红,那是用无数革命英雄的血染红的。
这半天的洗礼,让每一名甬翼儿收获很多,优越生活条件下的我们,还能否坚守革命前辈对国家,对民族的那份赤诚之心?作为国家未来的我们,应当忆苦思甜,深知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肩负起复兴中华的重担。正青春,让我们不断向前。将这份红色精神在慈善中传承下去!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开始报名参加这次活动是被这次实践的主题“红色南梁”所吸引,而这次的实践地点也正是我的家乡庆阳,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我的家乡,也可以向老师同学们介绍我的家乡,还有一点是我可以向学长学姐学习更多我这个专业所涉及不到的东西。
7月8日我们传媒学院实践小分队出发了,坐了一整天的大巴车,经过了好几次的转车才到达目的地,可以看得出每个人都很疲惫。我们一下车就扛着行李和设备去了南梁革命纪念馆,我们想用摄像机记录南梁纪念馆里的红色精神、南梁精神,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我们所不知道的红军事迹,也看到了那个时期的生活环境的还原,就仿佛可以看见当时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我们对革命先烈们深深的敬仰和钦佩。我们一行人两天的时间用脚步走过南梁的每一寸土地,这片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土地。紧接着我们去了解了列宁学校,这所学校延续着革命的火种,孩子们用淳朴憨厚的笑容迎接着未来,这也正是我们所传承的南梁精神,红色精神。
不知不觉,一周的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回顾一下自己在整个活动中收获很多,在那些红军身上,他们朴素的品质是我们必须的学习的,如今是新的时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更要坚定住信仰,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继承伟大党人的心理斗志。
这次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我的社会实践见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修养,也让我树立起义务服务社会的思想和坚持不懈的勇气;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人生目标,为将来更好的回报祖国、服务社会,这也就是我们这次实践的真正目的吧!
返回目录。
为响应团中央的全国大学生抗战纪念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并结合团中央每年推行的大学生“青春三下乡”活动。7月15日,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赴湖南韶山实践队来到了著名的山水洲城——长沙。在长沙进行社会实践的一天内,我们攀登了岳麓山,游览了湖南大学和橘子洲。
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南岳72峰之一的岳麓山。抗战时期,岳麓山“与长沙城隔江相望,对长沙有瞰制之利”,使其成为长沙战场极其重要的一个军事制高点。一山、一城,在那段异常惨烈的战史中,曾如此唇亡齿寒、存亡相依。刚踏入山脚,便感受到暑气削减,满目翠绿,清风蝉鸣,神奇地将我们带人了一个平和宁静的世界。我们沿着蜿蜒的山道一路向上,又走过了一级一级的青石板台阶,来到了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抗日战争期间的三次长沙会战,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73军于长沙围抗日军,该军在激烈的战斗中,伤亡重大,其第5师师长及将士,还有其他几个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1946年春,最后一任军长韩俊指令专人督修公墓于此。站在这些墓碑前,尽管隔断着几十年的时空,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以及勇往直前、不惧牺牲的精神。
从岳麓山下来便进入了湖南大学的校园内。湖南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著名高校。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湖大校园风景秀丽,大量近代的红砖黑瓦述说着她的古朴历史。我们着重参观了湖大的新老图书馆,老图书馆现在作为一个景点来开放,馆中收藏了大量的各界人士捐赠的文艺作品,使得这座红楼更具文艺气息,新图书馆颇具现代化,方正的大楼直指青天。
路过岳麓书画院,几根断裂布满青苔的花岗岩大门柱静默的立在草坪上,这些都是日军轰炸留下的伤痕,告诫世人战争的残酷,在湖大风光绮丽下也掩盖着饱受战火侵袭的沧桑,她几度迁址,几经受创,损失了大量珍贵的仪器和文物。同时校园内的建筑设施也被摧毁,使得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开展。即便如此,当时的湖大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以英、德、法、日四种文向中外文化界发表宣言,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学生们的抗日热情和士气。回想我们西工大的先辈们,同样是在日军轰炸的威胁下,“七星灯火、坝上长夜”的故事是他们航空报国的最美诠释。
来到橘子洲,远眺湘江北去,仰望岳麓青翠,大家都情不自禁朗诵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流露出他的风华正茂。千万重,其中的豪气与壮志仿佛在宣告世人,他毛泽东来了!忆往昔思今日,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今天我们无法预料。他们在面对日寇钢铁洪流下,带动着身边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者为民族存亡而战。恰同学少年,此时的我们心潮澎湃,恨不得回到那个时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白天的行程结束的很快,但大家都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不舍,虽然有很多未能做的,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但是大家感触颇多。这一天里,我们在岳麓山上缅怀英魂,驻足于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牺牲的前辈先烈的墓前;走在湖南大学的校园内,感悟那个年代留下来的那种大学生的豪情;在橘子洲头,我们意气风发,忆往昔峥嵘岁月。夜色下的星城愈发的美丽,我们漫步在湘江江畔,享受着这夜间难得的静谧和清风带来的凉爽,大家不免沉醉于此。
历史并未离我们远去,历史也并没有被我们的国人遗忘,曾经我们民族所遭受的不幸一切一直在被缅怀、一直在被反思。我们走过了多个抗战遗址和纪念馆,每一个地方都是人来人往,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驻足认真聆听的游客,这都足以说明,我们国民的爱国热情是高涨的。而且,不论是在网络还是报纸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湖南人民是多么在意和看重这段抗战历史,不断地寻访、不断地纪念,把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融入到这片土地上人民的骨血中去了。
短短的七天,我们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了一起,大家共同经历着一切,大家互帮互助,这种感情是无法被别的东西超越的。我们这次的主题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寻访活动,我们在各地的寻访、参观,就是像重走当年的抗战路线,去体会感悟他们经历的一切,去体会感悟他们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在于何处。我们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壮大,不让历史重演。一个国家、民族要富强、复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我们就是国家的储备力量。
返回目录。
早上,丁仁祥教授给我们做了《毛泽东调查研究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专题讲座,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言论是自由的,选择相信或是怀疑也是自由的,但是理性是我们透过重重迷雾触摸真相的唯一路径,流言止于智者,不做恶意的误导,不做愚钝的跟风者,实事求是,用独立的思考,负责的态度去辨明流言传闻。当然,这并非代表着我们只是单向接受媒体的报道,在如今微博、微信流行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在我们无法辨明事实真相时,即便不能亲自验证真实性,也不要妄加揣测和转发。因为我们自以为的真相,自认为的正直善良可能会正中阴谋者的圈套。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面对各界的舆论,面对尘封的历史。是时候打开深埋在心中的结,揭开历史的真相,因为只有不忘来时的路,才会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下午在短暂的休息后,李忠教授给我们做了《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讲座,毛泽东在1965年说过:井冈山革命精神不要丢了!时至今日,井冈山精神是当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爱国至上,精忠报国”,“一身正气,救民于火”。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江西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井冈上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的源头,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传承和发扬。
晚上是大家最最期待的互动教学《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革命后代讲家风》,听烈士的子女讲述他们父母辈过去的故事,感动于中国老一代红军的艰苦卓绝,同时也感动这一对夫妻的深厚感情。老爷爷说:夫妻之间没有感谢,只有责任。一直以来都是松柏支持着我的事业,我们相互扶持。看过很多人秀恩爱,这一对夫妻给我的感悟最深。他们相互深爱着,同时爱情不是他们的全部,他们在爱着的同时互相鼓励、支持对方的事业。他们爱着的不仅仅是对方还有这个世界,还有这个世界的其他人。我们年轻人应当志存高远,不拘泥于眼前的喜乐,胸怀天下。
战争年代,硝烟四起,红军战士们为守卫家园抛头颅、洒热血,放下儿女私情,为大家舍小家,战士们的孩子在那个时候,不仅得不到父爱、母爱的关怀,就连一个安稳、平静的童年生活都没有,柔弱的孩子们承受着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无法理解的痛苦和恐惧,吃不饱、穿不暖,小小年纪就要面对死亡随时的降临,但在那些艰苦岁月中,红军战士们珍惜每一个祖国的花朵,保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带领着大家坚毅地活下来,不抛弃、不放弃,勇往直前,这样的意志正是当代人亟需的品质,困难再大,不低头、不屈服,迎难而上方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
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第四篇】
一、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人人都说90后的孩子是毁了的一代人,我认为这很片面,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接受了方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但我们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斗志的,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或辱骂中国,一点都不行。就像父母跟孩子一样,我们可以埋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但别人却不行,别人说我们的父母不好我们会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式,农业经济的转型了解红军在当地的经历,关于红军的一些民间传说,红军是怎么样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红色之旅”活动,相信我们的队员会以先烈们为榜样,更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为家乡、为我们祖国做出贡献。师生们通过此次活动看到了革命前辈的光环,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国为民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了大家追求理想信念、报效祖国的决心,加深了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本次红色之旅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思想的触动,更是灵魂的震撼与境界的再次提升。
我们同学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受伟人“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通过瞻仰革命先烈铜像、默哀、宣誓等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革命先烈的尊敬与崇拜。向当地导游,住户了解当年那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聆听革命老人深情讲述的红色革命人物事迹,观看那些犹存的物件,现实图片来缅怀那些革命先烈。实践团队准备将这次社会实践中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制作成“红色之旅”材料以供更多的同学们阅读了解,通过政治学习等形式,让我们学生,充分了解革命历史,重温抗战历史,接受精神洗礼,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和谐发展。
1、到这些精神圣地,不知不觉的就有一种心灵的安静感。通过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表示,一路走来,一路震撼,此次革命实践教育活动,更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深了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在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学习再学习革命先烈的那种英勇无畏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上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树立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
2、缅怀这些前辈伟人,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伟业,光照后世。回想红军长征的艰辛、为革命的成功前仆后继,创立新中国的不易,我们作为同一块土地哺育出来的后人,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精神营养,增强战胜困难,继续前进的勇气,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对其他人好一点;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求得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工作与生活、自己与他人几个方面的和谐,最后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用实际的行动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3、通过此次活动,队员深刻体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科学内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方针。这些革命圣地是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优秀榜样,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担负起不同历史使命,但始终围绕着热爱祖国、科学发展的主题。
4、革命烈士们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毫不吝啬地现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教育着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用红岩勇士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今后的好日子,更需要红岩精神作信念支柱。缅怀先烈,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英雄儿女中王成那“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豪迈呐喊;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在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甘愿被火焚身的邱少云等等。
正是有了他们的崇高,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一直以来,先烈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口号已然响起,行动就在眼前,让我们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秉承先烈们的精神,将它们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只是取得伟大胜利的第一步。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才是最终的目标。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必须有极大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就必须进行艰苦卓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中国共产党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艰苦奋斗,不畏强权,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政权的包围与封锁。
看着革命先烈们“不辱使命,功垂史册”的先进事宜一步步走来,到纪念塔前,我们实践队员在高大雄伟的纪念塔下进行了庄严宣誓,把自己满心的热情化作一句句有力的誓言,向党和国家表达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他们心中“永跟党走,铭记党恩”的坚定信念。队员们纷纷表示:誓言不只是要挂在嘴边,更要付之于实际行动之中。此行对他们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经历了一次爱国教育,接受了庄严的洗礼,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会发挥先烈的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并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更加投入地完成实践的工作任务,真正体现出社会实践不同寻常的意义。实践服务团指导老师希望这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能返校后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重温抗战历史,弘扬报国志向”的队伍中,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第五篇】
本文目录。
xx年7月20日至7月22日,同济大学法学院师生一行11人,其中指导老师2名,学生9名(其中土法班1名),前往山东临沂,开展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旨在深切缅怀抗战英烈的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实践落实提出的“四个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激发在校大学生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特开展此次暑期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由临沂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法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欧学院、井冈山大学法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临沂大学法学院五校齐聚临沂,活动过程中,实践团一行先后参观了临沂城市规划展览馆、临沂市博物馆、临沂市文化中心,对临沂这座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有了直观而鲜明的了解;走访了沂南张庄镇和庄社区,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沂蒙根据地历史和优秀党支部书记王金法事迹以及爱党爱军好妈妈胡玉萍的事迹等历史史料;参观了沂南马牧池全国党性教育基地,赴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抗日模范村参观调研红色基地,采访抗日老支前王克昌老人,在参观学习的同时在沂蒙山区普法宣传活动,调研“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为例”等课题,进而弘扬沂蒙精神,宣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重温历史、勿忘国耻、矢志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落实“四个全面”的会议精神。
xx年7月20日,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第四届高校联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来自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井冈山大学、临沂大学以及同济大学五所兄弟高校的47名师生参加了开营仪式。其中,开营仪式由临沂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红坤老师主持,出席此次仪式的有临沂大学学工部部长、校团委书记白金山,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培苍,王红坤,团学办主任王龙、辅导员陈梦奇老师、指导老师孙士玲教授以及同济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杨满和法学院党组织院黄羡琳老师参加了此次开营仪式。
仪式中临沂大学校党委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白金山老师及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培苍老师分别发表了讲话,阐述了历届高校联合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及本届实践的目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期望以及对参加活动的同学们的几点要求。随后,同济大学法学院杨满老师、黄羡琳老师以及其他高校的带队老师依次致辞,对临沂大学法学院的精心安排表达了感谢,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最后,临沂大学孙士玲教授结合其研究课题,对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进行简要介绍,并重申了此次高校联合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使同学们对未来几天的活动以及山东沂蒙根据地英雄先烈的事迹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全体营员合影交流,在临沂大学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临大的红色馆及临沂大学校园风景,近距离的感受临沂大学乃至沂蒙山区浓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的学术氛围。
20日下午,实践团一行人开始了下午的行程——临沂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临沂市博物馆和临沂市文化中心。
实践团一行第一站来到了临沂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水立方模型,展馆正中央悬挂了一幅临沂市地图,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实践团一行了解到,临沂是一座水城一体、城水交融的滨江生态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得名。同时,通过动态地形图,实践团队员们看到了临沂市完整的地貌及丰富的水系,利用此天然优势,通过实施“生态水城”的建设战略,进行城市规划。随后,实践团一行进入一条水幕长廊,模拟沂河两岸风光,漫步于“沂河”之上,河两岸规划中的建筑模型尽收眼底,师生们纷纷驻足观赏。接着,讲解员给实践团一行介绍了临沂作为物流之都,在商业上的发展进程。最后,实践团一行在小剧场中欣赏了临沂未来发展的蓝图,通过明暗组合、声光结合,让实践团一行看到了临沂更具魅力与活力的未来。
随后,实践团一行参观了临沂市博物馆,沿着临沂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既有从祭祀到政治制度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画像石、金缕玉衣这样的物质瑰宝。最后,实践团一行乘着观光电梯登上文化中心的顶层,俯瞰临沂市的各色建筑,感受到临沂文化大师们为实践团一行带来的艺术魅力,更深刻地体验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通过今天的行程,同学们对临沂市的历史变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规划有了直观而鲜明的了解。现在,临沂人民继承着革命先烈们的“沂蒙精神”,为让临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而奋起努力。
7月21日上午,带着期待与好奇,全体营员顶着烈日又一次出发来到了山东省沂南县和庄村社区进行实践学习。在社区的会议室,实践团一行见到了来接待实践团一行的村书记朱省烈老人、村计生协会会长朱恕烈老人以及副会长薛允法。两位老人已是古稀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不见老态。经过短暂的相互介绍,实践团一行听取了朱省烈老书记的演讲介绍。下午,实践团一行一行40多人来到了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红嫂家乡旅游区暨中国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炎炎的夏日,脚下的黄土,颓邳的石墙,破败的瓢屋,都在诉说着老抗日根据地那段沉重却闪烁着英雄光辉的红色岁月。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一行先后参观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和照片文的交相辉映中,向实践团一行展现了那段悲壮而又荣光的历史。最后,实践团一行来到位于常山山顶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原汁原味的抗战老城影视剧气氛。
7月22日清晨八点,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井冈山大学、临沂大学、同济大学五所高校的师生们就早早地在车站旁等待,今天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激动,因为实践团一行即将要去参观闻名临沂的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见到曾受到接见的“老支前”王克昌老人。
首先,在朱村放映室里,实践团一行看了一段十分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枪声就是命令》,回顾了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
随后,在这里实践团一行采访了八十五岁高龄的抗战“老支前”王克昌老人,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访谈——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实践团一行对当时的婚恋问题,死刑适用和使用频率,土地制度的明确以及如何维护根据地的治安和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的法治等等问题进行一一探讨。老先生也非常体谅实践团一行对地方方言的不熟悉,尽量放慢语速,让实践团一行能够加以记录。本次访谈的专业性和指向性非常明确,虽然很多问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是在和老先生的问答中,实践团一行也对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
7月22日下午三点整,大家欢聚在临沂大学法学院会议室,举行临沂暑期实践活动调研交流暨闭营仪式。
来自五大高校的同学和老师先后发表感想,他们都对临沂大学校方尤其是临沂大学志愿者们的工作与付出表示感谢。井冈山大学学生代表分析探讨了临沂的“红色文化”特点;中国民航大学突出讲述当代青年社会实践的时代价值;天津理工大学则结合自己专业表达沂蒙精神在学习生活之中的用武之地;我校同学代表李敏和杨子安则从法学专业和临沂人民的品质特质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此次活动对为人处世、研学探究的益处,得到了在场师生的认可与赞同。
最后,各参与高校的指导老师一一发言,他们在肯定各位同学们感想观点的同时,也对下一届临沂暑期实践活动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表达了将活动越办越好的希望。我院黄羡琳老师为此次活动建言献策,对之后系列高校联合暑期实践活动提出了设想和改进措施。随着与会人员集体合影留念,本次暑期实践活动闭营仪式圆满结束。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亲临抗战老区,深入历史背后,体会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干部群众们拥军爱国情怀,可谓是军为民保家卫国,民拥军感恩戴德,军民一体浓浓的鱼水深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牢记历史并珍惜现在的同时,更应该居安思危、铭记使命,深刻理解并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播撒自己的青春与希望,收获民族与国家的未来。
返回目录。
为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四个全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组织了以“弘扬光荣文化传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xx年7月9日起,水环青春筑梦队一行22人在管文娟、韦红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投身四个全面深入革命老区弘扬红色文化倡导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了系列活动。
7月9日17时,院团委书记曾华、14级辅导员管文娟老师、新进团委老师王健出席了“三下乡”出征仪式。7月10日,实践队远赴红色革命老区瑞金,在近六个小时的车程中,老师们讲述红军故事,激发爱国情怀,增强集体意识;队员们唱着红歌,拉近彼此距离,驱散路途疲惫。到达目的地后,实践队立刻投入到“三下乡”活动中。
环境质量监测组在南昌、瑞金的红色革命景点——八一广场、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叶坪革命旧址群等地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检测。这不仅帮助了当地居民了解空气质量,还让队员们获得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锻炼机会,充分了发挥专业特色,提高了动手能力。
环境保护组带着前期准备的调查问卷,组织村民开展生态环境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针对革命旧址环保问题,如旧址垃圾回收,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等。参与调查的村民都十分支持,认真填写了问卷并对瑞金革命根据地旧址环境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体验红军生活,实践队吃着红军饭,体会着革命战士们食宿条件的艰辛,接着来到了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观学习,旧址内有“一苏大”旧址、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公略亭、博生堡等多处文物。在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当地文艺团重现了革命时期的会议场景,先烈们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每个队员的心中久久回荡。
当年的毛主席不忍心看百姓和又脏又臭的塘水,于是亲手和其他百姓一起挖了井,从此让百姓们喝起了又干净清甜的井水。“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红井旁石碑上的这句话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先烈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实践队在此重走了一段红军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
二苏大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军队卷土重来,被下令拆除。现今的大礼堂是1956年按原貌修复的,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队员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换来的。我们应该铭记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向先烈学习,传承革命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
xx年7月11日,为了体验共产党建国的艰辛,学习红色革命精神,我院实践队在早上9时抵达了瑞金有名的革命根据地“罗汉岩”。实践队踏着先烈足迹,感受革命时期恶劣的战斗环境,体会革命先辈那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紧跟党的步伐,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前,面向党旗,高举右手,紧握拳头,许下自己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庄严承诺。
本次的活动内容可总结为“十个一”,即看一部红色电影,唱一首红歌,听一个红军故事,吃一顿红军饭,走一段红军路,做一次问卷调查,重温一次。
入党誓词。
品一杯红井水为群众做一件好事拍一张全家福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队员们不仅互相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新一代的大学生应勇于承担“继承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使命积极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八真经投身四个全面。
7月14日下午,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郑山村的革命老战士,在采访过程中,他目光深深地向远处望去,眼眶里带着点点泪花,面带沧桑的叙说的他的革命情怀。
这位战士名为李春标,出生贫穷,目不识丁,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当我们在父母编织的摇篮里幸福生活时,7岁的他就参加了游击队,看岗放哨,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被200多斤的炮弹炸伤,头破血流。在那战乱的时代,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的爆发,每天都有炸弹飞机袭击,伤亡无数。在一场战争中,他机智灵活,英勇擒敌,但胸部仍被敌人射中一枪,一个排48人,45人壮烈牺牲,他侥幸存活,。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和朝鲜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
每一场战争都是冷酷的,容不得一点失误,曾今在一场战役中,由于指挥员发错了一个信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牺牲了70%的战士,这让他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是爱国的情怀一直深藏在他心中,消沉过后便是不懈的抗战动力,1953年8月,他再一次加入战争,为中国挥洒着他的青春,他的生命,把一生都奉献给祖国,为祖国服务。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采访结束后,老人对我们寄予厚望,嘱咐道“祖国的未来是你们的,需要你们不断努力”。老人的话语真挚而朴实,“三下乡”正需要队员们学习老一辈革命战士克服一切障碍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信念。我相信,闪闪红星实践队的每一位队员都是最棒的,他们不会辜负老人的期望,只会做得更好,更棒。
返回目录。
从小生活在遵义的我,自认为对遵义的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小时候每次经过遵义会议会址门口,总会在心里提出一个疑问: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如何会成为遵义人民心中永久的骄傲?随着我慢慢的长大,心智不断成熟,对遵义的历史文化不断了解,逐渐认识到了遵义这个小小的城市,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我也为出生在这样一块土地上而自豪。
xx年8月29日,我们贵州老乡组成了一个队,决心再次去感受历史名城的文化。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出发了!然而让我们想不到的是,这次的参观,竟给了我全新的视觉与心灵上的冲击!
由于种种原因,以前的遵义会议会址显得有些破败与荒凉,里面也很简单。但是,今日的遵义会议会址已全然翻新,里面也还原了更多的历史文化。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我们向往常一样得到了门票后便进入会址里面,映入眼帘的是几座新的建筑,雄伟而威严。尤其是一面墙上还题了,让人浸泡在文化的香甜中。我们依旧在那座课本上出现多次的建筑面前照了相。然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游客对遵义历史文化的了解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都是为遵义的历史文化,教育意义所吸引,慕名而来!此刻我心中的自豪感更是涌入心头。紧接着,我们进入了以前所没有的一座建筑。
一进去大厅,头顶便有一颗闪闪的红星悬挂着,那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前面是许多红军战士的雕像,一个个巍峨挺立。让人肃然起敬。这之后,我们进行个人参观。我一人来到了展览里面,接触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比如红军战士用的煤油灯,只有电视上才能见到的各种枪,手雷,以及各种银元,钞票。服侍,竹筏等还有红军们第五次围剿的各种路线,解说,以及重要人物的画像!总之,这次的参观让我长了不少见识!也明白了红军们的艰苦与坚强!其中,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对于红军们作战场景的模仿还原。那是何其的逼真,让人身临其境,仿佛战士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与他们共同作战!这是何等荣幸与自豪!怀着不舍的心情告别了会址,接着我们来到了纪念红军战士的纪念碑所在地,红军山!在这里我们也照相留念!不过在到纪念碑之前,我们必须走过300多步的台阶,那是一个何其的考验,等到了山顶,从上往下看,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们坚强的一个人!在纪念碑面前,心中会莫名伤感,多少红军战士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却只能躺在冰冰的地下,同时也为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折服!顺着山路,我们沿途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又回到了山脚,期间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雨。于是我们来到了一家避雨场所,一家密室逃脱的店。开始了密室逃脱游戏。这个游戏我第一次玩儿,却玩的特别开心,只能说我们几个的智商都有待提高吧。等待雨停了,我们离开了那间店。一路走,离开了红军山。
参观完了文化之地,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之后,我们开始享受遵义有名的小吃,美食也是一大文化。我们一致同意小吃一碗凉凉的冰粉,遵义的冰粉可是超级解暑的,又好吃又解渴。之后,又吃了一碗炒土豆。那可是我的最爱呀!有机会大家一定问尝尝。总之,遵义除了是红色圣地,也可说是一美食之地。有机会的朋友,一定要来看看这美丽的城市!
和众人一起结束晚餐后,我一人先行离开。因为有两人是贵阳的,第一次来遵义,所以其余几人决定再去游玩一下。在回家的途中,我就在想,遵义的变化其实很大,一年没见,对于文化的重视可以明显看出变化!我很高兴,因为遵义这个历史转折之城将会越来越为人所知晓,而不是没落!我相信,在未来的不久,当我再说出遵义二时,大家所知的不仅是书本上提及的遵义,而是自己亲身所领略的遵义!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带身边的人来我的家乡,向他们介绍美丽而有故事的遵义!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爱上这个独特的地方,爱上这里的一切!
返回目录。
为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四个全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组织了以“弘扬光荣文化传统,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xx年7月9日起,水环青春筑梦队一行22人在管文娟、韦红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投身四个全面深入革命老区弘扬红色文化倡导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了系列活动。
7月9日17时,院团委书记曾华、14级辅导员管文娟老师、新进团委老师王健出席了“三下乡”出征仪式。7月10日,实践队远赴红色革命老区瑞金,在近六个小时的车程中,老师们讲述红军故事,激发爱国情怀,增强集体意识;队员们唱着红歌,拉近彼此距离,驱散路途疲惫。到达目的地后,实践队立刻投入到“三下乡”活动中。
环境质量监测组在南昌、瑞金的红色革命景点——八一广场、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叶坪革命旧址群等地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检测。这不仅帮助了当地居民了解空气质量,还让队员们获得了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锻炼机会,充分了发挥专业特色,提高了动手能力。
环境保护组带着前期准备的调查问卷,组织村民开展生态环境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针对革命旧址环保问题,如旧址垃圾回收,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等。参与调查的村民都十分支持,认真填写了问卷并对瑞金革命根据地旧址环境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体验红军生活,实践队吃着红军饭,体会着革命战士们食宿条件的艰辛,接着来到了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观学习,旧址内有“一苏大”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公略亭、博生堡等多处文物。在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当地文艺团重现了革命时期的会议场景,先烈们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每个队员的心中久久回荡。
当年的毛主席不忍心看百姓和又脏又臭的塘水,于是亲手和其他百姓一起挖了井,从此让百姓们喝起了又干净清甜的井水。“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红井旁石碑上的这句话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先烈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实践队在此重走了一段红军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
二苏大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卷土重来,被下令拆除。现今的大礼堂是1956年按原貌修复的,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队员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换来的。我们应该铭记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向先烈学习,传承革命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
xx年7月11日,为了体验共产党建国的艰辛,学习红色革命精神,我院实践队在早上9时抵达了瑞金有名的革命根据地“罗汉岩”。实践队踏着先烈足迹,感受革命时期恶劣的战斗环境,体会革命先辈那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紧跟党的步伐,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前,面向党旗,高举右手,紧握拳头,许下自己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庄严承诺。
本次的活动内容可总结为“十个一”,即看一部红色电影,唱一首红歌,听一个红军故事,吃一顿红军饭,走一段红军路,做一次问卷调查,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品一杯红井水,为群众做一件好事,拍一张全家福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队员们不仅互相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新一代的大学生应勇于承担“继承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使命,积极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八真经,投身四个全面。
7月14日下午,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郑山村的革命老战士,在采访过程中,他目光深深地向远处望去,眼眶里带着点点泪花,面带沧桑的叙说的他的革命情怀。
这位战士名为李春标,出生贫穷,目不识丁,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当我们在父母编织的摇篮里幸福生活时,7岁的他就参加了游击队,看岗放哨,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被200多斤的炮弹炸伤,头破血流。在那战乱的时代,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的爆发,每天都有炸弹飞机袭击,伤亡无数。在一场战争中,他机智灵活,英勇擒敌,但胸部仍被敌人射中一枪,一个排48人,45人壮烈牺牲,他侥幸存活,。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和朝鲜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
每一场战争都是冷酷的,容不得一点失误,曾今在一场战役中,由于指挥员发错了一个信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牺牲了70%的战士,这让他消沉了一段时间。但是爱国的情怀一直深藏在他心中,消沉过后便是不懈的抗战动力,1953年8月,他再一次加入战争,为中国挥洒着他的青春,他的生命,把一生都奉献给祖国,为祖国服务。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采访结束后,老人对我们寄予厚望,嘱咐道“祖国的未来是你们的,需要你们不断努力”。老人的话语真挚而朴实,“三下乡”正需要队员们学习老一辈革命战士克服一切障碍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信念。我相信,闪闪红星实践队的每一位队员都是最棒的,他们不会辜负老人的期望,只会做得更好,更棒。
。
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第六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解放,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之路。在建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之际,为宏扬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操,我们特举行红色我心”寻访红军足迹,亲历革命路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受伟人豪情壮志,感受当年红军生活的艰苦,感知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实践目的:
一.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人人都说90后的孩子是毁了的一代人,我认为这很片面,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接受了方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但我们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斗志的,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或辱骂中国,一点都不行。就像父母跟孩子一样,我们可以埋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但别人却不行,别人说我们的父母不好我们会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式,农业经济的转型了解红军在当地的经历,关于红军的一些民间传说,红军是怎么样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红色之旅”活动,相信我们的队员会以先烈们为榜样,更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为家乡、为我们祖国做出贡献。师生们通过此次活动看到了革命前辈的光环,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国为民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了大家追求理想信念、报效祖国的决心,加深了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本次红色之旅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思想的触动,更是灵魂的`震撼与境界的再次提升。
我们同学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受伟人“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通过瞻仰革命先烈铜像、默哀、宣誓等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革命先烈的尊敬与崇拜。向当地导游,住户了解当年那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聆听革命老人深情讲述的红色革命人物事迹,观看那些犹存的物件,现实图片来缅怀那些革命先烈。
实践团队准备将这次社会实践中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制作成“红色之旅”材料以供更多的同学们阅读了解,通过政治学习等形式,让我们学生,充分了解革命历史,重温抗战历史,接受精神洗礼,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和谐发展。
活动收获:
1、到这些精神圣地,不知不觉的就有一种心灵的安静感。通过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表示,一路走来,一路震撼,此次革命实践教育活动,更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深了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在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学习再学习革命先烈的那种英勇无畏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上上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树立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
2、缅怀这些前辈伟人,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伟业,光照后世。回想红军长征的艰辛、为革命的成功前仆后继,创立新中国的不易,我们作为同一块土地哺育出来的后人,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精神营养,增强战胜困难,继续前进的勇气,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对其他人好一点;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求得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工作与生活、自己与他人几个方面的和谐,最后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用实际的行动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3、通过此次活动,队员深刻体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科学内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方针。这些革命圣地是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优秀榜样,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担负起不同历史使命,但始终围绕着热爱祖国、科学发展的主题。
4、革命烈士们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毫不吝啬地现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教育着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用红岩勇士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今后的好日子,更需要红岩精神作信念支柱。
缅怀先烈,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英雄儿女中王成那“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豪迈呐喊;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在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甘愿被火焚身的邱少云等等。正是有了他们的崇高,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一直以来,先烈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口号已然响起,行动就在眼前,让我们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秉承先烈们的精神,将它们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伟大目标,就必须进行艰苦卓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中国共产党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艰苦奋斗,不畏强权,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政权的包围与封锁。
看着革命先烈们“不辱使命,功垂史册”的先进事宜一步步走来,到纪念塔前,我们实践队员在高大雄伟的纪念塔下进行了庄严宣誓,把自己满心的热情化作一句句有力的誓言,向党和国家表达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他们心中“永跟党走,铭记党恩”的坚定信念。队员们纷纷表示:誓言不只是要挂在嘴边,更要付之于实际行动之中。此行对他们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经历了一次爱国教育,接受了庄严的洗礼,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会发挥先烈的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并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更加投入地完成实践的工作任务,真正体现出社会实践不同寻常的意义。实践服务团指导老师希望这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能返校后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重温抗战历史,弘扬报国志向”的队伍中,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第七篇】
此文是星星之火团队对这次暑期实践的总结。我们调查的对象是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希望能过真实的反应横坎头村的红色经济、文化的状况。能给当地带来一些积极的建议。
横坎头村是梁弄镇的中心村,位于梁弄镇区以南2公里处,总面积平方公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由原横坎头、紫溪、百丈岙等六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农户897户,总人口2821人,现有耕地1546亩,山林5316亩,有35个村民小组。
它是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四型”先进村党组织、余姚市“五好”党组织和余姚市文明村。以横坎头村为中心的宁波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横坎头村有许多文化建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抗日战争时期,以余姚梁弄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根据地领导机关“中共浙东区委员会”的所在地就位于此。现在浙东区党委旧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当地生态农业发达,其中以樱桃、杨梅采摘等为主。工业以制造室外灯具为支撑性产业,另有一些塑料加工等产业。都是一些污染较轻的产业。由此决定,工业在当地并非是中心产业,发展缓慢。
如今的横坎头村,是一个整洁和美丽山村:一条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一幢幢两层小楼随地势起伏分布,一座座水库、一条条大溪清澈照人,一片片绿色果园生机盎然……在这个面积6.6平方公里的山区小村上,传统风貌、红色风姿、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开放意识,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焕发出浙东红村的特有魅力。
1.红色文化资源。
(1)浙东行政公署和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2)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
已开辟为一个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遗迹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书画、照片、文献及有关抗战时的实物,有数千件。一个村级博物馆能拥有这么多藏品是难能可贵的。藏品不足之处仍是复制品较多,种类不够齐全。
(3)浙东银行旧址。
房屋比较破败,但墙壁上仍残留着当年抗战时期的一些文字遗迹,还有一个很大的五角星。屋梁上的一些木雕砖刻虽然破旧,但也透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4)谭启龙旧居。
也在一所居民住宅内,是一排独立瓦房中的一个小间,比较阴暗破旧,只在门口竖了一块“谭启龙旧居”的牌子。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浙东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精编红色长征实践报告【第八篇】
在2017年8月2日,“恰同学少年”组结束了对湖南省常德市河洑山抗战遗址的实地调研,历时23天的实地实践活动也在这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7月11日到8月2日,“恰同学少年”组以“实地探访、调查访谈”为实践方式、北京市和湖南省常德市为活动地点展开活动,并取得了理想的调研成果,为抗战区旅游发展模式的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础。
转眼,战火的硝烟在中华大地上已然沉寂了七十年之久,时光的淬炼中,七十年的沧桑巨变似乎早已抹去了这片土地上的断壁残垣和满目疮痍,日本侵略军的铁骑烟尘已然沉寂,但在这太平昌盛的国度,腾飞着巨大希望中国梦的东方巨龙里,仍然残存着许许多多记录了那段峥嵘岁月的遗迹。“恰同学少年”实践小组希望通过对抗战区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究,让更多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被人们铭记,不忘初心,着眼未来,让抗战文化和精神通过旅游开发的方式得以发扬,以史为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阶段一:走访遗址忆往昔峥嵘岁月。
“恰同学少年”组在此次实践中选择了北京市和湖南省常德市为实践地点,是因为北京市的卢沟桥景区是我国开发时间较久、开发程度较好的抗战文化景区,而湖南省常德市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大西南的门户,曾经爆发过震惊一时“厂窖惨案”、“常德细菌战”和被称作“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常德会战”,但是常德市的抗战遗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使这一抗战历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人们淡忘。该组通过对两个实践地点的调研,寻求新时代下让抗战旅游重新焕发生机的模式。
7月11日,我组成员4人前往北京卢沟桥景区,对参观的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小组成员也重走了这个抗战历史名地,感受到了中国军人抵御敌人的英勇顽强的抗战精神。
7月29日,“恰同学少年”的成员们分别探访了常德城中保存完好的大西门碉堡群和隐匿在太阳山中的瞭望塔,一座座抗战碉堡和瞭望塔记录了常德抗战时期中国军士拼死抵抗日寇的历史,历经七十周年的风霜,时光无声逝去,墙上的弹孔犹存,沉寂一般的城墙,无声地告诉世人这里曾经发生的那些英勇事迹。
7月31日,四位成员前往常德会战烈士陵园,作为常德市开发较好的常德会战纪念碑,“恰同学少年”组的成员们得以通过烈士碑上和陵园牌坊上的文字,了解常德会战的历史,从现有的开发模式探究符合常德本地区及当代的旅游发展模式。
8月2日,两位成员到达常德河洑山抗战遗址进行调研,作为常德抗战最为激烈的地方,该抗战遗址群有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抗战壕沟和地堡群,虽然该地得到保护,但并不为很多人所认识,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阶段二:访谈对话知当代旅游形势。
实践期间,“恰同学少年”组的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讨论,总结了第一阶段的抗战遗址的调研行动,总结出了几个可供开发的模式,成员们一致认为调研行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参观可开发的抗战遗址,应该深入相关部门进行采访和调研,了解与抗战区旅游开发相关的政策和相关人士的看法和建议。
于是,“恰同学少年”组第一站前往了常德市旅游外事侨务局,采访了分管旅游的肖书记,了解到常德抗战旅游和国家的抗战旅游发展的现状,获得了常德市抗战旅游开发的.第一手消息。
第二站,到达常德市博物馆,由于博物馆正在为迎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进行整修,我们没有能够进入其中参观抗战文物,但是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工作人员,并知道了现在的抗战文物的保存情况及未来博物馆的规划。
第三站,“恰同学少年组”有幸接触到常德抗战文化交流中心的刘会长,他为我们介绍了整个常德的抗战以及抗战文化,为我们介绍了相关影视作品和书籍,并邀请全组成员参与“常德市抗战文化沙龙”活动。
阶段三研究探索寻抗战旅游新模式。
经过阶段一和阶段二的走访调研,“恰同学少年”组已掌握了探究抗战区旅游模式的相关材料和信息,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这些信息进行总结分析,用经济学子的思维探索发扬抗战精神的途径。让岁月无声流淌中,历史发挥出应有的文化价值,战争的硝烟虽然消散,但战争的号角仿佛还在一遍遍回响在耳边,提醒着现世的人们去铭记过往的沧桑所换来的今日幸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让居安思危的观念去深入人心,在发展中悼念历史,不忘初心,我们在路上。
下一篇:精编游孔府心得汇聚【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