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聚焦单位型社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工作汇报
某区通过创新措施激发单位型社区基层党组织活力,推动党建与社区发展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某区聚焦单位型社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工作汇报”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某区聚焦单位型社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工作汇报
单位型小区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型小区中退休党员职工具有政治素养高、参与治理积极性强、邻里关系好的特点。有效引导退休党员职工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关系到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XX省XX市XX区积极探索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靶向聚焦单位型小区这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单元,以党建为引领,搭建治理平台,健全治理机制,进一步筑牢小区治理的组织基础,激发小区治理的生机活力,强化小区治理的制度保障,逐步构建起了党组织领导有力、党员示范带动、邻里共建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一、突出党建引领,筑牢组织基础
XX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单位型小区治理的突破口,通过建组织、抓管理、强阵地等方式,不断夯实小区治理基础。
健全组织体系,强化小区党组织主心骨地位。坚持优化单位型小区治理主体结构,强化政治引领作用,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纵向一体化的党建全覆盖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嵌入小区治理体系,全区61个单位型小区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加强小区党组织对单位型小区中物业服务企业(部门)、业委会(物管会)、居民团体的领导,积极通过法定程序将小区党支部书记推选为业委会(物管会)主任,推动小区党支部班子成员进入物业企业(部门)、群众团体任职,确保小区党组织领导有力、运行规范,突出小区党组织主心骨地位。
推行设岗定责,发挥小区党员的主力军作用。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发挥作用"原则,全面摸排单位型小区党员,依托小区党组织对党员实行分类精细化管理,实现退休党员小区管、在职党员双重管、流动党员动态管。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单位型小区党员思想觉悟高、组织观念牢、责任意识强的特点,分类设岗定责,直接参与小区管理和议事活动。组织各类党员开展认领群众"微心愿"活动,健全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单位型小区各类党员服务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体作用。比如,义井街道建行小区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平急结合"机制,根据小区16名党员职业特长设定法律咨询岗、健康咨询岗、公益辅助岗、政策宣传岗等岗位,面向居民群众开展服务。
建好活动阵地,增强党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小区党建阵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XX区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制宜、典型引路,大力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覆盖工作,按照"就地就近、党员主导、资源整合、以小见大"的思路,充分利用物业公司服务用房、小区公共场所等活动场地打造小区党建阵地,积极支持和鼓励条件不足、体量较小的单位型小区共建共用小区党群服务站,已有51个单位型小区挂牌成立党群服务站,让党员活动有了"像样的家",让群众生活有了"温馨的屋",进一步增强了退休党员职工和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坚持阵地共享,小区党群服务站向党员群众、驻地单位和其他党组织开放,满足周边党员群众使用活动阵地的基本需求。
二、搭建自治平台,激发生机活力
XX区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积极探索单位型小区居民自治模式,搭建各类居民自治平台,畅通居民表达渠道,健全民主决策程序,不断激发小区治理活力。
尊重党员职工需求,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积极保障单位型小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表达权,以网格、楼栋为单位,由支部党员、楼栋长、网格员组织定期入户走访、设置意见箱等,搜集居民意见建议、通报小区公共事务、倾听居民诉求和关切,针对性搭建退休党员职工信息平台、参事议事平台,为他们开设专场,实现老年群体便捷参与各项活动,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探索建立"一户一档"居民家庭信息台账,摸清小区居民基本情况,对于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孕产妇等人群进行重点关注,更好回应社区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比如,罗城街道化肥小区推出"移动意见箱",由楼栋党小组召集常住户代表、党员职工骨干每季度深入居民住户,倾听意见和建议,解决党员职工诉求。
持续推进赋权增能,激发小区自治活力。深入推进居民会议、议事协商、监督听证等民主决策实践,引导退休党员职工组建"60工作室"、小区顾问队、邻里帮帮团等居民团体,在小区党支部统一领导下,将党员职工个体、自发、分散地参与转化为有组织、有制度、有程序地参与,提升集体决策和组织建设能力。将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事项细化到小区、楼栋、居民团体,制定小区自治事项清单,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引导楼栋、党小组、居民团体对清单内小区公共事务、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事项不定期召开议事会,差异化扩大参会人员,协调和议定的事项、决策在小区范围内公示,全程接受监督,真正实现居民参与的全面深入、精细精准。比如,义井街道一巷社区成立由社区6个单位型小区32名退休党员职工组成的"60工作室",在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工作室参与社区内各小区的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断创新参与形式,丰富小区治理载体。XX区充分发挥退休党员职工优势,探索党建引领、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建强小区党支部、组建各类居民团体,吸纳退休党员职工进入支部班子、担任居民代表或社区志愿者,补充基层治理力量;通过开设居民"讲习班",邀请退休党员职工开展政策理论宣讲;通过召开小区"板凳会",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理论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群众基础好的特点,协调解决邻里纠纷、物业纠纷。比如,去年以来,义井街道省化研南小区退休党员职工在小区党支部牵头组织下,召开邻里"板凳会",协调解决邻里纠纷、物业纠纷16件,受到小区居民一致好评。
三、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XX区建立健全居民自治制度机制,规范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组建联建共建体系,汇聚起多元参与治理合力,构建起共治共享小区治理新格局。
健全居民参与治理机制。为引导退休党员职工参与小区治理,XX区积极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小区党组织管理制度、小区自治事项清单、小区居民议事流程。探索推行退休党员、职工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公分"激励制度,通过"公分"积累参与年度评比,授予表现突出的退休党员、职工居民"社区好人""小区先锋""邻里帮手"荣誉称号,在小区公示栏张榜公示。同时,针对退休党员,将积累的"公分"同党员积分进行换算,激励更多退休党员参与进来。
规范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加强单位型小区居民自治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广泛制定和宣传《小区居民公约》《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等民主自治规章制度,通过专题宣讲、定期测评、观看影片等方式强化居民法治观念、规范居民自治行为。同时,加强居民群众对小区事务的监督评价,定期组织小区党员、居民代表对小区党支部、居民团体、业委会(物管会)进行考核评价,让居民真正掌握小区治理工作考评的话语权。
汇聚多元参与治理合力。建立由小区党组织核心统揽,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部门)、结对共建单位、公益性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联建体系,整合辖区单位资源优势,推动联建单位精准对接服务项目,建立问题清单、共建清单、责任清单,小区根据居民需求列出服务菜单,联建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对单配餐",把群众需求与单位资源精准对接,确保辖区资源充分整合,汇聚起单位型小区多方参与治理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