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在2024年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上的形势政策报告
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培训班强调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推动资源共享,加强政策支持,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上的形势政策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2024年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上的形势政策报告
同志们: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还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党的XX大报告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只有实现城乡之间公共文化互联互通与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专题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待解难题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整体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依然明显滞后于城市。重经济轻文化观念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文化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对滞后等难题,导致城市与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习近平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实践,但目前部分地区仍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一是缺乏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意识。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重城市文化建设而轻农村文化建设、重农村经济建设而轻农村文化建设的错误观念。公共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和公益性等特征,部分地区把文化建设看作负担,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其中的责任与义务,导致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难以获得与经济建设规模相匹配的长期稳定的投入。二是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认识较为滞后。部分地区对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只停留在"送文化"下乡上,忽视了"种文化"或"育文化"下乡。在"送文化"下乡这一单一模式下,文化建设仅仅解决了群众对优质文化的部分需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全部文化需求。三是文化资源有限与资源闲置浪费并存。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限,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往往得不到全面关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较为单一,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覆盖人群范围较窄。中科院调研资料显示,2023年,仅%的受访民众表示所在社区有图书馆(室)或文化馆,%的受访民众表示所在社区或村有美术馆、博物馆等专业文化场所。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习近平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这充分表明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但部分地区对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一些县城、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修缮,同时也有部分文化资源长期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处于真空地带,民俗文化服务功能很少,不少民俗文化与传统文化逐渐遗失与灭绝。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马克思认为:"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资金匮乏是导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均衡。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缺乏积极性,乡村文化建设存在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家书屋因书籍陈旧无人问津、文化宣传不够有力等问题,致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为明显。目前,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化基础设施分布在城镇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分布在乡村的数量。相对而言,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于投资规模较小、场馆设施数量较少、覆盖范围较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与城镇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较大。中科院调研资料显示,2023年,受访城镇居民所在社区的美术馆、博物馆或纪念馆等专业文化场所的拥有率是受访农村居民的倍,受访城镇居民所在社区的休闲运动广场拥有率是受访农村居民的倍。三是农村文化建设动力不足。近年来,受"土地财政"退潮影响,部分地区财政压力较大,文化事业因经费严重短缺,建设动力不足。部分农村地区的图书室、阅读栏、科教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设施长期缺乏有效利用和维护,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公共文化资源较为缺乏,举办文化活动的频率较低,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无法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文化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习近平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相比,公共文化服务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率低缘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没有充分满足群众需求。比如,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文化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等,这些都深刻影响了群众对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二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够丰富多样。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因地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其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导致其差异化、多元化供给不足,优秀的文化产品资源较为缺乏,尤其是符合农村大众审美和价值倾向的优质文化作品严重不足。三是城乡居民差异化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城乡居民因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但部分地方政府在为农村居民提供文化服务时往往忽略了这种差异性,忽视了农村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供需间的矛盾,不仅降低了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也导致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对滞后。党的XX大报告明确要求"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与城市相比,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对滞后。一是部分地方政府职能缺位,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低效。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文化建设是"软任务",对于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缺乏足够的履职能动性。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推行相关规定时并没有广泛征求民意,而是"一刀切"地下达行政指令,忽视了地区间的差异,加大了在农村地区有效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难度。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比较滞后。一些地区的村文化站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时间随意,不便于村民使用;图书室仅限于借阅,很少开展阅读交流推广活动,功能尚待挖掘拓展;许多新技术、新手段尚未得到较好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力度不够,现有网络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重建轻管"问题突出,无序管理导致设施出现故障排除缓慢、程序和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较为匮乏。党的XX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共同发挥作用。当前,部分地区公共文化岗位人才的薪酬福利、晋升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专业人才流失现象,公共文化工作岗位及人员配置不均衡。再加上一些地区文化再生产的创新性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公共文化建设能力和水平偏低,文化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村民文化活动缺乏有效指导和价值引领,极大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及其质量的提升。
二、强化认识,深刻理解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原则。《"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将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目的是着力补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努力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面对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观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文化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对滞后等发展难题,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倾斜性原则、互补性原则以及共享性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强调构成系统要素之间要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达到最优。实际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协调各方,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过程中,要把职能交叉、各自为政的公共文化机构集中于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之中,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建设合力。这一原则要求政府打破过去分级管控的局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市-县-乡镇-村居"纵向四级网络系统,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加强联系、分工合作、联合服务,共同承担本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任务。同时,要求政府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二)倾斜性原则。倾斜性原则旨在保护弱势群体,通过矫正市场经济激烈竞争造成的贫富差距、强弱悬殊,保障弱势群体社会权益,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倾斜性原则在克服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进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影响,政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因此,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均衡化发展,亟须从"重城市轻农村"向"城乡并重"一体化发展转变,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这就需要政府在整体规划布局上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更多政策优惠,将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供给向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倾斜,为农村输送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同时,还应发挥专业院校、社会文化团体、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以及优秀的文艺界人才的作用,鼓励其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帮扶中,缩小城乡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差距。
(三)互补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即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城乡文化"求同"与"存异"的双向互补,挖掘城乡各自所拥有的、具有不同文化要素的优质文化资源,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协调整合、互联互通,促进城乡文化活动互动互补、共同繁荣。农村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带动,城市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文化的促进和支持,城市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只有实现互补发展,才能真正地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传统城乡治理结构的弊端就是资源分置,地、物、人、设施、技术等治理资源各归其属,没有充分实现互利共享。而城乡融合,就是"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因此,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将城市的优质资源输送给农村,发挥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作用,还要善于挖掘农村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文化资源,将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特色文化输送给城市,做到"文化进城"和"文化下乡"各得其所,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格局。
(四)共享性原则。共享性原则就是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文化发展的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人民群众享受到资源更丰富、内容更精彩、形式更多样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发展中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全体公民的精神文化素养。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长期以来,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城乡居民社会权利不平等。因此,要建立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参与的积极性以及群众积极献策、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参考者享有者"。一方面,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的文化发展环境。健全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畅通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人人享有"的分配格局。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及时准确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拟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程度,在更大范围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三、聚力攻坚,不断汇聚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工作合力
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就必须围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目标和要求,深刻认识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特征、新要求、新规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面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待解难题,我们要遵循整体性、倾斜性、互补性、共享性等原则,从统筹城乡文化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创新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四方面入手,努力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一)统筹城乡文化均衡发展是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既要借城市之力补齐乡村文化发展的短板,又要借乡村之力增强城市文化发展的底蕴。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负有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城乡公共文化发展规划,并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制定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标准,用统一的标准指导各级政府进行公共文化建设,并将建设成效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强化政府对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科学合理设置城乡文化投入比重,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建立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体制,增加各个社会阶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二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定向帮扶,组建规模化、常态化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城乡之间文化人才的交流。把以前的单向流动模式逐步转变为城乡双向交流模式,积极探索共建型、帮扶型、互补型城乡文化建设结对模式,最大程度挖掘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增强城市文化发展的根基。同时,要整合利用城乡闲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型城乡社区文化服务综合体,提高设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最大限度盘活资源存量,实现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三是厚植农村文化生活物质基础。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因此,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首要的前提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刺激农民文化消费,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二)推动城乡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是根本。习近平指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一是完善文化资源要素流动机制。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要秉持城乡共生共存、功能互补和空间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区域、城乡之间的文化设施,整合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场地相对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促进城乡间文化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充分保障乡村与城市平等获取资源要素的权利和机会,促进城乡文化互动共享。二是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文化消费、文化共享、文化发展均等化的物质保障,要着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业态融合。对公共图书馆、文化站、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进行优化改造,构建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商场街区、独立书店、咖啡茶吧、文艺培训机构等可植入公共文化功能,创新打造一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在乡村可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提升城乡文化服务品质。三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不断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就必须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网络。尤其要大力建设数字社区和数字乡村,推进乡村数字图书馆、乡村文化网上展馆等基层公共文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乡文化虚拟空间。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把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实现特色公共文化资源全面数字化,促进优质文化资源数据共享和融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通往城乡的"最后一公里"。
(三)创新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是基础。习近平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一是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政府应通过购买服务以及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政府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内容、特点和地方实际,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体系,不断拓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规范购买流程,促进政府购买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严格监管与评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和品质。二是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应"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关键是找准群众文化需求,着力"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不同层次群众的公共文化板块和文化交流论坛,及时准确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其变化,开展"菜单式""订单式""预约式"服务,精准把握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趋势,打造更多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突出多样性、多元化,提高供需的匹配程度。三是健全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机制。习近平强调,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鼓励人民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政府应因地制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阵地,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尤其要结合各地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引导群众传承和弘扬基层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以调动基层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群众在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实现文化成果的交流与共享,不断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保障。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考评机制。首先,监督评价标准化。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条件的农村地区分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将考核指标与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助力各级政府提升服务效能。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以群众、政府、专家学者等为主体的多元评估团队,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效能进行客观评估。最后,考评结果定性化。坚持把群众对文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文化服务效能的关键,强化考评的约束作用,充分发挥考评结果在文化服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一方面,要明确乡村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态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引导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全面加强对农耕技艺、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康养、农耕体验、文化创作、科普研学等新兴业态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灵活应用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的优质资产。三是加快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力量。农民不仅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还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可召集文化能人、新乡贤、社团文化骨干、有文艺特长的退休教师等组建乡村文化理事会,发挥他们在农村本土文化人才和文化能人培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切实打造一支"管得好、用得上、永不走"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有效激发乡村文化的整体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人才的选拔、引进、培训和考核机制,完善优惠配套政策,吸引优秀的文化从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工作,着力培养农村、城镇社区文化带头人,使他们在不同群体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明显,但依然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文化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对滞后等发展难题。为此,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为主线,以整体性、倾斜性、互补性及共享性等原则为指导,以统筹城乡文化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创新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为路径,不断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公共文化发展差距,从而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高效化、高品质、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