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汇集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篇】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主要元素(6种),基本元素

2.哪种元素占细胞组成的比例

元素,Fe元素的作用

4.什么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1.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6种?无机化合物2种,有机化合物4种

2.哪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比例?哪种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比例?

3.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注意理解不同种生物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也不一样

4.无机盐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内。无机盐对生物体有什么作用?当生物体缺少了Mg2+、Fe2+、Ca2+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

5.糖类的作用?组成元素有哪些?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页的表格熟记,区分哪些糖是植物所有的,哪些糖是动物具有的

7.脂类的组成元素?分类,以及作用

8.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通式如何表示,每个基团的中文名称如何书写

9.脱水缩合是氨基酸分子相结合的方式。理解脱水缩合的过程。肽键如何表示?什么叫二肽,多肽?

10.蛋白质的多样性指什么?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

11.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参见练习册

1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组成元素有哪些?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一个核苷酸包括哪3部分?核酸的分类以及分类依据是什么?

与RNA的中文全称以及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

实验一: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两层磷脂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分子,细胞膜表面有糖被(23页图)。糖被的组成及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2.细胞膜的生理特性: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膜定义?

3.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24页图)

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无载体例:甘油,乙醇,苯,H2O,O2,CO2等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耗能;需蛋白分子作载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吞和外排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质: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

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比较22页的图2-2和2-3有什么不同,找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特有的结构分别有哪些?能够识别26-29页的彩图,并说出相应细胞器的名称

3.线粒体的结构(26页图2-7)。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含量比较多。

4.叶绿体的结构(27页图2-9,30页识图题)。存在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的酶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淀粉等有机物,因此,叶绿体被称之为“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5.内质网(28页形态图)分粗面(上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两种,单层膜的细胞器,膜上有多种酶。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内质网又被称之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6.核糖体无膜结构,可分为游离在细胞基质中和固着在内质网上两种类型。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7.高尔基体(28页形态图):单层膜,呈扁平囊状。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是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8.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在有丝_时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9.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10.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胞核结构(32页图2-15)

①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②核仁:细胞有丝_过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_的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态

③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仔细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

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生物必修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_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_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_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

师: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_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

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

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生: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

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血浆的理化_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课件展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剧照。

师:人体内细胞数量很多,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总和大约占2/3,所以细胞内液多。那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生:细胞外液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下面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②内环境各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如何?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教师着重讲解几个概念。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教师展示内环境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

2、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组织液。

请同学们自习看书并回答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_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

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视频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多放几遍,加深印象,让学生理解组织液、体液、血浆间的内在联系)

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

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_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氨基_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_等。

提示:还含有气体分子、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提示: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提示:维持血浆的_碱平衡。

课件展示: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

教师总结:

水:90%左右

1、血浆的主要成分无机盐:1%左右

蛋白质:7%——9%左右

其它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师:在必修1中我们曾学过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水或者失水;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渗透

吸水会涨破,置于高浓度食盐水中渗透失水会皱缩,那么在细胞外液中细胞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首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_主要指哪些_质?

提示:细胞外液的理化特_主要指渗透压、_碱度和温度。

2、什么叫溶液渗透压?

提示: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总结。

教师点评并总结。

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_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_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由此可见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以内环境为媒介。

师: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理化_质及物质交换。

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本上试着画出本节的概念图。

生物学习心得体会

本次__省生物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由日照、青岛、烟台、潍坊、临沂、枣庄、威海、东营的优秀生物教师展示了24节生物课,自己听了12节。通过各位教师的精心讲授和专家的精彩点评,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从这一节节生动、精彩的课堂中领略了各的生物优秀教师的风采,他们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满腔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很好的反映了新课标的理念。

着意创设情境,从身边熟悉的问题开始,在浓浓的情感交流中导入新课很自然、很亲切;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彻,教法灵活多样,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多媒体运用的适时恰当,较好的扩充教学的信息量,发挥了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使我对自己所教生物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扎实的教学功底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2、注重情境的创设

12节课都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每堂课都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中进入学习,兴趣很浓。这些情境的创设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教学内容提供了素材,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

3、注重实验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得到充分体现,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使得课堂生动有趣。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理论课的教学,还必须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上好实验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理论知识,牢固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着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各位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各位老师的课,让我领略到了我省各地市出类拔萃的生物教师的教学风采,也引发了我的思考。通过这次__省生物优质课评选的听课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的完善与培养。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第二篇】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结构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者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寄生动物(蛔虫)

异养生物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

营养结构

食物网在食物网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同时存在竞争。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4、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能量流动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

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

2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物质循环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举例碳循环:

碳循环的形式:CO2

大气中CO2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2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两者关系:

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作为物质循环动力

5、实践中应用: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b.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c.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6、信息传递①信息种类化学信息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如,植物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

行为信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如:孔雀开屏、蜜蜂舞蹈)

②范围:在种内、种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③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

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应用:a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收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

b.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

7稳定性①定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②种类两者往往是相反关系,但也有一致的如:北极冻原

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③原因: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能力大小由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自我调节能力限度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崩溃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如:森林)

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如:草原、北极冻原)

④应用:a.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1、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人均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多种物质、精神需求

d、社会发展

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3、我国应对的措施:a、控制人口增长

b、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c、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

4、全球环境问题:a.全球气候变化b.水资源短缺c.臭氧层破坏d.酸雨

e.土地荒漠化f.海洋污染g.生物多样性锐减

5、生物多样性①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

②多样性价值间接价值生态系统区别调节功能

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

的保护。

易地保护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③保护措施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关键)

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的保护)

6、可持续发展

①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②措施:a.保护生物多样性

b.保护环境和资源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生物必修三学习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生物必修三学习技巧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三篇】

DNA分子的复制

1、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2、复制场所:(只要有DNA得地方就有DNA复制和DNA转录)

A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B 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基质)

C宿主细胞内

3、DNA复制条件:

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4种尤里的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

4、DNA复制特点:

①边解旋边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

5、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6、DNA复制的意义:

讲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第四篇】

基因突变

①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突变的特点: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e.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③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基因突变的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⑤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性状。

(2) 染色体变异

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

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

③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⑤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⑥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⑦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养。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

记忆点: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2.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最大的特点是产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的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既普遍存在,又是随机发生的,且突变率低,大多对生物体有害,突变不定向。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并没产生新基因,只是通过杂交等使本不在同一个体中的基因重组合进入一个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二种变异用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就是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显微镜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与前二者的最重要差别。其变化涉及到染色体的改变。如结构改变,个别数目及整倍改变,其中整倍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伸出一系列概念和类型,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多倍体育种等。

35 94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