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市场调查报告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电子产品市场调查报告汇总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电子产品调研报告【第一篇】

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覆铜板材料分会(CCLA)主办的“2012年覆铜板行业经济工作会议”于2012年5月8日在连云港九龙国际大酒店召开。来自86家单位的中高层干部约14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始,作为本次大会承办方的连云港东海硅微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晓冬为大会作了致辞。之后,受覆铜板行业协会邀请的十位覆铜板行业及上下游的专家,在会上就当前的经济形势,行业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做了精彩的演讲。探讨我国CCL产业发展之路当前世界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我国CCL业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更为严酷,还承受着严峻的国际市场商务和技术的挑战。这使我们更需要很好地探讨未来正确的发展之路。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晓军营销总监在《可持续发展与客户同行》的报告中说:“覆铜板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制生产,到目前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国覆铜板工业大规模和高速发展得益于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浪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印制电路板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技术进步,随着中国作为全球PCB制造中心地位的持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覆铜板制造业最大的生产基地。今天中国的覆铜板产业对世界电子工业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国经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显著,它不仅使中国在短短的廿多年内GDP总量成为全球第二,而且以占%的百分比,使PCB产值成为全球第一;同样中国的覆铜板产量在2010年达到了亿平方米(不含半固化片),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覆铜板工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从一个CCL生产小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其一、全球化的大趋势;其二、中国加入WTO;其三、社会经济的变革使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化转移,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人均生产力更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人口“红利”;其四、中国政府实施了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政策;其五、高效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形成;其六、企业在充分竞争中健康成长,其七、形成了种类齐全和多层次的产品结构以及资本背景多元化的企业群。目前在中国大陆境内,可以生产和供应PCB制造所需要的各种性能板材基本覆盖目前PCB制造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时在中国境内除中资背景的企业外,还包括美国、日本、台湾、韩国、香港以及中外合资的各种资本类型CCL制造企业,形成国际化的CCL制造产业群。中国的覆铜板行业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地位,未来必定会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中国印制电路板工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而继续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大陆PCB及CCL产业的空前发展,还表现在一些国际组织不得不重视中国大陆的发言权。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仁喜运营总监在《FR-4重新分类投票结果及对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的报告中介绍,UL标准技术小组STP,在2007年前,其成员来自美国、日本及台湾,2007年初,广东生益科技加入;2011年7月~12月,中国大陆STP成员先后增加了CPCA,CCLA,汕头超声,深南电路4家,在短短几个月内,为一个地区增加4个STP成员,这在UL的规则中是少见的,足以证明UL对中国大陆的重视。

2011年———我国覆铜板史上少有不景气的一年2011年全球经历了充满经济发展变数巨大的一年,从原本的乐观逐渐转趋保守,尤其随着欧债问题爆发与美国景气复苏缓慢的影响加大,全球年初刚显露出的经济景气,突然在下半年急踩煞车。当覆铜板行业协会名誉秘书长刘天成完成了2011年我国CCL业经济运行的数据统计后,发出感叹:“2011年成为我国覆铜板发展史上少有的不景气年份。它是在本世纪第二次发生CCL产销量负增长的一年,它将企业经营效益重重地跌入到深谷。”我们在这里摘载几位专家报告内容,以分享他们对此的总结与看法。CCLA刘天成名誉秘书长在《2011年全国覆铜板行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摘要》报告中提及,2011年中国的覆铜板的市场需求萎缩1成,尤其是挠性和金属基覆铜板的产能利用率仅有4成、3成多,纸基覆铜板为7成,玻璃布基覆铜板稍好,也只有近8成。进出口量同比分别减少近2成和1成,可比企业利润总额却大幅下降了%。总之2011年我国覆铜板行业是处于微利的艰难经营之中,其中有多家CCL企业还陷入亏损运行。2011年又以本世纪覆铜板发展史上第二次出现负增长重重地跌入深谷之中,而且这次的负增长(产量增长率-%,销量增长率-%),超过了10年之前的黑色2001年的负增长(2000年产量增长率-5%)!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颜永洪副秘书长在《中国印制电路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中认为,自2011年以来,企业在许多方面生产经营越来越艰难,其中所遇到的最突出挑战包括:市场环境变化剧烈;应收帐困难;人员流动性前所未有的变大;劳动力成本加速增高;原材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企业环保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投入巨大;企业资金紧张等。

在报告中他还认为,中国印制电路产业经过近30年的持续发展,生产产值、生产产量、企业数量等方面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从全球市场、生产技术、研发水平和配套设备、材料以及标准等方面还与世界强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印制电路产业的众多企业,其发展面临新的经济环境与挑战。对目前中国众多的印制电路企业来说,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内部与外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从电子制造产业其自身发展规律而言,中国印制电路产业已经跨过了发展周期的最高速成长的一段时间,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以前在高速发展时期表现不是很明显的问题与挑战逐步显现出来。企业是组成产业的基础,每个企业的发展、转型与战略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方向产生直接的影响。中电材协电子铜箔分会冷大光秘书长在《2011年我国电子铜箔行业统计调查及对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预测分析》报告中介绍,我国铜箔行业自2011年二季度开始,由于受国内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国家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实行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销售额直线下滑的影响。铜箔价格受到重创,价格跌入低谷;三季度以后,欧债危机升级和泰国的大洪水使本来就非常低迷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2011年全国电子铜箔全年铜箔销售量万吨,比上年减少%;销售额1199636万元,比上年减少%。根据全行业的主要骨干企业实现利润情况统计,销售利润率在2011年仅为2%。全行业开工率严重不足,仅达到67%左右,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亏损面进一步加大。加之受国内通胀影响,原材物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水电煤汽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又受到铜价大起大落的影响。随着行业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行业内同质化竞争也愈演愈烈。可以说,2011年成为了我国电子铜箔业历年来经济运行中的最低水平。它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情况更加严重,企业经营非常艰难,可见形势之严峻。

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陈郁弼副总在《2012年CCL及其原材料市场分析》报告中讲到:2011年全球经历了充满变量的一年,从原本的乐观逐渐转趋保守,尤其随着欧债问题爆发与美国景气复苏缓慢的影响之下,全球景气下半年急踩煞车,使得相关零组件厂商对于下游订单的掌握度一直处于不确定且能见度不高的状态。宏昌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林瑞荣总经理在《中国大陆环氧树脂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中说,受到欧美债务危机和国内信贷紧缩影响,CCL下游产业持续低迷,2011年CCL用环氧树脂表观消费量同比减少10%。加上许多CCL大厂纷纷转至高阶板材,造成市场对FR-4板需求减少,2011年溴化树脂价格跌幅达19%。面对困境,我国覆铜板行业努力前行突围面对2011年的多重困境,我国覆铜板企业如何摆脱困境,继续前行发展?这是此次大会讨论最多的方面,许多专家的精彩论述、高瞻见解,使到会代表们大获感悟,受益匪浅。CCLA刘天成名誉秘书长在《2011年全国覆铜板行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摘要》报告中谈到,在2011年在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各项成本继续上涨、市场萎缩、产销减少的严峻情况下,可比企业平均还能保持微利,实属不易!统计结果表明,全行业的万元收入能耗同比有所降低,这也对消化成本压力做出重要贡献。还应看到2011年覆铜板及设备、原材料行业在实施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节能降耗、减排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几家大公司的IC载板、应用于物联网的新型基板材料的研发成功,对提升我国覆铜板的整体水平意义重大。许多公司都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给以高度重视,2011年又有多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他在报告中强调,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迄今的全球经济、政治、军事、自然环境频发的复杂事件,以及国内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等等因素,使得业界对未来的判断总是处于一种变幻莫测之中。2012年以来,诸多情况似乎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这些情况无疑极不利于行业的恢复发展。国内外的一些机构和专家认为对未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云端运算等电子产品所需的HDI板、IC载板、高性能挠性、散热型等覆铜板的发展前景看好。这些产品目前在我国覆铜板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很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加快这些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批量化生产。

开发CCL新型产品,开拓CCL新的应用市场,也是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措施。在大会上《覆铜板资讯》祝大同主编在《高导热性覆铜板的市场现况与分析》的报告中介绍并分析目前很热门、市场需求巨增的散热基板材料市场发展。他讲到:“数码家电特别是携带型电子产品,正向着信号高速传输、大容量化方向迈进,这使得它内部的器件发热现象加重。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的不断发展,促使它更加追求散热高效率。为此,解决装配在电子产品中PCB的散热问题越来越突出到重要的地位上。LED、太阳能电池、汽车电子、家电产品等发展,它们所用的功率基板需要赋予高导热性,以保证它们的低电能消耗、长使用寿命、高可靠性。在上述两方面对基板的需求也成为一个新潮流。在这个背景下,PCB用基板材料的“高导热性”成为了当前覆铜板制造技术进步的一个新亮点、新热点。可以预测:高耐热性、高频性、高散热性———已成为近几年以至未来多年的PCB基板材料性能提高的三大主题。金属基板的基板材料的制造领域,在积极加速对它的绝缘层组成材料的开发基础上,正发生着在性能、市场领域的大转变。而提高它的耐热性、导热性成为其性能提高的热点。而这两大重要性能提升,使得它面临更广阔的应用市场。金属基散热基板、有机树脂散热基板近年还有一个新应用市场在扩大,这就是电源用基板方面。作为金属基覆铜板、有机树脂散热基板材料生产企业来讲,掌握、开发高导热性高性能的半固化片(或树脂胶片)成为推进这类散热基板材料技术、市场的最重要方面。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陈郁弼副总就面临当前CCL企业经营中的困境局面提出了四条应对策略:其一,应对消费电子产品在环保,轻便两大方面的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提升高阶的CCL原材料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只有顺应此趋势,才能把握未来。其二,高阶CCL新产品的研发越来越需要求上下游联动,积极拓展产业的上、下游合作的广度及深度,形成利润关联的同盟,共渡困境,共创新局面。其三,通过持续努力研发,发展具高性价比的CCL原材料及产品,向下游客户提供更具有积极建设性的取代方案,提升客户竞争力。其四,提高生产设备自动代程度,减少操作人力需求,保障产品质理稳定,及提高生产效率。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呼跃武总经理在《中国电子玻纱发展近况》的报告中认为,与国外知名厂家产品相比较,我国玻纤电子细纱在以下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开发。主要内容包括:1、细纱中的中空纤维数量应争取达到高端电子线路板的要求,2、金属纤维残留需达到国际标准3、C系列玻纤纱(C-1200、C-1500、C-1800)产品在国内目前尚属空白,目前已有企业研发了少量样品,正在试用中。4、低介电常数玻纤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早,有一些专利,也进行了试生产,但至今仍没有实现技术和产品上的真正突破。目前泰山玻纤公司等国内玻璃布企业正在对此项目进行专项研究开发。

抓住机遇迎挑战实现新跨越对于2012年及未来的展望,不少专家都对中国电子工业、PCB、CCL产业的前景仍然看好。这需要我们抓住市场转变的机遇、迎接挑战。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仁喜运营总监在大会上讲到:光阴荏苒又是一年,随着2012年的到来,今年已经是金融危机第四年了,不知大家还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业界许多经济学家预言经济将会在2011年复苏,悲观的学者认为经济危机恢复会在十年之后,最后预测3~4年一定会复苏,有一个媒体做了一个有意思的调查,预言一年后复苏的占10%,预言长期低迷、十年后复苏的占10%,60-70%的经济学家预言3-4年后复苏,今年刚好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第四年,不知大家对经济学家的预测有何感想,2012年注定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一年,除了众所周知的玛雅预言之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也是比较复杂的一年,放眼全球经济形势可谓冰火两重天。引用一句我国领导人的话———“我们要有长期面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心理准备”。尽管我们心情十分复杂,但是聚焦会场看到大家事业兴隆,生活美满,我们顿时又十分欣慰,我们的行业越来越鼎盛,这就说明这一轮经济危机并没有把我们压垮,而是带来了行业的又一轮新的发展机遇。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陈郁弼副总的报告认为,2012年第1季的PCB市场订单并未如业者原估计的悲观。台湾工研院IEK预估2012年全球PCB产值将持续成长趋势,幅度可望达%,主要是在于新兴应用电子产品推出问世,包括平板计算机、网络电视、智能与节能消费电子产品,使得全球PCB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由中国大陆领军的新兴市场需求增加,在产业重整、应用端新产品与新市场的轮番支撑下,预估下游需求量可望增加。工研院IEK预估2012年全球CCL产值可望再向上成长%,达到亿美元。中国占全球CCL产量%,加之各CCL厂相继增扩产能,占比仍将持续提升。无卤素、高TG、Lowloss材料近年来因应通信,计算机,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成长迅速,其总计已占CCL产值%。由于各主要CCL厂商产能增扩均已完成,PCB景气的回升不足以消化多出产能,CCL总供应量高于PCB需求量,可以预期CCL各厂家间竞争将相当激烈。PCB及CCL若延续如第一季度的热络需求,在玻纤纱供应减少的状况下,玻纤布价格将因供不应求,继续上调售价。应对消费电子产品环保,轻便发展趋势,市场对于高阶产品(Smartphone、TabletPC、Ultrabook)的需求持续增温,因此对于高阶PCB的需求优于传统PCB,因此高阶材料市占有率将成为CCL厂家竞争重点,其需求对应高质量铜箔(RTF、VLP、薄铜)、超薄布种、无卤高频CCL材料需求将持续增温。

宏昌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林瑞荣总经理的报告数据表明,2012年前3个月,溴化树脂涨幅达%。在环保意识提高以及电子产品趋势发展带动下,无卤、高频、高耐热、LED散热等高阶基板需求量逐步攀高,2011年无卤树脂全球市场需求量万吨,其中中国大陆约万吨,占36%。预测2012年国内环氧树脂的表观消费量总计113万吨,同比增长可达8%,而电子电气用环氧树脂为万吨,同比增长可达9%,其中CCL用环氧树脂为万吨,同比增长最高达10%。中电材协电子铜箔分会冷大光秘书长的报告认为,因此,预计2012年的市场形势将好于2011年,但由于行业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铜箔产品价格仍然难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得到生存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要紧跟市场需求,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产品质量和档次上更进一步。特别是要学习日本和台湾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尽快缩小我们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振兴,行业才能发展。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晓军营销总监在其报告中分析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有助于中国电子工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如美国经济的率先复苏,从大众消费水平、国际金融稳定性、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军备开支的增长都对电子工业起推动作用。欧盟国家面对债务危机的风险在争执中寻求解决方案,西欧、北欧、东欧国家经济仍维持稳定的发展,对电子工业起正面作用。新兴经济体国家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等国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仍快速增长。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进出口型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推动作用。每一次全球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之后,带给新兴市场国家的是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从近廿年来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以及这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都对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而对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国家带来了机会。但无论是巴西、俄罗斯、印度的经济发展再快,从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来看,是无法取代中国以及周边地区的市场地位的。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正在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和运用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航天航空、军事领域等电子技术的需求推动下,HDI板、IC封装载板、刚挠结合板、LDK、LDF等等特殊材料的需求增长迅速。中国的CCL工业经历了近廿年的高速发展历程后,我们充满信心地预测在今后的十年仍将持续发展,但是和过去的廿年不同,中国的CCL产业和PCB产业一样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这需要我们企业自身必须具备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和全球化竞争实力,表现在加强品牌战略管理意识,树立和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化品牌形象,创建世界一流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提升全球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以及物流要素的整合能力,这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强化企业自身的产品开发能力和提高工艺生产技术水平,精益生产优良制造。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劳动效率,减低单位能耗和提升单位人均的生产产值和销售额。CPCA颜永洪副秘书长的报告认为,中国PCB企业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必然要面对众多艰难挑战而前行。幸运的是,我们正处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总体上正处于中国PCB产业继续发展提升的时期。正是这些挑战,使一批管理优良,厚积薄发的企业脱颖而出,把握住行业转型提升的机会,成为行业发展的佼佼者。中国是未来全球印制电路产业的集中地,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中国将成为首要的供应地区,这为企业长远发展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无论智能产品、触控产品、云技术、智能投影与识别技术、第二代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电子产业在哪里发展,都离不开中国PCB厂家的支持与配套。

电子产品调研报告【第二篇】

与此相呼应,业界对电子纸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尝试:2006年4月15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率先在iRex电子纸上展现和了全球第一份电子报纸;10月25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iRex电子报纸――《宁波播报》,其内容除了本地新闻外,还涵盖了全国各大城市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10月27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面开通了旗下四报三刊的iRex电子报刊,成为全球首家全面进入电子纸时代的传媒集团。

同时,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报业也开始了对电子纸的探索:世界报业协会成立了电子纸新闻联盟,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英国《每日电讯》、意大利《共和报》、比利时《比利时时报》等多家报社纷纷推出了电子报纸。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之后,电子报纸的发展状况如何?电子纸究竟能为报业带来什么?是否正是报业苦苦寻找的新型介质?本刊记者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总协调入林江,电子纸技术原创者、发明人之一的荷兰iRex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亚太总裁周国富博士及上述三家报业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试图一窥端倪。

周国富:电子纸是纸媒的最佳数字介质

周国富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电子纸的特点、功能及其应用前景,并解答了业界最关心的电子纸的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及产品价格等问题。

电子纸已初具纸张的阅读体验 电子纸所以被称之为“纸”,就是由于它正是作为纸张的替代品而被研发出来的,目前的电子纸已经初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

――环境光下阅读,室内外均有较好的易读性;

――亮度和分辨率较高,180度视角;

――反射式(液晶屏为投射式),视觉较舒适,可调节字体大小,保护视力;

――图文刷新后不耗电,节能;

――重量约300多克,便携,适合移动阅读。

电子纸融合了数字新媒体的特性 报业对电子纸的尝试和探索,并不仅仅是为了把内容放在一个新的数字平台上,而是要通过这种新型介质,满足受众对新型内容和消费体验的需求,满足广告主对精准传播的需求,从而重构报业的商业模式,寻找报业在数字内容时代的生存之道。目前的电子纸已经具备了下列功能:

――数字出版、发行;

――随身携带、移动阅读;

――即时下载最新报刊,实现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广告的查询功能;

――用户行为跟踪分析功能,使报业研究、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为终端读者提供个性化和交互性的内容和服务,为广告商提供精准广告的平台。

电子纸的核心竞争力及盈利模式 目前,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而数字报业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成熟的商业模式,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是同样。

因此,作为数字报业的关键介质技术之一,目前电子纸本身并不能够提供一种完美的,或者说初步的盈利模式,只能够在为读者提供纸张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为报业实现“内容产品的价值化、广告投放的精准化、用户服务的个性化”提供一种终端介质,其核心竞争力正在于此。在这个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电子纸的盈利模式将随着数字报业的发展而逐步构建起来。周国富博士表示:iRex公司正在与中国报业进行合作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子纸的功能,共同探索和建构电子纸的商业模式。

电子纸的价格问题 作为一种刚刚进入市场导入期的电子产品,目前电子纸全国统一零售价为9500元,主要面向高端用户投放,价格成为其市场推广的最大障碍。就报业而言,电子纸只是一种终端的内容显示介质,市场普遍认为,如果价格能够降到1500~2500元之间,将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应用前景。

对此,周国富博士打了一个比喻:这其实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正是由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电子纸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刚刚进入应用阶段,其规模效应尚未显现,产品价格上还没有优势;随着产品本身和运营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电子纸的逐步了解、接受和应用,其价格会逐步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液晶的价格,这跟其它电子产品的定价策略是一样的。

周国富博士最后指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体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结合催生了报纸媒体;有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视媒体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成为第四媒体;无线网络和3G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媒体成为可能;而电子纸技术将为报纸出版业带来划时代的革命。

三家报业集团:谨慎乐观

电子纸究竟会给中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怎样的影响?它是否将成为中国数字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此,也许真正尝试了电子纸的三家报业集团最有发言权。

林晔(解放日报报业集团l-paper项目负责人) 电子纸是我们集团构建数字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是锁定300名高端大客户。我们正在探索电子报纸的盈利模式,希望通过整合集团内部各报刊的内容资源,收取通道费用,并向高端人群发送定向广告。

具体到实践中,我们认为,目前的电子报纸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电子纸产品本身的完善,如实现随时随地快速下载、提供更好的阅读稳定性和阅读体验;二是运营环境的完善,如关联行业要为数字报业的运营平台提供软件支持,使得报纸可以快速转换成电子报纸的格式并上传到后台上;三是在电子纸平台上实现版权保护等等。因此,我们认为,电子报纸作为数字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离真正的大规模商用还有距离。

田勇(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宁波网总编辑) 数字报业的发展需要一种离线的、多媒体的电子阅读终端,而目前的电子纸技术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所以很难说它是或者不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认为电子纸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瓶颈:

无线下载 目前我国的无线下载环境整体上并不理想,电子纸的无线下载功能受到很大制约,有时必须在线下载。如果能够和移动、联通的无线网络对接,会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电子纸产品本身要尽快完善 实现录音和声频功能、柔性显示、彩色显示和视频播放功能。

技术标准必须统一、开放 一方面,电子纸产品之间要互相兼容,像电脑一样,不同的电子纸终端有同样的标准,能够接受同样的内容;另一方面,电子纸能够和电脑兼容,可以把网络上的东西下载到电子纸上,从而解决内容瓶颈。

报业必须创新电子纸的内容产品及其表现形式 报业作为 电子纸的内容提供商,必须要根据电子纸的独有的特征,开发出适合其特点的内容产品并创新其表现形式。

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 根据电子纸的特点,探索并建立报纸在电子纸平台上的订阅、发行、广告、交易方式等,建立真正的商业模式。

降低产品价格 厂商要尽快把产品价格降低到市场可接受的水平,我们认为大概2000元左右可能比较合适。

纪会卿(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总工程师)报社是做内容的,随着新媒体和新介质出现,报业必须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把内容送到读者手中。我们集团非常看好移动阅读的发展前景,电子纸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合适的技术之一,因而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电子纸项目,锻炼我们的队伍,建立一支适应数字报业发展需要的团队。在运作电子纸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亟待建立数字新媒体的采编平台 报社擅长的是内容产品的制作,在把报纸内容转换为电子纸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规范化、流程化的新媒体采编平台,其中的关键在于严重缺少相关的技术支持和软件支持。这涉及到报社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中的流程再造问题,我们愿意投入资本来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但这不是我们一家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关联产业的重视和研发,目前我们和北大方正的合作正在洽谈中。

内容瓶颈 目前电子纸刚刚进入市场,其内容还比较贫乏,这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希望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等行业都在电子纸平台上出售内容产品,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

内容及广告的管理 既然电子纸是一个新型的内容终端,那么管理层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管理,特别是对电子纸内容及广告的把关。

读者的阅读习惯 我们在样本读者的筛选中,发现受众对电子纸这种新事物的接受度非常高。但我认为,如果真的要全面替代纸质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形成。

价格问题 价格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能降到2500元左右的话,电子纸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林江:鼓励业界对电子纸的研究探索

电子纸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容显示介质,国际上一些领先的电子制造企业都在加紧研发中。在业界,由于数字报业实验室的积极推进和三家报业集团的率先尝试,报业普遍都在密切关注电子纸的研发和应用。作为新闻出版总署的专家型官员,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近年来一直在跟踪研究电子纸技术,并直接指导业界对电子纸的实验和探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谈了以下几点看法:

电子纸是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最合适技术之一 电子纸的阅读体验和传统的纸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时又能够和数字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因此,电子纸技术是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最适合的技术之一。

电子纸技术目前尚未成熟 尽管电子纸技术的前景看好,但目前这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至少在应用领域还无法满足报业对于新型介质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三个重要方面:

――彩色显示;

――柔性显示,就是可以弯曲、折叠;

――可以播放流媒体的视频。

电子纸有望在未来全面替代纸介质虽然技术尚不成熟,但我们千万不要低估技术发展的可能性,根据技术研发厂商的预测,彩色显示和柔性显示将在未来3年内有重大突破,视频播放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估计在未来5~10年内,能够在阅读体验上全面替代纸介质的电子纸就可能会出现。

鼓励报业对电子纸的研究探索 目前已经有几家报业集团对电子纸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们鼓励更多的报社投入到这项实验之中。全国各个报社的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已经开始积极投入、率先尝试,虽然有很大风险,但收获也同样显著,因为最先进入这个领域意味着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先发优势,观念、模式都会在探索中发生深刻变化;有的正在观望;有的可能有心无力。

林江认为,开展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加入实验计划并不意味着立即就要在人财物上大量投入,而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能够有为的领域进行尝试和创新。电子纸项目由几家报业集团和国内外的设备供应商共同承担硬件设备、后台管理、系统建设的成本,其他报社也可以按照规定的格式,把自己的报纸数字化之后传到电子纸上,在内容表现形式和广告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内容显示介质,无论如何,从数字报业发展的角度看,电子纸技术对于中国报业而言是一件好事。即便它目前尚不完善,即便它不一定就是最终采用的技术,但在积极稳妥的尝试和探索中,它必将会对报业机构现有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交易方式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报业商业模式的转变和重构,加速中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电子产品调研报告【第三篇】

根据市领导指示,为推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储备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我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子信息产业专项调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时间、方式

第一阶段(年2月25日—年3月15日):各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组织按要求上报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年3月15日—年4月15日):市工信局组织到各县(市、区)实地调研。

二、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是在全市范围内的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电子元器件(包括LED行业)、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如:汽车电子、机顶盒等产品)等生产行业。

三、调研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所有制性质、成立时间、所在地地址、占地面积、职工人数(技术人员、普通员工、学历层次)、企业所属电子信息产业主导产品类别、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包括现有生产线、设备数量及生产能力数量)、发展定位等。

2.企业经营情况。主要包括:注册资金、固定资产、企业总产值、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销售收入、利润、税金;企业主营涉及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产能、技术特点、创新成果、申报专利和发明专利以及拥有专利和发明专利情况、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等。

3.总体总结企业“十一五”期间企业发展现状、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企业“十二五”期间总体思路、总体发展目标、主要产品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拟建重点项目内容等。

4.项目建设及投资情况。包括:新建、在建、规划项目情况。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审批备案、建设地址、土地及建设面积、投资结构、资金来源、建设期限等(见附表二),附表二不能填写清楚的请在此表述。

5.其它情况。包括:是否属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或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或拟申报何级何类研发中心。获得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产品获奖情况以及企业认为还要说明的其它情况等。

6.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对推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等。

电子产品调研报告【第四篇】

6月4日,信息产业部下属的赛迪顾问(CCID)了国内GPS后装导航电子地图领域的第一份权威排名报告――《2006年度至2007第一季度中国GPS后装导航电子地图及软件市场监测》。该报告显示,2007第一季度的GPS市场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GPS后装市场第一次有了权威的座次认定,凯立德、灵图、瑞图分列GPS后装市场的三甲。

近日,在慧聪的07年度上半年GPS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中,凯立德位居榜首、城际高科和灵图紧随其后。紧接着,赛迪顾问又了GPS市场第二季度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快速增长的GPS市场正呈现出龙头优势明显、群雄交替跟随的特征:市场领头羊凯立德在连续五个季度位列榜首后,再次毫无争议的稳居GPS市场第一品牌的宝座,灵图天行者位居次席。上季度排第三的瑞图道道通则痛失三甲宝座退居第四,而城际通则荣登第二季度探花席位。在这短短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里,GPS市场格局便三强更替,显示出我国GPS后装市场竞争激烈。赛迪顾问的调研报告一直是IT业界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本次的GPS行业调研报告,由赛迪顾问通过对全国各省会城市渠道,包括汽车后市场和IT渠道所销售的一机一图,终端正版软件销售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其中整个市场的环比增长率高出80%,而排名第一的凯立德更是超过了这个数值。CCID的报告显示,现今GPS的市场集中度在不断攀升,凯立德、灵图、城际通前三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然超过70%,而其他数百厂商却仅能在剩余的狭小市场空间中腾挪生存,这种实力之间的差距恰似一条鸿沟,让众多小品牌厂商难以逾越。

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在各行业中都存在,正是这些企业在经营和产品研发方面的不断创新,才推动了行业的稳定发展。这些领航者的特点也往往比较类似,他们总能领先于其他厂商,推出一些对行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品或服务。从研发到销售,从市场到社会责任,领导企业总是能够将企业的特点在这些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引领研发 驱动销售

业内人士指出,凯立德能够蝉联第一并在IT领域的两大市场调查机构――慧聪和赛迪的报告中夺得“双冠王”并非偶然。作为现今国内导航软件第一大品牌,凯立德一直以深入的自主研发和精准的市场定位为特色。在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凯立德与英特尔、微软、SIRF等产业链前端厂家保持着紧密的技术研发合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引擎设计,超过600人的专业测绘队伍和超过200人的研发团队,使得凯立德产品在地图数据的精准性和软件运行的流畅性方面有突出优势。通过长期准备,凯立德在2007年初推出了全国第一张“全覆盖”导航电子地图,第一次完全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及其所属2862个县级行政区域,实现了全国路网100%可导航,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人性化设计得到了广大GPS用户的一致好评。由此,凯立德迅速确立了自己的行业领航者地位。

凯立德每年投入近亿元的研发资金和庞大的专业测绘队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导航电子地图的信息采集。并自主研发了适应中国道路状况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采集、加工、编辑、转换、自动纠错等工具软件系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采集、加工、流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是国内厂商中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

巨额研发投入,极大推动了销量的提升。赛迪顾问(CCID)先后两次的权威调查报告显示,凯立德稳居市场占有率榜首。更值得一提的是,凯立德已经连续6个季度占领同类软件销量榜冠军的位置。这种销售风光的背后,不光有凯立德专心于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优秀产品的投入,还有其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对行业威胁的应对措施。

引领市场 联合促销

6月23-24日,凯立德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地知名的IT卖场,同时开展了凯立德导航电子地图软件更新换取的"百万回馈"活动,全面引领广大用户对GPS导航的关注。活动当天,除了免费给所有使用凯立德导航软件的用户升级成最新版地图之外,还对最先到场并持有GPS产品的50人给予更大的优惠,即只需花费100元,便可获得价值880元的凯立德正版导航软件一套及价值300元的1年内地图升级服务。凯立德的此次活动,引发了GPS导航业的推广热情。

除了单兵作战还有联合作战。8月11-12日,中关村海龙科技城门前人头攒动,国内GPS移动导航系统第一品牌凯立德携手MOTO、NOKIA、神达、长虹等十数家厂商展开了主题为“凯立德大家族精彩呈现”的GPS导航设备联合大促销活动。本次活动促销品牌众多、促销手段也是花样迭出,价格跳水、好礼不断,更有厂商把旗下的GPS产品拉到了千元以下的价格段,使GPS真正走下神坛,成为大众化的电子消费产品。

众所周知,自从便携式车载GPS问世以来,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金贵”的身价限制了GPS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此次联合促销中,众多厂家的超低价格打破了这一僵局。神行者凭借与凯立德的深层战略合作,在此次促销中最为抢眼,其7英寸超大屏幕产品标价仅3280元,与半年前的寸屏产品价格相当。奥可视也展出了1999元、1499元价位的不同款式GPS,其中M10更是以英寸屏幕、999元的价格震撼全场,并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好评。而曾经的GPS手机之王神达A701,在此次促销中也打出了3599元的特价。在促销现场,每个品牌的展位前都聚集了众多GPS爱好者,或了解最新产品动向,或趁此次联合促销为自己的爱车“转正”,成为真正GPS一族。

此次联合大促销,众多大品牌同台“竞技”,促销幅度之大也是近年仅有。本次参加促销的众多大品牌均采用了凯立德的GPS移动导航系统,硬件性能和优质导航系统的完美软硬结合是凯立德大家族的信心所在。凯立德GPS导航系统出色的人性化设计、流畅性和稳定性是众多厂商能够一起成立凯立德大家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场的厂商都表示希望更多的消费者通过了解和使用GPS产品,体验到GPS带来的便利,从此享受行车生活。

35 2083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