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总结(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高中化学实验总结(最新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第一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培养;高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320-01

一、抓好化学课与专业课的联结点,引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使学生对一个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之知道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当学生对一门学科和某种知识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尽量找出化学与专业知识的联结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缓冲溶液时,可以补充动物体液中存在着一种主要缓冲对HZCOZ一NaHCO3的缓冲原理及其缓冲作用与维持动物体液的内环境平衡的关系来详细讲解,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缓冲溶液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启迪思维,培养兴趣

教师重要的教学艺术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智力发展的最佳水平。课堂上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教师就要注意抓住时机,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耐心启发诱导,紧紧盯住每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最终达到总目标的实现。例如,讲授“盐类的水解”。首先让学生做实验,产生疑问,引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盐溶液显出酸碱性原因;并为学生设计有层次的三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再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概括盐类水解反应的实质及规律。

三、加强实验,增添兴趣

实验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创造条件,把大纲中规定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以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兴趣实验,并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到“胺类的碱性” 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增做了“苯胺溶解在盐酸中加碱又游离出来”的实验,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记住了胺类的碱性,并从中总结出了分离和精制胺类的方法。同时提倡探索性实验,由学生根据化学知识和专业特点,自己设计并验证实验方案,最终得到正确结果。在设计实验前,教师可向学生做必要的辅导提示,把实验的题目、目的与原理、主要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讲清楚。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提出理论依据,选择实验方法,确立观察内容,设想实验结果。学生的设计性实验方案应交教师进行指导与审批。设计性实验是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实施的独立活动。

四、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强化兴趣

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中,应改革教材的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归纳能力。有机化学中的核心理论一杂化轨道理论是教学中的难点,讲授完之后,引导学生把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加以归纳,构筑新的知识体系,总结了杂化轨道理论的内容、杂化的规律、杂化轨道理论的种类、发生杂化的原因等几个方面构成的新的知识体系。这样使既抽象又难以理解的理论变得既有逻辑性又便于理解。讲授阿佛加德罗定律时,为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总结出了四个相同,即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概括了整个定律。

经过高度概括总结,可使分散零乱的知识条理化,有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归纳能力,完成了学生对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强化了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高中 探究性化学微型实验 教学总结

1.提高老师对探究性化学微型实验的认识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目前,尽管全国已有800多所大、中学校开始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微型实验,但在大多数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对微型化学实验尚知之甚少,有的了解不全面,更有的根本没有微型化学实验的概念而认为可有可无。我们学校也如此,之前老师们都没有去了解过化学微型实验的相关信息,更没有看过微型实验仪器。为此,我们要借助开会交流、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加强宣传介绍:(1)微型实验在国际上已进入了快速推广阶段,其中一个最为重要又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在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实验题中出现了以微型实验的思想来命题的现象,1997年的实验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的选手连仪器都没有看到过,更不用说去操作它了。(2)深刻领会到中学微型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创新思维、树立绿色化学观念等方面的独特功效,进一步明确开展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的现实意义、目标和方法,增强自己的使命感。

1. 2 加强学习,提高实验技能。

如果化学教师对基本的实验操作都存在问题,怎样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对于实验改革,目前只有少部分的教师愿意动脑筋改进装置、改进实验,这对于当今素质教育的落实是很不利的。在活动课的安排上,可看出高考指挥棒的威力所在,只有极少的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实验。真正让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实验,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实验技能,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大胆探索。(1)多探究化学微型实验,微型化学实验替代常规实验,药品的用量、仪器设备的变化会引起试剂浓度、仪器规格、实验条件的改变,因而不能完全照搬常规实验的条件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在教学实践中对《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和《化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方面的设计、改进的方案,逐一进行研究,吸取其精华,不断优化,提出自己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同时,也要对那些尚无微型实验方案的常规实验进行可行性的研究,看看是否能形成新的方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可能的条件下,也要研究国外的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案,探求人家的设计思路,找出值得借鉴之处,丰富经验,开阔视野。(2)多交流设计方案,平时大家工作忙,很少能聚在一起,为了及时总结、交流成功的经验,我们在校园网内开了公共上传区,大家可以把好的设计方案,有关化学微型实验的文章传上去,大家共享,交流。一个月我们固定开一次会议,把微型化学实验作为会议议题,进一步促进交流、完善。

2.教师演示实验的改进

将教师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学生分组实验。

常规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做,哪怕是用常规的化学仪器,实验现象有多明显,也只是教室前几排的学生看得清楚,而后边的同学只是跟着在那里看热闹。另外,教师的演示实验并没有能够调动学生充分参与的积极性,也没有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分析问题。下面是将教师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学生分组实验的一个案例。

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有些教师演示实验用常规的实验仪器效果明显,但由于所用的仪器容量比较大,所以用的药品量多,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做同样的实验也达到同样的实验现象,而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所用的药品量少,反应所需要的时间也少,造成的污染也小,何乐而不为呢?

把常规实验改为微型化学实验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仪器微化、操作简捷,经济省时,安全便携。

(2)利于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微型实验仪器精巧细小,试剂用量少,所以实验过程学生必须小心拆装,规范操作,注意力高度集中,密切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随时记录反应过程中实验的变化。利于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利于传播绿色化学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实验中不会造成危险;同时,生成的污染性物质的量少,可大幅度地减少实验室空气和水体排放污染,有益于师生的健康。微型实验虽然具有许多优越性,但也并不是所有实验都可用之代替的。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定量要求等进行选择,使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两者取长补短,这样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实验的改进

把部分学生实验设计成以探究性为主的微型化学实验。

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改后按照最优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并有实验小结。

如下是将学生实验"金属钠的性质"设计成探究性化学微型实验。

实验过程:

学生实验一:金属钠的取用、切割、挤压、观察。

提出问题①:钠是金属,能导电吗?

设计实验二:钠的导电性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提出问题②: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哪么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实验假设

实验设计: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用火柴点着肥皂泡,听到。滴有酚酞的溶液。

实验结论:钠的性质(1)银白色金属,质软;(2)有延展性;(3)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4)导电性良好;(5)熔、沸点低;(6)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

提出问题③:钠与盐酸反应和钠与水反应哪一个更剧烈?

学生推测:①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原因是钠与盐酸反应是钠与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实验设计:利用上述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钠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提出问题④:把金属的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推测:①钠置换出金属铜,有红色物质生成;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设计实验:利用上述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教学后记:本节课实验改为微型实验后,在青霉素瓶中进行,且在溶液上面加煤油,使反应速率适中,克服了常规实验中反应快,放出热量大,不易控制,不安全的缺点,减少学生对做化学实验恐惧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实验兴趣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该装置可以完成三个实验,学生并没有感到烦琐,相反,由于实验现象与他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出现矛盾,更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把学生实验中的实验报告册内容做改进。

在传统的实验报告中,主要的操作步骤都已罗列出,学生只是填写现象和结论(方程式)即可,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利于化学用语的训练,更不利于学生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是薄弱的。我们在改进的实验报告中增加了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实验目的、步骤、预期的现象。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后填写实验现象和结论。

4.重视家庭小实验、选做实验,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此,我们的课本开设了一些新的实验教学形式,如指纹检查、滴水生烟、自制指示剂、自制蒸馏水、天然水的净化、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等等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四个家庭小实验,如自做冰袋、检验发酵粉加水时能产生二氧化碳、白纸显字、测定雨水的PH等,以此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学科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科学的教育,也提高学生对化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化学,爱上化学,更爱上化学实验。然而,很多学校为了赶进度,没能安排学生完成这些实验。我们的做法是我们教师就将这些实验根据它所属知识点的范围穿插在分组实验中,这类实验大多都用微型实验仪器来完成,如(滴水生烟(锌与碘的反应对)、吹气生火(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制取蒸馏水等。重视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对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都有提高作用。

5.鼓励师生研制化学微型仪器,设计化学微型实验

研制造价低廉,易于推广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

与传统的实验仪器相比,微型仪器的市场还没有找开,并不能较方便地买到合适的仪器,另一方面,从节约、环保的角度出发,我们尽可能自制微型仪器。主要途径一是利用废弃的各种材料,如比较大的药片塑料板,洗净后能当点滴板使用,塑料药瓶割去上半截就可以当微型烧杯用,冷饮中常用的小勺子清洁后能当作药匙,经消毒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青霉素瓶可以当广口瓶等等;二是购买一些经济实用的日常用品进行改造成实验仪器,如在塑料餐盒打孔能制成各种规格固定性很好的试管架,自行车的气门胶可用作微型导管等,下图是我们制作的一套气密性很好的仪器,用来进行HNO3与铜反应等实验,克服了传统实验污染较重的问题,携带方便,操作性强,效果很好。不愧是一套造价低廉,易于推广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

因地制宜选用部分微型实验仪器的代用品。

(1)青霉素瓶:青霉素瓶是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中使用最广泛的替代品,即可用作反应容器,也可用于储存试剂。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耐200℃左右的温度,可以水浴或直接在火上加热,从而弥补了一般塑料微型仪器水浴加热不能超过80℃的缺陷。

(2)注射器:注射器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不仅取液方便,而且还可以取用气体药品;注射器的气密性较好,特别适合做气体反应容器,更因为活塞的上下伸缩性,可以满足恒压反应或恒容反应的不同需求。注射器最大的优势在于器壁上精确的刻度,可以准确计量和控制反应用量,提高实验精确度。

(3)饮料瓶:不同品牌的饮料瓶瓶底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平底,有的底部向瓶内有几处不同程度的凸起,例如果粒橙的瓶子底部就形成了几个凹槽。这些凹槽正好为我们的实验时的药品提供了盛放的容器。可以用剪刀将果粒橙饮料瓶离底部1/3处小心的剪开,尽量使切口齐平,用多用滴管在瓶底的凹槽内分别滴加反应试剂。由于饮料瓶大多透明,底部凹槽可以作为药品临时存储,也可以作为一定量药品的反应容器。

(4)药片铝塑板:取出一些药品包装版中的药片、胶囊以后,将封口的铝箔去除干净就可以作为一个简易的点滴板,由于制作材料大多是高分子塑料,不易腐蚀也不易破碎,往往可以代替微型化学实验中的井穴板,做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例如酸碱指示剂与酸碱反应变色、铁盐溶液化学性质的检验等。

(5)滤纸:滤纸是微型化学实验常用素材,在教学实际中有着丰富的应用。滤纸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因此可以直接作为反应物进行碳水化合物相关性质演示,如浓硫酸脱水性实验;由于滤纸底色为白色,便于在纸上进行颜色变化的实验,经典的"无字天书"、"指纹实验"都可以在滤纸上完成;又由于滤纸吸水性能好、溶液扩散快,"纸上层析"实验就需要滤纸进行,用滤纸片作为载体可以完成多数非加热性的液体、气体参与的化学实验,如原电池实验、电解实验、卤素单质氧化性比较实验等。在滤纸片上完成化学实验相对于在试管、烧杯中完成化学实验既节约药品,又方便操作,值得推广。

(6)大头针:用大头针作为微型原电池、电解池反应的电极。

(7)塑料管:一次性输液用的输液管、塑料吸管常在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作为导管使用;用自行车气嘴用的小橡皮管作为连接管;塑料吸管的一端封闭后还可以做点滴吸管。

总之,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应多方努力,力求使开发的仪器微型化、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同时具有多功能、易封闭、较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感,并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使之日臻完善并加以推广"。

探究性化学微型实验的实践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挑战;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宁怀。 《微型化学实验》 科学出版社,2000.

[2] 姚焕英。《在实验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微型实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6).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实验

1.高中化学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考点较多,需要记忆的规律、结论、方程式较多,属于理科中的文科。因此,要学好化学注重做实验、在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记录及其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问题,同时,平时学习中要强化记忆,注意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概念的实质以及概念的应用范围。

2.高效学习高中化学方法

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也就是在老师讲课前,自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 ,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教材,归纳含义; “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 “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 “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做好预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预习抓得扎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验中学会观察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实验中,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二是反应条件;三是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四是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五是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

(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

(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然后得出反应结论。

在动手实验中多思考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高中化学试题经常性的会出现一些实验题,如果对实验非常陌生,没有动手做过,知识点很难掌握与巩固。“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因此,在实验学习中,要亲自动手,大胆实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要对教材出现的实验逐一的大胆实践,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熟悉,学习实验步骤,达到成倍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在实验基础上,善于思考,多去联想其他的实验,把思维面拓宽,从实验现象中看本质。例如,实验室制氯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 要通过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实验安全、实验评价等,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学会准确、简练、全面地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以及结论,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善于记忆

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因此,学好化学必须善于记忆。一是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二是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要深刻理解,自然识记;要归纳口诀,有利识记;要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要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记好笔记与练习

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通过应用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

善于总结与复习

首先,要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一定要重视课后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结语

总之,学生学习化学,是以实验、实物直观为基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多加动手推演、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多动手做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在学的过程中,总结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本着重基础重应用的原则进行全面学习,就一定能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杨爱民。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08(09)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第四篇】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教学的指挥棒,也是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今后的实验教学将以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体验性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的实验项目为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客观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达到优化实验教学的目的,构建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与学校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考核体系已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1-3]。

1基础化学实验课考核模式现状

1.1国内高校基础化学实验考核体系的现状实验是化学学科及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的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年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中国高校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涌现出一批代表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其主要表现在:注重反映时代特点和由科研转化的教学内容;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建立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教学体系;构建分层次、多元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各学科独立的课程体系;建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形成开放式的教学运行模式等。这些改革在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直接影响实验的教与学,实验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传统上国内众多高校的实验考核方法以期末考试为主,只注重“考试结果”,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结果给定实验成绩,只要实验报告写得好就可获得高分,使部分学生不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只关心实验报告的书写,甚至于部分学生存在抄袭报告以及修改原始数据的行为,这对学生正确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等,都是不利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源于原有的实验考核体系模式存在缺陷,不能公正、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主动参与及研究实验的积极性[4-6]。

1.2我校基础化学实验考核体系的现状2005年以前,大连民族学院实验中心设立的实验项目大多以验证性的基本操作为主,目的是以实验验证课堂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动手、动脑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后果,没有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2005年以后,实验中心开始注重实验教学体系建构与管理模式探索,逐步加大了实验课的学时,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到目前为止,实验教学中心已初步完成了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开设出实验整合课程,即将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实验中的部分实验项目进行了重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动脑机会。将一些经典的、单一的验证性实验项目通过增加内容变成能锻炼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效果较好。但总体看,目前的实验课程体系仍不够成熟和完善,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仍显不足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扩大研究和实践,继续加大课程之间、各个学科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进一步强化工科民族院校基础实验课的整体观念,使实验教学形式和实验考核形式更为灵活、个性化和多元化。实验中心原有的考核模式为实践加理论的考核方法,考核时以平时表现为重点。实验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平时成绩占50%(主要包括预习报告、出勤率、实验态度、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等),实验报告占30%,操作考试占20%。在这个考核体系中,没有涉及能充分体现学生具有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没能真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钻研实验的兴趣。因此,逐步完善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研究实验的积极性,与学校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配套,提高工科民族院校办学水平,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2新型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础化学实验成绩的考核,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理论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综合表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其中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因此,严格实验考核,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和定量的基础化学实验成绩评价体系非常重要[7-11]。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在新的实验考核体系中实行了综合评价体系,即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都给出了相应的评分细则,记入平时成绩,规定平时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50%;另外,还要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占总实验成绩的20%;在完成操作考试后,以抽签的方式,抽查与实验相关的理论3~4题进行笔答或口答,理论成绩也占总实验成绩的20%;最后,还要考核学生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能力,这部分占总实验成绩的10%。一般来说,学生在开始进行一门实验课时,实验指导教师会给出3~4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准备(可以2人一组),在实验课结束后的2周内完成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给出合理的成绩。

2.1细化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5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态度和实验报告等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学生对化学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实验操作的技能、水平,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及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的深度和广度等。每次实验都要结合以上几方面客观地给出一个成绩,实验结束后汇总得出平时成绩。(1)实验预习。要求认真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关键点,课上通过提问和检查预习报告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预习情况。一般情况下,充分预习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出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实验原理在实验步骤中的具体运用,能准确抓住实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在实验时能基本做到脱离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2)实验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即学生能否正确、规范地使用各种仪器,包括实验装置的安装、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取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数据的读取、正确记录与处理等。(3)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准确、真实地将实验中的现象、数据、结果记录下来,实验记录要清晰、完整、规范、具有科学性,通过实验记录可以考查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4)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学生实验能力和水平的真实反映,每次实验后均要求学生给出完整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由指导教师检查签字确认,这样可杜绝个别学生随意更改,甚至捏造实验数据的现象,同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实验态度。考查学生出勤率和学生做实验的科学态度。实验过程中是否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仪器使用后的复位、实验台面及地面的卫生状况,是否注意自身及同组同学的安全及做实验时的主动性和协作精神等。(6)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时上交实验报告,在批改实验报告时,要看学生是否根据实验记录,如实、清晰、科学地写出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结果的讨论是否科学、准确、有条理性和独特见解。实验报告能直接反映出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也能反映出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一份高质量的实验报告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对学生将来总结研究资料、撰写论文是非常有益的训练。

2.2灵活多样的操作考核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每个实验室设计出20~30个基本操作单元,如称量、溶液配制、过滤、抽滤、移液、定容、滴定、标定、纸层析、酸度计校正、电导率仪的校正、分光光度计操作、熔点测定、沸点测定、回流、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液体的干燥、重结晶、萃取、柱层析、薄层层析、折光率测定、旋光度测定、恒温槽调节等,这些均在现场进行,每个操作单元都定出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若操作不规范或超出时间,则酌情扣分。所有题目均在实验考核一个月前公布,学生可以全面准备。考核时采用学生现场抽签的形式进行,5~8个学生为一组,教师可以全面观察考核。在操作考试中适当地结合口试,即教师随机提问,问题包括基本操作和实验装置方面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问题以及一些名词术语和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基本操作考核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对学生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很有帮助。

2.3全面考核理论知识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基本操作固然重要,但实验理论同样不能忽视,因此在课程完成之后,还进行综合理论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技能、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分析讨论及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等。基本实验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学生将分散的实验知识有机地系统化、深刻化及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十分重要。如果同时将实验内容稍作一些拓展,对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等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4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实验总成绩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也会促进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按照实验中心提供的实验项目,自主选题或自行设计实验题目,经过申请登记,利用实验结束后2周内的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完成。该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方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验方案设计、文献查阅、实验准备、仪器调试、实验过程、数据处理、报告(论文)编写等多方面综合考核后由指导教师给出成绩。如在[Cu(NH3)4]SO4配合物的制备及组成分析、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分子筛及未知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等实验中,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过程、数据处理及报告书写等,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考核内容,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研究实验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5 61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