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调查报告(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网购调查报告(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网购分析报告1

关键词网络经济;企业采购;供需协同

日前,赛迪顾问联合中国电子报社了《2016年中国自营式企业网购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19.8万亿元,其中,企业网购规模高达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2.1%。而在自营式企业采购平台中,京东企业购、天猫企业购和苏宁企业购占据前三位。那么,中国的企业级采购平台究竟处于什么境况呢?这正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从当前国内研究机构给出的数据看,中国传统企业电商化的比例仅有8%左右,消费者电商化的比例却已超过50%。与之对应的美国的数据则是:传统企业电商化的比例高达80%,而消费者电商化的比例比中国还低。这组数据之间的差距说明了什么呢?作为供应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传统企业不应该被忽视,消费者直接电商还是有不小的弊端,企业级网购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越来越紧迫的传统企业网购需求,如何优化企业采购平台才是各方应当关注的重点。反过来,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网络经济环境日臻完善,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也开始逐渐成行,作为企业协同中的重要一环,企业采购平台的建设绝不是单一的一个企业服务于另一个企业,而是在新的环境下,形成有机的生态链条,让让链条中的每个企业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当然不是容易的事。在此,笔者是通过对现有企业采购平台的基本情况进行规整分析,研判当前的问题所在,进而利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协同的理念提出企业采购平台的建设构想。

二、企业采购平台的现状

根据《2016年中国自营式企业网购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市场排名前三的企业采购平台分别是京东企业购、天猫企业购、苏宁企业购。而根据该报告详细数据可知,京东企业购的市场份额再次大幅提升,已经达到45.6%,排名第二的天猫企业购占比达到18.5%,位列第三的苏宁企业购市场份额达到8.6%。三巨头总体规模占比达到了72.7%,企业级采购市场已经处于寡头垄断的状态。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企业采购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呢?这一点还不能武断的下结论,还要从企业采购平台的服务水平判断。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三大自营式采购平台(京东、天猫、苏宁)均已实现企业采购所有环节电子化,基本上打通了“产品+供应链+采购”核心环节,实现了企业采购的整体解决方案。但从上表中反映出的信息来看,三大企业采购平台还是采取以我为主的策略,围绕全产业链线上化开展平台的建设。这也促使笔者思考,这种“以平台为中心”的企业采购平台真的是企业所需要的吗?

三、企业级采购作业的需求

企业级作为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的基石,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采购传统的做法至少需要经历5个阶段。(1)采购需求确认阶段。这一阶段是需求部门根据当前的经营需要制订采购计划,并按照采购计划的时间,填写采购申请表,提交主管部门审批。(2)申请批复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都是走程序的过程,较少企业会对需求部门上报的采购计划提出较大的修改意见,而这一过程的监督审核作用相对较为牵强。(3)询价竞标阶段。这一阶段是企业采购过程最为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多数是由另外一个叫作物资采购部的机构来完成。这一环节虽然不会在具体数量上有太大出入,可是对产品的标准,品质,价格等往往会有较为明显的出入,这也是传统企业采购中最为令人头疼一个环节。(4)采购跟踪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配送和售后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也是由物资采购部门来完成,对于具体的细节他们往往并不清晰。(5)入库保管阶段。这一阶段是企业采购最后一环,但却是需求部门对具体采购行为的评估阶段,这时候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多和最难解决的。通过对传统企业采购的过程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以往企业采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而最为核心的就是采购方和供货方是站在两个角度看问题的,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另外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需求方在提出自己的采购需求时,往往是十分具体细致的,但采购部门进行采购时,却都是从市场上现有的供应商处对比性能、价格、优惠政策之后做出的决策。这种情况下,使用部门对于产品的细致追求往往会被放置在最后考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级采购对于自营式采购平台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产品需求个性化和供求双方协同。但从本论文第二部分的内容可以明显看出,目前比较大的几个企业采购平台能够实现企业采购定制化的只有苏宁企业购平台,而且还只是家电产品可以实现定制。而对于要求更高的企业采购供需协同则全都无法实现。这也为中国自营式企业采购平台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搭建一个升级版的企业采购平台成为核心课题。

四、网络经济环境下供需协同采购平台建设构想

从第二部分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当前的几大企业级采购平台均已实现采购流程的电子化。企业采购规模和金额都比较大,采购流程的电子化也极大地减轻了采购企业的压力,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的效率。不可否认,这都是现阶段几大企业级采购平台的贡献,这让企业采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事物的发展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当一个阶段目标实现之后,另一个更高目标便会随之出现。企业采购平台已经实现了企业采购电子化的第一个目标,所有的采购环节都可以线上完成。因此,企业采购平台重新构建的目标当然会更高,笔者在这里将这一目标定义为供需协同采购平台。那么供需协同采购平台如何搭建呢?在此,笔者提出以下构想。(1)供需协同采购平台建设目标。从目标实现来看,初级的企业采购平台,如京东企业购、天猫企业购、苏宁企业购等均已完成企业采购电子化的目标。自然,供需协同采购平台的建设目标需要在个性定制和协同实现两个方面做出改善。(2)供需协同采购平台的系统构成。现有的企业采购平台都已经很好地实现了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的基本要求,而供需协同采购平台则还应在流程优控和供需管理两个纬度做出更多努力。欲使供需协同企业采购平台起到这样的作用,至少还应该增加两个子系统。一是供需双方认证评估体系。当前几个企业采购平台对于会员的注册显得较为宽容,基本上只需提供营业执照等相关法律文件即可注册会员,对于影响更大的企业资质,管控体系未能做出认证和管理,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二是供需对接子系统。现有的企业采购平台过于突出自身在采购流程中的中介地位,增大了供需双方的对接难度,不利于企业采购环境的优化。想要实现供需双方的自然协同,必须弱化采购平台的中介地位,而突出采购平台的服务宗旨。而采购平台搭建供需直接对接系统则可以实现该目标。只有这样,供需协同采购平台体现自身的优势,在个性定制和供需协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供需协同采购平台的建设难点。网络经济给企业采购营造了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发挥采购平台的供需协同效应才能将企业采购平台推向新的高度。而供需协同采购平台的建设难点就在于供需企业联盟的建立。关于企业联盟的优势,在很多学者的著作中都有论述,这里不作阐述。企业联盟的建立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供需采购平台的协同战略,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供需协同采购平台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五、结语

企业采购平台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目前也只是几个电商巨头,在B2C的基础上开展了企业级采购的业务,它们甚至都没有独立的企业采购平台而是电子商务旗下的一个采购频道而已,可以说,在重视程度上还不够,对于企业采购的实现也只是比较表面的流程电子化。本文对于供需协同采购平台的建设构想也是比较浅显的,后续研究将会在供需协同采购平台的实现上进一步深入,以求实现企业采购的个性定制和供需协同。

参考文献:

[1]赛迪咨询.2016年中国自营式企业采购分析报告[R].2016-10

[2]黄南霞,谢辉,王学东.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协同创新平台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3(10).

[3]华中生.网络环境下的平台服务及其管理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3(12).

网购分析报告2

亿元

易观国际研究显示,2011年二季度中国房地产行业新房品牌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亿元,与一季度相比环比提升%,与去年同比增长%。但从广告主数最情况来看,2011年第二季度广告主数量继续下滑至3912个,环比下跌%,同比增长%。二季度中国房地产网络广告主ARPU值反弹至万元,与上季度相比上升%,同比下降%。

93亿 8%

8月5日,宝洁了上一财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从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宝洁在这一财年的全球广告支出达到93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了至少7亿美元,增幅超过8%。

14% %

CTR近日了《2011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刊例花费同比增长了14%,高于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但比去年同期较低。该结果主要受到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影响,产品上游成本增加,广告主缩减营销费用。

4亿

艾瑞《2011年第二季度数据产品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及办公网民总数增长至4亿余人。从今年1月份开始,环比增长率呈小幅波动。纵观近12个月月度覆盖人数变化趋势得出,从去年10月份开始,例民月度覆盖人数持续攀升,从亿攀上亿。

10亿 4871家

近日,团购导航网站团800了7月国内团购市场的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国内团购市场月销售总额首次突破10亿人民币。截止7月31日,国内团购网站总数达到4871家,比6月又增加了193家。全行业月销售总额首次突破10亿人民币,参与团购的互联网用户达到2700万人次。其中拉手网、美团网、糯米网等5家最大的团购网站销售额都超过1亿元。

声音

正见品牌顾问:四原则六步骤搞定品牌战略在为制定品牌战略而苦恼?掌握以下四原则六步骤,轻松制定你的品牌战略。四原则:基于直觉、洞察、分析和判断。六步骤:①了解品类发展趋势;②定义目标顾客;③盘整现有品牌资产;④洞悉竞争品牌优势;⑤发掘品牌发展机会;⑥把握消费者洞察。

新浪微营销V:网络视频营销模式一览①广告盈利:如优酷自制剧《十一度青春》广告植入;②版权分销:如搜狐买断新《还珠》网络版权,分销给优酷等网站;③积少成多的B2B业务:即为电信运营商的视频平台提供服务;④用户付费:鉴于用户付费习惯尚待培养,现多用“免费+付费”模式降低风险。

壳壳老爹_章燎原V:高明的营销:跑过消费者①吸引消费者,而不是迎合消费者;②消费者不是上帝,而是让消费者来认同我的价值;③不是满足现在需要什么,而是创造一个未来的需要;④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改变消费者的观念!乔布斯做到了,iphone的广告语已经告诉你了:如果你没有iphone,你就真的不会有iphone?

唐兴通V:口碑营销非技术派可以做好的,需要对传播学、对人有深刻理解才可。可以沿着:①通过将品牌和某些场景建立关联,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②没有人愿意谈论无聊的公司、无聊的产品或广告;③口碑是人们的某种社会资本,告知别人不平凡的、令人惊奇的东西能够提升自己的印象。

南主脚V:何谓娱乐营销?其本质是大打感情牌,感性营销的一种,不从理性上去说服客户购买,而是通过感性共鸣从而引发客户购买需求,好比成功的软广告,借助娱乐的元素或形式将产品与客户的情感建立联系,从而达到销售产品,建立忠诚客户的目的的营销方式。

网购分析报告3

宋玮/文

7月29日,京东商城举行了首次

>> 2009年第22期《新闻速览》之简讯 2009年第22期《新闻速览》之市场 2009年第22期《新闻速览》之区域 《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解读 2009年第21期《新闻速览》之产业 2013年中国红木产业十大新闻 2008年第47期《新闻速览》之产业趋势 2013:假新闻“丰收”年 《计算机世界》第22期新闻素描(二) 《计算机世界》第22期新闻素描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登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评述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解读 2012年“中国红木产业十大新闻” 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登 《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解读 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一) 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二) 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四) 2013年IPTV产业盘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产业新闻 2013年22期 产业新闻 2013年22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记者观察 电商即平台

宋玮/文

7月29日,京东商城举行了首次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大会。当其为优秀卖家颁奖时,竟没有一位服饰大卖家前来捧场,而服饰业务已占其平台50%以上的交易额。

“他们不敢来。”一位卖家告诉《财经》记者,电商开放平台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今年6月京东大促销时,天猫已要求卖家“二选一”。此次活动前,不少大卖家再次接到来自天猫的电话,暗示如果与京东合作紧密,将不再享受天猫下半年的部分活动资源。

未来属于平台。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只有平台才能增加毛利并实现流量复用。亚马逊已证明了平台的好处:其平台业务占总销量的30%,却贡献了60%到90%的毛利。

电商即平台,综合电商如京东、易迅、苏宁易购,品牌和垂直电商如凡客、1号店、优购网,都转做平台。这些平台的本质并无不同,都在加速发展其物流基地及金融业务,以吸引品牌商、服务商和其他自营渠道商这三类招商对象入驻,为其提供供应链服务。在平台的竞争中,考验的将是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品牌管理能力。

阿里系(天猫+淘宝)平台的优势在于海量用户和便宜的流量渠道,目前其已控制了在线零售平台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京东开放平台的交易额仅120亿元,不足天猫的6%。但京东的卖家商户数增长迅速,预计今年商户数将从2万增长到5万,超过天猫的8万卖家指日可待。这给阿里系造成压力。

此外,阿里系为纯开放平台,易滋生腐败,易充斥假货、水货,不利于品牌商的发展,这也是为何传统大型品牌商开始转投京东的原因。京东的劣势在于,目前仍需花大量资金在流量的引入上,并且自营和平台本身存在冲突。京东未来必将缩小自营业务,将资源倾斜到开放平台中。

另一曾被寄予厚望的苏宁云商,因线上线下整合迟迟不见成效而不被看好。而对于易迅、当当等中小型平台而言,其共同点是通过少数固定品类来获取流量,再在平台中消耗流量,流量的进入和释放通道都不通畅,还未形成“平台品牌”的概念。

马太效应导致中小型平台生存艰难,其争夺残余的PC端流量以实现平稳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现实给了它们两条路,一是入驻大型平台,另一条路是转向特色领域或者移动端发展,前者佼佼者如乐蜂网、聚美优品,后者如易迅。

市场充满变数,但不变的是,电商竞争已变成平台之战,中小电商不转型必死。 他说 王雪红:要珍惜这个品牌

宏达电子(HTC)董事长王雪红在8月5日出席台湾活动时,否认将被并购的说法,指责投行“只看获利”,不看品牌和创新的价值。她承认在过去两年中HTC忽视了中端手机市场,并相信四季度将会有个“很好的出发”。 晴芳:中国市场依然有魅力

永旺(香港)百货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将转盈为亏。目前一些大型外资零售企业酝酿退出中国。永旺集团中国总部总裁晴芳表示,中国市场依然有魅力,永旺将加速永旺中国的集团化发展。 快报 欧盟批准中欧光伏价格承诺

欧盟近日宣布批准“价格承诺”协议,6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5年底。94家中国光伏企业将无需缴纳%的反倾销税,约占涉案企业的70%。 发改委向乳粉企业开出亿罚单

8月7日,国家发改委对6家存在价格垄断的6家乳企开出高达亿元的罚单。此次开出的罚单被称为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 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

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8月5日宣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将以亿美元现金收购《华盛顿邮报》。贝索斯称,认同掌控其长达80年的格雷厄姆家族办报原则。 微信揭开移动商业化路径

网购分析报告4

由苏宁易购、手机QQ等多家知名品牌联合的《2017年轻人消费趋势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年轻人人均收入为6726元/月,月均支出为4386元,收支比为3:2。逐渐崛起的消费者是商企的未来,不懂年轻人,也就意味着没有“钱途”。

年轻人理性消费占据上风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曾的《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扩大一半,达到万亿美元的规模。未来五年消费市场将带来万亿美元的增量,而这个增量中的65%都将是由“80后”“90后”以及“00后”带来。不断增长的市场规模带来的是无限的商机。

年轻人思维活跃、经济独立,在生活方面,有爆发式的消费需求。以洗护发市场为例,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洗护发市场零售额达到404亿元,同比增长%。相比2015年,洗护发市场零售额增速明显放缓,洗护发市场增长主要来自于消费升级,年轻一代是带动消费升级的主力军。其中,59%的年轻女性(20-29岁,下同)以及39%的年轻男性在美容以及个人护理品的消费上呈现增长。家住昆明市书林街的文小姐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传统的保湿已经不能满足自己护肤的诉求,购买抗氧化美容护肤产品的投入越来越多,“越早注意这些问题,皮肤老化越慢。”

新一代消费潜力人群除了自身消费,因上有老、下有小的缘故,也带动了这些人的消费。2016年天猫国际的消费金额是2014年全年的25倍,远超整体人群的增速。2016年母婴类消费占比高达%。相比之下,在孝敬父母消费品类上,天猫国际2016年染发膏相比2015年全年增长242%,促进关节保养的保健品增长220%,补钙类保健品增长194%,乳胶枕增长111%。

尽管年轻人支出趋增,但理性消费依然占据上风。《分析报告》显示,2015-2016年,年轻人月存款从2030元增加到2340元。这样的实际情况和人们对年轻人不存钱的刻板印象形成反差,随着“80后”“90后”的逐渐成熟,年轻人的消费已经越来越理性。

事实上,年轻人不仅手握存款,而且记账意识在增强。报告指出,2016年年轻人每月平均记账次数约为41笔,每天记账高峰期发生在晚上10点前后,原因是用户对一天的收支进行总结。从地域来看,南方的记账活跃度高于北方。在全国记账次数排名前五的省市中有四个地处南方,其中上海以612笔的人均年记账次数居榜首。家住昆明市后新街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当初买手账本只是觉得好看有新鲜感,但坚持记账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受益匪浅,“它让我学会了理性消费,也更珍惜生活里美好但容易忽视的点滴,以往随手丢弃的电影票根、景点门票,我都会有意识地留下,成为当日手帐的一部分。”

中意便利、健康消费

年轻人被认为是叛逆、自主、个性的代名词,而个性鲜明的年轻消费者大多成长在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财富不断扩张的时代。年轻人正在催生新消费形式,并且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

分享经济走红,2016年网约车用户数量相比2014年上涨了17倍,人均金额也翻番,从每人年均62元上涨到681元。共享经济概念普及和共享单车加速布局市场,使更多年轻人喜爱上使用单车进行短途出行。以摩拜单车为主的共享单车消费门槛低,使用方便,各层次收入的使用人群都均匀分布。此外,2016年全国年轻人月均网购次,月均消费元,其中1月平均网购4次,赶超“血色”11月。

尼尔森报告显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这一需求促使日常网购的增加以及便利店的高增长。66个品类在便利店渠道的销售额增长9%,同时便利店的单品售价是大卖场的倍。尼尔森中国区经理韦邵表示,如果便利店消费细致化,便利店的销售额还将实现进一步增长,而便利店的主要消费群正是年轻人。

年轻的新消费群体走向社会,面临压力,他们对减压也有很高的需求,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健身。据悉,年轻人的人均运动消费1743元,健身卡人均消费1001元,其中运动装备人均花704元左右,主要是鞋类。而支出项占比最高的健身卡,超过80%的年轻人每年去健身房的平均次数仅为7次。提着健身包,家住昆明市文林街的许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健身卡办了一年多,只去过5次,“刚办卡的时候很有激情,但连着去了3次因太累就放弃了”。他笑说自己太懒惰,现在已经反省后重新开始健身,以后会加强锻炼。

35 546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