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
【导言】此例“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第一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我们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学生干部暑期三下乡活动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保定市顺平县神南乡北神南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我们的队员深入当地小学和村民家中,与他们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本文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一、实践背景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其中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207月8日—10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学生干部暑期“三下乡”活动保定市顺平县神南乡北神南村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开展了调查。
据了解,神南乡位于保定市顺平县县城西北35千米。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辖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北神南村。由于此地多山地,少耕地,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边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
二、实践成果和收获
通过对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发放不同的调查问卷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走访,我们了解到了以下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留守儿童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大多家务不愿去做,爷爷奶奶与儿童有一定得隔阂,大多孩子不愿听从爷爷奶奶的使唤,具有较大的叛逆心理。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调查中发现,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是居住在贫困村(居)、缺乏生产资源,生产生活无一技之长,只有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济,加之外出后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打工收入也往往不高。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普遍拮据。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主要体现在隔代教育问题,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父母在外打工,学习只能依靠学校老师,回家后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孩子的自觉和自律都略有下降,外加爷爷奶奶大多为不识字人群,没有能力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习。从而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留守儿童学前教育也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缺陷。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留守儿童行为发展偏差
由于隔代的长辈往往对其过分溺爱放纵,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儿童亲情的缺失,就很容易走极端,甚至使一部分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使“代沟”加深,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对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求助、学业发展等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群体,父母由于无法照顾孩子会产生内疚感,便会在金钱上进行补偿,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太少,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行影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了一定的人格障碍。
三、措施和建议
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少,留守儿童数量就越少;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多,留守儿童数量越多。但当留守儿童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时,我们通过实践给出了以下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家庭方面措施及建议
家庭教育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注重道德教育,更多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长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主要工作。要求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在家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进行认真教育、管理、监督,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二)、学校方面措施及建议
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和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社会方面措施及建议
政府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开展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服务提供依据。要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推动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网络,逐步建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长效机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社会转型的众多问题,需要构建职能部门保护机制,创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大环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四)、自我约束方面建议及措施
最后,关于留守儿童,自己还应该加强自我教育和引导,要树立自信心和自尊
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第二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而通过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家长学校学习的仅占3%。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二、存在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如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已有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2、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对外来无务工子女学校尽力接收其入学,并按学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4、学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以工会牵头,组成以党支部、团队、班级等组织为主的关爱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成长的组织网络,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学生补助等实际问题,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环境。着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大力发展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第三篇】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作为农民工进城后的最大牵挂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如何?其文化素质、心理健康情况怎样?他们在哪些方面急需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这些,都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和深入思考。留守儿童的父母们之知道追求高物质的生活,却不关心自己子女的生活,心理是否健康,对于子女未来的成长没有看到正确的方向。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专指因为父母出国留学、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主要是指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1亿,到2003年,流动人口大约为1.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0%。未来5年,我国还将有至少1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劳动力结构以“九九”(指老人)、“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三支军(俗称“386199部队”)的村屯将越来越多,而其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等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而在我国重庆、江西、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达到20%左右。这些人中很大部分已进入学龄,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流动,其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得不生活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之中。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做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而在劳动力输出规模庞大的四川省眉山市,留守儿童中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照顾的,占全体留守儿童的80%,被托付给其他亲朋好友照顾的,占18.3%,独自一人生活的占0.7%。留守儿童由于留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产生种种问题,一度被人们称为“时代孤儿”。
然而随着形势发展,留守儿童的规模将呈扩大之势。2006年新春伊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将明确提出,进一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国内一些地方也以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如老工业基地辽宁省鞍山市就在目前年输出劳动力不到10万人的基础上,计划2010年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40万人,这几乎实现农村人口每户输出一名劳动力。而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等问题,则关系到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推动城镇共同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家表示,留守儿童面临最大的是由于监护质量不高而造成的畸形成长,久而久之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从目前的留守儿童监护方式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单亲监护人劳动负担重,对留守儿童的照顾欠佳;隔代监护人与留守儿童隔阂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落后;上代监护人(即孩子托付给与父母同一辈的亲戚朋友监护的)与留守儿童情感较疏远,对留守儿童的管束较少;同辈监护人(即孩子由哥哥、姐姐等兄长监护的)压力大,由于家长的缺位,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成长不健康。
由于以上监护模式中种种问题的存在,很容易给留守儿童带来一系列心理、道德等问题。这些主要包括,学习成绩不好,心理健康不佳;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管教缺乏,放任自流,最终触犯法律。据广东省调查统计,该省80%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40%是差生。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100%的孩子都羡慕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的小伙伴,在精神方面被抛弃感强烈。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有过失行为的占57%,有撒谎行为的占35%,有偷窃行为的占7.4%,有攻击行为的占30.6%。这是由于缺乏正常家庭生活中的管教、关爱等因素,留守儿童在成长质量上普遍不比正常儿童健康。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中,留守儿童也占相当比例。在辽宁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仅鞍山籍的未成年人犯罪,留守儿童就占服刑人员的12%,这比留守儿童占鞍山市儿童的比例(约8%)高4个百分点。相关报道中的留守儿童犯罪情况也相当惊人,2005年,3个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少年,手持砍刀闯进湖北大冶市罗桥中学学生宿舍,抢劫了53个在校中学生,这个震惊全国的抢劫案中的3名罪犯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江苏3名17岁少年因为没有钱上网玩游戏和抽烟,竟然将一名烟店老板残忍捅死。这3名少年中,父母离开他们外出打工最长的有4年,最短的也有3年。
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教育科在谈到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时说,如果没有人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留守儿童”问题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李小融认为,“留守儿童”走向犯罪,家庭教育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这样的家庭结构,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的种子就会趁机滋生。通过深入调研,游德良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道德品质形成、文化知识掌握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对他们予以关爱已是刻不容缓。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长期陪在身边教育着,随着祖父母生活,但老一辈的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导致孩子也就没有一种约束力。对事想干就干,不想任何的结果,只要自己开心就行。不听任何的告诫,所以现在的孩子叛逆心理就会比较强。并且随着祖父母生活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为存在着依赖。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信心和兴趣,因为心理觉得亲情缺失;
“留守儿童”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并不知道什么是家庭教育,他们认为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家庭作业完成了就可以,完成作业之后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可以尽情的玩耍。尽管照顾留守儿童的人们做出极大地努力,希望让孩子们满意。但是大多数孩子还是希望得到亲情的滋润的,另外孩子们还有极大地物质欲望。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抚养孩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家庭教育的主要需求;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于生活物质的追求欲望是让他们离开孩子的主要原因,他们只考虑到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却不知道教育才是改变孩子最好的办法。不知道在孩子的心中,父母陪在身边才是他们最开心的事,给予他们关怀才是好的。但是对于现在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没有什么好的收入,并不能改善物质上的生活,所以才会选择去城市发展;其实社会的发展是监护人面临的最大困难;当今中国的监护人多数没有科学的教育被监护人的'理念,比如:没有把孩子当公民(人)看,随意剥夺被监护人的权益(管理过宽、过严),不懂得孩子的心理,进而不能服从教育规律等;主要原因是历史文化造成的观念及应试教育制度。
家庭教育的主要需求:表面看是教育部门全部负起对孩子的责任,监护人最需要;事实上是家庭教育管品德、意志、兴趣爱好等,学校管交往、文化知识等,各部分有其职责和作用范围。
改革基础教育还需要从上面动手。
“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做法与经验
专家认为,应对和解决当前我国留守儿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力量的参与,人口计生部门应当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在为留守儿童构建健康网络中发挥主导作用。
人口计生部门有主导这项工作的先天优势。由于我国人口计生工作的特殊性,30多年来,人口计生部门已经探索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工作方式,逐步走上了管理和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道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遍及城乡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网络。这个网络在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具备政治、组织、群众和信息四大优势。在此基础上,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拓展能力也十分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相继开展的计划生育“三结合”、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试点,以及成功参与抗击“非典”等行动,都证明这个网络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嫁接、利用,就能产生巨大的裂变效应,为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出积极贡献。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为他们构建安全、健康网络,也应当成为计生部门今后工作的一大重点。
在以人口计生部门为主的基础上,教育、共青团、公安等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也应当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来。要从今天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其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个体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放在整个社会发展大环境、大背景下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思考。
专家还建议,中央应当组织专家、学者、有关部门专门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并纳入人口战略研究课题之一;地方应将当地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公共管理项目支持内容之一,纳入总体规划之中统筹考虑。
在为留守儿童构建安全、健康体系上,各基层组织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作。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跟踪体系,分别以学校和村级组织为中心,对留守儿童实施特殊关爱。鉴于留守儿童中部分人生活贫困的特点,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设立爱心基金,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扶持。鉴于留守儿童监护人生产、生活压力大等特点,还建立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帮助监护人减轻劳动负担的压力,使监护人有更好的心情和更多的精力去照顾与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和学习。通过加强舆论宣传,使更多人了解到关注留守儿童的意义,从而使全社会都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1. 实施政策支持行动,争取留守儿童工作政策保障。
2. 实施社会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抚慰。
3. 实施济困扶助行动,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
4. 实施权益维护行动,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5. 实施监护人素质提升行动,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质量。
建议:
1、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组织管理网络。 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积极发展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建立由县、乡、村和社区组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建章立制,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例如:对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连作业本费都予以免除;对于住校的学生,政府应给予每人每天生活费的补助,以保证农村学龄儿童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不至于失学。
2、加强部门合作,构建职能保护网络。调动全社会力量。同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公共卫生、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等诸多领域,扎实地开展工作,逐步形成政府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
3、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呵护网络。一是各乡镇、村(居)委会应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信息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合实际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教育问题。二是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社区帮扶中心,倡导和组织有爱心的代理家长志愿者到留守儿童家里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可以实施“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和爱心书屋,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
4、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管网络。一是学校要建立健全关农村爱留守儿童(学生)的制度,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二是学校要建立心理辅导制度。要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三是积极倡导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结对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图书室,通过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积极鼓励企业家们以经济帮扶为主导的关爱行动。四是办好家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乡(镇)、关工委、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合作与协作,倾力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代养人联系沟通,交换意见。
5、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键是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第四篇】
一、 引言: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一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有这么一群孩子,自理能力都还没有养成,就被留在了爷爷奶奶身边;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内心最渴望的是父母的陪伴。在农村里,大人们总一味地以为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满足才是首要的,很少有人顾及他们的心理变化,甚至没有认真倾听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声,对他们作出积极正面的引导。这种情况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心理的健康和身体一样重要。为了呼吁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我在寒假期间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目的
1、调查内容:全国妇联近日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万,总体规模扩大。报告显示,20xx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达万,占农村儿童%,占全国儿童%。与20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增加约242万。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愈加凸出,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本次社会实践的调查主题是“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和教育问题”。
2、调查目的:在这次的调查中,我希望借此来引起那些还未真正了解过留守儿童的群体的关注,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孩子们的成长并不是单纯的物质满足,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情感的依靠和成长的指引。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多关心留守儿童,耐心倾听他们成长中的苦恼,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来自三明市宁化县曹坊镇、官地村、坪上村等村镇各年龄层的公民,包括学生、在外务工人员和爷爷辈。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问卷和走访的形式来了解有关留守孩在家里和学校的情况。
四、主要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设计完成之后,一共印发放问卷70份,有效问卷56份,回收率为80%。
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关注
以下是问卷结果的数据反馈及分析
问题一、您了解留守儿童吗?
从数据分析,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对于留守儿童都是了解的,甚至有的人就是留守孩或是留守孩的亲人。其中对于留守儿童很了解的`占到了%,有留守孩概念的共占调查总数的%。因此,加大对留守儿童现状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帮助人们认识到孩子们所缺乏的东西,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 问题二、您身边的留守儿童主要和谁生活在一起?
调查结果显示%的留守儿童主要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和一些家长的聊天过程中也了解到,有些孩子被寄放在叔叔阿姨或者其他亲戚那里的原因包括爷爷奶奶的身体问题或者是爷爷奶奶不在身边,但受访家长普遍都认为交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是最好、最合理的选择。但爷爷奶奶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也让孩子们的成长变成完全靠自己,缺少指导。
问题三、您身边的留守孩多吗?
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关注
由图表很容易看出,在大多数人身边,留守儿童的数目是很多的,从所占比例来看,为%。20xx年前后,在我居住的村庄里,所有的孩子都是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平常回村子,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显得特别冷清。只有春节临近的时候,远在各地挣钱的年轻人人才会陆续地回到村子,这时的村庄才是富有生气的孩子们的笑脸也随着父母的归来显得更加灿烂。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留守孩的认识和对教育的重视,已经有家庭开始选择留下母亲在家照顾孩子,而父亲则外出工作。
问题四、您认为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责任在哪一方
图表中的数据很清楚的显示,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方面,接近50%的人认为责任在于学校,%的人则认为在于父母。我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其实更应该是家校的共同合作,每一方都应该树立自己应有的责任意识,多关心孩子的
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关注
成长,不应该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将自己置身事外。
问题五、您如果有孩子会偏向于怎么安置?
问题六、您认为留守儿童安全的主要监管责任在于?
问题七、留守孩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主要帮助者是谁?
通过分析问题五、六、七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接近80%的父母偏向于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从这也可以看到许多父母心中的无奈,是生活让他们不得不丢下
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关注
自己的孩子,到他乡寻找工作。在孩子的安全监管方面%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学校的管理,孩子们的主要事件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但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担起自己的责任,家庭要多向孩子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而社会也要致力于创造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关于学习上的帮助者,被调查者都认为老师是孩子最直接和有效的帮助者,占了%。因此我建议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多关心留守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他们帮助。 问题八、您对留守儿童的性格怎么看?
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孩子的性格主要以内向为主,占%,而认为孩子性格孤僻的则有%。在与这些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不愿主动与人交谈,很羞涩地回答问题。从孩子的表现来看,孩子们仍然需要家人的引导,及时解开心里的疑惑,在校时多参加课外活动,积极与人交往。 问题九、您认为这些孩子缺少的是什么?
上一篇:夜书所见的诗意最新4篇
下一篇:信息检索报告范例(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