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总结精编3篇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需注重情感表达与社交能力培养,促进自信心与安全感,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总结 篇1
近期,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面对疫情,你可能只能暂时驻足家中亦或者在学校上着网课。原有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学习和生活方式都有所改变,在这种特殊状况下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在做好科学的自己防护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避免焦虑、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趁虚而入。在此,小编给大家送来一份心理调适指南。
一、转移注意力
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做一些平时自己喜欢、容易做到的事情,如:看书、画画、做手工、听音乐、跳舞等等,将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愉悦的事情上,从而分散对疫情的过度关注或恐慌。
二、理性看待疫情信息
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尤其在睡前不宜过度关注疫情信息。不道听途说,选取官方的、必要的信息浏览,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减少心理杂音。
三、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
疫情突然严峻,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我们可能不自觉地产生恐慌、焦虑、烦躁等情绪,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这时我们不必过分强求自己,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波动,接受自己的脆弱,不要否认和故意排斥它们,并学会有意识的调节它们。
四、学会合理宣泄
当出现恐慌、焦虑、沮丧、孤独等负面情绪,一味的压抑可能会伤害自身健康。我们可以给自己找一个适当的宣泄方式,比如:体育运动、唱歌、跳舞、倾诉等,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
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静默管理期间,节奏慢下来了,但依然要保持规律作息,有规律的作息既可以保持新陈代谢,又可以让心理处于一个与平时相近的水平,放下手机、早睡早起、健康饮食、注意个人卫生。
六、保持人际关系
疫情防控期间,同学们有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同学们可以利用电话、微信、QQ等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信任的人(家人、朋友或者辅导员等),加强情感交流,获得支持的力量,相互鼓励、增强信心。
七、积极自己暗示
同学们可以每天选择一些积极的、肯定式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并反复强化。如:“我一定能克服困难”、“我一定能战胜自己”、“我今天精力很充沛”等。
八、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尝试了各种自助的方法,都无法有效缓解负面情绪,那么你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你可以关注心理咨询相关的公众号,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总结 篇2
心理健康是指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欢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环境具有高效、欢乐的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人应坚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让我为你的心灵插上一双放飞的翅膀。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焦虑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
(3)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我不好,对自我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构成自责倾向。
(4)挫折感
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总结 篇3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班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面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