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园区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市工业园区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第三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目标导向,全力巩固扩展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一是强化调度分析。建立月分析、季研判工作机制,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周监测、月调度”,加大土地供应、能耗双控、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力度。1-8月份,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9.1%;完成工业应税销售575亿元,同比增长11.9%。二是紧盯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产业立城、项目为王”攻坚突破三年行动计划,前三季度累计新开工5亿元和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6个、新竣工20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总投资10亿美元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顺利开工;完成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世界单体最大超大型聚酯装置成功投产;总投资40亿元的蜂巢新能源(大连长兴岛)项目二阶段稳步推进。三是加强重点监测。扎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猪肉市场监测预测,当好政府“参谋部”、市场主体“服务员”。目前,我市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体系不断完善,储备和进口渠道不断拓宽,粮、油、肉、菜、蛋、奶等主要品种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二)坚持项目为王,全力夯实经济发展根基。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持续深化“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内涵,1-8月份签订5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宝武集团东北亚原料基地项目80万吨碳综合利用一期工程顺利开工;中船重工二期项目10号厂房主体完工。二是做好项目储备。聚焦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明确的重点领域及专项规划提出的重大工程项目需求,精心谋划包装储备9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39亿元。三是谋划重大项目。持续推动华能大连电厂“上大压小”、辽河油脂原油加工等“两高”项目按期达产;加快推进英歌石科学城创新载体建设,积极引进中科院沈阳分院、大连化物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大力推动华锦阿美精细化工项目加快建设。
(三)坚持建管并举,全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一是优化完善规划布局。修订完善“一区多园”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高质量编制完成园区新一轮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二是狠抓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供水管网、道路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英歌石科学城科创载体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积极推进阿金开线等园区内部主干路网建设。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高标准厂房和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大力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积极筹措资金2.3亿元,为园区内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做好土地收储和地价评估工作,确保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四)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完善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真正实现“瘦身健体”,提高运行效能;重新梳理确定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构建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全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有效破解当前园区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3.46亿元,全力支持我市各类企业发展;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举措,减免缓退各种税收3.7亿元。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加快推进“综窗”改革;依托“一网通办”,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开展营商环境监测和政府失信专项整治行动,持续纠治损害营商环境问题。
(五)坚持生态优先,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夏季大会战”和“秋季攻坚战”,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强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秸秆禁烧管控等措施;加快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销号和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办理,做好整改成效“回头看”。二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沟渠包保责任制;扎实做好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开展打击海洋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建设步伐;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理念,积极开展节能监察、能源计量审查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等工作;加快推进绿色物流建设,探索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六)坚持稳定大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一是全面强化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稳就业各项工作,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实施城镇新增就业6497人、困难人员就业1688人计划,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全面启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二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和我省细化分解的50项具体举措;组织开展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测管理和重大事故灾害防控,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体系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大力开展信访突出问题专项督查接访活动,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投资放缓,新开工项目较少。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显著,货币政策宽松和稳投资政策支撑了投资,但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我市多数行业销售收入下降,企业投资信心减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盈利空间缩小,企业扩产意愿低。此外,土地等要素制约问题凸显,工业化用地紧张,土地分配不均,存在大量“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尽管今年有所调整,形势依然严峻。
(二)主导产业规模偏小,缺少旗舰型龙头企业带动。虽然我市形成以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粮油加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格局和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集群格局两大产业集群,但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同时我市工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突出。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132户,在全省排名靠后;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0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只有3户),缺乏旗舰型领军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较大。
(三)基础设施配套仍需完善提升。工业园区面临三大问题:首先,基础设施体系如供水、供电和蒸汽系统虽相对完善,但随着园区扩张和产业集聚,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设施落后,需改善。其次,园区内交通网络密度不足,无法满足企业运输需求,且缺乏统一停车场地,北部地区道路建设受限。最后,园区缺少高端公共服务平台如产品检测、研发设计和信息技术等,以及应急救援和职工福利设施,同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创新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措施
(一)坚定不移抓调度稳预期。充分发挥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和各园区招商部门主体作用,按照“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要求加强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家恳谈会认真听取各园区及重点企业意见建议协同研究解决问题对策努力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建立完善“政企直通车”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二)坚定不移扩增量提质量。一是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坚决贯彻“项目为王”的理念,确保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和规模扩大;构建并完善重点项目联动推进机制,持续改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促进重点项目的快速落地和建设;整合并优化市级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和方式,持续为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支持,确保重点项目早日投产、早日发挥效益。二是巩固产业发展基础。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化效率及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作用,加速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新的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坚持以制造业为核心,促进产业逻辑的延伸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引育用服”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圈,打造区域性制造业高地,构建产业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三)坚定不移强功能优环境。一是持续提升园区形象品质。加快制定和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逐步实施水电气热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水平;进一步完善园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大力提升园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园区人居环境面貌,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完善智慧化信息系统建设,提档升级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打造数字化管理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快推动要素集约集聚。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厂房资源,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代建厂房或联合开发共享工厂等灵活用房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释放闲置土地厂房潜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建筑和管理水平,塑造品牌形象,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完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成果,持续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有效引导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酒店个人实习报告结束语专业8篇
下一篇:实用医院个人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