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范文总结【热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范文总结【热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第一篇】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强调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根据通知要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这部著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为开卷篇,分九个部分,收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一百八十多段。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改进党的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发展的顽瘴痼疾。这部著作的第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具体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各种表现和实质,指出了其严重危害性,深刻阐述了持续推进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整治“四风”为切入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风”中又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放在了突出位置。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呢?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四风”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和实质作了分析概括: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如果任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我们党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就有可能发生毛泽东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别姬”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都警醒起来,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经过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问题,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多年来,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的劲头更足了。但有的地方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增加基层负担,如此等等。群众最担心的是一阵风、雨过地皮湿,最盼望的是保持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对顶风作案的要抓典型,以儆效尤,要其付出更大代价。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新华社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当即作出指示: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作风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要从制度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决不能让“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在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突出要求,不以专家讲座、理论辅导代替自学和研讨,就近开展红色教育,不对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提出硬性要求,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严格控制简报数量,不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发简报、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并把主题教育同落实“基层减负年”的各项要求结合起来,总结推广一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好经验好做法,通报曝光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案例。这次主题教育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累了新经验。

这次主题教育也检视出一些党员、干部在作风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对群众诉求麻木不仁,为民服务不上心不尽力,甚至侵害群众利益;有的只会喊口号、刷标语、打广告,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同群众隔着一堵“心墙”;有的抓工作固守套路不出思路,回避矛盾不敢担当,遇事要么层层向上请示,要么层层向下签责任状,就是不去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教育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抓实干、尽心尽责,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二、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讲政治的高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是党性问题。该书第二、第三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成因,提出了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从思想利益的根源上来的治本之策。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为什么盛行?中央三令五申,为什么还是有些人乐此不疲?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我们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以为把眼前存在的作风问题从面上解决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并把严以修身放在第一位,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针对一些干部政绩观错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讲政治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要落实到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实际效果上。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在行动上。但当前在落实上还存在温差、落差、偏差,存在搞形式主义的问题。有的空喊口号,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虚于应付。有的未经党中央批准提出不严谨的政治口号、政治术语,存在拔高、牵强的情况,甚至搞成“低级红”、“高级黑”。有的口头上喊着“两个维护”,实际想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强化自己的权力。有的传达党中央的精神,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口号式、机械式的传达,不加消化囫囵吞枣的传达,上下一般粗的传达。这些问题会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使群众热切期待落空,使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必须得到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这些问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必须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在具体工作中予以体现。要彻底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照搬照抄、当“留声机”,避免大水漫灌,突出“实”、力戒“虚”,精准发力,务求实效。

三、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严重影响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该书第四到第八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进行严厉批评,并提出了整治措施和要求。

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是会议多、填表多、检查多。比如扶贫问题,有报道说,现在扶贫需要填写各种调查表、花名册、信息采集表、帮扶卡、走访记录等。有个地方的精准扶贫档案资料包括贫困户入户资料、贫困户档案、村级档案、乡级资料四个部分,每一户要填写十份表格,村级档案有四类二十一种,乡级资料有四类二十五种,真可谓眼花缭乱!有人就此给第一书记编了个顺口溜:“书记,书记,没时间扶贫,只剩书书、记记。”过去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基层干部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

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高度重视,明确指出: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防止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要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发挥了激励鞭策作用,但也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问题。“痕迹管理”比较普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也是群众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统筹安排,改进和规范督查工作,不搞运动式轮番督查,不搞机械式对照检查。要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严禁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搭车考核。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能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基层反复提供,不要为了图自己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不要每个部门都去要同样的材料,不要什么人都去要材料。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

必须做好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改进工作作风上,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调查研究。他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有关部门报送的《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上专门作了批示,要求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

关于调查研究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察看、亲身体验。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难题的实招、硬招,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针对一个时期内存在的“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要坚决反对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草率地下结论、做判断。

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干部干部,“干”字当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当前干部队伍也存在种。种复杂情况,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强调要认真研究,把情况搞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对策想明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使那些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的干部,不仅不吃亏,而且受到鼓励、褒奖、重用;使那些做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跑官要官的干部,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受到批评和惩处。决不能让那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得势得利。要真情关爱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关注身心健康,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为了更好地辩证施策,为干部大胆创新探索撑腰鼓劲,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党中央把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目的就是从领导机关特别是从中央和国家机关改起,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部门要把自己摆进去,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一次排查起底,主动认账,立行立改,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不做“只留痕不留绩”的事,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地方还是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最典型的就是要求重复报送各类表格。有的地方市县卫健局、应急局、政府办、县委办、妇联、教育局、农业农村局等都各自制作一份或几份表格,要求基层干部填写并迅速上报,这些表格的内容其实相差无几,但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乡镇解决急需的哪怕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问题。对这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严厉批评,强调决不能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来给基层增加负担、消耗基层干部的抗疫精力。要防止各条线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工作之中。

四、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领导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机关,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该书第九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形成“头雁效应”作了深入阐述。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些久拖难解的问题,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上头搞形式主义,下面就会弄虚作假;上头是官僚主义,下面就会照搬照套。上行下效,上率下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千古一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怎么做,上层怎么做,领导干部怎么做,全党都在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自觉起示范带头作用。首先从中央做起,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勤勤恳恳为民,兢兢业业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作表率,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以向我看齐的姿态听意见、摆问题、管自身、抓督查,发挥示范作用。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要发挥好第一方阵的作用。中央和国家机关居“庙堂”之高,容易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一线,容易滋生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要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让党中央放心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统一、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统一,无论作决策还是抓工作、促落实,都要体现宗旨意识、人民立场,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如果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这里失之毫厘,到了基层就可能谬以千里;如果贯彻落实的第一棒就掉了链子,“两个维护”在“最先一公里”就可能落空。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把手做工作要首先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经常校正偏差,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了。

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机关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查摆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做到一贯到底、落实落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对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各地区各单位管党治党水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实打实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位。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直面当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具体举措,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诸多风险挑战,我们一定要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第二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的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报告的全文不难看出,报告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目标明确,蓝图伟大,体现了新时代、新思维、新判断、新作为的高远战略,书写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华彩重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是报告高瞻远瞩地总结了五年来的辉煌成就,提出了新时代、新矛盾的科学判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了方向。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命题。从这命题,我们们不难看出,新时代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点,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的价值指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努力方向。党中央正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判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矛盾的提法虽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的判断,但是,它比起原有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提法的起点、标准和要求高了,更加贴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指引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

二是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报告首次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它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一新思想系统全面,有目标,有战略、有措施,立意深广,内涵丰富,面面俱到,方向明确,严谨系统,富有战略眼光,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路明灯。

三是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报告明确提出了分两个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要求进一步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走平衡、充分发展之路,为实现共富奠基铺路。

蓝图已经描绘,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就一定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总结【第三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在《求是》杂志刊发。文章从取得的成就再到现实难题,从着眼于当下再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补短板、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补短板之策出自“木桶理论”。意思是说整体水平取决于具体能力中最弱的一项,就如同一只木桶,装水的容量取决于达到所有挡板中最短那块的高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要肩负起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的历史使命,助力完美收官。

补短板要找准问题,集中发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就是要发现工作中的存在问题,知道工作存在的短板,然后针对问题短板有的放矢。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梳理问题所在,建立问题清单,把问题按照难易程度、轻重缓急区分对待。短期必须整改问题立马上手行动,在行动中继续发现问题;长期需要谋划的工作提前深入调研,形成工作有侧重、事态有缓急的良好局面,避免是事都来干的一阵风,或者是事都推后的拖延症,要切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准病症,聚焦短板。

补短板要明确思路,抓好落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也要明确工作思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民,我们的思路就是如何把这个目标落在实处。只有把群众呼声和诉求摆在首位,我们才能知道今后工作该朝着哪个方向前进;只有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我们才知道这样做该不该、值不值。要避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候搞“花架子”项目、“面子”工程,而要真正扑下身子,多抓“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尽快完善涉及群众利益和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认认真真做为人民服务,主动把工作落实在行动上,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今天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政坚是第一步,也是继往开来的关键一步,前进之路充满荆棘和坎坷,让我们保持战斗姿态,补齐短板再冲锋,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总结【第四篇】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建设质量,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个字上。既然是全面建成,就要在短板上下功夫,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等方面短板明显。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深度贫困是当前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小康建设短板,是其中一项必须要完成的重点工程、必须要啃的“硬骨头”。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要逐县逐村落实脱贫攻坚规划,加大帮扶力度,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瞄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打牢精准基础,对症对因下药,确保扶到点上。要坚持国家制定的扶贫标准,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实事求是,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确保在脱贫道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补齐民生短板。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代表生活水平的“三大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现在的车子、房子、票子,变化之大超出想象。与此同时,民生的“短板”也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民生“短板”从温饱问题向生活质量问题转变、从收入增长速度向收入分配机制转变。“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腾飞,但毋庸讳言,快速发展过程中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污染物排放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坚决的执行力、系统的协同推进落实好各项环保措施,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5 228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