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一篇】

(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常州博物馆,江苏常州213022)。

摘要:博物馆和高校都具有传播文化、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责任。两者以校园文化为媒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共同努力。因此,研究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二篇】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不断推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灵魂。[1]目前民办高校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并且将其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从而通过文化引领达到育人的目的,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创新发展,其中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为优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导向支持和理论基础,促使两者之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发展。所以,加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于全人教育的视角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影响、互荣共生,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两者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德育教育来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相互促进。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实学生的第二课堂。[2]另一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导向和教育的功能拓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高。2.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面对现代社会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在目前高等教育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实践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且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时代特征”。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以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途径。

2.完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科学健全的机制是民办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外在行为的一种约束。因此民办高校需要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从顶层设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机制,不断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举办职业技能节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优化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环境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是推动民办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重要因素,其中优化两者互动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优化外部环境的保障互动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优化内部校园环境是提高互动发挥作用的有效机率。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帮助协调下,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重视学校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人文气息浓郁的大学校园,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4.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队伍建设随着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因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学院在制定互动人才选拔方案时,首先应考虑具有一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然后在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中进行选拔,建立一支优秀的互动人才队伍。所以,加强有序的互动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重要保障。

总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两者在互动原则、机制、环境以及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通过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全方位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三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10篇”,“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部门,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塑造者、担当者、实践者,必须按照“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要求,在加强部门政治文化建设上走在前列、做出表率。

一、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组织部门政治文化,是以******人价值观为基础,以对党忠诚、公道正派为核心内容,以组织部门90多年来不懈奋斗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为深厚土壤,在长期实践中凝练形成、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各级组工干部的共同精神家园,具有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鲜明而突出的政治性、传承性、稳定性、时代性。组织部门政治文化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党内政治文化的所有要件要素,同时有着自身鲜明的职业特色、独特内涵。

(一)绝对忠诚的政治立场。这是对组工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是组织部门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长期以来,一代代组工干部薪火相传,延续着对党忠诚的血脉,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在组织工作和自身建设的方方面面。新时期新形势下,必须不忘初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着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为党的政治路线、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二)公道正派的核心理念。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最重要的职业操守,是组织部门政治文化的鲜明特征。坚持公道正派,要把党性原则放在重要位置,秉公用权,严格按规矩办事、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不以人划线,不搞亲疏远近,不讲“门第”背景,一碗水端平。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庸俗文化,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敢于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自觉维护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求真务实的优秀品格。严谨细致是组织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是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各级组织部门要把严谨细致作为重要政治品格,引导各级组工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四)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组织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特色品牌。组织部门是做人的工作的,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要围绕“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职责来展开,更加自觉地培育组工干部作表率的政治自觉、成就人的人梯精神、尊重人的平等心态和关爱人的真挚情怀。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上更加关注基层、服务基层、加强基层,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五)干净纯洁的政治底色。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组织部门的政治文化建设,在把好廉洁关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前提下,要突出强调从严治部、从严律己,只有自身干净、纯洁、过硬,才能有底气和自信履职尽责,才能用纯净的眼光、宽阔的视野识人选人用人,才能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组工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没有天然免疫力,必须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保持敬畏之心,筑牢思想防线,以实际行动树立模范形象。

(六)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大批敢于亮剑、勇于改革、无私忘我的担当者。旗帜鲜明地支持、保护担当者,营造敢于担当的从政环境和社会氛围,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责任,是当前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探索建立有关工作运行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干事、宽容失误的浓厚氛围,为敢于担当者“兜住底”,让敢于担当者“吃得香”“无牵挂”,为真抓实干者鼓劲、为改革创新者撑腰,真正做到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

二、十九大以来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十九大以来,组织部门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在加强自身政治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以************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为统领,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各级组织部门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自身建设呈现新面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后,深入学习领会************“要努力把各级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的重要要求,统一思想认识,积极行动作为,开启了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的新征程、新实践。围绕学习贯彻************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论述,各级组织部门把政治文化建设作为从严治部的治本之策和铸魂工程,大力弘扬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甘为人梯等组织部门优良传统作风,使之深入灵魂、融入血脉、成为自觉。

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治机关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各级组织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进行伟大斗争、抓好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找准角色定位,把***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与组织部门职能科学地、具体地、历史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在开展xx教育实践活动及其常态化制度化等工作中,主动把自身摆进去,在找准结合点上狠下功夫,高标准、严要求,各级组工干部深受教育,补足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强、作风更实。通过表彰组工干部典型,弘扬正气和正能量,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机关文化建设,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呈现出新气象。

三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组织部门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各级组织部门把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净化政治生态作为重要政治责任,落实到干部育、选、用、管全过程。坚决抵制用人上不正之风,把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改进选人用人工作的实际成效,让各级干部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公道、公平、公正。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促进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党的政治理想、政治价值,在各级组织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公道对待干部、讲真话实话、不怕得罪人的良好氛围,纯洁了选人用人风气。各级组工干部努力加强党性修养,坚守职业操守,埋头苦干、甘当人梯、履职尽责,在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中彰显自身价值。

四是坚持从严治部、自我净化,从严从实的行为文化进一步强化。在履职尽责中,坚持管事管人、管思想管作风相统一,用责任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坚决破除“潜规则”“圈子”文化等不良政治文化,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驰而不息地将严和实的作风体现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级组工干部发扬安专迷精神,把人做好、把事做好,进一步树立了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

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部门,与上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对标,与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期盼相比,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仍有一些不适应不符合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不足。有的干部工作突出政治标准、基层党建强化政治功能、人才工作注重政治引领的政治意识淡漠;有的践行公道正派要求的意识能力欠缺,正视问题、破解难题、履职尽责的担当精神不足;有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缺乏,在破解“带病提拔”、识别“两面人”等政治影响大、破坏力强问题上办法不多;有的缺乏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在宗旨意识、党性修养以及政治定力、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上,与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加强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狠抓党性教育,在理论清醒、思想自觉上提升新境界。结合xx学习教育,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组工干部全员学xx、讲党章活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强化仪式教育,把面对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作为组工干部提拔任职、表彰奖励和批评帮助的必要环节。重视组织部门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定期组织相关领导、专家或老组工、老党员、老干部作专题报告。

(二)狠抓部务会建设,在领导带头、层层示范上引领新风尚。建立健全部务会运行制度,完善议事决策机制,规范议事规则和流程,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完善组织部长向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部务会述职和年度考核“双重述职、双向测评”办法,推动各级组织部部务会聚焦主责主业、更好担当作为。建议研究制定加强组织部门部务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办法,对部务会成员履职尽责进行全面规范、提出明确要求。

(三)狠抓素质能力提升,在敬业精业、担当作为上展现新面貌。抓住***出台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契机,推动各级组织部门分级分类制定培训规划计划。紧扣干部考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基层党建指导考核等专项工作,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业务竞赛、专题研讨等活动,搞好组工业务的“结对”“传帮带”。

(四)狠抓从严从实,在严肃认真、和谐上进上开创新局面。用好组工文化论坛等载体,带头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带头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各项规定,时时处处走在前、作表率。关心组工干部工作生活,主动回应合理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营造暖心留人和谐环境。适时开展“创建先进组织部门、争当优秀组工干部”活动,旗帜鲜明选树、宣传组工干部先进典型,营造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四篇】

博物馆是了解各类文化的窗口,其重要功能就是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服务。1974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1届国际博协会员大会上通过的博物馆定义:非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陈列有关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证。[1]高校是传播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基地,文化是高校发展的软实力,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是一个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砥砺着高校学子的品行与人格,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个人品质,浓郁的文化素养,更应该坚持博物馆和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效互动,馆校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在文化领域形成合力,拓展高校校外文化基地,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充分运用博物馆文化资源来提升文化品位,提高综合素养,全面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一、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与文化属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博物馆作为一种公开的、非营利性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彰显。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美国博物馆协会的总经理和首席执行官小爱德华・埃博(edward,jr.)认为:“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2]而作为人群中最富有活力、富有思想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受教育和影响的最为深刻,最具有迁移力。通过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融合,进行互动从而更深层次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真正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

博物馆作为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展示场所,通过有形的实物,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历史与现实的变迁,是历史与文化的集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相对偏少,据2001年世界博物馆统计:法国有博物馆5614座,平均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德国有博物馆5950座,平均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美国有博物馆6617座,平均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我国有博物馆2400座,平均6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我国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非常稀少,更凸显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珍贵和稀缺,因此更应该充分挖掘每一座博物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教育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3]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拓展知识和技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造就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

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它的三大功能来体现:一是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正如王继华教授所指出的,在学校的生活中,无论是小学、中学或大学阶段,学生不仅是在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接受具有恒久魅力并渗透骨髓之中的思想道德、伦理的教育,体会学校动态、静态的校园文化和育人取向文化的熏陶。[4]二是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它的教育思想体系、价值观体系和行为风尚体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引导学校的发展。三是凝聚功能,通过校园文化来凝聚师生对学校目标的认同,调节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和情感冲突,从而构建友爱、信任、关心、负责、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彰显具有德育价值的校园隐性文化。

博物馆和高校都具有传播文化、履行教育的职责和义务。博物馆作为公益文化组织单位,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对社会的认知需求也迫切地希望走出校门,与社会紧密接触。因此,在博物馆与高校之间以校园文化为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共同努力。研究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博物馆与高校德育教育的互动。德育教育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发挥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深远的视野。通过参观博物馆、参与博物馆的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和参与中激发爱国情怀。在参观中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博物馆与高校人文教育的互动。博物馆作为历史和文化的橱窗,不断向后人传递着一个社会、一个地区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博物馆里珍藏的文物和标本,是各种不同人文精神的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反映着当时的历史风貌,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科技水平。博物馆通过门类齐全的学科、丰富的藏品和各种展示手段,来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如常州博物馆里陈列出的常州历史文化,就是把整个陈列分成史前常州、延陵季子、齐梁故里、中吴要辅、儒风蔚然五大版块,通过将1288件珍贵文物,把丰富多彩的常州历史科学准确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大学生在这里就能了解到常州的历史变迁,感触到文化的差异和延续,知晓了季札、萧统、唐荆川、赵翼、盛宣怀、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的故事。大学生从博物馆汲取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和风俗文化与其在校内阅读累积的人文知识相互印证、补充和累加。

3.博物馆与高校素质教育的互动。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并且正在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博物馆作为去功利化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它的功能就是传承人类的文明,让现代人通过汲取每一历史时期人们的智慧结晶,不断发扬光大并且开拓创新,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博物馆教育的精髓是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本义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以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博物馆有着在高校中无法模拟、无法创造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条件。大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参加体验项目,也可以通过成为博物馆志愿者等多种途径来接受博物馆教育的熏陶。如近几年来常州博物馆约有500多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从事各项志愿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加盟博物馆,不仅为博物馆提供了各种智力支持和新生力量,也解决了博物馆因免费开放而引发的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推动了博物馆服务社会,更好地发挥教育宣传的功能。同时,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来说,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体,能够有效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化、全面化的进程。

4.博物馆与高校专业建设的互动。教育功能是博物馆和校园文化的共同的使命,但博物馆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与高校教育所传播的知识存在很大差异。学校教育是传授权威知识,更多地倾向于灌输性;而博物馆教育则更强调自主性、趣味性,强调观众的自愿参与。因此,博物馆的教育可以让人更加感到轻松愉快。博物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开发性的大学,涉及的学科很广泛,因此高校许多的专业都能在博物馆找到学习的结合点。如常州博物馆里的谢稚柳艺术馆以及经常开设的各种书画家的临展,为高校艺术专业的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临摹、鉴赏的机会。据统计,迟燕高华―――谢稚柳、陈佩秋书画联展在展出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4000多名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其中学习,鉴赏和交流。同时,博物馆和高校还可以共同开展专题展览、专业大赛、素描大赛、艺术研讨交流等专业性较强的活动,相互促进。因此,博物馆与高校专业或行业教育对接,可以作为高校间接教育的重要补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和高校通过深度合作,多领域多方位互动,共同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互动不仅有助于在文化建设方面形成合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特殊的文化资源与教育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精神的社会重任,扩大了社会的影响力。[5]作为学校软实力,高校则可以充分运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建立文化基地,使高校学生能够切实利用博物馆文化资源来提高自身的文化需求和实践需要。

参考文献:

[1]路亚北。当代博物馆功能与大学文化建设的融合[j].常州大学,2012,(4):30.

[2]段勇。美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与公共服务[j].故宫博物院,2004,(2):90.

[3]袁先潋。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

[4]王继华。教育文化战略构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3.

[5]沙晓红。浅谈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1,(4)上:16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五篇】

习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就“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高度自觉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正风肃纪,“零容忍”惩治*,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新气象。

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联系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探索,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宝,也是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只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使党的优良作风有丰厚的生成土壤,才能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强领导班子,才能使广大党员经受党性锻炼,升华思想境界,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就要切实扛起管党治党责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学习是*员增强党性修养、锤炼道德品行的重要途径。要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党员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校正行为上的偏差,补足精神上的“钙”,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仰追求和强烈忧患意识,以坚强的党性担当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责任。

二要创新制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制度机制,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四个意识”,在政治思想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探索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通过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党组织自我净化能力。创新“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的载体,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成为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平台。

三要强化纪律约束。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加强对各级党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对顶风违纪的要快查严办,典型问题公开通报曝光,持续强化“不敢”氛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强化责任追究,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不能有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害的,要严肃问责,使问责成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利器”。

四要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从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以上促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率,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自觉维护党中央;要做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完善决策程序,不断增强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要做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表率,勇于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好起来。

五要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紧紧围绕落实“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宗旨意识,牢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使命,不断彰显*人的政治本色和党性境界。通过奖惩、考核等措施,批评惩戒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鼓励褒奖崇尚实干、担当有为的干部,坚决纠正庸政懒政怠政现象。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改革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违规违纪问题区分开来,支持干事者,保护担当者,推动形成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政治环境。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六篇】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校园文化的构建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能为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从发展和弊端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互动性发展的现状,并重点探讨了两者高效互动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有效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的互动性发展是当前高校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能很好地完善校园文化,对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我国有关这方面的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仍然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首先,高校对两者互动的自觉性意识不强。一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两者互动的重要性,但是仍然缺乏一定的自觉意识。比如,将两者当作是两个并列的主体单独分开,两者的融合意识不够强等。其次,互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很多高校因缺乏两者互动的自觉意识,自然而然就未能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缺乏一定的机制保障,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互动的操作设计还不够成熟。在缺乏意识和机制保障的前提下,想要设计出完善的操作性方案是很难的。

(1)优化两者有效互动的内外部环境。任何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推动,而在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发展过程中,有良好内外部环境将会有很好的保障。这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内部环境是指校园环境。外部环境方面的建设路径如下:应该树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会建立良好的舆论和道德风尚;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与外部环境相比,内部环境对两者互动构建的影响力更为深远。高校的管理层必须格外注重校园内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政治气氛,纯净校园风气,并不断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互动的顺利进行。(2)完善两者有效互动的工作机制。工作机制的完善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的互动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保障机制。动力机制可以分为利益、政策及社会心理推动。利益推动是最为基础的组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互动的内容上,这种利益的.推动主要是指激励和奖励;政策推动就是指党和政府以及高校所制定和颁发的各种政策;社会心理推动就是指两者有效互动的参与者所持有的理念。运行机制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互动的运行原理及方式,具体包括了树立互动性理念和展开互动设计两个方面。互动性理念上,高校要不断地丰富和巩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互动性设计上,高校必须严格把控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两个重要点,让两者在互动中融合发展。保障机制可以从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监督保障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制度保障上,党、政府以及高校都必须建立健全的相关规章制度,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能在规范的制度下互动发展。其次,在资金保障上,高校必须设立相应的资金预算,以更好地完善教育设施,提高师资力量。最后,在监督保障上,高校应该加大对各项工作的考核力度,积极开展相关的会议工作,增强监管力度。一旦在互动构建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必须及时解决。(3)构建两者有效互动的发展平台。任何一种教育的开展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构建也必须要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平台。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构建两者有效互动的主要发展平台,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内容。提高和创新校园文化,是提高思想政教育高效性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开展社团文化节、校园文化节、宿舍文化节、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等。高校应该凝聚多年来办校的文化底蕴,如校歌、校训、校徽等,能很好地发挥出校园文化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高校必须秉承校风校训,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互动合力,进而促进高校文化和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七篇】

校园应处处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尊重。学校应视大一入校新生为未来校友的理念,从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坚持以大学生发展为本,从关怀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专业导航、行为规范、文化沉淀等入手,结合学生现实问题的解决,在校园环境、学习场所、公共设施等细微处下工夫。

(一)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校园里德育和规范应无处不在。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良好的育人环境,事事是衡量的标准。以美国为例,在美国的学校里、街道上处处可见悬挂着的国旗,经常可见国民手里摇着国旗,脸上画着国旗,汗衫上印着国旗……这种育人氛围的渗透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应该在高校的走廊上,通过一句名言、一个故事、一个陈列品,以身边事、身边人感染和激励学生,处处渗透着文化育人氛围。

(二)重视物质文化建设。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集实用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使学生从中受熏陶,得启迪,如建筑、名人话语、展览品,身边点滴都是教育。大学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跟进和提高。要做好扩容场地的建设,在活动场所做好应急预案,要在学生生活区规划要考虑兴趣相似、年级相对集中的原则。重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组织和发动学生,相信和依赖学生。制定和监督实施大学生行为规范,充实大学文化精神,丰富大学文化内涵。

(三)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的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网络的正面引导力量,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建立一支网络宣传员队伍,做好舆论引导和监督。加强学生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培养,敢于同网络不良言论作斗争,让学生成为网络正能量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武装者。

(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要充分发挥校园活动的阵地和载体作用,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结合社会热点和重大时间节点开展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提升活动实效,实现活动育人功能。可结合社会热点,开展好“三节”、“三爱”、“核心价值观”、“三走活动”等主题教育;结合重大时间节点、重要活动场所和重点学生群体,开展好“学雷锋”教育、“心理健康教学”、“女生安全教育”、“毕业生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同时,高校还要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特色文化活动。

(五)积极培育社团文化。

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校应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培育健康的社团文化。高校要加强对社团的分类管理和分层指导,鼓励社团开展富于思想性,体现时代性,具有艺术性的校园活动,在社团品牌活动推动下,实现社团内部高度融合,社团间极大互补的社团发展之路,使社团走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同时,学校也要加大对社团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利用理论性社团,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探讨,可举办专题研讨,可邀请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成功案例开展系列等活动。利用专业性社团,强化专业素养的提高,在继承专业学术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利用兴趣性社团,以兴趣探索和培养为主要切入点,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兴趣发掘和培养中锻造人际交往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六)拓展专业实践平台。

大学校园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自然是专业实践的重要场所。把竞技类、科普类和专业实践类结合起来,形成三股力量相交织、三种团队相辅佐、三驾马车相依存的格局。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八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总体部署时,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2)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3)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其四,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其三,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其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九篇】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各高校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一、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得到改善。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加强。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高校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探究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至关重要。

1.高校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强调形式,不能彰显精神文化内涵。有的高校把高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和意义看成是建几栋漂亮的高楼,增添若干先进的硬件设施,津津乐道其数量、质量和外形。这种脱离了高校精神文化内涵,单纯的高校校园物质建设就失去了其文化建设的意义。

2.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与时代特征不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理想观念多了些功利色彩。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身学历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一些学业优秀的学生缺乏爱心、责任心,更不用说社会责任感了。

3.校园文化活动重形式轻内涵。当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用于企业,厂家的校园宣传,分散了大学生的思维。现在一些高校文化活动主要以娱乐为主,层次较低,不能起到对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脱离。目前部分高校在校园建设中,只是单纯的进行大学物质、环境建设,离开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使得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脱离,也使得校园自身的文化功能无法彰显。二是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深层次研究。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的研究仅仅集中传统文化、校园自身文化等的研究上,路径较窄与实践结合不够,方法上不够创新,既没有与时代精神的发展相结合,又缺乏系统性、创新型。三是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力度不够。高校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活动仅仅停留在物质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活动的引导性。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在物质、精神、文化活动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下面我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提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一是创建宜人的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第一,科学合理规划,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即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第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营造大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校园内各项建设始终都不能影响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高校还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注重自我特色的体现,将学校的办学特色,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和国家特有的民族特色融入到各个物质设施和场景中。第三,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要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运用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等,这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在课堂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手段,快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适合自己知识结构的创新实践活动。第四,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二是培育特色的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首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使我们的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掌握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本领和丰富知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能够与祖国共同成长、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共同奋斗,这对于确保实施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高校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在政治上的判断力。

其次,总结、整理和提炼高校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充实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无论高校建校时间长短,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传统文化,而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是要挖掘本校的自身特色,紧随时代先进文化发展的潮流,着眼于社会大局,传承和发挥学校传统与优势,发挥自身的潜力与特长,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及在精神文化的熏陶下师生立身行事上的个性体现。最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构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平台。第一,凝练精神,激励创新,发挥大学精神的指引作用。高校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承者,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价值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产。第二,转变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高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第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服务管理理念。高校各级管理人员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他们还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进行深入细微的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项活动。三是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广阔精神的成长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搭建广阔的平台,而且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第一,根据育人目标开展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首先着眼于积极举办学术科技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举办“电脑编程比赛”“物理建模大赛”“博客论坛”等,用这些符合科技发展潮流的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为大学校园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第二,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影响。首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通过校园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应重视校园活动的实践功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强化育人成果。最后,通过校园活动帮助学生调节心情,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文化建设实用报告大全【第十篇】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采取引导教育的方式,使成员产生符合组织发展需求的思想观念的教育活动。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和发展中形成的、带有企业特征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是企业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推动企业发展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一致性,兩者都应以党的政策、方针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企业员工的头脑。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对象具有一致性。两者的对象都是企业的员工,均是采取理解、尊重、激励等方式方法,激发员工的工作战斗力和思想凝聚力。其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的目标均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保证企业实现目标,不断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其四: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很相似,两者都是通过对员工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和激励,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属性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政治范畴,主要是通过提升员工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增强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奠定企业发展的思想基础。而企业文化建设则隶属于管理的范畴,主要是利用好的文化来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健康观念。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主体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体是企业工会和党组织,尤其是在目前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地位正在逐步加强。而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企业管理的手段,实施的主体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文化管理提升企业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三:严格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企业文化建设要通过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来实现对员工的引导、教育、约束和激励。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适合企业发展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企业价值观深入到企业员工的思想中,并可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时间长了,企业的价值观就会成为员工行动和思想的指导原则。例如:xx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注重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思想教育内容,通过对企业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观,该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企业核心理念:诚信铸就辉煌、创新缔造未来”;“企业使命:奉献社会、惠泽员工”;“企业价值观:事业为帆,厚德为本”;“企业经营理念:高效、诚信、发展、共赢”。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企业制定了“提供适应范围广、适应能力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的采煤设备,打造世界一流的煤矿设备制造、研发及技术交流基地”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卓越的管理队伍、优越的地理条件、领先的核心技术、先进的设计理念”,提出企业的发展愿景为“行业先锋、世界品质——世界煤矿设备领军者”,给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利用张贴宣传标语、组织会议培训、建立企业网站、发送短信、微信等各种方式,将企业文化输送到员工身边,使全体员工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渲染,使企业文化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企业中的先进典型、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引领企业员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广大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榜样,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利用思想教育指导员工实践工作,通过组织文体活动、生产竞赛等各种方式来强化和检验企业精神。例如:xx有限责任公司结合企业员工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多、普遍年龄小的情况,组织开展了星级班组、党员先锋岗、立功竞赛等多种评比竞赛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比武活动锤炼企业精神,公司各项工作指标均得到圆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生产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员工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员工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升,实现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交流和了解,构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 ,将企业文化很好的融入到员工实际工作中去。例如:xx有限责任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让岗位选择人才”的用人观,“追求无止境”的产品质量观,“从小事做起,成就大事”的工作观,“只有用户想不到,没有企业做不到”的营销观,“安全即幸福”的幸福观,“竞争从成本开始”的成本观,“准确、高效、完美”的创新观,“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竞争观,“智达高远,静水深流”的学习观,“预则立、忧则兴”的危机观,“百舸争流,勇者为胜”的竞争观。

结语: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正确的发展方向,可有力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方法。所以,企业一定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疏通、教育优势,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赵星.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j].经营管理中,2016(3).

[2]王清刚.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灵魂——从制度建设到道德与文化建设[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1).

[3]刁晓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j].人力资源管理,2014(18).

[4]刘洋.基于企业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18).

35 1586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