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1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调查显示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掌握不足,面对法律问题时缺乏应对能力,如何提高法律意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1

调查时间:20xx年9月10日-20xx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新疆乌鲁木齐市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 查 人:电大北校区20xx秋法学专科学员 周峰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归类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计策。我还通过直访大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里话,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

一、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对新疆各大院校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男女比列1:1。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里的总和。法制观点是高层次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现存的法律规范、法律活动和法律关系等现象的概括和总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决定着大学生,甚至是以后走入社会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当前,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就容易产生错误的法律判断意识、淡薄的法制观念。在这种错误意识和观念支配下的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无法预料。

(三)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任何法律都不在乎是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法律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主体的权利观念的强弱,权利意识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权利意识既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要求,也包括对他人权利的必然和必要性。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进行,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一些法律现象,在事关社会问题的解决尤其是身边的涉法问题时,他们能首先想到应该运用法律。但是,当他们自身遇到问题时,却因缺乏权利意识而极力回避,既缺乏对自己权利的维护,又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另一方面,在事关自己的利益时,比如说在评优评奖、入党、就业、担任干部等具体切身利益面前,却一马当先,采取尽可能的手段,逃规避法为自己谋利,有时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一方面,当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时,比如晚上熄灯后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不经允许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考试作弊等,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权利,甚至极力逃避,推卸责任,企望能法外开恩、法理容情,缺乏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的勇气。

(四)法律意识层面有待提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主要依据。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法律水平的高低与法律意识成正比,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内容的不断丰富,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也应随之提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并不理想。高校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因而多数学生对基础课只有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大学生就不可能把法律基础课上好,就不会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同时,除了法学院校外,不少高校法律基础课课时过少,教师只能略教一些法律知识,大学生也只不过略懂一些法律概念和常识。由于当前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法律知识水平不高,因此,造成了他们一些错误的法律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错误的法律观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权与法不分、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当今中国,权大于法;二是违法与犯罪界限不清,把二者等同起来;三是道德与法的界限不清,把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规范,把道德情感当作法律准则,认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就是违法,淡薄的法制观念主要表现在: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手段类似保护自己。或者不相信法律,放弃法律武器。

(五)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在法律基础课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是头脑一热,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同学则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因此,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犯罪率高的客观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好,有些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有些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谩骂,甚至赶出家门。另外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的也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虽然学校有教给学生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却只局限与课本或书面上,未能真正教会学生运用法律,导致学生只会口头上的法律知识。

(三)、社会诱因的侵蚀。

近几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有很大的腐蚀作用,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另外,当前社会很多市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在这种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造成大学生对法律的不重视,导致有些大学生由于存在侥幸心里而走上的犯罪的道路。

三、 大学生犯罪率高的主观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有的大学生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加上他们有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

(二) 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三)有的大学生虽然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受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影响,往往

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有很多。根据调查显示,有的大学生认为家庭对他们法律意识的影响较大。他们觉得父母是孩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护法,只有全体人民的法制意识加强了,才能实行依法治国,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强大。然而,目前我国一部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还比较低,未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大学生虽然认识法律知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未能将其合理运用,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在法律层面上的一大弊病。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篇2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中文摘要:

在当前法制社会下,法律无处不在,为一个有秩序和谐的世界提供了保障。但究竟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估计大部分人难以给出一个正确的定义。而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最富有青春活力的人群,大学生对法律又抱有怎样的意识?本次的调查旨在关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便深入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修补法律意识的漏洞。

关键字:大学生法律意识

前言: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通常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的存在保障了社会的秩序性,保证了我们安定的生活,同时,法律也赋予了我们一定的权利。但,法律到底限制了什么?法律又给了我们什么?这些问题,有几人关注过?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模糊,那么,当大学生担起祖国的大梁时,法律存在的意义是否会被削弱?不能善用法律维权,甚至无视法律的底线,伤害他人„„这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素质修养的必备要求,是能够懂法运用法律的前提;对实际案例的解决是法律意识高低的具体表现,具有直观性。

所以,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以便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考察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考察情况综述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很多法律概念都存在主观臆断的理解。大学生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大学生大部分都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但对法律多持“模糊”观念,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员表示可以清晰阐述出日常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表示对法律的理解来自于电视节目诸如“法治天下”或者来自新闻以及新闻评论等,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去查询某方面的法律知识。当被问及如果遇到纠纷等需要法律解决的事件时,你会如何做,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讲道理”,很少有人会为此专门请教法律方面的专家或者自己查询相关法律,而是如辩论一般,甚至争吵。从统计中发现,对于法律相关术语的认识,各个类型的的选择差别不太大,但其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差别。比如年级较高的学生法律术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年级较低的学生的正确率,这也是法律意识随年龄增长得到提升的表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发现。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的分析

此次的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太过在意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况且,在目前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宁可多花时间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更何况法律知识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大学生的兴趣,所以大学生都很“自觉”地放弃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很自然的,法律意识也不会有所增强。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

(一)学校相关教育匮乏:

大学前,因为法律不列入考纲,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自然会减轻法律知识的教授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自小不识法律,缺乏对法律基本的认识。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的专业都开设有法律知识的课程并详细讲述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学校并未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而最终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本身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入大学,在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宁可将时间分配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除了法律专业的同学,大学生基本不会自觉去学法律,一是因为法律课程本身难免的枯燥乏味,二是因为学习法律对大学生的考研或者工作并没有很大助力,所以大学生自觉将其排除在学习范围之外。

(三)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水平越来越高,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她们关注的也是就业,所以,大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是和市场需要相结合的。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忽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建议

(一)政府加强法制宣传

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和电视上诸如“法治天下”一类的节目。政府应

(二)学校加强法律知识的教授力度

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阵地是学校,最容易给大学生影响的也是学校。想要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极其有效的。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同时也应该重视法律教育,并组织相关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督促学生组织进行“模拟法庭”一类的活动,以此弥补法律学习枯燥的缺点,让大学生懂法用法,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法律相关的志愿活动。最重要的是,将法律运用于实践之中。

(三)大学生自己改变观念

外界的影响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自身。大学生自己要纠正对法律学习的错误意识,不要认为学习法律是无用的。大学生应自觉加强自身的法律素质,努力掌握法律知识,适当地参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自觉地做到遵纪守法。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大学生在自己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促使人们多一点了解、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遵纪守法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发展。

结语:

本次调查让我感触颇深,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更加突显,其法律素质是衡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民素质的硬指标,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在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优缺点,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有帮助,也希望我国法治能在无数个具有高法律素质的公民的努力下获得更大发展!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_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3

去年,本市市区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为小学%,初中%,高中%。从数据上看到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要高出很多,这是因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经常用眼,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是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其实这都跟我们对近视的认识有关,在调查中,90%的同学表示在得知有近视后,才开始注意。大多数同学认为已经近视了,也没有机会恢复正常,就不再会理会它了。有些没有近视的同学,也不大注意自己的视力,认为迟早都会有近视。

男同学为什么会比女同学的近视率低?是否运动导致?是否是女同学比较认真地学习,看书比较多?男同学玩游戏机的人会比较多。还是与遗传有关呢?

近视的度数大部分集中在什么范围?说明近视率虽然高,但是大多数都不是高度的近视,是可以预防继续加深的。对于近视的同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不要再加深。如何做呢?有的同学近视不很深,但是经常不戴眼镜,这样会使眼睛近视加深吗?这种情况多不多?

我们班近视严重,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过长时间读书,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二:长时间观看电视,距离不够远;三:使用电脑时间过长,姿势不正确。四:边走路边读书,或是边乘车边读书;五:没有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近视对我们并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在生活造成很多的不方便,眼睛一离开眼镜就会看不清。对于我们的将来,将造成很多的不便。在升大学时,因为近视,很多专业都不招收(如参军、飞行员等),白白浪费自己的专长。

我们提议这样保护眼睛:

1、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

2、反光要避免:书桌边应有灯光装置,其目的在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3、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

4、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

5、书距离应适中:书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应以30公分为准,且桌椅的高度也应与体格相配合,不可勉强将就。

6、看电视距离勿太近: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六~八倍距离,每30分钟必须休息片刻。

7、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8、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9、营养摄取应无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之摄取。

10、定期做视力:凡视力不正常者应至合格眼镜公司或眼科医师处做进一步的检查。

11、电脑操作注意:

电脑操作应保持六十公分以上距离,视线向下约30度;请勿连续操作萤幕的光度与清晰适当,环境的光线柔和,桌椅的高度及舒适度能配合终端机的高度;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访谈记录 篇4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访谈记录

调查对象一: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2012级航海技术专业学生王××

我:同学你好!我是大连大学法学院企业法律事务12级的一名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访谈活动。为了更�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王:好的,可以。

我:请问你对现在大学基本上都开设的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什么看法呢?觉得是否有必要开设?

王:我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而且这是一门拉基点的课,需要我们用心学习。我:请问你对基本的法律了解多少呢?比如一些民法刑法之类的。王:我比较了解交通法方面的。

我:�

王:我认为很紧密,当今社会法律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

我:当你的权益受伤害时,你会第一时间用法律维权吗?

王:一般不会,在没有严重侵害我的切身利益时,我更倾向于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因为有时法律效果不够及时,而且程序繁琐。

我:学校开设的一些法律讲座等活动有必要吗?为什么?你会去参加吗? 王:挺有必要的,毕竟目前教育资源不够平均,有些落后地区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十分有限。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很有必要开展一些法律讲座、普法宣传活动,不能让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在法治社会落伍。对于这些活动,我都会积极去参加。由于最近两个月没有正式上课,我有时间去图书馆看看法律方面的书尤其是交通法方面的,我比较感兴趣。当然在信息化时代,电脑是我了解很多事的平台,我经常上网浏览新闻,了解法律。

我:好的,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买到了质量有问题的商品,你会如何处理呢?

王:按照咱们国家的相关法律的规定,商家卖假货时,顾客可以按照相关发票等证据向商家索要商品价格两倍的赔偿。但是当买到了质量有问题的商品时,就像黄海这位“打假英雄”这样靠向商家索要赔偿而发家有点不妥当。当不是大件商品时,我一般不会太计较,因为索赔过程太麻烦。

我:你觉得现在有哪些监督方式有利于监督法律的执行呢?

王:监督方式啊?对于监督方式咱们应该向国外学习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认为媒体曝光力度和效果比较大。

我:那你对我们国家未来的法律制度会越来越健全抱有希望吗?

王:那是当然,回顾发达国家的历史,他们也是从发展中国家过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是件必然的事。不过我想说的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应该又快又好地将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这件事办好!

我:完美的调查过程,很感谢你的配合!

王:没事,大家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再见!

我:再见!

调查对象二:东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吴××

我:同学你好!我是大连大学法学院企业法律事务12级的一名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访谈活动。为了更�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吴同学:好的,可以开始了。

请问你对现在大学基本上都开设的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什么看法呢?觉得是否有必要开设?

吴:我觉得挺好的,可以了解很多国家大事,还有一些法律知识。

我:�

吴:我觉得法律和生活(联系)还是有点紧密,因为我们都要被法律束缚,我们也要遵守法律,(法律)同时可以保护我们的权益。

我:请问你对基本的法律了解多少呢?比如一些民法刑法之类的。

吴:不怎么了解,只是知道一些皮毛。

我:现在你们没有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皮毛也是精华,有个了解很不错。

那你觉得法律能切实保护你的合法权益吗?你会第一时间用法律维权吗?

吴:一定程度上可以,要看情况的严重与否吧。

我:学校开设的一些法律讲座等活动有必要吗?为什么?你会去参加吗? 吴:我觉得有必要,因为可以增加我们的法律知识,我如果有时间就会去。我:你通常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法律呢?

吴:我通过一些法律讲堂电视节目了解法律。

我:好的,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买到了质量有问题的商品,你会如何处理呢?

吴:我也许会自认倒霉。

我:你觉得现在有哪些监督方式有利于监督法律的执行呢?

吴:这个没有考虑过诶。

我:就是说群众去举报,媒体曝光,上级政府机关监督等措施。

吴:大家应该一般不会这样,因为比较麻烦。

我:那你对我们国家未来的法律制度会越来越健全抱有希望吗?

吴:那是肯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法律了,而且一个国家发展必然要有不断健全的法律。我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我:我的问题问完了,再一次感谢你的积极配合,谢谢!

吴:不客气。

我:祝你学业有成,生活开心。再见!

吴:再见!

调查对象三: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陈×

我:同学你好!我是大连大学法学院企业法律事务12级的一名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访谈活动。为了更�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陈:好的,你问吧。

我:请问你对现在大学基本上都开设的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什么看法呢?觉得是否有必要开设?

陈:有必要。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启发我们的心智。

我:请问你对基本的法律了解多少呢?比如一些民法刑法之类的。

陈:知道一些简单的刑法经济法。

我:�

陈:联系紧,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与法律有关,比如说消费纠纷、劳务纠纷、家庭纠纷„„这些都需要法律的帮助。

我:�

我:当你的权益受伤害时,你会第一时间用法律维权吗?

陈:不会,最好私下协商解决,中国人讲究和气生财,用法律上法庭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我:学校开设的一些法律讲座等活动有必要吗?为什么?你会去参加吗? 陈:有必要,能为非法学专业的同学普及一定的法律知识。

我:你通常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法律呢?

陈:看相关书籍报刊,影视新闻也可以了解法律。我很喜欢CCTV12的节目,都是和法有关的节目。

我:好的,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买到了质量有问题的商品,你会如何处理呢?

陈:我首先回去找商家,协商不成的话,我会去找消费者协会协商调解。我:你觉得现在有哪些监督方式有利于监督法律的执行呢?

陈:民众举报,媒体爆料都挺有力度的。

我:那你对我们国家未来的法律制度会越来越健全抱有希望吗?

陈:社会肯定是向前发展啊,所以我抱了很大的希望,法律空缺和漏洞会不断减少,民众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我:谢谢您的配合,陈:不客气。

调查对象四: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周××

请问你对现在大学基本上都开设的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什么看法呢?觉得是否有必要开设?

周:还好,我觉得应该要开。可以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我:请问你对基本的法律了解多少呢?比如一些民法刑法之类的。周:不大了解,上课也没怎么听,日常也不怎么接触。

我:�

周:嗯嗯,我觉得还是比较紧密的,多了解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个较好的评判标准,增强了维权意识,使我们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权利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我:当你的权益受伤害时,你会第一时间用法律维权吗?

周:一般不会,可以通过协商,协商不成的话,有必要的话就会找法律帮忙。当然也得看情况。

我:学校开设的一些法律讲座等活动有必要吗?为什么?你会去参加吗? 周:如果是比较有意思的话,时间又允许的话可能会去,大多数时候是不愿意去的,因为感觉法律这个东西很枯燥乏味。

我:你通常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法律呢?

周:大多数是看与法律有关的电视新闻,比如《法治在线》,极少是从书上了解到的。

我:好的,下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买到了质量有问题的商品,你会如何处理呢?

周:我会看是什么价位的,价格贵点的东西就会去退货。

我:�

我:你觉得现在有哪些监督方式有利于监督法律的执行呢?

周:媒体监督吧,还有哪些方式呢?

我:还有很多途径,群众上访啊,上层政府机关等等。

周:上层官员政府机构监督这个也挺好的。

我:我的问题完了,谢谢你的配合!

周:嗯嗯,不客气。没事。

周:再见。

调查总结

在法治的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社会法制的成效,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则能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对于大学生来说,法律意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对每个大学生素质养成的具体要求。对此,为了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大学生对法律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开展此次调查访谈。

这次调查对象是在校的学生。我选取了四个不同大学的大一学生,50%的文科,50%的理科。关于访谈,我得到了以下几点总结:

基本法律的普及度较低,在校的大学生对基本法律的了解很有限。在一些现实的侵权事件中,部分大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用法律武器保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习惯性地用‘‘私了’’来解决问题。这体现了大学生某些法律意识的欠缺,但是很多同学提到了‘‘ 我认为这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大因素。

对于法律课程和活动,大家都是比较支持,但是认为形式较单一,比较枯燥。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对法律的权威比较认可。3.调查人:大连大学企法121班黄婷婷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_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5

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

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 查 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的

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篇6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求围观:

我们是海南大学13级电子信息工程的一个调查小组,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法律知识现状,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大约会耽误您1~2分钟的时间。此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对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与调查,深表感谢!

亲的情况:

(1)您所在的年级: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的性别:

()

A.女

B.男

(3)您生活中的法律意识是从哪里来的()

A.电视上

B.关于法律的网站上

C.报纸上

D.学校的课本上

(4)您认为法律与你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是

()

A.关系密切

B.关系不大

C.说不清

D.没关系

(5)在您所有的生活经历中您是否运用过法律来解决纠纷?

()

A.经常

B.偶尔

C.从没有

(6)法是否在您脑海中形成一种深刻的认识?

()

A.没有形成

B.形成了一点

C.完全形成

(7)当您参加兼职或者家教的时候,您是否有意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者是说明?()

A.必须签订

B.如果数额很大,才决定签订

C.无所谓

(8)您对“宪法”的理解:

(多选)

()A.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任何法律更严格 C.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基础和依据

D.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的无效。

(9)您认为目前学习法律中的主要问题是:

()A.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B.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C.没有学习法律的氛围

D.对法律知识一点都不懂。(10)如果他人侵犯了你的权益,您会怎样做 ?

()A.双方和平协商解决 B.向法院提起诉讼 C.问题如果不严重就不做追究(11)如果您在淘宝上买到的东西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了,卖家又没法联系到,您会怎么做?()A.臭骂卖家,不给好评

B.联系淘宝客服,商讨退货 C.找物流,快递要个说法

D.搁置一边,就当吃个哑巴亏

(12)您认为目前我国的法治状况

()A.已经是法治社会

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使用的范围 C.各方面都差得很远

D.整体上看人治的影响大于法治

★★★亲 最后一个问题来了:

如果您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骑电单车撞到一位大妈,首先您没有违反交通规则,但是大妈却受了一点轻伤了。瞬间周围围来了很多路人,大妈开始大诉瞎话,开口索赔。而且周围也没有监控录像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您会怎么做?

A.送她去医院,让自己的父母赔钱

B.中途不停电单车,不管她,就开溜 C.打电话报警,通过法律维护自己权益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小组成员亲身经历过的事,当时的他太小,出事故的地点也是法律意识淡薄的区域。他没有走开,只是无助的辩解几句,然后被后到大妈的儿子扇了一巴掌。结局是他的父母也赔了很多钱。我们小组做这个问卷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对法律的认识的多少,然后能有心去了解更多关于法律的知识。

十分感谢您的参与!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篇7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我们小组设计了以下问题。请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填写符合您意见或想法的选项。您的回答我们会严格保密,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填写最真实的情况。谢谢您的支持。(以下题目全为单选)

1、请问你的专业类别是

A 理工类B 文史类

2、� 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E、根本没有在意过

7、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您的态度是

A不信任B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C比较信任D充分信任

8、假如您在参加勤工助学或利用课外时间按在社会打工时合法权益收到侵犯时,您会:

A.利用法律手段(包括找劳动仲裁委员会、诉诸法院等))B.报告老师让学校出面处理

C.去他们单位大闹一场D.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9、假如你在公车上遇到骚扰,你会

A 出生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B 用适当方法让ta得到惩罚

C 等他(她)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者下车D 默默离开,不敢出声

10、在您的印象中,法律与您的生活的关系是

A.时刻关注法律事件,能感到生活处处与法相关B.关注时事新闻,感觉生活与法相关

C.关注时事新闻,感觉生活中很少与法关联D.感觉法律与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11、您相信法律途径能够真正帮你解决问题吗

A.相信B.不相信,只会是问题进一步恶化C只能解决某些事情D.不清楚

12、�

三、 调查方法

调查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来调查我校的学生,共调查的人数为200人 a) 样本分类(以性别和学院为分类变量)

b) 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c) 调查问卷

四、 调查数据分析与基本判断

一到四题是对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从这四个题可以看到差不多一般的学生是对环境知识较为了解的,他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了解环境保护的真正目的,并且关心我们所居住的环境,这种理念与“宜居重庆”的理念相合。关注环境,了解环境的变化是培养环保意识的第一步,只有开始关注周围的环境并对环境作出评价,一个人才可能去专门了解环境方面的知识。以下的数据表明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关注环境,有一半的大学生,他们将这种关注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主动去了解环境相关知识。

支撑数据:

1.您觉得自己的环保意识如何?( )

A.很强 B.一般 C.几乎没有

有一半的

2.您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

月22日 月22日 月30日 月5日

只有42%的同学知道世界环境日的时间。

3.您对我们学校的环境满意吗?( )

A.满意 B.不满意 C.无所谓

64%的同学对我校环境满意,28%同学不满意,8%感到无所谓。

4.您认为环保的目的是什么?( )

A.为了保护每一个生命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D.改善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需求

67%的同学知道环保的真正目的,即改善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需求

五到十题是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中在具体行动中的体现,而得到的数据难以让人感到满意。 综合以下的一些环保实际行动的调查发现只有25%的同学是真正把环保落实到行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环境保护。

第五题“在炎热的夏天您在寝室休息时,一般把空调开到多少度?”32%的同学使用较为省电的模式。

第六题“您喜欢以哪种方式出行?”87%的同学选择较为环保的方式出行。

第七题“寝室水龙头漏水时,您会怎么做?”62%用水桶接水并马上报修,这时最正确的做法,其他26%的同学也采取的措施,只有2%的同学选择不管它。这说明98%的同学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只是有26%的同学并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制止水资源的流失。

第八题是对于环保习惯的调查:能做到不买一次性物品占%,自备购物袋的占56%,一纸两用的占%,水多次利用的占%,把废纸、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类处理的占%,废电池回收的占27%。由此可以看出自备购物袋和水资源多次利用以及一纸两用是同学们最能做到的,占调查人数的一半。其他的一些只有差不多25%的同学能做到。

第九题“您认为下列哪一项的危害性最大?” 认为使用塑料袋占25%,认为使用一次性筷子,贺卡,纸巾占31%,认为手机及有辐射性电器的使用占16%,认为特殊漂染物的生产占27%。说明同学们对下面各种污染的认识还不全面,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了解。

第十题“您是否注意到居民区附近的工厂烟囱冒黑烟,臭气和向河流排污?” 注意过并向环保部门反映占4%,注意并担心过、但没反应给环保部门66%,周围环境很好或没有排污,因此没注意过的占27%,其他占3%。说明关注环境变化的同学很多,但很少有人去主动采取措施来改变周围的环境。

以上的六个题反映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对于一些很简单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大部分同学都会去做(例如第五、六、七题),涉及到改变个人习惯的问题(例如第八题)只有小部分人能做到,对于需要改变他人的事情(例如第十题)只有极少数同学会去做。另外,同学们对于比较有深度的环保问题了解较少(例如第九题)。

5.在炎热的夏天您在寝室休息时,一般把空调开到多少度?( )

~20 ~25 ~30

32%的同学使用较为省电的模式(26~30),62%的同学在21~25,6%的同学在16~20。

6.您喜欢以哪种方式出行?( )

A.步行 B.骑自行车 C.公交车 D.自驾车

39%选择步行出行,25%选择骑自行车出行,23%的同学选择公交出行,只有13%的同学选择自驾车出行。

7.寝室水龙头漏水时,您会怎么做?( )

A.用水桶接水后不再管 B.用水桶接水并马上报修 C.报修 D.不管它

7%的同学用水桶接水后不再管,62%用水桶接水并马上报修,29%报修还有2%的同学选择不管它。

8.您能做到下面几项?(多选)( )

A.不买一次性物品 B.自备购物袋 C.一纸两用 D.水多次利用 E.把废纸、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类处理 F.废电池回收

结论:能做到不买一次性物品占%,自备购物袋的占56%,一纸两用的占%,水多次利用的占%,把废纸、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类处理的占%,废电池回收的占27%,

9.您认为下列哪一项的危害性最大?( )

A.使用塑料袋 B.使用一次性筷子,贺卡,纸巾

C.手机及有辐射性电器的使用 D.特殊漂染物的生

10. 您是否注意到居民区附近的工厂烟囱冒黑烟,臭气和向河流排污?( )

A.注意过并向环保部门反映 B.注意并担心过,但没反应给环保部门

C.周围环境很好或没有排污,因此没注意过 D.其他(请写明)

注意过并向环保部门反映占4%,注意并担心过、但没反应给环保部门66%,周围环境很好或没有排污,因此没注意过的占27%,其他占3%

第十一、第十二题是关于如何改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的问题,同学们的了解还算全面。 11.您认为应当建立怎样的投资方式加强环保和节能工作?( )

A.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 B.建立完全由企业的投入机制 C.建立以企业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

认为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占12%,认为建立完全由企业的投入机制占5%,认为建立以企业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83% 12.您会选择哪种方式增加您对环保事业的了解?(多选)( )

A.学习有关环保知识 B.收听,收看广播和电视中的环保节目 C.阅读环保知识读物,报纸 D.与同学,朋友,家人讨论环保问题

E.参加环保实践活动 F.关注宣传环保知识 G.不希望对环保事业了解更多

认为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占%,认为收听,收看广播和电视中的环保节目占53%,认为阅读环保知识读物,报纸占58%,认为与同学,朋友,家人讨论环保问题占%,认为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占%,认为关注宣传环保知识占50%,认为不希望对环保事业了解更多的占1%。

几乎所有同学都为为我们应当增强对环保事业的了解。认为多参加环保实践活动的占人数最多。

五、 策略建议

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

首先,必须加速经济发展。

让我们的国家尽快强大起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的人民尽快的富裕起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国家富强了,国家才有更多的人力财力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人民富裕了,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保护环境,更多地投入生态建设。我们保护环境,是要创造现代生态文明,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的洪荒年代。因此,同学们现在就要刻苦学习,掌握更多地文化知识,将来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第二,要防治污染。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环境污染严重是突出的环境问题。对症下药,我们就要努力地防治污染。一方面,我们要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同时,我们要治理已经有的污染源。原来的污染源得到了治理,新的污染又不再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就会减轻。 第三,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也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1999年国家作出决定,禁止所有天然林砍伐,从20__年开始,国家又有地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措施。国家还进行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我市的玉泉寺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我们当阳市20__年4月10日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3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一。现在,国家又在全国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的创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同样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保护法》等等。 第四、要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管理。

党的xx大提出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环境保护同样要严格依法办事。现在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形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是有法可依了,关键是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的环保工作区域大、工作繁重,执法不严的问题确实存在。从20__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联合开展了“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揭露了一批违法的环境案件,在电视上都暴了光,实在是触目惊心。只要我们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管理,可以少花钱而控制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环境科学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科学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何科学地保护环境,还有许多深刻的课题需要研究,在这方面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当我们在考虑如何治理污染的时候,发达国家就提出了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等等观念;当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防治污染的时候,发达国家又提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党的xx大也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现在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环境科学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逼得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所以我们必须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科学的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搞好环境保护,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六,要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这个全局在很大层面上具有全球的整体性,所以环境保护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国际合作。联合国在1992年召开了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签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协定。联合国也设立了“环境规划署”这个常设机构来协调全世界的

环境保护,我们国家也参加这些协定的签订。

三、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下面,我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爱护花草树木。

2、爱护野生动物

3、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废弃物如果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其实,任何废弃物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比方说: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开动脑筋,尽量做到废物利用。

4、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5、厉行节约

资源紧缺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节约实际上就是节省了资源。例如,纸是用木料制成纸浆做成的,我们节约用纸就可以保护森林。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衣物、节约饮食。一句话:节约一切物品,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

6、不放鞭炮。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闪光雷、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铝粉、锑粉和无机盐。当鞭炮点燃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四处飞扬,对人的呼吸道和眼睛都有刺激作用。燃放鞭炮不仅污染空气,飞扬的烟尘和纸屑落在地面上,还会影响环境卫生。同时,爆炸声如雷贯耳,据测定,普通鞭炮爆炸时噪声在100至120分贝之间,而单个闪光雷爆炸的噪声至少在130分贝以上,成为噪声公害。鞭炮还经常炸伤人,因此禁止燃放鞭炮,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都是十分有利的。

7、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唱卡拉OK、看电视放小音量,不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爱护环境卫生)。

8、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

9、向有关部门检举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提倡当面指责)。

10、刻苦学习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准备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

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环境才会变好,我们才能享受健康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五个重庆”,实现好“森林重庆”、“宜居重庆”,为其他建设打好基础。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_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8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但是有些大学生对这么多的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合理的安排,虚度了大学的宝贵光阴,合理有效安排课余时间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料,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全面提高素质。因此我们小组在20__年5月25日至6月5日对西华师范大学(新区)的在校学生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这样抽样随机调查,工作量变小,整理分析简单方便,信息也相对真实可靠,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我校本科生安排课余时间的全貌。

一、前言

自由地安排课余时间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有许多大学生不能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虚度了大学的光阴。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上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拾遗补缺,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扎实过硬的专业理论;在实践上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发展个人爱好,有更多时间来学习更为广阔的其他学科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设计,实现自我价值,这样可以更加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因此,我们09级五班第一小组5名成员分别在20__年5月25日到6月5日十天时间内,对于西华师范大学(新区)的全体学生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共120份,其中有20份为备份,100份作为统计材料,并分工合作录入原始数据,做出各题选项所占的百分比及柱状图,直观的反映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

该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的解决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背景

充足的课余时间为当代大学生的自由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再没有了中学时期老师及家长的时刻监督,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在忙什么?他们的课余时间活动内容与分配结构怎样?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否健康?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衡量当代大学生能力素质的高低及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做了一次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社会调查。

本次社会调�

(二)调查目标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状况,获取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料,以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20名西华师范大学新区在校学生,由本调查小组5名成员于20__年5月25日至6月5日内分工协作完成,调查过程严谨无误,所得数据真实可靠。

(三)调查方法

本小组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共发放120份问卷,实际收回120份,有效问卷118份,2份为废卷。其中再随机抽取100份有效问卷作为数据录入基数,便于统计与计算。被调查者均为自主填写问卷,未对其进行诱导、激励。调查中虽发现问卷略有纰漏,但并不影响调查结果,大部分被调查者对问卷十分满意,是一次成功的社会调查活动。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课余时间的充足程度

从表中第五题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充足,37%的课余时间一般,7%几乎不够用。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数的大学生课余时间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大部分人有足够的时间可供利用。少数人则是课余时间不足,甚至不够用。对于该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能的因素有:①我校不同学院或者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不同,有的课程安排多,有的课程安排较少。课程安排的参差不齐使得我校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充足度感受不同,同时反映出我校课程安排上,课余时间都较为宽松。②大学生受主观上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课余时间的满足度不同。③对课余时间利用程度不同,主观因素上对课余时间的充足度认识不同。

(二)对于课余时间的具体利用状况

据调查结果统计(第六题)显示我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上用时最多的是上网占总比例59%,其次睡懒觉的占48%,学习的占39%,参加活动的占26%,运动的占25%,最少的是逛街占1%。

第七题的统计结果则显示,有41%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里用于上网的时间占25%—50%,23%的同学则是上网时间占总课余时间过半。同时第八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6%的大学生上网时主要用于上网或者打游戏,学习查资料的占总比例的34%。第九题调查统计结果中,大学生参与校上、院上或者社团等活动中,偶尔参加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9%,经常参加的24%,极少或者不参加的占27%。

对于课余时间中进行体育锻炼的调查(第十二题)结果显示,64%的大学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在0—3小时,3—6小时占19%。

从所得数据结果中看,我校的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利用上,上网和睡懒觉所用时间最多,其次是用于学习、参加活动和上网。在大学生课余上网时,他们主要是用于聊天打游戏等娱乐消遣活动,学习和查资料的相对较少。在活动参与上,大学生参与活动较多。然而,调查结果中我校大学生用于体育运动的课余时间与其它活动安排相比而言较少。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我校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中主要用于放松自己,参加活动、娱乐身心。②随着信息的发展,网络的便利,当代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主要以上网的方式娱乐,其中聊天、打游戏占主要方面。③大学内学生组织安排活动多,而且大学生都积极参与,在课余生活中占了重要地位。④在课余时间里,大学生普遍忽略了体育锻炼,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这对大学生的体质发展不利。

综上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安排的形式也过于单一,大学课余生活显得较为单调枯燥。就学习方面而言,课余安排中学习占少部分。

(三)课余利用的学习安排和具体学习情况

在对我校大学生课余学习安排的调查结果统计中,每周用于学习的课余时间安排(第十题)中,4%的大学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占0%,安排30%以内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8%,40%的大学生用于学习的课余时间占30%—40%。

在考试前上自习该比例占38%,其次就是从来就不去上自习的,占35%;没课就去上自习的占26%,偶尔想起就去上自习的占27%,另外在双休日假期休息日去上自习的一共加起来占6%。

根据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多数人学习态度积极,较多人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习。但是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同学自觉学习动力不足,除非期末考试来临,才知道抓紧时间看书。

(四)对于课余时间的利用

根据这一点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主观上还是认为学习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另外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意愿的,但是在大学生中出现的实际情况确是课余时间用来上网的情况最普遍,占59%,而主要利用课余时

间用来学习和查资料的仅占34%。并且在上网的同学中,有56%的大学生主要做的事情是聊天以及打游戏。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意愿和实际利用情况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我认为首先主要是大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的毅力,导致他们不能够坚持在课后继续参加学习;其次,便是可能大学生所学习的学科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科目,所以会出现在课后找一些娱乐活动来进行消遣;再次,这个调查结果体现了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和影响是巨大的,并且现在这个情况下,多数人都没能够抵制网络带来的诱惑。

(五)在调查结果中自己对与课余时间作出的安排

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对自己的课余时间作出系统的合理的安排,他们很多都将学习和娱乐活动等相结合,提出了一个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安排,并且在安排中很多人也有提到在学习娱乐之余做适当的兼职工作,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根据大学生对于自己课余时间的安排和实际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的巨大差距可以建议大学生要时常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结合课余时间为自己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计划,适当分配学习、工作和娱乐的时间,做到课余时间的合理利用,促进自己各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和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通过对西华师范大学(新区)在校学生课余生活的抽样调查,从总体上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的安排状况以及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等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时间的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及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上的主观想法与实际行动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上述的课余生活状况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课余生活所存在一些诸如部分同学课余生活安排盲目、部分的课余生活都限于纯粹的娱乐放松、充分正确利用率不高、对课余生活的认识及评价不正确、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等问题。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反映出目前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的质量较高,但是还有许多的问题与不足。无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学校都要高度的重视这一问题,及时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1.从学生自身入手,加强对课余生活安排的指导。

要改变大学生目前的课余生活利用状况。解决大学生课余生活上的问题,关键要从大学生自身人手,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同学对课余生活都是稍作安排,40%的同学认为课余时间应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可以看出很多同学还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意识。因此,亟需加强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使他们从主观上认识到课余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以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变被动为主动。

2.从理论准备入手,加强课余生活研究。

要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指导必须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于光远先生在1993年就提出:“要玩得有文化、玩得有学术,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关于课余生活的专业,没有专门的课余生活的课程。也没有知名的课余生活安排方面的专家。因此,要大力开展在课余生活方面的研究,为指导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奠定好理论基础。

3.从学校及社团活动入手,开展丰富有质量的课余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有29%的同学都是偶尔参加活动。学校及社团活动应该是在“业余、自愿、多样、收益、质量”的原则下开展的,学校及社团在开展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要合理、全面、丰富,既要包括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包括各类文体性与社会性的活动,在学生们学习到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此外,也有15%的同学课余时间用于做兼职,增强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还应多组织一些校外的活动,让学生多与外面的世界接触,掌握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从学校的设施设备入手,完善课余活动场所。

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课余生活指导、开展丰富的活动外,还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及设备的建设,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活动和娱乐空间。随着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不断增多,课余生活将会逐渐的演变成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逐步认识到合理的课余生活对于大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丰富课余生活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性。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_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9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因此我选了这个主题。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为了了解他们的消费观,让父母知道他们在学校的生活消费情况,因此,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由于调查的困难性,选取了本学院进行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个人消费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个人消费基本情形和情况。

3、调查方法:对建筑学院的全部学生(限于三年级以下)进行分层,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层,在总体中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在每层中进行系统抽样,根据每层样本量占总体的比重,在三层中分别抽取容量为22,22,16的样本。随机选定某一学号后,间隔10进行抽样,得到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2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6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1、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 各种形式的聚 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2、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的产品。

3、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4、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的学生为3-7小时,%的学生为8-10小时,%的学生为10-20小时,%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的学生在白天上网,%的学生在晚间上网,%的学生在周末上网,%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5、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800--30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6、大学生消费问题建议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好。

大学生访谈记录 篇10

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2010年11月23日 访谈方式:面谈

访谈人:沈宏彬 被访谈人:某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张总经理

问:我们即将面临毕业去实习了,在实习之前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准备? 答:首先梳理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能力,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做到扬长补短。其次有目的地提前锁定一些目标实习媒体或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关注和调研,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可以阅读一些人际交往或社交礼仪的知识,力求在细节方面也做到位,也可以向往届师兄师姐讨教实习的一些鲜活的经验,以利于较快地适应角色和心态的转变。

问: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么工作?您是否满意这样的工作状态? 答:很多时间要花在看书,除此之外,关注期刊动态,审稿也是我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有时候感觉在两种相关的职业之间穿梭比较有趣,也很有收获。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我觉得它目前可以承载我对职业的那些想像,也符合我当前的期望。

问:您做这份工作都收获了些什么?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哪些方面比较成功?哪些工作比较有挑战性?能得到怎样的成就感或满足感么?您打算从事多久?

答:这份工作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种视野和心态,通过这份工作,我与这个世界有了某种微妙的关联,可以开阔地观察这个世界的变化,使自己与它保持同步。最喜欢的是杂志能通过文字的力量来影响一些人的思想,这种影响是向上的积极的。最不喜欢的是杂志为市场所迫,一味迎合市场。这份工作培养了我对文字和思想的鉴赏力,也锻炼了我统观全局的能力,这也许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说成功,觉得远远不及。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市场,如何做一份有市场有品位有受众的杂志是我一直思量的。

问:您认为如何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或者经验之类的? 答: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而且应该满怀热情,喜欢是做好的前提。我觉得很多知识技能或经验也许并不是先前都已经积累了,而更多地是在进入工作之内,抱着一种开放、包容、谦虚、好奇的态度慢慢习得的。当然现在你们可以提前阅读观察一些期刊或者编辑学刊之类的内容,还要锻炼自己的文字能力。

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比较重要的? 答:杂志是一种可以影响人的事业,所以不能有丝毫的轻视与疏忽,一个编辑应该有一种挑剔和批判的眼光,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危险或错误东西对读者的误导;一个开阔的眼界,这样可以进行最大限度的甄选;一份执著,可以保证杂志

不会随波逐流,一种热情,可以让杂志生气盎然;一手过硬的文笔,可以让杂志独立地表达自己的声音。

问:行业内,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一般是否进行培训?如果有,是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11

调查时间:20xx年9月10日-20xx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新疆乌鲁木齐市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 查 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归类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计策。我还通过直访大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里话,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

一、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对新疆各大院校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男女比列1:1。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里的总和。法制观点是高层次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现存的法律规范、法律活动和法律关系等现象的概括和总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决定着大学生,甚至是以后走入社会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当前,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就容易产生错误的法律判断意识、淡薄的法制观念。在这种错误意识和观念支配下的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无法预料。

(三)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任何法律都不在乎是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法律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主体的权利观念的强弱,权利意识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权利意识既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要求,也包括对他人权利的必然和必要性。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进行,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一些法律现象,在事关社会问题的解决尤其是身边的涉法问题时,他们能首先想到应该运用法律。但是,当他们自身遇到问题时,却因缺乏权利意识而极力回避,既缺乏对自己权利的维护,又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另一方面,在事关自己的利益时,比如说在评优评奖、入党、就业、担任干部等具体切身利益面前,却一马当先,采取尽可能的手段,逃规避法为自己谋利,有时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一方面,当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时,比如晚上熄灯后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不经允许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考试作弊等,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权利,甚至极力逃避,推卸责任,企望能法外开恩、法理容情,缺乏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的勇气。

(四)法律意识层面有待提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主要依据。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法律水平的高低与法律意识成正比,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内容的不断丰富,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也应随之提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并不理想。高校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因而多数学生对基础课只有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大学生就不可能把法律基础课上好,就不会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同时,除了法学院校外,不少高校法律基础课课时过少,教师只能略教一些法律知识,大学生也只不过略懂一些法律概念和常识。由于当前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法律知识水平不高,因此,造成了他们一些错误的法律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错误的法律观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权与法不分、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当今中国,权大于法;二是违法与犯罪界限不清,把二者等同起来;三是道德与法的界限不清,把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规范,把道德情感当作法律准则,认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就是违法,淡薄的法制观念主要表现在: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手段类似保护自己。或者不相信法律,放弃法律武器。

(五)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在法律基础课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是头脑一热,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同学则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因此,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犯罪率高的客观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好,有些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有些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谩骂,甚至赶出家门。另外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的也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虽然学校有教给学生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却只局限与课本或书面上,未能真正教会学生运用法律,导致学生只会口头上的法律知识。

(三)、社会诱因的侵蚀。

近几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有很大的腐蚀作用,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另外,当前社会很多市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在这种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造成大学生对法律的不重视,导致有些大学生由于存在侥幸心里而走上的犯罪的道路。

三、 大学生犯罪率高的主观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有的大学生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加上他们有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

(二) 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三)有的大学生虽然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受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影响,往往

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有很多。根据调查显示,有的大学生认为家庭对他们法律意识的影响较大。他们觉得父母是孩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护法,只有全体人民的法制意识加强了,才能实行依法治国,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强大。然而,目前我国一部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还比较低,未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大学生虽然认识法律知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未能将其合理运用,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在法律层面上的一大弊病。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_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12

调查概况。

调研年3月5日至4月5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瓜州县岷县小学度过了我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具体目标, 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三年级语文教师

调查结果

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还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 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 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 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小学四五六年级中,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 还好,这种现象在三年级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实习体会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同等重要,要想要学生学好语文,就要善于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往往能使小学生更好地集中思想上语文课要善于把枯燥的语言变作生动的画面,要借鉴名人讲学的长处,把一些好的典故、寓言引入课堂,通过一些情节化的讲述,让小学生有想向的空间和参与的联想,以此激励学生学好语文。此外,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多鼓励,少批评。要引导学生与语文课程中的角色交流,深入课本,与角色对话,让小学生品尝到学语文的快乐,从而喜欢上语文这一门功课。教语文,首先要爱语文。尤其是语文老师的语言表述能力,它是师生之间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的桥梁。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能感 染人、启发人。通过语文老师优美的语言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刻领会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接受文学作品带给人的精神享受。小学语文教师应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传播美、传播爱。教语文,要善于和学生沟通。要懂得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尤其是小学生,更希望 老师能注意到自己、关心自己。更要多观察小学生们的 情绪动向,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喜好,随便流露出喜欢这个漂亮孩子, 不喜那个有点丑的孩子;喜欢这个安静的孩子,不喜欢那个淘气的孩子。这样会伤害到小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当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时,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起到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孩子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应有的积极作用。 教语文,要注重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应学的知识外,尤为重要的是在小学期间应重视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促 进学生身心发展,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为宗旨的基础性教育。因此,要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一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掌握素质教育理念,掌握教改动态,不断实施素质教育。三要对所有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将时间精力只花在少数 天才 儿童身上。素质教育要求每个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都能成才。四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 者,要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开发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打好小学语文基础,关乎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担当起培养兴趣、教会方法、提高素质教育的职责。

经典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13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⑴、你生长在( )

a、农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

a、有 18% b、没有 82%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⑶、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

⑹、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⑺、�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数:

5人

三、调查对象:

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

__年__月__日——__年__月__日

五、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六、调查内容:

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七、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 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 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今社会,大学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随处都是,竞争异常激烈,压力也随之而升。因此大学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须及时充电,增加自身的“资本”,提高自己的价值。社会

调查中,大部分 还有不少一部分 少部分 由此看出,只要大学生身怀真才实干,勇敢拼搏,艰苦奋斗,不只是贪图安逸享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该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该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最应该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技术方面也应该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该从大二就开始涉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人们对大学生期望还是蛮大的,都为大学生的未来祝福。

八、调查结果分析:

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强;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应该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激情,乐观自信,有理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为了能够在不远将来的职场生涯中运筹帷幄,我们大学生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3、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我们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九、调查总结与建议:

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说明了国家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再者,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相比下,时下大学生的数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早晨八·九点中的太阳,世界属于我们,未来也掌握在我们手中。了解当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的,这会让我们懂得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时刻做好准备。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社会地位,身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我们在校大学生一定会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机会,把握年轻的大好时光,让今天的大学校园更美好,更灿烂;我们紧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让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扬眉吐气。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_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14

小小的宿舍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的人际交往场所 ,也是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小标尺。因此,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那些处在未形成良好、合作、融洽 的心理氛围的宿舍生活的大学生,常常显示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及难于合作的特点,而在同伴关系融洽的宿舍生活的大学生,心态则以欢乐、注重学习和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

大学生寝室是学生最为集中,滞留时间最长的社区,是学生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传递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阵地,但也是人际关系紧张的高危地带和主要矛盾的集散地。成都高校调查寝室人际关系现状,有60%的学生认为寝室里有自己最不喜欢的人,33%的学生认为寝室里的室友不能互相关心、相处不融洽。

现阶段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有以下几种表现:

1、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关系紧张

在大学里某些同学由于某方面比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绩等这类相对突显的同学常常成为学生中的焦点人物,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妒忌和猜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另一种情况是,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评奖评优以及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一些功利心较强或性格较敏感的学生有时也

2、贫富差距产生的心理鸿沟和感情隔阂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家庭优越每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而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两类人的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常会在一些观点上产生摩擦。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往往有一种优越感,有时表现得比较自我而家庭贫困的同学内心又比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里这两类人很容易形成敌对的战线。

3、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产生的关系不和

在集体生活的寝室里,有的同学极不注意个人卫生,随便吸烟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东西乱扔,袜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厕所甚至常常忘了冲马桶,集体卫生从不关心坐享其成。这些恶习有时候会引发舍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些同学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常常深夜点蜡烛看书、聊天、打电脑 游戏等。这些在不恰当时间的活动行为侵犯了舍友的权利,有时就成为寝室人际关系不和的导火线。

4、不合时宜的恋爱导致舍友感情疏远

在大学里谈恋爱本来是正常的但若不能很好地协调恋爱、学习与生活的关系,那么谈恋爱也很容易引起舍友关系的紧张,有些不自觉的同学总喜欢长时间地三更半夜躲在被窝里煲“电话粥”。在这种环境下,寝室人际关系激化在所难免。

5、过分亲密导致的狭隘“依赖型”人际交往矛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过于亲密的交往会占用别人与他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导致对交往的厌烦。在寝室生活中,有些同学独立性较差,过分依赖别人,学习、生活、业余消遣都要跟着别人。这种狭隘的“依赖型”人际交往,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久而久之,随着厌烦情绪的累积矛盾也会逐步产生。

6、小团体主义破坏寝室人际关系

部分寝室里有些同学过于争强好胜,功利心和虚荣心太强喜欢拉帮结派在寝室里结成小集体、孤立其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我行我素。这种状况长期下去也很容易导致寝室气氛压抑沉闷,从而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紧张。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篇15

调查时间:20_年9月10日-20_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__市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 查 人:电大北校区20_秋法学专科学员 周峰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归类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计策。我还通过直访大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里话,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

一、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对__各大院校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男女比列1:1。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里的总和。法制观点是高层次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现存的法律规范、法律活动和法律关系等现象的概括和总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决定着大学生,甚至是以后走入社会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当前,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就容易产生错误的法律判断意识、淡薄的法制观念。在这种错误意识和观念支配下的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无法预料。

(三)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任何法律都不在乎是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法律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主体的权利观念的强弱,权利意识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权利意识既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要求,也包括对他人权利的必然和必要性。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进行,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一些法律现象,在事关社会问题的解决尤其是身边的涉法问题时,他们能首先想到应该运用法律。但是,当他们自身遇到问题时,却因缺乏权利意识而极力回避,既缺乏对自己权利的维护,又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另一方面,在事关自己的利益时,比如说在评优评奖、入党、就业、担任干部等具体切身利益面前,却一马当先,采取尽可能的手段,逃规避法为自己谋利,有时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一方面,当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时,比如晚上熄灯后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不经允许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考试作弊等,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权利,甚至极力逃避,推卸责任,企望能法外开恩、法理容情,缺乏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的勇气。

(四)法律意识层面有待提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高低的主要依据。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法律水平的高低与法律意识成正比,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内容的不断丰富,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也应随之提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并不理想。高校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因而多数学生对基础课只有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大学生就不可能把法律基础课上好,就不会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同时,除了法学院校外,不少高校法律基础课课时过少,教师只能略教一些法律知识,大学生也只不过略懂一些法律概念和常识。由于当前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法律知识水平不高,因此,造成了他们一些错误的法律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错误的法律观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权与法不分、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当今中国,权大于法;二是违法与犯罪界限不清,把二者等同起来;三是道德与法的界限不清,把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规范,把道德情感当作法律准则,认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就是违法,淡薄的法制观念主要表现在: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手段类似保护自己。或者不相信法律,放弃法律武器。

(五)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在法律基础课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是头脑一热,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同学则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因此,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犯罪率高的客观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好,有些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有些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谩骂,甚至赶出家门。另外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的也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虽然学校有教给学生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却只局限与课本或书面上,未能真正教会学生运用法律,导致学生只会口头上的法律知识。

(三)、社会诱因的侵蚀。

近几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有很大的腐蚀作用,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另外,当前社会很多市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在这种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造成大学生对法律的不重视,导致有些大学生由于存在侥幸心里而走上的犯罪的道路。

三、 大学生犯罪率高的主观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有的大学生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加上他们有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

(二)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三)有的大学生虽然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受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影响,往往

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有很多。根据调查显示,有的大学生认为家庭对他们法律意识的影响较大。他们觉得父母是孩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护法,只有全体人民的法制意识加强了,才能实行依法治国,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强大。然而,目前我国一部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还比较低,未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些大学生虽然认识法律知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未能将其合理运用,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在法律层面上的一大弊病。

35 3616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