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精彩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一篇】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打工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大学生打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对于大学生打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我们有理由走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只要把握住自己,掌握好学习与打工的分寸,肯定能把大学这个人生阶段过得丰富多彩。
打工的途径或者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对自己积累人生经历有益,还能够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虽然在实践中我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占主体,而我对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在工地里,数字绝对不可以错。
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只需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可以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没有实际,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社会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地里出错是要负责任的,这关乎企业的利益存亡。总之,这个寒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又有意义,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收获,是对“有经验者优先”的感悟。
在我的实践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实践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
现今,在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去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寒期打工。寒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
在今后的学习中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二篇】
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先前担心学生混乱的场面成为多余的问题了,结果发现同学们学习、练习的兴趣盎然,减少了不少无效的劳动时间。由此可风,在教学时,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这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象;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安排练习时有趣。
[1][2][3]。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三篇】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下面是本站为分享的“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精彩10篇】”,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在中学每年的寒假或者暑假都是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的一个主要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让学生去接触这个社会,感受社会的气息,让他们体验除了学校生活外的全新生活。我们学生只有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才能够更多对当地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接受实践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后好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同时又使自身在奉献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增长自身的见识。
正值准高三时期,暑期社会实践时间并不是很多,学生更多的有去亲自而且自觉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充分的方面。在本次实践中,我班推出5名学生参与校积极分子评比,并报送了相关材料。
通过对本次学生的社会时间稿的批阅,以下从亮点和不足方面进行简单的总结。
本次社会时间的亮点:绝大部分学生摆脱了单纯的完成社会实践表格填写的文字工作上,而是真正的去感受这个暑假的实践活动。如:有学生写到,到村委会搞卫生,同时和在各自村里工作的村务工作者进行交流取经,在这个过程了有写同学请教了这些派遣到村里的公务员关于自己的高中学习情况及自己距离大学多遥远的问题;有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到企业里去打工,能吃苦耐劳,得到了企业的老板的肯定,同时也赚取了少许的生活费,为自己的高三生活作准备,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有些同学家里主要是农活,回家后便帮父母亲夏忙,在其总结报告中认为,利用暑假的农务劳动,锻炼了他的身体,让他体验到农活的坚辛,感受到父母亲每分钱的收获的辛苦;有同学到养老院去帮助打扫,这个充分展示出当代中学的乐于助人的一面,到养老院实践的同学,在谈论到自己的感受时候,利用了想象的手法回忆自己如果以后应该会怎么样的快乐过好每一天,以及现在如何让这些老人微笑;甚至有人作出了大胆的尝试,自己合作开起了烧烤店,以一个学生的诚实守信经营,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赚了少许的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诚信的可贵,同时屏弃了所谓的无商不奸的想法,这个过程他们体验到生意的挑战性及社会竞争的强度,也充分认识到学校生活的可贵和知识的宝贵,因此在他们回到学校后,在学习上各自树立了自己的目标,争取在新的高三学年中有所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案例,仍然有很多感人的社会实践事例值得肯定和评价。
本次社会实践的不足:首先,由于高三的课程要求,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较短,所收到的效果,比计划中的不好,学生普遍也感觉时间短难以在短时间让实践活动进入状态并达到最佳锻炼价值;其次,由于学校的安排社会时间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要求或者安排,因此社会实践的贯彻度仍然需要加强,同时也减少了对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第三,许多学生对社会实践没有一定的认识,或对社会实践进行及时的总结,等回到学校才要进行总结遗忘了感觉,因此写出来的。
社会实践报告。
质量不是很高,简单应付的学生仍然有一部分。第四,社会实践很重要的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的学生所参加的活动仍待改变,学生普遍没有把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以至缩小了社会时间的主要含义,没有把理论和实际进行应有的结合等等。
总之,我认为社会实践中引导我们学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克服困难,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等。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今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在体现出诸多意义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几年的实践摸索让我有了一些心得。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后,为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遇,为深化课堂所学的内容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案例。
1、利用周六、周日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学习乐趣,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品味成功,体验创新。
2、走向社会生活。学生利用假期通过“体验农活”、“巡游农园”、“走进敬老院”、车站、社区、企业等,既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更品味到了农民的艰辛。结合体验在就餐时的“节约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远不是墙上写几句节约标语,读读“锄禾”之类的古诗,而能达到的教育效果。“走进农家”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农家生活。从调查、观察、访谈中了解了农村生活的日新月异;在“包饺子、煮饺子、做面饼、蒸面饼”中体会了生活的乐趣;从搓稻草绳、剪窗花、以农家产品(青菜、萝卜、稻草绳等)为材料制作劳技作品等实践活动中领略了创造成功的喜悦。在陌生且非常态环境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和对社会、自然状态观察并思考的能力。“消防演练”则在模拟的非常态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救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二、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取向包含:体验性目标、行为目标、过程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等。这次“奏响青春的序曲”实践活动,学生学习自主,展现自我,体验性目标、行为目标、过程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等各方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1、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注重学生在活动时的领悟、感悟等体验的获得和经验的生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学生们干着大多从没经历的“活”:分菜集体就餐,从除草到烧火做饭,从搓稻草绳到剪窗花等等。学生们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到的东西真不少。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体验中获得了经验。
2、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自身行为的变化。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的自身行为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学会分享和合作。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但都以小组合作为前提,“体验农活”“走进农家”“读写家信”“消防演练”“集体生活”“走向青春”等无一不是合作完成。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体验、在合作中分享成果。让学生领会合作的必要,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读“家长来信”活动,学生感受到了父母的殷切期望;写“给家长的信”表达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为人准则,增强了学习的使命感。通过调查、体验、实践,学生懂得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增强了社会责任心。这份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以后内化的自觉学习行为夯实了基础。
3、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不仅仅注重或追求活动的结果,更注重和追求活动的过程。“体验农活”注重体验劳动过程;“走进农家”注重丰富农家生活的体验过程;“调查问卷”注重调查的交往过程等等。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都十分注重和追求活动过程本身,而不是活动的结果。活动的成效因人而异,没有也不规定必须达到什么统一结果。
4、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动态性的,注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展开过程中的变化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多种能力的生成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如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探索考察能力、自我展现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养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1)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在军号声中起床、熄灯;几百人就餐时有序进出,分组就餐,没有讲话声,没有剩余饭菜;烈日照耀下进行的“。
军训。
”,个个精神饱满;以及“感受黑夜”的拉练活动等,学生们都以军人的标准鞭策自己,锻炼了意志,展现了青少年的风采。
(2)养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走向自然、享受自然,在大自然中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无论是青菜萝卜制成的“孔雀开屏”,还是稻草编就的“秋之韵”;无论是创作的“窗花”,还是自创自演的文艺节目,无不养育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3)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自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引导着学生向往美好的人生,追求“生活中的人”的真谛。
三、给教师带来的思考。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不应该再把学习看成是一个通过强化措施被动地记忆各种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协作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
1、“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语)。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着眼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用实践去检验知识。生活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是一种无时不在发展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充分利用自然的、社会的一切因素,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走进农家”、“体验农活”“走进敬老院”等亲身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发展。教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前提。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目标导向、兴趣激发、情境创设、方法指导、解答疑难、行为矫正。教师的指导,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活动形式,力求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创性,促进个体主动和谐健康发展。
2、“我做了,我理解了”。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醒目的。
格言。
:“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实践,即做。参与是学生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机会或许太少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动手、动脑、实践、创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并从实践过程中获得体验,学生体验的过程也是个受教育的过程。活动过程中的学生是真实的,是丰富多彩的,关注过程,就是关注了每个学生。成功是一个好的结果,但失败更是实践过程获得的宝贵资源。
3、“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的发展”。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取知识,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体验创新,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发展。认识自我,追求学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我、批判自我、展示自我,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发展。在认识自我中,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完善自己的人格个性。实践反思,促进教师发展。教育从实践中走来,教育要走向实践。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同样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如何有效利用社会的、自然的教育资源;如何设计实践活动的过程;如何精心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何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积极养育;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等等,都应是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努力追求的。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不失时机地将学生实践的领域和方式从校内扩展到社会,从模拟性实践扩展到现实性实践,从模仿性实践扩展到创造性实践,从单一性实践扩展到综合性实践,学生的视野才能更加开阔,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才能更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才能更旺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快速地增长。特别是在当前实施新的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社会实践活动缓解学校在选修课、活动课方面师资暂时短缺的状况.确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就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说.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有待再作努力!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于20xx年,当时由秦计生老师负责指导,我们协助开展活动。秦计生老师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师生们的普遍认可。我们在这几年的课程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在摸索中前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些认识。并且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会,研讨会,我们深入的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涵义和重要意义。回顾这些年来的实践,我们是既有付出,也有收获。现将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作一个汇报,请多加指导,多提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时代的呼唤,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结晶。
在新时期教育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正是基于这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这一课程的设置,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重大转变的突破口,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回顾我们的工作,从经验中总结,从学习中提升。
这几年,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生活动,尤其是学生活动方面,我们是卓有成效的。从20xx年开始,我校团委每学期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推出了王红伟、赵丽萍、彭丽、张旭、施雪敏等一大批学生“演讲高手”;从20xx年郝娟美老师指导学生作出第一期。
手抄报。
以后逐年发展、不断向全校推广到现在的手抄报制作遍地开花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了校园文化环境;从每学期的开学典礼、表彰会议到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从学生劳动实践到广播体操比赛从推广普通话到法制、安全、德育教育讲座从清明节祭扫范子侠烈士墓到元旦联欢会从学校团委倡议学生节俭、节约到组织学生向汶川灾区同胞捐款我校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在学生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为我校争取了很多荣誉。从沙河市团委授予我校团委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到连年获得沙河市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从我校团委连年获得邢台市、沙河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到我校法制办公室获得沙河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也肯定了我校的学生活动开展的效果。
但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一般意义上的活动的区别。课程是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的,它有理性明确的教育目标,有和谐自然的活动设计,有标准明晰的发展性评价。那种孤立的活动、模糊的目标、随机的组织、即兴的评价不能算是课程范畴内的教学活动,其教育的效度也不会太高。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必定是面向全体学生,必定是全员参与和投入,不存在专门的“表演者”和专门的“观众”。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愈发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已达成初步意向,将拨专项资金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察与学习,以及在适当的时间邀请有关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在不断学习中,全面提升理论水平,进而更好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三实践活动课带来的变化。
1教师转变了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转变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学科特点(科学性、实验性),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
2、融洽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践活动课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性,在共同探讨问题、共同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合作精神,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了,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从而保证了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及相关自然科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3、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就要通过上网、阅读科普书籍、报刊,或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途径,以获取相关知识,并且亲身实践。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含着对旧知识应用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渴求探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展望未来,更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想法。
1让每一个领导都能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
在去年研讨会上,牛爱平教授讲到,在许多地方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不检查不要。受多种因素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很多学校只体现在课程表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许多学校领导只把它列入课余活动范畴,所以,在中考指挥棒的驱使下,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领导重视是开展好综合实践课的前提。
2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群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是我们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我们在改革、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非常有限的时空,让师生们又一起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普通老师、普通的学生,也成了学校课程的决策人。我们不断鼓励师生参与课程的决策,在这种自主的、个性化的研发过程中,能一改传统被动的角色特点,我们的教师也许没有学习过泰勒的经典课程理论,但他们清除地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哪些事情能让孩子们兴奋、惊奇或安静、沉浸?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共同成长,从而达到充分挖掘师生创新智慧的目的,形成师生课程权力与课程能力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师生们在充分享有课程的权力中,提高了课程建设能力。
3让每一个主题都适合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进入信息社会后,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发生越来越不确定的变化,学生的生活亦然。因此,反应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的活动主题不可能是固定的和可预期的,它需要应时代的变化、学生生活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变化、体现知识的变化。我们选择主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可以来源于自然,也可以来源于社会。如依据我校新生活教育行动研究项目,有阅读文化节、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运动文化节、英语文化节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去组织这些活动,能提高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自觉性、自动性;有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节日文化研究,如“春节文化研究”、“中秋节文化研究”、“圣诞节文化研究”等;有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发现问题,确立活动主题的,如“我爱我班”、“亲情母亲节”等;有从其他学科出发,重组、拓展学科知识,确定主题的,如“冲出地球,做客宇宙”“气象日,我们在行动!”“桥的世界”等。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学生的人格、情感、审美、行为等素质的发展纳入各个主题来设计和实施,每位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每一个孩子精心设计适合他个性发展的主题性课程,让每一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里展示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4让每一类课程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开发。
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保证。近几年在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已成了一股阻挡不住的巨大潮流。
网络世界,给了老师和学生源源不断的、交互的、优秀的教育资源,学生获得信息已不再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教室已成了“无墙”的世界。面对网络源源不尽的信息,教师的功能已体现在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上。
老师自己也是一种课程资源,甚至学生、家长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我们把各行各业的家长请到课堂里,给孩子们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让已毕业的学生再回母校讲自己小学生活中的难忘的回忆等等。让学生也能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探究者,老师则成为真正的引导者、促进者。
5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没有好的评价就没有好的课程,课程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标准。
由于先天等因素,学生之间本身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对同样的认知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要照顾到全面,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大一统的考试显然无力担负这一重任。取而代之的必将是一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新型评价方式。我们设计了伴随活动过程的即时性评价,如在“课程指导用书”上,请学生写下自己的活动感受,同伴、老师、家长的评述话语;有活动结束后的展示性评价,如学生展示自己的“课程指导用书”,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的书”“我的小报”“我的模型”等。不难发现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的三大优越性:一是体现了转变目标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减竞争欲望的前提下都有成功的机会。二是体现了转变目标的具体性,由易到难的梯度,使学生一开始就获得较多的成功。三是体现了转变目标的经常性。经常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使每一个学生至始至终处于成功的兴奋之中。这样的评价方式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给儿童创造广阔的,令生命自由生长的空间。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我坚信,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腾出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往前走;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自己去锻炼;创造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把握;设立一个冲突,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成为引领学生踏上精彩人生的重要驿站。
以上是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点滴体会,很多地方还不够成熟,为了推动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四篇】
现代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总是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呢?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的。
一、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仍然不能以纯抽象的概念来进行思考。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儿童认识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要解决数学学科性质与小学生思维水平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包括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电化教学等,要尽量让学生眼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并在活动中,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逐步培养数学思维。
二、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的广泛性。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注意问题尽量从实际提出,概念从实际引入。如认识自然数时,从数物体开始教学;认识“小数”时,以商品标价引入;认识“圆”时,可以提出“车轮为什么必须是圆的?”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初步应用,以便学以致用。如认识“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特性”时,介绍三角架和铁拉门的作用,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了解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特性;认识“元、角、分”时,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认识“百分数”时,解答商品经济中有利息折扣的实际问题。
总之,把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在孩子的眼里,数学便成了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了,从而可以有力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1][2]。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五篇】
目的: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盛大和隆重的节日,对于商家来说,更是销售的旺季。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只有通过一系列优惠、让利的促销手段,让顾客真切感受到实惠,才能赢得市场,提升人气,提高销量。
活动宣传及布置:
1、对各分店的新年气氛进行统一布置,由企划总部设计组到各分店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策划,达到统一效果,并设计出布置效果图,上呈领导审核。
2、各分店所有布置的物料由企划总部进行统筹,统一申请购买。
3、各店制作春节吊旗进行布置。
4、卖场服务台进行活动内容的广播宣传。
5、各店大门口展板进行活动内容宣传。
6、各店服务台播放新年喜庆音乐。
7、__店广场舞台进行活动内容宣传。
8、上市的年货做电视广告宣传。
9、快讯dm海报宣传__期:海报数量:__份。
活动一。
活动主题:现金大奖等你抽。
活动时间:20__年1月17日——1月22日(6天)。
活动地点:__商场各分店。
活动内容:活动期间,凡在__商场各分店超市区一次性购物满68元,凭小票即可参加“迎新年,抓利是”抽奖活动;奖项设置为100元、50元、10元、5元、2元不等,百分百中奖!每日名额有限,抽完即止!单张小票限抽三个。
注:__南、__、__每天至少要抽出3个100元、5个50元和10个10元;小店可按本店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活动二。
活动主题:迎新年,送利是。
活动时间:20__年12月25日—20__年1月22日(29天)活动地点:__商场各分店活动内容:活动期间,凡在__商场各分店超市区一次性购物满58元送茶园利是封一包,购物满108元送茶园利是封2包;小票不可累计,限当天有效,单张小票限送三包。
活动三。
活动主题:财神送福,“金币”任您夹。
活动时间:20__年1月23日——1月25日(3天)。
活动地点:__。
游戏规则:顾客在我商场一次性买满38以上凭小票到活动现场即可参加夹金币,游戏过程中顾客必须使用我商场提供的道具,从一个聚宝盆夹到另外一个聚宝盆,在规定的时间内夹到的硬币全部送给您!如有违规操作将全部重来;操作方法:财务部负责兑换一批5毛的硬币供活动使用,企划总部统一购买财神服装四套,派发到各店,门店在活动期间安排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士穿上财神服与顾客一起玩夹金币游戏,每日活动时间安排为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点,各店每天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开展活动,使其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此活动不仅可以很好的与顾客互动,且象征着在新的一年带来吉利。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六篇】
入学时素质类似的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会有很大差距。
那么大学生实习、社团活动、职业指导课程等在校经历对其就业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弄清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规划校园生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准备,促使大学生在校经历成为其成功就业的助推器;同时,也会对高等教育起到一定导向作用,增加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功效,从而可以为大学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实习。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为积极有效地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教育部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有一条是“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
此项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实习的目的从专业实践转向了就业导向。
那么实习对于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工作适应效果。
大学毕业生第一次走出象牙塔,接受社会熔炉的考验,现实冲击感尤其强烈,而实习作为一个大学生工作适应的重要预期社会化阶段,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及适应从“学生”到“雇员”角色的转变,可以帮助大学生降低初入社会的“现实冲击”,接受预期与现实的差距,减少心理矛盾和痛苦,从而更快适|应正式工作。
a同学的例子。
a女同学去年参加了一家企业的暑期实习,由于天气比较热,经常牛仔裙装上班,由于直接上级出差在外地,经常以邮件的方式保持联系,最初a同学没有注意沟通风格,仍然沿用校园里的活泼语言风格,遇到不会处理的问题,直接以邮件方式询问领导,结果上级出差回来与a同学进行一次深刻谈话,首先批评了她的着装,员工的形象代表企业的形象,实习单位是一家文化相对保守的公司,着装上要正式。
其次是语言风格和邮件内容,企业是严肃的工作场所,虽然是暑期实习,也要以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语言要正式、准确,而不是“校园风”。
最后,在遇到不会的问题后,要自己全面思考,拟定几个选择方案,上级想做的是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公司环境下的上级扮演的不是教书育人的角色。
a同学接受了上级的建议,认真改正,获得很大进步,并于今年的求职中以职业化的形象和素质取胜,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职业发展效果。
很多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的特长、技能和兴趣,对自己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实践经验不足,对社会和职业相关信息所知甚少,对于本专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并不是很了解,缺乏从事职业活动的亲身体验。
实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职业概念,明确职业能力、兴趣和工作价值观,并且可以获得与工作相关的技能。
当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别的领域,可以及时转换,为择业提前做准备,避免职业生涯走弯路。
b同学的例子。
b同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工作也是人力资源领域,实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难激发自己的潜力。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常规,本身的工作绩效不好衡量,长时间的工作结果没有明确的反馈,使得b同学慢慢失去了实习的兴趣。
他觉得自己比较适合有挑战性的销售类工作,于是跟主管软磨硬泡,最后终于如愿调到市场部,成为一名市场专员。
他自学了相关课程,并且在实战中,还总结出成为一名出色的销售人员的方法,比如在给客户打第一个电话或登门拜访前,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尽可能多地了解大客户的各种信息,全面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经过实习的锻炼,b更加确定了自已兴趣点,在求职中,定位相应岗位,并向招聘者展示自己的优势,获得很多优秀公司的青睐,在金融危机就业形势下依然获得多个就业机会。
提升就业力效果。
实习吸引大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使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与没有实习经历的学生相比,参加过实习的大学生更能把握得到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工作机会。
一项csu大学商科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与没有实习经历的学生相比,得到面试的机会是5:35,得到offer的机会是43%:28%,初始工资比是34000美元:28800美元。
对企业来说,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能够更快地融人工作氛围,更快进入角色,所以实习经历是企业所看重的。
另外,实习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从而获取更多工作机会的信息。
从上面的三方面分析中可见,实习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非常有帮助,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有很多现实的困难限制了实习作用的发挥。
据《海峡导报》对100名在厦门实习的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1%的学生对目前的实习状况并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究其原因,大致分三类:一是实习时间太短,没有充分锻炼;二是好像打杂的,做些琐碎的事,没有接触到实际工作;三是实习生太多,老师没有耐心带自己。
这些方面是实习过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之处。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首先,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利用学校品牌招保知名企业,组建实习基地,同时在时间上予以保证。
比如中山大学的“三学期”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四学期制”,即在两个长学期中嵌入两个短学期用于实习实践,学生可在短学期中选择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修得学分。
其次,企业应该把提供实习机会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优秀企业形象的表现。
对于企业而言,培养一个没有经验的实习生需要投入很大精力,但是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以及雇主品牌的建设。
比如宝洁公司每年都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大量的实习生,不仅树立了行业中“大牌”形象,而且连续三年,在“中国大学生理想雇主排行榜”中位列前三。
最后,作为实习主体的大学生要把握好实习机会,正确看待实习的短期性、工作的琐碎性,从小事做起,把细节做到位,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为就业打好基础。
就业信息获取和求职技能的准备。
就业信息的获取和求职技能的准备包括很多方面内容,比如:参加职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接受职业辅导、与师兄师姐关于职业问题进行交流、提前一年参加面试、关注招聘信息等以获得相应的就业支持。
这些经历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作用,可以结合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存在几个误区来讲。
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存在以下几个不足:首先大学生就业准备时间过晚,大一大二的'大学生摆脱了高中“三点一线”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相对自由的空间使其暂时放松了对就业严峻形势的警惕。
一项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就业意识开始于大学三年级,36%的学生开始于大学一、二年级,大约11%的学生没有就业意识。
就业意识的产生过晚,使其大学生活没有以就业为导向,而等求职时就会措手不及,不能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其次,大学生对求职的技能准备普遍不足,简历内容不能展示自己的亮点,面试技巧不过关,不能把握机会,错失了良机。
最后,很多大学生没有做好求职心理准备,求职抗逆能力比较差,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过程充斥冲突和障碍,当自身愿望得不到满足或挫折太多太频繁时,就会产生心理失衡。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高校要通过完善的职业指导模式,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信息和求职技能的准备。
从学校角度来看,首先要在职业指导方面提供帮助。
很多高校不仅开设了职业指导相关课程,而且把课程从“选修”设定为“必修”。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建立了职业教研室,邀请职业领域专家或者商界精英,帮助大学生了解达到职业目标所需要的技能、为自己提前设置合适的职业目标,并且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及时树立求职意识。
除了职业课程,学校还应该提供一些咨询和职业辅导,为对求职有心理压力或职业决策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比如清华大学的“职业辅导月活动”,采用独特的工作坊形式、几十多场大型的讲座,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但是目前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有需要改进之处。
比如,职业课程没有做到专业的针对性,内容比较“学院派”,实用不足,教师缺乏实战经验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美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制度。
美国高校从20世纪70年代就强调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如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一套制度。
其职业指导教育贯穿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并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大学生入学第一年一般不选择专业,而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然后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状况和不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了解;大学第二年帮助大学生确定选择的专业和以后从事的职业范围,制定详细的职业计划;大学第三年鼓励学生收集劳动力市场信息,并且安排学生提前参加招聘会,并在政策上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大学第四年开设面试技巧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除了规范的制度安排,美国的高校还设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辅以图书资料室和咨询室等,而职业咨询教师有严格的资格要求,一般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辅修双学位。
辅修双学位迎合了社会对人才知识多元化的要求,它承认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有选择地、较广泛地选择听课范围,优秀学生可攻读另一专业的学分,获得第二学位,从而使学生具有交叉复合知识结构,就业时获得较多的机会,在必要时也能相对便利地完成专业转型。
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辅修双学位也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绩效指示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前的大学生的表现,除了智力的许多因素,还包括动机,机会,兴趣和持续性等。
辅修双学位的大学生一般具有踏实、认真、坚持的特质,这是雇主需求的理想员工。
所以辅修第二学位的在校经历一般会增加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
“辅修了双学位对找工作很有帮助,会比别的同学得到更多面试机会,在应聘者水平相当的时候尤其关键。
”c同学是北京大学某小语种专业本科毕业生,由于所学小语种就业面比较窄,就辅修了双学位。
但是在双学位制度管理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双学位是学位管理中的“黑户”,国家只在198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提出:“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
但是具体双学位如何实施、如何考核,政府并没有配套的政策引导和管理规范。
这就使得各个高校在双学位教育中做法不同,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统一标准。
其次,高校双学位专业设置比较有限,一般是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广告、国际贸易、房地产等热门专业,很多专业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并且没有为学生提供选择专业方面的指导,出现选择专业随大流的现象。
由于双学位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时间,如果没有和学生的兴趣点很好的契合,学生很难坚持修完课程,很多学生就会中途退出。
很多学生反应双学位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显示了高校对于双学位的重视不够,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
社团活动。
很多参加过社团活动尤其是担任过社团负责人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常会脱颖而出。
社团活动主要可以在两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首先,参加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社会化。
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90后的新生代,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索取意识比较强,习惯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缺乏妥协、协调能力,不喜欢与人合作。
社团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团队活动为成员锻炼抗逆能力和团队精神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大学生以良好心态面对求职面试中的挫折,另一方面可以在面试中展示良好的协作素质,赢得更多的机会。
其次,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技能的准备,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可以提高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参加过社团的人跟没参加过社团的人相比,在求职面试中能够表现得更有亲和力,谈吐更得体,而获得企业的青睐。
而且社团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平台,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尤其是可以接触各个专业的优秀学生,提早树立榜样,为就业早做准备。
我国高校社团在运行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高校普遍对社团重视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支持力度不到位、社团内部运作不规范、社团活动质量不高等等。
相比而言,美国高校社团管理有着一套规范化的制度,有充裕的经费支持,有相应的职能部门的严格管理。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其经验,给予政策支持、人员支持、经费支持和设施支持等,以更好发挥社团在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
总的来说,大学四年是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除了上文提到的四点主要经历,还有很多方面会影响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比如获得的学分、兼职情况等等。
高校要对这些活动加以正确引导,实现在校大学生在校经历与成功就业。
大学生由校园到社会的顺利转变,实现其成功就业。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七篇】
摘要:自“信息技术”新教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笔者,那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消极的或不受控制的参加课堂活动,这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更糟糕的是学生无心向学使得教学质量大幅下降。本文从该问题的产生原因、纠正该问题的必要性及该采取那些措施做了一较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键字:信息技术主动参与原因剖析背景分析途径探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作为心理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
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首先从培养兴趣开始。
如:在《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这一节的开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配套光盘中的作品或者自己分享的“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精彩10篇】”,并辅以声情并茂的解说词。这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情不自禁想亲自动手制作,这就促使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在课堂上,适时地穿插一些与编程有关的趣闻逸事,并且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进一步诱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形式,把枯燥的技术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讲解程序的编制时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找一些简单小游戏的源代码,让学生自己试着做一些修改,并让他们试试修改后的效果。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他们对游戏程序的运行过程有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编程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高。
其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因素。它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使他们爱所学的知识,更爱教这门学科的教师,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第三,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截然分开成绩与兴趣是不可取的。由于兴趣进而取得了好成绩,会强化学习兴趣,使兴趣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反过来,如果常常能取得好成绩,也会促进兴趣的产生。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特别是掌握技能比较差的同学时常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每一节课我们都对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在巡视辅导中,重点辅导、帮助那些程度较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被评选上。连续一个月被评上优秀作品的同学,由教师发给电子奖状,一学期结束,获得一定数量多电子奖状,由教师向家长发送电子贺卡,以示祝贺。这些形式给每个学生都带来了希望,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兴趣越来越浓,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好。
二、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
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还要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使参与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参与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的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
如:在学生动手设编制程序前,要将一些基本的语句及编程的基本知识教给他们,然后再去尝试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而到了具体的算法设计阶段,就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思考如何设计等问题了。教师的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
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思考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乐于思考,这样在学习中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不经过独立思考是不行的;而问题提的好,这恰恰体现了思考的深度。
(二)参与实践。
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堂更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会学”到“会用”,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质”的转变。
在学习程序编制的过程中,学生从开始对编程知识一无所知,到认识编程的基本思想,了解编程的基本语句,从而去设计一些简单的程序,完成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体现了这一转变过程,在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以后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三)参与讨论和创新。
“当我们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就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造成一种集体工作的气氛。”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至理名言给我们这样的启迪: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方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在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告诉学生“你要创新”,而应进行适时的引导。在学生进行算法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演示学生作品的形式,暗示一下。如:有的学生虽然设计出了算法,但是却仅仅是教师所讲示例的一个翻版,那么这时候教师可以请其他学生说一说:他们设计的与你们设计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提示一下:他设计的很有新意,你能不能设计更有新意的呢?学生通过讨论就会想到可不可以不根据教师的设计思路而通过自己的思考将这问题解决得更有新意呢?要相信,学生创新的潜力是惊人的。当教师帮助学生找到了创新的契机,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会蓬勃而出,创新行为就会迅速体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相互之间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将进一步提高。
(四)参与展示。
学生在完成了设计之后,最得意的莫过于向他人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时,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看,教育学生,不论你的作品是不是很好,大家对你的作品的意见或建议,会使你的作品更加完美。
(五)参与评价。
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要参与评价,学生更要参与评价,不仅要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评价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和他人形成客观的认识,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这一教学宗旨。
总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努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使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成为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王盛松,《漫谈“自主”》,《江苏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2.赵艳辉,《发动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习主人》,《小学计算机教育》2004年第二期.
3.靖国平,《修炼减负内功:由教师主宰到学生主动》,《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八篇】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总是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呢?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的。一、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仍然不能以纯抽象的概念来进行思考。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儿童认识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要解决数学学科性质与小学生思维水平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包括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电化教学等,要尽量让学生眼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并在活动中,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逐步培养数学思维。二、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的广泛性。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注意问题尽量从实际提出,概念从实际引入。如认识自然数时,从数物体开始教学;认识“小数”时,以商品标价引入;认识“圆”时,可以提出“车轮为什么必须是圆的?”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初步应用,以便学以致用。如认识“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特性”时,介绍三角架和铁拉门的作用,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了解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特性;认识“元、角、分”时,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认识“百分数”时,解答商品经济中有利息折扣的实际问题。总之,把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在孩子的眼里,数学便成了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了,从而可以有力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三、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采取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以外,还可以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发学习动机。如认识“年、月、日”时,给学生讲故事,提问题,“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可是,小明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还可以在知识的转折处立障设疑,“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等等。这一切,自始自终地不断地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四、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归根结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内部活动,是学生主体将外部知识向内部转化的。在此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活动是认识发展的基础,第二点,儿童认知结构的作用。一是凭借已有的认知结构掌握新知识。为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适应儿童认知结构的特点,为儿童筑起一道“认知桥梁”,增强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展现建构的过程,做到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所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凡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味成功的愉快。五、把缺乏情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赋予情感色彩,达到知情融合。在教学中,首先数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简练、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必要时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幽默。如认识“10”以内数时,教给学生“1像电杆,2像鸭,3像耳朵……”;区别“长度、面积、体积”时,“长度表示一条线儿,面积表示一平面儿,体积表示一个块儿”等,其次还要加上体态语言。总之,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愉悦但又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学好数学。六、把班级授课与小组合作学习、个别指导相结合,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以班级授课为主,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为辅。分组合作时要注意:根据学习水平、智力、性别、性格的差别进行异质分组,以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强调竞争,也要强调同伴间的合作;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让每个学生都真正获得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体味到成功的愉悦。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九篇】
青年朋友们:
农历猴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20xx年新年如约而至,我市春运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也即将启动。为努力构建和谐春运,弘扬青年志愿服务精神,更好地发挥青年志愿者在春运中的积极作用,团市委、xx铁路局xx站团委、市交通运输局团委、xx机场团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在近期联合开展以春暖同行为主题的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春运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1、在xx高校大学生(以市内高校在校学生且家居市区或寒假留校大学生为主)。
2、考虑交通问题,本次招募以xxx四个城区人员为主。
3、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奉献精神,热心公益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身体健康,吃苦耐劳。
5、年龄在25岁以下。
6、春运期间(春节前:1月24日-2月6日、春节后:2月10日-2月下旬)有志愿服务时间。
7、有志愿服务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138人。
春运期间,在xx火车站、xx高铁站、xxxx机场、xx汽车客运西站主要围绕旅客服务和应急突击两方面展开。其中旅客服务包括实名制验票、购票指导、出行咨询、候车(机)乘降引导、重点旅客服务等便民利民活动;应急突击指在突发紧急情况下提供志愿应急服务。
学生参与的教育咨询活动【第十篇】
市直机关全体xxx员:
我们是市“xx党员志愿服务队”。党的以来,xxx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响应党的号召的具体行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在建党94周年之际,我们谨向市直机关全体xxx员发起如下倡议:
一、认真学习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坚决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自觉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提高,切实转变作风,在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提升党性修养、提高服务能力。
二、牢记党的宗旨和入党誓词,增强群众观念,端正群众态度,增进群众感情,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认认真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全体党员要积极参与到各类志愿活动中来,要站在改革、稳定、发展的前沿,带头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带头克己奉公,勤政为民,带头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带头开拓进取,争创佳绩,时刻保持xxx员的政治本色,在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奉献他人,提升自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实践中践行“三严三实”,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创建服务品牌,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树立并展示机关xxx员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
市直机关全体xxx员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高举志愿者服务队旗帜,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履行党员承诺,用实际行动投身志愿活动,使志愿服务成为日常行为和自觉行动,自觉用爱心撒播阳光,用平凡诠释高尚,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实现价值,共建铜陵美好的明天!
xx党员志愿服务队。
20xx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