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热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热选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第一篇】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使环保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网友搜集分享的“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热选8篇】”,供大家阅读查看。

第一步,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生态环境。义乌市把环境污染整治作为改善民生福祉,打造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按照城乡一体化整治的思路,大力开展空气、水环境污染、固体废物等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切实加强义乌江流域、城市、农村、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强化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全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xx年,义乌市地表水4类水占%,城区空气环境api指数优良天数318天,20xx年,1-5月,aqi指数达到优良以上的天数%。生活垃圾全部进行焚烧发电或填埋处理,处理率100%,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虽然目前义乌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距离彻底好转仍有很大差距。一是义乌江水质不稳定,小溪流污染严重。义乌市现有人口已经超过200万,污水排放总量中73%来自生活污水,地表水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其中80%来自生活污水。义乌江水质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和上游来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反弹,20xx年,义乌江出境断面水质3类水质达42%,4类水质24%,20xx年前4个月,交接断面水质全部为不合格。义乌市19条小溪流30个断面中,劣5类水体20xx年占%,20xx年占%,20xx年占%。彻底改善义乌市水环境质量必须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上下游共同努力,即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二是大气污染治理困难。近年来,义乌市灰霾天气逐年增加(20xx年为84天,20xx年124天),首要大气污染物为,属于由机动车尾气、扬尘、烟尘、工业废气等因素引起的复合型污染,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目前义乌市汽车总量已经超过30万辆,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既需要集中力量突击整治,更需要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根本问题入手,要想取得长期巩固的治理成效十分困难。三是基础设施仍然不足。目前,义乌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200多吨,没有进行分类回收,以简单的填埋和焚烧方式处理。全市工业固废产生量为万吨,64%为污泥和炉渣,危险废物占%,还未建立工业污泥和危险固废处置场所。随着9个污水处理厂的的运行,污泥产生量将进一步增加,解决污泥无害化处置问题迫在眉睫。

生态经济。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保护优先理念,宁可经济发展慢一点,也不上污染企业,十年来,义乌市未增加一个工业污染项目。根据义乌的资源、环境状况,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市场为核心,大力发展小商品制造业,推动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推动由规模扩张向研发、设计、营销要效益转变,鼓励物流、金融、电子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同时,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倒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连续开展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对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实行生态化改造,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畜牧养殖业实行生态化改造和萎缩化管理,不断优化产业质量和产业结构。

尽管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占主导地位,但就义乌的经济发展来说,二产的地位也不容忽视。然而在义乌的三万多家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为低、小、散企业,另外还有众多未经审批、技术含量底、污染大的花片、塑料粒子、亚克力等家庭作坊式企业隐藏在城乡,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义乌的经济发展仍属以量扩张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还没有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落后生产力也在不断扩张;循环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产业间关联性差,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调高、调优、调轻、调新、调绿产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体制机制。生态文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必须由全社会共同参与,义乌市正在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行动体系。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各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生态办)设在环保部门,承担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考核落实等日常事务,赋予了环保部门指导、协调和督促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在考核体系上,对生态环保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优先列入政府重点工程,把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实绩和领导干部任用与奖惩的重要依据。在载体设计上,开展了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从生态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绿色细胞创建等3个层面加以深入推进,促进生态环保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同时让广大公众得以参与、获得实惠。

但是,目前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没有长远规划,现阶段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次在工作格局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大工作格局尚未形成,部门之间缺少联动,未能形成合力。部分企业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违法排污现象仍时有发生。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不高。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从部门走向社会、从政府走向民间。其次,在制度框架建设上,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奖惩机制力度不够,生态考核所占比重太低,生态功能区划执行不到位、违法成本低等情况现实存在。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的创建,加大探索力度,抓紧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良好的生态产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极大改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美丽义乌。到2017年,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大责任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大格局,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形成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约束得到缓解,美丽义乌的架构初步形成。

生态文化不断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试点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全面开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基础设施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减排任务。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得到综合整治,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空气优良率达到90%以上。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全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0平方米。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全面完成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指标。清洁生产普遍推广,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2%。

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综合决策执行机制、环境保护监管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成果上具有多样性。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积极推进,不搞指标摊派;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试点引路,不一哄而上。

高起点规划,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有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严格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按照义乌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严格环境准入,实施区域环境分区管理。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全面落实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制度,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布局的环境监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深化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既要注重末端治理,又要强调源头预防,既不欠新帐,又要多还老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一是健全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强化结构减排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生产效率有效提升,细化工程减排促进主要污染物有效削减,实化管理减排促进环境改善效果得到保障。二是加强产业引导力度。坚持兴商建市的总基调不变,做强做大商贸业、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鼓励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大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把落后产能淘汰作为新建项目审批的前提条件。三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针对重点行业制定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等循环经济试点。四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生态旅游建设,引导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清洁空气行动,重点从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向社会发布监测数据,切实维护公众环境质量知情权。二是深化水环境整治。加快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程。开展小溪流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监管,确保发挥效用。全面排查整治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低、小、散等环境违法企业,开展印染、电镀行业整治提升,建设印染、电镀专业园区,淘汰落后产能,实行集中监管,污染集中治理。三加强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垃圾分类回收、工业污泥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防止二次污染。四是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把四边三化行动作为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义乌的重要抓手,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村、绿色村庄等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环境责任追究制,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年度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二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健全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和非法排污有奖举报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绿色创建奖励补助机制,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饮用水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

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环保工作能力、应对突发事故能力的体会和建议。

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使环保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城市规划中和各类专项规划中,要参照生态功能区化的范围,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例如工业区和居民区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尽量避免功能区混杂的情况发生,工业区内要有比较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等等。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生态性缺一不可,要留下生态修复的空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

必须建立联动机制。目前,环境污染治理的范畴已经从传统的水、气、声、渣污染治理拓展到辐射、光等新领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涉及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监管等各个方面,涉及到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各项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力,才能有效解决区域性、结构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东阳整治,必须由金华、东阳、义乌三地政府联动,违法排污企业的关停取缔、应急事故的处置需要政府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

必须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综合职能。环保部门是保护环境的主力军,但绝不能孤军作战。新形势下,环保部门已经不是单纯的专业职能部门,而是参与政府决策的核心部门、综合性部门。地方政府要树立政府对环境保护负第一责任的意识,不但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监管、监测、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职能,更要发挥环保部门在规划、考核、监督、统筹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职能,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必须加强环保基层力量和应急力量建设。当前我们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信访纠纷不断增加、环境突发事件增多等诸多难题。个别企业心存侥幸,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大量污染严重、未经审批的低、小、散企业隐藏在广大农村,监管十分困难,由此引起的环境信访不断增加;由于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突发事件日益增多。面对这些问题,环保部门压力大、责任大,必须改变环保部门的先天不足,基层力量薄弱的现状,建立环保基层站所,建立政府、部门、企业三个层面的应急体系和专业应急队伍,在人员、编制、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例如,义乌市环保局机关编制仅13人,由于编制不足,混岗情况严重,进一步削弱了一线基层执法力量。近年来,义乌市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环保力量建设,20xx年给环境监察大队增加了12个参照公务员编制,20xx年批准成立了环保所并在13个镇街设立环保分所,增加了8名事业编制,基本实现了环保重心下移。

根据州政协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州政协组成以依甩副主席为组长,州政协文史委、民宗委、科教文卫体委及部分政协委员为成员的调研组,于20xx年12月17日20日,深入到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就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在州、县(市)党委、政府、政协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查看了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召村民小组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示馆,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杭混村民小组文化活动室,勐腊县勐捧镇勐捧村委会曼秀村民小组农村书屋、活动室,勐哈村委会曼勒村民小组传统手工织锦技艺、展示馆,景洪市基诺民族博物馆和告庄西双景等文化项目建设情况,听取三县(市)政府关于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情况汇报,并举行座谈,对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年1月,州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名州的实施意见》后,各级党委、政府相应出台《分工方案》或《实施办法》,成立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名州目标责任书,强化组织,明确责任,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建设管理队伍,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加快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步伐,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设立了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从调研的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整合资金、多渠道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实际投入已大大超出了各级党委、政府确定的财政预算。如:勐海县实际投入资金1691万元,勐腊县1372万元,景洪市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项就实际完成投资亿元。

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州民族体育场改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块篮球场建设,勐腊县文化馆、勐海县城区休闲娱乐健身广场、勐海英茂公园竣工投入使用,乡镇(街道办、农场)完成18个综合文化站(室)、19个文体活动广场建设任务,各自然村(社区、居民小组),完成了303个综合文化室、527个文体活动场地、503个宣传栏、2906支文艺队、603支篮球队的建设和组建任务等文化建设项目,全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州级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县市图书馆、文化馆为支撑,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点的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全州文化馆(站)、图书馆和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20xx年,共接待国内外人员39万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通过业务培训、组织展览、群文辅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重大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体育赛事规格的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全州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完成了文化主体改革整合重组任务,县市成立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乡镇成立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组建西双版纳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大队;完成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免费开放。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州民族歌舞团更名为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县市更名为民族文化工作队。完成西双版纳人民广播电台、西双版纳电视台的机构改革,实现了合并后一块牌子、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个统一呼号、资源共享的广播电视一体化。

xx年,全州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广播影视、信息网络、文艺演出和休闲娱乐业为特色,多种结构并存、产业特点相对明显、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有新成效、广电网络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闯出新路子、民族文化产品化有新亮点、文化演艺产业有声有色,全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大量细致地工作,傣族园被省文化厅授予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传承人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建立了傣族章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基诺族大鼓舞、布朗族弹唱等18个传习所,开通了全国首家傣文网站和建立了网络民族文化传习馆,广播电视节目凸显民族特色和本土化,民族文化传承体系逐步建立。

积极创作文艺精品,创作完成了《西双版纳文化丛书》《溅血的王冠》《刻在树叶上的歌》《张克扎都诗选》《我和西双版纳》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出版发行傣族英雄史诗《乌莎巴罗》和《汉傣词典》。大型傣族舞剧《水、水、水》被选送参加十八大献礼节目,大型歌舞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在第十四届滇中南民族艺术节上获白鹇金奖,荣获第三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在云南新闻奖、云南省广播电视奖等奖项的评选工作中荣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的作品105件,民族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一年来,通过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文化惠民、文化产业竞争力及文化传播力显著提升,农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虽然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我州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投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社会资本还未完全进入文化建设领域,使我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全州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我州经营管理、文化营销和文体人才匮乏,基层文化专业性人才缺乏,乡(镇)文化站人员缺乏能编会演的文艺人才,文化人才有待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引进。村文化指导员和小组辅导员都是兼职人员,无任何待遇补助,难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稳定基层文化管理人员。

县市区尚未制定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体产业底数不清,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

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宣传发动力度不够。

要在全社会基层农村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内涵,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州,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在文化发展方面潜力巨大,建设民族文化名州众望所归,也顺应中央和云南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大方向、大趋势。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制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步伐。

各级财政在确保每年足额经费投入的同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同时,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自筹资金、投资投劳等方式,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中来。

结合我州文化资源、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各产业发展门类和区域发展重点,紧紧围绕西双版纳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西双版纳这一最大品牌,靠前站位,打造亮点,宣传和促销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这一中心,结合各地实际,努力打造一市(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文化精品,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度,进一步彰显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贝叶文化、普洱茶文化等魅力,让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让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最终形成突出特点,打造亮点,抓住卖点,形成经济增长点的文化发展格局。

西双版纳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在于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名州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核心和关键。全力开掘这些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文化名州必须有一大批文化名品文化精品作为基础和支撑;没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名品文化精品作为基础和支撑,文化名州就立不起来,名不起来。在建设民族文化名州进程中,应该从宏观上作出规划,着力扶植、打造、培育一批文化名品和文化精品,这些名品精品应该涵盖文学、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影视、戏剧、章哈演唱等多种文化门类,使其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超常规的思维和举措,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加快文化名家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力度,造就一批文化领军人物和文化艺术人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培养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定向培养代表我州本土艺术和有发展潜力的本土人才,造就如:刀美兰、杨丽萍、康朗甩等一批德艺双馨、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和乡土文化名人。同时,把文化指导员和辅导员的待遇问题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享受八大员的同等待遇,调动基层文化管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以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力契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广播、电视、滚动阅报栏、各种节庆日、文化三下乡大家乐、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及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各族干部群众投身文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使文化名州、文化强州、文化兴州、文化亮州成为发展和繁荣西双版纳民族文化的宣传营销战略,倾力打造西双版纳这张富有魅力又响亮的名片,让美丽西双版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第二篇】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本问卷主要了解您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有认识,评价与参与情况。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问卷,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

您的性别*。

a、女。

b、男。

2.

用一句话说出您对生态文明新农村的想象。*。

3.

您从小居住在?*。

a、农村。

b、城镇。

c、都有过。

4.

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a、有必要。

b、没必要。

c、视每一个村庄的情况而定。

5.

a、是。

b、不是。

c、没什么太多联系。

d、视具体情况而定。

6.

您丢垃圾时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吗?*。

a、总是。

b、偶尔会。

c、从没有。

7.

您觉得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多选题]。

a、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b、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

c、环境更好,幸福感增强。

d、没什么太大影响。

8.

b、农村文化元素如古建筑等等。

c、精神文化元素。

d、其他。

9.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c、清洁能源使用率偏低。

d、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的排放不合理。

e、环保的认知度。

f、其他。

10.

为了更好,更快的建设新农村,缩短与城市的差距,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第三篇】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热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因此,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为深入了解**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在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先后深入**市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向主体班学员和部分干部群众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政府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长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的观点开始为多数人所接受。

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推出了包括规划优化工程、绿洲建设工程、环境净化工程、污染减排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河道治理工程、能力建设工程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这些工程明确规定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节能减排、森林覆盖率、水质、噪音等生态指标,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以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规模全面展开。

相关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以及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法治先进城市,以及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生态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河洛风光带工程等综合治理活动不断推进,全民植树全面启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扎实推进。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资源合理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市以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城郊森林、村镇绿化等为主要载体,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2008年至今已累计完成造林28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1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42%提高到46%以上,9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10个县(区)被授予“河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初步形成了重点生态工程为骨架,绿色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带为网络,城乡绿化一体化为依托的林业生态新格局。如今的河洛大地,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在肯定**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可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反差”。

调查结果显示,“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许多矿山是先开发后规划设计,开发程序倒置,加之企业普遍存在着只开发、不恢复,重开发、轻维护现象,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湿地资源利用过度,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与利用等现象也屡禁不止。

由于对资源保护的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同时,林业生产上“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突出。一些问题,像那种“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年年栽树,年年在同一个地方栽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市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

严禁非法开采,取缔在风景旅游规划区内的采矿点,严禁在铁路、重要公路、堤坝两侧近距离开采,对采富弃贫、乱挖滥采、无证开采的要予以打击。坚持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守“开采法制化,污水要净化,废渣无害化,生态要绿化”的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全力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发展矿产品深、精、细加工,实现从原料输出型的浅层次开发向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在承接对接产业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交易制度。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加工和转化,形成“闭合”式生态产业链。积极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

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安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加强质量监管,建立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安全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的创评活动,多创名牌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规划等手段和产业政策,对全市生态资源的总量、配置及开发方式、规模、强度进行控制。根据国家和省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类别和范围,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将以往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改作资源收益权的分配,使生态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的.企业和个人优先获得使用权,确保生态资源收益的最大化、配置市场化。要抓紧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快速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和公众的参与。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落彻科学发展观,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步,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生态环境。义乌市把环境污染整治作为改善民生福祉,打造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按照城乡一体化整治的思路,大力开展空气、水环境污染、固体废物等重点领域的污染治理,切实加强义乌江流域、城市、农村、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强化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全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xx年,义乌市地表水4类水占%,城区空气环境api指数优良天数318天,20xx年,1-5月,aqi指数达到优良以上的天数%。生活垃圾全部进行焚烧发电或填埋处理,处理率100%,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虽然目前义乌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距离彻底好转仍有很大差距。一是义乌江水质不稳定,小溪流污染严重。义乌市现有人口已经超过200万,污水排放总量中73%来自生活污水,地表水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其中80%来自生活污水。义乌江水质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和上游来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反弹,20xx年,义乌江出境断面水质3类水质达42%,4类水质24%,20xx年前4个月,交接断面水质全部为不合格。义乌市19条小溪流30个断面中,劣5类水体20xx年占%,20xx年占%,20xx年占%。彻底改善义乌市水环境质量必须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上下游共同努力,即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二是大气污染治理困难。近年来,义乌市灰霾天气逐年增加(20xx年为84天,20xx年124天),首要大气污染物为,属于由机动车尾气、扬尘、烟尘、工业废气等因素引起的复合型污染,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目前义乌市汽车总量已经超过30万辆,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既需要集中力量突击整治,更需要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根本问题入手,要想取得长期巩固的治理成效十分困难。三是基础设施仍然不足。目前,义乌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200多吨,没有进行分类回收,以简单的填埋和焚烧方式处理。全市工业固废产生量为万吨,64%为污泥和炉渣,危险废物占%,还未建立工业污泥和危险固废处置场所。随着9个污水处理厂的的运行,污泥产生量将进一步增加,解决污泥无害化处置问题迫在眉睫。

生态经济。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保护优先理念,宁可经济发展慢一点,也不上污染企业,十年来,义乌市未增加一个工业污染项目。根据义乌的资源、环境状况,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市场为核心,大力发展小商品制造业,推动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推动由规模扩张向研发、设计、营销要效益转变,鼓励物流、金融、电子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同时,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倒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连续开展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对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实行生态化改造,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畜牧养殖业实行生态化改造和萎缩化管理,不断优化产业质量和产业结构。

尽管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占主导地位,但就义乌的经济发展来说,二产的地位也不容忽视。然而在义乌的三万多家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为低、小、散企业,另外还有众多未经审批、技术含量底、污染大的花片、塑料粒子、亚克力等家庭作坊式企业隐藏在城乡,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义乌的经济发展仍属以量扩张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还没有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落后生产力也在不断扩张;循环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产业间关联性差,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调高、调优、调轻、调新、调绿产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体制机制。生态文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必须由全社会共同参与,义乌市正在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行动体系。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各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生态办)设在环保部门,承担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考核落实等日常事务,赋予了环保部门指导、协调和督促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在考核体系上,对生态环保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优先列入政府重点工程,把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实绩和领导干部任用与奖惩的重要依据。在载体设计上,开展了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从生态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绿色细胞创建等3个层面加以深入推进,促进生态环保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同时让广大公众得以参与、获得实惠。

但是,目前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没有长远规划,现阶段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次在工作格局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大工作格局尚未形成,部门之间缺少联动,未能形成合力。部分企业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违法排污现象仍时有发生。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不高。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从部门走向社会、从政府走向民间。其次,在制度框架建设上,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奖惩机制力度不够,生态考核所占比重太低,生态功能区划执行不到位、违法成本低等情况现实存在。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的创建,加大探索力度,抓紧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良好的生态产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极大改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美丽义乌。到2017年,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大责任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大格局,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形成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约束得到缓解,美丽义乌的架构初步形成。

生态文化不断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试点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全面开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基础设施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减排任务。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得到综合整治,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空气优良率达到90%以上。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全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0平方米。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全面完成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指标。清洁生产普遍推广,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2%。

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综合决策执行机制、环境保护监管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成果上具有多样性。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积极推进,不搞指标摊派;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试点引路,不一哄而上。

高起点规划,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有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严格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按照义乌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严格环境准入,实施区域环境分区管理。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全面落实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制度,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布局的环境监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深化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既要注重末端治理,又要强调源头预防,既不欠新帐,又要多还老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一是健全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强化结构减排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生产效率有效提升,细化工程减排促进主要污染物有效削减,实化管理减排促进环境改善效果得到保障。二是加强产业引导力度。坚持兴商建市的总基调不变,做强做大商贸业、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鼓励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大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把落后产能淘汰作为新建项目审批的前提条件。三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针对重点行业制定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等循环经济试点。四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生态旅游建设,引导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清洁空气行动,重点从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向社会发布监测数据,切实维护公众环境质量知情权。二是深化水环境整治。加快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程。开展小溪流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监管,确保发挥效用。全面排查整治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低、小、散等环境违法企业,开展印染、电镀行业整治提升,建设印染、电镀专业园区,淘汰落后产能,实行集中监管,污染集中治理。三加强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垃圾分类回收、工业污泥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防止二次污染。四是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把四边三化行动作为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义乌的重要抓手,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村、绿色村庄等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环境责任追究制,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年度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二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健全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和非法排污有奖举报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绿色创建奖励补助机制,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饮用水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

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环保工作能力、应对突发事故能力的体会和建议。

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使环保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城市规划中和各类专项规划中,要参照生态功能区化的范围,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例如工业区和居民区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尽量避免功能区混杂的情况发生,工业区内要有比较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等等。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生态性缺一不可,要留下生态修复的空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

必须建立联动机制。目前,环境污染治理的范畴已经从传统的水、气、声、渣污染治理拓展到辐射、光等新领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涉及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监管等各个方面,涉及到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各项工作,因此必须建立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力,才能有效解决区域性、结构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东阳整治,必须由金华、东阳、义乌三地政府联动,违法排污企业的关停取缔、应急事故的处置需要政府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

必须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综合职能。环保部门是保护环境的主力军,但绝不能孤军作战。新形势下,环保部门已经不是单纯的专业职能部门,而是参与政府决策的核心部门、综合性部门。地方政府要树立政府对环境保护负第一责任的意识,不但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监管、监测、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职能,更要发挥环保部门在规划、考核、监督、统筹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职能,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必须加强环保基层力量和应急力量建设。当前我们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信访纠纷不断增加、环境突发事件增多等诸多难题。个别企业心存侥幸,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大量污染严重、未经审批的低、小、散企业隐藏在广大农村,监管十分困难,由此引起的环境信访不断增加;由于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突发事件日益增多。面对这些问题,环保部门压力大、责任大,必须改变环保部门的先天不足,基层力量薄弱的现状,建立环保基层站所,建立政府、部门、企业三个层面的应急体系和专业应急队伍,在人员、编制、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例如,义乌市环保局机关编制仅13人,由于编制不足,混岗情况严重,进一步削弱了一线基层执法力量。近年来,义乌市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环保力量建设,20xx年给环境监察大队增加了12个参照公务员编制,20xx年批准成立了环保所并在13个镇街设立环保分所,增加了8名事业编制,基本实现了环保重心下移。

根据州政协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州政协组成以依甩副主席为组长,州政协文史委、民宗委、科教文卫体委及部分政协委员为成员的调研组,于20xx年12月17日20日,深入到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就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在州、县(市)党委、政府、政协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查看了勐海县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召村民小组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示馆,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杭混村民小组文化活动室,勐腊县勐捧镇勐捧村委会曼秀村民小组农村书屋、活动室,勐哈村委会曼勒村民小组传统手工织锦技艺、展示馆,景洪市基诺民族博物馆和告庄西双景等文化项目建设情况,听取三县(市)政府关于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情况汇报,并举行座谈,对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年1月,州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名州的实施意见》后,各级党委、政府相应出台《分工方案》或《实施办法》,成立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名州目标责任书,强化组织,明确责任,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建设管理队伍,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全州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加快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步伐,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设立了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从调研的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整合资金、多渠道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实际投入已大大超出了各级党委、政府确定的财政预算。如:勐海县实际投入资金1691万元,勐腊县1372万元,景洪市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项就实际完成投资亿元。

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州民族体育场改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块篮球场建设,勐腊县文化馆、勐海县城区休闲娱乐健身广场、勐海英茂公园竣工投入使用,乡镇(街道办、农场)完成18个综合文化站(室)、19个文体活动广场建设任务,各自然村(社区、居民小组),完成了303个综合文化室、527个文体活动场地、503个宣传栏、2906支文艺队、603支篮球队的建设和组建任务等文化建设项目,全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州级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县市图书馆、文化馆为支撑,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点的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全州文化馆(站)、图书馆和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20xx年,共接待国内外人员39万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通过业务培训、组织展览、群文辅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重大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体育赛事规格的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全州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完成了文化主体改革整合重组任务,县市成立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乡镇成立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组建西双版纳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大队;完成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免费开放。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州民族歌舞团更名为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县市更名为民族文化工作队。完成西双版纳人民广播电台、西双版纳电视台的机构改革,实现了合并后一块牌子、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个统一呼号、资源共享的广播电视一体化。

xx年,全州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广播影视、信息网络、文艺演出和休闲娱乐业为特色,多种结构并存、产业特点相对明显、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有新成效、广电网络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闯出新路子、民族文化产品化有新亮点、文化演艺产业有声有色,全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大量细致地工作,傣族园被省文化厅授予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传承人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建立了傣族章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基诺族大鼓舞、布朗族弹唱等18个传习所,开通了全国首家傣文网站和建立了网络民族文化传习馆,广播电视节目凸显民族特色和本土化,民族文化传承体系逐步建立。

积极创作文艺精品,创作完成了《西双版纳文化丛书》《溅血的王冠》《刻在树叶上的歌》《张克扎都诗选》《我和西双版纳》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出版发行傣族英雄史诗《乌莎巴罗》和《汉傣词典》。大型傣族舞剧《水、水、水》被选送参加十八大献礼节目,大型歌舞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在第十四届滇中南民族艺术节上获白鹇金奖,荣获第三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在云南新闻奖、云南省广播电视奖等奖项的评选工作中荣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的作品105件,民族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一年来,通过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文化惠民、文化产业竞争力及文化传播力显著提升,农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虽然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我州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投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社会资本还未完全进入文化建设领域,使我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全州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我州经营管理、文化营销和文体人才匮乏,基层文化专业性人才缺乏,乡(镇)文化站人员缺乏能编会演的文艺人才,文化人才有待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引进。村文化指导员和小组辅导员都是兼职人员,无任何待遇补助,难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稳定基层文化管理人员。

县市区尚未制定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体产业底数不清,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

民族文化名州建设宣传发动力度不够。

要在全社会基层农村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内涵,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州,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在文化发展方面潜力巨大,建设民族文化名州众望所归,也顺应中央和云南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大方向、大趋势。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制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步伐。

各级财政在确保每年足额经费投入的同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同时,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自筹资金、投资投劳等方式,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中来。

结合我州文化资源、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各产业发展门类和区域发展重点,紧紧围绕西双版纳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西双版纳这一最大品牌,靠前站位,打造亮点,宣传和促销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这一中心,结合各地实际,努力打造一市(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文化精品,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度,进一步彰显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贝叶文化、普洱茶文化等魅力,让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让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最终形成突出特点,打造亮点,抓住卖点,形成经济增长点的文化发展格局。

西双版纳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在于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名州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核心和关键。全力开掘这些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文化名州必须有一大批文化名品文化精品作为基础和支撑;没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名品文化精品作为基础和支撑,文化名州就立不起来,名不起来。在建设民族文化名州进程中,应该从宏观上作出规划,着力扶植、打造、培育一批文化名品和文化精品,这些名品精品应该涵盖文学、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影视、戏剧、章哈演唱等多种文化门类,使其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超常规的思维和举措,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加快文化名家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力度,造就一批文化领军人物和文化艺术人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培养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定向培养代表我州本土艺术和有发展潜力的本土人才,造就如:刀美兰、杨丽萍、康朗甩等一批德艺双馨、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和乡土文化名人。同时,把文化指导员和辅导员的待遇问题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享受八大员的同等待遇,调动基层文化管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以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力契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广播、电视、滚动阅报栏、各种节庆日、文化三下乡大家乐、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及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各族干部群众投身文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使文化名州、文化强州、文化兴州、文化亮州成为发展和繁荣西双版纳民族文化的宣传营销战略,倾力打造西双版纳这张富有魅力又响亮的名片,让美丽西双版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第四篇】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因此,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调查方法、概况。

为深入了解**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在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先后深入**市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向主体班学员和部分干部群众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调查内容。

党的大会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长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的观点开始为多数人所接受。

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推出了包括规划优化工程、绿洲建设工程、环境净化工程、污染减排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河道治理工程、能力建设工程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这些工程明确规定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节能减排、森林覆盖率、水质、噪音等生态指标,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以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规模全面展开。

相关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以及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法治先进城市,以及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生态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河洛风光带工程等综合治理活动不断推进,全民植树全面启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扎实推进。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资源合理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市以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城郊森林、村镇绿化等为主要载体,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20至今已累计完成造林28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1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42%提高到46%以上,9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10个县(区)被授予河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初步形成了重点生态工程为骨架,绿色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带为网络,城乡绿化一体化为依托的林业生态新格局。如今的河洛大地,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在肯定**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可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反差。

1、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存在反差。

调查结果显示,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许多矿山是先开发后规划设计,开发程序倒置,加之企业普遍存在着只开发、不恢复,重开发、轻维护现象,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湿地资源利用过度,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与利用等现象也屡禁不止。

2、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与粗放经营模式存在反差。

3、生态环境优化的发展方向与保护管理体制滞后存在反差。

由于对资源保护的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同时,林业生产上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突出。一些问题,像那种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年年栽树,年年在同一个地方栽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市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1、规范矿业秩序。

严禁非法开采,取缔在风景旅游规划区内的采矿点,严禁在铁路、重要公路、堤坝两侧近距离开采,对采富弃贫、乱挖滥采、无证开采的要予以打击。坚持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守开采法制化,污水要净化,废渣无害化,生态要绿化的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全力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发展矿产品深、精、细加工,实现从原料输出型的浅层次开发向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发展新型工业。

在承接对接产业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3、加强土地管理。

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交易制度。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二)围绕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

1、优化农业结构。

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加工和转化,形成闭合式生态产业链。积极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

2、狠抓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安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加强质量监管,建立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安全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的创评活动,多创名牌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坚持科技兴农。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三)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

1、加大宣教力度。

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强化政府调控。

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规划等手段和产业政策,对全市生态资源的总量、配置及开发方式、规模、强度进行控制。根据国家和省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类别和范围,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健全相关制度。

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将以往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改作资源收益权的分配,使生态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的企业和个人优先获得使用权,确保生态资源收益的最大化、配置市场化。要抓紧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快速发展。

调查结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和公众的参与。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落彻科学发展观,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第五篇】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近年来,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全县七个乡镇200多个村进行了调研,通过广泛座谈、走访,切身感受到,党的农村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广大农民群众对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热切向往,对新知识、新观念、新生活比较渴望,对农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培训,努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抓教育、抓活动、抓示范,把创建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紧密结合、与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呈现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放眼全县广大农村,文明村、镇与“十星级文明户”群星灿烂、交相辉映,精神文明建设犹如扑面春风,成为邱县广大农村一道靓丽风景。

(一)以德育人,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邱县坚持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是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_、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对新形势下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宣传,增强了农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扎实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婚育新风进万家”、“文明公约进农家”、“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系列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是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逐步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四是大力发展“股份文化”,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秧歌舞、二鬼扳、份子戏、百家书、股份球等80余支“股份文化”团体在全县乡村已经十分活跃。家庭才艺展演、民间艺术展、太极拳表演、篮球赛、乡村舞狮表演、青年乒乓球赛,一场场群众性文体活动把农家人的日子装点得红红火火。

(二)严格考评,建立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为把农村创建活动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注重在规范管理上狠下功夫。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先后下发了《文明村镇创建和管理办法》、《文明村评比标准》及考核实施细则等,使文明村镇创评考核量化、细化,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建立管理制度,制定了年初申报、半年考核、年终评比等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基层推荐、层层把关、全面考核的办法,促使文明村镇创建质量不断提高。此外,强化考核督导,每年年终,对年初申报的文明村镇按考核细则进行认真考核,实行百分制,严格打分,优胜劣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以城带乡,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结合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全县确立了“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农村环境治理和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一方面,以改善农村环境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洁行动”,对农村“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进行了集中治理。组织专门卫生保洁队,清理脏乱差,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全县省市县级文明单位与农村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优势,帮助结对村开展“环境整洁行动”、文明卫生知识教育,整治村容环境卫生,搞好净化、绿化、美化,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组织送图书、送文艺、送电影进村等活动;广泛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四)以点带面,聚全力打造文明村、镇示范点。一是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在文明小城镇建设上,以邱城镇为重点,对镇政府所在地区域内建筑进行仿古改造,既体现现代风貌,又突出古城特色,并组织沿街商户开展美化门店活动,引导商户居民做好门店的门脸、门窗、门牌的修缮和美化;在小城镇建设上,按照“打造亮点、典型引路”的思路,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村民中心”建设、道路硬化、卫生整治、村屯绿化、特色文化、培育新农民工程)”。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现场观摩会在邯郸召开,波留固、付东、东锚寨三个村列入示范点。二是在“村民中心”建设上采取典型示范、资源整合、对口帮扶等措施。抓典型、抓帮扶、抓宣传,使村民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功能发挥良好。三是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不断丰富“星”的内涵,进一步健全评选机制,细化量化评选标准,使之更具操作性,严格评选程序,狠抓自评、互评、总评三个关键环节,使之更具严肃性。认真落实“十星级文明户”的优惠政策,使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参评率不断提升,推动整个活动向纵深发展。近年来,全县“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已在全县农村村全部推开,参评率达到95%以上,“十星级文明户”逐年增加。

(五)创新载体,丰富群众性创建内涵。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吸引农民广泛参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各乡镇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精心组织、设计、策划一系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活动,不断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邱城镇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了文化进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进家庭、移风易俗教育进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乡风进农家”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新马头镇、香城固镇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县前列。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在全县农村各地蓬勃兴起。

二、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览全县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实效,但离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农村整体创建水平还不太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特色和创新。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建设动力。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指标,只有物质文明建设才是硬指标,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如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影响大、政绩好、见效快。二是经费投入不足,阵地建设滞后。由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也不强、创建工作没有吸引力。三是创建活力不够,载体建设不新。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意识不浓、方式方法单一、思路狭窄、载体不活、创建的效果不明显。四是文化队伍匮乏,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抓精神文明建设专业人才少,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综合素质不高,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度不快、质量不高、后劲不足。

针对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要按照贯彻落实实践_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立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要重点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要充分调动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才能增强精神文明的感召力,吸引广大农民参加,要摒弃那些形式主义、不受群众欢迎的方法和活动,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针对不同群体人员的思想状况,确定不同的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创建活动,提高教育和引导水平。

二是要建立创建工作长效机制。解决创建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问题,必须首先加强制度建设,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建立创建投入制度,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保证,要把文明创建工作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进一步细化、量化,并融入到工作全局之中,使评比考核能更全面,更深入细致,根本改变重评比轻创建,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让群众和集体都从中受益。

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对于乡镇宣传委员、文化站骨干人员以及大学生村官要通过培训学习、互相交流等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有才能、有专业知识、热情精神文明事业的年轻同志尽快充实到队伍中,力争建成一支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战斗力强、作风硬朗的宣传文化队伍。

四是要不断加大投入。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技专家、农民技术员、“土专家”、“田秀才”和种养能手,向邻里乡亲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种养技术、经营本领,推动共同富裕;倡导农民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加强“党员志愿者、妇女志愿者、小小志愿者”队伍建设,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组织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专业户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组织各级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志愿服务组织为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提供信息、联络、组织等保障,在全县农村形成“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的良好社会氛围。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第六篇】

**县**镇位于**、**两省交界的历史名关——**脚下,地处**腹地,**县西南边陲,分别与**省**市、本县**乡、**乡、**镇、**乡、**店镇接壤。全镇面积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街道,101个村民组,6084户,20908人,其中:农业人口19028人,是一个集老区、山区、红色地区于一体的山区重镇。全镇10个村(街)有9个村处于210省道沿线,**高速公路、铁路,竹根河穿境而过,毗邻**风景区,与**省搭界,并且地处山区,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以前,该地生活习惯差,乱搭乱建现象严重,路边、沟边、河道边垃圾成片,但**园镇党委政府不畏艰难,认真谋划、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在较短时间内,“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改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突出重点,加大拆除力度开好局。

1、强力拆除210省道沿线影响村容镇貌的构筑物。每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一个村,示范带头,亲力亲为,各责任单位尽职尽责,工作人员顽强拼搏,起早贪黑,真正体现出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充分动员沿线村社干部和广大群众,公安、法庭、司法、执法局等单位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掀起了我镇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潮。全镇前期共拆除猪圈194间,牛栏40间,厕所97个,简易棚43个,简易房34间,危旧房屋529处12660平方米。

2、为了扮靓**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沿线,全面清理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和乱搭乱建,拆除有碍观瞻的破旧危房27处1240平方米、猪圈、牛栏16间,厕所9个,为提升对外形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谋新篇。

坚持将项目和资金向“生态文明”聚集,前期投入资金1218万元,以“真金白银、荷枪实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硬功夫”,有效整合美好乡村、扶贫开发等项目与资金,着力推动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人居质量明显提升的既定目标。

1、投入50万元在集镇内推行“市场化运作、职业化管理”的保洁管理模式,向信誉度好的保洁公司公开招标,签订保洁合同,聘用保洁员10名,实现全天候保洁,集镇内整治工作由原来的组织整治变为重点监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长效管理、长治久效”的目标。此外,开展征收农村垃圾管理费工作,由村级理事会聘用2-3名村保洁员,保洁员工资从垃圾管理费中支付,不足部分由镇里补助。

2、投入60万元兴建了7个垃圾中转站和村级填埋场;投入160万元兴建了垃圾焚烧站、污水处理站、临时停车场;投入20万元全镇范围内配备了1500个垃圾桶,为在集镇外的村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打下了坚定基础。同时,投资12万元购置了专业垃圾清运车一辆,投资4万元购置了集镇内巡逻车一辆。

3、考虑到农村部分居民的生活需求,投入70万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的原则,建设规范的合理的公厕35座;投入80万元,按照“规划合理、以需为主、统筹兼顾”的要求,建设民用猪圈200间。

(三)持续发力,加大亮化力度提标杆。

1、大力实施“公路亮化”工程。投入10余万元,在高速公路下道口两侧安装花岗岩侧石300米,栽植桂花、香樟120余株,绿化面积近400平方米。投入70万元,在各中心村庄种植桂花900株,增设绿化800平方米,安装路灯30盏。特别是在资金非常紧张情况下,挤出16万元,为“省际周边”的**村增设绿化、增设路灯、增铺彩砖,先行打造省际靓丽“桥头堡”,做亮省际周边。

2、认真组织开展矿山整治,实施“矿山复绿行动”。为了确保非煤矿山全面消除事故隐患,安全质量达标率达到100。镇安委会集中力量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对照文件要求,对非煤矿山逐条逐项进行检查到位,凡是达不到要求的全部整改到位。目前镇域内的三利矿业处于停产状态,镇党委政府对原金山采石场实施了土地平整,破损山体得到基本修复。

一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机制。把集镇规划区划为10块网格,建立镇直单位包区域,责任细化到人,执法分局负总责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其余各村划为4块网格,建立每名村两委成员各负责一块,包村镇干负总责的管理机制。每周五下午全体镇、村干部走进自己的责任区域内捡垃圾,在强化了镇、村干部“守土有责”与“我的区域我负责”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赢得了周围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

二建立了“督查调度奖惩”机制。逐步建立了“每月两督查,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评”机制。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每月督查两次并发督查通报,每次督查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将发现的问题全部分发到村、到人,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在每周例会上调度后进的两个村,村两委负责人在会上表态发言。同时,将每月督查结果与考评工资挂钩,现金奖励排名前三名的区域负责人与环卫工人。此外,结合月督查结果,定期对环卫工人进行培训。

三建立了“红黑榜”助力引导机制。通过在村务公开墙上设立环境综合整治“红黑榜”,每周评出卫生优秀家庭进入红榜,较差家庭进入黑榜,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每周由村负责人在广播上反复播放考评结果,有效调动了群众在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前期的努力,**园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在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群众素质逐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使镇、村干部作风进一步扎实,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评价。

三、找准问题,在重点环节上下功夫。

虽然**园镇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几下几方面:

(一)少数居民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环境卫生意识淡薄,传统陋习根深蒂固,对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不以为然,改变缺乏主动性,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不高,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前清后倒的现象依然存在,解决乡村脏乱差问题困难较大。

(二)镇村联动合力不强,工作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象,主要是采取行政措施和突击整顿干工作,整治工作容易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三)治理工作范围广,所需工作经费大,运行成本高,资金投入压力大,整治工作只能分村、分步进行,整治很容易出现反弹现象,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成果难以巩固。

针对上述问题,该镇下一步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改变居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一是积极利用村级广播、宣传标语等形式反复宣传,使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结合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小手拉大手”形式,让学生带动家长参与,着力培养全民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整治重点上下功夫。一是拓展延伸,以点带面,扩大成果。由210省道沿线、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周边延伸,不断巩固扩大整治工作成果。二是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快树形象。坚持把省际结合部**村作为整治重点,大力开展与**省交界周边地段环境整治行动。三是把**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沿线的**园村按照美好乡村示范点标准重点整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树立**景区入口良好形象。

在资金投入上下功夫。多渠道筹措整治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整治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中心村庄的排水、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第七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内涵,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州,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在文化发展方面潜力巨大,建设民族文化名州众望所归,也顺应中央和云南省建设文化强省的大方向、大趋势。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名州建设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制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步伐。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第八篇】

为加快民族文化名州建设步伐,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设立了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民族文化名州建设。从调研的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整合资金、多渠道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实际投入已大大超出了各级党委、政府确定的财政预算。如:勐海县实际投入资金1691万元,勐腊县1372万元,景洪市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项就实际完成投资亿元。

35 2639705
");